记得以前一个朋友说:我这么上进,不是为了明天的美好,只是想驱除内心的恐惧。当时一知半解,心想:要是我,努力上进肯定是为了多挣钱,有好点的幸福生活。 现在想想,原来我当年就是那么的实在啊,再一想,真正牛X的是我的那位朋友。一语道破成长的关键。多年后我才明白:其实,你那么上进,并不是梦想的作用,恐惧才是不断前行的根源动力。 ① 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恐惧”多指心理认知带来的生理上的害怕,比如说,很多人看到蛇类会产生内心恐惧,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成长层面的认知恐惧,这种恐惧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进而产生不可思议的行为活动。 在我没有深入认识恐惧之前,总以为那些努力上进的人,是因为有着不同与其他人的梦想、理想或情怀,是为了自己的追求才向前奔跑的。 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是恐惧在让他们奔跑上进。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恐惧世界。 当然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让你抛弃追求,而是想告诉,获得追求并不是因为追求本身,你的梦想只能指出方向,而你上不上进,愿不愿意往前走,更多是来自于你内心有多么恐惧。 这就好比公路上的汽车,两边的路牌指明了道路最终的目的地(梦想),但是,车子能不能到达真的跟路牌没有半毛钱关系。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才是重要的。换成我们人来说,让我们上进的牵引力是什么?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恐惧产生行动力。 再解释一下,“恐惧”不是一个贬义词。在我看来,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充满了积极导向。也正是因为有了恐惧的存在,我们在周围才见到了那么多积极上进的小伙伴。 每年大学生要毕业的时候,都会面临是继续考研深造还是实习工作的选择。很多人是第一次面对这么重大的人生选择,之所以说重大是因为这次选择将暗示着校园学生生涯的结束或再继续至少三年。 但是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实习就业成了主要的选择。问题是几十年的校园生活后突然把你扔到社会中去自己重新滚爬,再面对传说的职场和社会,多少是有点恐惧的。说不恐惧的人要么是在装X,要么是早已吓得尿裤子了。 但是面对未知的恐惧,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 同学A:找了实习工作几天后,莫名的宣布,老子要考研,提高文化素养。 同学B:知道职场才是自己的战场,早早就开始实习工作,等毕业的时候积累了经验。 要知道,应届毕业生这个群体,有工作经验和无工作经验对HR来说就是天壤之别。同样是面对恐惧,有的同学退缩,有的同学却能迎面而上。恐惧不仅没有吓退一部分人,反而让他们更积极上进,更愿意付出辛苦和汗水。 原因便在于恐惧能否在你的大脑中产生“正向恐惧”意识流。“正向恐惧”应该属于我自创的概念。 具备“正向恐惧”能力的人,面对恐惧,能够主动激发成长的渴望,自动产生上进的行动力。相反,拥有“反向恐惧”的人,见到恐惧就逃避,逃避不了想着法也要欺骗自己。 同学A就是一个带有“反向恐惧”的人,用考研深造的名义欺骗自己,欺骗身边人。然而最终同学A还是要走向职场,直面恐惧,但是比起同学B,差距是不是已经拉开了呢。 “正向恐惧”源源不断产生动力,你这辆车才能开起来,只有车开起来,按着路牌指示就会到达目的地,实现自己的追求。 ② 刚刚过去的春节,在家被逼婚了么,被查问工资了么,被解说你的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了么。春节的场合自然少不了的关键角色:“七大姑八大姨”,闪亮登场。她们除了关心我们的婚姻和工资,还额外给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春节红包”。只是不知道你收了没有。 当我们从自诩的一线城市回到家乡,原有的那一套价值观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突然显得毫无战斗力。 你说一个人挺好,答:傻孩子,姑姑这就带你去相亲。 你说享受艺术挺开心的,答:工资低就赶紧换一份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