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礼物有三大原则 一、投其所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给孩子送礼,需要知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所以平时一定要多观察、了解孩子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不怕他不喜欢。 二、边玩边学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能聪明伶俐,所以学前教育很重要。想要送孩子礼物,可以从玩具入手,玩具孩子都喜欢,但如果既好玩,又能益智的,岂不更好?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送一些简单的、提高认知能力的玩具,如摇铃、拨浪鼓、不倒翁、音乐玩具等。年纪大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更加有趣的益智类玩具,如拼图、磁力积木、组合玩具、迷宫游戏等。 三、安全性高 孩子抵抗力差,在选礼物时一定要确保安全无毒,远离刺激性气味和重金属颜色的玩具。另外,一些比较小,容易吞咽、有尖锐部位的玩具,也一定不能买。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玩具要经摔,否则玩不了多久。 说完礼物的原则,下面还列出几项选择项: 1.送“想象力”:能让宝宝边玩边激发想象力的玩具。如积木、绘本、绘画板等。 2.送“表达力”:故事机,会说话的娃娃,抑或是有声绘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3.送“逻辑力”:如棋类、迷宫类、数字类等,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4.送“协调力”:积木拼搭、串珠游戏、拼图组合、乐器弹奏等,都可以让宝宝锻炼灵活力。 5.送“运动力”:小宝宝可以使用爬行垫和健身架,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送脚踏车、滑板车、轮滑鞋、自行车等礼物,孩子边玩边运动,既开心、又健康。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想孩子好,必读!
孩子生长于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 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 孩子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了焦虑。 孩子生长于无助中,便学会了抱憾。 孩子生长于荒唐中,便学会了羞愧。 孩子生长于嫉妒中,便学会了怀恨。 孩子生长于羞辱中,便形成罪恶感。 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 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 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 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 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 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 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 孩子生长于公平中,便学会了公义。 孩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 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 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今日感悟:你的孩子, 在什么环境下长大呢? 父母有慈爱的德行修养,子女便会善根福德的教顺。
Read more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
为什么不要发脾气?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 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仅到三年级,他就彻底不上学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他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后来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实际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 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改变坏脾气的方法: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会更抵触写作业。 如果你想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如果孩子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
Read more孩子在校被侮辱不肯上学,妈妈教了俩字效果出其不意
6岁的女孩在学校的时候经常都会被同班的几个同学欺负,有一天花花带着美丽的头结回学校,于是那几个女孩子就取笑花花说一坨大便带在头上。 有的时候花花脚上穿着小袜子同学也会笑她的脚是猪蹄的,每次作业得了一百分老师在班上表扬她得时候,那几个女孩子说她是个公鸡花花回家都是红着眼睛的。最近还说不想去上学了,妈妈呀怎么哄都不行。 正好花花的妈妈是一个心理学家,听完女儿的哭诉之后自己非常的心疼她认为很多的小朋友在成长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相似的困扰的,可是花花的妈妈没有去找老师,她直接就和女儿玩了一个游戏。 妈妈突然拿出一瓶酸奶,当花花想吃的时候酸奶就被妈妈吃掉了,花花就生气的说,你是个猪,那么爱吃。妈妈回答说,谢谢。花花看到妈妈这样的反应就惊呆了,妈妈继续把花花最喜欢的玩具拆掉了,再一次把花花激怒了,花花说你真是个恶毒的妈妈,妈妈又微笑的说谢谢。 囡囡疑惑不解,继而赌气说:“你爱干嘛就干嘛……” 妈妈就笑了,有没有感觉骂人的时候劲儿就使不出来了,花花就点了点头,就哈哈大笑了,因为她找到了应付别人骂的方法。从哪之后,当花花被那几个女生骂的时候,花花就会和她们说一声谢谢,那几个孩子在原地惊呆了,后来经历了几次这样的反应之后,他们觉得没有趣就停止了。 在游戏里面花花意识到了别人的辱骂不是故意的,或许是自己某个方面真的不好。在妈妈的鼓励下,花花通过他们的帮助,原来是花花平时穿的太新潮了引起了那几个女生的妒忌。知道了真是答案之后,花花有时候就会买些漂亮的发夹送给她们,甚至还会辅导她们功课。最后他们几个成为了好朋友。 别人越骂越起劲,那是因为你在意。当你不在意了,对别人的讽刺一点都不想在乎,对方就会觉得没有劲,自然就不会再继续了。我们要给这位妈妈竖起一个大拇指,作为父母的你们一定要借鉴。当孩子被熊孩子无理辱骂后,一句“谢谢”不仅充满幽默感,并且会给对方丈二摸不清头脑的感觉,效果真的是非常的好。 1 孩子被辱骂,可以找老师或对方父母投诉吗?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之后,很多的家长都会去找老师的。但是缺乏技巧的老师或对方家长可能会采取批评的方式阻止孩子继续进行骂人的行为,但孩子能从心底里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的孩子甚至会在批评之后都不好骂人,内心还充满了怨恨,还会责怪孩子去打小报告。这样做不舒服仅不能修复孩子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激起对方更大的反击。 2 如果你是骂人孩子的家长,接到对方父母的投诉,你会如何处理? 1、站在孩子角度,了解孩子骂人的原因。 2、如果别人的孩子的错误令到自己的孩子生气骂人的,那么就要告诉孩子骂人是个愚蠢的方法,要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道歉,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共同的假设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正确的方法处理。 3、不能因为孩子骂人了就去责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会犯错的只要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3 孩子被辱骂后,最愚蠢的是怂恿孩子直接反击 “别人打你,你打回别人”,甚至“对方骂你一句,你回骂十句”,这种教育方式是培养“骂街战斗士”呢。这样做事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还会增加矛盾。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一样孩子在学校和别人对抗的。我们要教育孩子包容自己要学会后退一步,教育孩子要理解对方的野蛮和无理,这样的做法不可以说是软弱,这是一种智慧。 文/育儿有方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的不只是未来!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1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3-4岁: 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4-5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5-6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6-7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7-12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8-13岁以上: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孩子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 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 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好爸爸 不该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爸爸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因为每位负责的男人都可以做得到。 01 父亲的角色有多重要? 弗洛姆说:“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也有一章专门讨论父亲角色: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把父亲视为他们的偶像或最大的对手。”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很多方面的教育是母亲替代不了的。 前段时间,见了著名育儿专家王荣辉老师,和她交流了很长时间。 父亲对孩子有多重要? 她举了个例子: 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开始会爬,许多家长为了省事,会让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其实这对孩子的发育来说非常不利,爬行多的孩子平衡感会很好。 而没爬行过的孩子,平衡感很差,运动能力会差很多,甚至会影响到他未来整个身体的发展。 而孩子爬行这个行为,大部分是需要父亲陪伴的。 现在,许多儿童用品是为方便大人而生产,至于对孩子成长是否有利,却没有去深究。 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安全地坐在学步车里,肯定会比陪着他到处爬轻松。 这一点我感触特别深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就陪着他爬了很多。 到了三四岁,他经常和另外一个小女孩玩,两个人到处跑,我儿子就算被绊脚了,可能打个趔趄就自己调整过来了,而那小女孩从小没爬过,摔跤的时候,都是直挺挺地摔下去,我见到过好几次。 还有一次,让我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重要。 那天,我陪儿子在公园里玩,还有其他四五个小朋友。 我陪他们玩了一会儿举高高,四五个孩子排队,我举一次放下,然后轮到下一个。这样轮了四五次,我举得手都发酸了,和孩子们说,需要休息下。 其他孩子就自觉离开,去玩其他的了。可其中一个男孩子,就一定要我多举几次,我觉得他很重,就说,要不让叔叔多休息下。他突然就发脾气,哭了起来。 我有些莫名其妙。这时他妈妈走了过来,说,这孩子他爸爸从来没有陪他这么玩过,所以想你陪他多玩几次。 孩子是最敏感的,当他缺少什么时候,内心里会非常渴望。 02
Read more老教师透露真正优秀孩子的特征,看看你的孩子有几条?
最近,我们拜访了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特级教师,对于教育孩子,她给了这样的忠告:教育好孩子的秘诀,不是成绩、不是早教、也不是名校,而是父母每天对孩子耳濡目染的习惯的影响,由此孩子养成的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东西。 仅追逐成绩、早教、名校而忽略其他,这样的父母目光短浅,因为他们把孩子的人生错误地当成了短跑,但其实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优秀的性格和习惯,才能让孩子走得更好更远。 老教师用她一生的经验,列举了优秀孩子的5个特征,无独有偶,老教师的经验跟一些国内外学者的总结相差无几,这也是按照统计学总结出来的概率,童年时期的孩子只要拥有下面5个习惯,未来就不会差。 1。主动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我们的学校,还是不少家庭,都是以灌输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接收。 而当孩子自主捧起书本贪婪阅读的那刻,才是一个标志性的不同——孩子懂得了主动学习。 而让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爸妈以身作侧的榜样,爸妈都喜欢阅读,睡前有看书的习惯等,“近朱者赤”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 学会主动学习的孩子,相当于掌握了人生的金钥匙。 2。懂得聆听 不懂聆听的孩子喜欢插话、插嘴,即使看似在听,但可能思绪已经飘到十万八公里之外。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小毛病,最好及时阻止。因为倾听代表对他人的尊重,能取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利于交往,不懂得倾听,还可能误会别人的意思。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3。勤奋坚持 勤奋是李嘉诚先生的成功秘诀。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勤奋,又穷又懒的你只能当臭脚垫,大概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沦为“臭脚垫”吧? 勤能补拙,一万小时定律,都说明了穷孩子屌丝如想逆袭,就只有勤奋。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勤奋坚持?比如做完一事才能做其他,画画要先画完才搭积木,有始有终;上学后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不上学;长途散步要坚持走完,而不能中途坐车;让孩子养成从小做家务的习惯而不是嫌弃孩子“帮倒忙”。 4。自律自控 判断孩子是否有自制力的一个很好的小实验,就是在孩子面前摆一个最喜爱的食物,跟他们说:”妈妈出去一趟,如果你能忍住10分钟不吃,那么你将能得到两个。” 能做到的孩子很少,但有这等素质的不是一般的孩子。因为嘴馋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能培养吗?尝试让孩子体会到后悔的滋味吧! 自制力就如同镇定剂,能让孩子玩耍后按时写作业、天寒地冻能准时从被窝爬出来、旁边孩子嬉戏打闹他能埋头看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绝对了不起。 5。学会思考 少跟孩子说这样的话,“头上只能长头发,不能长草”,“金鱼只能在水里游,不能在天上飞”,“这是唯一答案,别无其他”;从小多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肚子咕咕响,你觉得里面有什么东西”,“10根香蕉分给10只猴子每只猴子一根,但还需要留下一根给伺养员,怎么分”,接纳孩子的答案,鼓励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 当然,想让孩子养成上面的习惯,对于一个懵懂孩子来说,说教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重要的还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文/教你说话小诀窍
Read more这个世界有两种孩子:一种是来还债的,一种是来讨债的
这个世界有两种孩子:一种是来还债的,一种是来讨债的。 昨天聊天,表姐提起今年六一节没给他儿子准备礼物,他儿子哭闹了一场,拿沙发靠枕砸她,不吃晚饭抗议。实在拿他没办法晚上去超市补上了礼物。 一般人看来儿童的节日要个礼物也很正常,可对像是被表姐一家宠上天的小皇帝,我看到了孩子的潜在心理——“你欠我的”。 观察周围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有“欠孩子”心理的不在少数。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 在学校,孩子不能比别人穿的差;在家里,孩子的玩具不能比别人少。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再辛苦劳累也会抽时间陪读。如果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了,父母不惜求亲戚、求朋友也要把学费、生活费凑齐,让孩子按时报到上学。 要准备结婚了,父母会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无怨无悔地拿出来给孩子操办婚事…… 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要要要”的习气,总是不满足。 而父母则一副“给给给”的姿态,这样的结果就造成孩子的不作为,成为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所以有时当我的孩子对我发脾气不讲理我也会对他强调“我不欠你的!” 在欧美,做父母的不一定要供孩子上大学。如果供得起,他们可以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大学里去;如果供不起,他们也不会感到内疚。 欧美的父母认为,如果孩子真想上大学,他们自己会想办法的。对于聪明好学又交不起学费的孩子来说,借贷和奖学金的种类有很多。他们不欠儿女结婚买房的钱,也没有义务给儿女带孩子。如果他们愿意照看孙子孙女,那儿女就得看成是一种恩惠,而不是一种义务。 你不欠孩子的 不用做得太多!做好这几件事就够了 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欠哪个人的,只有哪一个人要对哪一个人在特定时期负一定的责任而已。 那么父母是不是什么也不欠孩子的呢? 当然不是。因为父母确实欠孩子一些东西: 父母们,你欠孩子的,并不是物质生活,而是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规矩的养成、是非观念的明确、人际交往的原则等精神方面的。 如果你能把这些能力教给孩子,他会受益一生,他也会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传授给他的子女们。所以父母们!不用做得太多!做好这几件事就够了! 如果你也同意,请把文章分享出去,散播正向思维~ 来源:imama | 图源:pixabay.com
Read more原来孕妇生气危害这么大
怀孕后,由于体内激素的改变,孕妇会比孕前更敏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生气,如果遇到家人的不理解和支持,这种生气的情况会出现得更频繁。不过,孕妇生气不仅影响心情,长期情绪不佳,对胎儿的危害更大。 1、孕妇发脾气有导致自发性流产的危险 怀孕时如果发脾气,孕妇体内会大量释放出一种激素,导致自发性流产。孕妇压力大体内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皮质醇是一种抑制分泌黄体酮的激素,而黄体酮对维持健康的怀孕过程至关重要。如果孕妇压力较大,医生会给孕妇开黄体酮,防止出现流产。 2、孩子更容易患心脏病、糖尿病 怀孕期间,如果承受过产生严重精神压力的不幸事件以后,生下的孩子相对其他钙质更容易罹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孕妇如果经常感到压力非常大,对胎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并使胎儿未来罹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 3、容易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内心压力会阻碍胎儿的生长,而这种现象往往早在第二三个月时就开始出现。压力大的妇女比心理压力轻的孕妇所生的婴儿的体重也要轻得多。 4、可导致婴儿先天缺陷。 容易发脾气的女性或遇到重大变故,产下的婴儿患有腭裂、兔唇、听力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婴儿。 临床上,看到过很多极端的例子。例如怀孕后坚持上班,但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大哭;怀孕丈夫不忠捶打胎儿;和婆婆意见不合整天生闷气、不吃不喝等等。怀孕后,孕妇已不是「平常人」,为了顺利度过孕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频繁生气。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对于孕妇来讲,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睡眠质量差,则会出现烦躁,易怒,乱发脾气等毛病。因此,白天选择适当的时间休息,晚上保持一个温馨的环境进行安眠,对孕妇的心情都有帮助。 多听音乐:音乐对人的心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能对即将出世宝宝的健康以及对生孩子的恐惧,会感觉到压力很大,情绪也随之变得非常紧张。这个时候可以听一些舒缓的、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还能对宝宝起到很好的胎教作用。 适当做瑜伽、散步:孕期做瑜伽、散步,不仅能舒缓紧张情绪,还对胎儿有着良好的影响。孕妇因为怀孕分泌的孕激素增加而引起心烦、气燥、易怒、伤感等不良情绪,也会在孕期瑜伽、散步中得到缓解和释放。瑜伽练习时,也可给予胎儿既适当又温和的刺激与按摩,以提高胎儿对外界的反应度。 学会倾述:怀孕期间,可以找同时孕妇的人,一起分享,遇到不懂的问题,即时询问,分享也等于分担,这样对调节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做一切自己想做的并且安全的事。有不良情绪后要适当发泄。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饭桌上的中国孩子、美国孩子和韩国孩
家庭教育应当重在“教化”,而不是口头教育。许多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不在于家长不会“说”,而是家长不懂得如何“教化”。 饭桌上的中国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饭桌上的表现如同服务员,如果家中有老人,那么老人更像是“海底捞火锅店”的服务员。我们曾经看过许多这样的场景: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捧着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唤着孩子吃饭;父母端着碗追赶着孩子;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在饭桌上督促孩子多吃。然而,中国孩子鲜有感恩的表情,有的更多的是不耐烦,觉得这些得到的是应该的。中国孩子对这些已经认为理所当然甚至是麻木不仁。 饭桌上的韩国孩子 韩国的父母在饭桌上的表现像是长者。在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饭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从老及幼的顺序给屋内的人盛饭端饭添饭,完毕,还得目不斜视,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对饭桌上的长辈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一顿丰盛的饭菜!”韩国的孩子吃饭时是一种感恩的表情。 饭桌上的美国孩子 美国的父母在饭桌上的表现像是朋友。在孩子能拿得动勺子时,父母就不会再给孩子喂饭。孩子喜欢吃什么,美国父母只是提出建议,至于最终孩子是喜欢是肉还是吃蔬菜,美国父母是从来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饭,父母更不愿意再管。因为在美国父母的眼里,孩子已经开始可以为自己负责了,他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结果,美国的孩子吃饭时表现的是一种独立的品格。 家庭教育应当重在“教化”,而不是口头教育。许多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不在于家长不会“说”,而是家长不懂得如何“教化”。 吃饭等生活行为是家庭教育最经常、有效的教化,然而,许多中国家庭在这些方面是缺位的。我并不认为中国孩子应当如韩国或美国孩子那样地吃饭,而我想说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饭桌等生活行为上的教化。 韩国的家庭在饭桌上是通过氛围来教化孩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懂得感恩;美国的家庭在饭桌上也是通过习惯来教化孩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而我们许多家庭在饭桌上缺乏的是对孩子的“教化”。我们在饭桌上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吃好。恰恰是这种没有教化的“教化”,正在传送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信号:因为你是孩子,所以我们必须无条件为你服务。结果,孩子认为家长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 但我们却忽视了我们本可以通过教化告诉孩子,我们对你的关怀,不仅因为你是孩子,还因为我们对你的爱。更重要的是,我们给你的爱是要让你知道,你要学会回报他人,学会爱他人。 结果,在这种没有教化的“教化”下的孩子,当他们长大后,他们除了认为父母应该做的之外,满眼都是父母的错:自己没有找到好工作,是父母的错;自己没有房子住,是父母的错;自己没有找到媳妇,是父母的错……他们长大后想起来的都是父母的种种不是。 我们许多家长,恰恰因为在吃饭等许多生活行为上,没有日积月累地教化好孩子的感恩之心,导致孩子的心中并没有种下感恩和责任的种子。当他长大后,对父母颐指气使时,我们应该怨他,还是怨我们不智慧的教育呢? 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