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的爱情

女人到了四十岁以上,应该算是人到中年了吧?是不是人到中年都不应该再谈爱情了?人到中年又是如何看待爱情的?这样的话题似乎有些无聊又有些沉重。 首先,人到中年还需不需要爱情?还应不应该大谈爱情?其次,现实生活中能够找得到玫瑰,还能不能找得到爱情? 有的已婚女人说她们根本不需要爱情,儿子让她们感到了爱情的延续和重生。她们把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仿佛他们是她的一切,而恰恰忽视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个能够陪伴她终身的人。 当已婚女人宣布自己不再需要爱情的时候,你是庆幸她的明智平和还是扼腕她的情感枯寂,你怎么看待以亲子之情替换男女之爱呢? 有位知名的情感女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情这东西和饭量一样也有大小的。有人天生冷寂,有人热情似火。至于亲子情替换男女之爱这种说法,也许并不是无奈的选择或者聊以安慰,也和吃饭一样,有人就是食素或者就喜欢不吃主食。 见过年逾60终身未嫁的老处女,也见过年逾60结婚五次又离婚的女人。同样是女人,走过的路却如此不同。无论一生未接触过一个男人也好,或者是接触过一个男人从此为情所困终身不嫁也好,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屡败屡战,不屈不挠,誓将爱情进行到底也好,都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想起几位人到中年仍然在爱河里扑腾的名人,譬如40多岁的王菲提出离婚去继续自己的传奇,留下李亚鹏一人做平凡人过普通日子去了;近50岁的张曼玉又一次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男子,开始了她新的摇滚乐的生活;而将近40岁的周迅经过屡战屡败的爱情之战之后,仍然顽强地开始了她新一轮的爱情战役… 人到中年,女人应不应该坚持爱情?爱情在中年女人的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女人能从爱情里收获什么? 请听一个曾经不是女人,但是如今比女人还女人,四年里经历过三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十一年后拥有一段真实的婚姻,在爱情道路上溅射火花无数的舞蹈人金星说过的话:“分手不是因为不相爱,只是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女人在爱情里收获的,不一定是男人,而是自己。爱情让人一次又一次地收获了那个更准确的自己。爱情是了解自己和了解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毋庸置疑,爱情给这个曾经是男人,如今是妻子母亲的女人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感受。而曾经令人耀目,如今人到中年仍然孜然一身尽情享受爱情的传奇女子杨二车娜姆这样说道:“我是很喜欢一见钟情的人,一见钟情让你的心跳,这个东西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品,其他都是假的。 我觉得我长生不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好男人这个东西,看你要什么,在这个男人身上不能得到全部的,你拿走你喜欢那块,淋漓尽致地用,就可以了。淋漓尽致地用,有的时候时间也是有长和短?用到一辈子,还是一个缘分的东西。” 无可非议,爱情是女人最好的补品,她的滋养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难以取代的。而中年人因为该经历的都经历过,该体会的也都体会过,所以中年人的爱情应该比年轻人更简单,也更直接,其最应该具有的核心是“诚意”。 试想一段没有诚意的爱情发生在中年人身上,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风花雪月掺杂着虚情假意?年老色衰卖弄着惨不忍睹的风情?想想还是算了吧!与其在一起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不如双方来得真诚一些。不过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想要一点点不平凡,在平淡中期待着一丝丝惊喜,在人情冷漠的世俗里想要一份温暖。除此之外还要什么呢? 已故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他的名着《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他所说的能够拨动我们心灵深处那根弦的东西就包括我们常说的爱情。爱情,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温暖,还能令我们不再孤独。 年轻时的“爱你就像生场病”,对于早已过了免疫期的我们,就像天花一样可以避免。人到中年早已懂得强烈的爱情就如同绑架,而温暖和煦的爱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早已被世俗改变得心平气和的我们不会再与爱情死磕到底。“曾经沧海亦为水,除却巫山也是云。”才是中年人爱情的境界。 不过反过来我们要警惕的是:见到女的说需要好多好多爱情的时候说人家淫荡不自爱,见到女的说不需要爱情了之后又嘲笑人家人生无趣。其实,只要是真的喜欢和享受某种生活状态,那么它就毫无问题。 爱情毕竟只是生活的调剂品,有人需要,有人不需要。没有它,日子也照常过,有了它,或许会过得更好,更有滋味。这就像玫瑰一样,她可以为你的生活增添优雅,改变生活品质的高低,但是却改变不了你寿命的长短。 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爱自己。自爱是在爱情之前的,当你真正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中年人的爱情应该是先爱自己,再爱别人。一切随缘,不磕一段无望的爱情,而是将关系维系在一种正常舒服的状态。你来,我在这儿,你不来,我也在这儿。与其要求男人如何对自己好,整天琢磨着如何拴住男人的心,不如对自己提更高要求,待自己好一些,安安稳稳过好自己的日子,静静地享受人生的乐趣。 女人,到了中年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爱情不是唯一的,也一定不是不可或缺的。爱情的意义不再是生生死死,要死要活,而是顺其自然,尽在不言中…一切随缘。缘分到了,享受它。缘分尽了,放他走。不强求,不勉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应该是中年女人爱情的最高境界。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够得着的幸福才是你的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错觉,总觉得那些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总觉得那些够不着的东西才是最想要的。被这样一种错觉左右着,我们总是在不停地仰望,不停地寻找。仰望那些看似离我们很近,但实际上却并非唾手可得东西。寻找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镜中花,水中月。 仰望那些够不着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煎熬,倘若你想要的东西,就是那个高高地挂在树梢上的果子,即便你踮起了脚尖,即便你搬来了梯子,即便你找来了长长的竹竿,仍然够不着那枚挂在树梢上的果子,你会做何打算?选择放弃还是选择继续? 生活在红尘中的人,都会遇到那枚高高地挂在树梢的果子,聪明的智者会绕树三圈,够得着就摘下来,够不着就想想办法,实在够不着就选择离去。那些贪婪的笨蛋会在树下左三圈右三圈,够又够不着,走又不舍得走,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最终倒在树下伤心欲绝。 一种可能,树梢上的那枚果子,是你真心想得到的。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树梢上的那枚果子,并不是你必须得到和最想得到的,可是别人都有,你就想拥有,所以想尽办法,哪怕被折磨得精疲力竭,哪怕被碰撞得头破血流,得到是你唯一的选择和目的。 这种时候,往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努力就能做成的,还要看天势地力人和,要看自身的条件,多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时候才能可能达成你的愿望。 人生就像一场长途旅行,在这场旅行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事,会遇到美丽的风景,会遇到很多想要或者不想要的东西,譬如鲜花美酒和掌声,譬如沮丧抑郁和绝望。贪心的人总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从不会想到,东西太多自己是否能拿得动。豁达的人总是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简单快乐才是好滋味。 倘使树梢上的那枚果子就是幸福,我希望去触摸那枚够得着的果子,而不是高高地挂在树梢的那枚。也许你会说,够得着的果子早被别人摘走了,那你就错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够得着的果子,也就是自己够得着的幸福。 别人的果子或许是香车豪宅,我们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就好。别人的果子或许是妻妾成群,我们有一个爱自己的人就好。别人的果子或许是金融大鳄地产精英,我们有一份工作就行。别人的果子或许是欧洲游世界行,我们能在家门口微旅行一圈就好。 也许你会说了,这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阿Q自娱,没救了。 其实不然,与其触摸那些够不着的幸福,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精神分裂,还不如守住和珍惜手里已有的幸福,触摸那些看得见够得着实实在在的幸福,抬头能看见蓝天,低头能闻到花香,亲人安好,朋友快乐,身体健康,不都是够得着的幸福吗? 行走红尘,别被欲望左右迷失了方向,别被物质打败做了生活的奴隶,给心灵腾出一方空间,让那些够得着的幸福安全抵达,攥在自己手里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作者|积雪草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

女孩子如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

上周日的读书会上, 一位姑娘问道:“女孩子如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在感情世界里,女孩子需要比男生多付出一些,所以常常会发现女生是弱势那方。(大意)”由于时间有限,当时只是做了一个简短的回答,无法深入探讨,所以想在这里多絮叨几句。 让我们想想“保持独立”最根本的前提是什么?是不要比对方付出得多吗?NO, NO, NO.付出多少跟独立不独立没有关系,付出多那方不一定就不独立,付出少那方也不一定就独立。付出的关键不是多少,而在你是否心甘情愿,是否付出到点上。带着不甘和怨气去付出,付出得越多,自己心里越痛苦。能让对方开心,自己也能享受为心上人付出的快乐,付出再多都没问题。 很多人纠结于如何“保持独立”,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也许自己根本就还“不够独立”。由于亲密关系容易把一个人“不独立”的特质暴露出来了,很多人就误认为“亲密关系”造就了“不独立”。其实,“亲密关系”从来不是一个人“不独立”的原因。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她肯定也是独立的。“保持独立”最根本的前提是,你得已经拥有了“独立”这种特质。 女孩子如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 很简单: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独立包含了行为独立和人格独立。围绕“行为独立”展开的观点比比皆是——女孩子得自己会修电脑、会做饭、会换轮胎等等等。我认为,行为独立只是皮表,女人独立的根本,乃人格之独立。用Meiya的话来说:“人格独立是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个人的幸福选择、争取和负责。”如果一个人事事都能自己做,人格不独立,在我看来,照样不算是独立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人格独立了,即使电脑不会修,轮胎不会换,饭不会做等等,我也会觉得这是个独立的人。自己不会弄电脑,找维修中心呗;不会做饭,叫外卖啊,说穿了都是一通电话就能解决的事儿。一句话:人格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 人格独立不是靠阅读几篇文章(当然也包括这篇)就能获得的。但是阅读可以缩小人格“不独立”和“独立”之间的距离。 个人认为,一个人迈向“独立”的第一步是:怀疑。 土豆小时候在挪威,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对在座的孩子们说:“对于任何人的话,你们都要学会怀疑,都要加以自己的思考,包括我说的话。” 回想我自己的小学时光,那时候老师就是某种“权威”,容不得你去质疑。长大后,慢慢才发现,很多所谓的“权威”并非就是真理,越是“权威”的东西,越应该去怀疑。 《性爱大师》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美剧。主要讲述两位性学研究的先驱者William Masters和Virginia Johnson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思想开放的 “性爱大师” William,还是身为同性恋的医院院长Scully,都还认为“同性恋是种疾病”, 更别说社会普罗大众了。正因为有了对这种权威观点的质疑和质疑者们的努力,在西方世界,这一观点才逐步被“同性恋不是病,它跟异性恋一样正常”取代,当然,反同的声音仍然存在,但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打破偏见和歧视的队伍里。 很多在我看来“三观不正”的观点,仍然在我国的主流社会里横行霸道:“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家务活是女人的专属”,“离婚女人掉价”,“女人天生比男人弱”, “女人太强没人爱”等等。别人怎么想,我们管不着,但我们可以选择,是听从那些“权威观点”,物化自己;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质疑它们。 第二步:拒绝。 如果你打算全盘接受社会向你输出的价值观,劝你还是不要浪费时间继续阅读此文了,也不要操心“女孩子如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这种问题了。很多人痛苦的是,意识到了某个主流观点不对劲,却无力改变它。比如,“XX岁了还单身一定有问题”这种观点,你内心不赞同这种说法,但来自各方的压力把你逼得喘不过气来,连你自己都开始担心,要是顶不住这些压力怎么办。我一向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繁殖恋”才会歧视单身的人,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大概都能理解,遇不到心仪的人,那还不如单着。但由于“繁殖恋”的数目太过庞大,你要到了 XX岁还单着,总会招到某些人的白眼。而那些人还因为自己站在“权威”一边,洋洋得意。

Read more

26个字母的爱情经典技巧

A-accept(接受)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记着,你爱他,就必须接受他的一切,甚至他的缺点。 B-belief(信任) 不信任对方,经常以怀疑的口吻盘问对方,这种互相猜忌的爱情就只有分手下场。 C-care(关心) 关心的程度正好表现你对对方的重视程度,间或打个电话给对方关心地问候一句:“工作辛苦吗?”又或者传呼他:“天气凉了,记得多加点衣服”。这些关心未必有实际用途,但起码能令对方暖在心头。 D-digest(理解) 我们不是圣人,总有情绪起伏的时候,若对方是“凸”的时候,你何不做“凹”去忍耐一下他,安慰一下他呢? E-encouragement(激励) 夫妻之间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尤其是在逆境和一些关键时刻,来自伴侣的激励的能量远比想象的要强的多。 F-freedom(自由) 纵然已婚,也应给予对方应有自由及保持秘密的权利。你的另一半不是你的终生奴隶,不要让他认为跟你结婚就等于被困笼中。 G-give(付出) 爱情这样东西不一定是你付出“一”,便会收回“一”。但不付出便一定没有收获。对你的爱人,应有如对自己一样,毫无保留地付出,这才算得上真爱。 H-heart(心) 爱情最重要的道具是心,你必须真心对待,用心去爱。没有心,又怎称得上真心相爱? I-independence(独立) 甜言蜜语的人会说:“我是为了你而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意义,不应过分依赖对方,成为对方的沉重负担,甚至累赘。 J-jealousy(妒忌) 适当的妒忌、呷醋能表示你对对方的重视,但切记是合情合理的呷醋;反之,毫不讲理,大发雷霆地呷醋,必惹反感。 K-kiss(吻) 一吻胜过千言万语,轻轻的一吻已能代表你惜他、爱护他,所以请不要吝啬你的红唇。 L-love(爱) 都说是爱情,没有爱又怎会有情呢?爱跟喜欢不同,爱一个人,你必定愿意为他做任何事,这是最高的境界。亲时不妨跟对方说句“我爱你”,担保比任何礼物来得甜蜜开心。 M-mature(成熟)

Read more

你的情敌在努力 这些话有敲醒你了吗?

有哪些让你如醍醐灌顶的话?看完下面这些,受益匪浅,直戳心窝。 1、别熬夜,就算你睡得再晚,不想找你的人还是不会找你的。 2、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3、所有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人帮妈妈洗碗。 4、当你开始质疑一件事情的时候,准确率总是那么高。 5、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 6、多数时候,人并不是按照事实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是相反,按照想法改变事实。 7、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事,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 8、努力的目的在于,想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 9、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是为了告诉你,你真好骗。 10、随口答应不如认真拒绝。 11、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12、永远不要和别人争,除非结果对你很重要,并且一定会赢。 13、愚人节当日,在微信发出365句“我爱你”,收到364句“呵呵”和一句“妈妈我也爱你”。 14、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15、太过于依恋一个人的下场,不死也半残。 16、一眼就心动的人,要怎么做朋友。 17、没人能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发现你美丽的心灵。 18、不要在你最好的年纪做个只会玩手机的丑逼。 19、真正喜欢你的人是不会和你暧昧太久的。 20、千万不要对一个人说我等了你这么多年,别忘了,他不欠你什么,只是你一厢情愿罢了。 21、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22、如果你现在开始努力,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23、你的情敌在努力。 24、生活从来不会招招手说,“小伙子过来我们讲讲道理”,生活只会一个大嘴巴子把你打在地上后说,“傻逼,学着点”。

Read more

饭局上最忌讳说的5句话

年终岁尾,朋友聚会多起来,喝酒助兴自然也少不了,但你也许不知道,酒局或饭局中,不能随意说话,不然就会很扫兴,那到底哪些话是不适宜说的呢?大家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饭局上最忌讳的5句话: 1. 别说 “你胖你少吃”! 正解:胖就少不了吃的! “胖少吃”这句话是不能随意说的, 毕竟,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吃的呀, 所以,何必说这种令对方不爽的话呢? 2. 别说 “下次我请客”! 正解:下辈子我再请! 如果你真的要请客 到时候付出行动就行了 不用在嘴巴上说出来 免得人家听到后一直惦记着 或等着你什么时候才开始请客 也就是说你提早说了请客 如果你不及时请客 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烙下话柄 人家也许就会说 “等你请吃饭,太阳都下山了”…… 3. 不要轻易问“这菜多少钱”

Read more

哄女友,只需记得四个字「宝抱饱包」

很多人多说不知道怎样哄女友,讨她欢心。要明白女友,就犹如一本没有内容的书,怎样要看不懂。可是很多人,尤其是男朋友,都不明白女生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四个字「宝抱饱包」! 宝 要把女友当成宝贝一样,也可以亲密的称呼她为宝宝,尤其是当她闹脾气时,一句“我亲爱的宝宝”足以让她气消。 抱 要哄女友,少不了抱抱。时不时给女友一个抱抱,即使是蜻蜓点水的抱抱也可以,让她觉得你很在乎她,也让她有安全感。 饱 除了宝抱,也要饱饱。千万不要饿坏你的女友,不然后果一发不可收拾哦,尤其是吃货。带她去吃甜点,也可以让她的心情变得更好哦! 包 最后一个就是包包,偶尔给她一个小惊喜,买一个小包包给她,她一定会很开心!不一定要名牌包包,一个小零钱包也可以博她一笑! 别再觉得很难明白女友的心,不妨试试看以上四点是否管用!也欢迎你们分享其他方法哦!

Read more

原谅容易,再信任却难

原谅一个人是容易的, 但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 暖一颗心需要很多年, 凉一颗心只要一瞬间。 活着,就要善待自己。 别跑到别人的生命里当插曲。 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 你来,我热情相拥。 你走,我坦然放手!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别要。 不是真心给予的东西,别稀罕。 时间在变,人也在变。 有些事,不管我们如何努力, 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很多时候,宁愿被误会, 也不想去解释。 信与不信,就在你一念之间。 懂我的人,何必解释。 我向往这样的心境,不计得失! 有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很大, 大到我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遇见。 有时候,这个世界又很小很小, 小到一抬头就看见了你的笑脸。 所以遇见时,请一定要感激; 相处时,请一定要珍惜;

Read more

低头族|长时间刷朋友圈反而让你更孤独?

网络时代兴起,社交媒体渐次荣升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渠道之一,越来越多的社交能手反而成为了人海中的“低头族”,特别是随着智慧型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似乎已经包办了我们生活里所有的环节,与友人chatting、工作上的沟通交流、拍照update朋友圈等等。但最近的研究却显示,明明是增添了多种社交方式,本该丰富的内心世界在现实上却表现出相反的状态,即“我们反而更孤独了”。 Pittsburgh 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反而会觉得越孤独。在《American Journal ofPreventive Medicine》杂志上也出现了一个研究分析, Brian A.Primack 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透过1,787份问卷,调查了19和32岁之间的人花在社交媒体上的平均时间,包括Facebook,YouTube,Twitter,Google Plus,Instagram,Snapchat,reddit,Tumblr,Pinterest,Vine…等,他们得到了两个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一天使用社群媒体的人超过两个小时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产生孤独感的比例,高于只使用半个小时的人的2倍。浏览网站的频率也会对「孤独感」产生影响,每周访问社交媒体网站58次的用户,感到孤单的比例,会比少於9次的用户高出3倍。 为什么较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会更孤独呢? 其实当中的原因在于,在你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时,你往往更容易错失与身边的人互动的机会。例如:当你与亲人朋友或恋人dating时,你却无法停止滑动手机,宁愿使用朋友圈了解朋友动态、透过社交平台去看世界也懒得出门走一走,渐渐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也是合乎情理的事。因此深爱使用社交媒体的你时常感到寂寞,以为社交媒体能够为自己的寂寞带来慰藉,殊不知却越来越失落。 编辑寄语 不妨减少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让你感觉更快乐。 「但这不代表使用社群媒体是感到孤独的直接原因。」,博士Elizabeth Miller这样说。这份研究主要提出了长时间沉浸社交媒体的人之所以寂寞,主要是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因社交媒体而受到疏离,但在小编看来,这个问题是可控的。 既然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最近孤单的感受非常强烈,那么试着减少使用社群媒体的次数,看看它是否能够改善你的心理困境。虽说社交媒体是一种流行趋势,但作为有意识的人其实是可以通过自身的约束去趋利避害的,过分迷恋社交媒体更容易深陷孤独之中,因此拥有同样烦恼的读者们,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快乐已渐次被寂寞吞噬,那么不妨减少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让你感觉更快乐。 作者:Mia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落叶才知秋,落难才知友!

没有消息的时候, 谁为你时刻担心,谁对你漫不经心; 出现状况的时候, 谁助你一臂之力,谁装作事不关己。 陷入低谷的时候, 谁助你东山再起,谁又把你看不起; 悲伤难过的时候, 谁为你心急如焚,谁对你不闻不问。 谁真谁不真,主要看人心; 谁行谁不行,患难见真情! 有钱了,你想给谁花就是对谁好; 没钱了,谁想给你花才是对你好。 日子久了你就会明了, 最在乎你的人, 肯为你花费时间更不吝啬金钱! 出事了,你想指望的人不一定能指望上; 需要了,你没想到的人也许就给你帮忙。 经历多了你就会懂得, 对你最好的人, 总在关键的时刻为你把难处挡! 一个只懂流血却为你流了泪的人, 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一个只知流泪却为你流了血的人, 是相濡以沫的爱人。 这个世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