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原来讲的是这个故事,涨知识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从《山海经》“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来,但人们却更多的相信这么一个传说: 宋仁宗年间,深泽某村,一家母子两人,母亲年迈多病,儿子唤作王妄,三十多岁,没讨上老婆,靠卖柴草维生。 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王妄动了怜悯之心,给他冲洗涂药,一会功夫,蛇便苏醒了,冲着王妄点头,以此表达感激之情,于是王妄便把它带回了家。 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蛇伤逐渐痊愈,蛇也长大了,而且总是像要跟他们说话似的,母子俩单调寂寞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妄照样砍柴,母亲照样守家,小蛇整天在家陪伴。 忽一天,小蛇觉得闷,爬到院子里晒太阳。小蛇被被太阳一照后变得又粗又长,这情形被老娘看见惊叫一声昏死过去,等王妄回来,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着急地说:“我今天失理了,把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娘喝下去就会好。” 王妄说:“不行,那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花斑蛇几番催促,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 母亲喝下汤后,很快苏醒过来,母子俩又感激又纳闷。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篓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 话说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宫里的生活日复一日,觉得厌烦,想要一颗夜明珠玩玩,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 这事传到王妄耳朵里,回家对蛇一说,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事了。实话告诉你,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王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 大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 王妄挖了大蛇的一只眼睛出来,竟真的变成了稀世的夜明珠,于是把宝珠献给皇帝。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皇帝也非常高兴,封王妄为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 此时身为丞相的王妄已经被利益蒙住了双眼,直接找到大蛇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说了一遍,双眼已盲的大蛇听说后哀怨的含泪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我把我的肝给你,我也就失去了生命?” “可是我救过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继续哀求:“你理应报答我的。” 大蛇听说后,叹气道:“那好吧,一会我张开嘴巴,你从我嘴巴里爬到我肚子里自己来取吧!” 当王妄拿着屠刀进入大蛇嘴里之后,大蛇却突然闭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却再也没有出来…… 当朝失去了丞相,人们分分寻找,却又不见踪影,最后家人判断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劝世典故也就此流传开来。 后来不知何时,人们以讹传讹,把丞相的“相”误作大象的“象”,于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传至今了。 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许诺第二个献宝的人可以当丞相。 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于是,王妄再次找大蛇商量。 碍于情面,大蛇又把剩下的一只眼睛化作宝珠给了王妄,于是王妄如愿当上了丞相。 无巧不成书,当朝正值妙龄的公主也得了怪病,宫中的御医都没招,传说需要四两千年大蟒蛇的肝才能活命。急中难求,皇上就下诏,在全国张贴皇榜,告曰谁若能办到此事治好公主的病就招为驸马,并封王。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佛家小故事,让你领悟生活的智慧

(一)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不喜欢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个人用尽各种方法去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个人:“若有人赠予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礼物属于谁呢?”“当然属于原本赠送礼物的那个人!这都不懂你怎么当和尚的?”那个人轻蔑地回答。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你自己。” 高尚的人不会去无故谩骂别人,只有低俗的人才会在高尚的人面前秀自己残缺的可怜的人格。 (二) 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了一休禅师的房间。“尊敬的一休禅师,我们来打一个赌,你来猜我手里这条鱼是死是活。”一休知道若他说是死的,武士就会松开手;若他说是活的,武士就会暗暗使劲捏死那条鱼。“是死的。”一休禅师平静地回答。武士马上松开手,笑道:“是活的,哈哈,一休禅师你输了。”“是的,我输了。”一休禅师继续平静地回答。说罢,一休捧起鱼走出,把鱼儿放生回河里。 谁输谁赢我界定不了,但我看出了佛家的真谛,“苦自己而救众生!” (三) 修佛 一个人去深山里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有坏,不需要修,先修自己。” 修身养性是参透佛理的基础。 (四) 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年少未出家的时候,家境贫寒,无处栖身,靠卖瓶生存。所以道悟禅师就把禅院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为了表示感谢,他每天送十张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何不对呢?”龙潭听后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就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至理。 (五) 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佛考问他的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涸?”弟子们都回答不出。佛祖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泊里面去。” 是的,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他汇入海洋,与浩瀚的大海大海溶为一体的时候,它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永不干涸,它永远存于大海之中。追求智慧永无止境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图 |wallcoo.net

Read more

五块钱的故事(深度好文)

美国海关有一批没收的脚踏车,在公告后决定拍卖,拍卖会中,每次叫价,总有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以“五块”开始出价,然后又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三十、四十元买去。拍卖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五块钱。 拍卖会又开始了,男孩还是每次都以“五块”起价,当然最后还是被别人竞走。慢慢地,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越来越多的人对男孩竞价的结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拍卖会快结束的时候,只剩一辆最棒的脚踏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十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煞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这无疑是一辆难得的好车! 拍卖员问:“有谁出价?” 站在最前面,而几乎已经放弃希望的那个小男孩还是站起来,坚定地说:“五块”。此时拍卖会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屏住呼吸,静静地站在那儿等待着结果。 这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部盯住这位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三次后,他大声说:“这辆脚踏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话一出,全场鼓掌。那小男孩欢呼着举上那皱巴巴的五块钞票,得到了那辆毫无疑问是世上最漂亮的脚踏车,脸上流露出人们从未见过的最灿烂的笑容。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除了“胜过别人”、“压过别人”、“超越别人”之外,我们能否可以“成就别人”?这是值得深思的。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为什么一生只做一件事,听我慢慢道来!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 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长队。我很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也是从前的味道。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我也笑着问:“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 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那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加入好几种骨头,再配上调料,再经过12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必须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 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张记老板的这番话,我以为除与老豆腐有关,与一个人的择业、一个人一辈子的坚守似乎都有些关联……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阎王和穷鬼的对话,看后惊呆了!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 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饿得只剩一口气的父子二人,父亲背上也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 那人见老六背着那么多红薯,便向老六讨要一个给孩子吃,老六不肯。 那人便说:你卖给我行吗?说完把自己背上的一袋银子全倒在地上。 老六的眼睛直了,因为他穷了一辈子,做梦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老六背着一袋银子上路了,他怕那父子二人反悔,加快了脚步往前赶。 几天后,老六再也走不动了,因为他一路上买不到任何东西吃。 买他红薯的父子二人,很快就赶上了他。 老六望着那个男人背上的红薯,开始后悔了,他走上前去要把红薯买回来,那人无论如何也不肯卖。 老六失望地跌坐在地上,抱着他的银子,在饥饿中死去…… 老六去见阎王。 阎王说:本想给你一个发财的机会,没想到却要了你的命。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呀! 老六说:我前世穷怕了,今生不想再当穷人了。 阎王说:其实你前世也命不该穷,那红薯只要卖一半,也就不叫穷了,谁叫你全部卖了呢?今生的事,好说。我且问你,今生你有两个去向,一个去向是一万个人供养你一人,另一个去向是你一个人供养一万个人,你愿意走哪条路? 老六一听,不加思索就答道:肯定是一万个人供养我一个人了!然后,千恩万谢地高兴而去。 30年后,老六又回到阎王面前,大说阎王骗他。 阎王笑道:怎么就说我骗你呢? 老六说:听了您的话,我做了一辈子的乞丐。 阎王说:那就对了!一万个人供养一个人,指的就是乞丐呀!你不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贪心! 老六一听,便对阎王说:阎王老爷,我接下来的一世,求您一定得让我过点好日子啊! 阎王说:这个好说,现在有两份好差事:一份是看守一座金山,一份是看守一片土地,你选哪份呢?老六这回仔细地想了想,觉得还是看守金山的好。 阎王看着老六远去的背影说:这人生就是个穷命啊!众小鬼问为什么?阎王说:这看守一片土地的差事,实际上是在一个地方当个大官;而那个看守一座金山的差事,实际上是当只老鼠,守一座谷仓啊! 生活,是你自己过出来的。同样的路,有人漫步,有人奔跑,有人驾车……方式不同,结果就会不同。同样的命运,有人笑着抗争,有人哭着哀求,有人静默地承受……态度不同,结果就会相异。 没有谁能规定你的生活模式,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人,性格不同,选择就不同;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老祖宗留下这10个故事,最适合让现在的孩子看

屠龙之技 战国·庄周《庄子》 从前,有个人叫朱泙漫,他一心想学到一种神奇的本领。 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点评:后来人们用“屠龙之技”这个成语,来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人在世上,应当学习切实可用的知识,不要把时间荒废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凿井得一人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河边打水。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出去挑水。 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 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宋国人都在传扬这件事,后来连国君也听说了。 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手,便多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 点评:要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以讹传讹,间接途径获得的信息可能会不可靠。 猫头鹰搬家 西汉·刘向《说苑》 猫头鹰碰见了斑鸠。斑鸠问:“你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打算搬到东边去住。” 斑鸠又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西边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想搬走。”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话,迁到东边,那里的人一样会不喜欢你的叫声啊。” 点评: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狂 泉 南朝·沈约《宋书》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条河流,名叫“狂泉”,国人饮用狂泉里的水,都毫无例外的发狂。 只有国君饮的是井水,没有发狂。但由于国人全都疯了,反而觉得国君是个不正常的狂人。

Read more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你身处逆境,感到诸事不顺,爱情、工作、事业、理想都成泡影,心生绝望之念,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福祸相依,安知未来不会发生惊喜的改变呢? 有个国王喜欢打猎,以及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一截。 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很愤怒,“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 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他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土著人,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部落! 山上的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土著人准备将国王烧死。 正当国王绝望之时,祭司忽然大惊失色,他发现国王的小指头少了小半截,是个并不完美的祭品,收到这样的祭品满月女神会发怒,于是土著人将国王放了。 国王大喜若狂,回宫后叫人释放宰相,摆酒宴请,国王向宰相敬酒说:“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 国王忽然想到什么,问宰相:“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多月,这又怎么说呢?”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一定是我,当土著人发现国王您不适合祭祀,那岂不是就轮到我了?” 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这一切也许是一种最好的安排!不要懊恼,不要沮丧,更不要只看在一时。把眼光放远,把人生视野加大,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怨天尤人,永远乐观、奋斗,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个故事所起到的积极正面的暗示作用,事实证明是十分强大的,很多人听完这个故事,都会发生生命的改变,而且还用之后的人生继续证明这句话。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回想生活中的每件事,也都可以对自己说这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你身边有人发出求救信号,比如情绪低落、大发脾气,或行为异常,那就给他讲讲这个故事,心理疏导远比一些预防举措更加有效。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

宝藏就在你身上

有一次,石屋禅师和一个偶遇的青年男子结伴同行。天黑了,那个男子邀请禅师去他们家过夜,对他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过夜,明日一早再行赶路?” 禅师向他道谢,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半夜时分,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禅师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了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是白天和自己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这个!我一个和尚能有几个钱?你要干就应该去干大买卖!” 那男子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去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是那么恳切,那么虔诚。 禅师看他这样,便对他说道:“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想要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放在哪里?”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子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人从此改邪归正,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成为了着名的禅僧。 你也是这位青年男子吗?你犯过或者正在犯类似于他那样的愚蠢行为吗?其实,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何必总把眼睛放到别的地方?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三大技巧教你如何告别单身

女人习惯“守株待兔式”被动等待的爱——“爱我的人已经飞走了,我爱的人还没有来到”。爱不应该是等待,而是主动去寻找,去创作。爱人,不是一个外部既定的存在者,而是需要我们带着发现爱的眼睛去寻找,更是需要带着爱心去创造。爱心就是一个人内心的爱他人的能力。两个素昧平生的男女,本没有爱情,但如果两个人愿意共同导演一部情爱的电视剧,就能让爱成为一种具有爱心的创造性活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支招一:硬性划分时间 每天给自己两个小时工作之外的生活内容。在这两小时内必须彻底把工作放下,关掉手机,远离电脑。你可以绣十字绣,画卡通,甚至只是发呆……但必须把工作从你的大脑中隔离出去。 支招二:带着相机散步 “白骨精”习惯了理性逻辑,想调整这种习惯就要增加感性成分的比例,用一些感性的内容来填充生活,才比较容易打开恋爱频道。 如果连散步的时候也抛不掉工作,我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带上相机。在通过镜头去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时,精力也就能从工作中抽离出来。 支招三:进入恋爱环境 在职场里认识三个人跟认识三十个人,对爱情发展不会有太大区别,因为打开的都是工作频道。为什么说丽江是艳遇之城?并不是丽江有多么奇特的魅力,而是往那里去的人往往都关闭了工作频道,打开了恋爱频道,于是他们的交流变得感性了,气氛也变得浪漫了,爱情自然就产生了。从职场中抽离出来,换一个环境,有助于打开浪漫的恋爱频道。 爱心就是一个人内心的爱他人的能力。两个素昧平生的男女,本没有爱情,但如果两个人愿意共同导演一部情爱的电视剧,就能让爱成为一种具有爱心的创造性活动。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深度好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的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辞。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霎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那天认定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阻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历史学家评论道:艾森豪威尔的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否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改写。 善念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那是要时时处处去积累、去储存,才能在关键的时刻不加思考的使用。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和普通银行里支出金钱不一样,在“善”的银行里,人越有善念,越有善良的行动,银行里的“善”的资本反倒越用越雄厚。 来源:爱微帮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