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别比钱多钱少,要比心情好不好

活着,别比钱多钱少, 要比心情好不好。 有钱的未必脸上有微笑, 他的苦恼你不知道; 没钱的未必日子过得不好, 你的小幸福心里明了。 穿金戴银能怎样,平平凡凡又如何, 只要你能知足,就什么都不缺。 锦衣玉食能怎样,粗茶淡饭又如何, 只有你有快乐,就什么也不少。 钱是什么? 钱是靠人挣的,也是给人花的。 省吃俭用留那么多, 看见喜欢的东西也舍不得, 你活得亏不亏! 累死累活攒那么多, 最后钱还在人没了, 你活得值不值! 房是什么? 房是给人住的,不是让人背的。 月月要还贷,你压力大不大! 时时惦记着,你心里累不累! 房子不在大小,只要充满欢笑 ; 位置不在好坏,只要有花有草。

Read more

其实,男人也需要依靠

有人认为我这么说,是一种懦弱。其实不然,因为是人都需要一个依靠。因为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事情,会使人感到心痛,也会心力交瘁,会很累。都需要一个可以靠一靠的地方,休息一下。依靠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需要,有的时候会比女人更需要。 我们常听女人们说,想找一个坚实的臂膀靠一靠,得到一个安慰和坚实。其实,男人也是需要的。他不是在找一个比自己更加坚实的臂膀,而是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安稳的休息的柔软,不是坚实,而是温存的栖息。 有的时候男人需要女人的唠叨,也需要女人的埋怨,更需要女人的没完没了地说着她们这一天的经历。你也许会看到一个大男人躺在自己女人的怀抱里,听着女人的诉说,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听着母亲的故事一样那么的认真,而且还有着那么多的瞌睡。 他们听女人说话,不是想知道什么,只是想听音乐一样,享受着一种来自自己爱的人的心底的抒发。男人需要理解,更需要一点关心,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候。 有人说讨厌自己女人的唠叨,这是不假,因为这个女人唠叨的是使男人厌烦的话题,那是真得会使男人觉得那不是在听自己女人的诉说,而是在听一种噪音。 男人还怕寂寞,比女人还要害怕。他们害怕自己的女人不再说话,也不再说心里的话。他们惧怕自己女人的远去,即使很短时间的离开,也会忐忑不安。 男人的依靠还来自于对感情的执着和忠诚,他们觉得情感的执着和忠诚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为他们最怕的就是后院起火,因为那会使他们从此失去一种信念,那就是失去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就是来自于人性的忠实。一旦男人觉得人性的缺失了,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此不再有任何可以信任的东西,那么就会变为一个行尸走肉,从此不会有任何的快乐可言。 男人的依靠还来自于尊重,他们认为彼此的情感上的尊重,仅次于对感情的忠实和执着。他们认为一切感情都来自于执着的忠诚和彼此的尊重。这种尊重来自于细微的言表,不见的非是一种隆重的仪式。 也许,就是一个生日的简单礼物,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举止,都是对自己的尊重。有的时候他们真的不需要,那么具体的东西。只需要一个发自内心的关怀,这一点男人既虚荣也很实际。 男人在最忧伤和失落的时候,也会像女人一样。哭出来,那只是一种宣泄,这个时候只需要女人的一个动作,摸摸他的头,说几句安慰的话。不要走开,和他一起享受静寂,这就足够了。 男人其实有的时候也很麻烦,只是不像女人那么实在,都是偷偷做出来的,他们嘴上都不会说的。男人也很脆弱,因为他们承受的要比女人要承受的多。即使是一个比男人强势的女人,也不会有多于男人的承受,因为男人是上天塑造的一个需要承受的载体,你逃不掉。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原生家庭的影响,伴随一生,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而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1] 不记得的事情对你的影响更大 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编好的程序中。因此,我们也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 [2] 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规则也不同 比如一对新婚夫妻,妻子坚持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丈夫却从中间一捏,就把牙膏挤出来了,妻子会说牙膏本来就该从底部挤 丈夫会说:“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 妈妈们和丈夫的相处中,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细节上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孩子面前,你们是怎么相处的呢? [3] 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习惯和规则 比如: 一个原生家庭家教严格、亲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关系疏离的丈夫回家,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离开,看电视的看电视,玩的玩,留下新媳妇一个人在饭桌边面对满目杯盘,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伤以致哭泣,而丈夫却觉得不解; 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时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饺子,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着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却还在床上睡觉,妻子把他匆匆叫下来——妻子感到特没面子,倍受伤害,丈夫还是觉得不解。 所以,当你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并不代表爱不在身边。也许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同样,当你觉得受伤的时候,并不代表别人故意要伤害你。 但是,对你明明有爱,你却感受不到;别人明明没有伤害你,你却觉得别人是在伤害你,这种“负面情绪的过度察觉性”如果传递到下一代孩子那里,结果孩子的家庭幸福感也没有多少吧! [4] 了解“强迫性重复” 生命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潜意识中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得到第二次机会,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5] 值得思考的问题

Read more

准备迎接最好的自己

无论是关于工作、学业、爱情顺利,抑或是身体健康、财源滚滚,相信在新的一年大家都会满怀希望,迎接新的自己。但愿望虽然每天都在期许,但要立足于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在即将到来的新年假期,你不妨试试问自己这7个问题。 1. 我听起来是个怎麽样的人? 有些时候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常常就会代表一个人,仔细听听自己平常都是怎麽样和他人对话。如果自己的言语中充满太多的负能量、批评或是抱怨,是否能够找到方法改善这些情况,将自己的态度转为正向、讨论及感恩? 2. 我还需要学习什麽? 学习是一辈子不能停止的事情。不管是要学习一门新的技术,或一种语言,甚至只是一个长辈、朋友的人生经历,你都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知道自己要学什麽,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虚心学习。 3. 我要如何让自己更有目标? 如同贾伯斯所说,如果每天都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天,你该做什麽?带着一些目标去面对每一天的挑战相对於毫无计画的生活,会更加有效率。 4. 我要如何才能接近完美? 这边所说的完美并不是毫无缺点的完美,而是在自己力能所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每个人都有缺点,然而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毕竟也有太多人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想要让自己达到更好的状态,首先要做的也包含了解自己。 5. 我需要原谅或是放下什麽? 执着於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并为其感到愤怒对於自己的情绪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无论是生理或是心理都容易受到影响。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应该要知道的是有些时候原谅及放下比起执着与计较更来得有用。 6. 我要如何对每一件事情充满爱与热情? 对每一件事情都全心全意的付出,并且不期望每一件事情都能有回报,你必须学会的是享受付出的过程。让你的每一天都成为你说到做到的一天,并且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充满热情。 7. 我要如何培养自己感激的态度? 生命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我们都可视作人生中必须学习的课题,即使这些课题有好的也有坏的。你该学习着如何从这些事物当中看见可以学习的部分,学会感激每一件事情的发生,而不是斤斤计较於你失去了什麽。 图来自:wallcoo.net

Read more

人人都有机会,用一年时间,改变命运

一年时间大逆转,一次行动艺术。我准备动身了,你要不要跟? 01.一年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真的想要改变命运的话,一年可能就足够了。 你会说,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呢?我都多大了啊,人生也就这样了,改变?别逗了。 当然,这一年里,你得做点什么事。 “一年”这个概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个时间度量。并没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其实一年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很多,是12个月,是52周,是365天,是8760小时。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世界每3个月都会日新月异,人体所有的细胞,每7年全部更新一次呢,苹果手机还每年出新款呢。我们为什么不去想用一年时间来一次大逆转?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凭什么认为人生是可以改变的?凭什么说一年就可以? 02.改变认知 不管你想要用多长时间大逆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许多人认为改变人生是根本都不可能的,是个笑话,并且很早就为自己的人生盖棺定论。根本原因是“不敢”,根本就不敢想自己还能够改变。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总是“畏首畏尾”。时常是不敢想象自己未来的可能性,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出丑,害怕拒绝和被拒绝,更害怕别人的看法,对未知有一种本能的抵触。 没错,我说的就是你、我,他,我们所有人。我们顾虑的太多了,其实这些顾虑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和思想。 不敢、害怕、畏首畏尾,才是做出改变最大的拦路虎,是罪魁祸首。如果能清理了这个心理障碍,一定是柳岸花明又一村。 我们都有在某些事情上面,拿不定主意而不断的寻求他人建议的经历。结果拿回来的建议,并没有那么灵光。好心的人,认真倾听你的疑虑,给你他自己认为可行的建议,亲人朋友则会以爱之名左右你的想法。 最后,那些你各方求助的经历,还是没有得到让自己满意的解答。而有些重大决定,是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出谋划策,也能够做得很漂亮。这些事,你不需要和任何人商量,听取任何人的建议。而且往往是不做不行的,谁拦我我就跟谁拼命的事。所以说那些让自己犹豫的事情,对自己并没有重要到非做不行。做成一件事的关键其实是非做成不可的决心。 那么想要用一年改变人生,让自己绝处逢生、拔地而起、逆袭开挂,可能性就非常大。只要把那些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一件件罗列起来,从“不敢想象”到“有了更好”,最后变成“非做不可”。 如果改变人生有诀窍的话,那么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那些重大目标,从被动变成主动 。 03.怎样才能主动寻求改变呢? 一部电影 有一部电影《重返20岁》,主演是我喜欢的归亚蕾、杨子姗和东北大爷王德顺。故事是这样的:一个70多岁的奶奶有一天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回到了20岁的样子,和自己孙子一样大,但是,周围的一切并没有倒退回去。她没有穿越,是返老还童了。 变年轻后奶奶,不再有任何顾忌。做了很多年轻时候没有做的事情,穿亮眼的旗袍,做时尚的发型,站出来大声的教训看不惯的人,给孙子的乐队当主唱,并且成了很多男孩子心中的女神。 她自己寻思着,既然是从天上掉下来的20岁,这不是赚大发了嘛,索性什么也不管了。不怕得罪人,不胆怯害羞了。既不怕失去什么,也不怕得到什么。 重返年轻的时光太珍贵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回到了现实,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故事是虚构的,但对时间和年轻的诠释却是真实贴切的。

Read more

人,活的只是心情!

1、人生在世,活的是什么?是金钱?是地位?是美色?是美食?是房子?还是车子?都不是,真的不是! 2、其实,人活的就是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而这些都是一种心情。心情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3、心情是什么?心情是一种感觉,是一个人对人、对事物、对社会、对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心理感受。 4、人生如梦,岁月无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要感觉好心情就好,只要心情好,一切皆好。 5、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自然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在平凡人生之中寻求快乐,要在人生磨难之中寻找快乐,要在曲折人生之中找寻快乐。 6、无论人生前路多么艰辛,不管我们生活多么无奈,只要快乐常驻心中,就无须悔恨、无须沮丧。 7、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经常使自己保持一颗轻松快乐的心情,才会青春永驻,才会身心健康,有了健康,才有一切! 8、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每一天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朋友,祝你每天心情愉悦、健康快乐!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看了终生受益)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这句极具警示的道家话语,源自于浙江省嘉兴市乌镇的修真观。 修真观是江南三大道观之一。大门正中悬挂一个大算盘,细看,有颗算珠不上不下,从左往右数第九位,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意九五之尊。不知这是否隐喻道教文化,张扬神之神算,推演人的定命,也许寓意人之善只在一闪念间吧。两旁有一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且前一个“算”字故意写错。道出人算不如天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事,完全无法做合理的解释,或许这就是我们人所说的神吧!所以,人的营谋计算,时常会失灵,时常会失策,因为人总忘了老天也有一算。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盘,算计着别人,算计着自己。人有千算,天则一算,算去算来,一枕黄粱再现。 人算不如天算,天的一算是什么呢?是一个人的德。德,能守护一个人的一生,德,亦能帮天生坎坷的人化险为夷。 现在很多人喜欢找人算命,其实算命至多只能做到算得准,但不能避开的。当然,在一些小的方面,知道了就可以作些预防,或起到趋吉避凶的作用,但也只不过是把它推迟了,或转化成其他灾难了,真正的大事是躲不开的。人的富贵贫贱,穷能寿化,其中以寿元最难算得准,因为它涉及八字以外的多方面因素。例如人们常说:积德可以延寿,损德则减寿。亦有食禄尽则命尽之说。 《诗经》上也讲:人应该时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因此,求祸求福,全在自己。 虽然说是上天注定,但是还是可以改变。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扩充起来,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别人要抢也抢不去。 《易经》上也有为一些宅心仁厚、有道德的人打算,要往吉祥的那一方去,要避开凶险的人,凶险的事,凶险的地方。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不能改变的,那么吉祥又何处可以得到呢,凶险又那里可以避免呢?《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报,传给子孙。 怎样行善积德。行善积德,就是做好事、善事、与人为善,一切以慈悲为怀。有的人认为,行善积德,只有拿钱物救济贫苦人,或捐献钱物。其实这只是行善的一种方式,无钱无物者可以出力,如扶老爱幼,乐于助人,为病残老人做好事,救人之危,看见路上有玻璃、有石头或瓜果皮及时捡起来丢在路边,在火车、汽车上及时给老残妇幼让坐位,或者参加义务劳动等等,这些都是行善积德。 行善并不是让你有什么豪言壮语或大笔大笔地捐钱,而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平时以体力帮助人、用钱财帮助人、用和颜悦色来对待人,以及用善心来对待众人。“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有出钱的布施,也有更多不出钱的布施。 所以说,行善积德,可以出钱,也可以出力。在生活中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就是行善积德。 不是做几件好事,去寺庙捐点钱,这样才是功德,而是看这颗心. 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至真、至纯的一念之间。只要心到了,那么再小的事情,也有无量的功德,因为你的心量有无限大. 真心做事,不论大小,皆有真功德。 在古老典籍之中,一致同意心的能力;心的潜能是无限的。每天行善作恶所种下的因果,决定了事业的成功或失败。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一点德善,自招一点福应。 耐心行善,尽心布施,清心等待,宽心受苦受辱。持之以恒,相信上天是不会亏待你的。 德,能护佑一个人一生、十生、千生。而善,就是启开德的一把钥匙。 图/wallcoo.com

Read more

局长,你裤子拉链没拉上!

大清早,局长头发锃亮,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走进办公大楼,裤子的拉链竟然没有拉上,裆部像个惊讶的口大张着,露着里面红红的内裤——那年局长49岁。 门卫保安是第一个看到的。这个农村来的小伙子身强体壮,但反应却很迟钝,在他涨红着脸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该不该跟局长说一声时,局长已经迈着四方步上了楼梯(为了保持健康,局长从来不乘电梯)。 局长在二楼时遇到了团委的女书记,年轻的女书记拿着份材料正要让局长签字,一见局长的裤子,忙装作是偶遇的样子说声“局长早”,就一转身匆匆地离开了——我是女同志,这事我来提醒不合适。 局长迈着正步继续上楼,在三楼遇到了行管科长。行管科长一见了局长就堆一脸的笑:身体向边上一侧,给局长让路,等局长过去了,他忙轻手轻脚地下楼——局长护短,“三讲”时谁提意见谁倒了霉,这事我不能说。 局长继续迈着正步上了四楼,在楼道里办公室主任和纪检主任正在聊天,一见局长大开着裤链上来了,两人都吓了一跳,但却都不动声色地和往常一样向局长问好。局长过去了,两人就小声地质问起来,“你为什么不告诉局长他裤链没拉好?” “你怎么不说?”“你是纪检办主任!领导裆部有了问题应该你过问!”“胡扯,这又不是作风问题,这是领导裤子质量问题,属生活起居方面的事,该由你来说!” 局长继续迈着正步上了五楼,在楼梯上遇到审计科副科长拎着暖瓶下楼打水。一见局长,这位副科长的脸刷一下子红了,他也只是侧身在那儿点头憨笑,等局长过去了。 审计科长随之出现,他也和往常一样,亲热地和局长打了招呼就走——从一楼到五楼都没人提醒,我凭什么要提醒? 局长已上了六楼,左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这时副局长迎面走来,他诧异地看了局长一眼,也没说话。他在心里盘算:传闻局长将要调走,而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局长从书记的办公室前走过,书记也发现了他红色的内裤。他在心里暗暗地冷笑——开着吧,过会儿开会看你怎么出丑! 全局干部会在9点钟准时召开,局长挺胸抬头带着一群党委成员走上了主席台。他的裤链仍张着大口,但全场鸦雀无声,都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局长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活动了4小时之久,直到他的小车司机在接他的时候目瞪口呆地指着他的裤链。 局长低头一看,也不吭声,把拉链拉上了。 第二天这个司机就被调走了,办公室主任在给委屈得要哭的司机谈话时郑重指出:“你早上开车送局长来时干吗没有看见?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你想得太多,所以看见得少

我在接受咨询培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摩了她的咨询录像。 来访者是一家人。先生和太太四十多岁,女儿刚上大学。太太和女儿坐在一起,先生一个人坐一边。 老师问先生:「最近怎么样?」 先生说:「我挺好的,最近正在办离职手续,虽然放弃外地的工作比较可惜,但毕竟一家人团聚比较重要。」 老师又问太太:「你怎么看你先生搬来跟你们一起呢?」 太太说:「很好,这是我这辈子感觉最好的时候。」 老师又问女儿:「你怎么看呢?」 女儿一撇头,说,「随便。」 老师停了下来,问我们:「你们看到什么?」 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我看到女儿对父母都很冷漠;有人说,我看到先生虽然搬来了,但心里其实并没有那么乐意;还有人说,我觉得妈妈和女儿之间存在着一种用来对抗父亲的隐性结盟…… 老师微微一笑,说:「我什么也没看见。我只是打了声招呼。」 老师说:「你们说的这些故事都很好,但这都是你们想出来的,不是你们看见的。如果你们牢牢抓着脑子里已有的故事不放,就不会有探索的欲望,也不会看的咨询室里真正发生的事情。」 我的这个老师可不是一个温柔的老太太,她很毒舌,经常威胁我们,如果不好好做功课,就要把我们吊起来。我还从她那儿学了一个新词,叫Mental Mutual Masturbation,翻译成中文叫「精神互撸」。说的是一帮人说着一些他们自己也似懂非懂的概念,讨论一些他们自己也似懂非懂的东西,越说越嗨,共同营造智力上升的快感。所以当我们说了自己其实也不懂的话,她就会用「Mental Mutual Masturbation」来讽刺我们。 老师的督导也非常的实在,就是一句话一句话地过逐字稿。老师会问我们的意见。如果我们说了对话以外的内容,类似「我觉得爸爸在咨询中参与得比较少」,无论我们说得多有道理,老师都会打断我们直接说: 「不要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要去看正在发生的事情。要把正在发生的东西看细看实。」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已经发生的东西,却擅长去想没有发生的东西?因为我们的想法是原来的,而正发生的事情是新的。我们总想把这些事打包放到我们原有的框架里。这样的加工过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我们以为「看见」的东西,其实已经是我们的「想象」了。 以前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咨询的训练方法,现在我发现,它本身还是一种心理干预手段。 思考生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近的,一种是远的。近的方式是看真实的、看正在发生的事;而远的方式是想象没有发生的、抽象的事。近的方式是描述性的,而远的方式是评价性的。当我们用远的方式去思考时,我们就会看不清真正发生的是什么。 我以前做讲座时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他跟我说: 「我有一个远大目标,希望能成为一个像我老师那样的科学家。可是当科学家需要先考GRE,要去国外读博士。读博士还要读很多文献,发很难的paper。回来还要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错,我的目标就功亏一篑。一想到这些,我就很焦虑。就觉得眼前的事很没意义,于是什么也不想做了。」 他在用很远的方式思考生活。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生活只剩下大纲,没有内容,自然也就变得无聊无趣。

Read more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

人到中年,经历了风雨,也见过了彩虹;经受了痛苦,也得到了欢乐;经历了挫折,也见证了成功。风风雨雨走过多少年,明白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人生的千言万语,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做事,不再奢望浮华之梦,不再渴望美酒,咖啡的浪漫,不再…… 中年的心灵不再留恋舞榭歌台的浮华,而眷恋家居生活的平静适意。中年的选择稳健而谨慎,中年的审美不取貌美而重内质。 中年不敢懈怠,中年不肯停留,中年的心与情也最苦最无奈,即使是死水的婚姻也不愿破坏,即使有心爱的人也不愿舍家。中年明白容忍,懂得坚韧,知道奉献。 人到中年,唯心独醉,静静地守望者生活与岁月的点滴幸福。走进中年,也就走进了岁月的风雨。人在中年,心在旅途,酸甜苦辣,人生百味。 中年的男女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知道了拥有,懂得了珍惜。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责任最重。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