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迟了就来不及了,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故事1: 公园里,两个陌生的中国孩子由于争抢秋千而发生肢体冲突。 蓝衣小孩(下面称小蓝)大概3~4岁,跑到爸爸面前,委屈地说自己被打了。 黄衣小孩(下面称小黄)大概5~6岁,通过暴力抢到秋千后,悠然自得地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 小蓝爸爸很生气,跟孩子说:“去,给我打回去,打不赢别回来!”小蓝按照爸爸的指示上前把小黄往地上推,小黄愤怒反抗过程中,一不留神从秋千摔到地上。 小黄妈妈看到这一过程不淡定了,她走过去,给了小蓝一个大嘴巴。小蓝“哇”一声哭了,小蓝爸爸怒火中烧,冲上去就跟小黄妈妈厮打起来。 故事2: 朋友塞米的老爸很小的时候就是孤儿,6岁时爸妈意外身亡,他一个人在街上流浪,饿了捡垃圾吃野菜,渴了喝溪水。 听说他有一次为了抢食,还跟流浪狗搏斗过,胳膊被咬伤。 8岁时无意中遇到一个卖书匠,随后被收留。没钱上学,他便自学;没钱买自行车,他便用废铁搭了一辆……如今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板。 塞米说,她老爸无所不能,只要问题到了他那里就再也不是问题。 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小到大磨练出来的。所有孩子都能培养这样的能力,不会很容易,也不会太难,只要下定决心。 有父母可能会说,大人帮小孩打架是极少数,一般我们会建议他们如何应对。当事情发生时,父母一开始就给孩子指示和协助,而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这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孩子经常依赖大人解决问题,未来的危害在哪里? 1、孩子不会独立思考 总是帮孩子处理事情并不是好事,不仅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懦弱、无主见,还会累及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每次遇到问题,比如跟小朋友打架,如果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走到大人身边告诉大人自己的处境,而不会下意识地把事情扛在自己身上继而思考如何面对,养成这种习惯的孩子,似乎大脑解决问题的区域是空白一片的,他们经常等待父母的指令,而不是自己的大脑给躯体发布指令。 他们这种习惯未来也会表现在处理其他事情上,比如学习和工作。 2、不敢担当 由于习惯了让别人帮忙,孩子也会渐渐养成不敢担当的性格。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发生时也不会直面问题而会选择逃避或等待他人解决。最终将不利于孩子个人的成长,他们在某天可能拥有成人的身形但是小孩般软弱的内心,无论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还是事业发展,都将是一种限制。 3、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 不懂处理事情,常常会给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负面的影响。没有人会喜欢不懂处理事情的人。不懂处理事情的人更容易得罪人、伤害人,对人际关系做出不适宜的处理。他们往往缺少朋友,自己的生活和交际也经营得一团糟,甚至有个别的还会患上孤僻症或抑郁。 所以,让孩子适当独当一面是必须的,但父母如何平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建议:比如孩子们在打架时,父母让孩子独自解决,孩子可能会在跟他人对抗的过程中受伤。比如撞破头、摔断腿等等让父母揪心的事情。父母可以密切关注一切,一开始鼓励孩子自我解决,当发生危险的迹象或苗头,一旁的父母应该立即介入,阻止危险的发生。 当问题仍旧不能得到解决,父母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并不是说父母不能帮忙,而是要让孩子独自想办法解决后,父母才提供协助。当孩子哪天学会了妥善处理问题后,父母便可以放心让孩子承担处理事情。
Read more妈妈三观正,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昨天,同事的妻子来我们单位玩,她在一所小学当班主任,我们俩闲聊,说到现在的孩子们不好管。 她们班上有一个男学生,外号小霸王,谁都不敢惹,家长娇惯得要命,一开学就和她打了招呼:儿子是我的心肝宝贝,你们把他放到教室最后一排就行,他愿玩就玩,考倒数第一名也没事,但你们不能说他,更不能骂他,否则,我和你们没完! 真是奇葩,她一脸无奈地说。 我苦笑:孩子摊上这么个妈,真是倒霉。她以为是疼他,其实是害了他,别看这会儿嚣张跋扈,等慢慢长大,生活一定会狠狠地教训他。 同事的妻子说:是啊,在该学习的年纪选择纵容,那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不负责。 ******** 我有个亲戚在法院做法官,一次,她去提审一个抢劫犯,看他卷宗上已经是第三次进去了,可年龄才不过二十几岁。 亲戚问他话时,他一脸的不在乎,嬉皮笑脸,让人看着又生气又叹息。 看守所的人员了解他的底细,说这人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小时候太娇惯,在学校欺负同学,骂老师更是小菜,她妈妈不但不管,而且还宠着他。初三那年,和一群小混混玩到一起,就辍学了。 他每天和父母要钱去游戏厅玩游戏,还学会了抽烟喝酒赌钱。 后来,钱不够用,几个人就结伙去偷,被抓住后,劳教了半年。出来后,依旧游手好闲,父母本来是舍不得管,这回是管不了了,就由着他作。 作来作去,又进去了。第三次更是变本加厉,不再偷,而是抢了,结果,被抓住后一下子判了几年刑。 看守所的人说:这孩子纯粹被他妈给惯坏了,他爸想管,他妈还不让管,后来干脆就听之任之,一来二去,就成了这样子。 亲戚不禁感叹:二十几岁就二进宫三进宫,此刻,他的妈妈不知作何感受? ******** 我的家乡有句俗语:一代好母亲,三代好家庭。 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时,是在姥姥家听一位老师说的。 小时候,我经常住在姥姥家。 和姥姥住对门的一位老太太(其实也五十岁左右,但当时在我眼里就很老了),我叫她大姥姥,她们家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儿子和女儿在上学,其余两位舅舅,一位读大学,一位已经师范毕业。 正值八十年代后期,下海经商热,好多人家都让孩子辍学,去外面打工,或者做生意,急急忙忙地投入这大潮中。 那年,大姥姥家的小儿子高考落榜,想去经商,大姥姥极力反对,让他去参军。她说,挣钱不着急,要在学习的年龄尽量多学点东西,部队是最好的学校。 后来,我这位小舅舅考上了军校,留在了部队。 我姥姥那位当老师的邻居,说我大姥姥有远见,一代好母亲,三代好家庭,他们家会因为这一位好女人,惠及几代人。 那时我还小,并不理解这话的含义。长大后,看着大姥姥家那几位舅舅和小姨,不是军官就是老师,或者医生,他们家成了全村羡慕的对象。 如今,几个舅舅和小姨家的孩子,读研的读研,读博的读博,都非常出类拔萃。真应了那位老师的话。
Read more家有儿女,男孩必养三气,女孩必修三雅!
堂妹怀孕8个多月了,再过不久就要生了。 在这段期间,她一直在我耳边不停地唠叨:“姐,这孩子生出来了,要是个男孩,我一定要让他练跆拳道,把身体锻炼得结结实实的;要是个女孩,我就把她当公主养,穿漂亮裙子,做时尚造型,这样带出去别提多拉风了。” 诸如此类的话很多家长都应该说过,其实养儿养女的确大有不同,特别是在性格方面相差迥异,所以家长在教养上需要多花心思。 家有儿女,父母如何教养,才能让孩子更优秀更讨人喜欢! 01 家有男孩,必养三气! 3岁养大气 我们都知道分享是友谊的黏合剂和润滑剂,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哲学,更是一种心得。经常分享的人,总是方便了别人,快乐了自己。特别是孩子,从小学会分享确实是件美好的事。 听朋友说过一件事:同事带着2岁多的儿子飞飞来家里玩,可能是年纪相仿,女儿表现的特别好,把糖果和玩具都分给了飞飞,两个人很玩得来。可就在要吃饭的时候,女儿把桌上洗好的草莓全放到了自己碗里,一个都不给飞飞,而且别人过来拿,她还很大劲的推人,弄得我尴尬不已。 确实,对于家教严格的家庭来说,有时候孩子的失礼会让他们深陷窘境,认为自己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可他们却不知,在孩子2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觉醒,对事物的独占心理很强,所以根本不具有分享意识,基本到5岁才会懂得分享的艺术。 因此,这期间家长一定给孩子足够多的耐心,引导孩子分享,否则错过这个时机,就很不利于孩子和别人交往,也自然就体会不到与人为善的乐趣了,还会给别人留下一种吝啬小气和不好相处的印象。 8岁养胆气 胆气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勇气有胆量的孩子总是乐于挑战新事物,不会躲在妈妈身后哭鼻子;从不中途退缩,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他们只会一直向前奔跑,永不喊苦喊累。 每次和小区里的妈妈们聊天,她们都会抱怨道:“我们家孩子一点都不大方,见人就往我身后躲,这样的性子长大了可怎么得了哦”。 可能是因为孩子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太少,才造成这种局面。但是,在这个开放化的社会,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子真的太重要。如果孩子太内向和胆小,那之后吃闷亏的几率要多很多,也会白白流失属于自己的机会,例如工作和金钱。 而且重要的是,他们不敢主动追寻自己想要的,一生都是安于现状,碌碌无为。对此,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门,让他们有机会和伙伴交流,慢慢打开心门。或者是家长在外出买菜逛超市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帮忙挑选食物,锻炼他们与人的交际能力。 12岁养志气 古话曾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您要想儿子从男孩变成真男人,就要“劳其筋骨,磨其意志,顶其自信,炼其体力”。通俗地说,就是多吃苦、多受累、要独立、要坚持。 1)多吃苦、多受累:会享乐的孩子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必定要吃苦。家长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孩子习惯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就会懒于拼搏努力,丧失斗志。所以,吃点苦头没关系,吃得多就越想努力,这对他们的成长帮助很大。 2)要独立、要有志:现在的孩子,出门书包要家长提,回家衣服要家长洗,完全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活能力。要知道,作为男生,你们长大后要接受的挑战会更多,现在这些基本的事情都不会做,长大离家后还能做什么? 02 家有女孩,必修三容! 5岁养笑容 关于笑容,有很多好的话语,像“爱笑的女人最好命”、“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还有“爱笑的人心最美”等等…… 国外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句话,他说:笑容是一个人最好最美的代名词,即使她没有很好的家世和能力。生活的压力很大,我们要学会释放,尤其作为女孩子,心理承受压力可能会比男生稍弱,这时就很需要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Read more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呢?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吃完奶之后会出现打嗝的情况,甚至还会吐奶。看着宝宝不断的打嗝,妈妈们也是很着急。那么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呢?怎么避免孩子打嗝的出现呢?下面寻医问药专家来介绍一下宝宝打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 1、吃得太快:给宝宝喂食的速度过快,或者宝宝吃的太快,会使大量的空气吸入体内,自然会引起打嗝。 2、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从人体内释放出来时会引起打嗝,一般来说宝宝不会经常喝这类饮料。 3、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4、如果宝宝在喝奶水的时候不节制,或者食用了过于生冷的奶水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并且气机升降失常,这就会导致宝宝的胃气上逆动膈,就会打嗝不止啦! 宝宝打嗝怎么处理 1、喂完奶后可以先竖抱宝宝,并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也可以轻揉宝宝的腹部,帮助排气。或者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垫个不太高的小枕头,然后把宝宝的双手放在脑后,也可以很快消除打嗝。 2、将宝宝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宝宝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搔痒,一般至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宝宝的耳边、嘴边神经比较敏感,搔痒可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呢?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宝宝打嗝的原因,也为大家介绍缓解宝宝打嗝的方法,提醒大家,在喂奶之后最好要给孩子拍嗝,帮宝宝拍打嗝,及时把胃部的气体排出来,那么就会减少打嗝的情况!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给孩子买鞋,千万别陷入这4大误区!真会害了孩子!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几乎一刻也不消停。而为了让孩子能尽情地玩耍,妈妈给孩子挑选一双好鞋,关系到孩子的安全、良好走路姿势的养成以及脚部的健康发育。但以下选鞋误区,妈妈一定要避开,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误区一:买大一码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鞋时,喜欢买大一码,因为孩子的脚长的很快,这样就可以多穿一段时间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孩子穿着过大的鞋子走路时,脚是得不到固定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孩子走路的姿势,导致孩子放不开脚走路,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脚步发育畸形。 建议:宽松舒适为主 给孩子选鞋时,可以宽松一些,但不要让孩子的脚在鞋里挪动。试鞋时,可以摸摸前面脚尖部分,如果能按下去,那就说明鞋里面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可以减小一码试试。另外,孩子的鞋也不要顶脚,对孩子的脚部肌肉和韧带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发育期的孩子的脚,长得很快,建议家长不需要买太贵的,还是以舒适为主,一旦鞋码不合适了,及时更换。 误区二:鞋面越软越好 很多妈妈在给孩子选鞋时,会优先选择柔软度高的,觉得孩子穿上很舒服。这对于刚学步的宝宝可以,但到了孩子会走路时,太软的鞋子反而不合适了。 建议:视年龄大小而定 当孩子会跑、会跳时,他的关节和韧带正处于发育期,但平衡能力不强,如果鞋子过软,孩子的双脚得不到固定支撑,走起路来很容易左摇右晃,不仅容易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还有可能有扭伤脚踝的危险。 而且,好动的孩子走路时喜欢踢东西,选择略硬的鞋子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脚尖,避免硬物撞击的伤害。 所以,孩子鞋面的软硬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选,为已经会走路的孩子买鞋时,要注意软硬适中,更有利于孩子走路时掌握平衡。 误区三:鞋底越易弯曲越好 很多家长在买鞋时,喜欢先弯折一下鞋底,一来看鞋底的质量,二来觉得容易弯折的鞋底更有利于孩子走路和跑步,其实不然。有些鞋子虽然弯曲度很大,但其弯折点是在孩子的足弓部位,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足弓。 建议:足弓处不弯曲的平底鞋 鞋底最好是前三分之一部分可弯曲,而后三分之二的部分不易弯曲。这样既方便活动,又能保护孩子正在发育的足弓。 而且,当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候,是没有足弓的,家长更要注意,不要买足弓部高起的鞋子。所以,家长最好给孩子穿平底鞋。 误区四:孩子选鞋也要潮 有些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商品时,总是喜欢带入自己的审美,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孩子购买。还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很追求潮流,于是也想让孩子一起,从小做一个潮宝宝。就像国际明星汤姆克鲁斯的小女儿,3岁就蹬上了高跟鞋,实在不是一个好示范。 建议:品质最重要 给孩子买鞋,外观不重要,只要颜色童真童趣一点就好,关键要避免有问题的材质。 比如,鞋子是否有很重的气味,如果气味很重的话可能涂有化学染料。年纪小一点的宝宝有啃鞋的习惯,一旦被吃进嘴里,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留意一下鞋子的设计,最好不要有一些多余的小零件,以免刺伤孩子或者被小一点的宝宝误吞,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童鞋的材质应以布质为佳,忌购皮鞋。因为皮鞋较硬,会压迫脚部局部的神经和血管,影响孩子脚趾、脚掌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会造成脚部畸形。
Read more别吝啬!这些东西不要用二手,给宝宝买新的吧!
老人们常说「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孩子更好养,虽然现在很少有吃百家饭的孩子,但是穿百家衣的孩子还是不在少数的。其实,使用「二手货」并没什么不好,既环保又省钱。 而像玩具、推车、餐椅这些在宝宝不同年龄使用的用品可以用二手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二手婴儿用品都适合宝宝,千万不要为了省小钱就忽视了宝宝的健康与安全。 【可以使用二手的】 俗话常说「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宝宝的用品里有些可以用二手的,既能节约开支,又能通过这些旧东西联络联络感情。但是要注意,使用二手货时,要先检查仔细。比如说婴儿车可以用旧的,婴儿的衣服也可以用身体健康的婴儿留下的,「二手衣」拿回家后不要直接给宝宝穿,应该先重新清洗,最好在阳光下暴晒,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 【最好买新的】 但是,下面这几样东西最好买新的,因为它们身上的安全隐患是我们无法预估以及弥补的。 1、带脚的连体服 最好给宝宝买新的。因为很多旧连体服都是被洗涤过多次的,脚丫位置的防滑层也会渐渐磨损一部分。 一旦宝宝穿着这样的衣服走路,没有了防滑层的有效保护,就可能摔倒。 2、鞋子 每个宝宝的走路习惯不同,这会导致鞋子的受力不同,鞋底的磨损程度也因此有所差异。此外,每个宝宝脚的形状不同,穿久了,鞋子会随着宝宝的脚变形。宝宝如果穿上不适宜二手鞋子,不仅会感觉不自在,而且会影响双足的发育,长大后容易出现足部问题。 因此,妈妈们不要给宝宝穿二手鞋,不要被别人脚型与走路的习惯影响你的小宝宝。尤其是在学走路或者已经会走路的时候。 3、汽车座椅 二手的汽车座椅有很多安全隐患,如果它经历过汽车事故,那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如果这些座椅有些部件(包括使用说明书)已经丢失,损坏,那么使用这种座椅将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我们可能很难一眼就看出安全座椅上缺了什么小零件。 再者由于塑料老化,或长期受压产生的裂痕,甚至曾经发生的碰撞,都可能使二手座椅存在故障隐患,导致出现交通事故时不能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所以,再省也不能拿宝宝的安全冒险,妈妈们还是咬咬牙给宝宝买个全新的、安全的汽车安全座椅吧。 4、枕头 枕头不是清洗了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定期更换的,长期使用的枕头里有很多细菌和灰尘,容易引起宝宝咳嗽或过敏。大宝用过的枕头不能再接着给二宝用,两个宝宝的头型都不同,并且两个宝宝的枕头都应该定时更换新的。 另外,如宝宝洗护用品、奶瓶、奶嘴等贴身使用的,出于对宝宝健康着想,建议还是不要使用了。 【认真考虑后再决定用新的还是选旧的】 调查中大部分妈妈觉得下面这些用品可以用二手的,但是实际上它们可能隐藏着安全隐患,提醒大家,在选择前一定要检查仔细,认真考虑后,再决定是做些补救还是放弃它去买个新的。 1、婴儿床 婴儿床上支撑床板的横梁之间的空隙不要大于2.5厘米,有很多老式的婴儿床都不符合这个标准。还有一些旧婴儿床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围栏松动,有裂缝;床头和床尾的挡板安装了可打开的卡子。 即使找到了符合安全标准的旧婴儿床,也要重新检查所有的螺丝、支架和五金件是否齐全及结实。另外,使用旧婴儿床最重要的一项是买一个新床垫,它既要很干净又要有一点硬度,还要和床的尺寸正相配。 2、婴儿背带
Read more父母请牢记:绝不能让孩子单独待的4个地方!
孩子不能单独待的地方NO.1:路口、停车场 血的教训:父亲路口生气甩娃 后车将娃直接碾死 2015年2月,家长带孩子通过停车场入口,走到门口时,家长与孩子似乎发生了争吵,这时两人都没有注意到正在入口处等待的车辆,随后家长赌气将孩子放下,此时由于驾驶员视线看不到身高不足的孩子,选择了继续前行。带等家长回过神来时,孩子已经倒在了车轮下。 父母请牢记: 从这个案例让我们不难看出,在右前方出现盲区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细微观察或电子系统的辅助,驾驶员很难察觉到低于车身的障碍物。同时,家长也并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首先不应该在马路上放任孩子打闹;其次,独自搁置孩子的做法也十分不负责任,最终酿成惨剧恐怕家长难辞其咎。 孩子不能单独待的地方NO.2:车内 血的教训:女孩被遗忘在校车内被热死 2013年,广东英德市一名3岁小女孩,被粗心大意的校车司机和随车老师遗忘在校车上近8个小时,因车内温度过高而窒息死亡。其实,很多家长外出办事时,习惯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认为这样孩子就不能乱跑,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殊不知,长时间待在封闭的汽车内非常容易导致孩子窒息。 父母请牢记: 诸多类似案例告诉我们,带孩子驾车出行前,家长要对3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乱动车内开关的危害性,以免发生意外再追悔莫及。同时,注意车座温度,金属安全扣会烧伤孩子的皮肤。停车锁车门前,检查钥匙,让孩子先下车,再考虑搬东西。绝不能为图一时省事或以赶时间为由,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留孩子单独在车上玩耍或睡觉。 孩子不能单独待的地方NO.3:家里 血的教训:妈妈单独留孩子在家 孩子摔成植物人 2011年,26个月大的小男孩哲哲,年初随父母从安徽到富阳打工。一个下午,哲哲在租住的二楼一张靠窗的床上入睡。母亲利用这个空闲出门1小时左右。没想到哲哲睡醒后爬上窗台,从二楼摔下。后由120从富阳转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抢救。由于父母的一时疏忽,让儿子哲哲永远变成了植物人。 父母请牢记: 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而引发意外事故的案件已经数不胜数。小慧建议,将刚会爬的宝宝放在大床上玩时,床的两侧要有护栏,如果没有,必须用被子或枕头挡一下;床要远离窗户,纱窗不足以防止宝宝跌出窗外,所以窗户应该装上护栏;阳台栏杆的间隔不能太大,以免宝宝坠落;在家具和窗户的尖角处最好加装防护角;不要让5岁以下的孩子进入厨房,在卫生间的洗脸盆、浴缸附近,铺上橡胶垫,以防孩子滑跤。 孩子不能单独待的地方NO.4:手扶梯 血的教训:孩子单独在手扶梯玩耍摔下受重伤 2011年,浙江台州国际塑料城的一座手扶电梯发生了一起意外,一名四岁女童从五米高的手扶电梯坠落一楼,导致女童生受重伤。近年来,手扶电梯事故在全国各地也不断上演,且受伤害的大部分是儿童,有的孩子留下了终身残疾、有些甚至付出了稚嫩的生命。究其原因,除电梯质量问题外,儿童搭乘坐电梯时行为不当也是事故频发的主因。 父母请牢记: 父母必须教育孩子不能在手扶电梯上追逐、打闹;孩子不能背对着电梯,更不能逆向在电梯上玩耍;不能任小孩坐在扶梯的台阶上;不能把婴儿车推上扶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第一次乘坐扶梯前,家长要教会孩子第一步如何踏上扶梯,如果发现孩子不能契合扶梯的速度,最好由家长抱着比较好。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孩子跟谁睡,竟决定他一生的性格!
小慧了解到,许多新手爸妈因为工作繁忙,都会让老人来带孩子,孩子就养成了从小和奶奶一起睡的习惯。 别看睡觉很简单,但是孩子怎么睡觉可不简单!跟谁睡,怎么睡,都是有大学问的~ 专家指出:孩子从小跟谁睡,心理上就会跟谁更亲近,长大以后的性格也就更接近谁。那么孩子跟谁睡,长大后会更优秀呢? 01跟妈妈睡的孩子,性格更优秀 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就会感受到来自母体的安全感。 在出生之后,他们更加需要通过和妈妈的肌肤接触,比如妈妈的爱抚、拥抱等来重新获得安全感。 所以,妈妈陪伴孩子入睡的过程,就是母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快乐,消除孤独等不良情绪,充分感受到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非常关键。带着安全感长大的孩子,心中有底气,人也会变得自信,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很强。 如果从小不和妈妈一起睡觉,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很多孩子从小就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睡,他们和父母没有太多的感情。爷爷奶奶有很多顾及不到的事情,长时间下去,他们就会变得寡言,很多话无法诉说,内心孤独。 他们一般会有这几种表现: 喜欢粘着亲近的人,到哪里都跟着,看不见了会哭闹; 睡觉时会紧紧抓着别人的衣服,会时不时摸摸身边是否有人; 遇到陌生人会躲在大人身后; 不合群,一群小朋友玩耍时会站在一边,迟迟不肯融入。 02孩子和老人睡,影响心智发育 老人上年纪后,呼吸系统/身体机能会发生退化。他们的呼吸稍微急促些,从而获取更多氧气,排出更多“废气”。 如果孩子经常睡在老人身边的话,会被迫吸入很多“废气”,对身体的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妈妈陪睡,也不建议跟孩子头靠头挨得太近。 03单独睡是迟早的事,但不宜过早 有的人,想多陪孩子睡,却因为生活原因不能如愿;有的人,有条件多陪孩子,但是却整天想着跟孩子分开来睡。 确实,分房睡是很多妈妈纠结的问题。 不过,大家要明白一点:分床、分房是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在3-10岁这个阶段完成这个过程就可以了。 较小的孩子都会对妈妈有依赖感,觉得只有睡在妈妈身边才更踏实。当孩子有什么异常情况,比如睡眠姿势不当时,爸妈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防止窒息事故的发生。 如果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让他独睡,容易使孩子心里缺乏安全感和不满足感,容易养成不良的睡觉习惯,比如咬被子,踢被子等,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独睡”,那他们可能就会独立了,但其实,“独睡”和“独立”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Read more父母如何与孩子做朋友
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动向,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但是往往却发现有时并没有抓住孩子的内心,甚至不明白孩子的行为意义。下面冬夜就来简单的谈谈父母如何才能与孩子做最坦诚的朋友。 1、多与孩子沟通 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没有大人们那样过多的心眼。或许在父母眼中本不应该犯错的事孩子却犯的很彻底,这是父母要主动承担起与孩子沟通的责任,父母要引导孩子说出心中的想法,也许孩子的想法很幼稚,但却是最单纯的。当父母与沟通的多了,就能慢慢体会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小小世界,成为他们最坦诚的伙伴。 2、参加孩子的游戏 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最简单的游戏是他们最快乐的娱乐方式,谁也不能剥夺他们做游戏的权利。而作为父母,在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不妨暂时放下大人的身份,加入孩子们的玩耍时光,再不时的问问他们这个东西该怎样玩,相信孩子会乐意告诉你的。 3、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孩子的想法总是稀奇古怪的,让人难以捉摸。父母不能时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从而对孩子产生误解,脾气不好的父母可能就会严厉的批评孩子了。有时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看看事情的整个经过,就会明白孩子的心思,再与孩子沟通交流,会有更好的效果。 4、耐心开导,循循善诱 孩子总是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引起父母生气而责骂孩子,把孩子骂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父母要明白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遇到孩子犯错,父母可以耐心地像孩子阐述整件事的利与弊,说说这样做会导致哪些坏处,怎样做可以使事情变得更完美,慢慢的将孩子引导上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而不是一味的打骂孩子,那样只会使事情适得其反。 5、设立奖励制度 设立一个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孩子多做有意义,积极向上的事情,来攒星星数,当星星数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可以满足他们的小心愿。通过这个方式来促进孩子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和以家庭为荣,使之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在这同时也能够加进两代之间的感情,是很不错的方法哦! 以下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供大家学习 孩子是家长的未来,可有时孩子不听话,家长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1、明确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与孩子对立,矛盾继续恶化;孩子静下心来,与孩子平等的像朋友一样谈心。 2、如果你选择后者的话,那你就真的应该放下心来,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我认为这样做并不是降低身份! 3、既然自己都选择后者,那就要真心的一朋友身份交流,不能还和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是打呀就是骂。 4、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思想方式和思考内容,始终与家长想法相差甚远。我们家长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 还是那句话,做朋友,做孩子的朋友,才是家长的第一选择,千万不可被其道而行之,不然后果很可怕。 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那结果就惨了呀! 满足孩子的是孩子年龄段所需要的东西。 总结 两代人日日夜夜生活在同一个小屋檐下,生活的就是互相体谅,沟通理解。衷心祝福所有家庭都能够快快乐乐,幸福美满 和孩子如何做朋友。 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让小孩子懂得尊老爱幼
尊老敬老,是我们的优良品质。唐朝诗人孟郊的千古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把慈母的厚爱比作三春的阳光,把儿女比作稚嫩的小草,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女难以报答。 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不知要花费多少心血。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一旦长大,不但不敬养老人,而且还虐待父母,这就是由于孩子幼时教育不当。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从小培养孩子答老敬老的美德,对子女进行敬老教育,不仅会为自己的晚年带来幸福,而且会造福于社会。 在这里,我们讲的“投资”,跟溺爱、娇惯是水火不相容的。从小把孩子惯得自私自利,就不能发扬具有利他精神的尊老。 对于孩子来说,吃的、玩的东西最有吸引力,对孩子情操的培养也最有影响。我们可以先从这两方面“投资”。 吃的方面,一般来说,孩子通过正常合理的饮食摄取的营养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 我们在要求孩子吃好三顿饭的同时,对孩子喜欢吃的东西,要求他按照老人—大人—孩子的先后顺序分配,努力克服“舍不得”,自己独占的心理。 在玩的方面也不能娇纵,如父母可以只买两张电影票,把孩子放在“大人”的位盈上,启发孩子来分配,慢慢打消他的“私欲”。 父母为孩子作出榜样,这也是一种“投资”。父母要自重。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判明是非的眼光逐渐敏锐。家长的言行若有不检点的地方,会降低父母的威信。 父母还要互重,两口子打架肆意斥骂,对后代会产生极坏的影响。父母还应带头尊重老人。吃饭做菜,注意给老人调节口味,适时给老人制备新衣,特别要有一个敬重老人的和睦气氛。 这一切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熏陶,他们是从这种“示范”中学会怎样尊敬自己的父母的。 父母还应注意对孩子要平等相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感情的“投资”。父母教育孩子,不应摆出“长者”的架子来压服,而要通过启发疏导,使孩子自觉地求上进,走正路。 父母还要尽量地了解孩子,主观生硬的贵怪,往往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反过来,如果父母能体察孩子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帮助他们探求周围世界的新鲜知识,孩子该是多么敬佩和感激。 教育孩子尊老时,还应注意建立一种健康的家庭心理气氛,同时利用孩子的好胜、好奇心理加强自然引导,使孩子产生一种敬老的荣誉感,而不是强迫孩子服从家长的意志。 这对于“投资”的成效来说,关系极大。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