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不甘平庸,却又不去行动

1 闺蜜和我聊天,说她最近几天非常焦虑,她都担心自己快抑郁了。 起因是她的一个好友下定决心要考研,并且向她汇报了自己的“决心”。闺蜜对照自己的生活,每天像个陀螺一样高速旋转,上班忙得晕头转向,下班做饭做家务,周六日还要陪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 她说,非常讨厌自己这种状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放”出来,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总之,很失落。 她还说起自己认识的另一位妈妈,目前在清华读博。她非常羡慕她们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拼搏的样子。 我其实非常理解这种状况。我的理解是,发现自己生活琐碎且平庸,非常不甘心,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这种状况。 我记起以前看过的一部韩剧中的一个片段:女主角是个警察,她巡逻的片区有一座大桥,桥这头归她管,桥那头是别人的辖区。她经常在巡逻时将车开到桥头,然后想像桥那边会是什么样子,有机会去看看吧。 然而,好多年过去了,她却一次也没跨过那座桥,这让她非常沮丧。 也许,桥那头和桥这头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也是寻常街道,风尘仆仆的人群。可是,既然那么想去看看,为什么不去呢?把车再往前开一点儿,不就过去了吗? 2 其实,我非常理解闺蜜的焦虑。据我所知,很多年轻妈妈都是这样的。 孩子小,生活压力又大,每天被琐碎的家务淹没。偶尔夜深人静,有个声音会问你: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难道人生再也没有其他可能了吗?好像一眼就能将自己的人生望到头似的,再无转折,再无惊喜。 不甘心归不甘心,却似乎完全无法改变这种状态。尤其是,在孩子小、无人帮忙的情况下。 谁不想提升一下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时间呢?不但没时间,每天还特别赶。你不赶,小朋友就有可能迟到;你不赶,放学后小朋友就可能被独自留在学校。 同为妈妈,同为年过而立的“大龄女青年”,其实我也经常焦虑。我的焦虑源于很多时候我想写东西,却总是被打断,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问题是,我认识的很多作家,比我还忙,书出了一本又一本,但人家交友、旅行、阅读,样样不耽误。 于是就愈加焦虑,眼睁睁看着人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拼命挣扎却一直在地上爬。 是不是学会了认命,甘于现状,就能开心一点儿呢?我也经常这样反思,恨不得哪里能跳出个高人指点一下我的人生。 3 昨天,我的大学好友发了个朋友圈,我才知道她一直在学古筝。 她上大学时就想学古筝。她说,那时没钱,后来不差这笔钱了,又没时间了。 但是,她真的太想学了。而且学古筝这么简单的心愿,竟拖了十年之久,她郁闷得都开始怀疑人生了。于是不管不顾,硬着头皮报了名。 当然,学起来并不顺利,毕竟孩子小,老公工作又忙。她说,好几次想过放弃,于是拼命鼓励自己,明明那么喜欢,一定要坚持啊。然后不知不觉中,竟学了一年多,她自己回望这段日子也很惊讶。 去学古筝这件事,最大的改变是让她知道了,原来生活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 讲真,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它至少证明,当你执拗地将某件事情列入你的计划,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你就有时间去学去做了。

Read more

时间改变一切,一切改变我们

原先看不惯的,如今习惯了;曾经很想要的,现在不需要了;开始很执着的,后来很洒脱了。 失去产生了痛苦,也铸就了坚强;经历付出了代价,也锤炼了成长。 没流泪,不代表没眼泪;无所谓,不代表无所累。当你知道什么是欲哭无泪,欲诉无语,欲笑无声的时候,你成熟了。 累了没人疼,你要学会休息;哭了没人哄,你要知道自立;痛了没人懂,你要扛起压力抱怨的话不要说。 有些委屈,是说不出来的,即使有人问,也不知从何说起;就算有人疼,也代替不了自己。 嘴里有话却说不出,沉默代表了一切;心中有疼却表不明,泪水倾诉着所有。 一些经历,只有自己感受;一些心情,只有自己懂得。说不出的委屈,才最委屈;心里的疼痛,才最疼痛! 总是为别人着想,却要独自去疗伤;一直在嘴上逞强,心却没那么坚强。 因为善良,所以选择原谅;因为涵养,所以甘愿包容。 眼泪,只能博得同情,不能换来感情;可怜,只能让人轻视,不能赢得重视。 人就一辈子,快不快乐,都应该自己做决定!不必为任何人,而改变你自己。 谁人不被评说,哪事不被议论,做不到人人都喜欢,也无悔无怨;不可能事事都周全,就尽心尽力。 人只有一生,就要彰显个性,表白感情,不留遗憾给生命!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流浪是一种生活态度

流浪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选择了远方,抛开一切杂念,独自一人流浪,陌生的街巷,是他追寻的身影。 不知听谁说过“没有伤痕的人是不会爱上伤口的”。我想,一个没有经历人生浮沉的人也是不会选择流浪的。流浪是对生活的一种释然,选择了流浪,把梦交给远方,也就选择了一种绝美。此时的他,心中再也不会大喜大悲。换来的是一颗平常心,一种豁达淡然的生活态度吧。 也许迫於生计,无论怎样,是被动还是主动的接受流浪,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坚持。其实,每个流浪著的,或持这种态度奔波著的人,都存在著各不相同的难处。谁不希望在天伦之乐里徜漾?谁不喜欢家的感觉?只是由於这样那样的原因,无从选择,或是毅然抛开了世俗的繁杂。他们在外面流浪著,是因为生活,因为追求,因为内心对梦想的渴望。我们可以理解那些在外面劳碌的人们,他们的态度。也许他们没有钱,没有房,没有学历文凭,可是他们依然顽强地生存著。纵然,漂泊的生活是苦的。但是选择了流浪,就选择了一种坚韧,他们依然有著与别人一样的歌声与欢笑。相比於本就站在高起点而不懂珍惜的人,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 今天下午,广州的天色始终阴沉沉的,还飘著细雨、冷风。对著这个难得平静的喧嚣尘世,一个人独坐,静静地听著《再回首》。这一首曲子里,淡淡的音乐。“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歌词里面仿佛就是自己的影子,从过去到现在,继而到未来。我想,漂泊者的心情也是这样的吧。但是,对於一个流浪的人,更多的是对梦的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也许,他们在跋涉的道途里体会到别样的感觉:四海为家,无所羁绊的自由,回归大自然,回归生命的自在。於是,生计不再是流浪的目的,他们开始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路边的鲜花、小草。他们开始回眸那喧嚣城市高楼上如血的残阳,倾听著嘈杂的茫茫人海中如同天籁的风声…… 的确,人生就是如此。很多时候,生活就是在平平淡淡中流过,也是因为平淡,才会在感叹中释然:人生最美是淡然。 一个人,一行囊,独自走向远方,不是因为对生活的厌倦,而正是对生活有了另一种向往。很多时候,幸福不是因为温暖和浪漫,而是这种谁也无法诉说的完整的平淡。远方有著淡蓝的天空,飘渺的流云,那是流浪者内心追寻的梦。此刻,享受大自然给与的从容。云舒云卷,花开花落,顺其自然,也有著别样的风情和感动。这个世界,你哭你闹,你悲欢离合,最后都归於寂静大荒,倒不如洗尽铅华,抛弃市井的喧嚣和尘世的繁杂,静静的倾听大自然诉说的淡淡情怀。 有这样的一句话“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的确,人生是在经历过伤痛之后,也在失去的同时,才得到一种来之不易的经验,那是成熟的经验。我想,一个人选择了流浪,不是消极避世,相反,却是对生活的一种执著。正是这种执著,才会不顾一切的向远方追寻自己的梦。因为,经历过人生的浮沉,真正被悲观洗礼过的人,才会拥有一种永不妥协的乐观精神。因为,这些人知道,太多的东西不在自己手中,所以,这样的心拥有的是在苍凉映衬下的希望,是在苍凉之美萦绕於心之后能够表现出来的一种达观、信念。悲观之后就要乐观,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陷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不如意的缺陷创造另一种幸福。流浪是件辛苦而富有挑战的事,既是寻梦,也是自己对生活的执著。幸福的人生,就是对那一份平淡生活的坚守。最美的人生,就是那种蓦然回首一笑置之的淡然。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有漂亮的心,必有漂亮的一生

人每天都想过上好日子,想离苦得乐。 很多人非常羡慕山里的法师和大师,觉得他们在寂静之处每天喝着茶,弹着古琴,种地,自娱自乐,心很静,也没有任何骚扰,一切好像变得非常宁静和喜悦。 这种生活对很多年轻人,包括有一些宗教信仰的人来说,简直如神仙般的生活。 于是很多人找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大山,开辟一个菜园子,建一个小木屋。 但油漆还没干,人就跑了。 因为晚上总会听到狼叫,走路时经常会看到蛇。一到夜晚,四面一片漆黑,内心特别恐惧。 然后回到城市里,觉得城市是天堂,以后再也不去深山老林。 ******** 这个社会总是给我们制造一些幻象,现在的人也非常单纯。 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吗?内心真的对那些蛇和狼有抵抗力吗?你只是向往那种自由的生活,但并不真正懂得修行的意义是什么。 我建议那些整天往山里跑,往乡野之间跑的静心爱好者或者一些修行人士,还是回到家里比较靠谱,最后花了很多精力物力财力,才发现自己的家才是真正自由的港湾。 很多人往外跑,想找一个宁静的地方禅修打坐喝茶谈心,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社会压力让他产生了焦虑的情绪,他开始自我否定,不认同自己,必须要给别人卖命、打工,这导致很多人想逃。 ******** 身体移动了,但如果心还有挂碍,痛苦依然存在。 只有心逃出去了,才是真正的逃。心定到了寂静地,你走到哪都是寂静。 重点是你的心,心也是主管情绪的。 我们的内在中有很多不同的频率波动,有爱的情绪,恨的情绪,恐惧的情绪。 心的情绪越多,对你的头脑行为就会产生支配的作用。 心的情绪越多越乱,想法就会越来越无明和复杂。 ******** 只要心觉得自己没有生存能力,整个身体就会无力。 然后你会给心贴上一个标签:自卑,没有自信。 所以,我们的心里装着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心放到哪里,哪里就会呈现出来;你的心装着什么,就会显化什么。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Read more

情绪不好,其实是智慧不够

人有七情六欲,《礼记》里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也就是说人有各种情绪是本能,是天生就有的。 人有好的情绪,也有不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对人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即便给他整个世界,他也早晚会毁掉一切。 不好的情绪大致有这几种情况: 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的样子, 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 其实,情绪是智慧不够的结果。问题带来情绪,而情绪不解决问题。 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你就是优雅的;当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时,你就是成功的。 如何控制情绪,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获得一些启示。 1、西门豹:佩韦以缓气 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了自我控制情绪,“佩韦以缓气”。“韦”就是熟牛皮,质地柔软。 西门豹随身带着熟牛皮,每当脾气发作的时候,就用手抚摸一段时间,怒气就消除了。 2、王述:面壁以避怒 东晋蓝天候王述性情躁急,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暴怒。一次吃鸡蛋,筷子未曾夹住,便暴跳如雷,把鸡蛋甩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 但是王述与他人相处却颇有修养。有一次,一个人指着王述的鼻子大吵大骂,言语不堪入耳。 王述只是面对墙壁,一声不吭,听之任之。那人骂了半天,见王述没有回应,悻悻离去。王述好久没听到骂声,才转身询问家人:“那人走了?”家人答:“走了好久了。”他便坐下来继续做事。 3、张发:写字以散气 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不是为了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心中愤怒,他立即去写字来消除怒气。 韩愈认为这个办法简单有效,尤其是书写狂草,可以把郁积的不良情绪释放出去。 4、陆游:赏花以破怒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但是他很懂得养生,得以长寿。 他平时爱种花、赏花。身处逆境的时候,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赏花,有诗句这样说,“放翁年来百事情,惟见梅花愁欲破”。 5、李纳:弈棋以息怒 明代李纳性子火爆,容易发脾气,但是他酷好弈棋。只要下棋,他的心态立刻安详。 每当他躁怒的时候,他的家人就悄悄端出棋盘放到他面前。李纳的面色立刻改变,拿起棋子,与人下棋,接着怒气烟消云散。

Read more

爱情没有先后,合适才能长久

看了那么多爱情故事,忽然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两个人的性格要合适,爱情没有先后,唯有合适才能长久。 最近看到最触动了人心的一个故事,分享给你们,以及最下面我想说的一些话: 1 我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 在我12岁时,她和爸爸离婚了,就因为爸爸往她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多次劝阻无效…… 亲友来规劝,她只有一句话“他人很好,只是过不到一块去”。外婆气愤的骂她“你就是书读太多,事儿就多了”。 在外婆眼里,她的女婿高大英俊,能赚钱,孝顺顾家,反而是女儿任性自私,不考虑孩子和父母的感受。 她也很难理解妈妈痛诉爸爸的那些如不爱洗澡、衣服袜子乱扔、吃饭狼吞虎咽、没空陪她、记不住她生日、纪念日……   哪能算是毛病,男人不都是这样的? 我至今记得妈妈带我离开曾经的家时,流着眼泪对我说“希望你能理解妈妈,一辈子太长了”。   2 我16岁时,继父出现了,他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整个人看起来干净清爽,笑起来很温和,我竟对他没有排斥感。 他会为妈妈的花花草草换上漂亮的花盆,给妈妈新买的淡绿格子桌布配上了新的盘子碗筷; 为她的红色连衣裙选一双乳白的方跟的皮鞋,给我用铁环勾着的几把钥匙换个漂亮的钥匙扣。 他会拉着她的手一起去江边散步,看夕阳和日出,去湿地公园拍摄花鸟,告诉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和故事;带回几根掉落的树枝,回家后插在古朴的花瓶里,摆在我的书桌上。   3 妈妈热爱研究菜谱,每次她隆重的推出新菜时,继父会拉我一起漱好口、衣着整齐的端坐在餐桌前,模仿美食家一样在妈妈期待的眼神中从色香味上开始点评,逗的妈妈咯咯直笑。 继父还是个过节狂,他说生活就该有年有节,有时有令,这样岁月才有层次感: 不同的节日他有不同的礼物和庆祝方式,他会带我和妈妈在季节时令交换时到大自然里走一走,看看时光的交替…… 有一次妈妈生病住院,我去医院时看到妈妈的床头放着一束百合,水果切成了小块放在干净的淡绿色瓷碗里。 继父坐在床边,为妈妈旁若无人的读着书。旁边病床的阿姨侧着头羡慕的看看这一幕,我忽然鼻子一酸,终于理解了妈妈的那一句“一辈子太长了”……   4 这次回去参加表妹婚礼,当亲友们围着我催婚时,妈妈和继父表现的像不是自己家孩子一样:“她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结婚也不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然后他们就被冠上了奇葩父母的称号,怪不得养的的孩子那么任性。 我似乎真是遗传了妈妈的任性,常常被好心给我介绍男朋友的闺蜜们骂“人家裤子不合身也是毛病?”

Read more

你怎样,你的世界便怎样

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这个小镇,看到了老人,停下车打开车门,向老人问道:“老先生,请问这个城镇叫什么名字?住在这里的人属于哪类人?我正在寻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头看了一眼陌生人,回答说:“你能告诉我,你原来居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陌生人说:“他们都是一些毫无礼貌、自私自利的人。住在那里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无快乐可言,这正是我想搬离的原因。” 听了这话后,老人说:“先生,恐怕你又要失望了,这个镇上的人和他们完全一样。”陌生人怏怏地开车离开了。 没过多久,另外一位陌生人来到这个镇上,向老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住在这里的是哪一种人呢?” 老人也用同样的问题来反问他:“你现在居住的镇上的人怎么样?” 陌生人回答:“哦!住在那里的人非常友好,非常善良。我和家人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我因为职业的原因不得不离开那里,希望能找到一个和以前一样好的小镇。” 老人说:“你很幸运,年轻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们那里完全一样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同一个小镇,为什么老先生给出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答案?难道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合适吗? 在我看来,老先生非常智慧。他对人很真诚,说的都是真心话! 对于第一位陌生人,如果你说小镇人很好,一段时间后,他会说你是个“骗子”,因为在他看来,这个镇上的人,真的和之前的一样:毫无礼貌、自私自利,无法忍受…… 小镇还是那个小镇,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风景。 事实上,有一种人,我们可以称为“批判者”,他总用挑剔的、批评的眼光看世界,即使你站在阳光下,他也只看到你投下的影子(阴影)…… 另一种人,我们可以称为“感恩者”,他习惯于用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的人事物,甚至你伤害了他,他也感恩你给予的难得的成长机会……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你怎样,你的世界便怎样!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 愿与君共勉!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让缺憾,成为人生的美

一直以为,没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总有缺憾,而这种缺憾,其实就是一种不被满足的欲望。有些时候,似乎对生活抱怨多些,殊不知,任何的美好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生活之所以呈现美好,是因为背后曾经有过一半的辛酸。有些事情也许经过了才会懂得珍惜,而那些错过的,已然在年华的葱茏里,有如日落夕阳,远在山的那边,却仍然呈现一幕醉人的璀璨。 一个人的时光,抛开风尘的过往,那重新铺开的画卷里,原来还有那么多生活的美好,静静地等着我去细心描绘。或许,世界上没有哪一处风景可以永远绚丽如故,每一个季节开始的轮回里,只要有一阵风轻盈拂过,那份甜润的馨香便会安然心上。 经过了相遇与别离的温暖和薄凉,早已习惯了季节带来的不同的风景。躺在花瓣上的晶莹剔透的露珠,静静的安享着暂时的安稳,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滑下来落进土里。而落下的一刹那,才会感悟到此时的平稳才是真正的归宿。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私的人。尝的苦多了,就会给予别人甘甜;走的路多了,就会知道当有人求助的时候,适时的帮助别人;得到的多了,就懂得了人活着应该知道感恩。取舍之中,你会懂得,真正让人感到幸福的,不过是一种心安过后的坦然。 曾经困在红尘的的漩涡中,错误的认为,失去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的幸福。也一直相信,真正的爱,是将一个人永远记在心里,义无反顾的甘愿付出全部,即使最后各安天涯,也不为遗憾,只为心中那份值得。 一直将曾经的美好,藏在心中,永远温馨如昨日。也一直相信,生命中那些难忘的遇见,即使此时仍在梦中,终有一天会再次重逢。 总有一抹千回百转的眷恋,隔着千山万水的时空,在幽幽转转的期待中淡然相念。总有一个人,在一眼凝眸的瞬间,便将刻骨铭心的永恒,在心底留成一生的回忆。远去的时光,带走了年华里最好的相遇,却给逐渐苍老的容颜,留下一份记忆的斑驳。 初识的温馨,经过了伤痛与离别的风雨,将一场遗憾的柔软,早已沉入灵魂的安然。一番平静过后,才想起,生活或许本来就应该给以前留下点什么,才算真正的度过。红尘中总是依着缘分的洪流,让一些人相遇,又让一些人经过一番痛苦和困扰之后又彼此陌生。当有一天,再次忆起那些往日的时光,从笔墨之间的氲染中,就能闻到你曾经来过的芳香。 或许有些人的邂逅只能是擦肩,有些情也只能在遗憾中错过。爱一个人,并不一定是拥有,不能牵手,就相惜一份心灵的相约;不能共你一生,就相与一份灵魂的懂得。 给生活留白,才能在繁华之中有一处平静的美好。给心留一份空白,住进一个值得你牵挂的人,当你晚年重温记忆的时候,才能让心有一处可以怀念的地方。 一路走来,感慨失去的悲伤,感念得到的美好。有幸福有温暖,有痛苦也有薄凉。所有这些都是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没有遗憾就没有错过,没有欣慰就不会有获得。 苍白的岁月,沉静而优美。凋零的季节,总有一萦往日的氲香,温馨如我。喜欢这样的静好。那不属于我的风景,在一场年华的梦中,获得同样的美丽。而那颗藏于心底的嫣然,却始终不肯流露的展现着含羞的深情。 生活就是希望,是一种在或曲折或平静的生活中,发自心底的对未来的奢望和梦想。有希望就会有失望,这是相对的自然的法则,也是真正的、现实的生活。谁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所有的一切。真正的失望是放弃。但失望并不可怕,因为失望的缺憾中,依然会有希望。 让失望成为一种动力,让缺憾成为一种美。路边嫣然的花开,从未浇灌过它,却可以随意欣赏到它的美;晨起的一缕阳光,从未温暖过它,却随时感受到夏日的明媚。世界上有那么多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时无刻的不在向我展现着美好。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这份无语的平静。 总是在轻守的平静中,悄悄走过曾经的时光。记忆的年华里,早已把一颗心放于经年雨露的淡然之中。寂静的安暖,或许会生出一份心中的祈愿,任年华在岁月中平静的老去,让人生从缺憾中得到完美,让风烟过后的心清静如禅。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五招,消灭合不来的同事

「职场压力」经常被指为引发忧郁症的原因之一,但职场压力其实涉及许多层面。 每天加班、假日也要工作等过劳可以说是「职场压力」,但根据调查,职场压力有九成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面对再怎么喜欢的工作、再怎么想做的事,当人际关系恶劣,人就很难觉得快乐。无关乎对工作的好恶,关键在于职场里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这对能不能开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接下来介绍的这五个手段,将帮助你把人际关系中的「痛苦」转换成「快乐」,把办公室的讨厌鬼通通消除。 一、要改变的不是「人」,而是「人际关系」 每一家公司都有破坏和乐的问题员工。或许有许多人正为此在伤脑筋,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麻烦制造者。 有些人可能会忍不住对着对方大吼:「我从来没看过像你这么没用的家伙!」「你拚了命也要给我好好努力!」「我一定要让你彻底改变!」 事实上,这些正是浪费你大好时光与精力的原因。企图改造员工的「个性」与「人格」,百分之九十九都会失败。 首先,没有人可以改变其他人的「个性」与「人格」。或许经过多年的心理谘商,会多少改变一些,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本人的努力,否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假设你很讨厌你的主管,或许你觉得:「他既没有工作能力、人品又差,一点值得尊敬的地方都没有,我完全不想跟他说话。」 但全公司的人都这样想吗?应该不是吧,总会有一些同事可以和你的主管处得很好。 如果他的人品真的如此糟糕,那么全公司的人应该都很讨厌他。而且如果上层不信任他,他也不可能升迁成为主管。 换句话说,差劲的主管,也许只是你觉得差劲,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你和主管个性或观念不同罢了。 职场上的纷争大多是人际关系上的纷争,如果主管与属下之间产生纷争,那么问题应该不是「主管很差劲」或「属下很没用」等个性上的缺陷,而是主管与属下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不要否定对方 要改变人际关系,第一步就是「肯定」对方。缺少这个步骤,双方就无法沟通,对方也不会对你敞开心扉。 「你的想法完全错误!」「这种事连猴子都会!」「你这个人渣!」 我有一名患者,这些都是他的主管用来骂他的话,而且只是一小部分。这些话都是在否定一个人的人格,没有人听到后会回答:「是,我知道了。」 「无法做好工作」并不等于「人格有缺陷」。比如说,看起来慢手慢脚的人,或许比较能够三思而行,只是不适合现在的工作或职场罢了。请先肯定对方的缺点,以及(你认为的)人格缺陷,这样就是站在改善人际关系的起跑线上。 「我的主管真的很差劲」这句话也一样。就算你没有当着本人的面说,一旦你这么想,就无法将心比心。这时候用再多改善人际关系的技巧,也只是徒劳无功。一定要先肯定对方,否则就无法进行具建设性的沟通。 二、「合不合得来」,其实是先入为主的感觉 我们常常会用「我们合得来」或「我们合不来」这样的说法,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执着」与「先入为主的观念」。 「我们非常合得来。才刚认识就爱上对方,觉得对方是自己命中注定的人!」 曾经有对情侣这么对我说,他们才交往几个月就闪电结婚了。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事,那时候我忍不住惊讶,没想到,他们结婚不到一年就离婚了…… 这件事却让我开始思考,「合不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Read more

为什么别人不尊重你?

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情,越来越不尊重你,越来越不想与你来往,越来越讨厌你,也许你身上有下面所讲的十二个毛病: 1、没有原则: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重视你,因为你没有自己的原则,别人说好就是好,别人说坏就是坏,就像疯子,刚开始大家认为你是个好说话的人,但你时间久了,谁也不会珍惜你。做人处事都要自己的原则,原则可以提高自己的价值。 2、不会拒绝: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情,因为你不会拒绝,太好说话了。什么事情,别人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给你就要。就像贪官不会拒绝收礼,这样你就变得没那么珍贵了。做人要懂得该拒绝的事要拒绝,因为人的价值,却是靠拒绝而来的。拒绝,可以让你变得更珍贵。 3、不懂发火: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怕你,因为你不懂发火。该发脾气时你不发,不该发脾气时你发大火,做什么事情,一点不顺眼就发火,或天天发火,就像酒鬼唠叨一样。这样你就变得没那么可怕了,也没有什么可贵了。做人要懂得发火,不该发火时,天塌地陷也不发火,该发火时,天怒打雷一般,必要发怒火,就像愤怒金刚一样,就是该批评就要批评,该赞美的就要赞美,这样才能别人怕你,尊重你。 4、不会忍耐: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想与你来往,因为你不会忍耐。对你突然发火的人,你不知道她在心里忍了你多少次,你不知道她在你的背后受了多少次委屈,也不知道她在你的背后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她一旦发火,你就不会包容,也不会忍让,没有忍耐心,跟她斗嘴动手,就像战场打仗一样,日子久了,谁也不怕谁,她不愿意为你付出,也对你失去信心,自然而然就远离你。 5、不会归零:为什么别人自然而然远离你,因为你不会归零。什么事情,该放下的就要放下,但你放不下,计较过去之事,让过去成为现在的包袱,人们把你当着小人,自然就远离你,人生需要“归零”,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忘记的要忘记。扔掉过去的包袱,时时刷新自己,这样你的人脉扩大,必能收获满意人生。 6、增加烦恼: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情,因为你不会断掉烦恼,而会增加烦恼。你只会别人的烦恼带给自己痛苦,自己的痛苦带给别人烦恼,这样你就变得没那么珍贵了。做人要懂得不要带给自己烦恼,也不要带给别人困恼。对自己要爱护,对别人要关心,对别人体谅一点,对自己要认清一点,人人喜欢你,越来越尊重你。 7、不会选择: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情,因为你不会选择。人生有很多条道路,都有选择的,但你不会选择的时候,你往往走上歪门邪道,或极端的路。人生的许多痛苦,是因为你的选择错误,计较的太多,走上极端之路。我们的选择是,心灵要丰富,生活要简单,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你快乐别人也快乐,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 8、不会感恩: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喜欢你,因为你不会感恩。人不能缺少感恩,如果你一旦没有感恩的心,你就变得没什么珍贵了。做人要懂得感恩,不管他人帮你,还是害你,我们都要感恩。感恩能包容所有生命。 9、不会尊严: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情,因为你不会尊严,就是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不会严格遵守自己的法则,也不会对他人严肃处理。做人处事就像小孩的性格,对自己太放纵,对别人也没有太多的要求。若你不尊重自己,别人也不会尊重你,你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别人无法对你要求严格遵守什么,日子久了,你就变得没那么珍贵了。做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对人严肃,严格遵守法则。 10、没有定力: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重视你,因为你没有定力,就是变化多端,不讲信用,不真诚,不讲道理,总是有借口,经常说谎语,这种人谁也不会重视你,因为,你没有把别人当回事。做人处事都要自己的原则,还要定力与坚持之心,定力可以提高你的人生价值。 11、自私自利: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喜欢你,因为你是个自私的人,不懂别人寻求之处,也不会关爱别人,只会关心自己,执着自己的看法和信仰,不尊重别人的信仰和观点,总是打击别人,就像恐怖分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管制、打击与反对他人,这种人谁都不喜欢。 12、不会理解: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情,因为你不会理解别人,不懂真理。比如, 你要懂得,有人帮你是幸运,学会心怀欢喜与感恩;无人帮你是命运,学会坦然面对与承担。不要怨天尤人。 你要懂得,人生不能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帮你的人;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拯救自己的人。感谢天地人神。 你要懂得,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受很多伤,但没有失去之前学会珍惜。珍惜一切生命与爱心。 你要懂得,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就是,你对别人越好,别人就越不会在乎你;而你越不在乎人,别人却反而巴巴的凑上来对你好…所以你要学会借用别人的力量,平等心态,心里平衡。 你要懂得,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过去的事可以不忘记,但要放下。要知恩图报,净化怨恨。 你要懂得,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也一定会离开。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缘成熟了,果报便产生了,无法阻挡。知道前因后果。 你要懂得,人就像河水,有深,有浅,有净,有脏,你要懂得从容。你不要去改变别人,而去接纳别人,才能人人都喜欢你,尊重你,关爱你。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