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人生不外乎六个字:“拿得起”,“放得下”。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于丹说:“看过千娇百媚,行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阻,老之将至,生命中的那些红尘过往、意气飞扬,从来就不会消散,深深镌刻在历史的深处,珍存在后人的记忆中。一回回出发,终究一次次归来。我们用整个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将用全部的后半生去放得下。” 很多人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 人不经历点风雨挫折是不可能的,人的年轻时光之所以弥足珍贵,就是因为前半生的岁月足够他去摸索,去犯错,这样才能积累自己人生的厚度,创造更幸福圆满的后半生。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没有前半生的拿得起,也就无所谓后半生的放得下。拿不起,就会一事无成;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放下无谓的负担,才能一路自在。 生命作为奇迹,实际上是无常——有生,必有死;有向上,必有向下;有茂盛,必有凋零。 人生或许应当这样度过:用前半生的时间去得到一些东西,再用后半生的时间一件件失去,一定要留一些时间给失去。 抛物线是最美的,自由落体的闭幕,那才是一个瓜熟蒂落。后半生应该放慢脚步,歇一歇,温存片刻。 前半生,一切的生命迹象都是向上的,如上坡;后半生呢,生命虽是仍然不息,但那叫“成熟”,即使线条没有向上,即使没有下坡,但也不过是平行,已经没有了向上的傲气。 尽管可以安慰自己不要如此悲观,每一段人生都有其中精彩之处,甚至列出“成熟”“稳重”的好处,但我们表示乐观之时,更应该清醒这不过是“安慰”,以及“成熟”的潜台词——成熟,则蒂落了,就失去了再生长的可能。 生命迹象开始走下坡路,有点儿不甘心:为什么人总要在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才发觉已经时不待我?或者说,时不待我的时候,才懂得如何生活? 或许是因为不甘心,于是,对于生命的一分一秒,对于生活的一草一木,便多了一份沉静的思考——只希望,生命的下坡,换得心灵的上坡。 马未都说:“人的前半生总是不如后半生过得仔细,年轻时没有荒唐就等于没有年轻过,可后半辈子活得仔细了也未必有意思。” 年青时以为,新奇好玩或者名与利就叫做快乐;中年后才体会到,心灵的踏实、实在才是真快乐。 人生在世,每一天都会碰到烦恼和无奈之事,我们该如何应对,是独自烦恼,还是遁世修行? 远离人烟再怎么修行,都称不上真正的修行;在纷扰复杂的社会中,跨越苦恼一天天活下去才是修行。 前半生在于立异,后半生在于远大;前半生在于挑选,后半生在于结壮;前半生在于寻求,后半生在于平静。 俄罗斯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生的后半生完全是由前半生养成的习惯组成的。” 前半生种因,后半生收果;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忧患缠身,烦扰奔忙, 虽锦衣厚味,亦觉万状苦愁;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 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 前半生寻寻觅觅,后半生回首灯火阑珊。

Read more

好男人才会懂这三个问题

有一个数据说明,七八月份是办离婚的一个高峰期。很多就是因为,为了孩子忍了多年,终于等到孩子高考结束,即将成人,于是在这个时期,选择离婚。 我最近也收到了很多这样的咨询,大部分的情况都是:感受不到先生的爱,孩子还小,婚姻如同鸡肋,可自己却又真的非常痛苦。 前段时间和朋友们吃饭聊天,她说自己一度每天都有离婚的念头,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多出差,逃离家庭。后来鼓起勇气,几乎是用尽了自己的耐心和知识,才把如 “太子” 一样的先生,以及对儿子宠爱无底线的婆婆,慢慢扭转过来。 我知道,这是一段多么艰难的旅程,因为我亲眼见到闺蜜,如何历经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传统封闭的婚姻里突围出来,找回尊重和话语权,活出自己人生的一点光亮。 太多男性以为,有一段好婚姻,不过需要的是房子和钱。今天我也想写一写,作为一个男人,请你在结婚前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再去抱怨女人的要求太多。 1。妻子绝不是你的私人财产 在我听过的许多个真实事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老一辈父母,尤其男方父母会将媳妇认定是儿子的私人财产。在他们眼里,花钱买房子办婚礼娶来的媳妇,就是我家的,一切要以丈夫和夫家利益为准,和娘家的瓜葛越少越好。 这种老掉牙的论调,有着强大的洗脑功能,让很多本来就没有平等尊重意识的男人,结婚后面目突变: 因为你是女人,所以必须传宗接代,必须要生儿子。 既然我赚钱养家,女人就应该做好各种家务事。 已婚女性,不需要社交,也不需要太能干,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家里就好。 如果一个女性在婚前,没有意识去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没有去塑造足够平等的关系,那么婚前的依赖,很可能就会在婚后变成一座牢笼。 2。你是否有能力让父母不作恶 一个朋友曾跟我讲过真实事件,她坐月子期间,婆婆偷懒耍滑,早上起的比她还晚,孩子哭了充耳不闻,也很少主动帮忙。她每天累的腰酸背痛,可早出晚归的先生,根本不知道这一天,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当他踏进家门开始,婆婆就完全换了一副嘴脸,给儿子端茶递水,对媳妇嘘寒问暖。她跟我说:这演技,真的是让我叹为观止。 这当然是极端例子,但很多男人确实迟钝,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是一种态度,对妻子却完全另一种态度。只是,他们根本见不到,也不会相信而已。 我曾和同事合租过一段时间,当时她妈妈也在,在我看来,她就是那种常见的贤惠母亲,每天一早给女儿做好饭,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后来,我的一个同学过来找工作,在我这寄宿几天。第二天,我和同事都去上班了。过了几个小时,我接到同学带着哭腔的电话,断断续续我才听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原来,等我们都去上班之后,那位阿姨就开始找同学收钱,让她把这几天的水电煤气费都交出来,不然别想在这里住下去。 我立即回去,回到家后见到那位阿姨刁蛮的一面。她认为多了一个人住,她就是吃了大亏,怎么也没办法和之前的慈母形象联系起来。 对。作为男人,请你一定要知道,你爱自己的老婆,并不代表你的父母也会同样对待她。作为子女,当然很难相信,对自己一贯慈爱的父母,可能在妻子面前是另外一幅面孔。 但,这就是人性的真相。 如果你不能站在公正的角度上去看清事情的真相,如何让你真心娶回来的女人相信:她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她忍受的委屈又是值得的?你们是母慈子孝,而她也不是这一家的外人? 3。一个怨妇背后,往往是一个沉默的男人

Read more

真正聪明的人都善于吃亏

夏磊的妈妈从小教导他,宁可吃亏,也不要去占便宜。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爱占小便宜的人,貌似很聪明,到最后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春节过后,夏磊抽空换了部新车。 他有个大学同学小王,两人住在同一个区域,相互间偶有往来。 月初,小王打电话给夏磊,说他要接待个重要的朋友,自己的车比较旧,不体面,而夏磊的车刚买不久,档次也高,问他能否帮忙互换一周。 夏磊是个爽快人,一口答应当晚就换。他看看汽油不多了,拐道先去加满油,然后把车开到小王家楼下,开着小王的旧车回去了。 一周后,夏磊特意去洗车场把小王的车清洗干净,把油箱加满,按约定再次来到小王家楼下。 夏磊的车就停在一边,车身蒙着厚厚一层灰,车体下端还溅满了泥水点子,丝毫看不出这是辆刚买不久的车。 小王讪讪笑道,忙着陪朋友,都没顾上帮你洗车。 夏磊说没关系,自己回去时顺道去洗一下就好。从小王手里拿过车钥匙,一发动,车子发出请速添加燃料的警示信号。定睛一看,是汽油快见底了。 他没有表露出一丝不悦,心里明白了为啥这么多年小王在同学中不招人待见的原因了。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爱占小便宜的人,貌似很聪明,到最后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往往贪图眼前一点小小的利益和实惠,却可能因而失去了做人的诚信与尊严,时间长了就没有人再愿意跟他交往了。 多少好事,往往就毁在这种伪聪明上,放长远来看,其实还是傻。 夏磊毕业后自主创业,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得有声有色。 他人缘很好,在朋友圈中有口皆碑。 微信群里,他是发红包最多的那个;朋友聚会,他也是主动买单次数最多的;谁介绍生意给他,事成之后他一定不会忘记答谢对方。 与人合作,他信守承诺,有时候宁可自己少赚一点,也不会让合作伙伴吃亏。所以,公司的回头客很多,老客户们也很乐意主动给他介绍新客户。 他公司的员工,好几个都是从公司初创时期跟着他到现在的。在这个缺乏诚信的时代,又处于员工流失率很高的广告行业,他的员工队伍却非常稳定。 他说,做生意要放得下架子,放得下面子;能吃苦,也能吃亏。先想着吃亏,机遇才会光顾。 夏磊的妈妈从小教导他,宁可吃亏,也不要去占便宜。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 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像小王那种以为他傻的人,会来沾点小便宜。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他也不介意,更不会去点破。只是,他也不会给他们介绍朋友或生意,怕坏了自己的口碑。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经说过两句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一句是“难得糊涂”;另外一句就是“吃亏是福”。 左宗棠说过:“与人共事,要学吃亏。”古往今来,成功者都是懂得付出,懂得吃亏的人。 与人为善,有时候就是善于吃亏。善于吃亏的人,其实是有格局,有智慧的人,他们不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不会在乎表面上的吃亏,而是能放眼未来,看重的是长远的互惠互利。 他们貌似吃亏,实质上也没有真正的吃亏多少。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和得到,这次失去一些利益,下次一定得回一个机会。

Read more

习惯的力量

有一位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只跳蚤放进一个容器里,容器的高度刚好为跳蚤能够达到的位置。为了防止跳蚤从容器里跳出,教授特地在上面放了一块玻璃隔着。第一天,跳蚤表现得十分活跃,它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玻璃,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可是,它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了,无论怎么努力,始终无法冲破玻璃的阻隔。尽管如此,跳蚤还是没有放弃,每隔一段时间,它又会发起一阵猛烈的攻击。 过了几天,教授再去观察,发现跳蚤上跳的频率明显减少了,它没了先前的冲劲和锐气,变得有些懒惰和绝望了。又过了几天,教授再去观察,发现跳蚤几乎丧失了斗志,只是在容器底部跳来跳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教授惊奇地发现跳蚤已不再作任何努力,它终日得过且过地呆在容器底部。随后,教授将容器上方的玻璃抽掉了,他满以为跳蚤会一下子蹦出来。但出乎意料的是,跳蚤丝毫没有这样的举动,它已经完全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紧接着,教授又将另一只跳蚤放进一个容器里,容器的高度略微超过跳蚤上跳的极限,上面没有再加盖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授发现,跳蚤每天都会习惯性地往上跳,虽然每次它都无法超越容器的高度,但它仍然乐此不彼,把这当作每天的必修课。半年后的一天,奇迹发生了,跳蚤逃离了容器,重新获得了自由。见此,教授不禁发出一声感叹:“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呀!”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身上总会养成这样或那样的习惯,有的习惯是好的,比如,勤奋、守时、认真、勇敢、谦虚等;有的习惯是不好的,比如,懒惰、拖拉、抱怨、傲慢、吸烟等。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习惯,都具有强大的力量,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只是一个好的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而一个坏的习惯则会毁掉一个人。 张飞和赵云同属于三国时期的名将,而两个人的命运却大相庭径,就其原因,习惯所致。大家都知道张飞的习惯很不好,不仅喜欢酗酒,并且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用鞭子抽打下属,结果在一次醉酒后,张飞被手下的两个小喽罗范疆和张达所杀,致使壮志为酬身先死。而赵云则不同,他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不良的习惯,为人低调谦恭,待人友善和蔼,有什么好处总是先想到别人,结果他受到了上级和下级的一致认可,功成名就,光耀青史。 据说,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大约有95%属于习惯性的。同一个动作,如果重复三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如果重复三个月,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而对于个人的不良习惯,我们往往浑然不觉,或习以为常,很难意识到其危害性。 著名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你想开创一番事业,那么请务必改掉你身上的坏习惯,努力养成好习惯。 文/周礼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那些为爱改变的时刻,哪个最触动你?

刘峰——挣脱时代的爱 影片前半部分,刘峰被一件件小事慢慢架上了神坛。给团里人带包裹,帮集体上街抓猪,帮战友做新婚沙发,他年年标兵,无私奉献,如同影片开头讲述的一样:刘峰是我们平凡生活中的英雄。 虽然他是活雷锋,但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看似正确恰当,你看着却很别扭。因为那都是对他人性的阉割和情欲的剥离。 在那个崇尚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的年代,每一个人都铆足了劲想往集体里钻。集体主义的盛行扼杀了个性的发展,刘峰作为那个年代的活雷锋,看似生活在聚光灯下备受关爱,但他始终不能做自己。 那么,是什么让他决定挣脱时代的禁锢,表达出自己的情欲呢? 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导演安排邓丽君这个桥段非常有意思。因为几年后,这些歌都成了黄色歌曲,这也为刘峰后面“耍流氓”埋下了伏笔。 所有人里面,刘峰对邓丽君的反应最为强烈,作为革命标兵,怎么能听“黄色歌曲”呢?因为他骨子里是透彻的,他的好,不是要做给谁看的伪善,而是发自对美好的追求,他真诚的希望让一切好起来。 刘峰的爱是大爱,他想要那个时代有所改变,甚至这点他自己都没意识到。所以他深情的拥抱林丁丁后,作为集体中的个体,此时散发的爱意就是对于集体主义的背叛和异化。 有人说刘峰没有大爱,他只是喜欢林丁丁,只是纯粹的荷尔蒙驱动。我觉得不然,没有经历过集体主义的人不会了解,勒庞说过:人一到集体中,智商就严重下降,为了获得认同,个人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试想,冒着被时代抛弃的风险,你会为了单纯的荷尔蒙冲动而向林丁丁表达爱意吗?不会的。 林丁丁只是刘峰表现出大爱的一个出口,仅此而已。 因爱而变,讲的是刘峰挣脱时代禁锢,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决心,讲的也是何小萍逐渐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何小萍——与自己和解的爱 何小萍这个角色在我看来是悲惨的,至少在影片的前半部分。 她倔强,善良却又孤独,被团里人排挤,嘲笑,背负着巨大的委屈隐忍前行。电影的第一幕是她满怀希望走进新的火热生活,她憧憬在这里能开始新的人生。 但是现实和她开了个玩笑。她受到众人的排挤,被男舞伴羞辱,被高干子弟侮辱,她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半夜偷偷和父亲写信。 刘峰被下放让她的情感得到爆发,让她对这个集体彻底失望。所以当卓玛受伤跳不了A角的时候,她放弃了机会拒绝上台,当然同时,她也放弃了舞蹈。 后来她在战争中立功变成了英雄,却因为一时间接受不了太多的赞誉而发疯,因为一生都没有人给过她尊重,突如其来的太多尊重却把她毁了。 电影的高潮来自她在草坪上独舞。在观看文工团最后一场演出时,冯小刚给了何小萍眼睛很多特写,你能够发现,她的眼睛在慢慢聚焦,慢慢变亮。 在这一刻,何小萍开始和自己和解。看着昔日自己排练过的舞蹈,看着昔日的战友,她逐渐释然,那近在眼前却又无法言说的爱,让她与自己得到和解。 而另一个强有力的说明是,正是因为这最后一场演出,让何小萍的病变好了。 因爱而变 芳华易逝,唯爱永存。 因爱而变,不负你我。

Read more

学做个有尺度的女人

  你如果是个女人,一定要控制自己。 尤其和男人交往,切不可轻率随意。 今天陪这个喝酒,明天随那个听戏。 看上去男友遍地,到头来知己难觅。 你如果是个女人,一定要告诫自己。 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不能贪图便宜。 但凡有钱的男人,投资都为了盈利。 收下昂贵的礼物,交出拒绝的权力。 你如果是个女人,一定要善待自己。 只要是条件许可,尽量去追求美丽。 穿着要时尚得体,化妆要自然细腻。 身材改起来不易,让品味给你争气。 你如果是个女人,一定要约束自己。 举止要端庄靓丽,言谈要优雅含蓄。 开玩笑要看场合,讲段子需分男女。 说得男人都脸红,调戏的是你自己。 你如果是个女人,一定要把握自己。 嫁个好人最重要,别怕有人说挑剔。 能力智力了解细,财力物力需审计。 品貌双优恐难全,起码你得占其一。 你如果是个女人,一定要摆正自己。 丈夫是一家之主,别破这千年规矩。 男人属虚荣之类,别当众撕他脸皮。 敬他别人赞美你,贬他祸从萧墙起。

Read more

人是会被细节出卖的

高中同学聚会,临别时拍了张合影,用素素手机拍的,约好了回去发同学群里,馋馋那帮没来的。 然而第二天,素素把照片一个个私聊发给了我们,并没有在群里晒。 我有点奇怪,说你直接发群里多省心,还可以让没来的同学都看看。 素素说:想发来着,不过看S拍得不太好,她平时挺注意形象的,所以就作罢了。 我细看那张照片,素素自己倒是发挥很好,S呢,头发凌乱,笑得也夸张,跟她平时在朋友圈和同学群里发的自拍差距很大。 想来S是不愿那张照片出现在群里的。虽然她没说,但素素体会到了她的心意,并尊重了她。这种尊重,其实并不容易。 如果素素是个嫉妒狭隘的人,她可能会巴不得S拍得丑点,越丑越要发群里,让大家看看S的真面目,揭穿她靠美图软件维持的美貌假象。 或者,就算素素心不坏,可能也会随手把照片发群里。反正她自己拍得美,反正大家也都说了要在群里晒,至于S会不会不高兴,管她呢。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 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 请注意,是人品,不是情商。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是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心”的人品。 ******** 朋友小谢曾有个闺蜜Q,俩人住楼上楼下,以前好到吃饺子都要互送一碗,但后来因为一些误会闹崩了,现在关系很僵,楼道里相遇都不打招呼。 去年Q婚内出轨,老公要离婚。小谢曾拉着我跟她聊过一次,分析他们的婚姻状况,看还有没有必要挽救。后来他们还是离了婚。 前不久,我和小谢以及几个朋友吃饭。大家知道她跟Q曾经交好、现在交恶,就试着打探Q的离婚内幕。 一位男士插科打诨地问:是她外面有人了吧?有你啦?小谢说。 男士不甘心:那到底为了啥? 小谢笑:可能是因为谁做晚饭的问题。 大家都笑。我心里暗赞,觉得小谢真是好机智又好善良。 她跟Q闹这么僵,说心里没怨气肯定是假的。那么,别人问她“Q是不是外面有人”时,只要说一句“她呀”,配上一个轻蔑的笑,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而且这个密泄得神不知鬼不觉——我什么也没说啊,别人怎么理解是别人的事。 但是小谢没有。她选择了帮Q保守这个秘密。虽然这会让在场的朋友都觉得她不实在,虽然她完全没义务牺牲自己的交情去维护Q的声誉,但她下意识地,保护了一个已经交恶的朋友。 这真是件特别小的事,小到只是一句话和一个笑容的分寸。但这个小细节,让我感受到了小谢骨子里的善良,从此对她好感倍增。 ******** 我在杂志社工作时,有次社长谈了个广告,单子很大。 社长自然不能做具体业务,所以要找个业务员跟客户对接。

Read more

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人的一生,就是在选择之中度过的。现在你想呀:婴儿出生,要选择顺产,还是剖腹产;孩子哺育,要选择母乳,还是牛乳;小学毕业,要选择就近还是民校;入学分班,要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高考临近,要选择本市,还是外地;大学毕业,要选择考研,还是就业;爱情婚恋,要选择买房,还是租房;结婚以后,要选择生育,还是 “丁克”;年迈养老,要选择 “居家”,还是 “机构”;百年以后,要选择入土,还是海葬。等等等等,细分起来,要选择的,远不止这些。或许,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选择,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在一本杂志上,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抗战爆发时,村里一对青年去县城报名抗日。国民党军与八路军的报名处近在咫尺。结果,两人作了不同的选择,青年甲参加了八路军,青年乙参加了国民党军队。解放后,甲青年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乙青年成了特赦的国民党将级军官。后来,甲高干因受贿锒铛入狱,乙将官因统战进入政协。一次,政协组织调研司法制度建设,这对发小,在监狱巧遇,不禁唏嘘不已。这样的人生悲喜剧,从选择而起,也因选择而果。 其实,不同的选择,很难预测未来。悲也罢、喜也罢,顺当也罢、曲折也罢,都得由你自己来担当、来承受。不要后悔选择,也不要埋怨命运。其中,看似偶然却蕴含着必然的因素,必然之中往往又隐藏着偶然的作用。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不论你选择哪一条,沿途都有优美的风光,但同时也会有岔道和沼泽地,关键在于你人生的态度和生命的精神。 有时候,所谓的 “选择” 是无奈的。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最近听说的故事,有一个家庭,为了分担父母养家的压力,大姐悄悄撕掉了入学通知书,去工厂当了学徒。为了让妹妹留在城市,哥哥在上山下乡的热潮中,报名赴边疆插队落户。 有时候,一刹那的选择是悲壮的。地震来临之际,为了保全儿女的生命,母亲毅然选择了死亡。洪水汹涌而至时,为了学生的安全,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危险。有时候,一些选择却是卑劣的。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政客们选择了谎言。为了帮助行贿者获取利益,贪官们选择了特权。为了享受奢侈的生活,“小姐们” 选择了 “出卖”。在生活中,不管你作何种选择,在每一次的选择中,都有你人生的映照;在人生中,也因你不同的选择,而开放出不同的生命之花。就像禅语所说,凡事皆有因果。 在人的一生中,选择与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但又往往是不相称的。你选择了圆满,但却付出了艰辛;你选择了高尚,但却遭遇了卑微;你选择了文明,却在野蛮中行进。你越是坚持着你的选择,为了演绎它的意义,或许你承受的却是一生的磨难。不过,你选择了飞翔,总能看到蓝天;你选择了远航,总能感受大海。尽管,其间要经历狂风暴雨和巨浪滔天。 所以,我们要设想好自己人生的选择!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把你的女人逼成这样,那你就败了!

不要把你的女人逼成这样,如果逼成这样,那么就会离幸福会越来越远! 以前,一个女人很想和老公一起去旅游,安排了许久,老公永远都没有空。从此以后,她的旅程里,不再需要老公。 她和朋友去做美容,太晚天又下雨了,她打电话让老公来接她,电话那头的他不耐烦的说了句:外面下那么大雨,你就不能自己打个车回来啊?在那一霎那,她心雨如夜雨。 冬夜和他外出,路面结冰了,很滑,她不由自主的牵住了他的手,他却自顾自的走着,在那一瞬间,她心凉如冰。从此以后,她再没有需要呵护的时候。 朋友聚会希望他参加,说没空要加班,看到别人一对对很想他,给他电话时,听到他在打麻将,那一刻,她心如死水。从此,再没要求他出席任何聚会。 孩子生病了,自己一个人慌乱无助,给他电话,第一句回复的是,怎么又把孩子弄病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从此,无助的时候再也不会让他知道。 曾经看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有时候女人需要一个男人,就像逃机者需要降落伞,如果此时此刻他不在,那么以后他也不必在了。 这是真实的女人心理世界,她可以很需要你,你就是一切;她也可以再也不需要你,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霸气的话: 记住了, 我珍惜你的时候,请你也珍惜我, 我能惯着你,也能换了你。 衣服划个口,没事,缝! 身上划个口,没事,还能缝! 心上划个口,谁人敢缝? 疼! 不要等我哭了,才说你心疼我! 不要等我累了,才说你会陪着我! 不要等我走了,才说你真的爱我! 我若离去,后会无期。 图自|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