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一个小故事让你明白伤害究竟有多大!

别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一个小故事让你明白伤害究竟有多大! 有一种病叫“离不开手机综合症”。病症如下: 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或出没到一个无信号区域,就整个人不好了,心里七上八下,没着没落…… 但是作为家长的你到底知不知道,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从下面分享的这个小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我和女儿起了冲突 忙碌了一天,下班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女儿的班主任文老师打来的投诉电话: “思思很不像话,上课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她就当没听见。问她原因,她也爱理不理的。” 女儿向来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这一点也不像她能做出来的事。我疑惑地望向她,从她脸上看不出任何端倪。我只好向老师道歉:“文老师,我这一时也搞不清楚状况。我先和她好好谈谈,好吗?” 接完电话之后,我忍不住问女儿:“老师说的是怎么回事?”我试图理解女儿的行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妈妈知道你不是不懂礼貌的孩子。”女儿抬起小脑袋,瞅了我一眼,没有吱声。 “妈妈只要一个解释,又不是要怪你。”女儿依然沉默。我叹口气道:“那你先想想。” 直到吃完晚饭,女儿仍然没有想和我说的意思,跑到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了。我在她旁边坐下来,陪她看了一会儿,等动画片放完我耐着性子问:“可以和妈妈聊聊吗?”女儿嗯了一声,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的广告。 “今天为什么不理睬老师呢?”我尽可能让声音听起来温和些,“是心情不好吗?” “嗯。”女儿漫不经心地回答,眼睛依然盯着电视。 被人忽视的感觉让我非常难受。一直以来,我尽量平等地和女儿对话。女儿曾开心地告诉我,小伙伴们都羡慕她有个通情达理的好妈妈。而这次,我只需要一个理由,她却视若无睹,当我的话是空气,难道我平时太过于和蔼,反而丧失了家长的威严? 一股火从心中腾地烧起来,我轰地站起身,一把夺过她手里的遥控器,啪地关上了电视,居高临下地对着女儿吼道:“你是怎么回事!” 女儿吓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着我,眼里闪过一丝惊恐和受伤。我心一疼,但依然保持着大人的威严,下命令:“马上回你的房间里去,想清楚你到底要干嘛!”她从沙发上弹起来,身影消失在门后,马尾辫一甩一甩的,全是伤心。 我沮丧地坐在沙发上,一直没说话的老公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冷静点,你最了解女儿,应该相信她!” 是啊,我最了解女儿,她并不是冷漠的孩子,一定事出有因。我站起来,深呼吸,冷静下来后写了一张纸条: “宝贝,你不理妈妈,妈妈很伤心!之前冲你发火了,对不起,希望你原谅我。” 我敲了敲门,然后把纸条从门缝塞了进去。 事情的真正原因 两分钟以后,门开了,女儿站在门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到我,她立刻扑过来,抱着我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抽抽噎噎地告诉我事情的原因。原来,今天一起床,女儿就决定做一个实验——谁的话也不理。 我一边轻拍她的背,一边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实验?”女儿从我怀里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妈妈,我不理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很不开心?” 我点点头,女儿又问:“我看电视的时候,不认真和你说话,你是不是也很不开心?” “是的,妈妈感觉非常难受。”

Read more

所谓的高情商,其实就是好教养

孩子的高情商并非天生,而是来自好的教养。 01、情商高,其实是好教养 现在家长们聚在一块,已经较少聊“智商”了。一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孩子不是明显的目光呆滞、行为障碍,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智商问题;二来,智商的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情商”和“教养”。 “情商”这词近年来很流行。何谓情商高?至于什么是“情商”,什么是“教养”,好像没有谁能给出确切的定义。 很多人只是笼统地觉得,能说会道、处事圆滑、人缘好便是情商高,吃西餐知道如何放置刀叉、喝红酒知道摇摇杯子便是教养好。比如,台湾女性林志玲,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每次都能在绵里藏针化解危机的功力,被赞赏为高情商。 一位同事前几天分享了一则关于高情商的故事:说她上高中时,姐姐生病住院,她帮带不满三岁的外甥。一天,她去幼儿园接外甥回家,看到路人多,于是跟孩子说:“我抱你吧。”结果小家伙回了她一句:“小姨累,我自己能走的。”她瞬间泪目,并最终还是抱了她。 时到今日,同事对外甥的高情商仍称赞有加:所谓的高情商,其实就是好教养。 其实,情商并不是什么深奥难懂的概念,说得简单点,就是一种能感受他人情感并能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这样说来,情商应分两点来看:一是对外,能识别甚至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别人的情绪;二是对内,能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良好品性,其实都属于情商,比如:独立、同理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律能力等等。 在这点上,它无疑和教养是相通的。不少人认为所谓的有教养,只是懂些规矩之类,实则不然。有教养,不仅懂规矩,还懂得规矩里的态度。规矩为敬重人而设,所以一个好教养的人,即是一个懂得尊重别人又能约束自己的人。 有教养,一是自己举止得体,而是让别人跟自己相处时感到舒适。所以才有人说:所谓高情商和好教养,是相通的,就是自己过得舒服,也让别人过得舒服! 02、好教养,无疑跟家风有关 在单位里,有一个名校毕业的实习生。大家一起讨论选题策划时,他脑汁洋溢,贡献了不少点子。到了午餐时间,会议仍未结束,选题组长拜托他给大家订个盒饭。没想到,这孩子却无比决然地拒绝道:“很抱歉,我来这里当记者的,不是打杂的。” 后来才了解到,他对“平等”的概念有着错误的观念。他认为自己来实习做的是记者的活,如果跑去给人订饭的话,就等同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这于他是不公平的。 出生在官宦高知之家,从小父母给他种下的所谓的身份平等观,恰似一颗种进了他眼里的毒瘤,让他看不见另一种平等——人格上的平等。职业大小,无关贵贱,因为人在人格上始终是平等的。 相反,一位有着多年烟龄的领导,只要见到有人靠近他,都会立刻把烟熄灭。他说起他儿时家穷,他妈对他说,你抽烟是你的权利,我不反对, 但你以后在抽烟时得多留意身边有没有小孩或其他人,因为你没有权伤害别人。相反,你是个男子汉,你得顾着别人一些,多给别人一些关照。 可见,真正决定一个人教养的不是他的家境,而是家风。家风是什么?简单说,一个词,一句话,一个人……都是家风的载体。 父母有严格的自律,能时刻保持优雅,孩子会打内心相信这是生活的最高准则;父母不善调节自身情绪,孩子看在眼里,一样会视之为生活的不二法则, 这样等将来如果他自己碰到挫折时,情绪很快被引爆,容易伤人伤己,损害人际关系。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首先要做到“其身正”。只有家长做到了,家庭才有正直的家风,才会教育出高情商、有教养的孩子。 03、高情商、好教养,就是自己和别人都舒心 那么,如果我们打算去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教养,最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独立 情商高的孩子,在思维上应该是是独立的,在生活上也应该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一方面,孩子要能够自己思考某些问题,并自己拿主意解决;另一方面,孩子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Read more

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讲了那么多道理,孩子就是不听,这不是问题。把“讲道理”当做是教育,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最近一期的《变形记》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仔细想来,却耐人寻味。 山区女孩缘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家庭中,律师“爸爸”问起了缘缘的理想。 缘缘说想当一个警察,随后爸爸开启了“大道理”模式。 从忆当年开始,说起了一大段的长篇大论。 在之后的采访环节中,缘缘说: “感觉像是律师对着罪犯在讲话,要强打着精神装作在听的样子,也很像唐僧在念经……” 爸爸的感受却是: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进去,我很欣慰。” 同样一件事,到了立场不同的两个人口中,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看似奇怪,却十分常见。 讲道理,可以说是父母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了, 但面对成人的大道理,孩子们的态度往往是排斥的。 一位网友曾描述过当父母对着他讲道理时,他内心的感受: “父母总是以一种我社会经验比你足,听我的没错的样子,干涉我的各种选择。” 在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父母给予指点。 ******** 换位思考一下,其实我们成年人一样不喜欢听道理。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友小美跟我抱怨,她的老公总是不懂她。 小美新买了一件衣服,过了几天发现降价不少,就跟老公念叨这件事。 他老公开始跟她从商家促销规律讲到制造业的生存困境,小美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种事还有不少,老公的态度总能让小美在先前的烦恼基础上 又添了一层堵心。 小美说:“道理我都懂,可我根本不想听这些破道理,我只是想要他安慰我一下啊!” 不仅如此,在需要进行家庭共同决策的时候,

Read more

孩子最好几点上床睡觉?

睡个好觉对我们所有人都至关重要,但是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我的儿子亚历克斯(Alex)17个月大了,而且生活非常有规律,每晚8点上床睡觉,通常早上7点半醒来。再加上白天睡的一两个小觉,他每天能睡12个小时,达到了推荐标准。但我家楼上邻居家刚学步的小孩每晚都兴奋地跳上跳下,在大部分时候要到至少晚上10点才睡。很多中国家长告诉我,他们家的孩子在晚上9点、10点甚至11点才睡觉——这比我的美国同事和其他儿科医生同事家的孩子睡得都要晚多了。这种现象也许并不具有普遍性,但这种睡眠模式的显著差异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更重要的是,到底哪种方式对孩子更健康? 一项在2005年发表的研究支持了我个人的观察,指出中国儿童不仅入睡时间晚于美国儿童,而且起得也更早。这项比较研究显示,中国小学生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人整整少了1个小时(9.25小时vs.10.2小时);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儿童还抱怨说,他们在白天感觉很困。主要问题不在于你家孩子几点钟上床: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的总体睡眠长度(包含白天的小睡,不过大部分五岁以上孩子就不再午睡了)。睡眠研究已经证实,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12小时睡眠,而学龄儿童需要至少10小时睡眠,青少年则是9-10小时(婴儿需要16-18小时,成年人为7-8小时)。如果你家五岁大的孩子晚上9点半上床,早上6点半起来,而且已经不再睡午觉,那么,每天9小时的睡眠对他们的长期健康是不够充分的。 晚上睡得不够,白天自然会犯困,这也是睡眠不足的一个主要问题。一项2013年发表,针对中国儿童展开的系列研究表明,缺觉和白天犯困,这两点都会导致学生在校表现较差。在本研究中,大部分学童是在晚上9点到9点半睡觉,几乎所有孩子在早上7点起来,因此很多儿童每天缺了半小时到一小时睡眠。这看起来不太严重,但跟任何债务一样,睡眠债迟早也是要还的,而且光靠在周末睡个懒觉还不足以弥补这笔欠债。缺觉问题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注意力时限、学习积极性和考试成绩出问题。研究人员推测,负责处理注意力、创造性活动、积极性和抽象推理的大脑额前叶皮质,特别容易受到睡眠不佳的影响。他们因此得出结论称:在中国社会,儿童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要在学业上投入大量时间,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一则警示寓言。 从同一项研究中也能看到一个好消息:哪怕只是将学校上课时间推迟半个小时,也能显著延长学生睡眠时间,改善他们白天的困倦感。研究人员在上海六所小学展开了干预研究,将上课时间从早上7点半推迟到8点或8点半,这让学生们得以多睡了近一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怎么抱怨上课时犯困了。这跟全球其他地区的各项研究结果吻合,也为在美国不断推进的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项由儿科医生领头的运动倡议将学校上课时间延迟到上午8点半。仅仅做了这项调整,就能让孩子会多睡一会儿,并有可能提高他们的成绩。 除了在校表现,睡眠不佳还将导致儿童(以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风险增加。2007年,一项范围遍及全球3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在儿童睡眠时间偏短和体重增加之间存在强烈的独立关联,而且这样的关联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在安徽省,一项针对500名青春期双胞胎的研究显示,在缺觉跟增重之间存在关联。而2010-2011年,一项涉及逾4000名中国东北农村地区儿童的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往往更有可能睡眠不足(含午觉在内不到7个半小时)。虽然这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但两者间的联系仍然让人忧虑。造成超重的可能是生理因素,因为研究已显示,睡眠不足可改变控制食欲的激素分泌。缺觉导致瘦素(leptin)分泌水平降低,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增长,而后者会增进我们本能的饥饿反射。鉴于中国肥胖儿童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觉得所有父母都至少应当考虑到子女的睡眠问题。 我管不到楼上人家吵闹的小孩,可是在我们自己家,我很开心我们让亚历克斯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而且即使必要时,他在晚上8点半或9点就寝,我们也能保证他每天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能一直坚持到他青春期前。另外,在我们选择学校时,能让孩子晚点起床,将绝对是个加分项。

Read more

美好亲子关系:我不是你理想中的孩子,你也可以不是完美的父母

这些年,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原生家庭中如果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 对于「父母」这个终身职业的论调也从伟大变成了祸害。后来有人提出了一个论述:一想到当父母不需要选拔和考试,我就毛骨悚然。 」也有人说:「没学会当父母就别生孩子了!」 今天我们也不是打算做所谓的「洗白」,而是用一个新手父母的角度和你讨论一下,这些父母会经历什么,以及没学会怎么当父母,真的就不该生孩子吗? 现在来试想一下,如果你忽然生了个孩子——就像是找了一份 7/24 的工作,没薪水,还不能辞职! 在成为父母之前,你的生活重心是自己:事业发展、和父母的关系、恋爱结婚、日常娱乐…… 但是有了孩子以后,你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研究显示,成为父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感,给人带来更多压力。 比如下面这些: 1. 产后抑郁 2. 更多的挫败、担心等负面情绪 3. 常年缺觉少眠,尤其孩子小的时候 4. 身体疲累,顾不得照顾自己 5. 享受生活的时间变少 6. 跟伴侣吵更多的架 7. 小孩衣食住行、教育等方面经济压力大 如果把养孩子看作一份工作,在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你大概是全世界最惨的乙方:全天候24

Read more

如何跟孩子谈性?父母如何对青春期孩子的进行性教育?

跟孩子谈性?得有点手腕! 如果你童年有过玩扮家家游戏的经历,你现在还记得关于这个游戏的什么?几个小伙伴一起做饭和吃饭的情节一定是必备环节,还有扮演熊妈妈保护熊宝宝玩虐大灰狼的故事脚本百玩不腻,怀孕生宝宝和八方亲戚来贺的壮观场面也上演过多次吧!我还记得摘了松针当面条,捡了松果当鸡蛋,下锅煮了端给生宝宝的伙伴的情景,只因为,我看到大人们对待孕妇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回忆总是充满欢乐,隐隐感叹当年的自己,小小年纪却对像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们做的事情更感兴趣。 男人和女人为什么要生活在一起?为什么女人长得像西瓜的肚子会生出小孩儿,而男人的西瓜肚子不会?我想,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大概在脑袋里问过妈妈好几遍了吧!却一次也没有问出口。我们是聪明的,从来不在这些事情上招惹父母,八九十年代,少有父母会跟孩子谈论这些敏感话题。 即便是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谈到自己古灵精怪的孩子也哭笑不得,经常听到他们说起被孩子的提问惊呆的囧样:“妈妈,你有小鸡鸡吗?”“为什么小明有小鸡鸡,而我没有?”“爸爸,我长大了要跟你结婚”……等回过神来,发现孩子还在充满期待的瞪大眼睛盯着他们,热切的期待着答案…… 面对这样的提问,你会怎么回应?我了解到的多数回答是以斥责回之,父母难掩被激起的羞耻感,避免尴尬,用愤怒和斥责是保护自己的不错方式。再看看孩子此时的样子,看得见的是愣住的灰暗的小脸、左晃右晃的小眼珠,听不见的是心里的嘀咕: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不该问?这是羞耻的事情? 四五岁的年纪,我们学会了这样的问题不找爸妈;十三四岁,第一次来例假、第一次梦遗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处理,仍然不会找爸妈;十五六岁,经历暗恋、失恋,甚至怀孕,害怕极了,陷入抑郁,想要选择轻生……而对于这些,绝对保密的对象也首先是父母。 对准父母或父母说,在现在或者将来,你有了自己的小孩。你会想要教给她怎样的性意识,以便她(他)获得健康的性人格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她(他)向你提出他们自己探索到的身体疑问时,你又会如何回应?是把它们变成秘密,还是坦然地和孩子交流? 1、坦然的态度 和孩子谈性,如果你是坦然的,开放的态度,你会发现,对孩子来说,是否获得正确答案无关紧要,而你是不是那个随时可以帮助她的人,是不是真心乐意为她解释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开放的态度,她会感受到并从中学到信任,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的难题,第一个可以想到的人是父母。 2、必要的规范 当然,开放的态度,不是放任不管,在看到孩子在客厅抚摸自己的性器官并显出很享受样子的时候,也需要告诉孩子,这样隐私的行为,需要在同样私人的空间里进行。这样的社会行为规范,是需要爸爸妈妈为孩子建立的,但是,爸爸妈妈也不需要为此大惊小怪,喋喋不休,对孩子来说,不过是增加一条妈妈告知的规矩而已,跟很多其他的规矩并无差别。 3、安全的意识 和孩子谈性,同时也是教会他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得不提及的是关于儿童性侵犯的案例,在不谈性的家庭氛围里成长的孩子,如果遇到身体被侵犯的情况,他通常不会告诉别人而选择独自承受,这样的印记不会被遗忘,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在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中又慢慢浮现,或者企图永久封存这段记忆,同时想要封存的,是深深的自责和巨大的愤怒,越是压抑的,越想要寻求表达,心里又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我是肮脏的、羞耻的,我要把这个自己藏起来……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哪些部位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碰的,父母要明确的告知具体的部位。让孩子知道,只有他自己才拥有自己身体的权利。这样的性教导,并不能彻底的杜绝对孩子的性侵犯,但是,这些提醒和教导都会在他心里播种下如何好好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种子。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家长会上,一个满身污泥的父亲把众家长惊呆了!

儿子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是我参加的。 七点整,学生的家长陆陆续续到齐,签过到,找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依次坐下。看得出,大家都是精心打扮了一下,衣服都比较光鲜得体,区别只是有的人浓装艳抹,有的没有;偶有两个家长走性感路线,丰乳肥臀,走在教室里,让人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签到的时候,有的家长彬彬有礼,有的家长目空一切,有的家长细微谨慎,有的家长大大咧咧;其中有一位家长言行举止与众不同,惹得其他家长对她投来无数恶厌的眼光。只见她一见老师,开口就一句,“老师,难怪许玉成绩那么差,就是因为你们把她安排在最后!” 说完拿起笔刷刷刷签完名,随手将笔一扔,昂首挺胸迈开大步朝第二组离讲台最近的位置走去,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屁股就坐了下去,高跟鞋与水泥地板摩擦的声音相当的刺耳。此情此景,稍微有点素质的家长,无不摇头,老师斜眼看了她一眼,未理她,继续招呼其他家长签到。 会是七点半开,随着时间的临近,老师时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并不厌其烦的回答学生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时间到了,老师示意众家长安静,门轻轻关上,老师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开口时,刚关上的门又轻轻的开了。 只见一中年男人,满身尘土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微笑,用广东普通话一个劲的对老师说着抱歉的话。 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所有家长的眼光;只见他穿着一件已经褪色的蓝色工衣,上面有斑斑点点的各色油漆;裤子全是灰尘,一只吊着,一只垂着,穿着雨靴,上面沾满泥浆。一看,就知道刚从建筑工地赶来。 “这位家长,请问你的孩子是……” “我是王智浩的爸爸!” “哦……”老师露出惊讶的面情。 “请问老师,我坐哪儿?” 看着满满一教室的家长,一时找不到坐位的王智浩的爸爸问到,教室又是一阵笑。 “就是你右侧的那个空位!”说完,老师又回头对王志浩的父亲说,“麻烦您签个到,这儿有笔!” 只见王志浩的父亲拿着笔,一脸的惶恐,把签到本转了个360度,也不知道如何下笔。 老师以为他找不到王志浩的名字,立马用手指出来,并说道,“您就签在这儿。” “老,老师,我,我不识字……”王志浩的父亲把头压得很低很低。教室又发出一阵笑声。 “哦,没事,没事,我代签吧,您请回到王志浩的座位。” “诸位家长,今天这个家长会,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家长会,感谢诸位家长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呢,就长话短说,我知道,所有家长都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今天的会,就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家长上台来,讲述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心得。” 教室一阵骚动,老师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现在请许昊杰的家长上台来……” 许昊杰的家长讲完,连续有两个家长上台讲了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无什么新意,无非是自己如何严格的管孩子,让孩子多做作业,帮孩子请家教…… 当老师点到请王志浩家长上台时,一时叽叽喳喳声不绝的教室,一下子鸦雀无声。这太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他如此寒碜,他的孩子,怎么会成绩如此优秀? 只见王志浩父亲不自然的弯腰站了起来,走出来的时候,一不小心,踢倒了板凳,发出清脆的声音,连说了几声对不起,赶紧将凳子扶正,缓慢的走上了讲台。 “嘿嘿嘿……”王志浩父亲干笑了几声,眼晴不敢直视坐在下面的家长。 “王志浩是我们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排在第一名,这孩子相当刻苦,从不迟到,与每个同学都玩得好,现在请大家安静,听王志浩家长说说他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Read more

男孩为啥成绩不如女孩?原来是我们不懂男孩的学习方式!

生命的早期阶段,大部分的男孩都是通过触觉和肌肉运动知觉学习的。男孩天生就是适合去活动的。如果能自由地活动,而不是被迫坐下听讲,男孩们往往会学得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蒙台梭利式的幼儿园更适合男孩。他们可以触摸和感受实际操控的方式,并且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由移动,以他们自己的步调去探索。 不幸的是,幼儿园时我们让男孩们通过触摸并且感受事物来学习,现在我们更多地会说“别碰”或者“把手放好”。现在男孩们更熟悉下面这样的语句: “好好坐着。” “我需要你集中注意力。” “我跟你说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我的眼睛。” “把脚放好。” “这不是玩的时候。” 男孩的三种学习方式 在男孩的成长中,他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学习:视觉、空间和体验。然而,学校提供的往往是听觉的、静坐的和智力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不只对男孩有害,对女孩也一样。 美国儿科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自由而松散的玩耍”是更加“健康而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孩子们达到主要的“社会、情感和认知里程碑,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变得更加坚韧”。在整天安静地坐着听讲的环境里,男孩们实际上是在不利于自己学习的环境里接受教育。 视觉学习 百分之六十七的男孩是视觉学习者,这意味着他们倾向于从图像、符号、照片、图示、图表等视觉模型中吸收信息。换种说法,男孩的大脑在他们看到文字的时候更容易被激活,而女孩则倾向于对听到的文字做出反应。 这对于教育男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研究表明,当孩子们被剥夺生动和惯常的感官体验,他们的大脑会比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小20%到30%,并同时会出现认知水平的下降。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课堂上,他们都可以从图标、图解、投影和其他视觉刺激中学到很多东西。视觉学习的策略可以用于帮助男孩了解抽象的概念,向他们展示事物如何运转,并且教会他们新的概念。 所以,对男孩来说当他们开始发展他的道德观时电影和艺术总是十分有用的。 空间学习 男孩的大脑天生适合处理空间关系。男孩更容易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获得成功,这些科目包含了大量的问题解决、研究模型、实验、等式关系探索等内容。只要我们能够设计出一个空间驱动任务作为教学方式,男孩们就会获益。一个最好的例子是让男孩建造一个仿制模型或者立体透视模型,而不是只让他们写一篇报告来完成作业。 男孩倾向于整体性的学习、而当他们被要求按照顺序来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困难。这就是为什么男孩经常在阅读、拼写、基础数学和书法等课程上出现问题。这里有一些建议来帮助空间学习的男孩们在学校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1、老师和家长们,当你给男孩介绍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让他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它的画面。 2、教会男孩如何闭上眼睛,给每一个他读到的音节在脑海中描绘画面。 3、当男孩学习拼写单词的时候,让他在脑海中用画面描绘这个单词,尽量把字母想象成狂野的图画;让他们看着那些画面,倒序拼写每个单词,如果他可以倒着拼,那么他一定可以正着拼。 4、帮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把一个课程或者学习设计得更加有趣。他能从一些信息中归纳出图表吗?他能够根据那些信息画一幅画吗?或者可不可以根据这些讲个故事出来? 5、如果他记不住数学基础知识(例如乘法表),让他尝试针对他觉得最难的地方画一张画。 6、帮助他在写作文时列出大纲,建议他们用视觉的方式组织大纲。设想出一张思维地图,或者画一张画,那样会让组织信息更加容易。

Read more

这6类妈妈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长第一个就中了!

人人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可是不对的哦~ 看看下面列举的6类妈妈,你在其中吗? 过分愧疚型 我们都知道德国父母为教孩子严谨,让孩子去体验挫折的感觉,常常会说:“你得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中国的一些家长,在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时,则充满焦虑,容易愧疚自责。 还记得一些幼儿园妈妈群里分享的情景——明明是孩子忘带某样东西,却毫无担当地埋怨妈妈:“都怪你,忘了给我带上,害我被老师骂!”受到谴责时,你甚至连声道歉:“对不起,妈妈一着急就忘了,下不为例。”为的就是让孩子少点愧疚感,不哭闹,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抗。 分析:因为母乳不够,妈妈愧疚;因为忙于琐事陪孩子时间少,妈妈愧疚; 偶尔对孩子发脾气,妈妈愧疚。你是否对孩子疼爱到极端,你是否感到身心俱疲? 但这种付出,长此以往很难得到回报,当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只会养成怪别人、找客观理由的品性,无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更没办法进步。 控制欲极强型 《虎妈猫爸》大家看过吧,这种类型的妈妈把“听话”当作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很多妈妈眼里,孩子没有按你规划的人生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决定,就是“叛逆”。 这种案例在我身边就有,现在孩子长大了甚至妈妈还会去管,成为了“妈宝”或者没有思想的人。 他们父母有一个很自私的行为,就是特别乐意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甚至一些事业工作不顺利的家长,把后半生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龙的拼搏中,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发展,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都置若罔闻,常言道,教育的核心是“疏则通,堵则盈”,孩子若很难活出自我, 会觉得很迷茫,只有更加去依赖父母,求助怎么做,长期以往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热衷攀比型 中国妈妈爱攀比在国际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到升学考分,小到鸡毛蒜皮的琐事,中国妈妈总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左邻右舍攀比一番。买什么文具,上什么私家补习班,甚至家里有钱的还要晒晒车,房。当然除了物质,最重要就是成绩的攀比。 人家的孩子去英语补习班,不管自己孩子喜欢与否,都不甘落后;孩子考了班级前三名,就问第一、二名是谁,要求下次赶超他。不知不觉中孩子成为别人的参照物,成了你攀比的砝码! 渐渐的通过身教,孩子也把眼睛只盯着分,只懂得吹嘘,不知为何学,不懂学以致用。 “孩奴”型 孩奴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热词”,形容某些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试着问问自己 有了孩子后,是否还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很多妈妈经常感慨当妈前后的巨大差别:当妈后没了自我,变成了一颗只围绕孩子转的卫星。与丈夫相处的时间少了,与朋友的联系少了,与社会的接触少了,业余的兴趣少了。 为了家庭和孩子,推掉了单位组织的大多数聚餐和旅游活动,甚至放弃原本辉煌的事业,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无奈,似乎只有这样“全心全意”的付出,才称得上称职的好妈妈。 但真的是这样吗?也不尽然,首先,这样副作用很严重,因为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可以负责任的说,孩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

Read more

长大后情路坎坷,都是爸妈的错?

长大后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没安全感、过度依赖、焦虑… 等等,都能够追溯到小时候与父母亲的关系。还在襁褓中的我们透过父母来了解这个世界,借此判断这个世界是否安全?会不会受到伤害?而在一岁的时候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会根深蒂固影响此后一生的行为。本篇文章强调父母应该满足和回应孩子需求,让他们感觉被爱和理解。 孩子在婴儿时期与父母亲所形成的「依附类型」,将会决定他们有没有安全感,进而影响到孩子的人际关系,甚至是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 的确,许多研究显示,孩子的依附类型会影响到他的同侪关系、影响他愿不愿意去探索和尝试、影响他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能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互动与亲密关系。这样听起来,依附关系真的很重要,但是很多父母都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依附关系?什么样才算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要介绍依附关系,就要提到两位心理学家──玛丽‧安沃斯和约翰‧鲍比。他们在1950 年代相遇,当时,美国社会崇尚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家约翰‧华生不断告诫父母:「不要拥抱、亲吻孩子,也不要在孩子哭的时候抱孩子,不然就会宠坏孩子。 」如果你是一位父母,这样的主张你应该并不陌生,在台湾,认同「百岁医师」(美国小儿科丹玛医师) 育儿方法的家长也是这样觉得──小孩哭时不能抱,不然孩子就会用哭声控制你。 但是,安沃斯和鲍比却不这么觉得。他们认为, 父母亲要回应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感到安全。而当孩子感到安全时,才会更独立、更愿意尝试与探索这个世界。安沃斯在当时观察了一些母亲与孩子,她也发现,那些最不黏人、最不常哭的孩子,反而是有位常常回应孩子的母亲。为了要验证理论与观察,安沃斯决定做一个实验。 母亲离开又回来,孩子会怎么反应? 这个实验称作「陌生情境」,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用双面镜观察妈妈和约一岁大的小孩的互动,在实验过程中,母亲被告知要短暂的离开房间,然后再回来。安沃斯认为,孩子在妈妈离开房间时应该是会充满焦虑的 (事实上也证明,就算外表看起来很冷静的小孩,他们的心跳和压力贺尔蒙也显示他们是感受压力的)。研究人员想要知道,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会怎么反应,还有更重要的,当妈妈再度回到房间时,小孩会怎么样与妈妈互动呢? 安沃斯在观察过许多妈妈与孩子的「陌生情境」后,依照孩子的反应分成三类型。第一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时哭得很难过,但是在妈妈一回来后,孩子立刻去靠近母亲,并且很快的被安抚,停止哭泣,然后能够继续玩玩具,这一类型的孩子被称作有着「安全型」依附关系。 第二型的孩子在进到新房间时非常焦虑和黏人,不太愿意去探索新环境,在妈妈离开时他们很难过,妈妈回来后他们可能会去找母亲,但是无法被安抚,还是继续哭泣──这些孩子想要亲近妈妈,但又很害怕焦虑,被称为「焦虑矛盾型」。 第三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房间时表现出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当妈妈回来后,他们也不会去靠近母亲,这类型的孩子称为 「逃避型」。不管是焦虑矛盾型或是逃避型,这些孩子都有着「不安全型」依附关系。 父母的对待方式,决定孩子的依附类型 陌生情境实验中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依附关系类型,是因为孩子天生气质不同所造成的吗?或许基因会有一些影响,不过,早在这些妈妈和孩子进到实验室之前,安沃斯已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些孩子的家中观察亲子互动,所以,她能够归纳出,到底是什么样的母亲对待方式,让孩子在妈妈离开又回来后,会有这样不同的反应? 婴儿出生后,藉由与身边的人的互动来理解这个世界,尤其是主要照顾孩子的人,像是父母亲。当婴儿不舒服或是饿了哭泣时,如果爸爸妈妈回应孩子的需求,像是将孩子抱起来安抚、喂孩子喝奶,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安全可以预测的─ ─ 他们了解,当我有需求时,会有人来回应我、帮助我,这就是形成安全型依附关系的孩子。所以,在实验中,当妈妈回到房间后,本来痛苦哭泣的孩子能够立刻亲近母亲并且被安抚,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妈妈能够满足我的需求,能够让我快乐。」 而根据安沃斯的家庭观察,这些有着安全型依附关系的孩子,果然有一位平常会回应孩子的妈妈。当孩子能够有一位让他安全依附的大人,这位大人就像是孩子的安全堡垒,让孩子更愿意往外踏出去探索这个世界,也能够从父母的安抚中学习如何调节情绪。 那么,是什么样的教养模式让孩子形成不安全型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