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教育」能训练孩子的自制力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有件很重要的议题,叫做「行前教育」,就是每次要带他出门、或是要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把话说在前头并讲清楚。我认为对于小孩子的教育,不要老是给孩子当头棒喝,孩子也是需要被教导的。譬如今天要出门,在出发前就会先告诉他:「妈妈今天带你出去逛逛,我们今天不买东西;或是你今天可以买一本书,或一样东西。」事先沟通好,让孩子自己同意了,才带他出门。这样的方式,能养成孩子重视承诺,让他知道自己答应的事,就必须要做到。 儿子从小也不是百依百顺的,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有很多不能接受的。昱翔常常问我为什么,可是我会花上一般人无法想像的时间,跟他你一句、我一句的说明、论理。但是最棒的地方在于,一旦他答应的事,我绝对不用在背后偷偷监视他,也不需要去查证他表面上的行为,是否跟私底下不同,言行是否一致,他真的从小到大都蛮表里如一。 「阿姨,妈咪有说,今天不能买东西,只能摸一下,这样东西可以借我摸一下吗?」 小时候,我们带他出去买东西,店员总会在一旁说:「喜欢就叫妈妈买啊!」这时儿子就会很认真的跟店员说:「阿姨,妈咪有说,今天不能买东西,只能摸一下,这样东西可以借我摸一下吗?」店员理所当然会推销我们说,小朋友喜欢就帮他买这类的话,于是他只好又重复一遍刚刚的话,我们出门常常都碰到这种情况。 还记得,第一次带他去香港的玩具反斗城,那里的规模大概是台湾的三倍大,小孩子当然是非常的喜欢、非常的兴奋。但是在进去玩具反斗城之前,我就告诉他:「你今天只能买三样东西喔。」我没有给他金额限制,因为那个年纪对钱的多寡还没有概念,等他点头答应之后,我们才进到店里。 这时的孩子真可爱,第一样和第二样玩具他挑得很快、很兴奋,到第三样的时候,他开始想到今天只能买三样,于是开始一直换玩具。第一样和第二样,大概是他最喜欢的,所以没有更换,但是第三样让他犹豫了很久,一直换、一直做别的选择。 想像一下,看着他这样小小的孩子,在玩具反斗城里,万分为难不断换玩具的过程,身为大人的我们是有些舍不得,随行的母亲,也在一旁说:「没关系,喜欢阿嬷买给你!」就连自己心里都想着:「没关系,你喜欢就买吧!就买吧!」在这当下,不只是儿子挑玩具为难,我们大人也在天人交战啊!我也只是个平凡的妈妈,真的好几次差点脱口告诉他:「我们难得跟家人来香港玩,没关系,你喜欢的话,妈妈就破例多买几样给你。」我觉得教育小孩这件事,有时候父母比孩子还容易动摇。 其实重点并不是在几样玩具,也不是买玩具的钱,而是我们希望让他学习重承诺,那身为父母当然也要以身作则。于是便转过头,跟我妈妈说:「妈妈妳不要想帮他买,我们让他自己做决定。」好不容易,他终于决定了是哪三样玩具,也没有多要求什么,我问他: 「确定就这三样了?」他点点头回答:「嗯,我选好了!」于是我们结了帐走出店门。在这当下,我认为自己做了最好的决定,品格教育,应该是从这种小地方的坚持,这对父母与孩子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 文/ 吴雅玲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家庭教育一定要了解的30件事

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 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 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 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 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 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 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 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 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5. 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培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Read more

如何教导男孩成为绅士

记得男士会帮你开店家的门或开车门让你进去的日子吗?我记得在我约会的年纪,我很讨厌如此,我可以自己做呀!但是当我长大以及有两个儿子後,我改观了,我明白男孩变成绅士的重要性。 男孩子要了解尊贵的对待其他人就像他们也想被如此待遇一样。教导我们的男孩们变成绅士也顺便为他们未来婚姻准备。我们的社会缺乏绅士,所以教会他们是我们的职责。你怎麽教导男孩成为绅士呢?尝试这些想法吧! 身教示范 每次我们教育孩子,我们应当身教示范我们乐於看到的行为。我们要展示给男孩们当他们为别人开门,不只是女孩子,人们会感到重视与尊重。我们也顺便指出其他人好的表现当作模范给他们。男孩必须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传达讯息给其他人。 教育 认识模范之後,接下来就是明确的教导。所以举例来说,如果当你指出一位男青年如何帮助年长妇女将购买的百货放入车内,解释为什麽这样是一个绅士的行为,以及妇女从青年行为中得到什麽,讨论这件事让妇女当下感受到什麽。 导正练习 制造机会让男孩可以展现绅士行为,他们可能需要方向及指导怎麽做,但请容许他们将言语化为行动。当男孩长到交往的年纪,他们应当被提醒一些绅士方法。 他们要了解当他们去约会时,他们要在对方门口接她,与女方双亲招呼或交谈,为女士开门、拉椅子,在她该回家的时间内送她回家。 我儿子的第一个女友在外头等他,并且他没有协助她乘坐他的较高的吉普车。她必须几乎用跳的。不待说,他父亲和我向他解释不是这样对待女士的。我们应该更早就告知他的。 熟练 在无数次的练习後,你就会熟练。如果男孩错失了一个表示自己是绅士的机会,他需要再被教育。问他可以怎麽做才会不一样,并解释为什麽这很重要。熟练的定义就是这个行为完全可以自动化完成,没有任何思考及迟疑。我喜爱看到我的儿子们帮其他人开门的行为。 我相信现今的社会人们有些自我中心(自私)。我们需要花时间教育如何对待其他人。我们要帮助男孩了解绅士行为是很光荣的及尊贵的,而且要使其他人感到尊贵与礼遇的。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你是不是个合格的好妈妈,看完这个你就清楚!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妈妈,你就是推动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那只手,只有你做得好了,你的孩子才会成长得优秀! 但很多妈妈,却不小心成了以下这7种妈妈,教小孩千万别心急而误变成那样! 1。“为你好”妈妈 “为你好”妈妈的口头禅就是“我这是为你好!” 孩子不想学画画,妈妈偏要他学,说:“我这是为你好”;孩子不想加衣服,妈妈偏要他穿,说:“我这是为你好”;孩子想要玩泥巴,妈妈不让他玩,说“我这是为你好”…… 能够尊重孩子选择的时候,我们都要尊重孩子,多问问孩子“你想怎么做?”,不要用“为你好”三个字禁锢了孩子的成长! 2。“邋遢”妈妈 邋遢妈妈总是穿着随便、不修边幅,别人问:“什么时候你也化个妆、做个发型啊?”妈妈就说:“我每天带孩子忙前忙后,都累成狗了他还不听话,哪有时间收拾自己?” 其实,正如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干净漂亮,孩子也希望妈妈靓丽优秀。一个邋遢的妈妈,会让孩子在小伙伴中抬不起头来,进而不尊重你。 3。 “人前教子”妈妈 有些妈妈生怕别人说自己没教好孩子,当孩子跟别人发生矛盾,又或者犯一点点小错误时,妈妈马上拉过自己的孩子一顿批评。当着那么多人,叔叔阿姨、甚至是亲密的小朋友面前,被批评的孩子内心是崩溃的。 难道不能回家去说吗?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4。“大嘴巴”妈妈 有些妈妈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八卦,也不聊其他的,就聊自己孩子的“糗事”。“我家孩子前天在家学母鸡孵蛋……” “哈哈哈哈哈……” 当孩子受到大家的嘲笑,会让孩子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形成自卑的心理。其实孩子的很多“糗事”,都是孩子探索世界和成长的一种方式,妈妈们嘲笑孩子,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让孩子胆怯自卑,变成一个被动的小孩。 5。“哭穷” 妈妈 当妈妈给孩子买了一件新衣服,就对孩子说:“你看我和你爸都舍不得买新衣服,全家给你一个人买了,我们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好好听话……”妈妈天天对孩子“哭穷”,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对他付出了很多。 母爱不是一场交易,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就要孩子回报多少。妈妈的爱应该是不求回报的。 6。“怀话”妈妈 有的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情绪垃圾篓,经常对孩子说:“我那个同事真是够无耻的,他……”,甚至还对孩子说:“你奶奶坏透了!……”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听不懂,你的戾气影响孩子的心灵,孩子不仅会学习你在背后讲别人的坏话,还会对那些人产生厌恶、对立的情绪。 7。“期盼”妈妈

Read more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的不只是未来!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1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3-4岁: 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4-5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5-6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6-7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7-12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8-13岁以上: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孩子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 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 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怎样使孩子独立、自信和自律

英国的一组研究者最近发现,青少年时比较自信和自律的孩子,成年后的健康情况会比其他人要好。来自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和爱丁堡(Edinburgh)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70年出生的数千名孩子做了为期30余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在孩子10岁的时候,对每个孩子的智商和自我约束能力先做了评分,20年之后,也就是这些人30岁的时候,研究者又针对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情况(诸如是否吸烟、体育活动、体重、血压、心理健康等)做了调查,之后再对每个人的调查结果做进一步的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整(如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这些因素也对健康有影响)。 最后发现,青少年时越自律的孩子,等到成年后的身心健康情况越好,他们患超重、心理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的机会要比其他人低;以前的类似研究也显示,比较自信和自律的人的健康情况也会较好,因为这些人平日会更注重自己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以上的调查结果无疑会使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孩子成为独立、自信和自律的人?」,研究者对此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孩子的自信和自律,既有来自先天遗产因素的影响,也有后天的,诸如父母的言传身教、来自学校、社会交往中的影响等。 做为孩子的教育者,请记住以下几个准则: 1、首先父母自己要自信和自律,孩子自然就会「近朱者赤」; 2、对孩子的期望要切实际,只有这样,孩子才可在成功的喜悦中找到自信; 3、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能只看重最后的结果,即使孩子没有成功,也要给与鼓励; 4、避免负面的评价,应该帮助孩子找出达成目标的其它途径; 5、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独立,有个人特点和独有的想法等; 6、要永远爱孩子,不管他们是否成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和希望。 做到了以上这些,当孩子长大之后,你会从他们良好的身心状态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妈妈,你越催促,孩子越慢! 这么做才管用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催都不着急,一直是妈妈们心头的一道大难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有一天早晨,妈妈眼睁睁看着孩子穿好衣服又在床上伸懒腰,吃饭的时候没完没了地发呆,弄撒了水就慢条斯理地擦桌子,扔个纸巾恨不得用十分钟。这些事情忙完了,时间已经很晚,注定要迟到了。 以前,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就一个劲儿地催促,这次妈妈小小地挑战了自己一回,就想看看不催会怎么样。妈妈虽然什么也没做,但内心焦急、不安、气愤,想催又拼命忍住,这个过程相当难受,不可思议的是,最后的感觉居然是无比平静。妈妈心里在想:“迟到就迟到,迟到也没什么可怕的,该我做的我都已经做了,反正老师批评他,又不会批评我。” 在上学的路上,孩子明显着急了,小声嘀咕:“哎呀,要迟到了。”然后张罗着给老师打电话请假。 第二天,妈妈更加潇洒,什么也不说,默默地等着,到了上学时间,妈妈拎着钥匙下楼,孩子手忙脚乱地带上东西,一路小跑追出。上学路上孩子非常担心迟到,堵车的时候,干脆自己下车往前走。妈妈说,这一天,内心完全没有像前一天那样挣扎,自始至终都很平静。 经过这一切后,妈妈感慨地说,虽然在育儿书上,无数次地看到“父母不着急,孩子会自己负责”之类的道理,但真真切切地体验这个过程,还是觉得很奇妙,尤其是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性,她简直不敢相信。 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孩子有时候就是这样,他也明白晚了就会迟到,他也不想迟到,可当你在不断焦急的催促他时,他反而不着急了,因为他的注意力被你转移了,因为此时“迟到”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妄图“控制”他,他对“自由”的争取在他心里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你越催,他越慢,因为他要“抗争”。 以前妈妈焦虑的时候,就会去不断催促孩子,这个不假思索的行动往往帮倒忙,结果是越催越慢,越慢越催。当文中的妈妈找回了自己的感觉,感受内心的焦虑逐渐转化成不安和愤怒,最终这些情绪慢慢消失了,当回归到平静时,内心是非常有力量的,这时候就可以理智地面对孩子迟到这件事。 而当你淡定下来,当你不再对这件事发表意见,“迟到”就成了孩子此时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就会自己着急,自己学着承担,自己学着负责。 有些时候我们不必为孩子那么着急上火,有些事情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直面人生。孩子要学会成长,我们要学会放手。 做一个淡定的妈妈,不要把自己拉进跟孩子战斗的泥沼中。 再花五分钟,看看为什么你的孩子那么拖沓和任性,找出原因!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看宝宝睡觉的姿势就知道将来的性格如何!

心理学上认为,人无意识时的睡姿与性格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透露出他隐藏的心理状态。不知道妈妈爸爸有没有认真观察过宝宝的睡姿呢,来看看你家宝宝将来是哪种性格吧! 1. 侧睡宝宝 新生宝宝以侧睡最好,能使全身肌肉完全放松,即使回奶也不易使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这类型的宝宝妈妈在睡觉是要多留意,在宝宝侧睡是要用枕头在侧边挡一下,以免变成俯睡,容易造成窒息。 宝宝性格:这类宝宝性格比较随和,有时候会有点害羞。在一定程度上,有点缺乏安全感。 2.趴睡宝宝 有的宝宝特别喜欢趴着睡,虽然趴着睡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宝宝要是太小不提倡趴着睡。因为趴着睡可能会压到宝宝的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的微信。 宝宝性格:趴着睡的宝宝比较喜欢热闹,胆子很大,但是自尊心又特别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属于慢热型的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 3.仰睡宝宝 仰睡是妈妈最放心的睡姿,因为仰睡妈妈可以及时看到宝宝的睡眠情况。但是这种睡姿容易造成宝宝吐奶吐不出来,呛到宝宝自己。 宝宝性格:仰睡的宝宝一般心胸比较开阔,比较信任他人。 4.「大」字宝宝 宝宝双手双脚自然伸开呈现「大」字。这种睡姿的宝宝一般受到妈妈爸爸的陪伴比较多,安全感很足。 宝宝性格:典型的活泼开朗,喜欢与人沟通,善于表达,比较乐观自信。不好的情绪来的快去得也快。不过偶尔做事会比较冲动,需要家长好好引导。 5.士兵式宝宝 宝宝面朝上,双手贴放在身体两侧,属于规矩矩的「士兵式」。 宝宝性格:这类宝宝自尊心强,性格强势,不服输,且属于保守型,做事有原则。 6.蜷睡宝宝 这些宝宝睡觉喜欢像在子宫里面蜷缩着,比较安静。 宝宝性格:这种睡姿说明宝宝缺乏安全感,很依赖父母。而且性格比较敏感,这些宝宝需要爸爸妈妈更多的陪伴和爱抚哟。妈妈不要忽视了。 7.抱东西睡觉宝宝 喜欢抱着玩具、毛巾、被子入睡;或者喜欢抓着妈妈的胸部或者其他部位睡觉。 宝宝性格:这类型的宝宝安全感不足,所有才会特别的依赖某一个东西或者妈妈。妈妈应该多陪伴这些宝宝。 看了这些睡姿和性格,你家宝宝属于哪一种? 孩子辅食如何添加?晚上如何哄孩子睡觉?孩子挑食不吃饭是什么原因?

Read more

人与人之间换位思考,很多矛盾与怨恨,是可以化解的

一场心理实习课,个案是一个女孩,无法面对自己对母亲的一腔怨恨,演化成连简单的见面,通个电话都不成,每次都是以吵架收场。 女孩平常性格温顺,可惜只要跟母亲相处时,完全变了另外一个人,有时候甚至心里想着,觉得如果自己是个孤儿多好。不可自控的她,长期面对内疚自责,心里非常难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来参加这个计划,成为心理辅导实习生的实习对象。经过多次的对话与辅导,女孩仍然未有很大的进展,实习生这一次让她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用对话的形态去沟通一下。 首先,放上两张椅子,并请女孩在在其中一张,并想像母亲坐在她面前另一章空凳,对着想像的母亲说出她的感受。女孩在之前的辅导中,一直都非常配合,但这次她脸上面露难色,一言不发,拒绝配合,一直说:不可能的,母亲不会明白的,母亲只会挑剔我,只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根本不可能正常沟通,我若说出对她真正感受,只有满嘴的指控,最后只有再一次令她更难受,令自己更难堪。 实习生等她情绪略为平静,也不勉强她去扮演自己,这次则是邀请她坐在母亲的空凳上,请她以母亲的角色,想像自己是她,用她的感受,去对女儿说一些话。这下女孩的脸色一下子苍白起来,根本不愿意坐过去,也更不愿意参与,在她的内心,母女之间根本沟通不到,又何来母亲会对自己说温情的话呢?假若两人真可以沟通,也不会变成今天的局面。 在不断的鼓励之下,女孩愁眉苦脸,双手紧握,最后她经过了挣扎,眼泪一串串地流下来,坐上那张空凳,想像她母亲的身份,说出了以下这段话: 女儿,我已尽力了,作为一个女人,我的丈夫背弃了我,后来,即使有另一个人出现,为了维护几个儿女,我放弃了曾经出现的幸福。当时,我为了生活,只有努力上班,为的是付得起你们的学费与生活费。当时,家庭是我一个人去承担的。生活,没有娱乐,没有朋友,没有人跟我聊天,生活,除了工作,便是回家照顾你们的起居饮食。 从乡下踏入城市,我离开了亲人,生活在这个城市,接触愈来愈多,比起其他家庭,再从电视报纸上,我发现我真做得不够好,物质上,心灵上,我没法达到现代社会的标准,但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只知道必须准时上下班,多加班,多车几件衣服,好让你们可以上学,家里有米下锅。 唯一的安慰,是你们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不知道什样可以去弥补你们。今天,我可以做的,便是煮饭给你们吃,不让你们为我花钱,这是唯一可以想到的方法,虽然,我知道,我煮的饭,你们不喜欢吃。 我只需要你们知道,一直以来,我全心全意地爱借你们,这,足够了…… 女孩,再说不下去了,接下去的半个小时,她都一直在哭,从她变得温柔的眼神,实习生知道她已经真正用一个女人,一个女儿的角度,明白母亲的感受,原谅了母亲,化去了怨恨。 相信,爱意会一天一天地滋长,再不用旁人指导她,她会知道如何去爱她可敬并有着距离的母亲。人与人之间,真正可以同理对方的处境与心情,尝试去明白对方,很多矛盾与怨恨,是可以化解的,不要到失去时,才后悔,遗憾一生。 作者:WongSally

Read more

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这些你都应该教会孩子的

在每个妈妈带娃的过程里,都充满了艰难困苦,可是,这些艰难困苦,在经历过之后,回过头来看看,仿佛只剩了甜蜜。是的,那些带娃的苦逼,似乎一眨眼已经过去了。 我也是如此,带着两个娃,一眨眼,大宝已经会写字,会说甜蜜的话给妈妈听,二宝已经懂事,开始笨拙的端着杯子给妈妈喝水,这些,对我而言,都是特别特别多的财富。 所以,养育孩子本来就是一段需要在咆哮和反省中,努力前行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但要成长自己,还要给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将来他才能长大成人,独立自主。 01 | 小声说话,大声说谢谢! 这就是孩子的教养,在面对别人的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心怀感恩,看着对方,用真正感恩的心去谢谢!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家长却只让孩子学会了“大声说话”甚至打人! 02 | 不给别人添麻烦,从小生活自理! 并不是因为大宝是男孩子就让他早早的开始学做饭,也并不是因为二宝是个男孩子就让他从小自己学着吃饭穿衣,我只是希望,在他们的未来,他们是独立自强的,这样才不会被无法生活自理的自己打败。 03 | 每天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分享阅读的感动! 读书这个习惯如今已经关系到孩子将来的生活习惯,就像我家里的几个书架已经被我塞得满满的,所以我根本没有时间伤春悲秋,看书都来不及,这个习惯,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因为等他们长大了就会知道,读书和分享,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04 | 爱惜每一颗粮食,珍惜每一餐妈妈煮的饭! 如今的孩子已经不缺吃穿,妈妈们也是忙的焦头烂额,却仍旧会认真给孩子煮一顿饭,所以,即便是妈妈煮的饭菜不如意,黑暗料理,也请孩子们养成珍惜粮食,珍惜妈妈煮的每一餐饭的习惯,因为等到长大了飞远了就知道,有一种饭香叫:妈妈做的饭! 05 | 坚持锻炼身体,多喝水 细小的生活习惯,可能会让你受用终生。我很感恩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她们让我养成了从小晨跑的好习惯,后来到了初中高中,每天还坚持跑五千到一万米,正是因为这样的好习惯,我很少生病,抵抗力也强,如今俩孩子也是如此,当然,还要有个好习惯,多喝水,也很重要! 06 | 认真做好每一件看上去特别小的“小事”! 在职场中经常遇到什么都干不好的新人,可能就跟小时候的习惯有关,因为他从小什么都不会做,也不屑做,眼高手低,除了学习,他不具备处理任何生活工作中这些“小事”的能力,于是,什么都得从头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不如让孩子从小就试着自己去做好手头每一件小事,脚踏实地一点,对于他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可能会更顺利。 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捷径,孩子长大更不是一蹴而就,只要父母们多一点耐心,给孩子们打好基础,那么,妥妥的省心。要是基础打不好,孩子越长大,父母们就会越吃力,不信你走着瞧啊! 图自|wallcoo.n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