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1.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 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 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 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营养过剩了一样中毒,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 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 八杯茶行吗? 茶不行,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 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 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 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 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 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 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Read more

立足小公司的六大心态

随着创业机制的日益形成和完善,各类小公司将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小公司虽有其机制灵活,发展空间大等优势,但由于创业者的资金、经验、管理等不利因素往往使员工自感风险大、不可预测因素多。作为一个员工如何在小公司里工作得心应手呢? 一、以合伙人心态投入 在创业阶段头绪多、事情多,作为员工应事无巨细地都要做,其至身兼数职成为一个“多面手”,在看待或处理问题时要以“合伙人”的角度对待,如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尽可能地完成任务、尽可能地节省资金。由于与老板经常接触,给老板“同舟共济”的感觉就会容易形成价值观的统一。 二、以自觉自律心态投入 创业伊始,公司在管理方法,操作规程等方面肯定不尽如意。在此情况下,作为员工不能太计较或钻空子,而应积极主动工作,自觉自律地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如经常性加班、没有出差补贴等。作为员工应予体谅,把自身的经验、能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创业期建立的感情,每位老板都会在今后以补偿或论功行赏的方式进行的。如对公司的忠诚度、为公司作出的贡献往往会有“红包”、职务晋升的馈赠。 三、以敢于创新敢与负责的心态投入 由于创业者自身的局限性和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使公司的做法朝令夕改、一些想法左右摇摆。作为员工在服从、尊重的前提下,应以主人翁精神经常提出自己大胆的设想、做法,应以经常与老板或其他员工沟通以达成共识,并努力使之实现。这样一来既拓展了老板的思路,又为实现自身价值打通了一条管道,对公司的发展大有裨益。 四、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态投入 人与人之间是有一堵无形的“墙”的,作为老板或员工都想长时间的合作,但由于这堵墙的存在往往“结婚不久便离婚”。这种现象在小公司里尤甚。作为员工在工作中不宜过多的猜疑或权衡,否则也容易造成老板对你的“不放心”。既然成为公司的一员,就应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乐观豁然的姿态去胜任工作。这样积累的经验教训对自己来说也是笔不小的财富。 五、以发展求实的心态投入 每个公司开业伊始,总是想大干一场做一番事业的。但对碰到的困难要么估计不足,要么就措手不及。作为一名员工,应正视这一事实,以常人的心态对待之。既要积极地投入工作,同时对企业可能碰到的问题有个客观的评价,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失误造成的问题;一旦碰到问题时,不是去如何回避,如何推卸,而是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去解决。假如以旁观者的身份发发牢骚或评头论足,既显不出自己的高明,也不会得到老板与同仁们的认可。 六、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心态投入 在小公司里,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可随意、不注重小节的。因为平时与老板、同仁们经常接触,往往从一些小事情上来判断一个人的。容易拍马屁,也容易被人发现拍马屁。因此,作为一名员工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譬如与员工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不要亲密无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要对与已无关的事说三道四等等。 总而言之,要立足于小公司,并且不致于流动性很大,就应该学会一些“生存之道”,不能以一种习惯思维、固有模式来处事。 图:pexels.com

Read more

信人别信嘴,交人要交心

信人别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交人别看他收获什么,要看他给予什么。 舌灿莲花的,未必是真心,默默无声的,未必就没心。 好人嘴贱,坏人嘴甜,有些人说话不中听,做事却从不让你失望。 有些人宁多做不多说,有些人说的好但从不做。 有些人可以共享乐,但却不能共患难。 你帮他的时候好话说尽,你有难的时候却找不到人。 背后捅刀的事儿没少干,见了面又一副笑面虎的样子。 人若有心帮你,不会急着和你称兄道弟,也不会和你越说越客气。 说话总是直来直去,在你面前从不拐弯抹角,不计较为你付出多少,用真心实意把你感动! 一个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别去看嘴,要去看心。 嘴甜的对你巴结讨好,真心的对你实意帮衬。 一个人是珍惜你还是利用你,不在于平日,而在危难时。 心里有你,惦记着你,心里没你,戏耍着你。 谁需要你时才找到你,谁不离不弃的帮衬你? 不珍惜你,再伤心别恳求,一心为你,再风光别忘恩!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朋友是人生最美丽的相遇

活在这个世上,人人都会有朋友。真正的友情是一种纯洁、高尚、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人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音乐,就如死水一潭;我们不富有但我们却因有了友情而内心快乐富有。 朋友是人生最美丽的相遇 – “修得百年同船度”。在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我们能够彼此认识成为同事(同学)实在是缘份。在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环境下,在不同经历的心海里,我们又能相互了解,越走越近,可以说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不是每个人生都能遇到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美丽的相遇。 朋友是心有灵犀的相契 – 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朋友是心有灵犀的相契,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不需多言,不需废话,不需张扬,很多时候都会心心相印。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 朋友是苦乐荣辱时的相伴 – 朋友应该在漫漫人生路上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彼此送上绵绵心语。寂寞或快乐时我们聚在一起在倾诉和聆听,身心憔悴时我们相聚直到欢歌笑语。我们就在岁月流逝中相伴不弃。 朋友是永藏心底的牵挂 – 花落才有花开,有散才有相聚。世界许多东西没有永恒,这世界许多事情没有结果,而美丽依旧美丽,辉煌照样辉煌。很多朋友因找寻自己的舞台而各奔东西,于是人生便有了一种淡淡的美好的回忆,牵挂和思念,这份情谊永藏心底。 朋友间需要彼此相辉映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有了情投意合我们才成为朋友。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辉映,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不必虚意逢迎,而要遥相晖映,一荣俱荣。珍惜友情吧,让我们相伴一生!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信念的力量

一直觉得,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正确信念的人,将过着迷失的一生。 人生没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只要你想要,你就一定能。 尽管很多时候,外界因素我们不能把握,但个人行动却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定的信念。唯有信念,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就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不要因为途中乱花渐欲迷人眼,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不移,不及不退,就是一种信念。《荀子劝学》曾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只要心存信念,困难和挫折便都无法阻拦我们奋进的脚步,无法挫败我们那颗坚定不移的心。信念,它是锤炼我们钢铁意志的熔炉,也是造就我们前进不馁的意志,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持。 拥有信念,就是拥有一份上足了发条的动力,不畏艰难险阻,一心只求抵达。我们不可能做什么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但只要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念,竭尽全力地去做,便也算无愧于心,无憾于行。 金钱,荣誉,掌声,不过过眼云烟。唯有信念,是一种精神食粮,它可以一辈子为我们指引方向,也可以引领我们走向黎明与曙光;也唯有信念,可以永伴我们走到地老天荒。 人生从坚定的信念出发,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路就在自己脚下,就看自己怎样选择,留下什么,放弃什么,选择决定方向,坚持决定成败。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天空不会有阴天,但只要心有阳光,处处皆有曙光;没有人能预测未来能一帆风顺,但只要信念不变,初心不移,依旧可以乘风破浪,迎风远航。 信念是黑暗中的光亮,让我们在踌躇迷惘中找到自我,信念是心胸的一种豁达,因为锁定目标,而不计较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都说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而我觉得,坚定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人生只有难免的挫折,没有绝对的失败,生命的质量就是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的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过往走过的岁月,给予我们无法遗忘的明鉴,只要信念还在,希望就在远方。 一叶扁舟,风雨飘摇在浩瀚的大海,踽踽独行,却在不变的航向中延伸着梦想的彼岸。那些泛滥在水面的层层浪花,既是颠簸,也是助力,只要坚信舟亦是渡船,它就能渡你上岸。 相信,能让我们逐渐强大的,不是执着,而是放下;能让我们慢慢淡泊的,不是得到,而是失却;能让我们登高望远的,不是他人的肩膀,而是内心的学识;能让我们站立昂首的,不是卑微的苟活,而是不屈的抗争;能让我们重新开始的,不是等待住事的结束,而是勇敢的和过去告别;能让我们终生追逐不懈的,不是远方的目标,而是不死的信念。 漫漫人生路,且让我们怀有一种健康而活泼的心情,善待自己的生命,用热情去呵护梦想,用豁达去接受挫折,用信念告慰灵魂。即使这条行途跋山涉水,坎坷荆棘,也要持一份坚定,微笑面对,从容走过。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你想得太多,所以看见得少

我在接受咨询培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摩了她的咨询录像。 来访者是一家人。先生和太太四十多岁,女儿刚上大学。太太和女儿坐在一起,先生一个人坐一边。 老师问先生:「最近怎么样?」 先生说:「我挺好的,最近正在办离职手续,虽然放弃外地的工作比较可惜,但毕竟一家人团聚比较重要。」 老师又问太太:「你怎么看你先生搬来跟你们一起呢?」 太太说:「很好,这是我这辈子感觉最好的时候。」 老师又问女儿:「你怎么看呢?」 女儿一撇头,说,「随便。」 老师停了下来,问我们:「你们看到什么?」 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我看到女儿对父母都很冷漠;有人说,我看到先生虽然搬来了,但心里其实并没有那么乐意;还有人说,我觉得妈妈和女儿之间存在着一种用来对抗父亲的隐性结盟…… 老师微微一笑,说:「我什么也没看见。我只是打了声招呼。」 老师说:「你们说的这些故事都很好,但这都是你们想出来的,不是你们看见的。如果你们牢牢抓着脑子里已有的故事不放,就不会有探索的欲望,也不会看的咨询室里真正发生的事情。」 我的这个老师可不是一个温柔的老太太,她很毒舌,经常威胁我们,如果不好好做功课,就要把我们吊起来。我还从她那儿学了一个新词,叫Mental Mutual Masturbation,翻译成中文叫「精神互撸」。说的是一帮人说着一些他们自己也似懂非懂的概念,讨论一些他们自己也似懂非懂的东西,越说越嗨,共同营造智力上升的快感。所以当我们说了自己其实也不懂的话,她就会用「Mental Mutual Masturbation」来讽刺我们。 老师的督导也非常的实在,就是一句话一句话地过逐字稿。老师会问我们的意见。如果我们说了对话以外的内容,类似「我觉得爸爸在咨询中参与得比较少」,无论我们说得多有道理,老师都会打断我们直接说: 「不要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要去看正在发生的事情。要把正在发生的东西看细看实。」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已经发生的东西,却擅长去想没有发生的东西?因为我们的想法是原来的,而正发生的事情是新的。我们总想把这些事打包放到我们原有的框架里。这样的加工过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我们以为「看见」的东西,其实已经是我们的「想象」了。 以前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咨询的训练方法,现在我发现,它本身还是一种心理干预手段。 思考生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近的,一种是远的。近的方式是看真实的、看正在发生的事;而远的方式是想象没有发生的、抽象的事。近的方式是描述性的,而远的方式是评价性的。当我们用远的方式去思考时,我们就会看不清真正发生的是什么。 我以前做讲座时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他跟我说: 「我有一个远大目标,希望能成为一个像我老师那样的科学家。可是当科学家需要先考GRE,要去国外读博士。读博士还要读很多文献,发很难的paper。回来还要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错,我的目标就功亏一篑。一想到这些,我就很焦虑。就觉得眼前的事很没意义,于是什么也不想做了。」 他在用很远的方式思考生活。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生活只剩下大纲,没有内容,自然也就变得无聊无趣。

Read more

这八种人将会跟社会脱离关系,你是这八种人吗?

社会不景气,一定会淘汰不争气的人。如何不被淘汰,只要你不在这八种人之内。如果你在这八种人之内,那就得引起注意了。 1. 靠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的人 21世纪是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抱团打天下已是趋势,谁拥有人群,谁拥有市场,1+1=2叫数学,1+1=11叫经济学,一根筷子能折断,十双筷子折不断。 2. 观念落后知识陈旧的人 过期的食品不能吃,过期的观念也不能用。21世纪的成功学,不是你赢过多少人,而是你帮过多少人。学助人成功的本领。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人成功在短板上,人失败在短板上。人成功在缺点上,人失败在缺点上。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计。 六大劣根断送一生:自以为是,不以为然,倚老卖老,老气横秋,格格不入,每况愈下。 只要你把人做好,这个世界都属于你。 3. 8小时之外不学习的人 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八小时之外如何运用。有时间的人不能成功,挤时间的人才能成功。八小时之内决定现在,八小时之外决定未来。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生活。有学习才有选择权,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走进教室。不是社会发展太快,是我们思维反应太慢,为什么我们思维太慢,是我们没有跟上学习。人生有两大悲哀:结婚之后不再恋爱,毕业以后不再学习。 拒绝学习,就是拒绝成长。家长不学习,会被孩子看不起并且和孩子有代沟。夫妻一方不学习,就会有隔阂,学习的人如同长高的树,自然会有高藤来缠。一个人不学习,就会与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步伐,人活在21世纪,思想在20世纪,究竟学什么?不是学打工的技术,而是学创业的本领。 思想观念40%+人际关系40%+专业能力20%=成功,从这个公式里找自己的短板,缺啥补啥,社会需要啥你就学啥,不只是学感兴趣的,而是学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成功的。 4. 对新生事物反应迟钝的人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与巨大的商机挂钩。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又都在一片反对怀疑拒绝中悄然来临。21世纪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趋势有关,而趋势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来判断的。谁抓住趋势谁就抓住了未来。不学习就会把推论当结论,用已知判断未来,对新生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最终一定被社会淘汰。 5. 计较眼前目光短浅的人 计较眼前会失去未来,计较小钱会失去大钱。没有远见必寻短见。全世界最好的投资最没有风险的投资就是投资学习,学习可以让人有远见,学习才知道未来的趋势。 6. 技能单一没有特长的人 就像猫与老鼠的故事一样,猫说:“什么年代了,一种技术能活吗?”据经济学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有50个行业要淘汰。没有危机是最大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陷阱。人一定要在得意时给自己找退路,不要等失意时再找出路。 7.

Read more

哪有什么太迟了,这世上多的是大器晚成

一女友说想创业,决心下了几年,还是没打定主意做餐馆还是保健品店。一次聚会,偶然听闻做小生意的朋友多年间历尽坎坷的遭遇,她摇摇头,终于打消了创业的想法,“还是太迟了!” “什么太迟了?” “我都三十五了,家里孩子都两个了!万一遇上什么事,我可没法像年轻人那样折腾!” 许多人在遇到需要付出代价的目标时,为什么往往最先拿起的武器是借口而不是勇气呢? 两年前我搬去前房东家的时候,他的老婆Linda正在读护士课程。我在新西兰这一路都听说护士的高薪,也听说这个为期3年的学位有多么难拿到手。记得读护士课程的一位室友常一脸焦虑,“天哪,又要考试了!”随手拿出一本巨厚的书,那是她要熬几个通宵温习的内容。 那时的Linda已经40出头,有两个孩子,婚后一直在做家庭主妇,由丈夫供养全家的生活。看起来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然而,小女儿开始念小学后,Linda做了重返校园的决定,她选择了最难的护士课程。她说,因为“我也有想去实现的价值。” 我在那里断断续续住了两年,那也是Linda护士课程的最后两年。我最经常看到的景象是:每晚待孩子睡去,Linda便坐在写字桌前读读写写,有时我起夜,经过客厅,还能看见从那里透出的灯光。这两年间,所有主妇角色的剩余,都被她拿去修学位。 Linda的朋友曾在来做客的时候说,“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折腾什么呀?”一句话让气氛紧张,Linda抬起头问,“那以后每一年都要像从前那样过?” 两年后,Linda顺利毕业,也顺利在市医院找到一份护士工作。每周工作三十几个小时,高薪,受尊重,每天投身于救死扶伤中,再不是挨日子的家庭主妇。 在整个读书的期间,她从没有说过一句“太迟了。” 我在生活中听到太多次类似“太迟了”的话: “我都二十八岁了,都快成老姑娘了,再挑挑拣拣就嫁不出去了!” “恨死我的工作了,哎,熬着吧,好歹是个饭碗,三十多改行也太晚了吧?” “我一直想写作,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搞创作的都是少年成才,哪听说过我这把年纪执笔的?” “小时候就梦想做点生意,奋斗这么多年,终于攒好开餐馆的钱!可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算了,还是不做了!钱还是留给孩子读书吧!” …… 摩西奶奶在一百岁时给年轻人写了一封信,鼓励所有欲做出改变的人,人生从没有“太迟了”的说法。她在八十岁前,一直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的生活。八十岁之后,因患关节炎无法做刺绣工作,才拿起画笔。在生命最后的二十年间,摩西奶奶创作了一千多幅油画作品,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偶像。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很多人不敢为梦想改变现有轨迹,以为早已错过了奋斗的最佳光阴,却没有看到很多大器晚成的存在: 在“赢起来要趁早”的体坛上,女子网球名将李娜29岁时才首次获得大满贯冠军; 在庞大而优秀的作家队伍中,莫言57岁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精英们天才似的创业背后,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66岁才开始尝试开连锁店…… 我从小热爱写作,把成为作家当作唯一的梦想。我曾因为大学时没念文学系而觉得遗憾至极,“太迟了,我也许再也没机会成为作家了吧?” 这些年来从未放弃写作,并且坚持到让自己“晚成”,是读到了这样的故事——“严歌苓年届而立赴美留学苦练英语,到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写作硕士学位”。 所以现在,你说“太迟了!” 迟吗?

Read more

活到点子上(深度好文)

什么叫活到点子上?就是觉得一辈子没有白活,幸福指数很高,心灵很充实,回头看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太多的遗憾,如果让你再重新过一辈子,你还是愿意这样生活。这就是活到了点子上。 我的一个朋友有很强的经商能力,他如果做房地产生意的话,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他梦想的生活是草原、天空和马,于是,在他捞到第一桶金后,他立刻停止了商场的搏击,到内蒙古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草原,然后盖起一个很美的小度假村,养了十几匹好马。每当春天来临,他就去自己的草场,过起海子想要的典型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小度假村每年能够给他带来一些收入,去掉运营成本后还能剩下十几万,用来作为家庭的花销。他找了一个自己深爱的女人,女人也非常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所以两人在草原上流连忘返。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本书,叫《背包十年》,是一个叫小鹏的青年的自述。小鹏是一个不喜欢工作但喜欢旅游的人,他最长的工作时间也就是三个月,每次工作只是为了给旅游筹资。只要拿到工资,他就立刻加入驴友的队伍,并以这样的方式走遍了世界各地。他的文字和摄影作品被一些国家的旅游局看上,他们给他提供资助,使他成了职业的旅行家。就这样,他圆了自己一辈子旅游的梦想。他有没有一个喜欢的女人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他一定有爱他的人与他同行。 讲完以上两个故事,就可以来做一下总结了。 一个活到点子上的人大概需要三个要素: 第一,有一个自己真心真意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能带来经济收入。我的朋友喜欢草原,但同时还得靠度假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否则就活不下去;小鹏如果没有获得资助,也无法以职业旅行家的身份旅行下去。 第二,对于财富、名望、权力没有过分的兴趣,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第三,有一个特别值得你爱的人和你同行。这个人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爱人。 具备这三个要素,你就算真正活到了点子上。我把这个观点放到微博上,后面跟了几万条评论,大部分人说这三个要素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太难做到了。这表明大部分人都没有活到点子上。只要能做到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生命就会减少很多遗憾。 来源:西安晚报 / 财富管理智慧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你那么便宜 是因为哪都不缺你

8月份的时候,老A跟我说打算辞职了。 老A是我到广州之后才认识的朋友,在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打工,做后台开发。该企业以待遇高、福利好著称。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老A觉得自己应该会一直待下去。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部门又新招了一批新员工进来。这类企业,员工之间的薪资是严格保密,不允许透露的。不幸的是,老A无意中看到了一名新员工的工资条——然后发现刚入职的员工收入居然比自己还高,然后心理就不平衡了。 老A认为公司的工资制度严重不合理,对老员工也不够尊重。倘若自己表现不好也就罢了,事实上他已经是部门的技术骨干。从对公司的贡献来说,显然要比刚入职的矛头小夥子要大很多,但显然这些贡献并未体现在工资上。 工资倒挂现象 如果你在大企业待过,应该瞭解很多公司都存在不合理的“工资倒挂”现象。大致是这样的:同样的岗位,有时候入职几年的老员工薪酬可能还没有刚进来的新同事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新员工入职时候的定价,主要取决于当年不同公司之间的竞争。而老员工的薪酬,则主要由企业内部的制度约束。所以就业难的年份,员工薪资起点低。即便辛辛苦苦熬了几年不断加薪,还不如招工难年份进来员工也不难理解。 对企业来说这是正常现象,对员工来说就有点难以接受了。所以凡是频繁招人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必然增大——不是企业不好,而是对很多员工来说,跳槽是提高收入的主要且快捷手段。 但我今天想写的,不是教大家如何通过跳槽提高自己的收入。事实上,这些成型的规章制度不会因为你个人的离职而改变。而对个人而言,跳槽固然是提高收入的有效手段,但也意味着你之前的积累荡然无存,还面临新公司磨合的机会成本。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除了跳槽之外,是否有更好的手段去解决“工资倒挂”现象,如何得到和自己工资、能力相匹配的收入。 稀缺性决定收入 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工资倒挂”主要出现在大企业,在小型企业是较难出现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企业员工多、分工明确、流程清晰——这一方面意味着招人容易,即便某个岗位员工离职,也能马上找到补位的人;另一方面每个岗位做的事情也充分细化,对全局的影响有限。这便决定了大企业对老员工的定薪主要取决于岗位层级,对新员工的定薪主要取决于当年度的市场竞争情况。 而小型企业就完全不同了。它们招到优秀员工的难度远大于大型企业,也不可能将工作流程拆散到流水线的水平,往往是一个员工身兼数职。所以小型企业对员工的定价,往往取决于该员工的能力及实际贡献。如果足够突出,越级升迁火速提拔并不罕见。 这两种不同现象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员工的稀缺性(不可取代性)决定了他的价值,而价值则决定了其收入。 提高打工收入的核心是提高稀缺性 道理弄明白了,怎样面对“能力和收入不匹配”问题的方法其实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如果你所在的是一家大型企业,“工资倒挂”的现象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跳槽一条出路。 事实上,通过跳槽提高收入是另一种形式的饮鸩止渴。跳的时候很爽,但跳过去后会再次面临“工资倒挂”。最要命的是你在企业的个人品牌、人脉关系、领导印象等等一切都要从头再来。总不能无休止跳下去吧? 这时候,有两种应对措施。一种是打造个人在专业上的绝对实力和权威性,另一种是打造“工作之外”的稀缺性。 比如同样是从事技术研发,一开始大家都是可以互相取代的。甚至刚入职的新员工,历练半年后都能干你的活,只是质量好坏问题。这时候,建立自身在专业上的绝对实力是获得发展机会的很好手段。 关键在于你干的比别人好是不够的,因为对企业来说,完成比好坏更加重要。同样的工作,你做到90分,别人做到70分,不足以让公司必须给你机会。重要的分水岭在于:有些事情你能做,其他人都做不了。 一个技术难题,其他同事都解决不了,只有你能解决。一个很难搞定的客户,其他同事都铩羽而归,到你手里成功搞定。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越频繁,你被领导青睐的概率越大。 中国互联网界有个超级大猛人,叫李一男,曾经是华为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他大学毕业进入华为后的升迁速度堪称奇迹——入职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成为中央研究院副总经理,两年当上总工程师,四年就成为华为的副总裁。 别人一辈子都可能达不到的成绩,李一男四年就走完了。靠的当然不是关系,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他加入公司后不久,就接连解决了很多原来困扰了技术团队很长时间的技术难题。从商业价值角度看,他工作半年的贡献,或许是很多工作几年的员工都无法赶上的。(当然,后来他的发展也是个悲剧,这里就不提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