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礼貌伤害孩子,父母应警惕!

以下这些以礼貌为名义的“伤害”, 是不是也曾经发生在你对宝宝的教导上呢? <1> 让大的让小的 伤害孩子的物权观和自我认同感 【案例】 4岁的哥哥在玩自己的玩具时,2岁的妹妹来捣乱。俩人争抢起来时候,妈妈看到了,抱起妹妹,安慰她的同时以责备的口吻对哥哥说:妹妹还小,你要多让着她!哥哥情绪爆发了,一边大哭,一边嚷着:不让,就是不让! 大的让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都是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希望6岁前的小孩子就严格遵守这个传统,去背负这么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 谦让的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孩子争吵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借用这种传统礼貌规则来“批评大的,保护小的”。结果往往是大孩子认为父母偏心或者嫌弃他,而渐渐变得叛逆或者不自信,而小孩子却恃宠若娇,变得越来越任性。 其实在孩子发生争吵时,我们最好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做到不偏袒,不护小。你可以走过去跟孩子们说:“嘿,告诉我刚才发生了什么?让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谁先说?”等孩子们说明情况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 如果是他自己的玩具: 那么你可以跟他说:“嗯,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支配权,不过,你如果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的话,大家可能都会玩的更开心。”如果他还是坚持,也无需勉强,另外找一件其他的玩具给小一点的孩子玩,并且简单地告诉他:“这是哥哥的玩具,这个是你的玩具。” 如果是公共的游乐设施: 你就可以这么和孩子们说:“这个滑梯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玩,要不,我们排队轮流玩吧?” <2> 逼孩子打招呼 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我建构 【案例】 妈妈带孩子回老家,出发前就跟孩子说见到爷爷和奶奶要大声问好。可是孩子到了老家,怎么说都不肯叫。妈妈烦躁地说:快喊爷爷啊,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太不听话了。结果是妈妈越批评,孩子就越犟着不喊。 见面问好,尤其是见了长辈要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貌。但若为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 实际上,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样就好。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见面问好”的好习惯。 你也可以给孩子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有时候,绘本里可爱的动物或卡通人物会让孩子很有亲切感,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会愿意跟着学习。 如果带孩子去朋友聚会,或者大家庭聚会,可以先告诉孩子会遇到哪些人,如果他能和他们见面问好的话,这个聚会就会变得非常high。有些孩子不喜欢很多人的场合,这样预热可以让孩子先有个心理准备,到场后就会表现得好很多。 <3> 碍于面子不会拒绝 对宝宝有害的分享行为伤害宝宝的身体健康 【案例】 妈妈带着孩子在外面玩,在一起玩的另一个小朋友的奶奶给他糖吃,糖拿出来了,孩子说什么都要。可是刚在家吃糖了,妈妈不愿意让他连着吃太多,而且很快就要到午餐时间了。可是老人家给孩子糖吃,她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让孩子吃了。那天中午孩子饭量明显减少。

Read more

写给我的孩子:不能选的伴侣

孩子,你终将步入成人的行列,然后,有一天,你也许会带一个男人(或女人)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说,你想和他(她)生活在一起。 结婚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讲,可能是生命的归宿,但我并不是说你一定要结婚。当你成年之后,你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我不会去干涉。 但我依然会期待,有一天,你可以结婚,因为结婚也代表了一种内心的稳定和对关系的信任。如果,你不喜欢结婚,那我也期待,在你的一生中,一定要去好好谈恋爱。恋爱虽然劳神,但恋爱会带给你懂得自己懂得他人更多的机会。 年轻人在决定结婚之前,往往有过很多次的恋爱经历,每一段经历都可以让他们知道更多,什么样的人是不适合自己的。 所以,一旦决定结婚,他们的婚姻可以非常稳定,可以保持几十年的活力。所以,婚前是一个耐心筛选和等待的过程,而一旦进入婚姻,就需要责任和承诺,所以,当你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多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适应。 01. 关于门当户对 老话说,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并不是钱财、权位上的相当,而是文化积淀、人生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模式等等的相似。 当你们在这些对人生的基本理解越相似的时候,日常生活中就越容易相互理解。有冲突,也容易达成妥协。 如果你是一个相信人生需要不断奋斗的人,就不要去选择一个贪恋生活安逸的人,因为那会让你觉得他不知进取、太过自私无赖;如果你在城市中长大,没见过农村大家庭的清苦和彼此依靠的人,就不要轻易选择一个由整个大家庭供养下奋斗到城市中的人,因为当他不断回报他的大家庭时,你可能无法忍受自己的生活被不断入侵。 02. 慎重选择一个对食物太过贪婪的人 从心理学上讲,年轻时太过于肥胖,除开生理因素,可能意味着他是一个人格发展不那么健康的人:首先,他可能是一个贪婪的人。 不要小看“吃”这件事,人一生下来与母亲最主要的连接就是吃,是吃才能让一个婴儿活下去。所以,吃的背后,有许多心理、情感的需要。一吃就停不下来的人,可能意味着内心有太多关于被爱、被接纳、安全感等等的缺失,所以,会用吃来填补。 他在吃东西的同时,也可能会不断吃掉你的情感和生命,会让你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欠他太多。 他心里有一个巨大的洞,为了填上它,他会不断索取你的情感,就像要吸干你最后一滴血。但事实上,你是满足不了他的,因为那个洞如果他自己没有去织补漏洞,就会填进去多少漏掉多少。 其次,他可能会是一个没有节制力的人,太过贪婪,就难以节制。对一个人来讲,可能就会有一些危险,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他能拒绝吗?面对各种欲望的膨胀,他有能力克制吗? 如果他缺少节制的能力,就有可能允许自己沉迷于一些有危险的需要,比如药品、赌博。 第三,对食物太贪婪的人的心理世界可能有一部分停留在孩子阶段,他用自己的身材证明自己还小,还没有性别的魅力,从而避免幻想中与同性父母的竞争。可是,一个不敢长大的人,可能也会回避性方面的功能,可能难以带给你更多美好的体验。 第四,他还可能是一个不愿健身的人,我们先不说健康的身体是在为双方的幸福做积累这件事,单就不愿锻炼来讲,可能就意味着他缺少自控力,不愿付出艰苦努力。 我想,你一定不愿意在伴侣关系中一直照顾他,因为你也是需要被照顾的。 如果上面讲的这些他都没有,那你也要考虑到第五点,他从视觉上能吸引你吗?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是视觉动物,而我们更容易被身材健康的人吸引。这是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基因选择的智慧,值得尊重。 03. 不要选择一个太过俭省的人 节俭是一种美德,但当一个人有经济能力仍舍不得吃一顿特别点的饭、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时,他可能不愿满足的不只是你的需要,更有可能他的内心缺少活力,也没有能力爱惜自己。

Read more

睡前小故事 : 土豆与嫉恨

一个幼儿园老师决定让她班上的孩子们玩一个游戏。 她告诉孩子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要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都写着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所以痛恨的人越多口袋里土豆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天,每一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些土豆。有的是两个,有的是3个,最多的是5个。然后老师告诉孩子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土豆袋子,即使是上厕所的时候。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开始抱怨,发霉的土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另外,那些带着5个土豆的孩子也不愿意再随身带着沉重的袋子。 一周后,游戏结束,孩子们终于解放了。 老师问他们:“在这一周里,你们对随身带着土豆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纷纷沮丧地表示,带着土豆袋子行动不便,还有土豆发霉后散发的气味很难闻。 这时,老师告诉他们这个游戏的意义。 她说:“这就和你心里嫉恨着自己讨厌的人一样。嫉恨的毒气将会侵蚀你的心灵,而你无论到什么地方要带着它。如果你连腐烂土豆的气味都无法忍受一个星期,你又怎么能让嫉恨的毒气占据你的一生?” 所以不要让一生都背负仇恨的包袱,原谅别人的过错更可取。 图:pexels.com

Read more

睡前小故事 : 毛毛虫和老蟋蟀

花丛中有一只毛毛虫,它懒懒地趴在草丛中不爱动一动。一只老蟋蟀劝它说:“孩子应该起来活动活动,不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嘛!” 毛毛虫瞥了蟋蟀一眼,回答道:“我不需要动,我只有安安稳稳地呆着,不久我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 一只蜻蜓飞过来,对毛毛虫说:“哎呦!我还真没见过你这么难看的蝴蝶,别懒惰了,快起来运动运动,对你又好处的。” 毛毛虫还是不动,甚至把眼睛都闭上了。它说:“不管你们怎么看不起我现在的身体,我变成蝴蝶的事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为什么要动,只有安静地等待我变成蝴蝶不就好了吗?”说完毛毛虫一动不动的趴在草丛中舒服地晒着太阳。 不久毛毛虫就地化成了蛹,它身体在蛹里更不想动一动,整日沉睡。 有一天它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蝶。它高兴地要破茧而出,可是蛹壳在它的撞击下纹丝未动。接着它又撞了几下,觉得浑身生疼。于是它不想撞了,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这时外面响起了一阵咚咚声,老蟋蟀在外面喊:“孩子,要努力挣脱蛹壳呀!不然你会死在里面的。” 毛毛虫耸耸肩不以为然,心想老蟋蟀真能多管闲事。蛹里面安全又舒服,我干嘛使劲挣扎出去,难道外面的世界比里面安全舒服吗? 所以它不管老蟋蟀怎么敲,它不吭声,继续舒服地睡觉。 可没过多久,它发现呼吸开始困难了,它的体型在变大,蛹却在收缩。它这才害怕,用力挣扎,可是它没什么力气,蛹里的空气越来越少,没动几下它就没力气了,而它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在临死的时候毛毛中才醒悟,命运虽然是早就注定的,可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 图:pexels.com

Read more

睡前小故事 : 绝望与希望

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俩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前程灰暗,归途遥遥,兄弟俩人绝望至极。 有一个好心人就指点他俩到大佛寺去,找智禅法师寻求帮助。他俩便来到大佛寺,跪拜在智禅法师面前,并将遭遇恶人抢劫之事,全部告诉了智禅法师。 智禅法师问:“你俩一定很绝望?” 他俩点了点头。 智禅法师又问:“被抢劫去的钱物能自行回来吗?” 他俩摇了摇头。 智禅法师说:“那么你们眼前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绝望,另一条是希望。如果你俩选择前者,那么恶人抢夺去不仅仅是你们的钱物,还有精神,那样失去的代价就更大了;如果你们选择后者,那么恶人抢去的只有一点钱物,只要心里存有希望,一切都可以重来的。” 之后,智禅法师知道俩人会木匠手艺,便留他俩在寺里修缮那些陈旧的木龛和门窗。 几日后,智禅法师送给他俩回家的盘缠,俩人感激万分。智禅法师却静然说:“这是你俩应得的报酬,不是吗?只要选择了希望,就一定有路可走。” 一个人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不幸与挫折,脚底下都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的:一条是绝望,一条是希望。只要我们选择希望,就一定有路可走!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妈妈,我去天堂了!” 震惊了全国父母!必看

母亲抱着已经冰冷的女儿,素素的妈妈刘毓精神彻底崩溃。把一个“笨”女儿送進全国知名学府,再让她進入大连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母亲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可女儿毕业才一年,就用这样的方式回报母亲的深恩! 优秀夫妻,不惜一切让女儿智起来 已经50岁的刘毓,是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因教学成就突出,一路获得破格提升,35岁那年就晋升为教授,担任大连某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是该校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中层干部。丈夫梁军是公务员,如今已身居高位。夫妻俩的事业成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嫉妒。 1984年,刘毓生下女儿,取名梁素素。她对丈夫说,咱们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家的优秀。 然而,女儿的表现却让刘毓大跌眼镜:1岁7个月了,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想跑的时候,素素还走不稳。 除了走路不行,素素的言语能力也发育迟缓,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喊“阿姨、婆婆”了,素素连“爸爸、妈妈”也不会说。女儿的表现让刘毓很窝火。 真正让刘毓失望是从素素上小学开始的。每次考试,那些稍稍需要动些脑筋的试题,素素总是得不到分。 为了让女儿聪明起来,刘毓成了各种脑保健品的忠实拥趸,每天逼着素素吃各种补品。不过,学习成绩没有上去,孩子却早熟起来,小学四年级就有了初潮。最后,还是医生朋友强烈建议,刘毓才停止了对女儿的“健脑工程”。 但她并没有因此停止对女儿“优秀工程”的打造,她把女儿的业余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请了各科家教对女儿進行一对一辅导。 请家教的结果很显著,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素素破天荒的考了个班级第一。 素素被老师当作班级里的“黑马”选去参加全区的智力竞赛。竞赛中,素素居然一次抢答器都没有按上,因为她还没听懂题,其他的同学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在后来写的一篇日记里,素素回想起这件事心里感慨万分:我反应慢,在团队活动里总是拖后腿的那一个。可是,妈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她总认为她和爸爸都是精英,按照基因遗传,我怎么可能不聪明?所以,父母能干并不一定是好事,我不快乐,他们也活在辛苦当中。 霸王硬上弓,书呆子上了名校 1997年夏天,素素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刘毓用尽家里所有的积蓄,为素素请来大连市数一数二的各科家教老师。到了最后,素素被训练成只要一看到试题的前半部,就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所以,每次考试,素素都能取得班级前五名的成绩。 刘毓总算满意了。她在拿到女儿成绩单的那一刻,对素素说:“你的聪明真是被妈妈强行挖掘出来的。” 2000年,素素考入大连第二十四中学。上高中的第一次月考,素素居然门门不及格。为此,班主任老师和刘毓進行了认真严肃的对话。当老师不经意的说有人怀疑素素是通过知道考题的方式考入第二十四中学时,刘毓暴跳如雷:“我可以根据这句话告你诽谤!”说着,她硬是把老师拖到校长室,一番唇枪舌剑,最后素素班主任向刘毓道了歉。刘毓藉机向校长提出:“这样对素素有成见的班主任,不适合做我女儿的老师。这件事我可以不向教委反映,前提是把素素调到高一(六)班。” 高一(六)班是尖子班,就这样,本来就跟不上進度的素素被调到了尖子班。不到一个星期,向来对妈妈言听计从的素素告诉妈妈:“我要退学。”刘毓一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素素却相当坚定:“老师讲的东西,我根本就听不懂。高中的课程对于我来说,真是太难了。我想上职校学护工,将来到养老院工作。”素素的话差点儿没把刘毓噎死。 梁军试图说服刘毓尊重孩子的选择,可是刘毓的反应相当强烈:“比咱素素差一万倍的孩子都能上大学,她怎么就不能?我告诉你梁军,除非我明天就死了,否则,我一定要素素上大学,而且是名校!”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3年,素素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刘毓大哭一场。梁军更是对刘毓感激不尽:“如果不是你,女儿就废了。” 拔苗助长,注定苗毁人亡 大学的生活为素素开启了另外一扇窗,她希望没有妈妈的安排,尽情享受大学生活。可是,现实很快扑灭了素素的希望。第一个学期结束,素素是全班唯一一个高数没及格的人。 于是,素素的大学生活过的依然如高中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她在日记里用“可怜”来形容自己和妈妈:聪明的妈妈生了个不聪明的孩子,不肯接受现实,可怜。不聪明的孩子有个聪明的妈妈,被拔苗助长,可怜。 大四吃散伙饭的时候,素素喝了很多酒,轮到她发表毕业感言时,她的发言让很多同学红了眼圈。“毕业了,大家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了。而我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了。这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的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刘毓托了各种关系,将素素弄進大连一家专事海事官司的律师事务所。素素的师父是业界十分有名的律师,对下属的要求非常严格。 上班第一天,师父交给素素一个任务,给加拿大一个客户发邮件告知官司進展,并让对方提供一份新资料。这任务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小事一桩,可是对素素来说,实在有些为难。因为她外语水平一般,《海事法》又非她大学时的专业,邮件中的很多用语她都没有把握。见师父很忙,素素就向别的同事求助,可是得到的回复是:“我很忙,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Read more

母亲在这4点越懒,孩子未来越成功

儿子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 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 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如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保证。 看着这么多父母为“小皇帝”、“小公主”们鞠躬尽瘁,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 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我是这么做的: 经验一: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 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教子心得: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 经验二: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   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经验三: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 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都说打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 教子心得: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经验四:懒于动手——不包办培养做事独立性。 凡是儿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却在一旁乐得看他整理。 孩子上科技课经常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我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以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我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 刚开学,老师要求给新书包上书皮,他不会包,我却叫他跟我学包。第一个封皮包好后(当然非常蹩脚),便放手,叫他自己包。他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顾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导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动口不动手”,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包。如果我为了图快省事,帮他包完,那么他永远也包不出第二个更好的书皮。 教子心得: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由于我的种种“懒”,促成了他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