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家小孩爱赖床! 「妈妈牌人肉闹钟」完全没用? 每天早上不管是闹钟响,还是声嘶力竭地叫他起床几百次,孩子就是起不来。如果他七点半没起床,我也没办法准备出门工作,实在很烦恼。到底要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己起床的习惯呢? 抱着「孩子应该做不到」的想法,别一直紧迫盯人! 站在妈妈的立场,希望孩子早上能七点半准时起床。然而每天站在厨房大喊:「快起床!时间到了!」「上学会迟到!」重复五、六次后,孩子依然继续赖床。 妈妈每天都面对这种状况,难免会心浮气躁。不过,孩子偶尔会在妈妈叫了三次后就起床,难得比平时早个十分钟,七点二十分就醒了。这时父母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称赞小孩。 掌握赞美时机的诀窍是,不要期望「孩子能轻易养成自动起床的习惯」,而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自动起床本来就不容易,我的孩子现在大概还做不到吧」。父母「千万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过高的期待」!某些教育学者可能会说:「父母怎么可以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父母应当期望孩子能做得更好啊!」 受此想法影响的父母会觉得:「没错!就是这样!我应该相信孩子。」导致他们无法给孩子「阶段性进步的赞美」,变成只会一味谴责孩子「为什么做不到?」 设定「阶段性」目标,用赞美代替谴责 心中预想「我家的孩子做不到」,当他超出预期办到了,父母便能由衷赞美孩子。所以别期待孩子「十分钟能做完这件事」,而是「做完这件事大概得花三十分钟」,尽可能把标准降低。 这么一来,当孩子费时十五分钟就完成,爸妈一定能出自真心极力赞美他「你真棒!这么快就完成了!」如果期待孩子「十分钟」能做完,就会变成「怎么搞的?还多花了五分钟才做完。」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设定一个「宽松的容许范围」,教养时就能保有从容的心情。好比练习跳高时,横竿都是一点一点慢慢加高的。如果跳高选手一时状况不佳,横竿高度比实力稍微低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掌握以上诀窍,就能减少为人父母的焦虑,不会一直苦恼于孩子「为什么做不到?」、「明明一再提醒,就是讲不听」的问题。 作者:奥田健次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请停止强迫孩子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十五岁的小明早上起来吃完饭准备出门去学校。妈妈见小明只穿了一件内衣和外套,就要小明加一件毛衣。小明却认为就这样穿最合适,妈妈却坚持说:“你看我都穿了毛衣的,你不穿毛衣是要感冒的… …” 为此,两人争执不休,最后小明屈服了,按照妈妈的要求加穿了一件毛衣,但心中闷闷不乐,出门的时候使劲把门带上,发出“嘭”的巨大响声。妈妈在后面跟了一句:“哼,犟牛!” 呵呵,到底谁是犟牛? 尽管这只是很短的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插曲,其中却有许多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常常要关注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和再平常不过的交往模式,正是那些不被我们注意、不断重复的平常模式,却在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我把以上例子中的心理现象叫做“侵入式关怀”。这个小插曲很典型——这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对方好的名义,在不能理解对方真实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并要求对方接受和实施其想法的一个心理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谁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其实是母亲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母亲有一种心理能量要投在小明的身上,那就是关怀和被孩子需要的能量形式,而小明却是不想接受这种能量的,他想表达的是自主——我自己在这个年龄知道如何照顾自己。而当母亲的这种能量最终表达成功,心里就产生一种能量释放后的畅快感。当母亲不相信孩子能够打点好自己的时候,一些孩子也对此认同——我是不能照顾好自己的。 此外,母亲也把自己的“身体虚弱,容易感冒”这样一个东西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而事实上,孩子的体质和人到中年的母亲的体质肯定是不同的,孩子的激素分泌日新月异,身体有着很强的变化性和适应性。我记得有一年在长城看到一个让我感到惊讶的场面:在白雪皑皑的长城上,我穿的是羽绒服,有几个八、九岁穿短衣短裤的男孩子在长城上活蹦乱跳。好奇的我上前打听,才得知他们来自日本… …虽然我并不主张每个孩子都应该这样如法炮制,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的潜力。 在这个互动中,母亲有一个替代孩子成长的问题。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他(她)在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像小明这样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管理自己穿衣这方面的问题的。即使有不合适的时候,成年人也要让他们自己学会调整,从而更好地去管理自己。 另一个方面就是心理边界的问题。母亲和孩子这样不断互动结果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压制自己,不让自己说“不”,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带进成年的生活,去顺应他人的要求,不断顺应的结果就是不再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甚至很难说“不”,让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我们不是要让孩子去做自己吗?但我们许多父母的行为却背道而驰。 建议是如何变成控制的?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提出一个建议,接下来就不再穷追对方是否执行了,这就是建议;但如果对此建议穷追不放,喋喋不休,一直到你执行了那个建议为止,那么建议就已经变成了控制! 其实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穿衣服有可能是合适的,也有可能是不合适的。一位聪明的母亲在多次这样的侵入式关怀后,改变了自己的做法,有一次在她对女儿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后,就不再吱声了,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穿衣服,结果女儿在下午放学后感冒,回到家后对妈妈说你早上的说法是对的,现在的天气是要穿毛衣的。第二天早上,不用妈妈说,一起床就自己把毛衣加上了。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件事,孩子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调整自己,他们会在自己的经历中成长,成长的种子就在他们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之中。 我们在亲子教育中常常建议父母要“放手”,每年给孩子5%的放权,到孩子20岁的时候正好把自主的权力完全交给孩子。但许多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做到这样,有的甚至是父母和孩子的粘连形成了获益,边界模糊。 看来,成长,是一个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来面对的人生课题!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4种技巧应对孩子“厚脸皮”
每个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们应该气平心和的教育孩子,而不能采取暴力的行为,更不能伤孩子的自尊心,在轻松的氛围下严肃的教育,对孩子会更有利。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1:培养孩子的荣誉感 荣誉感与羞耻感是并立的,缺少羞耻感的孩子,往往也缺少荣誉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缺少荣誉感,就会对外界的批评、指责的反应变得迟钝。 所以,对付“厚脸皮”的孩子,爸爸妈妈们除了要帮助他们重拾羞耻感之外,还要帮助孩子培养荣誉感。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细心观察,准备随时为孩子创造荣誉感。比如发现孩子有良好表现,像认真完成作业了,或者懂得自己叠被子等等,妈妈可以及时的表扬他,让孩子觉得受到表扬是快乐的, 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一旦荣誉感建立起来了,羞耻感也就随之而生了。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2:不能经常打骂孩子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爸爸妈妈可要先忍住脾气,可以试着跟孩子讲道理。而且要顾及孩子的面子,可以悄悄地把他叫到房间,单独对孩子说:“宝宝今天欺负小朋友,是不对的哦,老师批评了,宝宝要认真改正,不然可是会有好多小朋友嘲笑宝宝呢!” 平时对孩子应该七分褒奖三分责罚,如果只罚不奖,孩子就对责罚麻木了,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3: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当孩子们犯错误时,要告诉孩子那样是错的,应该怎么改正,或者可以找一些道德教育的书籍跟孩子一起看,边看边为他讲解,慢慢地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判断故事里的小人物的对错。同时,爸爸妈妈也 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这样的引导中,孩子就会慢慢的重拾羞耻感呢!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4:批评要注重实效 1、说明道理式 如果孩子欺负别的小朋友,家长只是随口告诉他:“以后不许这样,不然我要生气了。”这种轻描淡写的批评恐怕很难让他深刻认识错误。如果严厉地批评他,说明道理,并带着他去登门道歉,那么他就会产生羞耻感,以后不再重犯了。 2、有针对性式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喜欢喋喋不休地说话,而且爱翻旧账,把几个月前孩子做的错事也拿出来一起说。这样没有针对性的批评,孩子很难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被批评,甚至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开始自暴自弃,也就不会感到羞愧,认真反省了。 3、不重视式 当孩子犯了错,妈妈们教育他的时候,喜欢随口就说:“你再这样,我就要……”的话,但是当孩子再次犯错的时候,妈妈却已经忘记了之前说过的话,没有按照自己说的那样去做。这样的批评次数多了,孩子会越来越不把妈妈的批评当回事,对长辈的教育就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了。 孩子出现厚脸皮的现象,可能孩子缺乏羞愧感,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们不应该打骂他们,应该多多注意留心,更多的是耐心去教育孩子,让孩子丢掉厚脸皮,快来健康的成长。 作者:佚名 | 图: pixabay.com
Read more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老师布置得不合理还是家长太主动?
这样一个老话题又被提及,源于最近朋友圈里频繁出现家长po小学生作业向大家求助的情况。有的是高学历的私企老总、有的甚至自己就是老师。是否有联想到自己也有这样的处境。 这个话题的“热议”一方面源于家长的吐槽和诉苦,另一方面也源于老师的无奈。 下班回家还要“写作业”,每天要签很多字,真的不得空啊 一位家长的女儿念小学一年级: “按政策,我可以生二胎。可是想想,养一个孩子都那么累了,再生出来,这不是要把人活活逼疯吗?” 这个家长列举了前几天的语文作业—— 预习《小壁虎借尾巴》,正确朗读课文三遍以上,熟练认读文后的两会字和四会字,会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家长签字; 阅读《春天的图画》,正确朗读并背诵《如今山窝窝变了样》; 预习《古诗二首》,认真读三遍,家长签字; 阅读《春天的画图》,正确朗读并背诵,家长签字; 查看第三单元练习纸,做错的地方再次练习,家长签字; 复习《识字四》,正确朗诵并背诵,家长签字…… 这位家长还说,有时候还要给孩子出题,再检查,每次都要到很晚。而每一项作业都需要家长签字,这就意味着,孩子读课文,家长也必须听着。 并不是每位家长都排斥“做作业” 据一项调查显示,对签字的现象,有三分之一的人感觉很痛苦,三分之一的人乐在其中,三分之一的人“痛并快乐着”。 一些家长很享受这种亲子时光。“我每天花一个多小时陪着孩子做作业,自己也可以看看书,多有意思啊。现在社会那么浮躁,能安静下来的时候真得很少,这是很好的机会。而且,孩子越长越大,其实家长陪伴他们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他们的功课越来越难,我们能参与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低年级的时候,感觉他特别需要你。等到上了初中高中,孩子估计更不想和你在一起了。所以,还是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吧。” 作业是布置给孩子的,家长不应太主动 不少幼儿园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亲子关系,经常会布置一些亲子手工作业。 这主要是为了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同时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但目前来看,多数亲子作业都是由家长们完成的,不少孩子根本就没有参与其中,这样也就失去了亲子作业的意义。 其实,现在的作业和当年的确有了很多变化,比如说像机械性抄写类的作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让家长一起朗读课文、检查作业的做法,不少老师认为,之所以让家长参与检查监督作业: 一是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帮助孩子培养写作业的习惯, 二是给家长提供一个和孩子一起学习的亲子交流互动时间。 一位老师认为,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忙,可能会没有时间,但是家长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随时检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Read more当小孩子向您要钱时,千万不要这样做!一辈子的阴影!
这也许看起来是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但是在这里。我又看到了我们童年的一些缩影。其实这不单单是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他教育的事我们所有的人。 这是两则真实的故事。 五块钱的故事是一个女孩子讲的: 初中住校,一星期回家一次。妈妈通常每周给2元零花钱,那个星期她想要5块,妈妈不给。她就表示不去上学。妈妈说:“爱上不上,不上现在回家。” 后来,她一直缠着要,妈妈很不高兴地掏出5块钱,扔在桌子上,一副嫌弃的样子。而那五块钱弹落到地上。 这个小女孩颤颤颠颠地捡起了钱。 事情好像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她说,这件事对她影响很大,一直觉得自己很卑微,同时,在心里埋藏下对钱的渴望。 五毛钱的故事是一位男士讲的: 初二那年暑假,班上两个女同学到他家串门。他们坐在一起聊天,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同龄女孩交往。 后来,女同学提议去街上 转 转 。他身无分文,便去找母亲,希望给他一点零花钱。 妈妈不肯给。 他一再恳求,哀求。最后妈妈掏出五毛钱,“拿去!” 他弯下腰,捡起那五毛钱,和女同学上街了,请她们一人喝了碗大碗茶,就各自散去。 当年的男孩子现在30多岁了,大学毕业,经济独立,也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他一直不肯结婚。 他不结婚,也不回家。他知道他的父母非常孤寂。但目前他只想这样过,不结婚,不回家。他说,这一切都源于那扔在地上的五毛钱。 这两个故事,我看不出这个两个家庭的经济的真实状态,但是我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种“贫困”。这种贫困不是说家庭的经济,而是一种精神上所表现的贫困。当孩子合理请求一些金钱要求的时候,父母上述的反应,就好像在说,我没有一点钱,你怎么还找我要钱。 可是对于小男孩来说伸出手,向妈妈要一点零花钱,是因为这个青春期的男孩子知礼体面有教养,他知道朋友来访应热情相待。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亲的形象还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母亲掏出五毛钱扔给他,呵斥他“拿去”,至此一个男孩的尊严已经体无完肤。而最最屈辱的是他不能拒绝,他需要这五毛钱,两个不明就里的女同学还在外屋等着他,期待一场愉快的同游。当他弯腰捡起这张纸币,他一定听到了尊严碎裂一地的声音。他的内心也就此四分五裂了。 五毛钱就这样严重影响了他成年之后的生活道路。从伸手要零花钱,到弯腰捡起那五毛钱,客观时间只有几分钟;在他的心理时间上,漫长如整个人生。儿子心中翻腾的一切,那位母亲从头到尾全然不知。 实际上,掌握金钱也是父母的一种权力,上面两个故事中的母亲都用金钱带来的权力狠狠地羞辱了自己的孩子。中国许多父母都有控制病,金钱上的控制尤甚。当他们感觉自身说一不二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便把金钱作为武器,劈向自己的孩子。 在很多不知道如何流传开来的观点,说孩子要穷养,特别是要穷养男孩子,但是你知道特意的穷养孩子,他们会丢失了多少东西,你知道吗? 一些富人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这种做法需要适度,适度的“藏富”“哭穷”可以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如果过度了,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大家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Read more让孩子有礼貌,只需父母一句话
老校长说,很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如今的社会,擅长与人交流的孩子,等于在社会成功了一半,而礼貌热情,往往是交流的开始,是打开人心的关键。那么,让孩子变得有礼貌,会不会很难啊?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父母每天起床后对孩子说上一句话,不到半年,必见成效。 这句话 一定要大声说 老校长被请来给家长们讲课,为的是解决目前孩子们渐渐淡薄的礼貌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从未给过大家任何压力。 老校长很清楚,父母如果不能深切地意识到礼貌为何重要,意识不到家庭中父母身教的影响力,并且解除父母们对教育孩子感到难度很大的心理障碍,就不会为此用心。因此,他传授了一个人人都能轻易开始和坚持下去的教育方法,而且告诉大家,看似简单,却非常有效。不出半年,孩子的礼貌问题,必然改观。 这个方法只有一句话,任何人都会说,它就是「早上好」这句话。 大家本以为会是多么不同寻常的一句话,一听到就是这句每天孩子到校后,对老师必说的一句话,都很意外,觉得这个如何能解决问题呢? 老校长看到大家疑惑不解的表情,笑着解释道: 「别小看这句话,我可是天天都在用,太好用了。不信的话,明天大家就照着我说的去试试。在坐的基本都是孩子的母亲,每天都要一大早起来,很辛苦,给大家做早饭,可能忽略了一件小小的事。什么事呢?家里除了自己,最先起来的估计都是孩子的父亲,这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要打招呼。明天开始,只要丈夫一起来,你就大声地对他说『早上好』,估计全家人都能听到。丈夫和孩子们的反应首先应该是吓一跳,很惊讶,心想,今天这是咋了,出什么事了?妈妈怎么如此郑重地打招呼。他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很难为情地含糊着回你一句早上好。不过没问题,习惯就好,任何人都不会责怪别人对自己有礼貌的,只是刚开始觉得不太好意思。 只要大家这样每天坚持,每天早上对着起床的丈夫和孩子大声地打招呼,不过开几次口,保证家庭的氛围就变。任何人面对别人主动地对自己打招呼,都不会反感,反倒有被重视的感觉,自己被妈妈如此礼貌地对待,如果漠视妈妈,没有回应,孩子们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太不像话,出于礼貌,肯定渐渐就回应妈妈,从含糊渐渐变得声音清晰。这样就不需要你天天骂他要有礼貌,要跟人打招呼,他自己就在家中养成习惯了。 」 老校长进一步解释,为何这样会有效果。他说,很多时候,是环境造就人,到了一个人人都很有礼貌的环境,人就会随着变化,被环境所带动,会自觉跟随。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言行长大的, 父母的言行,自然造就家庭的环境。也就能影响孩子。 这件事,看似简单平常,却非常重要,一开始可能觉得很难为情,时间长了就会成为良好的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量之大,难以想像。大人健朗的一句招呼,会让孩子一整天都感到心中暖暖的,一整天都会开心地度过。 老和尚的教导 异曲同工 老校长接着讲了一个老和尚告诉他的方法,也很简单有效。他说,有一次,他到访京都的寺院,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和他交流,如何让人自觉地守规矩。 老和尚说,只会严厉地说教,不会取得好效果,你只需要每天把家里入口处放鞋的地方,弄得整整齐齐的,坚持半年,就会发现,孩子们就跟着变,也自动把鞋放好,几乎不需要父母说话。 怎么个做法呢?很简单,就是每天把家里所有人的鞋亲自去摆放好,每一双鞋,不管孩子如何随便乱脱乱放,你就默默地重新给他们一双一双地摆好,这些小事,会感动孩子,当孩子出门上学,要穿鞋,发现家里的鞋,变得很整齐,心中一定受到触动。等他放学回来,看到家中的鞋,还是很整齐,自己就觉得好像不能随便乱摆放了。一开始可能做不到天天放好,时不时还会忘记,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就有样学样,自觉做到了。因为眼中看到的是整齐,就是无声的榜样,如果自己不整齐,会觉得怪怪的,于是自然就注意了。你几乎不用任何的说教。 老校長說,這個方法,他聽到後,回家就實踐,真的很管用,所以跟大家分享這個老和尚的智慧。跟前邊的做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兩個做法,不僅簡單可行,消除父母的畏難心理,還自然地透露出校長的深意:父母的身教,勝過千言萬語。意義重大。 禮貌地跟人打招呼,問候別人,是人與人相處和交流的第一步,因此很重要。禮貌本身,不是目的,達到與人很好地相處交流,才是目的。老校長說,如果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懂人心,能打開人心的擅長交流的優秀人才,就一定要注重每天都要跟人打招呼,問候他人,每天都在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學會傾聽別人的心聲,關心別人的煩惱,成為一個細心體貼、總能體會到別人感受的人。 文:刘如 图来自:wallcoo.net
Read more不打不骂还能教育好孩子的十个高招
对孩子不打不骂,还要教育好孩子,真的很难,让我们来看看不打不骂还能教育好孩子的十个办法 步骤/方法: 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 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 此时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Read more孩子的这个部位千万不能打!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爸妈们都是小心谨慎的,生怕有什么意外断送了孩子的前程或者性命。 前不久,有一个8岁小女孩就在夜里突然死亡,只因妈妈一个习惯性的动作。 凌凌今年8岁,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小姑娘。 然而让家里人想不通的是,在一天夜里,凌凌突然表示自己不舒服,不仅头晕还有想吐的感觉。 虽然家人把她紧急送往了医院,但是凌凌还是不幸身亡。 因为凌凌生前吃过泡椒凤爪,所以妈妈就怀疑,是不是凤爪里有毒?但是医生做过完整的检查后发现,孩子的死亡和凤爪没有任何关系,而真正的死因是是颅内挫裂伤,由外力导致。 而导致这一损伤的原因,竟然就是妈妈的一个习惯性动作。 据妈妈回忆,那天下午,凌凌一边写作业一遍看动画片,结果作业上出现了一大堆错误,心急的妈妈就顺手打了女儿后脑勺一下,没想到这一巴掌就把孩子送上了死亡之路。 对此,医生也做了相关解释: 孩子大脑内本身就有一些病变,比如脑血管畸形等等。 而妈妈这一巴掌导致孩子畸形的脑血管破裂,所以并不是直接死因,只是一个诱因。 在生活中,妈妈们免不了因为孩子的事情而发脾气,动手打两下也成为了自己的一个习惯。 不过动手打孩子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以下这些部位打不得! 1. 后脑勺 后脑勺,因为有人的呼吸中枢在那里,如果打的时候,造成呼吸中枢震荡,容易引起一些呼吸衰竭的并发症。 2. 太阳穴 太阳穴那个位置,因为它的眶内壁是比较薄的,在被打震荡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骨折,骨折对视神经发育也是不利的。 医学临床上就发生过一巴掌打失明的情况。 3. 拧耳朵 经常拧孩子耳朵,容易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小孩的听力发育。 4.
Read more惯子等于杀子,别让你的孩子恨你一辈子
从小就听大人说,惯子等于杀子。还连带着听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寡妇,从小把孩子拉扯大,不说也不碰,惯得不得了,后来孩子偷东西了,还是惯,最后越偷越大,判了死刑。临死前,要求见他娘一面,要吃他娘最后一口奶。结果,把他娘奶头咬了下来,还恨恨地说,如果你当初不这样惯我,我不会有今天。 可惜,这样的话今天没有人说了,故事也失了踪。极目望去,似乎人人都在惯孩子。当然,惯孩子的结果,未必都有故事上讲的那么可怕,好些孩子虽然娇生惯养,但心地还挺善良,做不了什么坏事。但娇惯的结果,的确不怎么样,现在人们抱怨80后、90后的毛病,其实说到底,都是抱怨者这一辈给惯出来的。 城里的孩子娇惯,农村的孩子也娇惯。从前大学里,农村来的学生,什么都会干,也肯干,但现在农村来的学生,甚至比城里的孩子还娇生惯养,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会,还不是娇惯最大的恶果,大不了以后成家了,两个人从头学做家务。动手能力差,多挨老板克,自己慢慢学就是。反正历史留给这个时代的,就是这样的80后,90后,他们父辈的当家人,不接受,也得接受,不用,也得用,因为没有更好的。娇惯的最大恶果,是这一批的孩子,普遍责任心不强,或者说,不自立。 作为老师,每年都会帮一些贫困的学生,每次借钱,都说好了是借,不是给。当然,如果他们不还,我也不会逼债。其实,我并不在乎那几个钱。但是,我发现,凡是男学生,毕业之后多数不还,而女学生大多都还。很明显,男孩子被惯的比女孩子厉害,在他们眼里,还不还钱,本是个无所谓的事。他们根本没想过,还钱是一份责任,不还钱,不仅丢了自己的那份责任,而且也丢了面子。他们连在我面前丢了面子都不在乎,很难想象,到了社会上,他们是不是会在乎自己的脸面,自己的尊严。我当然也没法相信,他们日后能做出什么成就。 其实,每个大人,即使不讲那个传统的故事,他们也都知道,惯孩子不好。之所以非惯不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人们都输不起。好些被娇惯习惯了的孩子,只要索要不能被满足,动辄以自杀相威胁,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只好缴械投降。其实,即使一对夫妻一个孩的所谓国策难以改变,在一个孩子的前提下,从理性角度,不惯也比惯是更合理的选择。 所谓的惯,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孩子折掉,但现实社会中,有几人能做到真的把孩子天天含在嘴里,捧在手心?无论如何,孩子总要自己在人世间行走。这样行走,就会有风险,有疾病。事实上,人就像其他动物一样,生下来就会有风险,无论担心与否,小心与否,风险总是会有。从概率上讲,让孩子经些风雨,受点磨练,活下来而且活得好的概率反而要高。即使娇生惯养,所有的事情都大人包办,父母一般来讲,总会死的孩子的后面,那么孩子后面的日子肯定要过的相当艰难。不仅吃苦的概率注定大,折损的风险也大了。 图: pixabay.com
Read more夸孩子的方式不对会出大问题
都说我们老一辈的父母很吝啬对孩子的赞扬和鼓励,于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必须多肯定孩子,这才能让孩子更有自信。但是诸位爸爸妈妈要注意,夸奖孩子也是有讲究的。角度不对,可能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了! “你真棒”、“真聪明”这些表扬孩子的话,似乎是不少父母的口头禅。暂且不说这样夸奖孩子对不对,先看看下面这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研究发现,“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影响有巨大的差别。 实验第一阶段 研究员每次从班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的智力拼图任务,由于第一阶段的任务比较简单,所有孩子都能完成。测试完成后,研究员会把分数告诉孩子,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员把参加实验的孩子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半的孩子得到的是表扬他们的话,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另一半孩子得到的是鼓励他们的话,如“你刚才很专注,用心,看得出你很努力,加油!” 实验第二阶段 随后,孩子们开始参加第二轮的挑战,这一轮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拼图任务。结果发现,上一轮被夸奖“聪明、很棒”的孩子,大部分都选择了难度较小的拼图任务,而被鼓励“努力、专注”的孩子,则大部分都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实验第三阶段 所有孩子参加相同难度的测试,这次拼图任务是初一年级学生的水平考题,因此基本所有的学生都无法完成测试。 实验第四阶段 所有孩子参与难度相同的测试,这次的难度与他们的能力相当,但是需要努力才能完成。实验结果发现,被夸奖“努力、专注”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很棒”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看到这里,你或许也清楚了这两种不同的表扬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了: 1、被夸奖“聪明”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优越感,但是同时更害怕挑战,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失败后,“聪明”的帽子会被摘掉;相反,被夸奖“很努力”的孩子会更愿意接受挑战,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不会感到太沮丧,因为自己已经尽全力了。 2、“聪明”是一个标签,一旦贴在了孩子的身上,极容易滋长孩子“输不起”的心态;被称赞“努力”,对孩子来说却是一股力量,能让孩子不怕失败,尽力尝试。 3、被称赞“聪明”的孩子对成败的敏感性很强,一旦不成功,便会怀疑自己,从而影响接下来的发挥;被称赞“努力”的孩子则更享受过程,在挑战中表现出积极思考、专注的态度,更有利于孩子在挑战中胜出。 在孩子的性格塑造期,肯定孩子的天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他会因此而自我感觉良好,轻视“努力”、“勤奋”、“专注”的因素,甚至害怕自己努力了以后,却仍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害怕自己没有别人想象中的“聪明”。另外,“你真棒”这一句泛滥的话也没有把孩子夸在点子上。 “宝贝你真棒,妈妈觉得你是一个特别棒的小孩。” “今天你表现得真棒,我就知道你可以做到的。” 这样夸孩子似乎没错,但稍微思考一下,便觉得其中有矛盾了:孩子今天好好吃饭了,你说一句“你真棒”,孩子费了好大的努力才学会背一首诗,结果你也是一句“你真棒”就打发了。实际上孩子学会背一首诗,你心里肯定是很高兴的,但是由于不知道如何夸奖,最后只好又来一句“你真棒”。 夸孩子要具体针对这件事情来夸,才算夸到了点子上。例如,“你昨天还说这首诗太难了,今天却能背出来了,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种态度很赞,加油!”孩子会知道,自己努力的过程妈妈是看到的,自己的努力是有用的,因此才会受到鼓励,继续努力。 每个孩子都需要爸爸妈妈的肯定和鼓励,这是孩子的力量源泉。但是“真聪明”、“真棒”这种赞赏式的话语,并不走心,不能实实在在地让孩子相信自己,甚至会产生其他不好的影响。 作者:佚名 | 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