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父母都为我而骄傲。小的时候,我的成绩好、长得又漂亮,父母带我出去,总能收获一大片赞扬和羡慕。每当听到别人用惊奇的语气说:“啊,老吴,这就是你儿子。小家伙长得真不错。读书怎么样?什么,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不简单不简单。”这时,父亲就会得意地摸着我的脑袋,佝偻的腰板也骄傲地挺直了,母亲脸上的每一条皱纹也都舒展开来。 后来,上了大学,每个月打电话向父母要生活费都是理直气壮的,因为是我让他们一夜之间有了所谓的知名度。从我收到那张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父亲和母亲不再是那个几千人大厂里默默无闻的一分子。提起他们的名字,听的人就会说,噢,知道,他们有个儿子在北京念大学。 后来,我进了一家外资公司工作。虽然只是普通的办事员,但是不时从我嘴里蹦出的MBA、GDP,更让父母看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别人家的孩子下岗的下岗、失业的失业,自己的儿子挣的却是美金。唉,我的父亲母亲,想不骄傲都难啊! 我俨然成了一家之主。家里有什么事,父母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即使觉得我的意见有不妥之处,也只是小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待到我用鄙薄的语气说他们老眼光、没见过世面、井底之蛙时,他们就会连声说,听儿子的,听儿子的,他见过世面,比我们有主意呢。 我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我很少在同事面前说到自己的父母。他们那么平凡,甚至只是这个繁华都市里最卑微的底层劳动者。 直到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同事。他频频说起自己的母亲,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他说母亲很漂亮,母亲很能干,母亲还会唱好听的山歌……我们都知道他来自农村,可是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印象中的农村老太太渐渐变了模样,幻化成一个李双双似的美丽的农村妇女。 有一天,同事说请我们去他家吃饭,因为他母亲来了。等见到他母亲,我不禁在心里笑骂,这小子,真会吹牛。他的母亲,是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太太,像一粒风干了的枣子。见我们去了,讷讷地连招呼也不打就往厨房里躲。 同事把母亲拉出来,挨个儿给她介绍,这是小李,这是王姐。他的母亲很局促地笑着,同事却一直亲热地搂着她,亲热地叫着妈,并且问我们:“我妈是不是很漂亮?我妈炒的菜是不是很好吃?”我们味同嚼蜡,嗯嗯地应着。 同事看出了我们的不以为然。在他母亲洗碗的时候,他对我们说,你们不知道,母亲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农村的日子对一个单身女人来说有多苦呀,可她不靠别人施舍,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供我念完了大学。我没听她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我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 我们不约而同地沉默了,或许都在那一瞬间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自己对父母那些无理的埋怨——只因为父母不能为自己买房,不能拿钱给自己做生意,也没本事给自己找个好工作。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父母的骄傲,自己给父母长了脸面,可什么时候,为自己拥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过? 那个晚上,我没有回自己的屋,而是回了父母的家。参加工作后,我嫌弃父母的房子又脏又乱,光线不好,自己租了房子在外面住。看到我回家,母亲兴奋地要给我做夜宵,父亲则去给我烧洗脚水。 我的眼睛湿润了。年轻浮躁、夸夸其谈的我每天唾沫横飞地指点江山,鄙薄自己年迈的父母,觉得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为有我这样“争气”的儿子而骄傲,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认真而努力地生活着。想起来,真正浅薄的是我。我是父母的骄傲,父母不也是我的骄傲吗? 文/梧桐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比起打骂,孩子最害怕的事情竟然有这几件!(父母必读)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1.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2.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3.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4.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Read more一人一半,才是伴
陶子重义气,她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她要我谈一谈婚姻感情,就谈吧!反正我也到了开口说话会带点道理,但年轻人听不进去的年龄。 我跟太太恋爱八年结婚,婚后十七年,总共认识了二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日夜相伴,身旁偶尔没有她,感觉很爽,倘若此后一辈子没有她,万万不可。 像前一阵子看到一则意见调查,问年轻女孩,家人、父母、孩子、老公与事业,如果硬要抉择,会先放弃哪个? 女孩选了选,先放弃了事业,然后家人、父母,剩下老公与孩子难以抉择,最后选择放弃孩子、留下老公,理由是家人、父母、孩子最终都会离开身边,但老公会是终身伴侣。很残酷、但也很真实。 华文字的寓意深远,“伴”,就是一人一半,凑在一起才完整。 现今许多人适婚却不婚,老人家看了奇怪,过去从没发生过类似状况。这现象代表五、六十年来没有战乱,年轻人长大过程中享有家庭温暖与亲情支援,因此认为单身也能过得很好,不论败犬或是单身贵族,不觉得非要个伴,是历史上首度可以一个人过日子的平安岁月。衰老未至,没有岁月的压力,等年龄到了,开始觉得孤独、害怕孤独,想找个人分享,还是需要个伴。 若要进入婚姻,套一句不负责任的老生常谈,要靠缘份,除了缘份以及感性的感觉,还要理性的选择。婚姻确实需要理性,如果女儿论及婚嫁,我一定要求要看看对方家庭,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当然,也有破碎家庭的孩子更努力维系自己的幸福家庭,但一定要仔细观察。 而另一个老生常谈就是婚姻需要两个人有相同的价值观,但这不是说“我喜欢的你一定要喜欢”,而是“我不讨厌你喜欢的”,就可以了。两人可妥协,可退让,愿意试着接触自己本来讨厌的,看看是否真那么不能接受,有这样愿意妥协的心情,比较容易维系感情。 而婚姻与爱情最大的不同,在于愿不愿意改变。愿意为了对方改变自己,是真爱,从头到尾都不想改变自己,这段感情充其量只是对方爱你。 恋爱是短暂的交会后很想在一起而开始,很想闪的结束。开始时干柴烈火,讲究原汁原味,眼前的他什么都好,是全天下最酷的、最美的,不需要改,但等到爱情疲了,才发现这人酷到不近人情,美得过于臭美,连刺青的位置不对,赶紧推给个性不合闪人。因此恋爱讲究的是如何好聚好散。 进入婚姻,当然还是会有许多冲突,学习重点是“相处的艺术”。男生该学的第一课就是上厕所必须掀马桶盖,一开始改变很不习惯,后来融入身体,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但最近老婆说不只要掀盖子,尿完还希望我拿卫生纸擦擦马桶周围留下来的“遗迹”。按照过去的脾气,一定就“老子爱……”,但现在的我会听太太的意见,因为“爱”字里有个心,不是光用脑想着该送什么礼物给她,要用心。 太太也改变不少,她不喜欢户外活动,婚前知道我爱潜水,跟着背起十几公斤重的空气瓶跳进海底求生。这么爱美的她怕晒黑,涂防晒油涂满脸,一回头、吓一跳,怎么来了个歌仔戏花旦跟我一起玩。 婚后我又想潜水,她就说“不必了”,理由是家里有孩子,不宜从事太危险的活动。 以前一个人在台北发展,要自己照顾自己,还要争名夺利,不自私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成就自己。结婚之后学着喊太太的妈妈“妈!”,有食物,不能先放进自己嘴巴,要顾着妻小先吃。我开始懂得心疼与珍惜,因为太太很好,舍不得让她不舒服,舍不得让她伤心,这些舍不得让我自然学会了让,学会了爱,也自然的改变自己,从自私变成大方。 婚姻的路是每天类似的风景,同样的过程,淡淡的。要相处得好,真得靠慧根,所以找对象不能光想找个腿长奶大的辣妹,或是像金城武的帅哥,要找个让自己想起他来心里甜甜的,回头一看,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最好的对象。 而所谓另一半,也不是一开始就契合,是在修正中不断的磨合,你多一点我少一点,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才能一起过一辈子。 当然,岁月无情,人生最终还是分离。像我妈妈十六岁嫁给爸爸,相守相爱了一辈子,爸爸十多年前过世之后,妈妈真像少了一半,常凝望远方,像爸爸就在天的那一边,令人感伤。但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随之而来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续家的价值与感情,真会少掉很多滋味。 文/王伟忠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第一筷子菜夹给谁?(教给孩子)
在你们家,每天吃饭时,第一筷子菜是夹给谁?这是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影响深远。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妈妈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这个菜也有营养,宝宝得多吃。”远。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妈妈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这个菜也有营养,宝宝得多吃。” 这样的一幕是不是很熟悉?第一口菜不见得比第二口、第三口菜营养更多,却让孩子学会了自私,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于是吃饭时,父母都还没有坐到桌前,孩子已经扑上来,把喜欢的菜吃了一大半。 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总有一天会碰壁。因此,过度宠爱孩子,是一种“非慈之慈”,“爱之足以害之”。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父母若只顾疼爱孩子,而忽略了长辈,孩子学到了,长大后他也会只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不会孝敬父母。所以,家庭生活里的每个细节,其实都不是小节。 在如今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里,人们戏言:“有了儿子做儿子,有了孙子做孙子。” 但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将来走上社会,也会时时尊重、关心、礼让他人,就很容易惹人喜爱,得到欣赏和重用。 《说文解字》中对“教育”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教子始作善也”。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应当是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的善的熏陶。 不妨向过去良好的社会风气学习:吃饭一定要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先上桌;哪怕很饿,也要等在厨房里的妈妈忙完坐上了桌才吃饭;父母动筷子了,孩子才可以开吃…… 真正懂得爱的次序,才能营造一个和美幸福的家庭氛围,也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家庭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
★宠出来的孩子–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霸道 ★惯出来的孩子–任性 ★娇出来的孩子–脆弱 ★溺爱出的孩子–依赖 ★哄出来的孩子–虚伪 ★纵容出的孩子–傲慢 ★打出来的孩子–逆反 ★骂出来的孩子–糊涂 ★逼出来的孩子–出格 ★磨出来的孩子–坚强 ★苦出来的孩子–懂事 ★教出来的孩子–传统 ★闯出来的孩子–勇敢 ★搏出来的孩子–成功 ★表扬出的孩子–自信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Read more孩子是自己的影子
我们读书会的主题是孩子教养问题。郭老师拿月考中的一道选择题与我们分享,题目是: 以下哪一个答案是错误的? 自己收拾玩具。 帮妈妈洗碗。 爸爸叫我的时候不回答。 班上大部分小朋友都写3,只有两位写了不同的答案,于是老师下课时找他们了解情况,其中一位因为看不懂题目,只好随便选择;另外一位则说出自己作答的理由:有一次她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不仅被骂得很惨,还被狠狠的修理了一顿,让她知道家里的碗是不能帮忙洗的。 这样的结论是孩子亲身的经验,实在不忍心责备,只好算正确答案给了分数。郭老师好奇的问:「可是,为什么不选『爸爸叫你的时候』这个答案呢?」孩子表示:「常常我叫爸爸的时候他不回答,所以爸爸叫我的时候同样可以不回答。」傻眼的郭老师只好耐心的讲解和引导,心中却感叹──的确是「身教重于言教」!从孩子身上我们看见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 小玲谈到邻居闲聊时所提的问题:「如果我现在一直帮我儿子剪指甲,将来我老了他是否会帮我剪指甲?」小玲肯定的回答:「不会。因为他从小就没有学会剪指甲,将来剪自己指甲都有困难了,更别说帮父母剪指甲。」秀慧则说:「那得看你帮孩子剪指甲时他的心态,如果认为爸妈为他服务是理所当然的话,将来回馈的机会就很渺茫;如果他怀着感恩的心,就会回报父母。」 从孩子的表现和观点,我们看见了父母教育方式和亲子间互动情形,从父母的心态中则看见溺爱的痕迹。不可否认,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身正不怕影子斜」,反过来说,如果自己身体不正的话又怎能指望影子不歪呢?大家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在有意无意之间过度宠溺自己的孩子了!」 走过辛苦的岁月后,我们一心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在父母过度迁就、顺从与物质享受泛滥下,现在的孩子被百般呵护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学习感恩与惜福、尊重与分享、独立与自信,他们的未来确实令人担心! 刚读完幼保科进修课程的淑蓉深深感叹,准父母应该先上完教育课程后再生小孩,这样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这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我们往往是边做边学,主观因循父母的那一套,再加上自以为是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当年我们渴望获得充裕的物质、渴望学习各项才艺,一份自我补偿的心态藉由孩子来达成,虽然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与成就感,却害苦了孩子。教育是不能盲目的由著自己摸索和臆测,溺爱的害处比失爱更为严重,教育孩子还需要多一分智慧与用心。 让我们仔细聆听孩子的声音,允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吃苦、受挫折与犯错的机会,在劳务的分担中学习承担与责任,才能珍惜物质的可贵,才能养成生活自理和做事的能力,进而尊重生命,感恩身边的每个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知识的巨人、生活的侏儒,这样才是对孩子付出真正的爱。 文/湘宜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今天我们替孩子抵挡残酷,明天谁为他们买单?
前几天,去医院探望一位老师,姓刘,60出头,得了帕金森病,刚开始只是轻微症状,后来发展到走路不小心踩到一个小石头都会摔倒,生活进入不能自理阶段。这次入院,是有天晚上护工不在,她想上厕所,又不舍得叫醒27岁的女儿,结果摔倒在客厅。 去的时候是周六,那个病房有4个老人在住院,都是护工在照顾。我们正和刘老师聊天,她闺女来了,一脸的不高兴。中间刘老师想小便,她闺女极不耐心地来了一句:“你怎么那么多事啊!知道自己行动不方便,不会少喝点水啊!” 这话听起来挺混蛋,但当闺女离开,刘老师叹了一口气:“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孩子忒不懂事了?” 我们当然否认,但刘老师心里门儿清:“说起来怪我,三十几岁才生了一个闺女,我和老伴把她当眼珠子一样疼啊,十几岁了也不舍得让她洗碗扫地,读了民办大学不好找工作,我求一个学生帮她安排了一个稳定轻松的单位,想去旅游自己工资不够我们给她贴补。老伴去世,我们经常条件大不如前,但她还不上信用卡,我还是帮她垫上。谁知道我能得这个磨人的病啊,住院、康复治疗、请护工七七八八加起来,一个月没万儿八千根本过不去,家里存款用完了,我工资不够花,闺女的工资刚够她自己用的,她只好找人借钱帮我治病,可钱多难借啊!你们看她最近这状态,都快被我这病逼疯了。如果当初我和老伴没这么宠她,让她早点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明白生活从来不易,或许就不会崩溃了。” 临走,刘老师跟我说的话语重心长:“你家是男孩子,一定让他独立点,孩子得有担当,以后走上社会遇到沟沟坎坎的,才不至于觉得天都塌了。” 的确,父母呵护过度的孩子,既缺乏承受挫折的机会,也没有直面生活的勇气。遇到生活的不如意,不是束手无策就是脾气暴躁。这种悲哀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家长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老家的一个叔叔,对独生子也是极尽宠溺。孩子结婚时,为了不丢脸面,彩礼给女方最高规格,新房咬咬牙买一百三十多平的,家具家电都按孩子的心意来,婚礼自然也是县城豪华版。 婚结完了,我那叔叔也欠下了将近二十万的外债。他心疼儿子,加上觉得自己才50岁出头有能力赚钱,所以早就和儿子说好,所有债务他一人承担。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叔叔在给人做装修时意外受伤,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也不能再过度劳累。婶婶原本就是普通的家庭妇女,靠帮人做钟点工接接孩子做做饭,一个月赚个千儿八百的吃饭钱。这种情况,当初结婚欠下的外债老两口自然无力偿还,当初借给他们家钱的亲戚朋友转而向叔叔的儿子讨债。 新娶的儿媳一听自己平白背上了小二十万的债务,自然心不甘情不愿,经常和老公吵架,连带着骂叔叔一家都是骗子。叔叔的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那种绝望无助,让这个从小被呵护起来的大男孩几近崩溃。为了麻痹自己,整日在外头喝小酒逃避见父母和媳妇。 来北京后,我认识一个女孩。标准的中产家庭出来的孩子,因为父母严加防范,大学毕业都没谈过恋爱。工作后认识一个大她8岁的男人,一头扎入爱河。不曾想对方已有未婚妻,上演了被当成小三暴打的狗血剧。 在超市收银处,我看过头发花白的妈妈,一把抢过比自己高一头的孩子手里的购物袋,无限关切:“快给妈妈拎,别把你累坏了。” 前二十多年,父母包办了一切,以后的几十年,父母又开始恨铁不成钢,觉得自己家孩子“什么都不会就知道啃老”“一点主见都没有”……这种悲哀的造成,难道不是家长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吗? 不可否认,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他们往往把孩子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不管孩子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到的宝贝。可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孩子长大了就是长大了。 1岁,他们独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开启远离父母的模式。 3岁,他们背上小书包,离开爸爸妈妈,和小伙伴们快乐相处。 6岁,他们进入小学,进入十年寒窗的第一阶段。 12岁,他们开始读初中,有了喜欢的男孩或女孩,心里话宁愿和小伙伴分享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诉说。 15岁,他们进入高中,为了自己独立自主,开始激烈和爸爸妈妈的安排做斗争。 18岁,他们多半读了大学,可能有了自己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就算我们追着问他们在哪里,听到的也可能只是搪塞或谎言。 二十几岁,他们要结婚,我们依然愿意倾囊相助,却发现越来越无能为力…… 他们上幼儿园,我们担心他们被个头更大的孩子欺负;他们读小学,我们担心老师的批评会让他们失去自信;他们上初中,我们担心他们因为早恋而受伤害;他们读高中,我们担心他们成绩不好读不了好的大学…… 很多时候,孩子饿一顿,我们都百爪挠心,觉得他们受了天大的委屈,哪想过将来他们工作了,饿着肚子通宵加班都极有可能。 我们用心全力,想把所有伤害扼杀于萌芽,却忘了只有疼痛以及孩子对疼痛的一次次反思,才让他们的心理层面真正长大、坚强,进而有勇气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在之前的单位上班时,有次出来地铁口,看到让人感动却感觉不舒服的一幕:一个不知道是奶奶姥姥接孙子放学。孙子十岁出头,手里空无一物,而老人左手拎着一大包菜,右手拎一大包被单之类的物件,背上背着孙子的大书包。因为行动迟缓,孙子还一直催促着:“哎呀您能不能快一点,不然回去看不了动画片啦!”
Read more处理好情绪,教养孩子变轻松
小霖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连续假期回家的作业多,他在安亲班上烦躁又埋怨,老师请他赶快写,他不但不写,还跟老师拗上了脾气。「你不想写吗?」老师问他。小霖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我就是不想写、不要写。」 老师三番两次的好言相劝,提醒他、分析给他听,他却一再表现出无所谓,反正老师你说什么,我就是不要写、不要写,一两个钟头下来连一样功课也没写完。老师不管说什么他总是在后面顶一句,最后老师终于耐不住性子大声吼了他、拍了他,结果小霖还是那种态度,低着头、斜着眼,嘴里不断的碎念:「不会痛、不会痛」、「我就是不要写、不要写」…… 这样的情况又僵持了半个小时左右,小霖态度依旧。 过了一会,我请他到身边,这时他依旧拗着脾气。我看了看小霖的回家联络本,数学作业的页数虽不少,但内容却不算多。 「你觉得功课多,那我们就先写一页。」我说。「还是很多。」「那就写这一页的第一大题,里面只有4小题选择题,4小题不多对不对。」小霖的态度似乎软化下来了,说:「我不会做。」「我教你。」我说。 就这样很快的写完了第一大题,接着写完了一页,不一会又写完了第二页,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小霖已完成了数学功课,甚至在妈妈接他回家前把所有的功课写完了。 其实并不是功课多,也不是不会写,就是被当下不想写、很多的情绪给带动,再加上拗脾气、固执,导致老师和他两人都有了情绪。 教导孩子时,如果在对方的情绪面前去硬碰硬,效果不但不好,反而还会弄得自己的脾气也会上来,场面也会变得失控。这时自己应先调整好心态,善意理解一下对方,给他一点时间冷却一下情绪,然而再柔性说理、劝导。 孩子有时会把一些该做的事看得太难、太麻烦,此时则须要引导他将事情简化,以他能做到、能接受的范围去循序渐进的加以指导完成,这样不但事情完成了,双方的气氛也能和谐。 教育小孩很多时候在于大人的心态,如果能多一点宽容、谅解,少一点跟孩子计较,你会发现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方法上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上都有收获,教养小孩也会变得很轻松。 作者: 童龙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昆虫心理
很多孩子会害怕昆虫,这种恐惧会让他们无法尽情享受户外游戏和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在「自然猫咪」节目里,我们认为这些可爱的昆虫朋友们被贬到了一个糟糕的境地。我们希望孩子(还有成人)把这些小的生物当做这个星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员,因为他们有些能为花园里的植物授粉,也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孩子们能对昆虫、蜘蛛、和其他小虫子有更多的了解,能够为孩子们缓解对它们的恐惧感增加很大的帮助。这里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您孩子减少昆虫恐惧的方法: 1、从安全知识开始 为孩子解释哪些虫子是无害的,而哪些是需要避免接触的。一般来说,黄蜂、蜜蜂、蚂蚁和蜘蛛这些虫子最好远远的看着就行,而如甲壳虫、蝴蝶、蟋蟀、长脚蜘蛛和蜻蜓则很安全,是非常适合观察的虫类。告诉你的孩子昆虫比你害怕它们更害怕你。如果有只虫子掉到你身上,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镇定和安静。如果太紧张害怕,就轻轻地把它拍下去就好。你需要解释一下如果他大叫和试着拍打虫子,可能会吓到虫子,然后可能会有被虫子叮咬的危险。 2、想想你自己在遇到昆虫时的反应 我们中大多数人因为屋里有只虫子被惊吓到退缩或跳起来。这些反应强化了虫子很可怕的思想。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在遇到虫子时表现得镇定、沉着,那么他就会在适当的情况下模仿你的行为。比如说你看到厨房里有只蜘蛛,让孩子看着你是如何镇定地用一个小的透明罐头盖上去,然后拿一张硬一点的纸慢慢滑到罐子的下面。蜘蛛就那样站在纸上。你安全地把你的手托住那张纸并把罐子拿起来,带到外面,再把蜘蛛放生。如此这般地把蜘蛛运走可以让你的孩子看到你并不畏惧昆虫,而且你还有同情心。 3、在周围没有昆虫时和孩子讨论昆虫的话题 在安静的时候,让你的孩子描述为啥昆虫让他感到害怕。问他是否可以与你分享他与某个虫子的特别经历。问他关于对昆虫的一些了解。一旦你知道了他对昆虫的了解,你可以给他一些信息帮助他改善对昆虫的印象以及这些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包括昆虫可以帮助我们生产出人类食用的食物(如蜂蜜、苹果、蓝莓和橙子,可以再多举几个例子)。告诉他们没有昆虫的世界不是快乐家园。还可以和他们一起阅读一些以昆虫为主角的儿童读物,例如「饥饿的毛毛虫」,「夏洛特的蜘蛛网」。有些书如「儿童版昆虫和蜘蛛知识指南」,或者「1,001种昆虫」。可以让孩子在户外接触昆虫之前,有机会在家中先探知一二。 4、放手让你的孩子尝试 当你的孩子准备好了时,可以带他去博物馆或自然中心参观,看看蝴蝶和其它不同种类的昆虫。这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认识真的昆虫。或者,可以在你家后院或家附近找找有些什么虫子。可以制作一个捕虫器和昆虫屋,来安置捉到的虫子。这个昆虫屋可以很简单,只需一个透明杯子用纸盖住即可。在纸上戳几个洞,用橡皮筋捆住纸盖。这样可以让你孩子担负起照顾昆虫的责任。可以在里面放些叶枯草、小树枝和浸湿的棉花球或者一小片水果当作其饮用水。你也可以重新翻用「自然猫咪」节目上教的「自制堆肥法」来做一个临时的昆虫宾馆。 5、要有耐心 让你的孩子决定进度。他们可能会被网络媒体或者其他成年人影响和误导认为虫子很恶心和恐惧。但是如果家长能直接并有步骤地让孩子接触昆虫,他们的恐惧会逐渐缓和下来。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不要怕孩子,也不要让孩子怕你
自从11岁儿子额头上冒出大大小小的青春痘,王媛就知道,她最担心的挑战来临了:儿子进入青春期了。眼下,儿子除了什么都要顶下嘴,还没有什么出格的,毕竟他才上小学六年级。但王媛知道,更多的对抗和更多的担心,在后面——青春期,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可能都是一个可怕的字眼。“我自己的青春期过得就有点困难,现在的社会跟我们那个时候又不一样了,复杂多了。我觉得孩子的青春期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团高速运转的漩涡,我害怕我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被吸进去,而我们做父母的,却可能根本帮不到他。” 父母为何如此担心 无数父母为孩子的青春期担心。到底担心的是什么?事实上,为人父母者自己也说不清。可能是性,还可能是毒品,以及堕入黑社会——媒体不断报道的各类青少年暴力事件让很多家长视青春期如洪水猛兽。危险丛生,这就是父母眼中孩子的青春期图景。 青春期确实如家长们担心的那样充满危险吗?整个社会是不是过度渲染了青春期危机呢?李子勋认为,青春期是社会文化的概念,不是生物学的概念。“一只小老虎,可能会去玩弄一条眼镜蛇,却不知道危险,长大后才会敬而远之。西方社会没有那么多对青春期的关注,原因是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看成是自然的,因而更具宽容的态度。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而忽视对个性的尊重;太多使用非此即彼的评价系统,使孩子内心处在分裂的语境中;还有就是父母不鼓励独立,或者滥用家长权力,不主动给予孩子自我的空间与行为决定权,这些都会造成青春前期的孩子普遍感觉压抑。青春期是一种对压抑的清算。我敢说,从小不听话,喜欢自我主张的孩子,没有青春期问题。” 在心理学家看来,青春期远没有父母们想象和媒体放大给社会看的那样可怕。而父母过度担心青春期,首先是父母自己的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治疗师姬雪松认为,很多父母感觉青春期的孩子像断了线的风筝要飞走了,这使他们很焦虑——他们希望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依恋自己。“如果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仍然感到需要控制,就会经常体验到恐惧和危险。” 李子勋也认为,从心理层面说,青春期应该是父母的问题,而非孩子的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无条件地依恋父母,需要父母,全方位地听从父母,按照父母的价值观生活、学习与交往,父母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可以体验到快感、权威感、被需要感、自我价值实现,甚至是活着的意义。当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审美、情趣、价值体系时,他们首先放弃的是父母给予的那套价值体系。对孩子来说青春期是获得,对父母来说青春期是丧失。”很多父母意识中渴望孩子长大,潜意识中又害怕他/她长大,于是孩子在社会适应中遇到的许多麻烦就会被父母无限放大,从而加重了孩子适应社会的挫败感。李子勋认为,强调青春期的管理,不过是帮助父母能够合理化自己依恋孩子的行为,使分离延缓到来。 1/3的年轻人青春期是痛苦的 几个14岁的少女在迪厅暴打一个女孩并脱光她的衣服游街……网络上,电视上,报纸上,出现在媒体上的关于青少年的此类报道,也并非危言耸听。 我们确实看到,虽然有些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但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孩子青春期过得相当艰难。 张芸的孩子从12岁开始,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管束。他不但与父母对抗,与学校对抗,好像也在与整个社会对抗。李建军的儿子在15岁时与一群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差点轮奸一个11岁的小姑娘——幸亏未遂。王辛说,她的女儿每周末都要和同学去酒吧,当她看到那些留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发型,耳朵、鼻子、嘴唇上都挂满了金属环、金属钉的男女进出酒吧时,她真的为自己的女儿会不会也行为失控感到担心。 “青春期是一方避无可避的海岬,从孩子的奇思妙想到成年人的独立自主,需要经过一个心理年龄的过渡。”法国专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索雷恩之家的领导者马塞尔·吕弗(Marcel Rufo)教授认为,世界上有1/3的年轻人可以顺利度过青春期,另1/3是“恰到好处”地使人厌烦,只有对最后1/3的年轻人来说,青春期是痛苦、复杂的——但这个比例也相当高了,不容父母们不重视。 体验生活是青春期的一部分 马塞尔把青春期称为混乱的生活:“我参照的是那些属于自我形象范畴的问题:我们想留给别人的形象,以及我们对自己的印象。进入青春期的特征是开始质疑,比如:我讨人喜欢吗?怎样才可以有我自己的朋友圈?怎样让别人高兴?很多的疑问都与自己在群体和社会上的整体地位有关。尤其还与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有关:怎样才能抹掉那些被父母理想化了的印象?怎样才能摆脱他们所认为的我是个完美孩子的印象?这就是青春期。”孩子们通常表现为消沉沮丧,因为青少年开始自我怀疑。还会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体验的是现在,而不是过去和将来。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了初吻,有了第一次失恋,第一次迷醉,第一次危险行为……体验生活是青春期的一部分。“因为那些我们掌控不了的东西不能为我们所有,冒险,对青年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对生活和未来的征服手段。可以说,他们是通过这些危险行为来排遣死亡。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对生活的恐惧更胜于对死亡的恐惧。”马塞尔分析。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的青春期,不也曾做过一些连父母也未曾料到的事情吗?对生命来说,任何体验都是获得,当然也包括犯必要的错误。李子勋说:“没有经历与体验过的东西,对生命来说是一种丧失。没有哪个男孩在做学生的时候没偷偷吸过烟,幻想过性,撒过谎,打过架,干过父母不让干的事。至少我是这样长大的。” 为孩子的青春期做好心理准备 青春期也是青少年反抗父辈权威的一个时期,父母是青少年的首选攻击目标。所以,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过分担心和不够担心之间,很难确定合适的行为方式,那个界限到底是什么? 马塞尔认为:“关键在于不要害怕。这也是心理医生相对父母的优势所在。我们之所以害怕我们的青少年,并且为他们而害怕,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我们自己的未来。而心理医生本人则跟他们没有这种关系。” 李子勋认为父母要减少关注:“一个和谐的婚姻很少会对孩子青春期给予过分关注。同样,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也不会对青春期那么关注,原因是从整体社会意识上就没有把这些麻烦当问题,反倒会为孩子的长大而欣喜。对父母来讲,孩子满11周岁,就要开始调整孩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把精力多分配给自己一些。努力学会把孩子看成一个可以独立的、有自己价值观念与思想的人。”李子勋建议年轻父母蹲下来学习“80后/90后”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理解这个社会的现在与未来,未来是孩子的未来,未来的社会只会更适合孩子。所以,青春期是父母对孩子与社会再适应的问题,吸收孩子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家长们会永葆青春。 首先,无条件接纳与尊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社会能力是从父母的行为中学到的,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孩子也会很容易接纳别人,并融入社会。要让孩子觉得自己重要,尊重自己,那么,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父母作为一个孩子的法律监护人,必须引导孩子某些行为。尊重就意味着关系有了界限,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亲友团、拉拉队,或者是热心的旁观者。 第二,责任心的培养。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只能自己负责。要敢于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可以负起责任的事。当然,青春期孩子犯错时要保护他/她的心灵与尊严,父母不能让孩子在众人面前丢脸。对犯了大错的孩子,父母要通过让孩子对社会的公益服务来“偿还”。我个人觉得有一个意识要从小培养:个人行为要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 第三,不要替代孩子。 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当孩子面对困境时,让孩子自己解决。尤其是人际关系问题,更要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孩子在审美、个人爱好、人际交友方面出现的差异,往往是孩子刻意的自我表达,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成长,不要看成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