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1. 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经常有家长说,“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也有家长会讨论,“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孩子”;更有专家学者说,“教育是开启每个人生命的钥匙”。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到底是让孩子怎样更好的学习到知识,还是更好地成长呢?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的方式。但是,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教育,应该称之为:生命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譬如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开创和创意,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的布兰森;当然也有热爱思考,成为学者,热爱冒险,成为探险家,热爱钻研,成为发明家…… 而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的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但,就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 2. 选取哪种教育,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 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的,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你。 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幸福,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3. 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运。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应该叫做什么,不妨就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于性格品质来说,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
Read more日本孩子10岁前父母教他们要学会的10件事,值得借鉴
1.“让你所爱的家人幸福不是你的责任” 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的,不是人给予的。不需要为了让父母、兄弟姐妹幸福而勉强自己做些勉强的事情。 2.“去外面要使劲玩儿” 现在很多小孩常窝在家里打电动,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他们在户外使出全身的力气玩儿。 3.“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感到自豪” 幼年时的喜好会某种程度地决定长大之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成就,所以就算男孩爱玩娃娃,女孩爱玩汽车,不要去纠正。 4.“不需要总是得到爸妈的赞同” 和父母、朋友意见不一致不是坏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自由表法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5.“你很漂亮” 常被父母夸奖聪明漂亮的孩子是幸福的。即使在外面被人欺负,但是父母能及时给予正面夸奖的话,孩子会治愈伤痛,重新拾起自信。 6.“多读书很关键” 这里的“书”并不单指教科书。从小培养看书的习惯对成长是有益处的。难过的时候看的书,高兴的时候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经验和知识。 7.“你就是你,不需要盲从” 父母总是会自我的认为,孩子应该这样或那样,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控制孩子,让其丧失自主性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思。 8.“问题是有人伤害你” 在学校以及长大后的职场,总会遇到欺负或者不公平的事情,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如果孩子在外面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开导他“这不是你的错,错在伤害你的人。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某些故障,才会去伤害别人”。 9.“谁都不能成为你的全部” 不管再怎么相爱,再怎么喜欢,只要是人就不能突破一个“极限”,就不可能成为“谁的全部”。孤独的时候,受伤的时候要学会接受这样的自己,并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10.“爸爸妈妈在尽最大努力” 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打骂孩子的时候。即使有的时候做父母很失败,但即使这样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为了他、为了家,爸妈在做最大努力。 图/wallcoo.net
Read more没成为天才,却得了天才病
人人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在牙牙学语时便能够感知复杂情绪与大千世界。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父母,往往过早把自己的孩子归于天才一类,于是像培养天才一样去培养孩子。但很多时候,孩子没被培养成天才,却得了天才病。 什么叫天才病呢? 懒散傲慢,没有责任感,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 做什么事情都是随机的,没有计划性; 对别人的许诺,从来没有想着去实现; 动不动就狂怒,情绪波动无常。 我们经常会说,天才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与之相似的一个观点是,父母们经常会想,孩子只要学习好,所有其他的不足都无关紧要。 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天才”一样去培养,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上了;并且以对待一个天才的方式,容忍孩子的很多缺点——那些本应该引起注意的缺点。 在今天的中国,特别是在一些富裕的家庭里,父母更容易产生某种错觉,把孩子的某一些长处当作特别大的天分。 为了让孩子这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不惜代价地投入金钱与精力,让孩子可以其他的都不管,只一门心思发展这一项,结果却往往是让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有一个弹钢琴的女生,小时候确实很有天分。但在她到了快30岁时,她的心智状态却还处于八九岁的水平,日常生活上的事都不知道,连钱都不知道;生活不能自理;在别人面前也不知道怎么交谈。 因为父母剥夺了她完成社会化必须要发展的能力——“你就是弹琴,你所有的事情就是弹琴,所有的心思就是这一项”。 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也存在这个弊端,让孩子把绝大部分的生命热情都花在学业上,而没有精力去发展其他必须的能力。 在这种观念下培养起来的孩子,他要面对的问题不止是没有生存能力。一旦孩子被看作天才的那方面发展不顺利。 他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天才时,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陷入崩溃——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天才,现在发现我不是,而且其他的什么也不会,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一个美国回来的博士要把父母给杀了。他对父母有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吗?其实不是的。是父母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父母对他的所有教育,让他认为只要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就会达到黄金彼岸。 结果他读完博士后,到一个计算机公司工作,年薪5万美金。 后来父母要他回国,他回来一看,那些过去读书比他笨、学业比他差的人,今天都比他好,而他家把所有的财力都投资在他身上了,家境十分贫寒。 他又想到自己在美国,五六万美金年薪,不过是个IT业的打工者。他崩溃了,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就想到了自杀,但又担心自己自杀后父母太痛苦,于是就决定先把父母杀掉。所幸后来母亲被救活了,他自杀也没成功。 所以,从家庭教育来说,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人来培养,要用正常人的方式来对待他,这样孩子就不会得所谓的天才病了。 这个世界上天才的数量少之又少,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或者是爱好。保护孩子的天赋、兴趣,远比逼着孩子成为“天才”更有意义。今天的社会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社会阶层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谁都无法定义,哪一种教育理念是最好的,这就需要父母们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去思考。 比如说,我的孩子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家庭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助他成为这样的人?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不同的家庭,可以培养不同的孩子。
Read more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讲了那么多道理,孩子就是不听,这不是问题。把“讲道理”当做是教育,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最近一期的《变形记》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仔细想来,却耐人寻味。 山区女孩缘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家庭中,律师“爸爸”问起了缘缘的理想。 缘缘说想当一个警察,随后爸爸开启了“大道理”模式。 从忆当年开始,说起了一大段的长篇大论。 在之后的采访环节中,缘缘说: “感觉像是律师对着罪犯在讲话,要强打着精神装作在听的样子,也很像唐僧在念经……” 爸爸的感受却是: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进去,我很欣慰。” 同样一件事,到了立场不同的两个人口中,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看似奇怪,却十分常见。 讲道理,可以说是父母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了, 但面对成人的大道理,孩子们的态度往往是排斥的。 一位网友曾描述过当父母对着他讲道理时,他内心的感受: “父母总是以一种我社会经验比你足,听我的没错的样子,干涉我的各种选择。” 在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父母给予指点。 ******** 换位思考一下,其实我们成年人一样不喜欢听道理。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友小美跟我抱怨,她的老公总是不懂她。 小美新买了一件衣服,过了几天发现降价不少,就跟老公念叨这件事。 他老公开始跟她从商家促销规律讲到制造业的生存困境,小美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种事还有不少,老公的态度总能让小美在先前的烦恼基础上 又添了一层堵心。 小美说:“道理我都懂,可我根本不想听这些破道理,我只是想要他安慰我一下啊!” 不仅如此,在需要进行家庭共同决策的时候,
Read more孩子从磨蹭到自觉,家长只需这样做
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 孩子磨磨蹭蹭、做事慢慢悠悠的坏习惯让很多父母都烦恼不已。起床催、作业催、睡觉还是得催。 究其根本,不外乎这三种原因: ▷ 缺乏时间观念 ▷ 注意力不集中 ▷对要做的事没兴趣或不知道怎么做 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从磨蹭转变为自觉: 1、戒掉唠叨、催促 最近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让孩子关掉电视去睡觉,说一声当没听见;耐着性子催第二遍时孩子嘴上答应一声,身体还是一动不动;等到终于忍不住脾气了,吼着催孩子,他才终于不情愿地关掉电视睡觉。 很多家长不知道,越是唠叨、催促得多,孩子越爱磨蹭。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渐渐地,孩子的内驱力在这样日复一日不停的催促声中被消磨殆尽,就变得越来越不自觉。 孩子有他自己的做事节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大人们不要总是以成人的节奏去要求孩子,给他一些慢慢成长的空间。 在确实需要提高速度的事情上,与其催促责骂,不如正向引导,例如“反话正说”,看到孩子在某件事上提高了速度,就及时表扬鼓励他,激发孩子信心。孩子受到正向激励,就会越做越好。 2、改掉包办、替代 很多家长看不惯孩子做事慢吞吞或者做的不好,为了图一时省事干脆自己替孩子做,然而只会给后面带来无穷的烦恼。 心理学上有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那么孩子就会做20%;如果我们有80%的事不做,那么孩子自己就会做80%。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因为他对父母的帮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想让孩子做事自觉高效,还需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长的帮助和替代解决得了一时的事情,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就慢慢磨蹭也没关系,反正还有爸妈会给我收拾“烂摊子”。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并且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样他才会产生思考,不自觉就会调整自己的方式,渐入佳境。 3、加强孩子时间观念
Read more孩子教育,管子如修枝
孩子就像一棵树,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树木才能长的挺拔。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老话说:小树在砍,孩子在管。 未成年的孩子,必须要管教,必须要惩戒,通过管与教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一味以爱的名义让步,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康熙一生子嗣众多,其对子女们的管教也十分严格,《庭训格言》中收录了康熙在日常生活中对儿子们的诸多训诫,值得父母看看: 1、管教需注意方法 孩子要管,管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不是命令孩子,更不是对孩子大喊大叫。 管教是指通过温和的沟通交流与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心灵的交流与爱的结果。 有很多父母总是通过吼和骂来管孩子,其实殊不知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 当父母第一次责骂孩子,孩子可能会“如你所愿”,但当次数渐多,就像“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孩子渐渐对骂声变的麻木。 身体都是有逃生机制的,你一责骂孩子,孩子的大脑本能地转入逃生机制,开始思考如何逃过一劫,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加之,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的责骂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 最好的管孩子的方法是身教,让孩子在日常中耳濡目染接收正确的信息。 康熙帝对皇子们要求十分严格,这种严格并不只是在学业上,而是要求皇子们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庭训格言》中,康熙要求皇子们能够: 见人得失如己得失,嘉纳良言闻过则改,事无巨细不可懈慢,深思熟虑无憾无悔,恒劳知逸自强不息,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治心之要首在克己,防微杜渐预其未萌。 虽然每天政务缠身,忙的不可开交,但有一段时间里,他亲自为皇太子讲解四书五经。 后又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由汉人师傅们教授皇子们汉文和儒家经典。 在百官尚未早朝,天还未亮,多数人都在睡梦中时,皇子们就要进书房读书。此时康熙帝也在忙于政事,为皇子们做出了榜样示范。 2、管孩子并非事事都管 关心管教还是有必要的,但若事事都管,孩子也会失去动力。 马卡连柯曾说: 父母应该由着他冒险,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他冒险。好孩子是管出来的,管是要敲打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并不是时时事事都管着孩子,毕竟路是孩子自己的,父母不可能陪她走一辈子。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管教与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在孩子成长路上,父母充当这花匠的角色,修剪,除草,通过外力来促使花树枝繁叶茂。
Read more为什么孩子太磨蹭?因为大部分父母没用这个办法
很多孩子的磨蹭,其实是我们催出来的 孩子做事一慢,我们就忍不住去催催催。可实际上,我们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我们回看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例子:孩子窝在沙发上看动画到10点多,催三遍才肯乖乖睡觉。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真的不知道10点半就应该准备洗漱睡觉了吗?其实这些规则孩子是明白,而他之所以会赖着不动,是因为对妈妈长时间的唠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赖。 当妈妈催第一遍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在乎,因为她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反正还会再催的,于是继续安心看电视;当妈妈催第二遍的时候,他心里有点准备了,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当妈妈催第三遍的时候,他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再不去睡觉真的会挨揍,所以才起身去洗漱、准备睡觉。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其实家长,可以试着慢慢戒掉唠唠叨叨、连哄带骗的催促,对孩子下达的指令时,内容要简单明了,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坚定:“宝贝,现在已经10点了,妈妈允许你看最后5分钟,5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明白没?”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父母帮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咱家的还得喂、还给帮忙穿衣服。而且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用来锻炼的事情,一共就那么多,你替孩子做了80%,孩子就只剩下20%的成长空间;你要是只替孩子做20%,那孩子就获得了80%的成长空间。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把责任还给孩子其实也被很多教育人士认可。 美国有一个中学校长给家长们的信,曾在Facebook上广为流传。 他告诉家长们学校有一条规定——不许家长帮孩子拿他们忘记带到学校的作业,午餐,运动服等物品。 规定上写:如果你想把儿子忘记带的午餐、书籍、作业、用品等拿给你的孩子,停! 请转身走出这栋大楼。你儿子会在没有你在场的情况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Read more有一些父母,爱做孩子的“职业差评师”
“老师,我觉得自己特别自卑” 这是我的来访者莲,走进咨询室跟我说的第一句话。 喜欢叫她莲,是因为姑娘出落得实在清淡秀气,一席长发披肩,着一身素色长裙,五官算不得精致,却是让人看着舒服、容易亲近的类型。说话轻声慢语,仿佛怕打扰了谁。 莲是某著名高校大四的学生,父母都是高校教授,典型的高知家庭,自己弹得一手好琴,早早就过了钢琴十级,亦是学校各大活动的女主持人,是校园里明星一样的人物。说真的,这样的姑娘,站在你面前,跟你说“自卑”,你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你要是自卑,还让别人怎么活?” 但若要问起她自卑的理由,她却能认认真真的说出许多来:比如和同学关系一般、不够聪明、眼睛不够大、生活自理能力差、体育不好、身体底子差…… 几乎把能想到的所有缺点都往自己身上加。 听着莲如数家珍的谈着自己一条条缺点,我请她谈谈与母亲的关系,却在一瞬间看到她眼里强忍的泪光。在莲的记忆中,母亲是苛刻的,似乎总有办法用各种方式指责贬低自己。为了躲避母亲的指责,她不敢让自己成绩不好,不敢让自己钢琴弹不好,甚至不敢范任何错。 从小到大,母亲会陪着自己写作业,一道数学题算错了,母亲一个耳光甩过来,附送一句“你怎么这么笨?”,是她成长中最真切的记忆。 同样地,练琴的时候弹错了,会有母亲备好的小棍准确的打在手上。 考试成绩不好,母亲说:“你又偷懒了吧?上次考得好点你就骄傲!”母亲口中的“好点儿”,是全校第一。 考试成绩好了,母亲说:“你脑子笨,不如别人聪明,就得下死工夫”。 高考后,莲知道自己考取了北京最好的大学,还没来得及高兴,母亲一句:“你就是有点小聪明,要不是我和你爸前些年决定搬到北京来住,给你办了北京户口,你哪有这样的福气”,便浇灭了她所有的欢喜。 来咨询的时候,正值莲大四最后一学期,因为一直没有拿到自己喜欢公司的offer,莲异常焦虑,母亲更是不断的冷嘲热讽:“隔壁王阿姨的儿子三本学校毕业的,工作都早就找好了,你看看你?”、“我就说你高考考得好就是碰运气撞大运,你看,一找工作就原形毕露了吧?”、“你说说你,上个名校有什么用?” ******** 莲对我说:“有时候,我怀疑母亲生我就是为了骂我。” 对于父母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于德伟说:“只要站在母亲身边,我就像个小丑。”他的母亲享受别人的簇拥,为了让自己成为众人的中心,不惜杜撰儿子的丑事儿,非常经典的开发了一个“小伟系列”。 比如,“小伟啊,走路经常左脚把右脚绊倒”、“小伟第一次去美国,第一天就让人把行李偷走了”、“小伟吃饭啊,吃着吃着就把一半饭粒吃到脸上”、“小伟第一次钓鱼,就把导师的假发甩到密西西比河里去了。”…… 我一闺蜜曾半开玩笑的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妈骂我,毕竟我是她生产的,她要想戳我,真是不偏不斜,刀刀见血。” 记得一次咨询师培训课上,老师问“你是否经常被父母指责谩骂?”,全班竟然有90%的同学举了手。 父母生养孩子,当然不是为了指责,但为什么那么多父母总是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光亮,不自觉的做起了孩子生命中的“职业差评师”? ******** 被骂的孩子,承载着父母的焦虑 《小别离》里,海清饰演的朵朵妈就是一个典型的焦虑型的母亲。她对女儿的严苛,对成绩的高要求,对女儿早恋的敏感,均来自于“害怕孩子不够好”的焦虑。 这种焦虑,由爱而生。
Read more如何跟孩子谈性?父母如何对青春期孩子的进行性教育?
跟孩子谈性?得有点手腕! 如果你童年有过玩扮家家游戏的经历,你现在还记得关于这个游戏的什么?几个小伙伴一起做饭和吃饭的情节一定是必备环节,还有扮演熊妈妈保护熊宝宝玩虐大灰狼的故事脚本百玩不腻,怀孕生宝宝和八方亲戚来贺的壮观场面也上演过多次吧!我还记得摘了松针当面条,捡了松果当鸡蛋,下锅煮了端给生宝宝的伙伴的情景,只因为,我看到大人们对待孕妇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回忆总是充满欢乐,隐隐感叹当年的自己,小小年纪却对像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们做的事情更感兴趣。 男人和女人为什么要生活在一起?为什么女人长得像西瓜的肚子会生出小孩儿,而男人的西瓜肚子不会?我想,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大概在脑袋里问过妈妈好几遍了吧!却一次也没有问出口。我们是聪明的,从来不在这些事情上招惹父母,八九十年代,少有父母会跟孩子谈论这些敏感话题。 即便是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谈到自己古灵精怪的孩子也哭笑不得,经常听到他们说起被孩子的提问惊呆的囧样:“妈妈,你有小鸡鸡吗?”“为什么小明有小鸡鸡,而我没有?”“爸爸,我长大了要跟你结婚”……等回过神来,发现孩子还在充满期待的瞪大眼睛盯着他们,热切的期待着答案…… 面对这样的提问,你会怎么回应?我了解到的多数回答是以斥责回之,父母难掩被激起的羞耻感,避免尴尬,用愤怒和斥责是保护自己的不错方式。再看看孩子此时的样子,看得见的是愣住的灰暗的小脸、左晃右晃的小眼珠,听不见的是心里的嘀咕: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不该问?这是羞耻的事情? 四五岁的年纪,我们学会了这样的问题不找爸妈;十三四岁,第一次来例假、第一次梦遗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处理,仍然不会找爸妈;十五六岁,经历暗恋、失恋,甚至怀孕,害怕极了,陷入抑郁,想要选择轻生……而对于这些,绝对保密的对象也首先是父母。 对准父母或父母说,在现在或者将来,你有了自己的小孩。你会想要教给她怎样的性意识,以便她(他)获得健康的性人格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她(他)向你提出他们自己探索到的身体疑问时,你又会如何回应?是把它们变成秘密,还是坦然地和孩子交流? 1、坦然的态度 和孩子谈性,如果你是坦然的,开放的态度,你会发现,对孩子来说,是否获得正确答案无关紧要,而你是不是那个随时可以帮助她的人,是不是真心乐意为她解释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开放的态度,她会感受到并从中学到信任,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的难题,第一个可以想到的人是父母。 2、必要的规范 当然,开放的态度,不是放任不管,在看到孩子在客厅抚摸自己的性器官并显出很享受样子的时候,也需要告诉孩子,这样隐私的行为,需要在同样私人的空间里进行。这样的社会行为规范,是需要爸爸妈妈为孩子建立的,但是,爸爸妈妈也不需要为此大惊小怪,喋喋不休,对孩子来说,不过是增加一条妈妈告知的规矩而已,跟很多其他的规矩并无差别。 3、安全的意识 和孩子谈性,同时也是教会他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得不提及的是关于儿童性侵犯的案例,在不谈性的家庭氛围里成长的孩子,如果遇到身体被侵犯的情况,他通常不会告诉别人而选择独自承受,这样的印记不会被遗忘,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在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中又慢慢浮现,或者企图永久封存这段记忆,同时想要封存的,是深深的自责和巨大的愤怒,越是压抑的,越想要寻求表达,心里又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我是肮脏的、羞耻的,我要把这个自己藏起来……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哪些部位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碰的,父母要明确的告知具体的部位。让孩子知道,只有他自己才拥有自己身体的权利。这样的性教导,并不能彻底的杜绝对孩子的性侵犯,但是,这些提醒和教导都会在他心里播种下如何好好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种子。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最近有个新学生出现在我一对一的课堂上,上课之前,他的班主任跟我说他的基础比较差,我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不是一般的差,得从初中补起。 他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事实上我的课还算有些吸引力,一对一的课很少有学生走思。而且,他的走思与一般孩子还不一样,脑子不是从我说的哪句话开始游走,很不着边际。比如会突然无来由的问我为什么他喜欢用钢笔。 我没理他,他又突然问我,为什么一根钢笔要好几百,我这才注意到他拿的是名牌钢笔,而且有好多根,我很诧异,问他:“同学们不都用中性笔吗?钢笔还得灌墨水,多麻烦!” 他说他不喜欢用别的笔,我继续上课,他却依然在这个问题上面纠缠,跟我说他爸爸特地去上海给他买笔。我提醒他要认真上课,他上的是一对一,溜走一分钟卡上就会少好几块,而且他需要赶进度,所以还是不要扯闲话了。 他却自顾自的继续说:“同学们都说我不正常。” 我跟他说:“你只要认真听课就正常了。” 他又说:“我爸说只要我能上二本线就能去对面的学校!”(他所指对面学校是本市最好的大学,属211) 我指着旁边上课的学生问他:“你知道他爸是谁吗?军区高干,他都没有捷径!” 他又跟我说:“我爸爸的朋友是大领导!” “你最好还是回去问清楚多大的领导,是不是百分之百能让你进对面,就算能进,你觉得你目前这成绩能不能上了二本线?” 之后他不再说话了,但课上的很慢,因为他接受信息的能力太差了。我问的问题,他得反应一会儿才能明白问了什么。 此后又上了两节课,每节课都会问一些和上课相差十万八千里的问题,不过我发现,他的问题都和物质有关,为什么大家酷爱苹果,听说国际部的学生自行车都上万。 他说他们家搬迁过多次,小学以前在重庆,之后去了河北,他初中时又来了内蒙。可是,我问重庆,河北的一些相关知识,他又一无所知,高三了,还问不知道为什么重庆大街上的人那么密集。他甚至不知道,重庆地处四川盆地。 我觉得这个学生确实有问题,让他的班主任请家长来。 他妈妈来的时候我很吃惊,个子不高,微胖,眼角额头皱纹横生,而且皮肤暗黄,稀疏的头发在后面绾一个小发髻,身穿衣服的颜色也不再鲜亮。 一般情况下,上一对一课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来说都要略好一些。但看这位妈妈,饱经沧桑。 了解以后才知道,这个学生家的经济状况很一般,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为了多挣一些补贴,常年出差,母亲没有工作,家里除了他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 我和这位妈妈说,课先停了吧,回去把初高中课本翻看两遍再来上,他妈妈说:“他都高三啦,需要尽快把成绩补起来!” 我说:“主要是他基础太差,现在上课效果不是太好。自己回去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熟悉了,进度就能快一点。这样也能节省一部分补课的费用!” 哪知道这位妈妈说:“他自己根本看不进去啊,干脆我也甭心疼钱,您就领着让他过课本儿吧!” 昂贵的课时费用来看课本,还真是妈妈中的第一人。 通过多方位了解,终于明白,这个叫晨阳的学生是父母省吃俭用催生出的’问题产品’! 1、父母吃土,孩子享福 晨阳的妈妈出生于农村,家境贫寒,再加上姊妹多,所以童年没有玩具,没有零食,一条裤子从老大穿到老小,时不时还打个补丁。 而与她年龄相仿的邻居,爸爸是赤脚医生,虽然也不是什么正经工作,但收入是普通农户的很多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