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中最怂的时候就是没人帮你带孩子。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有老人帮忙,可如果老人的育儿理念和方法跟自己差异很大的话,也许会更怂!诚然,老人带孩子有很多好处,但若你家老人属于以下类型,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务必慎重,要多多与老人交流沟通。 我们针对的不是老人,而是他们带娃的这些行为。当然了,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行为,请多加注意。 1. 怕孩子淘,宅在家里 年纪大跑不动,咱还是在家看电视、玩玩具吧! 如此后果: ▶ 孩子长期跟着老人宅在家中,身体缺乏锻炼,体弱多病。 ▶ 没有足够光照,缺乏维生素D,影响长高。 ▶ 听力不好的老人,对孩子说话声音过大,看电视时将音量调得过高,时间长了都会损伤孩子的听力。 ▶ 总待在家里缺少跟外人的接触,导致怕生、内向,长大后不懂与人交流和沟通。 2. 怕孩子哭,给零食满足 只要你别哭,想吃什么都给你买! 如此后果: ▶ 给孩子吃垃圾零食,不但对健康无益,长期食用添加剂过多的食品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 零食不受控制,孩子吃饭没有胃口,到了餐点不肯正常吃饭。 ▶ 一旦孩子发现“哭了就能吃到好吃的”,就会懂得以哭闹发脾气来要挟家长达到满足个人欲望,变得更加任性。 3.
Read more不要把贬低孩子,当成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别让贬低孩子变成你的日常社交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 家长A遇到家长B,两人开始寒暄。 家长A:你们家孩子真是聪明懂事,不像我家孩子,不爱学习不说,还老调皮捣蛋,简直要烦死我了。 家长B:小孩子活泼一点才好呢,我家孩子成天跟个闷葫芦一样,呆头呆脑,被欺负了也不会还手,真没用。 那么,这些家长是真心觉得别人的孩子都很优秀,只有自己的孩子特别差劲吗?当然不是的。其实,这只是一些家长之间为了拉近彼此距离的一种社交方式罢了。 我们一直把“谦虚”当成传统美德,这些家长的本意恐怕也只是为了自谦,毕竟没有人愿意听到你上来一开口,就把自己的孩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这样不止容易把别人吓跑,还容易引来异样的目光。 只是,这样以贬低孩子为前提的“谦虚”,真的好吗?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这时候家长A和B的孩子都在,听到自己的爸妈这样评价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原来在爸妈眼里我就是这样的……” “爸妈是不是不爱我……” 很明显,这时候孩子的情绪会变得低落沮丧,自我评价变低,同时也会渐渐滋生出消极的心理,若这样的情况多了,长期累积下来,就会养成孩子自卑的心态。 丢掉“人前教子”的旧观念 有句老话,叫做“人前教子,背后教妻”。 许多家长盲目信奉“人前教子”的古训,认为只有让孩子觉得难堪,才能让孩子长记性,以后再也不敢犯同样的错误。 须不知,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孩子暂时屈服了,却很大程度地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美国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说过:让孩子失去自尊心的方式有千百种,但要替孩子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我妈有一位女学生,原本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成绩却突然直线下降,原本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也突然变得无精打采的。 我妈觉得奇怪,就去这位女学生家里拜访了一下,提醒学生家长注意一下孩子的异常,却不料才一说清楚情况,那位家长就拉过孩子,当着我妈的面把孩子一通训斥,根本不顾忌孩子胀红的脸和在眼圈里打转的泪水。 显然,这位家长就是特别喜欢在人前教子的类型,而小女孩近来的反常表现,也正是因为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引起的: 小女孩最近爱美意识觉醒,放学一回家就待在镜子面前装扮自己,还经常吵闹着要家长给自己买漂亮的发卡和服饰。 可这位家长觉得,孩子小小年纪就过于在意外表不太好,所以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他们家有个长得丑还特爱打扮的小妖怪。 本意是想让孩子把精力都转移到学习上去,没想到却起到了严重的反效果。 其实,爱美是小女生的天性,这位家长应该以温和的口吻,私底下跟孩子好好沟通,耐心加以引导;而不该在公开场合羞辱孩子,让孩子难堪,以这样伤自尊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 不要轻易毁坏孩子的名誉
Read more別把孩子的分数當命根!请客观看待它
在孩子们之间一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两三个阿拉伯数字,竟然成了孩子们的“命根”,这难道不让我们做父母的反思吗?其实,分,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命根”了,更是父母的“命根”,很多父母都是以孩子的分数来论他是否是“英雄”。父母抓住这个“命根”就等于抓住了希望吗? 有两个孩子同上初中2年级,也是一对成绩相当的好朋友。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彼此的父母都会很关注两个孩子的成绩,言语之中也会透露出比较之意。一次期末考试之后,两个人都同时退步不少,面对成绩,两人都没有勇气告诉父母,因为她们已经预料到结局将很惨。好在两个人还能互相安慰和支撑,但是,不想面对的心态促使两人商量着如何逃避,萌生了逃跑、自杀、跳楼等想法。但是,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 如果两个孩子一时想不开做了傻事,父母岂不是后悔莫及?而今,多少孩子面临分数的压力而患上精神疾病,甚至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父母抓住“命根”后想要的结果吗?这是父母没把孩子当命根,而错把分数当“命根”的结果。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有思想、有情感、有主动性、有差异性、更重要的是有潜力。而分数只是一个数字,一个有局限性的标尺,“分数”与“孩子”根本没有可比性。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全面地了解孩子,激发孩子的各方面潜能,不仅仅以“分数”去测量孩子,帮助孩子在品行、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分数绝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更不能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尺。死读书考高分也不代表成功,因为这个社会,“高分低能”的“人才”比比皆是,根本没有什么担当、做事的能力,当然,这样的人也很难在这个竞争日益激励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孩子能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是成功。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又该怎样面对“分数”这个东西呢? 不以高分而雀跃,不以低分而萎靡 一个上初中的女孩,当她考试成绩不好时母亲就会非常沮丧地说:“我们辛辛苦苦培养你,你这么不争气、没出息,让人失望。”并且好几天都不理她。但当她考好时,母亲特别欢喜,又亲又抱,还说:“真是妈妈的好乖乖,袜子都放着,我给你洗。”女孩总是觉得苦笑不得,总想问一句:“母亲,您到底是爱我,还是爱分数?”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因孩子考高分而雀跃,也不要因为孩子考低分而萎靡。 要改变对“人才”的认识 不是分数考得高,以后成就就大。大量事实证明,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分数高的人。比如:爱迪生小时候曾被当做低能儿,然而他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小时候是被学校开除的儿童,但后来成为日本著名的主持人和畅销书作家。 而且,不是只有知识渊博的科学家是宝贵的人才,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尽心尽力的人也是人才。所以,我们要改变对人才的观念,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卓越的人才。 以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性格为基准 卓越人才的基础是健全的人格,我们首先要重视对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培养。我们和其他父母之间动不动比谁的孩子学习好、分数高,这本身就把“分数”放到本来不该有的高度。而我们过度重视分数,反倒会看不见孩子品质上的优势,而良好的性格和人格才是幸福的源泉。这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 帮孩子打开兴趣之门 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讨厌学习。我们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提升成绩,而是先让孩子转变学习态度。如何转变?从孩子现有的基础上,给他能消化的简单知识,逐步提升。当然,这需要我们绝对的耐心和对分数完全地不在乎,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孩子的进步才会从分数上体现出来,但父母为孩子打开的是自发学习的大门。 因材施教,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突出的智力能力,我们一定要发现孩子的擅长之处,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引导,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优势,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最大的贡献。 因此,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天赋,了解孩子的智能特点,不要抓住“分数”不放。如果我们总是盯在“分数”上,就很难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看不到孩子的优势,又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人才呢? 另外,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我们要给孩子真切的关怀,而不是将孩子等同于一个符号或一个分数。我们要对孩子的德行、体育、美育、劳动等各种方面给与关注,这些都是孩子整体素质的反映。只有我们自己先建立起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来自:wallcoo.net
Read more你现在的样子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闺蜜当了妈,就放弃工作和打扮,连轴围着女儿转,争分夺秒干家务。每天从鸡飞狗跳开始,到疲惫不堪结束。偶尔有点闲情逸致,也都给了孩子和家庭。 女人做了母亲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身材的走样,缺觉的疲惫,而是被母爱侵占的时间和剥夺的自我。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女儿和丈夫对她的付出不但没有感恩,反而带着不尊重和不满足,她才意识到,自己毫无保留的牺牲,让孩子耳濡目染之中觉得女人的付出就该是理所当然的。 妈妈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向他展示,一个女人,是怎么做女人的。你如何演绎女人,决定了孩子如何看待女人。 太多女人,在当了妈妈后不在意外表,也不追求内涵,就因为:我的妈妈也是这样随意,她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哪有时间打扮,形象什么的,不重要! 太多男人,在婚姻中对妻子百般挑剔,就因为:我妈妈就是这么无私奉献的,我妈妈就是这样为我付出的,你身为我的老婆,也应该这样做! 女人做妈妈的样子,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实,母亲是孩子人生观的一部分。 一个热爱生活,宠爱自己的女人,会让孩子学会认真对待生活,懂得为自己负责,在今后平凡的生活中保持着感受幸福的能力。 我的老师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我们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但是离了彼此我们也能过得很好;我爱你,但是也爱自己;我为你付出一切,但是也会为自己有所保留;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但是我不会把你当作我的全部。 她女儿仿效妈妈的样子,努力为自己而活,坚持自己的目标,承担自己的人生。言传身教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个一味付出,却不知道对自己好的女人,就会让孩子学会只知毫无底线的付出,然后被动地等待他人来发现,却不知道用心经营自己。 这种全身心付出的爱里会有太多的控制和期待,而这期待里,还有害怕被辜负的脆弱,在无形中成为孩子背负的重担,这样的孩子,哪会过的幸福? 我的发小每次花钱,都倍感不安和内疚。因为她每花一分钱,就会想到她的妈妈为了她省吃俭用的穷酸模样,这让她无形之中背负了一道枷锁,仿佛花自己工作赚来的钱都是一种不孝。 所以,做一个“只顾自己”的妈妈,比做一个只知道牺牲自我的妈妈,更容易养出健康幸福的孩子。 “只顾自己”的妈妈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女人自尊自爱的快乐模样,让孩子明白家庭生活的正常模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爱,而不是某个人过度的付出和支撑,不存在理所当然的谁照顾谁。 “只顾自己”的妈妈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是父母全身心地投入,而是退居到身后的守护,给予他自由的灵魂和独立的人格。她们相信只有放手让孩子的人格自由发展的园丁,才能收获一棵健壮而又生机勃勃的大树。 就像胡可,教育出安吉这样负责懂事、机智能干的孩子,就是因为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手让孩子去过不被管制、不被束缚的生活。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给孩子买鞋,千万别陷入这4大误区!真会害了孩子!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几乎一刻也不消停。而为了让孩子能尽情地玩耍,妈妈给孩子挑选一双好鞋,关系到孩子的安全、良好走路姿势的养成以及脚部的健康发育。但以下选鞋误区,妈妈一定要避开,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误区一:买大一码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鞋时,喜欢买大一码,因为孩子的脚长的很快,这样就可以多穿一段时间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孩子穿着过大的鞋子走路时,脚是得不到固定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孩子走路的姿势,导致孩子放不开脚走路,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脚步发育畸形。 建议:宽松舒适为主 给孩子选鞋时,可以宽松一些,但不要让孩子的脚在鞋里挪动。试鞋时,可以摸摸前面脚尖部分,如果能按下去,那就说明鞋里面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可以减小一码试试。另外,孩子的鞋也不要顶脚,对孩子的脚部肌肉和韧带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发育期的孩子的脚,长得很快,建议家长不需要买太贵的,还是以舒适为主,一旦鞋码不合适了,及时更换。 误区二:鞋面越软越好 很多妈妈在给孩子选鞋时,会优先选择柔软度高的,觉得孩子穿上很舒服。这对于刚学步的宝宝可以,但到了孩子会走路时,太软的鞋子反而不合适了。 建议:视年龄大小而定 当孩子会跑、会跳时,他的关节和韧带正处于发育期,但平衡能力不强,如果鞋子过软,孩子的双脚得不到固定支撑,走起路来很容易左摇右晃,不仅容易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还有可能有扭伤脚踝的危险。 而且,好动的孩子走路时喜欢踢东西,选择略硬的鞋子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脚尖,避免硬物撞击的伤害。 所以,孩子鞋面的软硬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选,为已经会走路的孩子买鞋时,要注意软硬适中,更有利于孩子走路时掌握平衡。 误区三:鞋底越易弯曲越好 很多家长在买鞋时,喜欢先弯折一下鞋底,一来看鞋底的质量,二来觉得容易弯折的鞋底更有利于孩子走路和跑步,其实不然。有些鞋子虽然弯曲度很大,但其弯折点是在孩子的足弓部位,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足弓。 建议:足弓处不弯曲的平底鞋 鞋底最好是前三分之一部分可弯曲,而后三分之二的部分不易弯曲。这样既方便活动,又能保护孩子正在发育的足弓。 而且,当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候,是没有足弓的,家长更要注意,不要买足弓部高起的鞋子。所以,家长最好给孩子穿平底鞋。 误区四:孩子选鞋也要潮 有些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商品时,总是喜欢带入自己的审美,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孩子购买。还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很追求潮流,于是也想让孩子一起,从小做一个潮宝宝。就像国际明星汤姆克鲁斯的小女儿,3岁就蹬上了高跟鞋,实在不是一个好示范。 建议:品质最重要 给孩子买鞋,外观不重要,只要颜色童真童趣一点就好,关键要避免有问题的材质。 比如,鞋子是否有很重的气味,如果气味很重的话可能涂有化学染料。年纪小一点的宝宝有啃鞋的习惯,一旦被吃进嘴里,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留意一下鞋子的设计,最好不要有一些多余的小零件,以免刺伤孩子或者被小一点的宝宝误吞,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童鞋的材质应以布质为佳,忌购皮鞋。因为皮鞋较硬,会压迫脚部局部的神经和血管,影响孩子脚趾、脚掌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会造成脚部畸形。
Read more不要把贫穷观带给你的孩子
引子 我看到一个高中生在微信上抱怨:看来以后只有有钱人才能来新加坡上学了。 因为,新加坡的高中生学费又涨价了,公民价格不变,PR涨价$40,海外学生(非ASEAN成员国)涨价$150,2016年每月$1150,而2017年则涨到每月$1300。 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她就是一个有钱人。 她一个人租住在公寓里,每月租金就是$900(相当于国内4500元人民币),加上海外留学的这笔费用,又是多少人可以承担起的。 但是,身为有钱人,她为什么还如此抱怨呢? 贫穷和富裕 人生有很多无奈,但最无奈的,可能就是贫富差距。 有人说,贫富是可以改变的状态,比如很多富二代都是纨绔子弟,而很多穷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出人投地。所以他对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才能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才能过上好生活。 但想要改变贫富状态,只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吗? 眺望 事实很悲哀,尽管媒体会报道一些品行不良的富二代,或出生贫苦却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普遍情况是,富二代没有变得贫穷,而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大学教育可能改变了他所在的城市,但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的生活状态。他也许比父母那一代过得稍微好一点,但从横向比较上看,富人依旧是富人,穷人依旧是穷人。 也有人说,那是因为原始财富积累不同,穷人想要赶上富人的程度需要时间。 好吧,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两个人是从同一条起跑线出发,一个人稳步地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而另外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逐年下降呢?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回头发现,别人的生活越过越富裕,而自己的生活越过越贫穷。同样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同样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又有人归之为宿命论,逢人就说自己的命不好。他觉得自己的智商并没有比别人低,但机会总是轮不到他的头上。所以别人能够升官发财,是因为别人的机会好。 事实就是如此吗? A君和B君的故事 A君和B君是来自四线小城镇的两个孩子。 两家离得很近,生活条件同样普普通通,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A君的父亲为别人开车运输货物,母亲在家里带孩子。B君的父母都在小工厂里劳作,工作时间很长,轮班制,几乎日夜都消耗在厂里。 A君 A君的父亲每个月会把工资交给她的母亲。母亲是个爱打扮的人,最大的乐趣是给家里人做好丰盛的早饭,把家里拾掇得干净舒适,然后出去找邻居街坊唠嗑。家里除了日常的开销,其他都存在银行,偶尔母亲还会购置一些黄金首饰。 因为母亲是个对时尚商品很感兴趣的人,她总是知道哪里有性价比高的衣服,常常带着A君出去逛街,也会细心地告诉孩子怎么比价怎么砍价。 受到母亲的熏陶,A君很会享受生活乐趣,喜欢和母亲一起在厨房里倒腾出美味的早饭。而她在常年累月的积累中,也对商品知识了如指掌,身上常穿着款式新颖的衣服,也是同学们非常喜欢聊天的对象。
Read more接孩子放学,你选择早接还是晚接?很重要!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放学时,幼儿园门口常常满满地站着很多的家长。那么家长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还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当前对于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讨论,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向来都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早接派 丁丁妈:早接是安慰孩子 丁丁妈说,我都是早早来接的,不论是我来接还是孩子姥姥来接,都是早早地在门口等着,一开门第一个冲进去,趴在门上看看孩子在教室里干什么呢?是不是玩得很开心?尽管现在孩子很愿意去幼儿园了,我们还是希望看见孩子在幼儿园有哪些活动,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我觉得早点接对孩子也有心理上的安慰,他会觉得家长很关心他,孩子们就怕家长不来接,怕家长把他给忘了。 策策妈妈认为:早接,是为了孩子的期盼 策策妈妈说,每天早上送宝宝去幼儿园,妈妈要离开的时候,策策总会说:“妈妈,放学时你要第一个来接我回家!”当然我没有提前接过他,从入园第一天开始到现在,都是按园里时间4点30。从他的话里面可以看出,孩子在玩了一天后,他最急于见到的肯定是爸爸妈妈,尤其是见到其他小朋友都让爸爸妈妈接走了,他的心里更是有一种期盼心理。为了不让孩子着急地等待,我是全职妈妈,不用怕耽误时间而晚接,尽量早点等在门外,从门外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在期盼着,如果看见了家长,每一个孩子都在欢喜跳跃,孩子的心理就是这样,生怕家长不要他们了。 晚接派 天天妈认为:想让孩子多些玩的机会 刚入园时天天也是每天都叮嘱妈妈:“妈妈你早点儿来接我呀!”但是最近他已经完全适应并喜欢上了幼儿园的生活,也不再叮嘱我关于早点接的事了。先前是按时间去接,变成现在要等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离园后才愿意离开。他不急不燥地在玩着玩具,小朋友们走后,他还把小椅子都摆好堆起来。有时妈妈晚些出现的时候,都看见他正和几个被晚接的小朋友,还有长托班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 豆豆妈:晚接还可以多些与老师交流的机会 一些家长实在是享受不了刚放学时教室门口嘈杂鼎沸的声音和异常拥挤的场面。豆豆妈说,因为接孩子时人太挤,所以索性晚些去接了。一开始也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而哭闹不安,可是实践证明,豆豆适应得还挺好。另外豆豆妈说,因为晚去些老师不那么忙了,还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向老师了解一下她的情况,也不错呢! 国外学者曾经有一项调查,他们发现: 一个班里那些经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但如果固定被第一个接走的,往往虚荣心较强; 相比之下,那些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经常被最后接走的孩子,他们往往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 为什么会这样? 大人早出现,代表的是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孩子能体会到,相比其他家长较晚出现的孩子,由此带给孩子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也会高,“看吧!我妈妈/爸爸是第一个来接我的!”高的自尊感和价值感给孩子带来自信。 但是如果家长总是第一个来接的,突然有一天家长不能第一个来接,孩子可能会失望甚至抱怨家长为什么没有第一个来,因为家长的一贯早来已经成为孩子炫耀的资本。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一定要避免总是最后接走孩子,偶尔的一两次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如果经常如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比较低,因为长期目睹班里的其他孩子被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接走,而自己总是最后被接走,甚至还要搬起小板凳在园区门前等候,无形中已经给了孩子一种标签——你是不被爸妈重视的孩子,孩子会感觉到一种被遗弃的感受,由此带来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巴妈是个工作狂,她儿子小巴是个可怜的娃,小巴妈每天风雨不改,都是最后一个接他回家。小巴妈每次跟我们转述老师的话,我们都有种想揍她的节奏:放学铃一响,小巴从一秒前的活泼突然安静下来,随后就是站在教室的一角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被一个个接走,眼里满是惆怅。当最后只剩下几个小朋友后,他总会带头自主地搬起小板凳放在幼儿园的铁栅后面,然后坐下来,手里抱着书包,样子像极了一只受伤的小兽。] 所以说,不管是早接还是晚接,都要把握一个“度”。不要总是第一个,也不要经常落在最后。 幼儿园放学接孩子回家,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至少每周爸爸或妈妈亲自接送一次 对孩子来说,爸妈始终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每周爸爸或妈妈最好亲自接送一次。因为这样的举动看似不足为道,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爸妈平时忙,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或爷爷接送,但爸妈只要有时间,总会来接我!这样的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关注,就是爱。 朋友圈里有个妈妈最近记录了她偶尔的一次接孩子放学的情形:当孩子看到门外的我的时候,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抬起头自豪地跟老师说:“你看,妈妈今天来接我!”走出门口见到熟悉的小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今天也是妈妈来接我放学了……”那种喜悦和满足感让这个当妈的百感交集。她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尽责的妈。 家长答应了早接,但临时做不到对孩子有影响吗?
Read more在孩子面前吵过的架,会变成什么存在于他们生命中
父母的争吵 常常会成为孩子痛苦的记忆 这种记忆甚至会跟随他们进入成年。 [1] 在一次家庭治疗课程上,一位男士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和妻子的一次冲突。 有一天晚上,他和妻子因为一件家事的分歧发生了言语冲突,那段时间他工作不顺,父母又同时生病,他和妻子在忙碌工作之余还要奔走照顾两个老人,每天非常疲惫。 那晚两人的分歧只是一件小事情,但不知为何他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彼此不让,越说越激动。妻子将很多年前一些自觉”委屈“的事情一一列出,他越听越觉得烦,脱口而出了一句:你不想待在这个家里就滚。 这句话激怒了妻子,妻子突然做出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举动,走进房间将正在做作业的儿子拖了出来,指着他对儿子说:你爸要我滚!看我滚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以后你就和你爸过,就他来养你! 看见儿子一脸惊恐,吓得哇哇大哭,拉着妻子说:妈妈不要走,妈妈我错了!儿子一边拉,妻子一边挣脱往门口走,但又不时回头指着他怒骂,骂什么他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突然变得怒不可遏,脑子中不知怎么回忆起小时候一个片段——他母亲抱着一包衣服怒气冲冲往门外走,一边走一边回头指着他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走了!而他当时大概站在门口哭,他父亲坐在桌边对他吼:男孩子离了妈就哭,你丢不丢脸? 他气得浑身发抖,冲到妻子面前想阻止她咒骂。他一把将儿子拉开推到一边,然后抓住妻子给了她一耳光。 这一记耳光成了他和妻子难以弥合的伤痕。 但那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等他冷静下来之后,除了感到后悔,还感到惊恐。在他小时候,父母常常吵架,那时他们家里只有一个房间,父母都是在他面前争吵,他说看到儿子拉着妻子那一幕,不知怎么回事他脑中就回闪出了自己小时候父母吵架的画面。 这个男士说自己不是一个暴力的人,之前也从来没对妻子动过手,有时吵急了可能摔门而去,仅此而已。然而这次似乎完全失控了。后来他想,是妻子拖出儿子的那一幕深深刺痛了他,他阻止妻子对儿子说出那些话,其实是他内心渴望阻止母亲对年幼的他说出那些话。 [2] 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面前争吵,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父母的争吵常常会成为孩子痛苦的记忆,这种记忆甚至会跟随他们进入成年。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也可能很深远,就像这个男士,会在这段记忆被激活的时候突然失控。 有一个女孩告诉我,每次她父母吵架,她就躲在被子里哭。有时她也会对父母抗议,让他们别总在她面前吵。但是父母会说,我们吵架关你什么事? 然而父母吵架,真的关孩子的事。 神经学研究发现,当孩子听见吼叫、怒骂声时,他们的压力激素就会飙升。因为父母争吵这种行为威胁到了孩子本来安全的家庭环境,所以很多孩子都害怕父母吵架,越小的孩子越害怕。 看见父母争吵会让孩子变得很焦虑,因为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当父母都失控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变得非常可怕。那些看见父母争吵甚至向对方大打出手的孩子,会一直害怕父母离婚。 当父母争吵中提及了孩子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认为自己要对父母的争吵负责,这会使孩子从小就对父母怀有内疚感。焦虑担忧的孩子也没办法向愤怒的父母寻求安慰,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恐惧强行压抑住,这些恐惧之后可能会引发孩子更广泛的焦虑情绪,让他们表现出叛逆行为,甚至偏差行为。 冲突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对夫妻能够避免冲突。一对夫妻在孩子面前表达各自的分歧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父母能够用这个机会来给孩子展示他们是怎么解决彼此间不同的意见,最后达成一直行动,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他们又学会了一种与人相处的重要技能——协商。 但如果父母因为分歧发生了争吵、谩骂,即便他们之后和好了,对孩子也有消极影响,因为孩子会目睹对自己最重要的两个人如何伤害对方,如何羞辱对方。他们用这种行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当成年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通过争吵、谩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那些不会解决婚姻冲突的成年人,若观察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是不能很好解决冲突的人。 [3]
Read more请停止强迫孩子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十五岁的小明早上起来吃完饭准备出门去学校。妈妈见小明只穿了一件内衣和外套,就要小明加一件毛衣。小明却认为就这样穿最合适,妈妈却坚持说:“你看我都穿了毛衣的,你不穿毛衣是要感冒的… …” 为此,两人争执不休,最后小明屈服了,按照妈妈的要求加穿了一件毛衣,但心中闷闷不乐,出门的时候使劲把门带上,发出“嘭”的巨大响声。妈妈在后面跟了一句:“哼,犟牛!” 呵呵,到底谁是犟牛? 尽管这只是很短的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插曲,其中却有许多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常常要关注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和再平常不过的交往模式,正是那些不被我们注意、不断重复的平常模式,却在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我把以上例子中的心理现象叫做“侵入式关怀”。这个小插曲很典型——这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对方好的名义,在不能理解对方真实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并要求对方接受和实施其想法的一个心理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谁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其实是母亲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母亲有一种心理能量要投在小明的身上,那就是关怀和被孩子需要的能量形式,而小明却是不想接受这种能量的,他想表达的是自主——我自己在这个年龄知道如何照顾自己。而当母亲的这种能量最终表达成功,心里就产生一种能量释放后的畅快感。当母亲不相信孩子能够打点好自己的时候,一些孩子也对此认同——我是不能照顾好自己的。 此外,母亲也把自己的“身体虚弱,容易感冒”这样一个东西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而事实上,孩子的体质和人到中年的母亲的体质肯定是不同的,孩子的激素分泌日新月异,身体有着很强的变化性和适应性。我记得有一年在长城看到一个让我感到惊讶的场面:在白雪皑皑的长城上,我穿的是羽绒服,有几个八、九岁穿短衣短裤的男孩子在长城上活蹦乱跳。好奇的我上前打听,才得知他们来自日本… …虽然我并不主张每个孩子都应该这样如法炮制,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的潜力。 在这个互动中,母亲有一个替代孩子成长的问题。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他(她)在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像小明这样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管理自己穿衣这方面的问题的。即使有不合适的时候,成年人也要让他们自己学会调整,从而更好地去管理自己。 另一个方面就是心理边界的问题。母亲和孩子这样不断互动结果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压制自己,不让自己说“不”,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带进成年的生活,去顺应他人的要求,不断顺应的结果就是不再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甚至很难说“不”,让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我们不是要让孩子去做自己吗?但我们许多父母的行为却背道而驰。 建议是如何变成控制的?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提出一个建议,接下来就不再穷追对方是否执行了,这就是建议;但如果对此建议穷追不放,喋喋不休,一直到你执行了那个建议为止,那么建议就已经变成了控制! 其实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穿衣服有可能是合适的,也有可能是不合适的。一位聪明的母亲在多次这样的侵入式关怀后,改变了自己的做法,有一次在她对女儿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后,就不再吱声了,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穿衣服,结果女儿在下午放学后感冒,回到家后对妈妈说你早上的说法是对的,现在的天气是要穿毛衣的。第二天早上,不用妈妈说,一起床就自己把毛衣加上了。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件事,孩子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调整自己,他们会在自己的经历中成长,成长的种子就在他们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之中。 我们在亲子教育中常常建议父母要“放手”,每年给孩子5%的放权,到孩子20岁的时候正好把自主的权力完全交给孩子。但许多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做到这样,有的甚至是父母和孩子的粘连形成了获益,边界模糊。 看来,成长,是一个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来面对的人生课题!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聪明的父母,从不向孩子诉苦
01 什么样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 我陪你成长,却未必要求你伺我到老。我的努力不全是为了你,而是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你觉得高兴,我看着高兴,就已经足够。 我也是忽然想起这么一段话。 前些日子,遇到林冰以及她的母亲,突然觉得,父母就是孩子人生中的某一段轨道,一路高兴的日子,才能一路歌。 林冰是我的邻居,少年时代,很瘦很瘦。那些年,她的教室在我们楼下,路过的时候,她总坐在第一排,隔着讲台,我一直觉得老师是不容易看到她的。 林冰的瘦除了天生,也因为她家实在过得辛苦。 他的父亲是个环卫工人,母亲在街道企业打工。收入其实大概可以预估的,90年代末,这样的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可能并没有到1000元。三个人住在附近砖瓦砌成的小房子里,最值钱的是一台小电视机,一家三口常常窝在那张小餐桌上吃饭,吃完饭抹干净了,林冰就开始把书本摊开写作业。 其实,只要没有经济和利益往来,没有人会过于在意别人家的生活,孩子与孩子之间更不会。林冰经常会和我们去对面的小花园里一起玩,然后一起去吃街头的油炸食品。油炸食品或许并不那么卫生,然而却是我们童年的心头好。 她可能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懂事,从来没有诸如“我父母活得很辛苦,我要省吃俭用”这样的话语,因为我们去买小零食,她也会跟着买。后来,她的母亲和我的母亲说,出门的时候,总会让林冰带着2元钱,不能让她在别的孩子面前失去了原有的快乐和自由。 后来,林冰告诉我,她现在才发现自己的不懂事,或许那时的5毛钱,对于母亲来说,可以买一碗上好的菜。林冰说,她知道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回头看,发现简直是贫寒。 02 一个孩子能不能快乐,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是否活得高兴决定的。没有一个背着千金重压的孩子,可以不觉辛苦不觉累;没有一个在怨声载道中成长的孩子,可以觉得生活可以是美好的。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是孩子最直接、也最直观接触世界的方式,而这些,或许在许多年后,依旧植根在她的心里。 我一直觉得林冰的开朗来源于她的母亲的坚韧。我小时候有晨练的习惯,早上五六点,看到她的母亲沿街去一个个垃圾桶捡可乐瓶,等她醒来,她的母亲就已经捡完了一圈,放在她家的后院里,然后开始张罗着林冰的早餐。林冰的早餐并不差,和母亲说说笑笑的,母亲目送她出门后,开始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年少的时候,林冰成绩并不好,她是从上初中的时候,突飞猛进的。 但我从来没有看到她父母有任何情绪,考差了也没有很难过,考得优异乃至后来考上了市区最好的高中,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高兴,因为听他们一起吃饭传出的笑声,从七八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多岁。 03 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父母。他们总是喜欢把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的努力的归结点。他们总是认为,自己那么努力,就是为了孩子。他们的幸福和不幸福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他们总是重复着这样一些话: 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干,还不是为了你。 我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让你过上好日子。 你看我好久没有买新衣服了,我过得那么苦,你如果不成才,你还有脸吗? 其实,孩子的内心很强大,但也很敏感。 我想起很多年前,在医院里看病,前面排着的小姑娘。她的母亲一直在斥责她,为什么把眼睛搞近视了?小姑娘很委屈,一直哭。她的母亲也哭:你怎么把眼睛搞近视了,我这么辛辛苦苦地把你养大,你还让我给你配眼镜,你知不知道,都是钱呐。一边说,还一边推自己的女儿。 我不知道她们家是不是过得很辛苦,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斥责自己的女儿,诉说自己的辛苦,认为自己的不幸福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女儿,实在不是那么体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