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种聋人能听到、盲人也能看到的语言。〞——马克‧吐温 在孩子身上,我们寄托着种种梦想,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快乐、成功、自给自足,希望他们胸怀大志,有一份好的事业,并且保持真诚——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许还是: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善良。 要在孩子身上注入善良的精神,我们必须作出示范,并且把握种种机会进行教导,使得善良、人性成为第一考量。以下是家长可以启发孩子的八种方式。 善待他们 〝善良是美德成长的阳光。〞——美国法学家罗伯特‧格林‧英格索尔(Robert Green Ingersoll) 父母养儿不需很长时间,就会发现,孩子会效仿你所做的,而不是照你说的做。一个有力又简单的教养方法就是善待他们。 这可以包括:当他们伸手相帮时表达感谢,当你犯错误时向他们道歉,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惊喜,尊重他们,以积极正面的语言和他们说话。 善良为先 〝我们是我们一再重复的行为的结果。由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美国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受亚里士多德启发) 只要将善良摆在家庭事务的优先级别上,就有助于为孩子开创环境、将善良作为重要品性加以保持。将这种重要性融入谈话,提醒他们去上学、去游戏时都善待他人。 留意他人之善 〝当被善良触动时,一天可以多么美好。〞——美国著名记者乔治‧埃利斯顿(George Elliston) 敏锐地捕捉别人身上的善良,加以留意、欣赏,并教孩子效仿。这可以让孩子体认其重要性,并使生活更愉快。 他人为先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为善的机会。〞——古罗马哲学家赛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显然,善良很大程度上是放弃私心,去考虑别人。作为父母,有无数的机会进行身教,将这一理念传递给孩子。 讨论言行如何影响他人 〝想像你的行动能带来改变。它真的能。〞——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