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文章,内容精简如下:假设你的月收入只有2000元,你也可以过得很好,你可以将收入分为5份,每份400元。 每一份用来做生活费;第二份用来交朋友,扩大你的人际圈;第三份用来学习,丰富你的知识;第四份用于旅游,一年奖励自己旅游至少一次;第五份用来投资。 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记得分成五份。增加对身体的投资,让身体始终好用;增加对社交的投资,扩大你的人脉;增加对学习的投资,加强你的自信;增加对旅游的投资,扩大你的见闻;增加对未来的投资,增加你的收益。 也许你看到这篇文章时会觉得完全是扯淡,因为这也太不符合实际了。而且若真要做到这样,那就必须要保证这么几个前提: 首先,你不用租房也不用交水电费。因为每个月这一块的支出是大头,实在无法忽略不计。 其次,你不用买衣服鞋裤。因为虽然不说每个月都会有置装费,但若把每年在这块的花费除以12平摊到每月,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再者,如果作为女孩,你也不用买任何护肤品。要知道现在的女孩多多少少都会在这一块花些钱,君不见那么多因为囤化妆品而要剁手的女纸? 最后,你的出行也全都是免费的。既不用天天挤公交或者地铁,也不用偶尔需要打个的,更不用为铁路事业做贡献。 哦,卖糕的?这样的生活简直太美好了!! 但2000块钱能保证质量,还能存钱,只能停留在想象吗?当然不是。 记得楼主刚开始工作时每月工资也不高,也只有2000多元,但即使是工资这么低,我还是攒了些钱,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用随手记系统的记账,认真的做规划,但是已经知道要分配工资了。 而我攒钱的方法就是根据文章中的建议来做,虽然不可能保证每一份都是400元,但确保每一份都有。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此说明下,本帖的情况是楼主刚开始半年的工作攒钱经历,当然后来楼主涨工资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1、投资学习 由于每个月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有个零头130元,所以就把这130元做为学习投资(好吧,我承认这块投资有点少),一直持续到2014年12月,学习资金为130*16=2080元,除去在1月份之前花费的考试报名费、购买学习资料以及课外书的费用,学习资金这块的结余还有900多元。 当然,楼主的学习资金来源除了工资外还有其他方式。比如参加一些网站的活动获得学习卡,或者领领优惠券之类。 这些学习卡,优惠券之类的东东虽然不能像现金一样灵活运用,但是恰巧在网站碰上喜欢的课程的话还是能报个班学习下的。 比如上个月楼主就很幸运的获得了一张50元的学习卡,然后加上平时积攒的学习币,自己只花了30元就报了个喜欢的学习班,哈哈。 2、人情往来 人生在世,这一块总是免不了的,每个月总是会攒下300元钱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小伙伴们过生日啦,偶尔来个腐败聚会啊,还有同学结婚的份子钱什么的,这些真的是逃也逃不掉。可能有的小伙伴会疑问,每个月这么点钱真的够么? 嗯,确实够的,因为相熟的小伙伴们平时聚餐AA制大家也都能接受,花钱请客吃饭也不会次次都要自己掏腰包。 朋友生日送个别致实用的礼物就可以了,也不用花很多钱。至于周围人的结婚份子钱,这个在所难免,但好在不是每个月都有人结婚或者关系一般送的钱也不多,习惯就好了。 不过倒有一点确实做的不够好,就是孝敬家长,由于当时刚工作,跟家里约定半年内不问家里要钱但是也不会往家里拿钱,嗯,这一点的确需要检讨。 3、投资旅游 这一块由于当时自己工资实在太低,所以就没有考虑,毕竟连最起码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的话,出去旅游还是件奢侈的事。
Read more你的脸就是你的性格与福报
我一直喜欢看某卫视的相亲节目,关注的却并非谁牵手了谁有没有修成正果,而且那一张张来来去去的脸,女人的和男人的。这是我了解现在社会人心的一个途径,而人性也会在这样看似喜庆的场合里暴露出最细微的变化,美好的和丑陋的。节目收视率很好,嘉宾们“演”的成分也就少不了,但再怎么掩饰或是表现,脸部的外观状态和眼神的沧桑还是清澈,妥妥的代表着各自真实生活中的一切。 有位女嘉宾自我介绍时,说一堆个人喜好又强调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愿意接受这些的男人才有真爱,不接受的她也不愿搭理,看似颇具性格。她穿了件无袖黑色上衣,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麒麟臂,即便浓妆也掩盖不住两颊的横肉和深深的法令纹,无一不显现出性格里的自以为是和矫情做作,内在修养更是完全看不到。台下某个男人接了一句:“你若是美若天仙,就不必说那么多要求了”。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你若漂亮就会有男人上赶着犯贱,你若不是那就悬崖上独自展览千年贻笑大方。我不是在说只要长得漂亮了就可以随便作,而是在说如果长得不漂亮越是作就越是丑。 你五官不漂亮、头发油、脸色差、长痘痘、不化妆还觉得自己素面朝天就是美,你腿粗 、邋遢、每天疯疯癫癫爆粗口有脾气还胡吃海喝又没吃相,喜欢拿真爱说事希望有男人爱上真实如这般的你?他要么是和你一样的人,要么就是个傻瓜了。你实在没有资本让别人钟爱你一生。你不是矮就是胖、和帅不沾边、没学历没好工作、没出身又没钱,你不尊重女人又离不开女色,用表面的努力遮掩背后的自卑,猥琐是你的个性自私是你的墓志铭,你还要求女人视你的金钱如粪土,死心塌地目无旁人地崇拜迷恋你一辈子,那你就真是个人渣了。你实在不配拥有女人的一生相陪。 很多人自己嘴上的优点和优势,都是实际意义上的缺点和毛病,不愿意改也就罢了,生活中把性格缺陷当个性的人不在少数,但要是以此来衡量人的真诚度和爱的持久度就有点过了。爹妈给了花容月貌当然是最好的条件之一,家庭出身和教养也是重要因素,可这些如果你都没有,那你总要有些后天成长出的可爱之处吧。情感生活更是需要相互妥协,所谓的利益因素,我的理解也是共同努力共同进退所换得的彼此需要,我们只有越变越好才不会彼此厌倦和嫌弃。不要一听“更好”二字就觉得自己做不到,或是固执认为这纯粹是在投男人所好,自卑和浅薄向来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拦路虎,不漂亮的自己首先就会阻挡你发现快乐和认识世界。别再跟我说你忙了,好像我就不忙似的,忙到丑忙什么都事倍功半,忙到美忙什么都事半功倍。别再跟我说你有内在了,我什么都没看出来不是我眼瞎,而是你的脸让我实在没兴趣看下去。 一个长期生活在抱怨和不满,缺陷和狂傲,阴谋和心机中的人,容颜首先会日渐丑陋,内在更是好不到哪里去,和这样的人交往、合作、生活结果可想而知。十年前我觉得新婚时的邓文迪很美,不论她那时候有没有爱情,现在再看她离婚后的照片,发现那张脸已经赘肉横飞狰狞可憎了。十年前我觉得周杰伦一点都不帅,唱歌时歌词都咬不清,现在我每个周末都追有他在的好声音,因为我发现他多了俊朗和味道,幽默又真诚,体贴又温暖。这么多年里他除了爱妈妈,还去爱了漂亮的女人,给了教堂里的婚姻,有了可爱的宝宝,爱的广了心就宽了人也帅了。青春散尽后的女人和男人大抵都是如此,不是变美了就是变丑了,没有中间。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而你现在的付出都将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只为让你成为更好一点的人。“相由心生”,人的性情品格和思想感情必然会表现在外在仪表上,精神世界虽是内在的不可见的,但实际也能给人外在的直观感受,我们的脸才是修炼的重中之重。一个外观漂亮干净有细节的人,无论职场还是情场都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机会和信任,这一条根本就是真理。“境随心转”,当我们的心不再为外界纷扰,就会日渐强大到气场都美不胜收,你的认知变了,眼前的世界就会不同,你的境遇也会因为你的力量而斗转星移。 胡适之先生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当我们种下了纯真、独立、坚强、悲悯的种子,自然能收到福报的果实。女人漂亮的秘诀在于眼神的清澈,那是心灵的上善若水,男人俊朗的秘密在于心胸的广袤,那是灵魂的厚德载物。 唯有那些美好的性情与品格,能给我们一张抵得过岁月漂亮的脸,而美貌也是一种福报。 我相信,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些。 作者/王珣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你是如何毁掉生活中的情趣的
如果你愿意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喜欢将所有生活中出现的人,发生的事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去做评价、判断,然后迅速得出结论——支持或者反对,赞美或者鄙夷,有趣的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后者,一脸厌弃地对人,对事表示鄙夷,因为他们总能看到那些“不如意”、“不美好”的地方,尤其是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可以更加敏锐的发觉这些事物的糟糕之处,哪怕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有次外出旅行,小A和我们一起出发,于她而言,这次旅行算是一次疗伤之旅,出发之前,她惨遭被分手,诚然,这个年代男男女女分分合合算不得什么事儿,我认真观察小A,原本是想了解她在爱情上屡战屡败的原因,之后我发现,小A简直就是生活里的趣味杀手,话题里的终结者。 譬如小B买回一对鞋子,小A说让我看看:欸,你穿这个鞋子,颜色好丑,款式和我的那对一样,不过我的是三年前买的了,早过时了,这种鞋子跟不好,一走就脚痛,什么?要四百多?这对鞋子,这个价钱,送给我都不要,都!不!要! 从她看到小B新买回来的鞋子到发表完这番建议不到两分钟,她就快速地完成了对小B的这次购买行为的评定与判定——你花了冤枉钱做了个大傻X。 平心而论,这对鞋子真的不至于如此糟糕,小B穿着它,身形窈窕,突显高挑,尤其是搭配一条连衣素色小短裙,气质和身材尽显,询问小B,她说鞋子穿着舒服,走路稳当不会硌脚,这样看来,这确实是对“买对了”的鞋子。 小A并不了解这对鞋子,她没有看过小B的搭配,没有试穿,只是打开鞋盒瞥了一眼,就对那对鞋子“一瞥定终身”。 退一步讲,我作为一个男生,对于高跟鞋并不了解,所以不好发表意见,假设小A所言即是,她对鞋子的款式,材质,价位异常了解,又有没必要发表以上这番言论呢? 理性来看,小B的购买行为已成事实,哪怕就是不好看,不好穿,但是无法退货这事让小B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受害者”,她需要的是安慰,小A的这番话除了让她更加心塞之外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委婉地和小A谈到说话的艺术的时候,她理直气壮地反驳:我这个人,说话就是比较直,我不喜欢虚伪,我喜欢真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是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去欺骗别人,你虽然是个心理咨询师,连真诚做人都做不到,又算什么心理咨询师呢? 说句实话,这个瞬间我突然无言以对。 但是我的心里就是觉得不大舒服,而且没有了和她进一步交流沟通的愿望,我是说,我的好心情似乎被破坏了。 我在微博里写过:有些话不好听就是不好听,不该说就是不该说,没说好就是没说好,哪怕在这句话前边冠上“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作为前缀也没用,恶语伤人六月寒,哪怕你拍着良心说,我心是好的,我没有恶意,我非常真诚,但是话说出口,如同泼出去的水,至于说的人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听的人怎么想,难道不是嚒? 后来一次我们吃饭,刚刚上菜,小A皱了皱眉头:这么多油,是不是地沟油来的?哎呀,这个碗好脏啊,这家店卫生情况堪忧啊,青菜怎么炒黄了,天呐,排骨怎么可以焖苦瓜?什么,晚上只是喝粥和馒头,那怎么吃得饱?你们这边的人不吃白米饭嚒?难怪长得那么黑…… 那个请我们吃饭的当地朋友已经脸色苍白,口吐白沫,在他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之前,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然后转移了话题,尽量别让小A再次加入话题之中。 我们回到青年旅馆,大辉蹲在店门口逗店主的猫,让它“sit down”,小A施施然地出现:它是猫啊,又不是狗,你让它sit什么down?小心猫虱子啊! 店主人和大辉展现出了一副快要疯了的模样。 后来有个机会我遇到小A的前男友,这位每天被小A的吐槽折磨得快要疯掉的朋友似乎并没有失恋的痛苦,反而有种得以解脱的轻松,说起小A,他说小A似乎有种能力,对人对事,一眼就能发觉他们的不完美,然后“真诚”、“正直”地表明态度,“直抒胸臆”,她对他其实除了吐槽之外挺好的,但是两人就是处得太疲惫,心太累。 分了也好,彼此都算有个解脱。 那次旅行以后,我们还策划了一次旅行,彼此心照不宣地没有通知小A,晚饭的时候,有个朋友把我们的合照和美食放到了朋友圈,让我们“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的是,小A那段长达数百字的评论让我们误以为她就在我们身边,一副永不满意的表情和语言,发朋友圈的朋友一边感慨自己手贱,大家一起默默地把小A屏蔽出了朋友圈…… 其实,小A确实算不得是一个“坏人”,她为人热情,乐于助人,除了“嘴贱”之外,确实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缺点,然而,除了理解她,习惯她,愿意不去在乎她的“负能量”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之外,多数人都不能和她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小A的“吐槽”其实是种“自动思维”,也就是说,她说话的时候其实并不理性,所有评价几乎不过脑子脱口而出,也不会去顾及他人感受,然而,世事了无意义,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如此,必须如此的,所以,多数时候,人的行为和抉择并无对错之分,下结论式的评价并无必要。 小B完全可以买对你眼里“又丑又贵的鞋”,当地的人晚上习惯喝粥和吃馒头并无不妥,心理咨询师认为不经大脑的“真诚”、“正直”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伤害,猫真的也会“sit down”…… 从小到大,小A就生活在事无巨细的“评价”之中,父母几乎从来不提她的优点,因为她们认为只有多提缺点才能有利于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小A成了一个“应该感”严重的女孩,和父母一样,她常将“应该这样,不要这样,这样不行,必须这样”挂在嘴边,同时加点完美主义,于她而言,一点事情没能做到“应该这样”,整件事情就会变得糟糕透顶,万劫不复。
Read more是平庸选择了你,还是你的潜意识选择了平庸?
在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好比即便在村子里,也希望让别人尊重,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牛。但是我们很遗憾的发现,不管我们的主观愿望有多么强烈,最终的结局我们还是很平庸,并没有成为自己想象中那种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我个人短暂的人生经验,加上看书得到各种信息,个人以为,这不仅仅是外在原因和先天缺陷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在潜意识当中选择了平庸。这就是很矛盾的,表面看,我们并不希望平庸,但是为什么潜意识中选择平庸呢? 中国人的现实主义情节造成了选择的保守性 我们生活在这个土地上,从出生到死亡,无时无刻不受到这个土地上的各种明文化和潜文化的影响。其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其中积淀最深厚的一种文化。我们的父母师长,无时无刻都在传递这种精神,但是正是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让我们变得更加平庸。实用主义让我们需要立刻看到效果,而不是长远的虚无缥缈的未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下的最优选择往往不是历史的最优选择。整体原因还在于我们的目光往往并不长远,只看到现在,是远远做不到整体最优的判断。西方人总的来说喜欢冒险,在不知道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奋斗,这样即便不是个个都能成功,但是毕竟走出了局部极小值的范围。对现实利益的过分看重也限制了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我们总是去思考身边的问题,而不是思考更广泛的问题。 我们对于结果的重视远大于过程 成王败寇的历史给我们太多的告诫,那就是一定要好的结局。实际上谁都不知道如何达到好的结局。结果是坏的,那这个人就是坏的。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思想抹杀了人性中复杂和丰富的本质。当一个人在风光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跟着捧场和赞扬,而不去看他成功的过程和真正经验,也不去赞叹其中的各种值得分析的精神,我们看的都是表面的东西,这使得我们往往失去自己成长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历史上的各种文学和历史书,很少有客观的,大多数一边倒。这种文化氛围并不是适合各种有意义的探索,因为我们不能真正的尊重所谓的失败者。 思想和行为的懒惰让我们平庸 我们在大多数成长的过程中,思想是懒惰的,不愿意去思考目前的问题,总是希望有人给自己的现成的答案。谁说中国人勤奋,勤奋只表现于体力劳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动脑筋。我们把太多的时光浪费在小事情上,把太多的关注浪费在口舌中。法国的勒庞在他的书《乌合之众》中详细分析了类似现象。为什么一个个好人,最后可以被一个领导引领到一个危险的地步。这种群体心理的扩大化,导致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失去了独立的自我,甚至以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渐进陷入其中、无力自拔。生存的压力使之心身疲惫,没有的昔日的锐气,更无为之而努力的行动,把一切说辞推向外面的环境。这个是人心浮躁的社会,身处其中非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但是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静心下来把一件事做深、做透,做到别人无以复加的程度。 贪欲让我们平庸 狄更斯在《双城记》写下这样的一段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的贪欲使得我们在每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考虑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会去选择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贪欲之心扰乱了内心的宁静、又迷惑了双眼,迷失了方向。总是在枉然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我们不是没有成为杰出者的潜力,也不是没有成为有用人才的条件,我们最终成为了平庸的人,成为社会上可有可无的人,那是我们潜意识中选择的结果,我们过于现实主义,过于重视结果,我们过于懒惰,也过于贪心,因此,对于平庸的结局,我们也似乎只能“幸福”地面对。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保持随时拒绝别人的能力
燕子是位非常上进的女孩,上下班路上、跑步时、甚至上厕所都在学习。 看到新书推荐,她觉得该买;看到好课推荐,她觉得该学,结果燕子掉入买买买、学学学的怪圈,越买越想买,越学越学不完。 有时她会陷入选哪门课的纠结,面对限时优惠,固定的金钱额度,她也会陷入挣扎。 她开始焦虑,就算自己24小时一直学,想学的东西也是看不见边际的汪洋大海。 时间精力的有限和爆炸般的无限信息知识似乎是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体。 就算钱再多,想买的课程会越来越多,而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又是有限的,何况她的钱也很紧。 为此,多少追求新知、不甘落后的人在焦虑中咬着牙拼着劲学习,在学习中皱着眉挠着头急躁得抓狂。 燕子每晚都学到很晚,黑眼圈很重,额头的痘痘总是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每次洗头发都看到大把大把的头发往下掉。 她的睡眠质量越来越低,整个人的状态也越来越差。 她想停下来,哪知原本打算放松个半天,却比之前一直学习还累,什么都不做反倒更焦虑。 觉得有用的什么知识都想学习,这样的想法导致的结果是:买买买的欲望愈演愈烈,学学学的焦虑越发肆虐,而疲劳感也会水涨船高般不断袭来。 终于,燕子面对一个非常想报名的课程,果断拒绝了,面对一本很想买的好书推荐,也果断拒绝了,面对一个很想参加的组队打卡月读4本书果断拒绝了。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舒畅,她的学习目标感越来越强,专注度越来越高。 一切情况的好转竟然是从拒绝开始,拒绝多余繁杂、拒绝瞎忙乱忙,拒绝欲望驱使。 不要忘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当我们对现状不满时,我们都有权说不,有权拒绝,而有权拒绝才能体验到自由的力量。 一个忽视自己拒绝权利的人,难免会成为自己欲望或他人期望的傀儡,不断地忙个不停,却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 能够随时发挥拒绝权利的人,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一定都了然于心。 苏姐便是如此。她妆容精致、穿着优雅,脸上总是不卑不亢、胸有成竹的样子。 她从小喜欢舞蹈和画画,爸妈觉得学习最重要,让她放弃舞蹈和画画,专心读书。 苏姐向爸妈保证不影响学习,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了下来。 爸妈希望她到大公司找个稳定的工作上班,苏姐给爸妈说了自己的优势和喜好,选择了做舞蹈教练、插画师,每月收入不菲。 说到买衣服,苏姐在换季时集中双休时间,精心挑选五六套衣服,再配上衣橱中衣服的经典款式,足够她一个季节美美的。 她的衣橱非常简洁整齐,拒绝任何一件过时的、不合适的衣服,穿衣服她从来不发愁。 当其他人经常刷网页或时不时逛商场挑选衣服、赶上狂欢节屯衣服剁手的时候,苏姐平和安稳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Read more大男人最怕发生的事
男人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坚强,伟大,好像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他们,就像我们常说的再坚强的人都有最脆弱的一面,要想和最爱的他走进婚姻家庭,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男人最怕什么?做个了解男人的聪明女人。 一、怕无权、无势、无钱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男人天生控制欲强,希望当领导,希望做上司,希望受崇拜。男人的气度,多建立于他的身世、地位及胸襟之上。试想:失去冠冕的皇帝、失去战场的战士、失去球拍的健儿、失去崇拜者的偶像、失去财富的二世祖……还算什么?可见,男人的魅力也是熬药似地积累的,也得靠材料和药引子,否则,它不过是一碗水。 二、怕自己没有谈资,不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他们大都喜欢看参考消息,看新闻联播,关心世界局势以及月亮、火星上发生的事。就连开出租车的男人,都爱有事没事跟你谈谈政治局人选,就好像他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一样。 三、怕自己的准暴力情结无处宣泄 如果你的先生沉溺于足球或者拳击而不能自拔的时候,你应该庆幸。因为专家说:男人身上的一种叫荷尔蒙睾丸素的东西,决定了他们比女人积淀了更多的暴力、竞争和刺激情结,它们极需要渠道来宣泄,你愿意它们变成另外形式的暴力吗? 四、怕婚姻 他不是不需要家庭提供的方便,而是怕家庭带给他的麻烦。在他们看来,爱情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两个人懂得相爱就够了,但婚姻不同,是可以使两个人都受伤的地方,所以,只恋爱不结婚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保证相爱的人之间的吸引力,又避免了许多麻烦。 五、怕人怀疑他的性能力 男人跟自己要好的女人在没上床之前,肯定像节目预告一样,先向她炫耀一番自己在那方面有多厉害。一旦有了性失败的经历,再牛再狂的男人都会谦恭一阵子。 六、怕动不动就哭天抹泪、多愁善感的女人 大部分男人对此只有两分钟的热情,几分钟过后,他就会想:我只想知道晚饭吃什么! 七、怕动辄就说“你看看人家” 除非你死心要嫁给那个“人家”,否则就是自讨苦吃。 八、怕不厌其烦地追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不喜欢总是絮絮叨叨地和他一五一十地讨论两个人的情感关系的女人。 九、怕你批评他的父母 动辄就“你妈怎么着……”、“我比你妈强多了”的妻子让丈夫望而生畏,要记住,永远不要想表现得比他妈还贤惠。 十、怕把爱情看得超过一切、拿爱情当饭吃 说实话,爱情在大多数男人身上不过是一个插曲,是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中的一件事,当然也有很少数的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些索然寡味的人,对情感有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人一般不太看得起。 恋人们要想爱到心灵深处,彼此之间少不了要互相了解,能够了解对方的优点,也能了解对方的缺点,做一对互相了解的亲密恋人,拍一套见证彼此美好时光的婚纱摄影照片,不知你是否了解男人最怕什么了!男人最怕什么,要想做个爱他的聪明女人,务必要了解哦!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你就毁在“等有时间再做”
如果你总以没时间为借口,时间就是你的敌人。 科科是写美食专栏的旅行达人,我们在一次旅途中相识,一见如故。之前我看过她的专栏,美食加旅行的标签,很容易让人觉得她活得特别悠闲。 深圳再见,我才知道她在一家着名的科技企业做策划总监,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旅行与美食的时间从哪里来?”我问。 “挤。”她答得很干脆。 出于好奇,我打听她的作息表。她的午餐基本是在外面解决。每天晚上用半个小时研究城中的餐厅资讯,决定第二天午餐吃什么。吃完饭,又花十分钟做简单的测评记录。 小长假只要不加班,她都会去还没被开发或者没被过度开发的地方旅行。至于出国旅行,属于年度豪华计划,她通常把年假与春节拼在一起。用大半年时间做攻略,每一间酒店、每一餐饭都不浪费,攻略细致到标注日出日落时间。 科科的旅行攻略做得好、线路新奇,去一个地方回来,可以写出好多篇文章。以至大家误解,以为她每天都在吃喝玩乐。 “就是因为工作太忙,才对吃喝玩乐保持极大的好奇心,愿意深入研究,十天的旅行,做300天的准备。” ******** 很多人喜欢将无法取悦自己、陪伴家人、做喜欢的事情,归因于没时间,但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到的那些懂生活、爱自己、耐心陪伴家人的人,反倒都是像科科这样的大忙人。 忙中偷出的闲,我们才愿意珍惜、经营,让它产生加倍的幸福感。如果单纯只有闲,时间流逝,想做的事情很容易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 我身边有朋友,在事业上升期,为了陪伴孩子,全职回家了。但很快,我发现她根本没做到像辞职之前说的那样,陪孩子去旅行,给孩子读绘本,跟孩子一起画画、弹钢琴。 我去她家,经常发现她在追剧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孩子一个人看动画片或者玩玩具。 我没有责怪这位朋友,相反,特别理解。 这就是人性。当你有很多时间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再精打细算地珍惜你的时间;当你觉得随时都可以陪伴孩子与家人的时候,也不会挖空心思去想如何提高陪伴质量。 所以,如果有一件事,你很想去做,千万不要说“等我闲了再做”。这是无限拖延的借口。 ******** 我喜欢村上春树,不仅喜欢他的作品,更欣赏他的生活态度。 他大学没毕业就跟太太一起创业,借钱开了爵士乐酒吧。好不容易还清这家店的欠款,房东却要收回店面。他们不得不搬到一个更大的地方,重起炉灶,又背了一身债。 开店期间,村上春树忙中偷闲地完成了早稻田大学的学位。一般人四年拿到的学位,他花了七年。 他形容自己开店那几年:除了天亮前的几个小时,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然而,当想要写小说的时候,他当天下午就去买了笔和纸,每天深夜关店以后,写一会儿。一部不到5万字的中篇小说,村上春树写了半年。 在村上春树的自传体散文集里,他写到:“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生活多么艰辛,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唯独这份喜悦,任谁都夺不走。” ******** 有时候,一个人在悠闲中很容易将自己放纵为一事无成,甚至连快乐都没有了——不是真的不快乐,而是快乐来得太容易,对它的感觉就会迟钝。
Read more餐桌上摆的,是整个家的幸福
假期的最后一天,重温了一下《教父》。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迈克和手下正在谈论帮派事情的时候,迈克的姐姐对着他说了一句话:“父亲从来不会在餐桌上当着孩子们的面谈‘生意’。”当时迈克愣了片刻,然后吩咐手下走出了房间。 为什么会这样?迈克的父亲,老教父柯里昂曾经说过一句话:不顾家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一个男人可以在外面刀光剑影,但餐桌是生活的圣地,只要你坐在家人面前,要做的就只有扮演好你慈父、好丈夫的角色,给家人温暖和幸福。 或许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但我依然坚持——餐桌,最能看出一个家庭的温度。 ******** 很多年以前,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兼职做过一段时间的家教。 大多数时候我去到雇主家,就只有孩子和他妈妈在。在我和那个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性格特别内向,而且眼神总是闪烁不定,给人的感觉特别缺乏安全感。 有一次我做完家教的时候,正好他们一家三口人都在,孩子爸便请我留在家里吃饭。结果我还没来得及答应,他便和孩子妈吵了起来,因为家里的餐桌上积着一层灰。 “怎么桌子这么脏,你就不知道收拾一下么。” “这几天我们都是在外面吃的,你嫌脏,那今天也去外面吃吧。” 于是,我们便去了附近的一家餐厅。没想到的是,开始吃饭后没多久,两人又吵了起来。起因是小孩想吃虾,让他妈妈给剥一下,结果他妈一口回绝了,“这么大的孩子了,自己剥。” 孩子爸看见了,扯起嗓门说了句:“给他剥一下能死么。” “能!你是亲爸,有本事你剥。”…… 就在两个人喋喋不休之时,我发现坐在一旁的小孩,瞪着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自己的爸妈,闪着泪花,但没有哭出来。 也就是从那开始,我才明白,为什么每次我看到那个小孩,都觉得他特别怯懦——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幸福的家庭氛围,而不是有人和你住在一个屋子,却没人能给你温暖。 ******** 我小的时候,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上海的大学,离家千里,半年才能回来一次。我留意到每次他们家孩子回来前两三天,叔叔阿姨就开始张罗往家里购置各种东西。等到孩子一进家门,阿姨便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又是红烧肉,又是酸菜鱼……各种拿手的家常菜,一天一个样儿。 我爸妈总逗趣叔叔阿姨:这当爹妈的全跟你们一样,还不得累死啊,孩子在外面又不是吃不上饭。 那会儿阿姨总爱回一句话,如今看来特别有哲理——“米饭、小菜都是通人性的东西,一定要好好对待。” 一个在餐桌前懂得善待食物,好好吃饭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 我有个亲戚,前些年做生意时赔得很惨,欠了一屁股债。一家三口租在一间30平米不到的房子里。吃饭的时候,只能在床上撑一只小桌子。但是他们一家人却从来没有过一点负面情绪,每次到了饭点,女儿小佳就负责撑桌子,准备碗筷,他们夫妻二人盛汤的盛汤,炒菜的炒菜。 那时候他们唯一的荤菜就是炒鸡蛋,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和土豆。尽管如此,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总是其乐融融,互相照顾着彼此。 后来,一家人辛辛苦苦奋斗了好几年之后,不仅欠债还完了,小佳还考上了一所国内顶尖的政法大学。旁人都说他们家人有福气,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我很清楚,他们的福气都是在餐桌上一点一点修来的。 日子再苦也不抱怨,生活再难也要笑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他们一家人的精气神。一个在餐桌前能表现出强大凝聚力的家庭,有什么理由过得不好? ********
Read more我拒绝将就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壹休曾经有一段很抗拒读初中。因为当时壹休非常喜欢小学的老师和那群天天一起打闹的小朋友,而升初中就意味着和他们道别。 在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妈妈为了庆祝壹休即将成为一名初中生,特意选了个好日子带壹休出去吃大餐,还邀请了几位阿姨带着他们的孩子同行。 那天吃饭的餐厅,刚好在搞庆典活动,门口到处都是彩带、玩具,还有戴着五颜六色假发的小丑,在吹气球送给路过的孩子。 我们一群人里面,其他孩子都是大约3、4岁的样子,个个都兴高采烈地跑过去问小丑拿气球。虽然壹休当时也很想要,但是想起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你已经要读初中了,不是小孩子了”,就硬生生地压抑住了自己跑过去的冲动。 吃饭期间,因为餐厅里面有点闷热,于是壹休就跑到外面去透透气。一出门,刚好碰到了在休息的小丑,当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我们两个就在门口聊上了。虽然年龄差别很大,但是两个人却意外地聊得很合拍。临走的时候,小丑还送了一个陀螺给壹休,当作祝贺壹休升初中的礼物。 尽管那个小陀螺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但是对于壹休来说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谁知道当壹休回去吃饭的时候,小陀螺被妈妈发现了,妈妈鼓励壹休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可是,这个是小丑哥哥送给我的,他说是给我的特别礼物。” “妈妈也不会要你的,就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小朋友要学会分享的,对不对?” 几个小朋友对新出现的玩具异常兴奋,纷纷抢着要带着家。壹休大感不好,不断跟妈妈解释自己有多喜欢这个陀螺,这个陀螺对壹休来说有多特别,妈妈却说: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会照顾别的弟弟妹妹呢?现在弟弟妹妹都闹得要哭了,你难道就那么自私吗?你想要,妈妈买回给你就是了。” 最终,那个陀螺都逃不过被送走的命运。 那个陀螺,对于壹休来说,是一个陌生人对自己的善意,对自己的祝福,已经不仅仅是个陀螺了。但是对于那些小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玩了几分钟就没兴趣,甚至可以扔掉的玩具。 自己很珍惜的东西,偏偏要被人拿走糟蹋,可想而知,壹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奔溃。 后来,妈妈看壹休闷闷不乐,就问壹休要不要去超市买一个陀螺,壹休拒绝了。妈妈还幸灾乐祸地补充了一句: “陀螺还不都是一样的嘛,还耍起脾气来了,这下子更好,我也省钱了。” 在长大的过程中,这件事偶尔还会浮现在壹休的脑海中。 虽然超市里面卖的都是陀螺,但是未必形状颜色都一样;哪怕形状颜色都一样了,也已经不是那个小丑送的陀螺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初壹休不肯去重新买一个陀螺,大概就是不想将就吧。 ******** 人的一生里面,要做的选择有千千万万。小到晚餐吃什么,明天去哪玩,大到要找什么样的伴侣,要不要现在离职创业,这些都是我们的选择。 有些人站在选择面前,会用将就的态度看问题: 吃啥不是吃呢,反正好也是一顿坏也是一顿; 跟谁交朋友不是交朋友呢,反正都是为了排解寂寞而已。 胡适先生有名篇《差不多先生传》,其中有一句话说的大概也是这种人的心声:“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Read more怎样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让它挂在新居客厅补壁。 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写书法了。 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 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意思是说我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谅我了。” 看到我玩笑的态度,朋友说:“讲正经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 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是:“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之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 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了一幅写意的莲花。 没想到过几个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报端,引起许多离奇的传说与流言的困扰,朋友有一天打电话来,说他正坐在客厅我写的字前面,他说:“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你,念你自己写的字给你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里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荣辱不惊的本事,也不会在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历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的寻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观想,这种观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观想。 常想一二的观想,乃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学会面对苦境的方法。 我总是想:从前万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乐,眼下的些许苦难自然能逆来顺受了。 我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是为了他们开启莲花所准备的。 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於思想的瞬间。 文/林清玄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