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王性格很内向。小时候,他的内向性格,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 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待在屋里看书,而不是跑出去和一大群小朋友嬉闹; 喜欢一个人待在一旁思考许多无聊的问题,而不是和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聊天; 亲戚来串门,对他表现得过分关心,他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会找借口故意避开; 老师问问题,他几乎从来不举手,虽然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也能勉强回答上,可他并不是很喜欢被一群同学注视的感觉…… 后来,有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他妈妈:“这个孩子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内向了。” 小王的爹妈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好有道理,决定要想办法培养他,让他变得不那么内向: 亲戚聚会,要强迫他在聚会上多说话,哪怕他觉得没啥可说的;在路上遇见老外,要强迫他去和老外用英语对话;小王窝在屋里看书,爹妈也会在耳边叨唠不停,非要逼迫他走出门去活动…… 小王感到很烦恼,后来终于忍受不了,和爹妈大吵了一架。老妈却指着他大骂起来:“看你性格这么内向,以后会有啥出息!” 这个世界,对于性格内向的人,大多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小王的父母,只是延续着这种偏见而已。 诗人西川曾说:“带头鼓掌的人可能会有非凡的一生,性格内向的人只能重复别人的笑话。” 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擅长交际、口才过人、待人热情,更容易讨得他人的欢心,长大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人生也更为顺利与幸福。 而内向的孩子,会一切相反。 印度心理大师奥修评价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内在是没有的,只有外在,而事实正好相反。但是,他们称内向的人是病态的,他们称静心的人是病态的。” 甚至还有人宣称,内向介于变态和失败之间。但这些偏见,都来源于自身的无知。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自曝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曾经也为自己的内向而苦恼过。 上大学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他花了五年的时间,强迫自己和他人多交流,刻意变得风趣幽默。 结果,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异性缘也一下子变得很好。表面上看来,他确实变得更为“外向”了。 武志红后来总结说:“外向而幽默的‘我’只存在了四五个月时间,后来我觉得好累,也觉得那不像是我自己,于是又变了回来。” 其实早有研究发现,内向是一个人伴随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卡尔·施瓦兹教授认为,那些在2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一切想让孩子变得不内向的努力,都只能是白费心思。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第一个提出了内向的概念。 可他从来也没说过,内向的人会比外向的人要差劲。实际上,他本人就是个十分内向的人,而且一直专注在自我的世界中。
Read more你还在帮孩子「剪碎」食物吗?
记得上幼儿园一个学期后,幼儿园老师组织家长们开了一次交流会,会中老师提出个别孩子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午餐时候如果是吃排骨或者鸡翅这类大块或者有骨头的食物,他们就坐在那里饿着肚子看着食物发呆,一脸无从入手、不知所措的样子! 后来老师深入调查发现,原来这些孩子从小在家里都没有自己吃过这类食物的经历,因为家长们都把这些「困难」食物加工切碎剁烂了,有些孩子已经3岁了,连这些食物的完整个体形状都没有见过! 说到这里大家回想一下,在餐馆就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个别孩子的家长手上都会备有一把小剪刀? 饭菜一上桌,家长就把这些「困难」食物仔细地、耐心地一个一个剪碎,精致程度到达家长认为孩子不会被卡到的时候,才会把这份「加工食品」放心地放在孩子的面前。 说来也奇怪,这种「餐中备剪刀」的风气是何时流行起来的,其实这是商家赤裸裸的牟利而衍生出来的东西!难道以前没用剪刀剪食物的我们都被卡死啦? 有家长可能会反驳:这样也是为了孩子吃得更方便也更干净啊!老是用手抓,用牙用手扯,满嘴满脸油腻腻,多脏啊! 家长的「无力」反驳是:看似卫生整洁的进食,其实在抹杀孩子锻炼发育的机会! 牙齿是干嘛用的?家长的回答是:牙齿,是人类咀嚼食物的器官,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 既然上天已经送给我们这个免费礼物,为什么我们要摆而不用白白浪费,还花钱买剪刀?而且这不仅仅是浪费这么简单,还会带来一系列身体生长发育的问题。 咀嚼,是咀嚼肌群依次收缩所组成的复杂的反射性活动,而咀嚼肌的强度和时间是可由大脑的自我意识所控制的。 咀嚼可以将大块的食物切割、磨碎,再加上舌的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食物对口腔的各种刺激,不仅能反射性地完成口腔内食物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加工过程,还能反射性地引起消化管下段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准备有利条件。 也就是说,咀嚼首先是一个实践性的大脑活动训练,看到食物的大小,大脑做出判断,指令人体做出不同的对应动作。 例如:切断食物需要用切牙,撕咬肉类等坚韧食物需要用犬齿,研磨食物需要用臼齿(又称磨牙)……咀嚼肌边运动便给大脑发布信息。 于是大脑被激活,咀嚼过程中脑细胞间的信息频繁往来,脑部的荷尔蒙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显著提高。 上面幼儿园老师提出的个别小朋友的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实践训练,所以当食物摆在面前时,他的大脑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需要怎样使用自己拥有的牙齿! 你说如果连吃东西这样普通的生理反射都做不好,那么大脑对于其他更复杂的事情的应变能力会如何?据医学专家的研究统计,咀嚼少的儿童智商普遍低于经常咀嚼食物的儿童。 在大脑思考如何咀嚼、咀嚼多久等等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研究表明,可以在吃东西的过程中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的孩子,其专注力比狼吞虎咽的虎孩子要更好。 其次,咀嚼是一个脸部咀嚼肌(也属于骨骼肌)很好的锻炼机会。 骨骼肌要多训练,它的肌力才得到提高,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不同食物的处理能力,这也是宝宝可以从流质食物,到半流食物,再到固体食物过度的一个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神经等构成的牙髓组织,是给牙齿提供营养的主要通道。 在咀嚼的过程中,可以刺激牙髓和牙床,兴奋牙神经、和血管,促进牙体和牙周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促进牙齿的生长同时也提高牙体本身的抵抗力,使牙齿更加坚硬稳固,也为将来的恒牙生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再次,咀嚼不仅仅是把食物磨碎的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它同时是将食物初级消化的一个化学过程。 在咀嚼的过程中,大脑会调节口腔的唾液腺,使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以帮助进食。唾液,除了有湿润食物帮助吞咽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含有消化酶(主要是唾液淀粉酶)。 也就是说咀嚼食物不仅是为了磨碎食物帮助吞咽的物理过程,同时也是食物和口腔消化酶充分混合、消化的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有了这两个作用的协同,食物可以更精简的进入下一个消化阶段,为胃部的消化运动减轻了不少负担。
Read more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01. 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女时代带来的伤害。 2016年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比如蛋挞、酸奶什么的,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铁返回广州。老友在电话中问我:龙兄,你说我错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02. 我今天从太原赶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来的老同学见面,也尽地主之宜,没想到情况也几乎一样:他们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一所大学就读,国庆专程来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进去。 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总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老友装着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却变得兴奋,马上进携程网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 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流泪,我也流泪…… 汪峰在《存在》中唱的,以前我似懂非懂,今晚完全懂了: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我该如何存在…… 03. 几年前我去哈佛大学做学术交流,发现费正清研究中心有学者在研究一个课题:如何与未来中国打交道? 我问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美国学者回答说: 30年后,人类历史将迎来一个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是小国而是大国,他们将如何与世界相处?这是福音还是灾难?美国学者必须为世界研究预案。 我现在明白了美国人的远见…… 我发了一条微信,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朋友纷纷议论和全文转发,阅读量高达20多万人,有1500多条评论。
Read more告诉孩子,这就是贵族精神!(深度好文)
教育不分贵贱,之所以叫做“贵族精神”完全是我那贵族朋友给我的教育锦囊而命名。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想分享给跟我一样 希望自己子女们拥有真正的人生“财富”的爸爸妈妈们。 1。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能独立生存 2。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开车。这与身份地位无关。这样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拔腿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不求任何人。 ——自由 3。孩子,你一定要上大学,正规的大学。这与学历无关。人生中需要经历这几年,无拘无束又能染上书香的生活。 —— 一旦走进社会,就进入了市场 4。孩子,你知道吗?足迹有多远,心就有多宽。心宽,你才会快乐。万一走不远,让书籍带你走。 ——拓宽自己的视野,借助知识的视野 5。如果世界上仅剩两碗水,一碗用来喝,一碗要用来洗干净你的脸和内衣裤。 ——自尊与贫富无关 6。天塌下来都不要哭,也不要抱怨。那样只能让爱你的人更心痛,恨你的人更得意。 ——平静地承受命运,爱你的人自会关心 7。就算吃酱油拌饭,也要铺上干净的餐巾,优雅地坐着。把简陋的生活过得很讲究。 ——风度与境遇无关 8。去远方的时候,除了相机,记得带上纸笔。风景是相同的,看风景的心情永不重复。 ——要学会聆听自己的内心,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9。 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哪怕只有5平米。它可以让你在和爱人吵架赌气出走的时候,不至于流落街头,遇到坏人。更重要的是,在你浮躁的时候,有个地方让你静下来,给自己的心一个安放的角落。 ——独立人格 10。小孩的时候要有见识,长大的时候要有经历,你才会有个精致的人生! ——读别人的经历,找自己的经历 11。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请记住,拥有善良,会让你成为最受上天眷顾的人。
Read more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后比狼更可怕!值得所有父母思考
与其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不如高质量地陪伴。 01 家教决定孩子的出息,门风决定孩子的教养。中国向来高度重视家教和门风,历史上那些名门望族之所以培养出无数伟大人物,无不得益于此。 可是,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可谓是“位高权重”。 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小家伙转,孩子时时刻刻都扮演着被爱的角色,要什么家长都会千方百计得满足他们。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须知最好的东西就是良好的教养和优秀的品格,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会让他获益良良多…… 02 有一篇鸡汤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曾经一位富有的老华侨,归国后想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于是,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联系方式与地址,每人寄去一本书一些笔,并随书标注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联系地址以及邮箱等信息。 老华侨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为什么送一本书还要留下联系方式?在不解与质疑声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着什么,或是守在电话旁、或是每天几次去看门口的信报箱、或是上网打开自己的邮箱。 直到一天,终于有一位收到书的孩子给老人寄来祝贺节日的卡片(也是唯一与老人联系的孩子),老人高兴极了,当天就给这个孩子汇出了第一笔可观的助学资金,同时毅然放弃了对那些没有反馈消息的学生的资助。 这时家人才明白,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诠释“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资助”的道理。 人要懂得感恩才会幸福。父母创造了孩子,并以辛勤劳动挣得的血汗钱供养着孩子,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凝结着父母的心血……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别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的溺爱,孩子不懂回报,即便走上社会也会遭遇碰壁,甚至可能无法无天!孩子感恩的对象,莫过于恩情最深的父母,如果没有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03 写到这儿,我又想到几年前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 多次要钱未果 留日“海归”持刀弑母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 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25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 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 这个案件让所有父母警醒,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 当孩子得到了比他们需要多得多的爱,家长则丧失了教育的功能。 这些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从小对孩子百依百顺,没有任何约束,已经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了,家长在这些孩子眼中毫无威信,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Read more您已经“诅咒”孩子多久了?——值得亿万人深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美国奥勒冈州的波特兰有一位牧师和他的太太。他们有个儿子,这儿子带给他们许多烦恼。不只如此,这儿子离家出走、断绝音讯已有三、四年了。牧师于是找了一位心灵咨询师,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诉对方。 简单沟通之后,这名咨询师看著他说:“你已经诅咒儿子多久了?” 牧师十分讶异,他说:“你说我在诅咒我儿子,这是什么意思?” 咨询师回答说:“所谓诅咒的意思就是,口说与心想另一个人的不是。刚才你所说的,都在告诉我有关你儿子的不是。你这样诅咒你儿子多久了呢?” 这位牧师低着头说:“是的,他一出生我就开始诅咒他到现在,对他,我从来都不曾说一句好话。”咨询师说:“结果是无效的,对吧?”牧师回答:“是的!” 于是,咨询师说:“我现在请你和你妻子给你们一个挑战。什么挑战呢?就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当你们想到这个儿子时,都要祝福他,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之处。我要你们祷告,求上天赐福给他。当你们一说起儿子时,我要你们记得他好的一面,只说他的好话。 ” 牧师回家后,把这事告诉太太,他们同意这咨询师的意见,也愿意这么做。当他们为这儿子祷告时,他们求上天赐福予他;当他们谈起儿子时,他们尝试着记起并谈论儿子的优点。从此,他们每天都持续这么做。大约到了第十天,牧师正在书房念书,电话响了。是的,电话的另一端竟然是那位儿子! 儿子说:“爸爸,我真的不确定为何我会打电话给你,我只想告诉你过去一个多星期,我一直想到你和妈妈,还有我们的其他家人,所以我心里很想打电话给你,看看你们最近还好不好。” 这位父亲激动的说:“儿子啊!我真的很高兴你打电话来。” 他们在电话中聊了几分钟,然后父亲问:“我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但周六我们要不要一起吃个午餐呀?”儿子欣然答应。 周末午餐时间,这对父子见面了。这位儿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留着一头又乱又长的头发。过去,父亲肯定会严厉苛责儿子,然而这次,父亲以接纳的态度面对儿子,在心里祝福他。他问儿子问题后,他就听儿子的回答。儿子说到一些对的地方,他给予肯定。 午餐约会快结束时,儿子望着父亲说:“爸爸!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我很享受今天和你在一起的这段时间。” 父亲回应说:“儿子,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 儿子说:“嗯!爸爸,我想今晚在家里过夜好吗?就今晚而已,我想看看妈妈和家人,还有我那张旧旧的床。” 父亲说:“当然可以啊!我们很高兴你能和我们在一起。” 那一整天,父亲心里惊觉,当他停止诅咒儿子,而以祝福代之时,情况就有了如此极大的改变。 那天晚上,当儿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时,父亲来到儿子房间,坐下来对儿子说:“孩子,过去这么多年来我对你很不好,你愿意原谅我吗?” 儿子说:“爸爸,我当然原谅你啊!”然后他就拥抱了他父亲,他们父子的关系从此开始和好。 然而,他们和好的关系真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这对父母开始为儿子祝福时开始的。 我不是很理解这是什么原因,但当我们愿意祝福他人而不再咒诅他们时,上天也会看重我们的祝福。我们种的是什么就收成什么。如果我们撒下咒诅的种子,我们就收咒诅;若我们撒下祝福的种子,我们的收成就是祝福。 回到生活中,故事里的“诅咒”究竟是指什么呢? ◆ ◆
Read more怎样教育好孩子,让孩子赢在起点!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赢在起点! 一、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1。端正教育观念 2。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3。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4。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5。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6。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 7。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 9。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10。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 11。注意环境的作用 12。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13。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注意事项 素质教育实施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旺,孩子的未来。学校家庭加强合作,统一步调,家庭不能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撒手不问,要齐抓共管。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这些你都应该教会孩子的
在每个妈妈带娃的过程里,都充满了艰难困苦,可是,这些艰难困苦,在经历过之后,回过头来看看,仿佛只剩了甜蜜。是的,那些带娃的苦逼,似乎一眨眼已经过去了。 我也是如此,带着两个娃,一眨眼,大宝已经会写字,会说甜蜜的话给妈妈听,二宝已经懂事,开始笨拙的端着杯子给妈妈喝水,这些,对我而言,都是特别特别多的财富。 所以,养育孩子本来就是一段需要在咆哮和反省中,努力前行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但要成长自己,还要给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将来他才能长大成人,独立自主。 01 | 小声说话,大声说谢谢! 这就是孩子的教养,在面对别人的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心怀感恩,看着对方,用真正感恩的心去谢谢!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家长却只让孩子学会了“大声说话”甚至打人! 02 | 不给别人添麻烦,从小生活自理! 并不是因为大宝是男孩子就让他早早的开始学做饭,也并不是因为二宝是个男孩子就让他从小自己学着吃饭穿衣,我只是希望,在他们的未来,他们是独立自强的,这样才不会被无法生活自理的自己打败。 03 | 每天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分享阅读的感动! 读书这个习惯如今已经关系到孩子将来的生活习惯,就像我家里的几个书架已经被我塞得满满的,所以我根本没有时间伤春悲秋,看书都来不及,这个习惯,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因为等他们长大了就会知道,读书和分享,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04 | 爱惜每一颗粮食,珍惜每一餐妈妈煮的饭! 如今的孩子已经不缺吃穿,妈妈们也是忙的焦头烂额,却仍旧会认真给孩子煮一顿饭,所以,即便是妈妈煮的饭菜不如意,黑暗料理,也请孩子们养成珍惜粮食,珍惜妈妈煮的每一餐饭的习惯,因为等到长大了飞远了就知道,有一种饭香叫:妈妈做的饭! 05 | 坚持锻炼身体,多喝水 细小的生活习惯,可能会让你受用终生。我很感恩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她们让我养成了从小晨跑的好习惯,后来到了初中高中,每天还坚持跑五千到一万米,正是因为这样的好习惯,我很少生病,抵抗力也强,如今俩孩子也是如此,当然,还要有个好习惯,多喝水,也很重要! 06 | 认真做好每一件看上去特别小的“小事”! 在职场中经常遇到什么都干不好的新人,可能就跟小时候的习惯有关,因为他从小什么都不会做,也不屑做,眼高手低,除了学习,他不具备处理任何生活工作中这些“小事”的能力,于是,什么都得从头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不如让孩子从小就试着自己去做好手头每一件小事,脚踏实地一点,对于他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可能会更顺利。 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捷径,孩子长大更不是一蹴而就,只要父母们多一点耐心,给孩子们打好基础,那么,妥妥的省心。要是基础打不好,孩子越长大,父母们就会越吃力,不信你走着瞧啊! 图自|wallcoo.net
Read more宝宝撒谎应该怎么处理?
每个宝宝都会有缺点。许多父母常采用惩戒的方法来纠正宝宝的说谎行为。这种最简易的方法也最容易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拒绝改正错误。 宝宝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模仿大人,要么是迫于压力。每个宝宝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虽然没有父母教宝宝说假话,但如果父母为了哄宝宝听话,在和宝宝相处中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或是父母经常对别人说假话,不时地被宝宝耳闻目睹,宝宝就会慢慢学会说假话。 有时候大人们由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宝宝注意到,也会给他留下说假话的印象。 宝宝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压力”,如果父母对宝宝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都要批评指责,甚至打骂,不体恤宝宝的一些愿望,宝宝为了逃避处罚、达成愿望或取得平衡,就去说假话。 批评宝宝不能伤自信 对于宝宝自信心的培养,父母应从宝宝年龄尚小时便开始。父母在帮助宝宝树立独立自主的观念及在建立良好自我概念的同时,还要让宝宝学着自己动手做点事,发现并欣赏自己的能力,在成功感中增强自信、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 如果宝宝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人生和世界,做起事来充满自信心,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正确处理生活道路上的各种坎坷挫折。 父母可以批评宝宝,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保护宝宝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凡对宝宝自尊心、自信心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不可取。况且若父母经常严厉教训宝宝,宝宝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父母的话无动于衷。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你越舍得用孩子,孩子就越有出息!
前言:优妈小时候,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候在一群小伙伴中,有两个10来岁的小男孩,被大家公认为“贱命”,因为他俩一个喜欢蒸菜卷子,一个喜欢开手扶拖拉机。 小伙伴们,包括很多家长们,一致认为:这俩货长大了也是下苦力的料,成不了出息! 01 那个喜欢蒸菜卷子的小男孩,小名起的很有那个年代的特色,叫“营长”。他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好几个哥哥、姐姐。 每当“营长”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家里其他人都下地干活尚未回来,于是“营长”就张罗着做饭,做的最多的就是蒸菜卷子。 他先把马齿苋之类的野菜洗净,切好,拌成馅,然后就开始在一个大瓷盆里和面。 揉好面团,揪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剂子,再把剂子擀成薄薄的面饼。 之后把馅均匀地摊在面饼上,卷起来,稍微压扁。 最后就是上锅蒸熟…… 每次我们去找“营长”玩时,他几乎都在家里干这个。看着他熟练地和面,撅着屁股擀饼,抱着玉米秸秆烧大锅,我们都说他简直是个“老娘们儿”,净干些“老娘们儿”才会干的活儿。 02 另一个喜欢开手扶拖拉机的男孩,小名叫“猴儿”,不知道他爹妈为啥给起这么个名字。不过真是人如其名,他非常好动,什么都要动动瞧瞧,总喜欢招惹别人,小伙伴都说他“贱手贱爪”。 “猴儿”对各种农活儿有很高的兴致,简直就是为干农活而生的。当小伙伴们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猴儿”已经能开家里那台破手扶拖拉机了。先让他爹用摇把给发动起来,然后他就能跳上去,熟练地使用离合、换挡、转弯…… 谁家有个耕地、推大粪的活儿,“猴儿”都愿意参与,甚至不请自来,只要给零嘴吃就行。那时候我家有个果园,于是“猴儿”往我家跑的次数最多,因为每次帮干完活儿,我母亲都会管“猴儿”一顿饭,再让他带一大兜苹果回家。 每个见过“猴儿”的人,都会胸有成竹地预言一下“猴儿”的未来:这孩子,学习不中用,干活倒是挺利索,将来肯定是个好劳力! 03 小伙伴们长大后,都各奔东西,我外出上大学去了,其他小伙伴也都努力经营者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很忙,很少联系。再次得到“营长”和“猴儿”的消息,还是前段时间从我母亲那里听到的。 “营长”后来报考了军校,当兵去了,据说因为能吃苦,勤快,很受领导赏识。现在安排到武汉那边了,在机场上班,负责后勤工作,属于副营级干部,待遇相当不错。 而“猴儿”,在上海那边做豪华汽车销售,也是经理级别的人了。每年都开着大奔驰、带着老婆孩子回村。 而当初经常嘲笑他俩的小伙伴们,勉强算是好点的,就像我这样考个大学,找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还常常因为工资、职称之类的事情焦头烂额;更多的人,早早结了婚,成了一个“好劳力”。 “营长”和“猴儿”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绝对不是单凭运气,肯定跟他们童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们童年时候的忙碌、辛苦,培养了性格中勤劳、踏实的特点;他们童年时便替家人分担家务,使得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体谅他人。 勤劳、包容、体谅,是现在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很多孩子欠缺的品质。 04 现在很多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特别苦恼,因为远离父母,他们必须自己去整理床破、洗衣服、刷鞋。而在此之前的十几年里,这些事都是父母一手打理的,孩子只需“好好学习,别的事不用管”。 很多大学生的被罩、枕巾,半年不洗,一揪出来油腻腻、黑乎乎的;袜子从来懒得洗,买上10几双换着穿……不但男生这样,女生也这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