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的很好,当你感觉如此连接,你真的意识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因为想象你想来到身体,是为了一个很欢乐的时光,完整体验生活。现在你可以去到其它星球,看起来好像你去了中餐厅、意大利餐厅或日餐厅,或者你去了地球,因为这是一个自助餐厅,拥有一切。 你可以去其它星球,但有的星球你去就只是享受好日子,就只有一种震频。但在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震频,所以当你来到地球,你真的是来享受的,尝试一切。比如说,真的受苦,真的开心,就是这样上上下下。所以你来了,你拿了你的一小部分,我们举例说你的一个手指,在身体里面,但你依然在外面这儿,所以你看待你的身体其实就像你的手指大小。 很快手指认为它是一个人,它没有意识到这个真我依然在这儿。所以你其实不是一个人,你在这是完全被照顾好的。你的真我一直在看着你,你的真我在照顾一切,当你了解了这一点,突然之间你就不再有恐惧,你感觉真的很好,因为你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那只是个体验。 如果有人离开你,是因为内心深处你想让他离开。如果你失去了什么东西,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你真的是想失去它们,所以你并不会因此而难过。如果有人死了,我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不想让你们感觉内疚,但是如果你去看它,你其实不介意他们死,你真的很喜欢他们死,因为他们在控制、困扰你太多,但是当他们死的那一刻,假我就跳出来,你就开始哭泣难过。 当你忘了自己真正是谁,你就会继续对事情生气难过。但是如果你记得自己真正是谁,你就对一切就觉得是可以的。无所谓你损失了多少钱,因为你知道没有关系的,你可以拥有你想要的所有的钱,你损失了200万,你可以拥有1个亿,无论你失去了多少,如果你想要,你就可以有更多。 但是你必须得放下你损失的,新的可以进来。但这个不是大部分人所做的,他们对于他们失去的关注了那么多,都没有意识到新来到的事物,在他整个人生中他所看到的全部就是他失去的部分。 当我给你解释的时候我是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在解释,我说的是:无论你关注什么宇宙会给你更多。但是在实相上是你的关注导致了你能够看到的全部,所以看上去呢就是好像它变多了,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敞开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它就会从四面入方来到你。 所以当你意识到你不是一个人,你的真我也就是宇宙,它拥有万事万物的力量,它们在这来帮助你。你选择自己想体验什么,然后你体验了一些,却继续在说不,我不想要这些,你继续谈论、分析它,它继续变得更大,你就继续在说我不想要这个,所以你必须要改变这一点。 作者:彼尚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欠钱不还,只会越来越没钱
关于借钱这件事,婉清认为谁都有个难处的时候,很正常,但是也应该记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是真理,如果你连起码的诚信都丢掉了,那么也别怪为什么会越来越没钱了。 01.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这句话同样也可以用在如今社会上一些普遍的欠钱还钱的问题上,若一个人的人品出了问题,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诚信和道义,那么以后的路也只会越走越艰难。 一个朋友不信,贵人不理了的人是很难有一片天地的。 你只会越走越黑暗,越来越孤单。 然而关于那些欠钱不还坊间还有一种说法。 你若欠钱不还,只会越来越没钱。 反正你信与不信,我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是深信不疑的。 而我第一次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从一个念佛的阿婆和她一个远方亲戚的谈话里听到的。 当时去阿婆家看蔷薇花,她正在阳光下理着经纶,有一个男人坐在她身边絮絮叨叨…… 阿婆的亲戚,是一个做生意的人,但是这几年一直没赚到钱,他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道,生意越做越差,想想早几年也算是小有成果有点钱的人。 这几年没赚到钱了,就四处拜佛求财。 只听阿婆说:你看看你外面欠着那么多钱也不去还,宁愿被人家追着屁股后面要债,要是我还能睡得踏实啊,听说你有钱的时候也不还人家,这样背后被人指指点点,求佛也没用啊。 男人说:又没事,都是一些朋友的钱,就算他们讨债,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吧,我发达了又不是不还他们。 就是你这样的心态,总觉得朋友的钱不是钱,朋友的人情不是人情的,要知道是人家在你有困难在你急的没办法的时候把钱借给你帮助你的,你现在倒好,不知道感恩就算了,还故意拖欠着人家的钱,连道义也没有了。 人家也是要过日子的。 大概男人有些不高兴想要离开,走之前说:表姨我是来问你求财方面的事情的,不是来听你训我还钱的。 你啊真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有一种财运不济,叫做欠人家钱不还。 债不还,情不还,哪里还有新钱赚,财神爷也是眷顾那些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的。 欠钱不还,真的只会越来越没钱,要想人生有格局,首先就要学会改变自己。 这虽然是一些佛理上的话语,但是有时候仔细去悟其中道理,竟也那么富有哲理。 02. 无独有偶14年的时候一个朋友来我居住的城市看我。 都说客从远方来,不胜欣喜,我在家备足了一桌酒菜等他。
Read more饭局上不能带的十种人
吃饭讲究的是开心,朋友相聚亲友团聚、 吃什么可以不重要,重要的是气氛、 有些人就不是可以一起吃饭的人。 一、挑剔的人。 这种人首当其冲,因为实在太招人烦。挑人挑事,挑酒挑菜,挑餐厅、挑服务,挑同桌的人,这种人从上桌到散场会一直唧唧歪歪,这也不行,那也不是。一顿饭下来,饭没吃好,酒没喝好,反倒像是中了100多次化骨绵掌似的。 二、爱炫耀的人。 炫包炫车,炫手机炫手表,炫基友炫干爹,炫酒炫烟,逮到一切机会就炫。哎呀妈呀,炫的眼都睁不开了,我的钛合金眼镜呢。 三、拼命劝酒的人。 把陋习、糟粕当做文化的傻逼事儿够多的了,劝酒的人少添点儿乱吧。喜欢就喝,不喜欢就不喝,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火候稍不合适,味道就变了。把别人劝醉了,自己裤衩里能多二百块钱? 四、装逼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也不丢人,就有这么一种人,非得端着装着,好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没有才学装文豪,不会品酒装帕克。帕克品酒是自己吐,这种人品酒,大家都会吐。 五、铺张浪费的人。 这一点,我相信99%的人都该反省,每次看着饭菜浪费都有一种罪恶感。各位,政府都带头做表率了,在兴起饭醉之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节俭。 六、对服务员呼来喝去的人。 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人生来平等,劳动者没有贵贱,花俩钱就要高人一等?收起你的优越感,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服务员也是站着挣钱的。 七、每喝必醉的人。 吃喝本是愉悦之事,落的每次要别人收拾残局,再好的朋友,恐怕也要敬而远之了。喝醉不是错,但逢酒必醉,就是你的不对了。丫的是不是总不想买单啊? 八、高高在上、自我为中心的人。 和这种人吃饭就一个字,累!众人不发作,是因为有涵养。众人之所以表现的尊敬,是敬你所在的位置。你以为是心甘情愿的吗?你以为是敬你的为人吗?你觉得自己最牛逼,其实大家骂你是傻逼。 九、打官腔的人。 碰到这种人算你倒霉,说话含含糊糊,陪坐的人还得似懂非懂地哼哈点头。看着丫的腆着草包肚子,一边满足地剔牙,一边和小三暗语调情。卧槽,得瑟啥呀,滚犊子。 十、到处蹭吃骗喝的人。 这种人真有好意思不请自来,常年混迹江湖,蹭吃骗喝,一到买单,要么充愣装傻,要么跑得比博尔特还快。这种奇葩,无论男女,无需多言,绕着走吧。当心年轻时蹭吃骗喝,年老时没吃没喝。除此之外,乱丢垃圾、带宠物、非礼男女服务生、不爱护花花草草什么的不文明行为,很可能被介意的人看在眼里,要是你发现哪天开始小伙伴们不太喊你去喝酒吃饭了,那就先自我反省吧。 图 |
Read more很真实的四段话
一、什么是成功: 当一个人活到中年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配偶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比较喜欢的工作,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不必老要看人眼色行事,做想做的那个自己,这就是成功。 二、什么是快乐: 因癌辞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在生前日记写道: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换什么豪车,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自行车也快乐! 三、你的价值在哪: 假如你病倒了或者猝死了,你服务的单位会第一时间找到人替代你,一切如常运作,你没想象得那么重要;而你的父母、家人、爱人孩子的天会塌下来,你对于他们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再别秉持什么自己有病不去看;适度工作,多陪家人,爱惜自己,过正常的日子。 四、什么是幸福: 家里没病人,牢里没亲人,外头没仇人,圈里没小人,身边没坏人;看似好像没情人,办事有熟人,谈笑有哲人,聚会有高人,喝茶有贤人,闲聊有达人,发条微信有一大帮转发的人。 生命中,有喜欢做的事,有健康的身体,有爱你的人,有一个乖巧阳光的孩子,有几个一段日子不见就想的朋友,这就是幸福 ! 文/成功智慧圈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成功管理者的八大心态
答案是:用“心”去管理。只有用“心”管理,才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从而收获人心。用心管理,收获人心。想要收获人心,具体来说,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八种心态。即:尊重之心、期望之心、合作之心、沟通之心、服务之心、赏识之心、授权之心以及分享之心 1、尊重之心 尊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管理尤其如此。管理者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员工,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更多强调员工的重要性,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作用,这样才能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员工才能从心里愿意和你共事,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2、期望之心 “菲格曼联效应”常常用来阐述期望的效果。菲格曼联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擅长雕刻。有一次,他雕刻了一个美貌的少女并爱上了她,他热烈自己所雕刻的少女像,天天守护在少女像的身旁,一刻不离左右,爱神为其真情所感动,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妇。 这个故事给管理者的启发是:当你不断地对员工表达期望的时候,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这是因为,当你表达对员工的期望时,他们的潜能就可能被激发出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你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员工知道你对他的期望。 3、合作之心 如果用一个词重新定义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那便是:合作。 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和员工的合作之心。这是因为,管理者只有和员工站在平等的地位,把员工当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注意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把员工培养成工作的盟友,才有助于提高级效水平。 4、沟通之心 沟通是管理的常用方法,也是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沟通做好了,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你处理人际关系,完成任务,达到级效目标。相反,如果沟通不好,则可能会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管理混乱,级效低下,甚至员工离职等问题。 一旦你掌握了沟通的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你将会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现代管理者要保持沟通之心,让沟通成为你的工作利器,实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5、服务之心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管理者是为员工提供服务的供应商。因此,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职权和现有资源为员工提供帮助,为其清楚障碍,致力与无障碍工作环境的建设,让员工体验到管理者的高效率。这也是鼓舞员工士气的一种方式。 6、赏识之心 经验表明,当你赏识一个人的时候,便可对他形成激励。管理者,要用赏识的眼光对待你的员工,不断地在工作当中表达你的赏识,使员工受到鼓舞和激励。尤其是在员工做的优秀的时候,决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对员工说出你的赏识和你对他们的评价,让员工从你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受你的真诚。 7、授权之心 授权赋能既是经理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效管理的必备要求。 经理只有把应该的权利授予员工,员工才会愿意对工作负责,才会更有把工作做好的动力。经理必须在授权上多加用心,把授权工作做好,让授权成为解放自我、管理员工的法宝。 8、分享之心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态度,也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管理者就是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和员工分享知识、经验、目标和其他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 通过分享,管理者不但能很好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形成个人的影响力,然后用影响力和威信管理员工,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分享,管理者也能不断从员工那里吸取更多的有用的东西,形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分享应该作为管理者的关键词和座右铭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不断练习,使分享成为你成功路上的重要内容。 如果管理者能用“心”管理,那么管理就会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高级效工作目标也就有望实现,高级效的团队文化也会逐步形成。
Read more组织的目标在于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组织的目标在于使平凡的人有能力从事不平凡的工作。 任何组织都不能依靠天才。天才总是稀缺的,依靠天才是靠不住的。对组织的考验,就是要使平凡的人取得更杰出的绩效——比他们看起来所能够取得的绩效更杰出,要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成员的长处来帮助所有成员取得杰出绩效。 同时,组织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互相“中和”。一句话,对组织的考验,就是其绩效精神——取得杰出绩效的精神。 绩效精神要求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重点必须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放在他擅长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上。 组织中的“士气”,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一起相处得很好,即和睦相处”,检验的标准应该是绩效,而不是互相迁就。如果人际关系不是以“在工作中取得杰出绩效而感到满足”为依据,那么实际上就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并会导致萎靡的精神。 组织弱点的最大暴露,就是其中杰出人物的长处和能力成为对团体的一种威胁,而其绩效则成为困难、挫折和其他人失望的根源。 在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里,绩效精神意味着它产出的“能量”要大于所投入的全部努力。这意味着“能量的创造”。不过,这不是用机械手段来实现的。从理论上来讲,机械装置的最佳状态只能保存“能量”,而不是创造“能量”。只有在精神领域中,才能使产出大于投入。 士气并不意味着“说教”。如果说精神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一种行动准则。它决不能是教训、说教或良好的愿望,必须是实践,具体来讲,那就是: 1. 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绩效上。对团体和对每个人来说,组织精神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较高的绩效标准。但绩效并不意味着“每次都能获得成功”,而是一种“平均成功率”,其中允许有,而且必须允许有错误,甚至失败。绩效所不能允许的,是自满与低标准。 2. 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机会上,而不是放在问题上。 3. 对人员产生影响的各项决策:人员的职位安排和工资报酬、晋升、降职和离职,都必须能够表明组织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它们是组织的真正控制手段。 4. 最后,在各项人员决策中,管理当局必须表明:正直(诚实)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唯一的绝对条件。这项品质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而且不能期望在以后可以获得。同时,管理当局也应该表明,对自己也同样会提出这种要求。 领导是一种工作 领导是一种工作。领导(leadership)这个词现今是越来越时髦了。一家大银行的人力资源副总裁曾经态度非常诚恳地打电话跟我说:“我们希望你能办个研究班讲一下如何获得超凡魅力。” 当前,关于领导能力和领导素质的书籍、文章和会议遍布于每个角落。似乎每位CEO都必须看上去像一个精力充沛的联盟骑兵将军,或者会议室中的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Elvis Presley)。 当然,领导能力的确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它与我们所吹捧的领导能力有很大的不同。它与领导素质关系不大,与超凡魅力更是没什么联系,它很平淡,并不浪漫,而且有点儿枯燥乏味。领导能力的本质是一种工作表现(performance)。 首先,就领导能力自身性质而言,它并没有好坏之分,领导能力是一种手段。而领导能力要为什么样的目标服务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有效的领导并不是依赖于超凡的魅力。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和杜鲁门都是卓越有效的领导者,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样,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联邦德国的总理也没有什么超凡的魅力。 即使于1860年担任美国总统的林肯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魅力。林肯出身贫寒,来自边远地区,骨瘦如柴,举止毫无优雅可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丘吉尔一副十分痛苦、遭受失败、濒临崩溃的形象,但最关键的是在战争的最后证明了他的领导是正确的。 事实上,超凡魅力正在成为领导者的梦魇,它会使领导者们变得顽固、深信自己永远是正确的,而且不会改变。在古代历史上,这种事情频繁发生,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个例外,他的过早逝世使他免于成为失败者,而留给后人的是他的卓越成就。
Read more人性本善
我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 因为我明白,善良是本性,做人不能恶,恶必遭报应。 我选择忍让,不是我退缩。 因为我明白,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天高海阔。 我选择宽容,不是我怯懦。 因为我明白,宽容是美德,美德没有错。 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的糊涂。 面对误解委屈和不公正,只是不愿计较,从而大度应对,难得糊涂,笑看世态。 我选择真诚,我有话就直说。 因为我明白,违心奉承是应付,忠言逆耳是负责。 我选择饶恕,不是我没原则。 因为我明白,得饶人时且饶人,不能把事做绝了。 我重情义,不是我太执着。 因为我总是想着与朋友们相处的美好时光,割舍不了那份难得的缘分和情谊, 不应该掩饰内心的情感,我明白欺骗没有好下场,背叛没有好结果。 我选择厚道,不是因为我笨拙。 因为我明白,厚德能载物,助人能快乐。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最终使命,你还是你。要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这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能忍的标志。 守端禅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有一天骑驴子过桥,驴子的脚陷入桥的裂缝,禅师摔下驴背,忽然感悟,吟了一首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巨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守端很喜欢这首诗,牢牢地背下来。有一天,他去拜访方会禅师。 方会问他:“你的师父过桥时跌下驴背突然开悟,我听说他做了一首诗很奇妙,你记得吗?” 守端不假思索,完整地背诵出来。等他背完了,方会大笑一阵,就起身走了。守端愕然,想不出什么原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问他为什么大笑。 方会问:“你见到昨天那个为了驱邪演出的小丑了吗?” “我见到了。” 方会说:“你连他们的一点点都比不上呀。” 守端听了吓了一跳说:“师父什么意思?”方会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怕人家笑。”守端听了,当场就开窍了。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将会受到别人更多的挑剔和攻击。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时之痛,那么你的痛苦将是长久的。 其实,人生的各种境遇,都是我们学习的功课;有人能处逆境,却未必能处顺境。一个人将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犯,据说很多是带着满腔恨意出狱的;所以,出狱以后往往变本加厉,犯下更大的罪案。在佛经里,“忍辱”的意涵是很丰富的。挫折、打击固然要忍,成功与欢乐也要忍;逆来受,顺来也要受。但是,所谓“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认可,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境遇转化超越,让自己从中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心理上总是愤愤不平;然而,正因为愤恨难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如果借着面对打击来锻炼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击你的人看成来感化你的菩萨,谢谢他给你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心里没有怨恨,自然不会感到痛苦。 有几位智障儿的家长说,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已经能在照顾孩子的艰苦和磨难当中,慢慢体会到自己的心都被打开来了。他们能用接受考验的心情欢喜承受,所以,即使外人看来,他们的处境是苦不堪言,他们却甘之如饴。在逆境中忍辱负重、蹒跚前行,这个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顺利、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许多人在失意的时候还能刻苦自励,一旦春风得意,就放荡起来了,得意忘形,言行举止失了分寸,灾难祸害很快就随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欢乐也要忍。 屈辱,可以成为泯灭一个人理想之火的冰水,也可以成为鞭策一个人发愤成功的动力。要知道受屈辱是坏事,但也能变成好事。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创造的驱动力,爱情的驱动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动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它像一根鞭子,鞭策你鼓足勇气,奋然前行。 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顺境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触实际,去了解社会,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善于从屈辱中学习,实在是成就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半饱的人生 —— 深度好文
有一个女性朋友正在减肥,赘肉倒是没减掉多少,可是通过减肥却总结出一套人生感悟来,令我们刮目相看。 她说她现在一天的进食量是往日的一半,宁可少一点欠着一点,舒服,胃有空间心灵才有空间。做人也是这个道理,她说,自己以前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凡事追求百分之百的满意度,可往往事与愿违。比如朋友做了错事,就不予原谅,搞得朋友尴尬,自己疲惫,还错失了不少朋友。后来经过了一些事,也就渐渐想通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此自己也就多了一些包容,多了一些坦然。 她认为,半饱不仅是对朋友的包容,更重要的是自己做事的态度,积极但不十全十美,尽人力,听天命,不给自己过不去,不给朋友找别扭,对人对事,半饱即可。 有一个女性朋友正在减肥,赘肉倒是没减掉多少,可是通过减肥却总结出一套人生感悟来,令我们刮目相看。 她说她现在一天的进食量是往日的一半,宁可少一点欠着一点,舒服,胃有空间心灵才有空间。做人也是这个道理,她说,自己以前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凡事追求百分之百的满意度,可往往事与愿违。比如朋友做了错事,就不予原谅,搞得朋友尴尬,自己疲惫,还错失了不少朋友。后来经过了一些事,也就渐渐想通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此自己也就多了一些包容,多了一些坦然。 她认为,半饱不仅是对朋友的包容,更重要的是自己做事的态度,积极但不十全十美,尽人力,听天命,不给自己过不去,不给朋友找别扭,对人对事,半饱即可。 她总结出来的半饱理论同样适用于感情生活中。对待感情,夫妻之间的要求也是以半饱为好。很多夫妻一生都没闹明白,为什么夫妻感情从亲密无间渐渐地就变成亲密有间了呢?有人认为,夫妻之间应当不再有什么秘密,毫无保留才能证明夫妻感情的真实,实际上,夫妻间如果彼此有一点私人的空间,不能视之为对爱情的不忠,反而是一种夫妻相处的艺术。 图/wallcoo.net
Read more人进步的最好方法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很容易会接受周围人的暗示。所以,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结交的人是怎么样的人。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量是会传染的,如果你想有所改变,想有所作为,那么首先该做的,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因为他们能让你意识到你还年轻,你很幸运,你的生活其实还充满着希望。 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群中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人: 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和你说自己沉闷的生活,乏味的伴侣,甚至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 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或许你们还在某些问题和价值观上还有过严重的分歧,可是这场聊天却充满希望,信息量极大,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变或者尝试。 在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地吸引着你,能赋予你更广阔的思索。 我把第一种人称为消极型朋友,第二种人称为积极型朋友。 一、能量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这番论断,大可以打开聊天工具,群发一条信息“你最近在做什么?”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样回答你,“我能干什么,还是那样呗”,而有一部分人,会这样告诉你,“我最近在读xx的书!”“我这个月报了个学习班,想利用一下下班后的时间。”“我锻炼身体呢,刚跑完了五公里。” 如果你选择和第一类朋友聊下去,你们聊天的内容大致会包括“无法上涨的工资”“买不起的房子”“永远在反对着自己的父母”,偶尔他/她会说到“我的女/男朋友实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为何生活依旧没有半点起色!”你大概会附和着,继而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也有着几分相似的不容易。 如果你选择和第二种朋友聊下去,你大概会发现他/她的生活仿若是一出传奇,明明是每个人都公平享用着24小时的每一天,他/她却有时间用来跑步读书看电影。 当你们结束这番话的同时,你也大概会在心里激起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今天下班去那个新开的健身房跑步吧!”“要不要把他/她介绍的书买一本?” 如果你真得开始了什么实际的行动,在下班后去实践那个第二类朋友所带给你的启发,那恭喜你,你成功地吸收了一个积极型朋友所带来的正能量,而如果你选择和第一个朋友把沉重的话题聊下去,我不确定你会不会成为那个“突然间受到鼓舞开始加倍努力”的那个人。 二、人生那么多的事可以做 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你的全世界 从能量的角度上来讲,我从一个“积极型朋友”身上接收的正能量,永远比“消极型朋友”多得多。处于一个“消极”环境和“积极”环境,对于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巨大区别。 我曾经有过一段比较颓废的日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里,心里明明知道“应该去努力”,却不知道要从什么事情上开始。 那时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的泥潭,没有一个令我期待的未来。我觉得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我担忧或者烦恼,我常常问自己“你人生的寄托在哪里”,无聊害得我无法生出一丁点奋斗的意志。 而我们这些充满了消极力量的人,像是在共同经历着可怕的传染病,无法抗拒又无时无刻地,互相残害着彼此的希望。 我后来偶然认识了一个姑娘,她是朋友的朋友,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旅行者,我们因此只有过几面之缘,并没有机会成为长久的朋友,但是就在这些短暂的相遇中,我却从她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一课。我现在想起这个姑娘,她的模样已经模糊,可是脑子里却会闪现这样的印象,她全身总是充满斗志,似乎永远都是忙着的状态,单身,生活的密度却极高。 每次见面,她总是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鲜事,比如——“我上周去蹦极了!” “你知不知道The Bucket List这部电影?我最近也在做buck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