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千万别把自己整的像台机器,永远不要忘了,你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知力的人。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吧,因为那里才是奇迹诞生的地方。 ① 四年前,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做了十来年的财务工作,开启了我的探索之旅。 作为一名曾经的职场逃兵,我不后悔怀揣一点点情怀与理想辞去了一份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工作,也不后悔选择培训行业以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一切探索尝试以及坚持。 我如今的状态在很多人眼里像是一位“斜杠中年”,也有人担心我这样超负荷运作,会不会有一天垮掉。 没错,我承受了很多丰富背后的痛苦,但也切实感受到了生命的丰富与多彩。 “斜杠中年”的优势显而易见,就在很多同龄人感受到中年危机扑面而来、为着一份职业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笃定的,因为我早在四年前决定转行之时就开始利用业余及零碎时间默默耕耘,为自己储备了一定的退路和资本。 世界的丰富一下子在我眼前铺展开来,就像小时候的自己对着万花筒好奇地看着里面的五光十色一般,这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四年之后的我有一天再次坐上熟悉的公交车,来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赫然发现一片荒凉,而门头早已换成了陌生的名字。恍若隔世。 ② 还记得那家企业虽然不大,但像极了一所养老院。曾经那里聚集着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及亲戚关系,在那个时候,关系意味着一切。你根本无法想象在老板跟前颇受优待的采购部小哥和看门的大爷是父子关系,然后他们家和老板家又是什么远房亲戚,更荒谬的是,你更想不到那个在车间里工作效率不高但脾气火爆的中年妇女竟是采购小哥的媳妇。 还有更让我毛骨悚然的是,厂里绝大多数的员工成天家和工厂两点一线的奔波,过着闭塞的生活,太多太多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了几年之后,就在厂里谈了恋爱成了家。我实在很难想象,多年之后,如果这个厂子倒了,这一家子又该何去何从?细思极恐。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看到厂里的那些四五十岁的前辈们,茶余饭后经常去其他部门窜岗,聊着谁家买房子了,谁家孩子结婚了,谁家孩子考上公务员了,或者就一起望着电脑上的股市走势图,感慨着最近是熊市还是牛市,或者就打开淘宝,为几元钱的运费和店家磨一上午,如此种种,我就仿佛看见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自己。 在他们眼里,能够在这家“养老院”里波澜不惊地混着,享受着单位缴纳的保险和每个月按时到账的稳定收入,再把孩子拉扯大,孩子将来也最好能考个公务员,继续稳定地工作,早点结婚生娃,就是他们眼里完美的生活。 这种看不到任何可能性的日子,让我越来越迷茫。 我把这种担忧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都说我想多了,财务嘛,本来就是一个“越来越吃香”的职业嘛,你怎么不能学学那个谁谁谁,去兼职带个账赚点外快呢? 你这忧虑,多半是缺钱导致的。很多人都这样说。缺钱吗?不啊。 我的工资也还不错,然而那个时候的我天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还要陪孩子做家务什么的,我很久没踏进商场,也好久都不曾逛过街了。突然感觉自己快要与世隔绝了。 我忽然警醒,我不是缺钱,我缺的是宝贵的时间。 ③ 那个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活得像一块手表,到点了该做什么事情毫无悬念,每天踏进办公室,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工作内容熟悉的环境一度让我感到压抑和窒息。 我开始动摇了,我在想要不要试试他们说的方法,去代代账,这样会不会好一些?我问身边一位做HR的朋友,像我这种情况,是不是要考虑代账?对方的答复是,代账这件事,等过了四十岁之后再考虑吧,这些毫无技术含量的琐碎,只会无声无息地把你所有的理想所有的渴望消磨殆尽,像是长在骨缝里的沙粒,直到蚕食你最后一丝血肉与筋骨,将你变成一具躯壳。 回想起来,十多年前学这个专业,是缘于家里长辈的意见。第一志愿落榜后,家里长辈对我的期望就是从事一份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就好,何况会计越老越吃香呢?我走了很多路尝过很多苦才明白,会计不是我的梦想,这是家人给我安上的翅膀,挥舞的越高,我越痛苦;飞的越高,我越惶恐。 ④ 我无法从当时的工作中获取能量,或者说,我并没有从内心里喜欢上那份工作,它于我更像是一个工具,用来换取我需要的生存资源,仅此而已。 我说服不了自己调动内心的热情去热爱它,所以当我做到一定的职位之后,我发现自己再也爬不动了,或者说,再也不想爬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