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花钱的教养方法

虽然大家都同意:「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但是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不景气与企业裁员,当许多人开始为明天的生活忧虑时,对于孩子教育费用的支出难免愁上加愁了! 其实对于孩子从学龄前一直到中学,有非常多公共的免费资源可以提供孩子的学习需求,甚至在课外活动的安排与参与上,也不见得一定要花钱,只要家长多用点心,不花钱的教养方式反而可能有最好的效果呢!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调查研究报告,发现一个人自我评价高低的来源,是根植于幼年时父母陪伴时间的多寡而定。所谓自我评价的意思是不管外在的成就高或低,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价值的人的自我认定,通常这也是一个人快乐与幸福感的来源。 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花很多时间陪伴着孩子共同游戏、共同分享、共同学习,那种孩子潜意识中会有「我是有价值的,因为父母在乎我。」但是父母若整天忙着做生意,把孩子丢给外佣或保母,一年到头跟孩子没有多少次交心的谈话,那么孩子即便理智上知道父母忙着赚钱没办法陪我是为了我好,但是潜意识里却会烙印下:「一定是我不好,所以不值得父母亲花时间在我身上。」 这种童年的欠缺会形成一辈子心理上的黑洞,我想有许多人永远不满足地在追求金钱与浮泛的虚名,或许都是在填补这种内心的渴望吧?因此,当父母因为不景气或少了加班应酬而多了回家陪伴孩子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是非常好的弥补机会。孩子的学习分为课本知识学科以及课外活动与人格生命态度等两大领域。 以上课的科目而言,若是我们没有钱让孩子补习、请家教或上才艺班,该怎么办?尤其有人说,城乡差距的关系,若是孩子碰到不尽责或没有能力的老师该怎么办? 其实这些年,从政府到各个民间公益团体都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许多影音教材的制作。我们可以上网进入教育资料馆网站,里面从幼儿、小学、国中到高中职,每个学科,每个章节除了文字教材之外,还有邀请最棒的老师录制了生动的教学影片,除了可以点进去线上学习之外,甚至开放下载放在自己的媒介上随时随地研读。 教育部网站里也有许多很棒的资料库可以使用。记得以前曾经到教育部参加一个会议,讨论该如何使用与推广中小学的题库教材。这是政府为了顾虑经济情况不佳的家庭,没有钱买坊间出版社出的测验卷,于是教育部花了不少经费邀请老师针对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分册分章节出测验卷,这些资料除了放在线上供大家免费下载之外(国民中学学习资源网),开会就在讨论若没有能力买电脑或买纸来列印的家庭,该怎么把资源送到这些需要的人手中。 我自己也知道住在我社区里有几位年轻朋友,号召了一些他在大学时勤于当家教的同学,录制了许多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影片,提供没钱上补习班的人免费线上学习。 像这样的免费资源只要家长有心,一定可以找到非常多且适合孩子的教材。若是家里没钱买电脑或没钱上网,这也没有关系,所有公立图书馆与文化中心,都有许多电脑可以免费供孩子使用。 对了,千万不要忽略了图书馆,图书馆除了书之外,还有影片,以及许多坊间不容易租到的纪录片或教学片,当然,这一切资源与服务都是免费的。 另外,除了这种课内的学习之外,透过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到真实的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参加活动,基于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当然会收钱,但是,在台湾,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几乎每个周末假日都有数不清的免费活动。包括各地的文化中心,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每年至少有数十个机构或单位,基于达到亲近民众的形象与任务,都必须办举许多活动,而且因为「绩效」的评估,各部门无不使尽浑身解数来吸引民众参加。 除此之外,数以万计的民间社团或者企业与基金会,也都会定期举办免费的推广活动,而且往往这些免费的活动都是该组织重要的标竿型宣传,所以邀请的讲师与活动带领人反而都是最顶尖的,就像线上学习的免费教材讲师都是该领域最棒的人才一样,其实是因为这些公共资源,都是政府或公益团体投入大量成本所设置的。 就像这些年我曾经担任过不少政府计画案的评审,看到那些委办的案子起码都得花上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做了教材教案后就是挂在网站上供民众免费使用,身为纳税人的我们,若没有好好利用,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另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团队合作与价值观的建立,往往在追求知识与课业成绩之余被我们忽略掉了。通常我们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各种社团,或担任公益团体的小志工,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以及合作完成一些任务与挑战。用这种方式进行这些非常重要的学习,也几乎是用不到什么钱的。 我们必须面对社会朝向M型化发展的现实,但是我们有信心即便没钱,也可以给孩子最恰当的教养方式,家长当然要多用点心,但是这样的用心绝对是非常值得的。 文/李伟文 图来自:wallcoo.net

Read more

“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做一个女人,你如果自己不努力、不优秀,连自己的孩子都会看不起你。 周末的时候和好友M小聚聊天。她拿出手机翻出一张图片来给我看,那是一篇学生作文。 作文的题目叫做《我的妈妈》,稚嫩的字体这样写到: 我的妈妈不上班,平时就喜欢打牌和看脑残的电视剧,一边看还一边骂,有时候也跟着哭。她什么事也做不好,做的饭超级难吃,家里乱七八糟的,到处不干净。 她明明什么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还天天叫累,说都是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学,小青的妈妈会开车,她不会,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会,小宇的妈妈会画画,瑶瑶的妈妈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羡慕死了,可是她什么都不会。 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M在一家小学当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这篇作文便是她班里的学生写的。看完后真得让我大惊失色,这竟然是一个孩子眼里的妈妈。 M对我说:“这个学生的妈妈没有工作,整天在家里闲着,不知道学习,不知道进步,都跟社会脱节了,看了吧,做一个女人,你如果自己不努力、不优秀,连自己的孩子都看不起你。”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看不起妈妈,也许还不至于,或者他只是羡慕,别人有一个能干的优秀妈妈,于是心里生发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感情。 其实,不光这个孩子的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看到,有一些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女人,慢慢放弃了努力,每天无所事事甘于日复一日的过着一样的烟火生活。 不仅仅是没有工作的,就算是有工作的,也勉不了如此,她们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这样了,有吃有喝,不缺这少那,丰衣足食,哪里还用得着学习和进步,更用不着奋斗。学习和进步,那是孩子的事儿,奋斗那是男人的事儿。 我住的这幢楼上有一位三十大几岁的女人,个子不高,长得白白胖胖的,一脸的富贵相。爱人做着生意,经济条件不错。他们的一儿一女都已经住了校,平时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 她没有什么爱好,除了一日三餐,就是打麻将。我曾听她说过,她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早晨吃过饭后去打麻将,打两将回来做中午饭,午饭后睡一觉,下午打一将,回来做晚饭,晚饭后,再打两将,回来睡觉。 我不懂麻将,不知道一将是几局,也不知道一将能打多久。但是,我知道她的生活里除了吃饭就是打麻将。 一个秋天的晚上,我和爱人散完步,在楼下恰巧遇见她的爱人从外面开车回来,便停下聊了一会儿。 他抬头瞅瞅楼上的家一片黑暗,唉了一声:“一天到晚光知道打麻将!这么晚了还不上家。” 我说:“嫂子多有福啊,你这么能干,什么也用不着她操心,不打麻将干嘛啊!” 他叹一口气:“有法吗?我到是想让她操心,她可得操得了?她这么多年不出家门,不读书不看报,什么都不懂,说实话,跟个傻子差不多,连沟通都没法沟通,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哪像你们,能写会算,见多识广,放到哪里哪里行。” 当时,我还悄悄地对着老公指责那个男人没良心,女人为了他和家庭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放弃了自己的外出机会,到头来换到的却是他的嫌弃。 现在想来,她所有的牺牲与放弃,其实最主要的是自己不愿意付出努力。 多年前我在新浪博客上,结识一位叫做花妈妈的女子。她的博客上记录着她点点滴滴的生活,没想到一入她的博客深似海,一直追了多年,直到现在。 她是一位上海移民到加拿大的女子,有两个漂亮的女儿,我认识她时,大女儿还在上小学,小女儿两三岁。 为了照顾孩子,她辞掉工作,做了一个全职妈妈。她们家的院子很大,后院被她种上了菜和果树,前院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儿。她家餐桌上吃的是自家的绿色蔬菜,花瓶里鲜花不断,都是自己园子里长的。 她的手好巧,自己买来手工书,做各种手工,她做的口金包、一针一线手缝的被子、挂毯、比商场里卖得都好看。她给女儿们做舞蹈服、做头花,穿戴出去羡慕得一众外国小朋友不行。 她把自己的手工送给亲朋友好友,她帮着邻居裁剪衣服,她送自家种的鲜花给女儿同学的妈妈。

Read more

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

01 前几天和朋友去一家自助餐厅吃饭。 中途的时候,邻桌来了两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带着两个六七岁的小朋友。 落座之后,大人对小朋友随意交代几句,便去挑选东西。可她们前脚刚走,两个小朋友后脚便不安分起来,两人拿着玩具气锤隔着桌子过起招来。 我和朋友相视一笑,并没有多加在意。毕竟小朋友嘛,稍微活泼顽皮点很正常。 直到两位母亲端着盘子回来,制止了他们的吵闹,一桌人终于坐下来吃起了东西。 大人边吃边交流一些家庭琐事,而小孩子则是嘴巴吃着,虽然行为上也还算安分,但两人还是不停地拌嘴。 大概十几分钟后,估计是吃的差不多了,也或许是压抑地太难受了,两个小家伙终于露出了恶魔的本性。 两人人手一个面包,然后撕成一团团地互相试探性攻击,大人稍加呵斥了几句。见没什么效果,便也不再搭理,继续聊着她们的琐事。 后来愈演愈烈,攻击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大,有一块甚至飞到了我们桌上。 坐他们后面的一位中年男士站了起来,走到她们桌前说:“请对自家的孩子稍加管束,可以么?” 其中一位女士立马杏目圆睁,“碍着你了还是怎么?” 或许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中年男人拿起自家桌上一块面包团,往她们面前一放,“小孩把面包都扔我们桌上了,你说碍没碍着?” 女人没有回答,头都没抬,只是黑着脸对小朋友呵斥道:“别扔这么远!” 听得我和朋友面面相觑,中年男人更是无奈地摇摇头便回桌了。 果然,两位小朋友不再大范围攻击了。可或许是刚才的争吵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也可能是小孩父母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公愤。 一位老大爷又站了起来,指着她们说:“那两位女同志,粮食多可贵,小孩子这样糟蹋你们也不管,他们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 或许刚才就已经觉得自己憋了火,开始那位母亲立马回击:“浪费你家的了?我交钱了不随我?多管闲事!” 这下不但惹恼了老人家一家人,周围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不一会,服务员走了过来,在打听好情况后,指着墙上的请勿浪费粮食字样,表示要对她们进行罚款处理。 两位母亲听了立马急了,一蹦老高。“拿出证据来!” 服务员微笑着指了指墙上的摄像头,“如果您有异议,那可以和我们去监控室调取录像。” 两人终于不再言语,黑着脸坐下来不再吭声。 02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首先离不开的便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Read more

关于压岁钱的来源!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梦话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发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历程**~~}] 红绳 穿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红纸 包钱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时父母、长辈给孩子的红包也越来越厚。 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压岁钱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干脆把压岁钱全部“收缴”,或是帮忙保管,者是用来补贴家用。这样处理虽然干净利索,却很难得到孩子的认同,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矛盾。那么父母该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呢? 其实,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明白,压岁钱并非是“不劳而获”。别人给了自己压岁钱,父母也给了对方的孩子压岁钱,这个钱,说到底还是父母的劳动所得。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的性质之后,就可以通过教会他们正确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压岁钱,借以培养他们的金钱观和理财观了。 比如给孩子在银行开立一个独立账户,专门用来存放压岁钱,以后需要动用这笔钱购买学习用具、参加班集体活动,或者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时,由孩子和父母共同协商支取。这样不但避免了孩子大手大脚花钱,还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储蓄观念。 此外,一些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投资理财,比如购买股票、国债、基金等理财产品。让未成年人利用压岁钱理财,主要目的不是发财赢利,而是从小就树立理财观念,培养理财意识,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是大有帮助的。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把儿子培养的优秀,坚持4个原则,长大一定了不起!

男孩,往往被父母和家族寄予更高的期望, 如何把自己的儿子培养的优秀呢? 如果您时刻记着这下面四大原则,那么,您的孩子一定会很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 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 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 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 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 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孩子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Read more

与孩子【谈钱】聪明的父母都是这样教的(意义远在钱之外)

小小时候家境贫寒、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但其原因是:儿童时代没有受到家长良好的教育与指引。 与孩子“谈钱”,的确是每一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而是努力拼搏着。 哭穷并没有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自己穷,是自己需要努力改变的,不能把孩子拉进来被穷吞噬。 聪明人应该脑里有钱,而不是心里有钱,而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钱之外。 而现实中,孩子对于“钱”的认识,很多是这样的,可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1. 在商场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看中一个几十块钱的玩具,想要妈妈买给他,妈妈瞪孩子一眼,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知不知道妈妈每天上班多辛苦?赚的钱除了给你上学,只够每个月的生活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孩子被吓,大气不敢喘,难以理解为什么妈妈在前一秒还笑容满面,此刻却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疯子。 2. 某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口头禅是“家里没钱,要靠你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 理所当然地给孩子穿亲戚穿剩的旧衣服,玩别人玩腻了送出的旧玩具,靠哪个亲戚发善心给孩子一点零用钱。 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钱来之不易,内心对钱充满渴望。 以上几个事例,可以说是中国家庭中的常见场景。 我们不否认孩子会因为父母经常的“哭穷”而变得节俭,但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也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成长,并且会因匮乏感而带来诸多的毛病。 因为贫穷意识的背后,紧逼家庭的压力占据了大脑的“频宽”,很直接吞噬了孩子的大脑发展能力,影响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和《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一样,历史上很多大贪官都是小时候穷怕了导致的后果。如大名鼎鼎的大贪官和珅,虽是将门之后,但幼年丧母,其父做官清廉而又早逝,致使家境十分贫寒,在这样的成长环境,物质上的渴望一直无法满足,所以造就了后来疯狂的和珅。 经济上被严格管制,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惟利是图、处处追逐金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人生。 不信?那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场景一: 某位被穷养长大的高级白领,手上存款不低于300万,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从2006年开始劝她买房,当时首付40万就可拥有市中心的小户型商品房,但她就是没勇气从那300万的存款中拿出40万来获得自己的房子。而如今,哪怕把300万都拿出来,也不够那套房的头期款。 每次花钱出去旅游的时候,被朋友拉去买保养品的时候,喝一杯100多块的星巴克的时候……她都处在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她觉得自己这样花钱是罪大恶极。 她就是如此,即使凭自己的劳动赚到钱,也无法安心享受。 场景二:

Read more

筷子为什么是7寸6分?一定要孩子知道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东方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显然长得多。 关键是,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东方人;如果说 “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这是东方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东方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用。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从神话发源。西方后来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东方没有。东方什么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孙悟空、猪八戒这些神仙也是人,他们就在茫茫人海中;东方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是一种通达和智慧。 所以,东方人不需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清洗灵魂。从小就有长辈告诉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两者也不能分。 我们现在很多人,每天握着筷子指指点点,口无遮拦地自嘲自己和同胞没有信仰,西方如何如何,还以为这是幽默,是谦虚,是有境界。其实是无知。无知才无畏。 尼克松80年代出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很出名。原因是,前苏联不到1999年就自动解体了,既印证了他的预言,也兑现了美国对前苏联的战略。这是美国人用中国智慧击败对手的经典案例。 美国人是在朝鲜战场上领教了东方的厉害之后才开始研究东方文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是《孙子兵法》36计中的一计,美国人用了40年的时间学习、践行,才得手。按照这个速度推算,另外35计还要学习、践行35×40=1420年。 令美国人欣喜的是,东方人却在同一时期对老祖宗留下的所有东西大加鞭笞。这就给了他们赶超的机会。 今天东方社会乱象丛生的症结不是东方人没有信仰,而是丢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没有了信仰自信。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无主。 尼克松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东方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青松有挺拔美,鲜花有娇艳美。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我们是东方人,表达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信仰里。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你是爱孩子本身,还是爱孩子的表现?

导语:我们希望孩子能将黑暗情绪驱赶到心里的隐蔽角落。但结果却是,孩子长大后不再跟自己的情绪连结,他们会活在否认中。要教养出一个具有同理心的孩子,首先就在于包容孩子去体验他的所有经历,让孩子能彻底拥抱每个经验,不被我们所左右或控制。 你是爱孩子本人,还是爱孩子的表现? 我相信我们都知道这两者的差异在哪里。 我们习惯说「我了解」来表达对他人的同理心,然而真实的状况往往是我们「不了解」。即便我们曾经历过类似的处境,但只是类似而不是一模一样,你也无法完全体会他人独一无二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特质。 要强调的是,说出「我了解」这句话,其背后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说「我了解」时,是因为我们想干涉对方的体验?或者这是「我永远支持你」的另一种说法?或是「无论你现在正在经历什么,我都全盘接受」的意思?其中的关键差异,就在于我们的出发点是自己的私心,还是真的与对方感同身受,并认同他们的本质。 这里我们所要谈的是「同理心」。同理心的核心关键,就是有能力去包容他人以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所有经历,而我们只是在一旁单纯观照。因此,要教养出一个具有同理心的孩子,首先就在于包容孩子去体验他的所有经历,让孩子能彻底拥抱每个经验,不被我们所左右或控制。 换句话说,同理心跟认可孩子的存在感有关,这也表示我们必须向孩子传达一个讯息:他们有权保有任何感受,不需我们的同意或反对。为人父母,不要把精力放在否认、塑造或改变孩子的感受上,而是要让孩子知道,不仅他们的声音被听见了,我们也注意到了他们话里的真正意思。 要发挥同理心,我们必须愿意暂时放下自己的感受,让自己能与孩子的感受共鸣。这可能很难做到,如果孩子正在经历某种煎熬的情绪化时刻,尤其是嫉妒、暴怒、内疚或怨恨等等黑暗情绪,更是父母难以消化的。 有一天,我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她要求去公园玩,我说不行,然后她又问我可不可以去图书馆,我又说不行。最后,她问我是不是可以去找其他小朋友玩,我再次给了她否定的回答。每一次我都跟她解释原因:我要准备晚餐,爹地快回来了,我们还有好多事要做……她不高兴地嘟着嘴巴,然后开始闹脾气:「你是坏妈咪,每次都不让我做我想做的事。我讨厌今天,烂透了。」 那一刻,我没有静静地当个观照者,包容孩子的感受,反而介入了我的感受。我先斥责她「自私」,然后又说她的行为「任性」,接着又想对她说要「心存感谢」一类的事。正当我准备说教时,心里突然生起一股愧疚感,我越是斥责她,就越感内疚,然后就越想要让孩子也觉得内疚。 当我终于清醒过来时,我问自己:「她的话为什么让我觉得受到威胁?我是否太过执着于要她心怀感谢,以至于剥夺了孩子真实的失望感觉?我本来可以在她冷静下来后教给她这些很棒的课题,但是我没给她机会冷静下来,反而选择让她觉得内疚,以减轻她叫我『坏妈咪』时被激起的无力感。」 我们惯常的做法就是在孩子被强烈情绪掌控时斥责他们,希望我们的介入,能让孩子的负面情绪神奇消失,我们就不必处理他们那原始的,甚至丑陋的一面,我们会劝告孩子「不能生气」、「不应该嫉妒」,或者「打起精神」、「不要沮丧」…… 透过这些话语,我们希望孩子能将黑暗情绪驱赶到心里的隐蔽角落。但结果却是,孩子长大后不再跟自己的情绪连结,他们会活在否认中。这些深埋的情绪会在青春期或多年之后,因为某个事件或某段关系而复活,届时我们那已经成年的孩子会发现自己不堪负荷这样的情绪,因为他们欠缺安然度过这些情绪的能力。 缺乏同理心,无法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绪,等于是教导孩子在生活中畏惧及躲避这些情绪。 举例来说,我第一次带女儿去水上乐园,她看见有些游乐设施的坡道很陡后说:「我会怕。」我注意到自己的第一个反应是想着扫除她的恐惧:「别傻了,你没看见有那么多小朋友都在玩吗?」然后向她保证:「不会发生什么事的,因为我会跟你在一起。」我也听见好多父母都是这样告诉孩子的:「别怕,没什么好怕的。」 经过反思后,我克制了这样的反应,我很清楚,孩子不会因为我告诉她不要怕就真的勇敢起来。于是我告诉她:「当然你会觉得害怕,我也会。事实上,我怕死了,但重点就在这里,即便怕得发抖也要去冒险。」她懂了。于是我们两人都去排队等着玩,然后对自己说:「我好怕呀!我好怕呀!」我们不畏惧害怕的感觉,反而对这样的感觉兴致勃勃。我们滑下坡道,平安地从另一头出来,我也成功向孩子说明纵使害怕也要勇于冒险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必须教导孩子不要害怕、不要生气,或者不要悲伤,但是为什么孩子不该害怕,不该悲伤,不该真实地表达出他们的感受呢?为什么我们会要求孩子忽视自己的感受?驱赶情绪不是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反而是培养孩子安然度过这些情绪的能力,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在亲子一起体验的经历里,无论多么平凡无奇,我们都要鼓励孩子坦白地为自己真正的感觉发声,例如「我很难过,我的朋友不能来」、「我怕黑」,或是「这里很吵」等等。 接纳,是主动拥抱孩子的一切 接受,经常被视为一件被动的事,这是个天大的误会。「接受」不可能只是个理智上的决定,我们全副身心都必须投入才能办到。我想要强调的是,「接受」绝对不是一个不得不的被动行为,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下面的例子,可用来说明这种「接受」会如何进行。这是发生在约翰与艾丽斯夫妇,以及他们那个跟一般男孩不同的儿子杰克身上的故事。 杰克是个安静、充满文艺气息的孩子,对体育或吵闹的游戏一向不热中,他偏爱艺术、跳舞,从他年幼开始,父母就得忍受爱子被同侪围攻的情景。他们曾设想过儿子可能是同性恋,但他们并不想因为儿子的阴柔特质就贸然将他定型。虽然有时候他们也会挣扎,想要他变得像大部分男孩一样,但他们仍将自己的忧心放在一旁,用心培养儿子的音乐与舞蹈爱好。他们在一旁默默观察、等待,而杰克也开始绽放自己「如其本然」的天性,成长为一个情感细腻、善良的男生。 约翰与艾丽斯夫妇打定主意,如果杰克真是个同性恋,他们也会让他完全去接受自己的性倾向。他生命中的这个面向,对夫妇两人而言并不重要,因为他们认为儿子的性倾向只不过是他丰富本质里的一个呈现而已。当杰克受到同侪伤害时,身为父母的他们能够为他做的,不是试着消除他的痛苦,而是陪他一起度过。 随着杰克渐渐长大,夫妇两人刻意为他打造了一个包括同志与非同志的朋友圈。他们想要他知道,当他准备好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时,将会有一群接受他的人在他身边。因此当杰克进入青春期,向他们坦承自己的性倾向的那天来到时,夫妇两人早已经了然于心,他们只是张开双臂接纳他。由于父母早在一开始便接受杰克「如其本然」的样子,杰克才能在没有任何条件、评断或内疚感的情况下滋养真实的自己。这是一个得到全家人祝福礼赞的真实人生。 这也是一个不需要靠儿子来满足自己幻想或实现梦想的家庭,他们没有利用儿子来疗愈自己尚未愈合的伤口,或利用他来强化他们的自我。本质上,儿子就是全然不同于父母的个体。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创造出一个距离感,这种能力反而能帮我们培养出亲子之间最棒的亲密感。

Read more

我从来不拿你和别的妈妈做比较

这篇文章叫做《安的种子》,很早以前就看到过,一直记忆犹新,这次看到就拿他转出来给还没有看过的父母。 这个标题写的非常的棒,回想起来,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确用了太多的比较,“谁谁家的孩子考试比你好”,“谁谁家的已经钢琴10级了”,“谁谁家的这次考入了大学”,然后末了再加一句“你怎么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话,我们可能料不到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换位思考,要是你的孩子经常冒出来这些话:“谁谁的妈妈做菜比饭店还好吃……”,“谁谁的爸爸是哪个公司的老板,一年赚100多万”,“谁谁的爸爸,他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辆宝马”,“谁谁的家里,每年都要出去旅游3次”等等……末了再加一句“我的爸爸妈妈怎么这么没用?” 试问作为家长的你感受会如何? 希望父母能从小种下一棵种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就好。虽然需要你的精心浇灌,但发展成什么样子是没有参考的,玫瑰有玫瑰的美丽,百合一样有百合的清新,哪怕是仙人掌必定也有他独到的一面,怕的就是拔苗助长,还等不及开花就夭折…… 我们的孩子从来不拿自己妈妈和别人妈妈做比较。 也不要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你…… 这句话最伤害孩子的心,每个人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己不喜欢听的话,也不要说给孩子听。每个孩子都最爱自己的妈妈,在他们眼里,无论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缺点,无论妈妈爱大吼大叫还是温柔体贴,都可以接受,都不影响孩子对妈妈的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看到自己的妈妈,眼睛都会发亮,会跑过去张开双臂,迎接自己最爱的妈妈。孩子都可以做到这样,为什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做不到呢? 妈妈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约定一个鼓励的动作,可以是摸摸孩子的头,可以是一个拥抱,也可以是一个拍手,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只要孩子有一个小小的更正,随时随地,鼓励一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很重要。 《安的种子》是一本颇有禅意的绘本,每个孩子都是千年莲花的种子,尊重它原来的样子,郑重地给出等待,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 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对本来说,种子是否会发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第一个”!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如果不是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是教导孩子要力争第一,孩子可能就会成为本。) 本跑去寻找锄头。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 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万物皆有时,生有时,长有时,衰有时,亡有时。本追求第一,却不知道万物有时,万物有序。)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的刨掉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Read more

母亲的智慧

年幼时期,职业为药厂业务员的父亲,每次出门就是环岛式的出差,跑遍各地医院诊所;拿着皮箱、公事包踏出家门之后,得一、两个月才会再见到他。 母亲在父亲出差期间,一个人带我们五个小孩。我曾问母亲是怎么撑过来的,五个孩子一吵闹起来,可不是普通人可以招架。母亲说:「有时候自己偷偷躲在棉被里哭,尤其你们感冒生病的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么多个?但你爸出差时,有你们陪我也很好。」话虽如此,一个人带五个孩子,还是需要一点技巧的,尤其在不用上学的周末假日。 母子的顶楼秘密花园 母亲在周末时,会上顶楼晒棉被,但是将五个小孩摆在家里实在不放心,该怎么拐我们上顶楼呢?母亲总有她奇妙的办法。一开始母亲跟我们说,顶楼有个小公园,有蝴蝶跟树可以看。但事实上,那仅是几株盆栽及偶尔飞来采蜜的蝴蝶,因此这方法只能使用一次。母亲需要想更多不同的方法,好将我们一起带上顶楼。 有一次父亲出差回来,带回了一台胶卷型放映机,当机器卷动的时候,居然会在墙壁上变出《白雪公主》的卡通耶。放映机的出现,让五个孩子难得的专注跟安静,迪士尼公主系列故事,令我们深深着迷。但放映机只有父亲会操作,所以我们只能引颈期盼父亲快点出差回来。现在想想,这或许是身为父亲的一点小心机,因长期出差与孩子有点疏离,放了这么一台魔法放映机,让孩子对父亲的出现充满了深切的期盼。 在一个父亲出差的假日,趁着阳光正好,母亲想把在赖床的、玩办家家酒的五个孩子带上顶楼去晒棉被,但无论她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引起我们的兴趣,直到母亲突发奇想地说:「好吧!你们想知道白雪公主跟小矮人住在哪里吗?」这句话让赖床的我瞬间弹起,大家都围了上去,想要知道这个秘密,毕竟要父亲回家才能与白雪公主再次相遇,那等待真是漫长到令人焦虑啊!妈妈放下了她手中塞满棉被的篮子,小小声地对我们说:「其实白雪公主跟小矮人们,就住在顶楼。」五个小毛头不再需要催促,马上换好衣服,帮妈妈拎起衣物篮,一群人迫不及待地往顶楼冲。 以创意引导孩子做家事 顶楼的门锁一开启,母亲随即优雅地晾着衣物与棉被,我们则是分不同方向去找寻传说中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阳光温暖的晒在我们身上,时间一久炙热难耐,偶尔吹来的微风显得格外善解人意。我们几乎确认过每片墙、每个转角、每个水渍产生出的可疑图案,讨论并且分析,那可能是小矮人的脚印,还有白雪公主遗落的锅具。直到母亲将所有衣物在晒衣绳上定位,才转身喊我们回家。 「但是,还没有找到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耶!」这应该是我们第一次觉得待在顶楼时间太短。我们皱眉忧虑,母亲却神态自若,没有笑场也没有戳破,缓缓拿起篮子,打开门转身说:「走吧!你们那么多人在这边大声嚷嚷,白雪公主跟小白兔、小矮人,一定吓到躲起来了!」瞬间我们都安静了,觉得自己实在太莽撞。 母亲拉起弟弟的手说:「走吧,晚一点再带你们上来一次,这次一定要小声地说话,轻轻地走路,应该是有机会看到他们。」就这么着,五个孩子乖乖跟母亲回家,并且非常期待傍晚的来临,期待再度拿起衣物篮跟母亲一起上顶楼,将晒了一天,充满阳光气味的被子与衣物扛回家。只因为想在传说中白雪公主真正的家─顶楼,跟他们来场「相遇」。 一个人要照顾五个小孩,真是不容易呀!母亲拥有乐观与智慧,带我们在充满童趣幻想当中,创造许多生活乐趣和儿时精采回忆。 那天晚上父亲出差回来,指着放映机说:「白雪公主是从放映机里播放出来,投射在墙上的。」父亲细心地解说,而母亲则开始思考另外的方法,来让这五个孩子一起帮忙做家事。 作者: 余秀芷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