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沉默,学会平静的接受……

人,为什么要学会沉默?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回答,是这么说的:‘在弱者面前沉默,是善良;在强者面前沉默,是尊重;在陌生的领域沉默,是敬畏;在熟悉的领域沉默,是谦虚。” 确实,适时地选择沉默,是一种难得的修为,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因为话,谁都会说,但适时的沉默,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 每个人在最悲伤的时候,会突然消失一阵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一条高赞回答说:“让我告诉你,在那段时间,降临一场暴雨,天上所有的云都自杀身亡,从此以后晴空万里。” 也许是听见有人在背后说你的闲话; 也许是忙了很久的项目最终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 也许是被房贷车贷等等现实的压力磨的喘不过气; 也许只是天下了雨,而你忘了带伞…… 每个人都会经历心里山崩海啸的时刻。年少时,这样的时刻第一反应就是拿手机,发微信也好,打电话也罢,不吐不快,一定要说到头都疼了,回归沉静时才觉得格外疲累。 而如今,往往这样的时刻都无法宣泄,脸上总要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旁人看你并没什么不妥,只是比平时更沉默了些。 沉默是一种教养,人这一辈子,会遇到许多事情,会遇到许多人,也会遇到许多的不痛快。 有教养的人不会把自己的不痛快说出来,也不会把自己一时的快乐建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遇到看不惯的事情的时候,有教养的人往往会选择沉默。 沉默其实是给别人一种尊严,不去与别人撕破脸皮也不去与别人一同甩脸色。沉默的人能够给别人应有的尊严,也能给别人留下自己应有的体面。 沉默有时候是一种教养,能够看出来一个人的修养究竟是如何的。沉默是一种克制,在脾气暴躁的时候,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懂得克制自己的性格,这样的人,才是一种有教养有修养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一种尊严的存在,因为他们本就是一种有教养的人。 黄庭坚在《赠送张叔和》中写到:“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一个人的话越多,遭遇祸患的可能性就越高。说话固然是一种表达,沉默却也是一种表态。有时候吐沫横飞远比不上适时沉默。有些人有些事就像冰山一角,你只看到了水面上的十分之一,,却忽略了水面下的十分之九。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说话是天性 沉默是修行,闭嘴是本事,闲谈莫论人非,静思常思己过。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沉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看似毫无涟漪,实则波澜壮阔。 学会沉默,是在沉淀自我,待羽翼丰满之时,才能划破长空;学会沉默,是在提升自我,等山花烂漫之时,蝶蜂自会飞来。记住,沉得住气,才能抬得起头。 文:张喜春 图:pixabay

Read more

说话让人舒服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中国古代对君子的标准有“三和”:“语柔和,身矮和,心平和。”首要的就是话语温软如玉,在表达心意的同时让对方生出欢喜心。 但如今,我们常用尖刻语、冷峻语使别人感到被伤害,也在无形之中为自己设置障碍。 为此一个台湾导演将镜头对准五组家庭,进行了一次真实的测试。每个参与试镜的人都不知道试镜的内容,一切真实呈现。 在台北打拼的儿子工作很忙,这时母亲打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儿子不耐烦地说:“还没忙完呢,我都跟你说了很忙,你真是。”母亲落寞地挂了电话,嘴里嘟囔道:“都不知道你在忙什么。” 隔了一会儿,母亲再次拨通儿子电话:“你到哪了?”儿子的语气更加不耐烦:“又干吗?我这边的事情很重要,好了好了!”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儿子就把电话挂了,留下母亲一脸的无奈和委屈。 测试结束,当儿子看到接自己电话时母亲的表情,抱着母亲哭了,他从没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语气会那样伤人。其实,这些测试的场景天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工作中“有话不能好好说”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这里要注意一点”、“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个事,你办完了没有啊”、“你能不能再抓紧点儿”、“你问他呀,我哪儿知道”……这些话让办公室里充斥着火药味。 网上也充满戾气,《中国青年报》一项637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觉得网上常有不好好说话、动辄恶语相向的情况。有话不能好好说,似乎成了现代人通病,在生活中各个角落蔓延。 说话太倔太直、喜欢反对质疑、互相揭短抬杠,这些习惯伤人又伤己。不好好说话会让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压力增大,这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增加身体的患病几率。 加拿大阿卡迪亚大学的研究显示,精神焦虑、敏感多疑的人易患中风、心脏病、高血压以及溃疡、肠胃等疾病。美国杨百翰大学研究发现,夫妻喜欢拌嘴会导致心绞痛的危险增加3.5倍。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如果经常大吼大叫、火冒三丈,很可能影响免疫系统。 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会说话、说好话,并非曲意奉承,而是平实、恳切的关照。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嘴巴每天挂着“没问题”、“一定会有办法”之类积极话语的人,每一天都过得很顺利;相反,每天嚷嚷“没办法”、“真让人生气”的人,遇到的挫折就会特别多。 不妨用好以下四件法宝,让沟通变得更顺畅。 1。对父母:降低预期多点耐心 我们常对父母和亲人表现出不耐烦,就是因为预期太高。比如,忙得焦头烂额时接到母亲电话,你自然会想到:“她不知道我很忙吗?”“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理解我呢?”可我们没有想到,其实父母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所以,与父母交流时,一定要降低心中原有的期望,多点耐心,时刻记住换位思考。 2。对孩子:常怀同理心 如果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浑身是“刺”,请从自身好好说话开始。孩子表达能力有限,爸妈要常怀同理心,充分感受他当下的想法,试着帮他把心中的感受说出来,这需要练习。比如,孩子考砸了,有同理心的父母会说“那你一定觉得很可惜吧”,而不是落井下石地说“谁叫你粗心”。 父母还要训练孩子在困境中说出正向观点,比如送孩子上学遇到堵车,即便很焦躁,也要分享窗外的景色、广播里好听的歌曲,或者告诉孩子“有了这次经验,下次就知道换另一条路走了”。 3。对爱人:多些赞扬和忍让 互不相让常常是夫妻矛盾的导火索。建议夫妻间交流要把夸奖的话、认错的话当成口头禅,比如:“是呀,他(她)太不容易了,我得对他(她)好点”、“对不起,我错了”、“你真棒”,这些话会在不知不觉间让对方心里感到温暖,夫妻感情升温。 4。对同事、朋友:与人为善、学会克制 要多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同事和朋友的行为,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克制情绪,不要失态,更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在恶语出口前,冷静1分钟,将心比心地想想对方的不易,并且多预想一下可能导致的后果。你最终决定说出口的言语,会或大或小地影响你的人生。 如果对方不好好说话,我们要克制情绪,表达善意,不要指责“你怎么”、“你凭什么”,而要使用一些正面的语言,比如“我希望”、“我建议”等,这样可以增加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来源:生命时报 |

Read more

大事难事看担当 小事琐事看修养

《论语》中对观察一个人的方法有这样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应该看这几个方面:他做一件事的出发点是不是好的,他做事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否妥当,他的原则底线在哪里。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做的到位,无论别人怎么说,这个人应该基本上还是能靠得住的。 在看一个人有没有担当的时候,要看他在面对大事难事的时候怎样处理。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遇到了自己所不能解决或是无力承担的事情时,往往容易采取逃避的办法,或是自我保护的措施。 他们总想着,发生事情总会有别人承担,所以从来不会想着自己主动去承担什么责任。 所以,逢着那些大事或难事的时候,便可看出一个人的担当来。 如果他能够在艰难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或者是在紧要关头承担大任,那么就肯定会成为更多的人的精神支柱,也往往会被大家所信服和拥戴。 而看一个人的修养,需要看他在小事琐事上是怎样处理的。 小事琐事十分繁杂,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而在情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处理事情的方式。 缺乏耐心和修养的人很容易情绪不稳定,从而暴怒、烦躁,迁怒于人。 在愤怒的情况下,特别容易让人做出失去理智的举动,而且通常这样的伤害都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而一个有修养的人,即便在繁琐的事情面前,也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客观地作出分析和判断,不会让情绪影响到事情的进展。 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 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琐事,勇敢的去面对那些不期而遇的大事难事。 一个既有担当、又有修养的人,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下,命运都不会让他失望。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你内心的高贵,就是上等的风水!

所有的风水中,第一风水是人。人的善良、大德,足以改变坏风水的影响。再坏的风水,都抵挡不住有德者的光辉。无德者,即便占据天下最好的风水,也不能发挥作用,不能长久。 人的第一风水是心。《坛经》上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我们的内心,人心里包含了一切福田,这个福田是开拓耕耘还是荒废,全在我们自己。 人的身体也是一个风水宝地,你的心念,你的所想所思,内在的情志,从你的外在,展现的淋漓尽致。你内心是不安,还是从容,都会从你的言语和行为中展现出来, 所以人身体的本身就是一个风水场,它又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和抵御着好与坏的事物。人身体内在的机体,在儒家思想里以仁、义、礼、智、信来表述。佛家的思想中被阐述为,地、水、火、风。老子;以道、天、地、王来表述。 你的四大平稳和合,你身体的风水就为上乘风水,散发的都是好的能量,你的四大不合,就为差风水,散发出来的就是坏的能量。 真正的好风水,好人生,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高贵。在这个世界上,内心的高贵比物质的高贵更加宝贵。 富是物质的拥有,没有精神的高贵,永远成不了贵族。富二代在中国俨然是一个贬义词,目中无人,横行无忌,因为中国富人大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富起来的,财富积累也才区区三十年,还是钻了各种空子,所以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富人,充其量有些暴发户。 二战期间英国王子爱德华视察贫民窟,他对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真正的贵族永远尊敬每一个人,即使对方是不名一文的穷人。 高贵不是奢侈品加身的包装,高贵是源自内心的本善担当。金钱上的富有永远弥补不了精神上的贫穷。物质上的富足不能与精神的高贵等同。富可以是一个数字,但贵的内涵更深,是金钱永远无法抗衡的丰厚底蕴。 富不贵只能是土豪,你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孔子说“富而不骄,莫若富而好礼。” 如今我们不缺土豪,但是我们缺少贵族。 高贵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高贵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之志 高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之心。 精神的财富和高贵的内心最能养成性格的高贵,以贵为美,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和气的氛围;以贵为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素质。以贵为尊,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也提升一个境界。 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透露出优雅的品质,一个道德高贵的社会大街小巷都会留露出和谐的温馨,一个气节高贵的民族一定是让人尊崇膜拜的民族。别让富而不贵成为永久的痛。 分享一段网上流传着改变内心的风水的方法,让我们的内心高贵起来: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 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 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 喜欢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 喜欢享福,痛苦就越来越多;

Read more

看不惯的事物越少,证明你越在进步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印象特别深的同窗。那时候学校管理是很严格,对宿舍卫生包括内务等要求都比较高。那个年纪的男生,很大部分都不喜欢整理和清洁个人物品。但是数他的床铺永远是最干净、最平整的,就连床下的鞋子、洗漱用品都摆放得像是列队集合一样。 每次担任宿管的教师去做检查,总是指着他的床铺让我们学习,以他为标杆,假如做不到就谦虚向他请教。我和别的舍友当时因为这事而忿忿不平,打心里看不惯这个“异类”,同在一个屋檐下,何必总是抢着出风头呢?觉得他是存心想讨好老师,在综合评定上给他加点分数,势必也很享受夸奖所带来的虚荣心的满足感。 毕业后出来工作了,也总觉得身边同事奇葩的太多。个别同事,明明是同一职位,总是把自己放在领导的地位上,不但自己每天勤勤恳恳,该吃饭不立即去吃饭,该下班不立即下班,好像废寝忘食似的忙起来没完。 更有甚者,还总关怀他人有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如若看到他人不认真工作,他就会发挥主人翁精神,语重心长地劝说:时间是宝贵的,最好还是利用好所有剩下来的时间努力赚钱。这着实令人看不惯,这麼做还不是为了拍领导马屁,还不是为了引起领导的注意。对方还美其名曰:要把自己当成公司领导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份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看不惯。看不惯别人用苹果手机装腔;看不惯别人穿名牌显摆;看不惯别人整天嘚嘚瑟瑟;看不惯别人经常扣扣索索;看不惯别人整天意气风发;看不惯别人时常我行我素;看不惯别人出尽风头;看不惯别人八面玲珑…… 当看不惯别人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其实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了他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看待事物的,别人也就该通过这个标准看待。 殊不知每个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长环境都大相径庭,做事风格当然也不尽相同。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习惯之别。 看不惯别人,对于自身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当你产生看不惯的情绪时,自己的状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句话说:看不惯别人,是自己修养不够。我个人比较认同。真正有修养的人眼中不会有这么多看不惯的事情,他们懂得求同存异,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所以,我们做人也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你打交道。 当你看不惯别人,潜移默化中你就会把这个点扩大化,随着时间推移,觉得对方果不其然是自己心中想象的那样,越来越不可理喻。 有句话说: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而当你恨一个人,则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才行。其实这就是掉进了自己思维的陷阱,自己给自己挖坑。逐渐积累的怨气只能是自己生气又伤身,而别人依旧我行我素,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甚至我们会发现,那些我们总是看不惯的、做事极具个人风格的人,反而现在都混得比较好。这是因为对方不会因为别人的举动而影响到自己,目标导向性比较强,也很具有包容性,故容易成事。哪哪看不惯的人,实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陷在看不惯别人的泥潭里,只能让我们蒙蔽双眼。挣脱开杂念的束缚,试着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事物。当你看不惯的事情越来越少,也就证明你在逐渐进步了。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以和气迎人,以正气处事,以静气养己

㈠ 与人和气生财福,横眉立目没人缘 《周易》:“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意思是和气能带来吉祥,乖张会导致祸殃。 和气生财,和气添福。对人和颜悦色,一团和气,自然人人乐于亲近;若是对人一脸严霜,横眉冷对,甚至一言不合就拔拳相殴,则人人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若自己总是一团和气,会被人当成老实人而受欺负,不如表情凶狠让别人畏惧,从而让人不敢小瞧自己。 其实不是这样,可以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表面看来,火比水要可怕得多,火焰熊熊,让人不敢靠近,而水安静的时候显得温柔可亲,可是千百年来,死在水里的人远远多于死在火里的。 受人尊重是靠自尊自立的人格,而不是靠色厉内荏,狐假虎威。被人不当回事,甚至嗤之以鼻,不可能是因为一团和气,更可能是因为表里不一,蝇营狗苟,说一套做一套。 ①父子和则家宅安乐 这里的“父子”指父母与子女。古人讲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 早期父母养育子女,养而能教,既不能忽略、无视孩子,也不能有很强的控制欲,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要在家庭中营造温馨和睦的氛围,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则反过来要照顾日渐衰老的父母,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更要在精神上给父母以安慰,常回家看看。 ②兄弟和则手足提携 兄弟姐妹之间,在小的时候是玩伴,长大以后是互相帮助的手足,有共同的童年经历,朝夕相处,这份“血浓于水”的感情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礼物不是王子、公主般的待遇,而是兄弟姐妹,偶尔打闹,但总是在一起的伙伴。 生活中遇到难处,能够铁了心、豁出去,奋力援助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弟亲,才叫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③夫妇和则闺房静好 只有夫妻和睦和气,孝敬父母、养育孩子才能全心全意,夫妻相互支持才能支撑一个家。 有人说,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其实,随着时间流逝,婚姻生活慢慢归于平淡,夫妻感情就逐渐类似于亲情,这时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受住诱惑。 夫妻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发生冲突的时候,千万不能旧事重提,要学会善忘,过去的就让它永远地成为过去吧。 ④朋友和则相互维护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总要有朋友,和别人老死不相往来是不行的。 对朋友和气,朋友之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交心”,一个是“互惠”。 “交心”就是朋友之间要真诚,人都有交流的渴望,可以和知心朋友交流一些比较隐私的事情,有些话只能和亲人说,而有些话却不能和亲人说,只能和好友聊聊。 朋友之间的“互惠”主要是情感上的,不是说自己为朋友做了三件事,也必须对等地要求朋友为自己也做三件事,朋友只要对自己真心实意就可以了,能做多少只是他的能力问题了,并不重要。

Read more

说话的音量,决定了你的高度

俗话说:自古贵人声音低。 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价格亲民的大排档,不管人多人少,都是闹哄哄的,但去西餐厅或者高档点的中餐厅,环境都是优雅安静的。 也就是说,音量大,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 01 我有个堂叔,嗓门非常大,他总说只要他吼一嗓子,方圆三里都要抖一抖,因为他的大嗓门,他自豪不已。 有次我们村和别村因为争地的事情有点小摩擦,我堂叔说让他来解决,看他不把对方的气焰给压下去。 我那时候还小,以为他出马肯定能把事情办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差点打起来。 最后请了村里一个读书的老先生出马,两村的代表在我家聚头,我以为非得打起来不可,没想到会开了不到两个小时,就不声不响地解决了矛盾。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老先生说话总是温温吞吞的,没有一点我堂叔那种大嗓门的豪气。 他带头开个会,竟然把我堂叔都解决不了的事情给解决了,实在是震撼到我了。 我们总以为嗓门大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其实靠嗓门引人注意,大多是没什么本事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一声不响,也能使方圆三里抖一抖。 张飞的声音能吓退兵马,可他还是做了闷声不响的刘备的小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如果嗓音能解决问题,驴都能统治这个世界了。 02 刚毕业的时候,领导带我去见两个客户,约在一家粤菜馆。 我看他们中间有个人很有派头,穿的西装革履的,说话声音也中气十足,另外一个则闷声不语的,说话半温不火的。 我当时刚出社会,还不知道怎么看人,就以为这个中气十足的是领导,于是一个劲地和这个人套近乎,一直给他敬酒讨好他。对那个说话温文尔雅的人没放太多心思。 酒过三巡之后,本以为订单能敲定,我拍着我一直讨好的那个人的背说:兄弟,如果合适,我们就把订单给签了。那个人也是醉醺醺地说:我做不了主啊,得问我们刘总,然后指着和他一起来的那个人。 我酒一下就醒了,原来我一直讨好错了人了,那个中气十足的是个兵,相反温文尔雅的这个却是个领导。 好在带我的经理也在,他和刘总一起慢慢的品茶,我们还在劝酒的当口,他们已经把合约定下来了。 回去的路上,领导和我说:不要看大声咋呼的人就以为是领导,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从不显山露水的,相反倒是那些虾兵蟹将最喜欢耀武扬威。 03 那些真正有格局有实力的人,因为他们这种人所谈论的内容,经常牵涉重要的机密,名人的隐私,大金额的金钱数据,所以,压低声音成为他们沟通交流的要求。 另外,那些成功的,有修养的,有社会地位的人,通常都是敏锐聪明之人,相互直接交流,不费劲,更用不着大力气嚷,所以音量也就自然而然低下来了。 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一书中描述了白领和普通工人的区别,白领轻声细语讲话,普通工人则大声叫喊。 在高档小区,你很少能看到大喊大叫的不文明现象,但是在普通的民房公寓,则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家在大声说话和歇斯底里般的争吵。

Read more

一个人对待友情的修养是怎样的

前些日子,去老罗的公司喝茶。老罗的公司最近在上新品,他叫我去无非是让我帮他看看一些数据。 而他也正委托另一个朋友在做市场调研。 正巧那天,另一个朋友做完了调研报告和数据,给老罗拿来。 老罗二话没说,便起身把秘书叫进来,说可以让财务负责打款了。 那个朋友好像是刚做了小团队,可能也未经历太多。面对老罗的爽快,有点手足无措,竟然有点恐慌,连连说:不急的,我们是朋友,哪怕免费做,我也乐意。 老罗笑了笑,我们是十多年朋友了,该收的钱收下。钱和朋友分开处,最愉快。 老罗说得朴实,接着和我聊天。 老罗开着一家同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他说,‌‌“我不太喜欢因为结交了一个朋友,而拼命希望他为你免费创造价值。我喜欢主动谈钱,也喜欢和主动谈钱的人做朋友。主动谈钱不是大方,恰恰是彼此的分寸感,金钱和友情分得越清楚,就越能够长久下去。‌‌” 想起一句话:不占朋友的便宜,是一个人对待友情的顶级修养。而好的友情,真的都很贵。 ******** 我见过一对好闺蜜的翻脸。 事情很简单,一个朋友开了个店铺,离闺蜜家很近。每次都会找闺蜜来帮忙看店铺。她的闺蜜是个全职太太,可能在她眼中,就是不干活的女人。 出去玩了打电话给闺蜜,去聚餐了打电话给闺蜜,看电影了也打电话给闺蜜。无非是,你帮我看一会店。 就这样,一直到某一次,闺蜜终于忍不住了,说,你这样有点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了。我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 那个朋友说,不就是顺便看个店嘛,又不是每天。好朋友之间帮忙是应该的。 闺蜜终于发火了:其实,我的时间也很宝贵。麻烦下次来请我看店,付我工资。 文中那个闺蜜最后和那个朋友撕破了脸。她问我:她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该和她撕破脸。 我说,好的友情都很贵。真正的闺蜜,是那个你舍不得麻烦的人。 ******** 不是朋友会做蛋糕,你就可以每天免费去吃喝; 不是朋友会画图纸,你就可以理所当然认为装修有保障了; 不是你朋友在国外,就应该为你跑遍整个城市只收你物品的贴牌价; 不是你朋友开咖啡店,你就可以每天12小时坐在里面占着位置不点一杯咖啡; 不是你朋友没有工作,你就可以指使她做这做那。 友情不是理所当然的索取,而是珍惜真爱所有的付出。为对方该得的一切付费,是你对友情最好的表示。

Read more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

有一种人,他们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不紧不慢;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真诚而温柔地对待他人。 这样的人总是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舒服,身上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美好。 一个人的言行,正是赋予生活的样子,请记住:没有人有义务通过连自己都不在意的言行,去发现优秀的内在。 北京饭店有位理发员朱殿华老师傅,他给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了。据朱老师傅回忆,每次总理都会来到门口迎接朱师傅,握着他的手说:“老朱,又麻烦你走一趟了。” 有一回,朱师傅给周总理刮脸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朱师傅没有提防,总理的下巴被刀子划破了一个口子。朱师傅惶恐不已,连声道歉:“总理,真对不起你,我工作没做好……” 周总理大笑起来:“怎么能怪你呢,都是我不好,咳嗽的时候,没有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子躲得快,要不……哈哈哈!” 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了周总理良好的个人修养,体现了他骨子里的善良与温和。一言一行间,就是灵魂的模样。 我们观察判断一个人,通常从他的言行开始,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是用内在的气质和涵养,在岁月的沉淀下逐渐打磨而成的。 曹雪芹写多愁多病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善良懦弱的迎春是“肌肤微丰,温柔沉默”,写精明强干的探春则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忧郁的人眉头紧蹙,宽厚的人眼神温和,自信的人自然嘴角上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影响整个人的体态、外表、内心。 一个自持修养,精致律己的人,他的言行不会恶劣,生活不会痛苦。 被称为“上海最后的贵族女子”郭婉莹郭四小姐,文革时期沦落去扫厕所,即使在那样的岁月里,她依然细心打理容貌,于煤球炉上蒸蛋糕,看书的时候用镊子翻书,她的言行仍然透露着着从容和优雅。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人:穿金戴银,大牌服饰包包,却仗着财大气粗,便对人颐指气使,毫无礼仪,言行不善。 一个美的人,绝非肤浅的外表,它是一个人剥离了外表之后的素养,是放在瀚海人群里也能一眼分辨出的气场,这是灵魂的样子。 一个人去饭店吃饭,吃完准备买单时,发现忘了带钱,他忙对店老板说明原因,并承诺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门。 这情景被一个无赖看到了,他也进饭店吃饭。吃完后学着那人的样子说忘了带钱。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让他买单不可。无赖不服道:“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帐,我就不行?” 店老板说:“人家吃饭,正襟危坐,喝茶一杯一杯酌,吃罢掏出纸巾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而你狼吞虎咽,脚搭着桌子,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分明是个无赖之徒,我岂能给你赊账!” 兰彦岭曾说过:“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一言一行,都将被人看在眼里,所体现的正是我们的修养,是我们灵魂的模样。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这些年,你到底是怎么度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先别急着回答,因为你的言行出卖了你的内心,你的过往都写在了脸上。 眉梢眼角见清风明月,举手投足里赏心悦目,落魄的岁月里依然保持优雅与从容,这就是灵魂最美的模样。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 有章法 生活里,很多人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不问青红皂白,先着急。 简单说,就是沉不住气,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一个反应永远是着急,好事急着昭告天下,坏事急着担忧焦虑。 所以经常出现一种尴尬:心心念念的好事没发生所以很失望,担心半天的坏事也没发生,白白吓唬自己一场。 但也有些人懂得冷静地谋划自己的未来,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面对难题,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永远是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该怎么办,有节奏、有章法地制定计划,从而把握局势。 你能否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决定你过怎样的一生,即使未必能思虑周全,但至少不会让自己的一生败在事发后的那几分钟里。 不要拒绝新事物 再好的千里良驹,也比不上汽车。珠算再快,也比不上计算机。 时代的进步,就像奔流不息的长河,如果你永远待在原地,就算没有退步,却已经被长河远远抛在身后。 一个人的格局越小,看不惯的事情就越多。 时代抛弃你时,连声招呼都不会打。抱着好奇的眼光看世界,对待新事物你可以保持怀疑,但不要盲目的拒绝。 新事物的好与坏,有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你拒绝新事物,看似屏蔽了垃圾,却也与机会、成长、希望失之交臂。 新事物也许会带来阵痛,可若是拒绝了新事物,则势必走进人生的死胡同。 人一旦对自己感到满意,就会停留在原处,不再自我前行去迎合变化,转而沉溺在幸福当下。 当人沉浸在虚幻自我意识中,拒绝接受痛苦伤害,也就拒绝去接受新的可能。 不惧将来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吗?” 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 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我们常常因为害怕未知的风险,选择了裹足不前,那就只有饿死的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