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父母不同意买新款的手机给他,读国三的孩子就与父母冷战,不仅绝不开口和父母说话,还总是摆个臭脸,一副欠了他多少钱的样子……孩子试图以「把父母打入冷宫」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教养态度提醒 父母只负责孩子「需要」而非「想要」的东西 亲子间的消费之争,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吵着父母要买糖果、玩具,到孩子长大一些,要求想买游戏机、手机、电脑、摩托车等,因为花的是父母的钱,父母自然就觉得有权力给意见、下决定、或是行使否决权。以至于和孩子经常从家里吵到卖场、再从卖场吵回家,最终搞得亲子两不欢,甚至还会刺激、养大了孩子的消费欲望,父母这般「损兵折将」真是何苦来哉? ! 我从两个女儿有自行消费的机会(上学校福利社买东西),亦即在大女儿小一、小女儿幼稚园大班时,就开始给她们零用钱。除了在她们刚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因为兴奋、再加上缺乏经验而乱花时,我要忍耐着不去介入、干涉她们。其实不用等太久、且耗费极低的成本(六、七岁的孩子能乱花掉多少钱?),在她们经验过几次不愉快的消费,慢慢学会约束、修正自己的购买欲望和行为后,我就完全无需再去烦心她们的用钱,更遑论和她们为了消费而争执、冲突了。 所以,每当我们母女一起逛街、购物时,她们若看到什么喜欢、想买的东西,我都只需笑眯眯地说:「不错啊,妳可以考虑拿零用钱来买。没带钱的话,我可以先借妳;金额太大的话,也可以让妳分期付款……」,然后就把问题交还给她们自己去伤脑筋、做决定了。因此,两个女儿从小就知道父母没有一定要买什么给她们的义务,只有「爸爸喜欢或妈妈愿意」才买给她们的权力,也就是说,父母只负责孩子需要(need)的东西,至于孩子欲望想要(want)的东西,他们要学着自己满足自己,并学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同时藉由零用钱,父母还能培养孩子储蓄、理财等方面的能力,更能利用零用钱,让孩子承担起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例如,弄坏别人的东西,就要用零用钱买一个新的赔偿别人)。所以,你给孩子零用钱了吗?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读小学而你还没有给他零用钱,赶快给他零用钱!然后,你也能体会「零用钱」是多么有效又好用的教养工具了。 高效能父母这样做 Step 1 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 因为无法得偿所愿,孩子就试图以冷战迫使父母就范。孩子这样的做法,对于不同想法和观念的父母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有的父母会觉得生气,认为孩子居然使手段来胁迫父母;有的则会感到伤心、难过,觉得在孩子眼中,自己甚至还比不上一只手机;而有的父母则会觉得失望,认为孩子只会追求潮流、太过浮夸、虚荣。那么针对父母不同的情绪、感受,孩子的行为目的就是争取权力、报复或是自暴自弃。 Step 2 处理父母的情绪 无论孩子的行为目的是想要争取权力、报复或是自暴自弃,父母首要处理的都是先平抚自己的情绪,再来处理孩子的问题。特别是,当孩子想以情绪操控做为武器,父母就更不能显露出「中弹」的模样。一旦,孩子发现父母果然情绪受到影响,就会将这些操控的戏码如火如荼地继续演下去。 Step 3 厘清这是谁的问题 孩子想要新款手机被父母拒绝,因此生气、难过都属合理正常,父母可以同理接纳他,但并无责任要去化解他的情绪(买手机给他,孩子就开心了),更没有道理要被孩子的情绪绑架,因为这本来就属于孩子自己的问题。 基于希望孩子能以正面的态度及方式处理问题,父母可以运用反映倾听,协助孩子加快走出负面的情绪风暴: .朋友中,只有你的手机最旧,让你觉得实在太逊了? ! .因为旧手机功能太少了,所以你想换一只新款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