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我们都知道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人要和睦,处事要豁达。可是现在这个社会,越是善良,越是会变成被欺压的对象。 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不断的施舍,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 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时间久了,你的一碗米不够,二碗不够,三碗四碗还是堵不住他的口,尽心竭力也是杯水车薪。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心肠太软,容易被当软柿子捏;心眼太好,容易被当缺心眼看,最初的善意帮助,会变成最后的恶意后果。 也许你行善布施,广集善德,举手之劳的小事并不会导致什么大的损失。然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当他的所求得不到满足,反咬一口时,你也最容易成为无辜的受伤者。 没有棱角的善良,不仅不能向世界传达你的善意,反而输送了你的怯意;没有原则的善良,让真正的朋友寒心,让不值得的人永远不懂得“不可侵犯”四个大字。 “你这么好,一定要帮我哦。” “你这么好,一定不会拒绝我吧。”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一些人出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 可是仔细想想我好,我就一定要帮你吗?。何况我好,并不是我帮你的理由。 做一个有棱角有锋芒的善良人吧,懂得用智慧惩恶扬善,在好人那里还是好人,在坏人那里露出自己的锋芒和自己烈性。 人需要保持一颗善心是没有错,但不是对谁都好都没有底线,你没有底线,他们就没有原则。当善良失去原则的时候,就助长了恶。 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没有锋芒、没有棱角的人,是很难在这个粗鄙的世界走得更远。 愿我们的善良,都带点锋芒。 文/国学文化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女人要变美,这10种食物每天多吃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皮肤会变得松弛,甚至长出很多皱纹,极易显老。想看起来年轻10岁,常吃这10种紧致皮肤的食物就够了! [水] 每天至少需喝8至10杯水。 脱水往往会破坏皮肤弹性。多喝水就能为皮肤提供水分。建议最好选择好的瓶装水或者纯净的矿泉水,而不是苏打水或者能量水。 [鱼肉] 每天吃100—200克的鱼肉,每周3-4次即可。 鱼肉中含有一种神奇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作用于表皮下的肌肉,使肌肉更加紧致,表皮也就自然紧绷而富有弹性。 [酸奶] 每周喝3-5次酸奶能更好紧致皮肤。 酸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富含维生素A,有利于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角化和干燥。 [豆类] 每星期可以吃3-4次。 豆类也是紧致肌肤的食物。豆类对稳定女性荷尔蒙有神奇功效。女性多吃豆类食物非常有益。 [西红柿] 每星期吃3-5次最适合。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这种物质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太阳光紫外线的伤害。因此多吃西红柿保护皮肤。 [胡萝卜] 阳光照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等环境影响或精神压力和疾病都会加速皮肤老化,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减少皮肤的皱纹。 [西兰花]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 [浆果] 浆果包括杏、草莓,蓝莓和黑莓等,这些浆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力,你吃得越多,你的肌肤展现年轻和健康的时间就会越长。 将浆果打碎,加入半汤匙酸奶和蜂蜜,均匀敷在脸上,八分钟后洗干净,皮肤会变得更加光滑。 [坚果] 核桃、松子、花生、芝麻等坚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抗衰老,保持肌肤紧致,防止黑色素沉淀,绝对是紧致肌肤,预防衰老的良药。 坚果的热量一般都比较高,因此一次不要吃太多。 [蘑菇] 蘑菇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种紧致肌肤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及植物纤维,对于紧致皮肤,抗衰老效果都不错,不妨多吃哦。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为什么说100遍孩子也不听?终于找到原因了!

不少孩子都会让爸妈无力吐槽:“这孩子怎么就喊不动呢?”“我都说了100遍了,你怎么就不听呢!” 怎么样说孩子才愿意听,愿意改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谈谈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什么是超限效应 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如果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人感觉不耐烦,甚至产生心理逆反。 案例: 小宝在家里玩玩具,都会把玩具丢的满屋都是,从来不主动收拾。妈妈每天都会唠叨小宝,自己每天却依然帮孩子收拾。 每天起床也让妈妈犯愁,她每天催十遍八遍:“快点!快点!你怎么这么磨蹭啊!”当然跟收拾玩具一样,妈妈每天念叨,小宝每天赖床。 分析: 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跟成人沟通,都要恰到好处。唠叨就是一种反复、单调的刺激,无异于“疲劳轰炸”,往往会引起孩子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 就像马克•吐温一样。孩子对唠叨的反感超出大人们的想象,我们大人可以设身处地为孩子想想,互换下位置,去体验去感受。 ♥♥♥♥♥♥♥♥ 所以父母一定要改变唠叨的习惯,注重教育的质而不是量,避免踩了“超限效应”的警戒线。 孩子听话妈妈要这样做 1、一天内批评不超过两次 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一般不会感到厌烦,而是多少会愧疚、反省,其实这就达到了批评的效果。 第二次开始就感到厌烦,不过程度较小,但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甚至演变成反抗心理。 所以一天之内批评孩子不要超过两次,不管是针对同一件事还是不同的事。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批评孩子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爱唠叨的父母通常都会把对孩子各方面的不满一并发泄出来 “叫这么多遍都不起床,这孩子就是懒。吃饭也懒,干什么都得催”这也是犯了“超限”的禁忌。 要求过多、过高,孩子会觉得反正也不可能全改,改一个你也会唠叨别的,索性让你说个够吧。

Read more

家庭教育一定要了解的30件事

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 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 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 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 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 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 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 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 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5. 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培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Read more

按部就班拿工资那不叫稳定

在找对象的时候,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希望对方有份稳定的工作。 因为稳定的工作等于不用付出太多精力和时间,可获得长期的报酬和福利以达到拥有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感情,稳定的家庭。 而多数人眼中的稳定,通常是指进入体制内,只要这个政权还在,它就会赏你一口饭吃,你就饿不着。 ********** 芊芊一毕业就很幸运的考入了体制内,一个女孩子有一份这样稳定的工作是最让人羡慕不过了。 工作不累,工资不低,旱涝保收,无后顾之忧。然而体制内的工作也并非是喝喝茶看看报纸说说官话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多方面的技能,硬实力与软实力哪个都不能少。 芊芊在工作中灵活变通的能力差了些,处理上下级关系欠缺,不懂得融会贯通,工作中的一团糟,甚至也带到了生活中,满腹的抱怨。 时常羡慕着身边创业的朋友出国旅游购物,却又舍不得放下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想离开体制,却又没有在体制内混得开的能力。生活过的苦闷不已,每天在焦虑中度过,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总是措手不及。 内心的躁动不安分让她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前以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稳定且安稳的生活,就有能力让生活稳定,可如今看来并不是。 她的生活处在一个边缘且动摇的状态,她安抚不了自己的内心。 真正的稳定不在于工作的性质,而在于心态的稳定。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可以放弃什么。 稳定的工作是让生活稳定的一部分,不是大部分,更不是全部。稳定是内心的安定,而不是体制给予你的稳定。 ********** 许久不见的大林,如今见了竟和以往大不相同,多了一些成熟和历练。 之前在国企上班的大林,每天朝九晚五,有着固定的收入和福利,从不需要为自己的生活担心。 混吃混喝,不思进取,这是大部分人的常态。但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他能得到一份感情加分不少,因为我们在择偶的条条框框里总是避免少不了那一条稳定的工作。 大林觉得自己一份稳定的工作吃喝不愁,这就是稳定的感情的保障。可是大林每段感情从来不长久,更别提稳定了。 处理感情的能力和稳定的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大林从来没有意识到。 没多久,大林赶上了新一轮的国企下岗潮,他在裁员名单里。大林那刻突然清醒,他所谓的稳定只不过是来自一份他以为可以长久的铁饭碗,对于裁员他显得那么的无力。 但大林并没有消沉,火速开始创业,联络人脉,多方探索渠道,提升人际交往技巧,考察市场,全面提高自己。 恰恰在他失业正创业最低谷的时候,遇到了一份合适而稳定的感情,并走入了婚姻。 他问老婆你不怕我创业失败不稳定吗?你不觉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是稳定的感情和婚姻的保障吗? 他老婆回答他:一个人按部就班拿工资的生活那不叫稳定,稳定不应依赖体制和单位而来,应依靠自己的能力经验眼光行业口碑行业人脉行业经验而来。 感情本来就和工作没有太大关系,就像过得幸福不幸福,虽然和物质有一定关系,但从来不是决定关系。

Read more

凡事提前五分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生活中,无论做任何事,早些做准备,不仅可以减少许多烦恼和麻烦,还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总有很多人一边抱怨上班高峰期太挤,一边又不肯早几分钟出发,总把时间抠到最后一秒才动身。 于是恶性循环,越来越感到疲惫和心累。 不得不说,早几分钟和晚几分钟,区别真的很大。 有个做HR的朋友跟我说,通常在一个公司,早到几分钟的员工总比迟到几分钟的员工更优秀。 刚开始,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也不在于这几分钟的表现。但他的解释又让我感到确实有几分道理: 早到几分钟的员工,可以提前梳理当天的安排和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有条理。 也可以泡好一杯茶,清理一下办公桌,提前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中。 而晚到几分钟的员工,总处于手忙脚乱中。 他们做事情往往缺乏主动性,总是被推着催着赶着走。 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匆忙应付,出错的机率也更大。 在职场上,你的工作态度其实也是工作能力的体现。 前者对待工作往往更加积极主动,后者却常有拖延懈怠的情绪。 一个人能力欠佳,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工作态度去弥补。 但实力再强,懒散也会让人荒废。 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那些看似比你优秀的人,可能并没有多厉害,不过是赢在了微小的细节处。 比如凡事比你早一步,日积月累,也就成了你无法企及的高手。 凡事提前5分钟,这样的人之所以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往不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无形中建立起来的“心理优势”。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约会中偶尔迟到,面对等候的人往往会心生愧疚之情。 此时,若是对方提出一些稍微“僭越”的要求,例如常见的“罚酒三杯”,你一般都不会拒绝。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互惠偏误”,即人们不能忍受自己亏欠于人。 这样的情况若是出现在生活中,最多也就是彼此间的一笑而过。

Read more

搬新家的风俗规矩 !年轻人都要好好看看!很准!

准备搬进新屋,你不得不了解一些搬家“老规矩”。这些老规矩在家居风水中很有讲究,想必很多年轻人都不太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不可空手入屋 搬家当天,第一次进新屋,一定要拿一些贵重的东西。拿著米桶、存款簿、红包等。寓意为家里未来会很充实,财富越来越多。 2、入宅后不再施工 没搬家前,可以去隔间、敲敲打打。一旦搬进去之后,尽量不要再施工了。如果非要做,搬进去数日后即可。 3、孕妇不参与搬家 搬家前,让孕妇先回娘家住一阵子,等搬好后再入新居,尽量不要让她参加搬家的整个过程。 4、选好吉日再搬家 参照农历搬家宜忌,尽量避开家人生日。搬家时间尽量要在午前,易于家居风水。 5、神佛应该提前搬 如果家里有神位,要提前把神佛搬入新家,然后进行拜祭。挑选吉时安床,吉时还没到的话就先把它斜靠在墙边,等到吉时再就位,如果能找一个属龙的人压床就更好了! 6、拿新枕头入新宅 搬家是气场的重新转移,这个时候需要让枕头先入伙,按照家里的人口,拿着新枕头开门进宅,然后按个人床位进行摆放。 7、搬家时亲自在场 要亲自在场,不要只委托人去帮忙搬家。亲自搬家的话,知道东西放在哪,找起来也容易一些。 8、入宅当天睡好觉 搬家第一天别睡午觉,不然容易患病。晚上睡觉的时候,躺下几分钟后记得起来工作几分钟,寓意睡下还要起来。 9、一周内需要闹房 搬家后的一周之内必须要闹房,可以请亲戚朋友、邻居到家里热闹一下,聊聊天、聚个餐,娱乐欢快一下,越热闹,驱邪的效果就越好! 10、入宅当晚要亮灯 搬家完成后,第一天夜晚所有的灯都要打开,直至第二天,保证屋气旺而不息。假如特别讲究,要保证灯在72小时内都要亮着,这样旺宅效果最佳。 11、多讲些吉言吉语 进屋时燃放鞭炮,不要生气,不要骂人,多讲吉利话。 12、搬进新家要走香 搬进新家后,把香点燃,从屋的左方开始,利用浓烟上下熏扫厅房—厕浴—厨灶—天花板—墙壁—墙脚,在屋的右方出来,到达安全地方,熄灭香火然后弃掉,这样能够去掉邪气。

Read more

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期

愿你孤独,但不寂寞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后台问,失恋了很伤心,怎么才能忘记一个人? 我想了半天,答案只有一个字“熬”。 是的,大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这段时间只能熬过来,我劝你“留不下的人何必去在乎 ,当他决定舍弃你的那一刻,就是决定未来没有你他会更好。他不爱你,放下吧,不值得” 可是这话说出来,连我自己都不能说服。 这些让人刻苦铭心的痛,只有自己才能熬出来,别人再怎么劝,都没有用。门已经为你打开了,可是你不愿意走出牢房,又有什么用。 你一旦熬过来了,你会发现自己会变得更加的强大,“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 ,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为什么孤独?因为想要变成更好的自己啊。 曾经发起过一个话题“你为什么单身吗?你单身多久了?在单身这段时间里,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我本以为,单身是一件比较悲伤的事情,会给自己带了很多负面情绪,觉得空虚寂寞冷,心无所依。 但收到的回答却告诉我事实恰恰相反。 九成以上的留言都是积极向上的,而且都是在非常明确地阐述,自己如何通过努力开始了新的生活,变成了更好的人。 老实说,有些留言真的让我很有感触。 有一个28岁的武汉女孩告诉我,她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了7年,单身了6年,单身的原因是前男友劈腿。 “刚开始确实很伤心,整宿整宿的哭,看到他送给我的礼物哭,看到他的照片哭,听到我们一起听的歌也哭,就连发呆也哭。 身边没有几个能够说得上话的人,觉得不习惯,觉得心中有股落寞像颜料般晕染开来,渐渐侵蚀了整个胸腔,闷得透不过气。 后来,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看淡了很多事,变得释然,也学会了反省。尝试着与孤独对话,尝试着去做出一点改变。 我愈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并且愈发渴望让自己变得优秀。于是我一个人学习、锻炼、思考,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升自我价值上。” 然后她给我发来了旅游时照片,身材曼妙,气质不凡,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岁的姑娘。 在这期间,她坚持锻炼,工作之余还经常给自己充电。爱时尚爱漂亮,一个人去过很多个国家。是为了招蜂引蝶,只是为了成全更好的自己。 她说分手后三个月后,最大的感慨反而是“老娘终于不用迁就另一个人的时间了!” 谁说孤独就一定非得和寂寞沾边?孤独恰恰是一个人最好的升值期。 即使孤独,你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Read more

身边总有人在假装自己遇见了爱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假装”就成了一种风潮。 从前一阵子,朋友圈刷屏爆文,北京有两千万人在假装生活,到如何假装自己有个iPhone8;从如何假装自己是富二代,到如何假装自己有性生活;从如何假装自己没化妆到如何假装自己跻身文化品位巅峰的精英层…… 其中还有更多人,在假装自己遇见了爱情。 旁观者清,而我们眼见她们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我曾经认识一姑娘: 逢年过节自己给自己订束玫瑰花,随后赶紧发个朋友圈“谢谢亲爱的给人家的惊喜,好感动”; 但凡和朋友聚个餐逛个街,手机肯定是不离手的,因为“老公三分钟找不到她就会急的想报警; 下班了从来不和同事们一起走,她总说她老公等等来接她,然后每天走在公司的最后一个…… 在她自己的故事里,她春风得意,鲜衣怒马。而我们眼睁睁看她一天比一天憔悴,松垮的皮肤慢慢塌下来,快要盖住她的眼睛,她打最厚的粉底,涂最艳的口红,她像强撑着给自己画了一张爱情对自己很好的脸。 内里塞满的崩溃和疲惫却从她每个毛孔里,争先恐后的涌出来。 我们都知道她和老公闹离婚很久了,可能马上还面临着离婚官司要打,她以为自己的狼狈没人知道,其实善良的旁观者不过懒于揭穿。 婚姻好不好其实都在脸上,藏不住的。 ******** 月底时候,家里对面新搬来小两口,男孩叫小鱼,女孩叫竹子。 很多邻居搬来很久了,我们都浑然不知,但这对小两口搬来第二天我们就知道了。 不是因为她们吵吵闹闹,鸡飞狗跳……而是因为生活在这对特别有爱的小两口身边,你会觉得爱情这东西,真好。 她们搬来第二天,小鱼端着盘烤鸡翅来敲我家的门,他说:“新烤的鸡翅你们一定要尝尝”,然后顿了顿,又加了句“我老婆手艺特别好”,然后把盘子塞过来自己乐颠颠的回去了; 早晚上下班的时候坐电梯的时候,小鱼永远站在竹子的前面,略微张开手臂怕别人挤到她,两个人在角落压着声音说些只有彼此才能听到的话; 小鱼时常会带些小花回家,谈不上花团锦簇的一大束,竹子总是在他按门铃的第一时间接过小花,嘻嘻哈哈的找瓶子装水; 他们偶尔拌嘴却从不吵架,走在楼道里会一前一后的牵着手,竹子也时常会邀请邻居去吃小鱼的茄汁大虾…… 有一对这样的爱人在身边真的太好了,即使深知别人的幸福和自己并没什么关系,但是这种爱情的味道,太好闻了,它让身边的人,也情不自禁的生机勃勃起来。 竹子喜欢休闲装束着高马尾,白皮肤上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梨涡,眼睛亮亮的,好像总有高兴的事要说; 小鱼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头发,常年和竹子搭情侣装,架着小眼镜,干净的脸上很难看到青胡茬…… 我一直以为她们大概也是一对刚刚毕业的小情侣,我们年纪相仿,所以常常玩在一起。 直到有一次小两口无意间商量着该把孩子从祖母那接回来上学了,我才知道他们已经结婚7年了。 她们不是在谈恋爱,她们的婚姻,就是比很多人的恋爱,还甜的。

Read more

人生要趁早把学费交了

今年年会,公司选择集体去泰国普吉岛旅行。我已经去过泰国很多次,所以这次去的目的很明确-考潜水证。 这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出去旅行,因此有机会观察一下不同年龄人群的旅行方式。我发现,那些比较成熟的旅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安排时间,选择感兴趣的事情去做,而大多数刚毕业的同事则会用各种当地旅游项目和购物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或者拎着大包小包回酒店,然后第二天,天还没怎么亮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奔波。最后,问玩得怎么样时,他们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累。 之前,和一个朋友聊旅途中的故事时,她告诉我说,每次去迪拜,都会看到很多中国游客疯狂地购物,感觉这些东西都不要钱似的。她心想,这些人一定是第一次出国,上去一问,果不其然。她笑着和我说: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我头几次出国的时候也是如此,看什么都想买,但是出去多了就不会了。 在普吉岛考潜水证总共需要3天时间,余下的时光,我便去咖啡馆看书,上酒店免费的泰语课,游游泳,打打台球,或者思考下一步工作以及个人发展相关的计划。坐在咖啡馆,惬意地喝着咖啡,看着路边行人时,我又想起了吴晓波在《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写的那段话“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单枞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我不禁感慨:此时此刻,我能如此悠闲地看书,喝咖啡,何尝不是用青春时的投资换来的呢?我不去购物,是因为我曾经也像这些刚出国的年轻同事们一样买了大堆东西,然后发现大部分都是浪费,自己基本不用,慢慢地也就看清了人性中想要“拥有”的欲望。 我不选择出海体验项目,是因为在沙巴早已体验过,并且明白,若不懂得潜水,你是无法去体验和感受那个比水上风景美丽十倍的水下世界,还有那畅游在海底的乐趣。坐几个小时的车和船,甚至要经历晕车晕船的痛苦,只是为了看看碧水蓝天,并不是那么值得的一件事情。我不会把自己旅行的日程安排那么满,是因为我曾经也被安排得满满过,最后发现这种走马观花,赶着要在有限的时间看更多、玩更多,把自己累得半死的旅游真的没有太多意义,质量远比数量重要。但是,我是不会去给这些年轻同事建议,告诉他们如何玩才能更加轻松和快乐,因为这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我看来,理想的生活状态莫过于,用自己的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句话听上去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并不容易。首先你得知道人生到底有哪些选择,其次你要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最后你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来抵抗诱惑和被周围人同化的压力来守护真实的自己。因此,拥有足够的经历是迈向理想生活的第一步。这有点像去自助餐厅: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琳琅满目的食物所诱惑,什么都想尝一下,直到把自己吃撑才离开。去得多了,尝试得多了,就会知道什么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最后,你能够忽略那些不想要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悠闲地享受食物给你带来的乐趣。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试错阶段才会慢慢了解自己,这种试错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我在美国念MBA时选择的方向是金融,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甚至都把CFA一级考完,结果发现金融并不适合自己,最后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对于之前MBA的选择,我不但不后悔,还挺感激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念MBA之前,金融对我来说,充满了神秘感,我很渴望知道金融到底学的是什么,整个行业又是在做什么。如果不去学习的话,这个心结可能会跟随我一辈子,甚至成为终身的遗憾。学完之后,我了解到金融不适合我,也就没有遗憾了。也许,很多时候的尝试只是为了明白,这其实并不适合自己,但正如这句话所说的一样:失败总比遗憾好。 我现在经常会收到一些年轻订阅用户的留言和邮件,要我帮忙解答一些工作、感情相关的疑惑。这样的消息和邮件,我一般都不回复,因为我也没有答案。每个人的选择和对人生的理解都不一样,这和过去经历了什么有关,经历越多,选择就越成熟。我做的选择不一定适合你,即使我知道什么样的选择可能更有利,你若没有相应的经历也无法理解。 学会独立,就是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的选择题必须自己去做,没有人比你更加了解自己,别人绝对无法代替。因此,不要害怕选错,也不要期待你做的选择是最合适的。在年轻的时候,你可能得走很多弯路,这是你人生交学费的阶段,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越早完成越好,二十多岁的时候,你拥有大把试错资本,因为成本不高;到了三十多岁,成家立业了,才突然觉悟,那就有点点晚了,因为这时的你不仅仅只是对自己负责,而得要对整个家庭负责。 二十几岁的时候,千万不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犹豫和纠结什么选择是最好的,因为没有人知道。有想法就大胆地去尝试:感受不同的生活,多尝试工作类型,多读书,多旅行,多谈恋爱,多结交朋友,把这些该交的学费都交了。如此一来,三十岁以后,你才有可能从容不迫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尽管你现在可能看不到。很多人羡慕我现在的状态,可是知道吗,你们看到的只是现在的我,却看不到我背后经历的痛苦。从上大学开始,到开始工作,再到出国留学, 最后选择回国,我都是在迷茫和困惑中度过。这十年,我一路折腾,在内心经历了许多无人理解的痛苦。我曾经也不停地问上天,为什么要让我的人生有如此多的不顺?现在我才明白,所有的痛苦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没有过去十年的痛苦,哪有现在的我? 步入三十岁,我才发现这是个美好的人生阶段,少了很多浮华和躁动,取而代之的是淡定和从容。正如吴晓波所言,达到这样的状态是有代价和成本的,而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来自二十岁时的“投资”。 文/Susan Kuang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