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看了三遍,沉默了五天!!

小强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 小明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十九岁。小强跟着村里人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 小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三岁。小强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 小明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四岁。小强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 小明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小强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 小明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八岁。小强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 小明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小强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 小明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一岁。小强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小强,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 小明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小明,小孩的借读费要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小强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 小明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小强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 通货膨胀严重,小明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五十岁了。小强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 小明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六十岁了。小强过六十大寿,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打理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 小明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 小强病了一场,小强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

Read more

空白,也是一种色彩

1.空白,也是一种色彩 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争取金钱和地位,沉溺于琐事和俗务,这些事物充斥着人生。这种没有空白的生命,最终有几个不是赢了别人,输了自己。 没有空白的人生,永远都不会有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愉悦。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艺术,有时就是一门留白的艺术。 2.活法不止一种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在这个世界上,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活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享受生命,坚持寻找心中最让自己舒适的一种活法,就是最好的。 3.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芸芸众生,执着地活着,追求爱情的甜蜜、婚姻的圆满、事业的成功,都是为了寻找灵魂的香味——幸福。 幸福是上帝掷到人间的一块最费思量的诱饵,没有得到的时候,它让你魂牵梦萦,一旦得到,又让你感到味道索然。因此,满足才是最大的幸福。 4.回归到零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夜之后它又回归到东方。竞技场上,无论你跑五千还是一万,若不回到起点,你的成绩永远以零计算。 一切从零开始,还要回归到零。这是世界上最简洁、朴素、浅显的哲学。回归,温柔而有力,回归的真正面目是圆满。 5.天生其人必是才 天生其人必是才,天生其才必有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造物主让我们出生,必赋其使命。为了让我们有能力完成使命,它还给我们注入了潜能,这种潜能就是我们的长处,就是我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6.人无可比性 树上每一片叶子都是相似的,每一片叶子又都是不同的。芸芸众生也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他有统帅三军之才,你有诗文辞赋之长;他善歌,你善舞。 人最智慧的处世方式是珍爱自己,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7.痛苦是智慧的第一抹曙光 痛苦是造物主对人类最隐匿的一种恩赐。它的到来,有时是对幸福的提醒,有时是对天才的暗示。是告诉你,你正担当着横空出世的重任。 人世间,每一颗心灵的深处,都有独有的痛苦,都又有一扇面向幸福的窗户。痛苦是智慧的第一抹曙光。 8.成功是贵族化的天使 成功的门大都是虚掩着的,只要你勇敢地去叩,成功就会热情地来迎接你。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 但是,成功绝不是成功者唯我独尊的通行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成功都是某一方面的成功。懂得这个道理,你我都没有必要把头昂得太高。 9.悠闲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

Read more

人生在世,是一场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要认为自己很幸福的修行

处世之道其实很简单, 道理每个人都知道。 那就是,笑容比臭脸更受欢迎。 与其整天把「害怕、倒楣、不平、不满、 抱怨、诉苦、别人的坏话、埋怨、 担心、无法原谅」这些「地狱话」挂在嘴上 多说「我爱你、幸运、开心、 快乐、感恩、幸福、谢谢、原谅」 这些「天堂话」当然更理想。 为什么无法做到这些人尽皆知的事? 就是因为受到了「自我」的影响, 所以,只要放弃自我,就可以改变。 自我和个性不同, 不要把自我误认为是个性, 个性是神明赋予每个人的特色, 可以发挥个性,但不能助长自我。 个性和自我有什么不同? 自我会破坏人生, 愈自我的人,愈惹人讨厌。 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幸福, 但有很多人都无法幸福。 当我鼓励大家「要多说天堂话」时, 就有人反驳: 「如果这么简单就可以幸福, 全天下就不会有人受苦了」,

Read more

一句话的感悟

1) 一个人想要幸福,就不能太聪明,也不能太傻,这种介于聪明与傻之间的状态叫做智慧。     感悟:太聪明了让人防备,太傻了让人摆弄,难得糊涂。 2) 不想爱了就放手,不想讲了就闭嘴,不想恨了就释怀。     感悟:一切都会过去的,事事不必太执着。 3) 所有负面的情绪和心态,对于你所不满的人和事情不起一点作用,而对于你自己和你的亲人友人起大作用。    感悟:人要乐观一点,一辈子很短暂,有时一转身就是尽头… 4) 说真话的好处是你不必记得你曾经说过什么。    感悟:通常一句谎言,要用十句甚至更多的谎言来解释,人不要活的那么辛苦。 5) 山盟海誓是一种经常让高山和海洋领受尴尬的重量级承诺。    感悟:不要轻易相信承诺,一句「拿着」胜过十句「我会给你的」。 6) 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随着它的流逝,总有一些真相被永远掩盖,也总有一些真相慢慢被揭开。有时,不经意间,一些真相就来到你身边……    感悟:无语…做任何事一定不要总抱侥幸心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也是真理。 7)

Read more

茶是一个人的狂欢,酒是一群人的孤单

酒是媒介,借以远离现实,忘却一切。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热闹后的落寞。 喝茶的时候,都是在聊怎么做生意, 都觉得自己穷,琢磨怎么赚钱。 茶越喝越清醒,思路越来越开阔。 酒桌上喝酒的时候都是在吹, 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行,必须让别人知道。 喝完吹完回家睡觉,第二天继续喝,继续吹。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 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 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 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 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人生如茶。 茶只有两种姿态:沉,浮。 饮茶人两种姿势:拿起,放下。 沉时坦然,浮时淡然,人生不过一杯茶。 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 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 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 人生,因为在乎,所以痛苦。 因为怀疑,所以伤害。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 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Read more

要活的漂亮,要让自己永远善良

要独立,要坚强,要勇敢, 要活的漂亮,要让自己永远善良。 很多人事的变迁,你无法左右,只能随缘。 要想活得快乐,要学会清醒地做事,糊涂地做人。 童年,两小无猜; 青年,海誓山盟; 老年,白头偕老。 愿所有的人的爱情都是完美一生。 人生要学会沉淀, 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 不管昨天,今天,明天, 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生活的最高境界: 珍惜自己的过去, 满意自己的现在, 乐观自己的未来。 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 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做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 耐心点,坚强点; 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有些人、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Read more

生活,最好的安排

看起来,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悲伤。 拼尽全力的会急转直下, 刻骨铭心的会草草结局, 飞蛾扑火的会灰飞烟灭。 于是我们失望、沮丧、困惑、挣扎, 甚至绝望, 对这一切产生深深的不信任感与抗拒感。 终于觉得筋疲力尽, 无路可走。 可是真的走不下去了吗?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答案。 所有的答案却未必都如最初所愿。 重要的是, 在最终答案到来之前, 你是否耐得住性子, 守得稳初心, 等得到转角的光明。 所有的丢失, 都是为了珍爱之物的来临腾出位置; 所有的匍匐, 都是高高跃起前的热身; 所有的支离破碎, 都是为了来之不易的圆满。 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莫名其妙的决定,

Read more

看看谁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做一个简单的人,有自己的心,有自己的原则,学会优雅的转身,请管好自己的心,别让它轻易的四处纷飞飘舞; 请走好自己的路,别让它扭曲,夭折人生的旅途! 曾经有人问我,谁是真正的对你好的人,我说交给时间吧! 时间久了,遇事多了,才能知道谁是真心对你好的人! 朋友不分男女,开心就行,朋友不分高矮,聊的来就行,朋友不分距离,心里有就行,朋友不分美丑,能见人就行,朋友不分富贵,有难同当就行。 不管到哪,有难时可以伸出手帮你,这才叫朋友。 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一个转身,二个世界! 一生中能有一个爱你,疼你,牵挂你 ,并且能真正懂你的人就是幸福!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掏心掏肺 ,相互倾诉,路过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 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只要是在乎我的人,我都会加倍珍惜! 文/修心堂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半醒半醉半自然,半俗半雅半随缘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人生,因追求而丰满; 生活,因幸福而美满; 心情,因愉悦而舒畅。 高调低调,看胸襟;大事小事,看担当; 顺境逆境,看把握;是得是舍,看欲望; 成败得失,看坚持;淡然释然,看心情; 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 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 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 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 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 凡事不必计较,过了就过了; 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 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 静,少说话多倾听。 缓,稳着做事,不急不躁。 忍,面对不公不气愤、不宣泄,忍让是智慧。

Read more

父母与子女,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缘分

昨日看到一则新闻:杭州的一位父亲整版登了一则声明,要和90后儿子“脱离父子关系”。当然,并不是真的要脱离关系,相反,老爸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打开儿子的心扉,消除俩人中间无形的隔膜,成为一起“闯江湖”的“兄弟”。 声明中,这位父亲历数了孩子儿时与自己的亲密无间——老爸出差,儿子也得跟着去“旅游”。而现在,“微信朋友圈屏蔽了我” “通话中就把手机扔一边自顾自干别的” “你坐在沙发上,我一靠近你就走开了”……“我越是靠近,你越是躲远”,这种落差、无奈与隔阂,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都曾感受过。 首先,我们应该为这位老爸的努力点个赞。面对儿子的“叛逆”,他没有用家长的权威去一味地指责,而是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新潮”的举动。“与其向90后讲道,不如和90后一起胡闹”,他希望更多地了解儿子的世界,融入儿子的生活。有这样开明的老爸,当然是一种幸福。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代际更替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成长轨迹,父母与子女之间横旦着20余年的岁月,必将在两代人的三观上打上深深的差异烙印。只有正视这种代沟和差异,才能理解彼此之间的某些隔膜和疏离。 其实,作为父母,完全不必刻意与孩子的生活强融。正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展翅高飞的事实,学会逐步放手,这种姿态固然会落寞心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再者说,从孩子出生到成长的每一步,父母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何不在放手的同时真正去过一过自己的人生?毕竟,在亚洲的大环境里,很多家庭的第三代都还需要老人帮助抚育——一生中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 声明中90后儿子的种种表现,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与年龄有关,或许与个性有关。到了一定年龄段,孩子会“养儿方知父母恩”,甚至会“子欲养而亲不待”,惟愿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能够提前。 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将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其实,从孩子出生的刹那,就应将孩子看做平等、独立的个体;享受孩子成长带给彼此的快乐,就是我们抚育孩子的意义——父母与子女的相遇,本就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分。孩子长大了,就让我们各有各的“江湖”,彼此牵挂,彼此相爱,心意相通,这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