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愿意陪你说话的人,共度余生

春节期间,和闺蜜们聚会之后,就要各自回家时,洛洛竟然控制不住情绪,伏在小芳的肩上大哭起来。我们听见她的哭声,都纷纷折回问她怎么了。洛洛抽泣道:“我不想回家,回家不能说话,憋得难受……”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我们该让它存于内心让它“发酵”呢,还是把它释放出来呢?让它们在内心“发酵”的后果,已经在洛洛的身上体现出来了。 01 洛洛和亚辉结婚时,一贫如洗。夫妻俩白手起家,吃尽苦头开始创业。他们住在简陋的出租房里,开了一家规模很小的电子厂。大女儿出生后,洛洛就留在家里相夫教子,亚辉在外打拼。那时,他们的日子不富有,但一家人有说有笑、有滋有味。 经过十年的打拼,他们陆续成立了三家公司,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几辆车。原本,他们这对夫妻是很多打工族心中的标杆,成了很多创业人前行的灯塔。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洛发现,他们这个“灯塔”已经虚有其表。因为,她在亚辉面前,连话语权几乎都被剥夺了。 讲真,洛洛不是胡搅蛮缠的女人,知道亚辉平时在外奔波很辛苦,从来都没有无理取闹过。只是很久都见不着他,偶尔回来一次,就希望跟他说说心里话。可是,她刚打开话匣子,亚辉就大手一挥,面带愠色地说:“别叨叨了,我想静静!” 起初,洛洛还尝试着跟他打趣、逗乐:“静静是谁?长得好看吗?”到后来,洛洛已经没有跟他搭讪的欲望了。爱他,不等于要变成卑微屈膝的样子去迎合。 上周,我们听到了洛洛的消息。她怕自己憋死在没有爱的婚姻里,就去法院起诉离婚。而亚辉认为他们的感情还没有破裂,坚决不离。 法庭上,洛洛含泪说:“夫妻间不能说话,还有感情吗?这样的婚姻,让我感到缺氧、窒息……”见她用纸巾不断地擦拭着眼泪,亚辉的心居然也挺疼的。 第一次起诉没有离成,亚辉从朋友那里打听到,并不是洛洛有了新欢才要离婚的。朋友都骂他:不让人说话,不是比希特勒还可憎吗?亚辉讪讪地笑了笑,说知道该怎么做了。 亚辉和洛洛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开始主动给洛洛打电话。有一搭没一搭的,扯完东边扯西边,终于把洛洛接回了家。现在,他每天都要主动找话跟洛洛说,找回了当年的热度。 夫妻都是凡人,不需要高冷的范儿。家里有说不完的话,才会有温暖的烟火气。 02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有一件开心的事,把它说出来,你就拥有成倍的快乐; 如果有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后,就能减轻一半的烦恼。 倾诉可以释放压力,有话憋在肚子里,就会产生很多负能量的垃圾。堆积得多了,到了不能承载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而勤勤爆发的方式,还有些不一样。 勤勤的老公大宇忙于公务,少有时间听她说话。她也像洛洛一样,遭遇了这种冷暴力。有时候她想跟大宇聊聊天,都被不留情面地拒绝了。勤勤在经历了尴尬和愤怒的阶段后,逐渐到了无奈的状态。 勤勤好面子,不肯和朋友们谈起自己悲催的婚姻。她一直都喜欢唱歌,心里的郁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去练歌房唱个够。后来,她参加了网络上的歌唱比赛。 没想到,她原本只想打发时间的,后来竟一路顺利进阶,得到了参加总决赛的资格。在接受采访时,她情不自禁地哭了,她说:如果有话都不能说出来,那就唱出来! 大宇看到了那次采访,终于明白,在两个人的世界里,“无视”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他照着镜子自语道:明明有两个耳朵,可就为什么不能听她说说话呢?为了结束这种恶性循环,他到了总决赛的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捧着鲜花,向台上的勤勤走了过去…… 后来,大宇慢慢尝试着去倾听勤勤的心声。他发现,自从打开自己的耳朵后,就发现了她内心的另一个世界。耳朵,不仅仅是五官之一,让它发挥倾听的作用,才是物尽其用。不要等你想去了解对方的内心时,对方已经没有倾诉的念头了。 03 有很多遭遇冷暴力的女性朋友们,有一部分会患上抑郁症、焦虑症。今年一月份在湘潭发生的那个悲剧,就让人们唏嘘不已。一个年轻的妈妈,决绝地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女跳了楼。 如果她的丈夫能注意她的情绪,能抽点时间跟她聊聊天,把她的心结打开的话,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Read more

人生总有遗憾,顺其自然

人生难免会有遗憾。然而,有过遗憾的人,必定是感觉到深切的痛苦的人,这样的人也必定真实地活过,付出过最真的心,用自己的行动演绎过至真至纯的情感,令人心动和感慨。 错过的一切如同错过的时光一样,无法找回,只是错过一点点,就会错过太多,或许还会错过一辈子,留下终身的遗憾,有时我们本可以轻易地拥有,然而却让它悄然溜走了。其实一个人快不快乐完全在乎他自己,世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人生,其实一切都是守衡的。 就像世上有穷人,就有富人;有快乐就有忧伤;有晴天就有阴天;拥有当中就有失去,缺失当中也会获取。何必去追求那种完美呢。要学会自己找快乐,没有必要活得太累。有时侯要学会遗忘,快乐的空间越多,烦恼的空间就越少啊! 其实做人很难,做一个不让人非议的人更难。如果你工作出色,事业有成,有人会嫉妒你。你比别人富有,或者是比别人过得好,还会有人嫉妒你。反过来说你没有成就或者是过得不好,也会有人笑话你。穷也有人说,是富也有人说,有能力也有人说,没有能力也会有人说。我想不管怎么说,都不要去在乎和计较它。 当然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也会遇到不尽人意的事情,问题是要看你怎么去面对。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有个平常的心,对于名利和金钱不要看得太重,也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应该抱着得之淡燃,失之泰然的态度。 人不要活得太累人,每个人都会面临工作、事业、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和谐,还有亲朋好友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去经营去妥善的处理。 要想面面俱到,或者是恰到好处,其实真的好难。不管是哪样你处理不好,都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不快。有的时候, 我们真的幻想时光可以重来一次, 那样的话就可以重新选择一切,面对相同的时间里发生的相同的故事不会再重蹈覆辙,不会再走这样的心路。 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遗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但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少一点遗憾,尤其希望两个真心相爱的人能幸福长久地生活在一起。 别再对你的人生说没空:该说的话要说,该做的事要做,该回报亲情的时候就要义无反顾地回报,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要知道,时间不等人。所以我不想有太多遗憾。更希望你不是我的遗憾…… 有一种心情,叫喜怒哀乐;有一种味道,叫酸甜苦辣咸;有一种智慧,叫深谋远虑;有一种缘份,叫天长地久;有一个群体,叫烟火人间,人生百态;有一种心境,叫顺其自然。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的就是好心情。 所有大事、小事、难事、易事、乐事、苦事,都是一件事,事情总有因有果,人与事、事与人,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岁月在悠悠然然的钟声里消失,一切将幻化成空气中的那份宁静、淡然。所以,人应该顺其自然,知足常乐。 风雨坎坷人生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所有的事情都来的很自然,有失败就会有成功,有完美就会有缺陷,且让一切顺其自然,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记忆里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鲜的事和物。 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就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就要更加努力。 累了把心靠岸,错了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从中感悟顺其自然的心境,岂不是更美! 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暖和的午后,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所以不如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把握每一个瞬间,试着去做,去面对每一个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生中的成败得失,全凭把握,纵使历经所有的艰辛苦难,始终要保持一种心境——-顺其自然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女人贵在有分寸

为什么有的女人轻轻松松就能过得比别人好?不要以为她们天生就命好,其实她们都是有着大智慧,懂得分寸的女人。 “有分寸的女人都很会说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而女人要是掌握了这门艺术,会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顺。祸从口出,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因为口无遮拦引起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关系再亲密,也不要口无遮拦,不揭别人的短,不戳别人的痛。 有分寸的女人不会到处打听别人的私事,即使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因为她们知道别人愿意跟你分享,自然会说,不说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所以也就不要打听为好。 有分寸的女人都很会控制自己的倾诉欲,即使自己处于低谷,你的处境对于不熟的人来讲只是不痛不痒,对于熟悉的人要是讲的太多、太过,把别人当成情绪“垃圾桶”,也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 “没有分寸只会让女人处处碰礁” 不懂分寸的女人,说话做事不会察言观色,别人都开始生气了,自己还浑然不知,把事情弄砸了,还一副“我什么都没有做呀!”的样子。 小七结婚后,刚开始跟几个好闺蜜还隔段时间聚一下,但是慢慢地大家聚会就不叫她了,因为小七跟她们聚会的时候三句话不离老公孩子,还优越感十足,各种炫自己老公如何如何好、为自己又买了啥啥啥、孩子乖巧又懂事。 闺蜜们刚开始还附和一下,后来见她总是没完没了,就开始玩手机了,而小七根本察觉不到闺蜜们对自己说的内容一点兴趣都没有,继续一个人畅所欲言。因为小七没有拿捏好分寸,所以断送了自己的友谊。 露露是公司的一名实习生,刚开始大家都很照顾她,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都尽量帮助她,可是露露仗着别人的热情帮助,自己完全不用心,一心指望别人。 后来同事慢慢看穿了她,对她也是敬而远之。露露错误地把别人的好心定位成没有底线的付出,而忘了任何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平等的互惠。 “每一段好的婚姻里都有一个有知分寸的女人” 女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段婚姻的质量,而一个有分寸的女人能够牢牢掌握婚姻的走向,让感情长久保鲜。 有分寸的女人不会评价老公的家人,也不会过分过问老公家的事情,除非老公自己询问她的意见,因为太过于干涉他的家事,很难拿捏好尺度,很有可能会吃亏不讨好,尊重他的家人也是对他的尊重。 即使是吵架,有分寸的女人也不会口无遮拦,将老公的自尊撕得粉碎,因为她们知道气话也是话,人在气急时说出的话就像一根刺扎在爱人的心头,让两个人慢慢形同陌路。 有分寸的女人才不会将男人看得太紧,这样只会让男人心生厌倦,当然也不会完全放养,让男人为所欲为,她们总是能够张弛有度,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让男人心生敬畏又怜爱不已。 赶紧修炼自己,成为一个知分寸、懂分寸的女人吧!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12个意义深远的故事

1.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 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 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 盲人一想,对呀!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责任 – 不要推卸责任,勇于承担是改变的第一步。 2.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不过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可以做到。 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儿,你不过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是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面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 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 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但是,诸位,在我没有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 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来我也知道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行动 – 不要拖延工作,徘徊和优虑会把时间蚕食殆尽。 3.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Read more

20个戳心小故事,你看懂了几个?

[01] 一位大妈误加入一个博士群里。有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 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计算,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这时大妈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群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然后大妈就被踢出群了。 感悟: 知识能给你带来更多思考方式,但是经验可以让你更快地解决问题。 [02]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有个记者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这个记者就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如果当时这个农民稍有迟疑,可能一个都救不了;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感悟: 很多事情根本没有错与对,也容不得你去细想错与对,如果过于犹豫或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你可能什么事也做不成。 [03]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感悟: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比发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简单。只有擦去了自己心灵这扇窗子上的“灰尘”,才能更客观、更准确地看待外部世界,而不至于因自己眼不亮、心不明而使自己的认识扭曲。 [04]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 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感悟:

Read more

我快四十岁了,那又怎样?

今天早上照镜子的时候,我发现发间有一根白发。头发根是白的,发梢是黑的。我怔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把它拔下来。是从去年还是今年开始,我的头上逐渐有了白发,偶尔会发现一根,藏在密密的发丝中。起初我一定会把它们拔下来,现在已经逐渐放任不管。 “我36岁那年开始长白头发,当时特别不能接受,我还以为是你爸成天气我气出来的呢。”婆婆在一旁似是宽慰地对我念叨。等下,36岁?我有点怔住了,我今年三十几岁?不知道从哪天起,我不能脱口说出自己的年纪。被人问起,总要用今年的年份再减去出生时的年份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也不知道从哪天起,单位新进的同事,每个都比我小,先是84年85年,再是88年89年,然后是90后。最近新入职的一个姑娘是93年出生,我大她整整一轮。也不知道从哪天起,偶尔和大学同学或中学同学联络,说到好久不见:“咱们有几年没见面了,五六年了吧?不对不对,快十年了。” 天呐,十年?人生一共有几个十年呢? 那天,一个快三十岁的姑娘问我,你有年龄上的恐慌吗?她很不能接受自己马上三十岁了却依然“一事无成”。我的确有过恐慌的。孩子一岁时,我尚在家做全职妈妈,带孩子之余写写网络小说。直到某一天,我仓皇地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35岁了,着实吓了一跳,然后决定不能继续在家混日子了,果断出去找工作。到如今,虽然忙碌,却觉得非常充实,很欣慰自己的光阴没有虚度。 一个往四十岁奔走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匆匆忙忙,要上班,要写作,想读书、想运动、想学东西,然而,大部分下班后的时间终归还是要用来陪孩子。总感觉时间有限,有时甚至感觉自己像只上紧了发条的小闹钟。 我认识很多正往四十岁奔跑的人,有的是企业中层,有的在创业,有的在家全职写作,个个恨不得三头六臂、手脚并用。他们忙碌而充实,偶尔可能也会惊讶,天呐,我快要四十岁了吗?可是,也只是惊讶那么一下下。这并不会乱了他们的步调,他们照样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十年前,一个叫芸宝宝的姑娘和我聊天。那时,我们都二十岁出头,偶尔谈论将来,芸宝宝说,我不敢想象自己四十岁时的样子,那得多老?现在,我很欣慰地看到她正在往四十岁的门槛上悠然迈进,带孩子、做烘焙,闲暇之余还做手工,日子过得很精彩。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十年前,如果让我突然老去十岁,我大概自杀的心都有了,然而,36岁还是不知不觉地来了。 正如张爱玲所说: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好像真的是一眨眼,我成为了一个往四十岁奔跑的女人。和身边大多数快四十岁的人一样,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年龄,也努力活出这个年龄的精彩。 快四十岁的人,吃饭开始关注健康,少盐少油,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快四十岁的人,开始明白家人和小孩儿,比事业成功更重要;快四十岁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希望自己有一颗平静快乐的心…… 快四十岁的人,也可以在下雨的时候抱着小孩儿拼命跑,依然很有活力;快四十岁的人,也可以一跃跳上台阶,风风火火如小姑娘小伙子;快四十岁的人,也可能因为一个笑话,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是的,我快四十岁了。现在的我不再惧怕岁月,不再害怕苍老,我只想活得更精彩,希望举手投足间,自带优雅风情。张学友在《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中唱到,“四十岁后听歌的女人很美……” 一个同样跨过了三十岁门槛的朋友说:“总有一天你会老,到了老花眼的程度,但依然可以很迷人。”朋友还说,容貌会衰老,但美丽会生出新的样子。美丽,不一定只体现在容貌或体形上,也可以是一个人说话的样子、认真工作的表情,甚至积极生活的态度。 是的,我快四十岁了,我头上有了白发,但是,那又怎么样? 文/李清浅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你真的允许别人爱你了么?

我们总是担心他人对我们的想法,始终戒备。我们总是无意识地害怕他人看到我们的缺点,怀疑他们可能看到了我们最坏的部分。当九个人告诉我们,我们有多好,而第十个人说了一些负面评价,哪一方面会影响我们?对了,是给负面评语的那方。 九个人的赞美抵不上一个人的逆言,这不是很奇怪吗?不,不尽然。因为负面评语触动了那个,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已建立的悠久信念,那个我们甚至没有觉察到的信念——“我们这样不够好”。如果我们无意识里没有这个信念的负担,我们不会被他人或间接、或暗示这一点的言行所影响。我们只会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或者“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又或者“那反映了一些他们自身的情况,而不是我的”。 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是吗?我们只是立刻感到被负面评价刺伤,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发生,留意一下你的能量如何马上被削弱。 因为这些儿时的深刻信念,让我们不能放松自己,每当我们感觉自己,想起自己,我们便会不舒服。我们不断以他人的眼光看我们自己——他们接受我吗?我够好吗?我给他们好印象了吗? 无意识地我们总尝试让人们接受我们、爱我们,造成了我们依赖他人。每当我们唯有依赖他人才能建立自己的形象时,我们被操控了。 我们试着去取悦别人,为了获得别人喜欢、接受、重视或欣赏,我们会去做一些本来不会做的事情。我们变成了乞丐,失去了完整,失去了尊严,我们也失去了自尊。 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别人对你的想法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存在中,完美独一的创造物,这就足够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全然地接受、尊重和爱你自己(这个没有变得完美、或甚至只是变得更好的你),会有任何问题吗?怎么样,会吗?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它或多或少地影响每个人。我们都在别人身上寻找爱和重视,有些人很懂得把他们的脆弱巧妙地掩饰在一个美好的形象之下,但当蜚短流长,当不安全感来袭,于是形象破灭,内在的困顿和脆弱显露无遗。 它可能会发生在当一个你心爱的人死亡或离开你的时候; 它也可能会发生在当你失去了工作或一个升职机会; 又或是当你得了重病甚至某种残疾; 它可能会发生在当你的名字没有被列入邀请名单上; 或你的某方面受到批判; 它也可能会发生在某个场合当有人对你做出越轨行为,让你感到被冒犯; 又或者在宴会上你的恋人对某人的关注胜过对你的; 它也可能会发生在只是因为你喜欢的人没有跟你打招呼。 当下一次你处于没有安全感或容易受伤的状态下,看看你是否能够捕捉到,能量被削弱的感觉;看看那一刻你内在在跟自己传达了什么样的讯息;看看那个无意识的收音机在你的头脑内部播放什么——它将会是批评,也许像这样“算了吧,你是不如别人好的”。 这样的‘我不够好、我不配’的信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潜意识里面限制住我们生命力绽放的信念,如何去超越,如何去突破?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爱自己呢?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人生只有一次,我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吗?

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活出真我,让生命充盈着幸福与喜悦。 生命的意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不被外界因素所牵绊,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任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依然保持自我,还原初心,快乐潇洒地活一生,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太多的遗憾和悔恨。 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地区的一位神父,一天,他被请去主持一位垂危病人临终前的忏悔,他赶往医院时,听到了这样的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梦想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六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我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的父亲会为他们骄傲的。” 这是一个流浪歌手临终前的遗言,这段话让泰莱感到吃惊,因为这名流浪歌手唯一拥有的只有一把吉他。他毕生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在街头演唱,通过他悠美的歌声来换取那份微薄的收入。 四十年来,他如痴如醉,他热爱他的职业,他那带着几分苍凉的悠美歌声感染了听他演唱的听众,听众的掌声就是对他最高的褒奖,带给他心灵的慰籍和内心的满足。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平凡还是伟大,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会全身心投入,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拥有人生真正的幸福。 摩西奶奶是一位闻名全球的风俗派画家。她七十六岁才拿起画笔,在将近二十年的生涯中,她创作了一千六百多幅作品,是一名高产的画家,八十岁时摩西奶奶举办了个人画展,她的画被很多名家收藏,现在摩西奶奶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展出。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老了,追求梦想太晚了等诸如此类的话,和摩西奶奶比较一下,你还会认为自己太老了吗?还会感叹追求梦想太晚了吗?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这是摩西奶奶一百岁时的感言:“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运的。有自己真兴趣的人,才会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儿。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时,投入时的愉悦、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褒奖。正如写作是写作的目的,绘画是绘画的赞赏。今年我一百岁了,我往回看,我的一生好像是一天,但这一天里我是尽力开心、满足的,我不知道怎样的生活更美好,我能做的只是尽力接纳生活赋予我的,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 摩西奶奶的话,让我们领悟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感恩上天赐予我们的一切,珍惜生活中的所有美好,开心快乐每一天! 每天清晨,当我们走出屋外,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映入我们眼眸的是葱茏的绿色,耳边聆听着鸟儿的呢喃,沁入心脾的是花儿的芬芳,让人感到多么惬意和舒畅! 傍晚下班归来,看到夕阳西下,天边萦绕着五彩的云霞,月色朦胧,花影婆娑,风烟俱净,幽谧而安宁,带来内心的安逸和祥和,感受人生是多么的美好!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梦想,但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会实现所有的人生梦想,那就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未必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但是为了生活,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还要继续做下去。      虽然感到无奈,但并不妨碍你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并不影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的工作和我的爱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和我的梦想有关,因为我的梦想是将来和自己爱的人周游世界,所以我必须要工作,这样将来才会有资金去旅游,所以我要坚持做下去,并把它做好。 我下班之后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沏上一杯香茗,在茶香袅袅中,耳边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坐在电脑前,读着让我心动的文字……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凡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加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欢迎各种可能的阅读者。”这段话让我看到了作者所具有的渊博知识,如果不是一个大量阅读的人,是不会写出这段文字的。 这段话的作者是台湾的知名广告人李欣频,她也是一名作家,她一共有八个身份。她喜欢看书,喜欢旅游,也喜欢看电影。她说,她每天读一本书,每一年去一个国家,每星期看几部电影。她的人生可以说是非凡的人生,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会做到,但她确实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榜样。  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的天赋所在。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只要你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就会在这一方面显示出卓越的才能。蒲松龄参加多次科举考试,屡屡落榜,但他却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著《聊斋志异》;阿瑟·柯南·道尔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业绩平平,但他却写出了让世人叹为观止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陈景润虽然天生有口吃的缺陷,但他在数学领域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差一步之遥的辉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须与任何人相比,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对生命的不辜负。

Read more

三十多岁的女人该不该谈梦想?

-1- 用大气晚成来形容一个女明星,在新人辈出漂亮女人如过江之鲤的娱乐圈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我想用大气晚成这个词来形容闫妮。 在那部爆红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里出演佟掌柜,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闫妮已经35岁。 35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或许已经要面对美人迟暮的质疑,更何况是一个女明星。 然而,闫妮却一路像坐了穿梭机,越活越年轻,演绎的角色也越发顾盼生辉、风情万种,令人佩服。据不完全统计,闫妮是在影视剧里出演最多姐弟恋的女演员。 在最近上映的喜剧《反转人生》里,闫妮又一次挑战了自己的美丽极限——一部电影里一共换装22套,是演艺生涯最多的一次。 《反转人生》讲述的是事业爱情双失的苦逼保险销售马奋斗,意外碰到闫妮饰演的神仙土地婆婆上官芙蓉,并在上官芙蓉的帮助下完成了19个愿望的故事。 土地婆上官芙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马奋斗的生活轨迹。夏雨饰演的马奋斗从6岁开始或大或小的一些梦想陆续实现,在经历了“乔丹附体”、“赌神上身”等一系列离奇事件之后,马奋斗坐拥豪宅香车以及足以成就一切的能力,而他却猛然间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生活…… 闫妮在这部电影里“本色”出演,饰演CBD土地婆,穿着时尚,造型百变,时而美艳性感,时而个性酷炫,平时喜欢捉弄人,但是心地善良。这次她挑中了马奋斗,帮他实现了19个愿望,走上了人生巅峰。 在大多数的爱情喜剧里,女一号的演绎者都是青春花旦。 闫妮今年已经46岁,却依然可以饰演时尚靓丽而性格讨喜的女一号,闫妮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反转人生,从来都不晚。 -2- 汤唯,最近产后复出,已为人母的她依然笑靥如花,像个小姑娘一样俏皮可爱。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在汤唯身上却是一种反效应。 1996年,汤唯报考中戏连续落榜,第四次才考上,彼时汤唯已经21岁了。 正是因为年龄,让她充满了危机感,也因为年龄,给了她比同学们更多的阅历、自律和隐忍。 从赖声川到李安,汤唯身上那股拼到底的劲儿或许正是打动大导演的敲门砖。 为了演好《色戒》里的王佳芝,她特意去学了苏州评弹来静心养气,还学了麻将和上海话。 每天练习10个小时,最终3个月下来,李安才决定签约。 最终这也换来了李安一句“汤唯之于《色戒》,已不仅仅是女主角,是影片的所有”。 后来不久,汤唯又遭遇了事业的低谷。她褪去明星的光环,远赴英国学习,像一个最普通的学生一样,坐地铁,在咖啡馆和书店里消磨时光。语言不通的她,更是下了狠功夫才能和同行们在舞台上一起演出。 英国的经历,让汤唯迅速成长。 2011年,低调复出的汤唯凭借《晚秋》成为韩国影史上第一个外籍影后,随后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均创造国产爱情片的票房记录。 从王佳芝,从王佳芝到文佳佳,从文佳佳再回到汤唯。汤唯的人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转。

Read more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看一遍,受益一生)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第一个小偷在道路的转弯处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了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农夫四处环顾了一下,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 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在找什么,农夫说他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还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着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 农夫从树林里回来一看,驴子也不见了,就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走着走着,他看见池塘边坐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那人说:“人家让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实在是太累了,我在池塘边坐着休息,睡着了,睡梦中把那口袋推到水里去了。”农夫问他为什么不下去把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一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二十锭金子。” 农夫大喜,心想:“正因为别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幸福。”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是第三个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这就是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不要吹身边有多少朋友,别说你认识多少人,就看你有困难时还有多少人认识你,朋友,只要质量,不看数量,土豆一车,不如夜明珠一颗!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