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句家常话 让婆婆笑开怀

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婆媳之间的关系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有很多家庭的破裂,婆媳之间的不和就是其中的一大病因 生活中的媳妇们该如何和婆婆友好的相处呢,不妨试试以下的六句家常话,兴许让婆婆对你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 1、你看上去还是很年轻的 这句话,适用于男女老少。但对于女人来说,她更喜欢别人说她年轻,但你要注意尺度,不能太夸张,否则,婆婆会认为你很假,要让婆婆感觉到你这是心里话。 2、你做的这道菜太好吃了 不论是厨师,还是家庭主妇,都喜欢你对她做的菜有一个好的评价。当你在婆婆那里吃上一顿她亲自炒的菜时,别管它味道怎样,说这句话没错。婆婆听了一定很高兴的,你还要用行动来配合,那就是吃,吃出你的真诚。 3、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 当婆婆穿了一件她自认为不错的衣服时,你千万别装着没看见,得说:“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之类的话,让婆婆感觉你对她的关注和赞美。 4、你孙子(或孙女)整天念叨你 当你休息日领着孩子去看公公婆婆的时候,你进屋就说这话,婆婆听了准会特别高兴,觉得这个可爱的小孙孙天天想她,让她觉得有盼头,何况哪家婆婆不溺爱小孙孙呢? 5、说得没错 在很多场合,这句话都能派上用场,只要你和婆婆在一起,她总会与你说些什么,或提出什么建议,即使婆婆是在给旁人提建议,你都可以说:“说得没错”,让她感觉到你是她的支持者。 6、您太会买了 如果婆婆买菜回来什么的,一般媳妇都要问:“这菜多少钱一斤?”不管婆婆说多少,你都说:“您太会买了,比我买的便宜。”这是夸她会持家。 在很多场合,这句话都能派上用场,只要你和婆婆在一起,她总会与你说些什么,或提出什么建议,即使婆婆是在给旁人提建议,你都可以说:“说得没错”,让她感觉到你是她的支持者。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让你快速获得他人好感的技巧

我们和别人一起出去,无论干什么,我们都在谈话,掌握住一些小技巧,让别人加深对你的印象与好感 学会掌握分寸 有时候,我们见到比较厉害的人物,我们就说一大堆的客套话,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分寸,不能一直在客套,让别人感觉到你是在故意的客套,刚开始,说几句就好了。 学会赞美而不是阿谀奉承 赞美不可少,但是不要把赞美表现成一种阿谀奉承,这样的话,就会让人感到很不自然。 通过他人赞美 我们如果把对一个的赞美告诉其他人,而由其他人告诉那个人的话,效果比你直接当面说要好,因此,我们要学会在比人面前赞美。不说伤害别人的话。 学会微笑 微笑是一面镜子,经常微笑,会让我们看起来平易近人,别人就愿意和我们交流,不要一副面无表情,这样,比人无形当中就会疏远我们。 学会谦虚,不可以表现 有时候,我们在某个领域确实很厉害,但是到了一个场合,不要表现的我就是比你厉害,这样给你咄咄逼人的感觉,谦虚一点,给别人留一点余地。 学会赞美行为 一个人很厉害,我们无需赞美这个人,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能力,你可以赞美这件事情,比如调酒师一样,我们说你调酒很厉害,还不如说,我以后会多来你这里喝你调的酒。 学会说谢谢 有时候,我们帮助了别人,或者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都要学会说谢谢,显得自己的礼貌很重要。如果我们帮了别人,别人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我们就要回一句,谢谢。这样显得很有风度。 礼貌用语 我们在公共场合,我们就要收起我们的口头语以及口头禅,因为有些地方对于一句话的理解不一样,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我们尽量使用普通话,而且不要说脏话。 学会拒绝 如果我们对于一件事情,不喜欢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表现的态度很强硬或者语气很冷淡,我们要笑着说,对不起,很抱歉,这个不能答应你。微笑着说,给别人也会留下一个好印象。 虚心求教 有时候,我们对于比人说的事情,我们不懂,不理解,不要碍于面子,感觉说出来不好,大胆的询别人,刚才讲的能否帮忙说一下是什么意思呢? 提高对方地位 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要把对方的地位太高一点,并不是要我们去说套话,而是说,我找你,就是在这件事情上,您的看法对我很重要,您的阅历很丰富,非常信任你。总之,说的话,让对方舒服而且愿意帮助你。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父亲特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张门票

爸爸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总在我们需要时无条件付出他的爱与关怀,让你可以尽情地做自己。虽然不太会说出口,但在这双最温柔的臂弯后面我们永远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别忘了时常抱抱他,写封小情书给他,大声说“爸爸,我爱你”。 “底迪,想不想要去澳洲玩?” “澳洲? 想!!!!!” “那这次出去你都不可以叫把拔背你,我就带你去。” “…………恩…好!”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一家人一起出国,是还在天天吵着要爸爸背我,也不知道澳洲是什么地方能不能吃的那个年纪,就在这样被哄哄骗骗的坐上了飞机到了澳洲,整趟旅程我也很信守承诺的都没有叫爸爸背我,只不过走得很累的时候,会故意像是猴子一般的弯腰驼背的走路,希望爸爸良心发现把我给背起来,长大后爸爸笑着告诉我,从那之后,我就很少吵着要爸爸背了,也从那时候开始,偷偷地自己许下了一个以后一定要坐飞机坐到忘记自己坐过几次的小小愿望。 从小到大,爸爸总是告诉我很多很多的事情,因为我爸爸是一个话很多很多的人,一件同样的事情她要说个好几遍才会善罢干休,总是操心着很多很多的事情,心里总是静不下来担心着我跟哥哥大大小小的事情。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还在有点贪玩的那个年纪,打着学校篮球校队的名号,偷偷骑着机车,偶尔跟着朋友翻过学校的围墙出去打网咖,喜欢在补习班跟女孩们眉来眼去,其实好像不是那么喜欢念书,也有点调皮,有一天爸爸把我叫去,这么跟我说了这么一段话, “底迪,人生中有四张门票,第一张门票叫做家世,不过这张门票是老天爷给你的命,强求不来,那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只好努力的追求第二张门票,那就是“学识”,好好地念书或是好好地认真在你想要做的事情上,就能够取得门票,而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拿的门票,当你拿到了学识这张门票,你就要好好的去认识你身旁跟你有着相似的想法与学识的夥伴,那就是你的第三张门票“人脉”,当有了人脉之后呢,在这群人当中你会遇见你生命中的另一半,你们会交往,最后结婚,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孩,而那就是第四张门票,也就是“婚姻”,当你拿到了后面这几张门票之后,你当初第一张没有拿到的家世,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拿到了,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张门票。” 也许这不算是个什么人生胜利的唯一方程式,但我总是把这段话给记在心里,鼓励自己要好好努力,于是上了大学,开始跑学生组织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认识了好多好多现在都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又有才华的人们,而在大三大四收心好好念书之后,也顺利考上了台大与清大的研究所,更觉意气风发,走路有风,总是无法忘记那些有点虚幻的光环,是在那个对于自己有点过度自信的时期,这时老爸又再对我说了一句话。 “底迪,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想念但是不要留恋。” 于是我离开了台南,离开了台湾,不断的离开了舒适圈,离开了那些学生组织与研究所的光环,才看见了自己的不足,看见了离开台南的世界好像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大一些,离开台湾的世界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好像更微不足道,此时细细地咀嚼老爸给我的这句话,其实可以受用在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想念不要留恋。 回国后最常被问起你出国这一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其实要讲好像也可以讲的长篇大论天花乱坠,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多瞭解了自己一点,也多瞭解了自己正在生长的土地,更重要的是自己知道出国前与出国后所选择要走的人生一定非常不同,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但既然我现在什么也还没做,就还是闭上嘴,让时间来说我学到了些什么吧。 在德国的那段期间,爸爸妈妈与家人们,一起到了德国,要我带着他们一起去旅行,于是租了台九人座的箱型车,开过了几千公里的路,跨越了五个国家,出来旅行的这几天,也因为德国啤酒特别好喝,所以爸爸就像小孩一般,怎么样天天都一定要买个两瓶啤酒,最后要离开德国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自己一个人跑出去慕尼黑的街上,英文也不太通的四处找着超市,就为了买那两瓶啤酒,因为他说晚上如果可以跟儿子喝酒聊天,是再幸福不过的一件事情。 于是想起来小时候去澳洲的那次旅行,爸爸带着一家人上山下海在天空飞翔和我许下的那个小小愿望,二十年后我真的记不清楚我坐过了几次飞机去过了多少城市,但却还是得归功于爸爸给我的一切,与从小到大告诉我的那些事情,这次好像真的不一样了,换成是我带着家人们旅行,才发现,原来被依赖是这样的感觉,我的爸妈就这么样的被我们依赖了二十几年,现在差不多该互换个角色了。 有天晚上,老爸突然对我说 “底迪,要记住,现在的漂泊总是为了最后的归宿。” 我爸是很鼓励我出去多走走多看看的人,但我想爸爸还是担心着我还没拿到的那第四张的门票吧,但我知道,你总是告诉我们,找老婆就要以老妈当做标竿,我也有记得你说的话。 不久之后,老爸接着说, “底迪,以后阿,你养小孩,一定要养的比自己还要优秀,这样才会有成就感,养小孩这样才值得,像爸爸现在这样心满意足了,之后去天上找你爷爷,我就可以告诉他,我养的两个小孩都比自己还要优秀。” 我点了点头,没有说些什么,但又有什么事情比被自己的爸爸肯定还要令人开心。 嘿爸爸,父亲节快乐,我们是长大了,但在你眼里,永远都还是个孩子,也永远有着你操心不完的事情,但别担心这么多了,我想我们都会很好,因为我们都是您跟妈妈带大的孩子。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我们改变不了处境,但可以转变自己

前不久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一头老驴,不慎失足掉进了一口很深很深的废井里。主人权衡一番之后,认为搭救上来很不划算,便舍它而去。随后,每天都有人往废井里面倾倒垃圾,孤零零的老驴非常悲伤,心想自己咋这么倒霉,出了一辈子的力气,掉进井里主人就不要了,还有人将那么多的垃圾扔到自己的身上,真是连死也不让死得舒服点。 但是没过多久,它的思维突然发生逆向转变,决定借势发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它从垃圾中寻找一些残羹剩饭来维系自己的生命,并把扔下来的垃圾踩在脚下,让自己在井底慢慢地升高。终于有一天,它踩着垃圾又回到了地面上,重新获得了新生。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残酷,往往付出很多却受益微小,成功的人总归只有那么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挣扎在前往成功的路上,然而不努力就只能徒伤悲。 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很多人习惯于抱怨,学业的失败,亲朋的冷漠,生意的失意,工作的不顺心,家庭的不和谐,仿佛全世界的不如意一股脑儿的都摊到了自己身上,仅存的一点体能都放在了抱怨上面。但是,精神被埋怨蒙蔽就会忽略了实际行动,就会让自己在失意的垃圾堆里越陷越深。 我们改变不了处境,但可以转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事情,但可以转变心情;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转变当下;我们不能左右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我们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处处用心。 不要老是抱怨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顺心,更不要埋怨没有伯乐赏识你这匹千里马。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为何不把它当作垃圾踩在脚下,登上成功之巅呢。 这个世界只在乎你是否到达了某个高度,而不留意你是踩着巨人的肩膀,还是踩在垃圾上抵达这一高峰的。事实上,踩着垃圾登上高峰的人更值得尊重和敬仰。 俗话说活在当下,心态决定生活的质量。如果能做到眼前心情好,就能保证一天的心情好;如果能做到每天心情好,就会获得最优质的生命质量,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精彩生活。 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老是羡慕别人的辉煌,多做一下自己的事情最重要;不要老在意人家的成绩,自己不拼搏永远赶不上;不要老是衡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其实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等于失去了自我。 光阴如梭,人生不过匆匆几十年。没有时间,容你空抱怨;没有精力,让你徒伤悲。这个世界没有人真正同情弱者,面对困境只有奋力拼搏。遇到挫折与困难,你就当作是踩在脚下的垃圾,让它成为你人生成功的垫脚石,成为你超越自我的阶梯。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自尊,都是靠自己一点点赚来的

1、适当的麻烦别人,其实可以增进友情的 朋友辞职了。这是她第二次从一个公司迅速辞职,上一次她干满了三个月,这一次,她只干了一个月。两次辞职的理由一样:领导和同事侮辱她。 她痛斥着领导的“罪行”,列举着同事对她的不公,仿佛那个公司是人间地狱,鞭笞着她的自尊。 朋友本科毕业于一个一般的学校,能力也不太出众,刚进公司时,业务不太熟练,别人干一个小时的,她可能要干一天。 所以,她常常很晚下班,用加班后的时光,继续完成今天的工作。 有一次,她清楚的听到厕所里有人议论她:“新来的那个实习生做事好慢啊,业务真不熟练,不知道怎么进来的。” 她听完勃然大怒,又不敢冲出来跟别人吵架,于是,愤愤不平,心情变差,心想:“我慢跟你有关系吗?吃你家饭了?” 第二天,她因为效率低,耽误了整组的工作,领导找她谈话,让她务必提高效率,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 她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她说:“老板只知道业绩,他知道我昨天加班了吗,他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我说,“老板好像不需要知道你有多努力,他们只需要知道你完成任务没。” 她生气的说,“她践踏我的自尊。” 我奇怪的问朋友,“你为什么不请大家帮你,为什么不向前辈询问更快的方法。” 她挠挠头,说:“我为什么要低头求他们,我可以自学啊!虽然慢点。” 我说:“适当的麻烦别人,其实可以增进友情的。” 她愤愤不平的说:“我不想求人,也是有自尊的!” 2、这才是勇敢的辞职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写着一句话:人和人生来不平等,因为家庭背景、身高体重、基因遗传都不一样,但一定要说平等,想必就是自尊了。每个人都有生来平等的自尊。 可是,这位朋友在乎的,真的是自尊吗?百科对自尊的定义是这样的:自我肯定。 心理学上,自尊是个体对他人形象的主观感觉,可以是过分或者不合理的。 这位朋友的自尊,很明显,已经到了不合理的地步。 这样的故事很多,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坚决不给领导买盒饭。 一位饥饿难耐的路人,坚决不吃饭馆老板给他的东西。 哪怕领导和饭馆老板,都没有恶意。 其实,在职场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这种玻璃心打垮的。 我曾经在刚入职场时,在日记本上给自己写过一句话:“在一无所有的日子里,只要不违背原则,我可以不在乎自我得失,只一心一意的奋斗努力。”

Read more

老公抱怨老婆“整天在家闲闲不用工作”

在亚洲国家里,许多家庭还是维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交由老公在外养家,老婆则在家中带小孩。虽然已经进行了职责分工,但还是有不少老公会认为,老婆在家就是“闲闲没事做”,认为对方比出外打拚的自己轻松许多。 一位美国刺青师就引用了心理医师的案例,跟大家讨论这样的情形,也希望丈夫可以体谅家庭主妇的处境。刺青师瑞秋(Ryshell Castleberry)在脸书上分享了这则故事,一位丈夫罗杰斯(Rogers)来找心理医师抱怨,他表示自己在银行担任会计,而他的老婆则在家中当家庭主妇,“但她总是闲闲没事做!” 心理医师问他:“那谁为你的家人做早餐。”罗杰斯先生回:“我老婆,因为她没工作。”心理医生又问:“你老婆几点起床?”罗杰斯说:“她会比我早点起来,因为她要准备一些东西。她要带孩子们午餐的便当,帮他们穿衣、梳头,盯着他们吃完早餐后有刷牙,替他们确认学校要带的东西。她也会跟小宝宝同时醒来,因为她要换尿布跟喂母乳。” 心理医生又问:“孩子们都怎么上学?”罗杰斯说是老婆带他们上学,“因为她没工作。”心理医生问他知道老婆送小孩上学后,在家做什么吗?罗杰斯回答说老婆通常会外出做完一次的工作,包括缴帐单、去超市买菜跟生活必需品等等,“然后她回到家会喂宝宝吃午餐、喝母乳、换尿布、哄宝宝睡觉;还必须整理厨房、洗衣服、打扫家里…妳知道的,因为她没工作嘛!” 心理医生问:“那你下班回家后,通常都做些什么呢?”罗杰斯毫不犹豫地回答:“休息啊!在银行的一整天太累了!”心理医生问:“那相对的,你老婆都在干嘛?”罗杰斯说:“她会煮晚餐,服务我跟照料小孩。晚餐后她会洗碗筷,再打扫一次房子,然后陪小孩做功课、陪他们洗澡、帮小孩换睡衣、换尿布、泡温牛奶。她半夜会常常起来喂奶、换尿布,而我不用,因为我要明天要早起上班。” 心理医师听完后,只回了他一句:“你老婆必须做这么多事情,你却抱怨她不用‘工作’?”她表示这样的生活是很多家庭主妇的日常,她们必须从一大早忙到晚上,却被丈夫抱怨“不用工作”,“成为一位家庭主妇虽然没有证照,也不会领到薪水,但她的确是家庭生活中的关键角色!好好感谢并欣赏你的妻子、母亲、奶奶、姐妹等人,因为她们的牺牲是无价的!” 这番言论也获得了64万名网友按赞,指出家庭主妇长期备受轻视,但她们为家庭的奉献却非常伟大,“这就是我每天的日常,我根本是位超级好老婆”、“噢你觉得老婆都不用工作,每件事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完成?”、“我每周必须工作55小时,还是得帮他照顾小孩跟打理房子,原因是我是他的‘未婚妻’”、“就算连妈妈是职业妇女,其实也常需要做这些事,我就是这样,没办法,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妈妈们真的超级伟大,别忘了互相体谅、尊重,关系才会健康长久啊!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控制自己的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说过一段话:“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 “分配时间” “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这个星球上,仿佛人人都有一份梦想清单。所谓梦想,就像是那十米开外的东西,人们觊觎着它,却又不砸开那一米的铁链条。 有人说:我从下个礼拜起就要开始健身了。 有人说:等我赚够了钱,我就要多陪陪家人了。 可是,永远永远不要听人们口头上的清单;不要以为他们一直念叨的,就是对他们最重要的。因为,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 比如,有人问心理医生:“我女儿今年2岁,她爸爸经常出差,回来的时候想抱女儿,女儿会说不要爸爸。请问发生这种事情,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儿?” 医生回答:“干嘛要教育孩子,这是父亲应该承受的。” 这位父亲把99%的时间给了工作,只留1%的时间给女儿,就必须要承担这种时间分配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也是在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他更愿意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时间成就的价值” 许多人都对家人和子女说过这样的话:“我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吗?” 这句话就是个十足的谎言。因为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人宁可把时间花在打牌、喝酒、聚会、玩游戏这些事上,也不会去陪伴家人。 时间的重要属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当你选择了做A,就势必不能选择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一个身份对一个人特别重要,那么他一定会在时间的有限疆域里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地盘,死死捍卫,不容松动,在这个地盘之外,再去规划别的。 世间的角色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角色。 乔布斯和宫崎骏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他们就是认同个人成就高于家庭价值的人。 “花掉的每一分钟” 你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吃喝玩乐而不是学习上,那么你就是一个及时行乐或得过且过的人,就别指望自己突然发愤图强、也别制订那些根本不会去实施的计划了。 我的几个朋友在国企里天天嚷着辞职创业却没有任何动静,是因为他们就是最适合在国企工作的人。 我从来抽不出时间运动,是因为我根本就是个体质静态又短视的不在乎健康的人。 我们花掉的每一分钟,都是由我们的本质和信仰做基础的。 爱丽丝·门罗带大了四个孩子,也实现了写作的梦想;和她类似,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后、睡觉前的那几个小时来写作。他们不用说,时间可为他们证明,他们是谁,什么对他们重要。 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 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Read more

对不起,有些事情我永远无法习惯

不习惯不公平,不习惯不被尊重,更不习惯被欺负?或者说,潜意识里,你不愿意习惯这些恶的、丑的事情?郑重地请你也不要轻易习惯。因为习惯就意味着默认和接受,意味着不再质疑、心安理得甚至无动于衷。 1. 前天晚上老秦喝醉酒回家,我很生气地跟一个姐妹吐槽,她听完我的控诉后,淡淡地说:你家老秦那么爱喝酒,又不是第一次醉酒回家,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这么愤怒?你怎么还不习惯啊?别跟自己过不去了,早点睡吧。 我知道她是在安慰我,也并无恶意,可还是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什么叫我怎么还不“习惯”啊?“习惯”,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这个朋友的言外之意,我应当对老秦醉酒这件事习以为常并适应才对。 可是,即使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无法适应他酒后东摇西晃的样子,也无法接受家里酒味冲天,见到他呕吐依然想杀人。 是的,有些事情即使发生过一百次,我依然觉得不习惯,或者说,潜意识里我不愿意去习惯。 我的前同事许姐是南方人,她十九岁来西安读大学,毕业后则留在西安工作,并嫁了个老陕,可是每到冬天,她都会怀念家乡的冬天,她总说,家乡的冬天天气没这么冷,也没这么干燥,空气更不会如此糟糕。“真不习惯北方的冬天啊。”她总是这样感慨。 她每次这般碎碎念时,我们另一个同事都会撇撇嘴,背地里曾说:“都在西安呆了十多年了,有什么不习惯的?不就是在南方长大的么?显摆什么呀,不习惯回南方去啊。” 这个同事觉得许姐太矫情了,别人都习惯,凭什么你不习惯?就你是金枝玉叶豌豆公主?这位同事背后说许姐的这些话,许姐也有耳闻,她是这么回答的:别说我在南方长大,就算我只去过一次南方,喜欢那里的气候和空气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要习惯寒冷、干燥和雾霾呢?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习惯不美好的事情、糟糕的事情,甚至不合理的事情呢?为什么大家都好像很习惯很适应,我们就也要习惯和适应? 2. 我有个网友,她结婚第三年时老公出轨了,她很坚决地和老公离了婚。半年后,因为老公一直表示绝不再犯,还在她父亲生病时鞍前马后地照顾,她和老公就又复婚了。原以为破境重圆,老公会格外珍惜他们的第二次婚姻。结果半年后,老公竟又去沾花惹草了。这一次她彻底绝望了,再次提出离婚,婆婆不想让他们离,劝她道:哪个男人不偷腥啊,看紧点儿就是了,再说,他又不是第一次出轨了,你应当习惯才是啊。这次咱狠狠收拾收拾他,给他个教训就行了,为了孩子就别再瞎折腾了。 我这个网友当时非常气愤,他出过一次轨,我就应当“习惯”吗?所以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吗? 网友果断和老公离婚,老公再次痛下决心请求她的原谅,她却已经“奴心似铁”了,并且表示绝无复合的可能。因为,真的无法“习惯”老公的“习惯性出轨”。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因为你经历过一次或几次,哪怕是很不幸很残忍的事情,当你第二次经历的时候,大家就觉得你应当“习惯”了,你应当应付得来。可是凭什么我们“不幸”过一次或者被欺侮过或者被恶心过甚至被强奸过,我们就要平静地面对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3. 多年前看一个战地记者写自己在波黑战场的经历,他说,虽然每天看到难民,看到孩子、老人、妇人在受罪或者死去,还是觉得非常痛心,无法接受这样的人间炼狱。 是的,永远无法接受,当然更无法习惯。 我曾做过一年的语文老师,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开学没多久年级要集体定辅导资料,年级组长让各班语文老师把班里订资料的人数汇总到一起收费。当时和学生说的是25块钱一份,收钱后年级组长却让每个学生按20块交,我当时还傻乎乎地不懂为什么,后来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回扣”。 直觉告诉我,这回扣不应当拿,但如果别的班都收25元,只有我们班收20元,岂不是把别的老师拿回扣的事情暴露了吗?我于是悄悄问我信任的一个老教师,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她当时回答,当然是拿啊,大家都这样的,习惯就好了。 我却非常忐忑不安,因为据我所知,班里很多孩子来自大山里边,家庭特别困难,不是说他们家庭条件好我就应当坦然地拿回扣,而是他们的贫穷加重了我的不安。 后来我拿到那笔钱,大概200多块(当时我一个月工资1000左右),我总觉得那200多块钱非常扎手,后来决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那份钱给班里的孩子们订了很多杂志,学生们很享受阅读的快乐,也开阔了眼界,好多学生觉得我“开明”“慷慨”,然而,我却一直觉得欠他们一个真相,那就是,那笔钱其实是他们的,他们老师没想象中那么大方。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我没有继续做老师,这个回扣事件,我却一直念念不忘,偶尔我会想,如果我继续做老师,我会习惯吃“回扣”吗? 我想应当不会。有些事情,我永远无法习惯,也不愿意习惯。 我讨厌满口脏话的人,讨厌男人随地小便,讨厌缺斤短两,讨厌捉弄小孩……即使听过很多脏话,即使偶遇过很多次男人随地小便,即使被缺斤短两很多次,即使经常看到有人逗小孩子,我依然觉得不习惯,依然觉得脏话刺耳,随地小便没素质,缺斤短两可恨,逗小孩子很无聊。 我还不习惯不公平,不习惯不被尊重,更不习惯被欺负。或者说,潜意识里,我不愿意习惯这些恶的、丑的事情。

Read more

饭局上最忌讳说的5句话

年终岁尾,朋友聚会多起来,喝酒助兴自然也少不了,但你也许不知道,酒局或饭局中,不能随意说话,不然就会很扫兴,那到底哪些话是不适宜说的呢?大家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饭局上最忌讳的5句话: 1. 别说 “你胖你少吃”! 正解:胖就少不了吃的! “胖少吃”这句话是不能随意说的, 毕竟,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吃的呀, 所以,何必说这种令对方不爽的话呢? 2. 别说 “下次我请客”! 正解:下辈子我再请! 如果你真的要请客 到时候付出行动就行了 不用在嘴巴上说出来 免得人家听到后一直惦记着 或等着你什么时候才开始请客 也就是说你提早说了请客 如果你不及时请客 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烙下话柄 人家也许就会说 “等你请吃饭,太阳都下山了”…… 3. 不要轻易问“这菜多少钱”

Read more

你可以哭,但别哭太久

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我去参加他们的期末公开课,几乎所有小朋友都学会了些简单的汉字和英语,羞怯或热烈地给家长们展示。只有一个小男孩,始终不参与老师的活动,那些汉字他也完全不认得快下课的时候,他开始大哭,赖在他妈妈怀里不肯离开。后来我听他妈妈说,那个小男孩始终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每天都哭,从上学哭到放学。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让子弹飞》。开头一段,县长葛优吃着火锅唱着歌去赴任,路上被姜文劫了,姜文把他五花大绑,定上闹钟让他交代情况,葛优大哭,姜文毫不客气地制止他:哭也算时间!葛优无奈,乱七八糟地交代了。 哭也算时间。这是世界的残酷规则之一。 我不知道多年后那男孩能否明白这个道理:当你在因为各种不适和不快绝望哭泣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学英语,交朋友,掌握社会规则……没有人等着你,你可以哭,但是除了一时发泄以外,这只会让你在未来面临更多难题。 你本已落后于人,却又因为哭泣浪费了更多时间,哭过之后,你要花费几倍于别人的精力才能赶上去,甚至,可能你就赶不上了。 我有个怨愤型的朋友,不知为何,她的生活里处处都是磕绊,跟公婆相处不好,莫名其妙被老板辞退,买个水果也被缺斤短两……她对这个社会和她的人生极其不满,每次见面,她要说几十遍:“这都什么人啊”,“这什么社会啊”,“太让人伤心了”等等。 跟她在一起,你会不自觉地被浓烈的负面情绪笼罩,感觉整个天地都是昏暗的。这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后来我尽量减少了和她的接触。而在这之前,她的朋友其实就已经少得可怜了。 前段时间她来找我,我才知道她已经离婚一年多,而她老公居然和她一个亲戚再婚了,她气不过,去闹了好几次,在他们面前当场割腕,谁想前夫不但不管,还报了警,警察强行把她带到医院去包扎。她哭着说,我是真的想死在他们面前的,这样的社会,活着有什么意思。 这样的社会。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把罪过推给社会。没错,这样的社会确实问题一大堆,但当你只能靠指责它来自我救赎,你就注定要完蛋了。 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激烈抢位,人人自危,勾心斗角,复杂艰辛。但我们逃不过它。 每个人都命中注定要在这样的社会上奔跑,而且很可能有人起点比你高,有人跑得比你早,有人装备比你好,在跑的过程中,你还会被人撞一下绊一下,甚至被人故意推倒了踩两脚。 但是不管怎样,你必须迅速调整好自己,寻找最适合你的方式和对你最有利的支持,继续全力以赴地跑。如果你非要停下来哭闹咒骂,或者拉住撞你的人吵架算账,结果只有一个:你被越来越多的人甩在后面。 挫折和不幸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你恋爱遇挫,当你工作不顺,当你承受了天大的冤屈,你完全有理由哭泣、抱怨、指责,但是一定要知道,哭也算时间的,如果你把太多时间用来哭,那么生活一定会对你哭。你面对不幸的态度,就是你对人生的态度,而你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 “笑对人生”的确不容易,我们也喜欢说男人哭吧不是罪,女人哭起来有别样的美。但是,你若想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就必须学会在疼痛中咬紧牙关挺身向前,在绝望里使尽解数寻找光亮。 亲爱的,你可以哭,只是别哭得太久。 图:pexels.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