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写给青春期儿子的一封信

孩子长大了,15岁前后就进入青春期了,“独自飞翔” 的愿望越来越强。妈妈们少了带孩子的烦恼,却多了很多别的郁闷,甚至很多时候你会不知道怎样和孩子交流。 下面,是一位妈妈写给儿子的信。母亲们,看看吧,也许有点启发哦。 我的儿子: 写这信给你,基于三个原因: 1、你正站在人生节点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时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开启。 2、有些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3、彼此约定:我们好好工作,你好好读书,谁也不让谁操心。 (一)关于目标: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 (二)关于定位:在家里,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皇帝,但在学校,皇帝太多,没人会把你当回事!除非你的成绩更优秀、你的才艺更出众、你的表现更出色,老师还当你是块宝。社会也一样,以后,你要成为富人还是穷光蛋,要住平房还是别墅,要别人瞧不起还是尊重,都靠自己负责。 (三)关于学习:在学校,学习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好却体质差,这与 “读书读书、越读越猪” 没二样。同学间搞聚会,要比就比: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阅历、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70岁比病历、80岁翻黄历,人生几十载,归根到底就是比身体,儿子,好好锻炼吧。 (四)关于未来:一个人的未来由知识、能力、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你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有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端正态度还来得及。未来,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 (五)关于自己:在学校,老师没有义务对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师,同学没有义务关心你,除非你首先关心同学;在你的一生中,也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转不了,不要以为个人渺小,就自我放弃和抛弃。 (六)关于朋友:交友就像投资。投资当然要考虑回报,如果你找了个朋友,而朋友最后没有给你回报,只能证明你投资失败。你要找那些比你强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记住,在朋友落难时,一定要施以援手。因为,与自己一起笑过的人易忘记,与自己一起哭过的人最难忘。这就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七)关于恋爱:早晚有一天,你是要谈恋爱的,我以过来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总是美好的,甜言蜜语更是迷人,可别忘了现实中还有风霜雨雪。爱情那点事,无外乎–你爱她她不爱你,她爱你你不爱她,你和她彼此相爱。第三种情况无疑令人神往,但概率不足10%。因此,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和漂亮的女人握握手,和深刻的女人谈谈心,和成功的女人多交流,和普通的女人过日子。就这样的心理,就好。 (八)关于距离:为人父母,谁都渴望与子女的距离短些,但随着儿女的成长,属于你们的天空肯定会越来越广阔,与父母的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也肯定会越来越远。做父母的,当然特别在乎自己到底能够占据儿女多大的天空位置!因为,父母的天空与儿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随着一天天老去而变得愈来愈小。我凡人百姓,同样拥有大众情怀,同样在乎你是否常在身边。儿,父母的儿女情长,你是否读得懂? (九)关于得失: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得意,也不可能永远失意,得意时,你要清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要记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时,不退缩,坚持下去:过去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就怎样走过去。 (十)关于亲人:亲人只有一次缘分,这辈子,即使无法与你一路伴行,但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总会想着为你遮风挡雨一程!即使无能与你一路并肩作战,但在艰难险阻的时候,总会想着与你一同分担苦痛!这辈子,无论我们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优秀的孩子,都不合群

朋友小王性格很内向。小时候,他的内向性格,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 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待在屋里看书,而不是跑出去和一大群小朋友嬉闹; 喜欢一个人待在一旁思考许多无聊的问题,而不是和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聊天; 亲戚来串门,对他表现得过分关心,他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会找借口故意避开; 老师问问题,他几乎从来不举手,虽然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也能勉强回答上,可他并不是很喜欢被一群同学注视的感觉…… 后来,有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他妈妈:“这个孩子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内向了。” 小王的爹妈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好有道理,决定要想办法培养他,让他变得不那么内向: 亲戚聚会,要强迫他在聚会上多说话,哪怕他觉得没啥可说的;在路上遇见老外,要强迫他去和老外用英语对话;小王窝在屋里看书,爹妈也会在耳边叨唠不停,非要逼迫他走出门去活动…… 小王感到很烦恼,后来终于忍受不了,和爹妈大吵了一架。老妈却指着他大骂起来:“看你性格这么内向,以后会有啥出息!” 这个世界,对于性格内向的人,大多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小王的父母,只是延续着这种偏见而已。 诗人西川曾说:“带头鼓掌的人可能会有非凡的一生,性格内向的人只能重复别人的笑话。” 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擅长交际、口才过人、待人热情,更容易讨得他人的欢心,长大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人生也更为顺利与幸福。 而内向的孩子,会一切相反。 印度心理大师奥修评价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内在是没有的,只有外在,而事实正好相反。但是,他们称内向的人是病态的,他们称静心的人是病态的。” 甚至还有人宣称,内向介于变态和失败之间。但这些偏见,都来源于自身的无知。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自曝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曾经也为自己的内向而苦恼过。 上大学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他花了五年的时间,强迫自己和他人多交流,刻意变得风趣幽默。 结果,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异性缘也一下子变得很好。表面上看来,他确实变得更为“外向”了。 武志红后来总结说:“外向而幽默的‘我’只存在了四五个月时间,后来我觉得好累,也觉得那不像是我自己,于是又变了回来。” 其实早有研究发现,内向是一个人伴随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卡尔·施瓦兹教授认为,那些在2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一切想让孩子变得不内向的努力,都只能是白费心思。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第一个提出了内向的概念。 可他从来也没说过,内向的人会比外向的人要差劲。实际上,他本人就是个十分内向的人,而且一直专注在自我的世界中。

Read more

让孩子知道,并不是考第一才会更幸福

新的一学期,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而战斗的输赢,就是孩子的期末成绩,很多时候,孩子考试第一,是家长们都期待的。但是:孩子只有考第一名才幸福吗? 成绩好就能幸福?成功了就是幸福?曾经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毕胜男,因为事业与生活中遇到挫折,哭着跟爸爸说,我成绩好又怎么样,你知道我每天晚上做噩梦吗,你知道我现在是一部工作的机器吗,你知道我生活不幸福吗? 亲爱的老师、家长们,你怎样看待孩子的幸福、梦想与成功?你是否在让孩子更有出息还是更幸福中,变得纠结呢?你是否愿意让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呢? 著名作家毕淑敏是这样看待幸福和成功的: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一生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 什么是幸福? 成功是為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 人们对于成功的理解越来越功利,以至于成功的标准最终都可以简化成挣钱的多少。这是社会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再折射到子女教育和后代发展上来,就变得非常畸形了。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拼杀而上,在一个大的社会范围内经历着严酷的竞争,好像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整个社会承认,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标准是错误的。 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将如何?其实这个问题经不住几次追问,事实上,每个人尽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就是成功。在中国最重要的是把“成功”二字破解掉,建立起这样一种观念: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困扰,产生自给自足的幸福感。”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并不是只有考第一才会更幸福 人活着总在追求幸福,那么自给自足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有钱就是幸福吗?女孩儿一定要长得漂亮才能幸福吗?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幸福吗? 这些都是不能画等号的,但是人们一窝蜂地把这个问题简化成为“永远的第一”就是幸福,但世界上的“第一”是没有穷尽的,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有意义加上长久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停在表层、比较短暂的人生体验,吃喝是快乐的,但还不等同于幸福,不等同于有意义。 怎样让孩子体验到幸福?一定要让孩子在特别小的时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标准,让孩子明白并不是不出类拔萃就没有资格享受幸福,并不是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可,并不是只有比别人更好才会更幸福。 现在的网络和电视媒体不加区分、一股脑儿地将各种成人的问题赤裸裸地展现在孩子面前了,以至于孩子对“幸福”产生了诸多困惑,十一二岁的孩子甚至也会问“人活着是为什么”。我觉得,类似问题不是孩子思考得来的,而是现代媒体立体化地灌输给孩子的,他们的心智还不足以思考这些问题,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要孩子自己慢慢去寻找,人生是一个过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课,撒下一粒种子,不懂得等待,是不会看到它开花结果的那一天的。 爱孩子,请给他更多可能性 中国的作文从来不是一个让人说真话的地方,它只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个技术。中国不乏对应试教育中技术化、程式化的东西掌握得很好的学生,但是大学生开始找不到工作是一个转折的信号,它让人们逐渐领悟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真实的本领,而真实的本领不是来源于技术,而是热爱,一个人不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么能超越他人呢? 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兴趣所在。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难,很多家长为此焦虑是因为他们封死了很多可能性、过于急功近利,当一个孩子说他想当救护车司机时,往往被家长断然否定了。 我觉得一些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利选择其他道路,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让家庭环境恶化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你怕什么,孩子就来什么,孩子有时候会不惜自毁来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 有些精英阶层的想法非常微妙,他们本身是高学历的受益者,有些人来自农村,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简化为“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我学习好”,因此他们竭力为子女选择最优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藐视自己出身的过程,是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投射,孩子可能从小就在他们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 如果是我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我会让他就近上学。之后尽可能地拿出所有的时间去玩,去看博物馆、去接触大自然,和所有的小朋友和谐相处。 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 我有了不小的感悟——觉得自己瞻前顾后,实在是小心得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他的价值,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文:好教师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家长花钱时,这个动作竟让孩子一生卑微!

很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孩子由此收获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跟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 在传统的教育里,我们在孩子面前说“粒粒皆辛苦”,说“不要乱花钱”,说“我们养家好辛苦”……其实这些并不能让孩子内心更加富足,品行更好,也无法让他们生活得愉快。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生活质量并非由物质决定,而是由心灵决定。 一位朋友富有而且修养气质很好,兄弟姐妹也都如此。她的童年时代,物质上大家都很贫乏,但他的妈妈总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 妈妈时不时给孩子们带回一些美好小玩意,从来不对孩子传递生活艰辛、金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这样的沉重感教育,孩子们一直感觉内心富足流动,所以后来到社会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各个富有而且有精神追求。 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见过几个这样家庭出来的人,出生于中国最贫乏的年代,父母一贫如洗,但即使半年只能吃一顿肉,也愿意叫上孩子和朋友们一起快乐分享,孩子们精神气质如贵族一般。 后来等政治环境一好转,他们总是能最先找到出路。三代出贵族指的不是必须三代财富才够培养出贵族,而是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所以说,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未来能否丰盛。 很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孩子由此收获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跟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 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带着匮乏感来到社会上,潜意识指挥着自己,也容易处处体验匮乏与沉重。 例如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好工作,总是找吃力不赚钱的活,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容易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浪费。 例如曾经总被父母说不要浪费护肤品,自己赚钱后忍不住买大量护肤品,却舍不得用,最后都过期浪费。 如果父母经常传递的是:物质攀比可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那么孩子未来很可能收入一般,赚钱上“不思进取”,却又同时物欲难填,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盲目囤积。 一位妈妈观察发现,给女儿买的玩具或手工材料,若教育说要爱惜,不要弄坏或浪费,基本上这玩具或材料就被女儿闲置,时间长了不是放坏了就是找不到了,完全违背当初买它们的初衷,造成更大浪费。 还有妈妈反馈说,给儿子买了颜料和画笔,教育儿子不要浪费颜料,结果儿子只用画笔画画,不用颜料。 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这个东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宁愿不碰。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大人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大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如果父母持续不断以正确为理由强加各种负能量,孩子最终也就变得如大人一般,活得沉重压抑,制约在所谓的“正确人生道理”中。 是否孩子的欲望都要满足? 有人问,是不是孩子的欲望都要百分百满足? 孩子的欲求满足还是不满足,取决于你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就轻松愉快的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钱。 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

Read more

你还在帮孩子「剪碎」食物吗?

记得上幼儿园一个学期后,幼儿园老师组织家长们开了一次交流会,会中老师提出个别孩子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午餐时候如果是吃排骨或者鸡翅这类大块或者有骨头的食物,他们就坐在那里饿着肚子看着食物发呆,一脸无从入手、不知所措的样子! 后来老师深入调查发现,原来这些孩子从小在家里都没有自己吃过这类食物的经历,因为家长们都把这些「困难」食物加工切碎剁烂了,有些孩子已经3岁了,连这些食物的完整个体形状都没有见过! 说到这里大家回想一下,在餐馆就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个别孩子的家长手上都会备有一把小剪刀? 饭菜一上桌,家长就把这些「困难」食物仔细地、耐心地一个一个剪碎,精致程度到达家长认为孩子不会被卡到的时候,才会把这份「加工食品」放心地放在孩子的面前。 说来也奇怪,这种「餐中备剪刀」的风气是何时流行起来的,其实这是商家赤裸裸的牟利而衍生出来的东西!难道以前没用剪刀剪食物的我们都被卡死啦? 有家长可能会反驳:这样也是为了孩子吃得更方便也更干净啊!老是用手抓,用牙用手扯,满嘴满脸油腻腻,多脏啊! 家长的「无力」反驳是:看似卫生整洁的进食,其实在抹杀孩子锻炼发育的机会! 牙齿是干嘛用的?家长的回答是:牙齿,是人类咀嚼食物的器官,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 既然上天已经送给我们这个免费礼物,为什么我们要摆而不用白白浪费,还花钱买剪刀?而且这不仅仅是浪费这么简单,还会带来一系列身体生长发育的问题。 咀嚼,是咀嚼肌群依次收缩所组成的复杂的反射性活动,而咀嚼肌的强度和时间是可由大脑的自我意识所控制的。 咀嚼可以将大块的食物切割、磨碎,再加上舌的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食物对口腔的各种刺激,不仅能反射性地完成口腔内食物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加工过程,还能反射性地引起消化管下段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准备有利条件。 也就是说,咀嚼首先是一个实践性的大脑活动训练,看到食物的大小,大脑做出判断,指令人体做出不同的对应动作。 例如:切断食物需要用切牙,撕咬肉类等坚韧食物需要用犬齿,研磨食物需要用臼齿(又称磨牙)……咀嚼肌边运动便给大脑发布信息。 于是大脑被激活,咀嚼过程中脑细胞间的信息频繁往来,脑部的荷尔蒙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显著提高。 上面幼儿园老师提出的个别小朋友的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实践训练,所以当食物摆在面前时,他的大脑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需要怎样使用自己拥有的牙齿! 你说如果连吃东西这样普通的生理反射都做不好,那么大脑对于其他更复杂的事情的应变能力会如何?据医学专家的研究统计,咀嚼少的儿童智商普遍低于经常咀嚼食物的儿童。 在大脑思考如何咀嚼、咀嚼多久等等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研究表明,可以在吃东西的过程中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的孩子,其专注力比狼吞虎咽的虎孩子要更好。 其次,咀嚼是一个脸部咀嚼肌(也属于骨骼肌)很好的锻炼机会。 骨骼肌要多训练,它的肌力才得到提高,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不同食物的处理能力,这也是宝宝可以从流质食物,到半流食物,再到固体食物过度的一个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神经等构成的牙髓组织,是给牙齿提供营养的主要通道。 在咀嚼的过程中,可以刺激牙髓和牙床,兴奋牙神经、和血管,促进牙体和牙周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促进牙齿的生长同时也提高牙体本身的抵抗力,使牙齿更加坚硬稳固,也为将来的恒牙生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再次,咀嚼不仅仅是把食物磨碎的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它同时是将食物初级消化的一个化学过程。 在咀嚼的过程中,大脑会调节口腔的唾液腺,使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以帮助进食。唾液,除了有湿润食物帮助吞咽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含有消化酶(主要是唾液淀粉酶)。 也就是说咀嚼食物不仅是为了磨碎食物帮助吞咽的物理过程,同时也是食物和口腔消化酶充分混合、消化的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有了这两个作用的协同,食物可以更精简的进入下一个消化阶段,为胃部的消化运动减轻了不少负担。

Read more

父母常做这六件事,孩子难有大出息

最近看了一本书,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正确科学的教育,天资普通的孩子将来也能耀眼一方,错误狭隘的教育,再聪明的孩子也能沦为庸才。  作为父母,我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如何使孩子成功这类话题,往往忽略它的对立面;家长带着孩子一门心思向成功终点奔跑,却常常忘了反思自己的行为。 没有父母是天生的精算师,太多不可预测的事情随时会发生。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上,我们都会犯错,会栽跟头,如果只是追求速度,一心往前奔,那么一旦有环节出错,还不及时修正止损,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可以预见的是,就算你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你的错误行为也会把孩子拉回起点,甚至南辕北辙,与成功渐行渐远。   我们就来看看,父母哪些不正确的养育方法,会拉孩子后腿,认真对照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1、只说不做,思想和行为不一致   有个词语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这自然是很美好的品质,如果用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没什么毛病。但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很多父母,常常是“严于律娃,宽以待己”。   他们最擅长打亲情牌,我做这做那全都是为你好,我为你可是操碎了心:不让你别玩手机,是为了你的眼睛着想,不让你看电视,是怕影响你写作业,让你多读书,是为了你能开阔眼界,让你好好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工作……现实情况是,不让娃玩手机,自己狂刷手机,不让娃看电视,自己看不停,让娃多读书,自己从不读书,让娃好好学习,自己不思进取……   只说不做,纸上谈兵,孩子长大一点明白你的套路后,他也会跟着有样学样,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吧,那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行为,记住身教重于言传,说一千遍,不如亲身示范一遍来得有效果。  02、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这类父母通常会比较强势,对孩子成才的渴望远远大于对孩子情感的呵护。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压抑敏感,无形中失去很多童真和快乐。   不过这种父母的私心和欲望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表面来看,他们确实为孩子做了很多,每天都有打鸡血的热情和拼劲,为孩子的成才费尽心思,“看起来很励志”的背后,也以孩子不快乐,不自由,没主见,活得累为沉重代价。   孩子不是你的私人木偶,他有血有肉,人格独立,你为他设计好的路,他能走多远呢?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最好的爱是默默注视,适时放手。  03、不让孩子经历任何风险   温室里的花朵,最容易被风雨摧残,时时都在父母庇护下长大的孩子,最容易被困难压倒。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受一点罪,什么都提前准备好,早早的筑起一个坚固温暖的小窝,每天给他供应充足的阳光雨露,不让花花绿绿的外界干扰他。   过度的保护等于切断了孩子以后自力更生的道路,当别的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准备去社会舞台大展宏图的时候,你的孩子还什么都不会,这种看得见的反差只会令他一蹶不振。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04、唯成绩论,只看重结果   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个人的成长也有多种可能性。但无论思想怎么进步,高考制度依然存在,父母对考分的执念消散不去。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有很多父母,在陪孩子领期末成绩单时,脸上都会写满焦虑,如果孩子考得好,那张焦虑的脸就舒展开来,如果考得不好,焦虑会转化为深深的失望。他们不会关心孩子现在情绪如何,最近学的怎么样,在他们心里,成绩就是一切的说明。   考分固然重要,但父母面对孩子成绩正确的态度更重要。孩子未来成功与否,不仅拼的是自身实力,也拼的是家长的整体素质。  05、娇惯纵容,对于孩子的错误避重就轻   娇纵孩子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由于从小溺爱,长大以后成为歪瓜裂枣的也大有人在。就算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无限度纵容孩子的家长依然不以为意。   你的娇惯纵容,也许当时会掩盖一些不美好的景象,可是时间不留情,当你一次次为孩子的错误买单,一次次救他于自己闯的祸,制造的麻烦时,等他羽翼丰满,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更不知道闯祸的成本,那么到他步入社会,他的处境会很危险。

Read more

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拿汤匙吃饭,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 则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将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这个时候如何发挥指令很重要。如果一个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会让孩子困惑。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从帮家长拿筷子开始,慢慢让孩子开始帮忙摆盘子,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家长的要求。) 5-6岁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 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 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修剪草坪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 1. 如何让孩子自发做家务 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 万事开头难,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康卓育儿建议您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习惯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工作计划表 父母可以设计一份工作计划表,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从趣味活动(游戏)中学习 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清扫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即妈妈)处理。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盘、汤匙、锅)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娃娃,平常都是妈妈做饭给你吃,今天你也炒个菜给妈妈吃好吗?”“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将桌子、盘子、碗收干净好吗?”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效果。 引导 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Read more

孩子,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世界的确是这样,这是世界的真相,你有多优秀,世界就会回报给你多少自由和尊重。 ——伴读君 01 人人都说,这是阶层固化的社会。 作为一名底层女,我曾到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给一个念高中的男生做家庭教师,亲见了一件事情,印象深刻。 这个家庭到底有多富裕呢?在我生活的二线城市,也是上层了吧,而且不仅仅富裕,还非常有影响力,所以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眼睛都是长在头顶的。 但是那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名只有20岁的大学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突然变得卑微,如临大敌。 孩子的父亲,原本应该不在家,在公司的,回来了…… 孩子的母亲则一早催促家里的阿姨准备水果和拖鞋,平常这些事情,孩子的母亲是不会亲自过问的……. 孩子的姐姐也翘了班,特地待在家里…… 原本应该由司机去接那位客人,孩子的姐夫居然请缨亲自去,说这样更亲近,路上还可以和那位客人谈一谈。 02 我十分好奇,想一会儿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样大的能量,是不是三头六臂? 终于等到了。 全是失望。以我的目光看,外表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不普通的,是他刚刚考入东京大学,而且是最难考的医学部。 一切也就清楚了,我的学生是高中生,念的原本是国际双语学校,家里计划高中毕业就送去日本,在日本参加考试,考日本的大学,这位20岁的年轻人考得这么好,一定有很多经验可以向孩子传授,所以就成了这家眼高于顶的家庭的座上宾。 那一天,我亲眼见到这个大学生多么受欢迎,这个家里的每个人为了请他多为孩子传授一些经验,都竭尽所能。 大学生走的时候,不再是孩子姐夫送,换了孩子的父亲,这个跺跺脚,我们生活的这座城池也会抖一抖的成功人士亲自开车相送。 大学生走完,孩子的妈妈也是累了吧,向我感慨, “你知道这个大学生这么有出息,他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 “不知道。”我当然不知道了。 “他爸爸妈妈,是在市场补鞋的。” 03 多年以后,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这样深刻,以至于我常常想起。 后来我没去那个家庭做家教了,却偶尔去那个市场,见到大学生的父亲,所以知道大学生的一些消息。

Read more

家庭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

★宠出来的孩子–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霸道 ★惯出来的孩子–任性 ★娇出来的孩子–脆弱 ★溺爱出的孩子–依赖 ★哄出来的孩子–虚伪 ★纵容出的孩子–傲慢 ★打出来的孩子–逆反 ★骂出来的孩子–糊涂 ★逼出来的孩子–出格 ★磨出来的孩子–坚强 ★苦出来的孩子–懂事 ★教出来的孩子–传统 ★闯出来的孩子–勇敢 ★搏出来的孩子–成功 ★表扬出的孩子–自信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Read more

孩子,我宁愿你吃点苦

女儿上的是重点中学,开学比普通中学早几天。 晚上,女儿偎在我身边,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说:“妈,明天我就要滚回学校了。” 我扭头看着她:“你还不该滚回学校吗?都玩了快五十天了,再玩下去你就傻了。” 女儿噘着嘴不高兴:“我还想去看大海呢,你们也没人陪我去,又得明年了。” 老公正好听到,承诺说:“下周日,爸爸开车带你去,反正又不远,当天就能回来,不耽误学习。孩子嘛,快乐最重要。” 我呵呵了两声:“你就会做老好人,好像女儿不是我亲生的,我比你更希望她快乐。 可是,她现在快乐了,将来呢?” 记得今年春节刚过的时候,我正在上班。敲门进来一位小伙子,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 小伙子怯怯地问:“听说咱们公司招一线工人,请问有什么条件吗?” 负责招聘的同事把招聘简章给他看:一线工人要中技以上学历,有从业资格证书。 小伙子在包里翻了半天,只找出一个技工学校的毕业证,没有从业资格证。 同事告诉他这不符合条件,等招学徒时可以再来。 小伙子气馁地看着那位阿姨:“妈,人家说不行。” 那位阿姨堆起满脸笑和我同事解释:“他就是技校毕业的,只是毕业后没有干过技工,也就没拿证。闺女,你看能不能让他算学徒?” 同事回头看我,用眼神请示可否。 我说:“下个月应该就招学徒了,您记一下我们办公室电话,随时打电话来问问,等我们招学徒工再来好吧?” 小伙子一脸不情愿的表情,问他母亲:“妈,怎么办?” 那位阿姨拉着他,说出去一下。 过了一会儿,我的手机响了,是我同学燕子打来的电话。她问我刚才是不是去了一对母子? 我说是。 她“唉”了一声和我唠叨:“那是我姨和我表弟,家里就这一个男孩,宝贝得不得了。上学不好好上,也舍不得管,说孩子开心最重要。” “好容易苦巴苦结上了个技校,毕业后表弟去一个工厂实习,不到一个礼拜就回来了,说太累。我姨就惯着他,让他在家里啃老。” “这不到了该找对象的年龄了,一有人介绍对象人家就问,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姨才明白,这么大了该找份工作了,不然就打光棍了。你看看能不能给照顾一下?让他在你们那当个学徒工就行。” 我叹了一口气。 这位想让孩子快乐的母亲,她一心由着孩子的不努力不上进,以为这是为他好,能够让他快乐。他少年时快乐了,可是,成年后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