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想上班了”

“不干了,马上,立刻!” 常常有人向我抱怨工作处境艰难,大家都像得了一种叫“不想上班”的病,不喜欢上班,不喜欢工作。 你有没有在清晨的被窝里,挖空心思想尽今天不去上班请假的借口?又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挣扎着爬起来,机械地洗漱后,投进了滚滚的上班人潮。 又或者在踏进公司的时候,腾地冒出厌烦之心,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每个周一,我起码都有几十次念头,想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老板办公室,告诉他我现在收拾东西就走,不干了,马上,立刻!” 深感自己有周一恐惧症的小筱,经常会和公司几个同龄同事在楼梯间站一会儿,透透气,吐槽上司和瞎指挥的老板。 “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 这些网络语言高频出现在她们的交流里,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工作不想上班。 我们都想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可许多年轻人提起目前的工作,能够打出满意分数的还真的不多。不喜欢目前工作的理由各种各样:老板奇葩、公司管理一团乱麻、同事勾心斗角、前途渺茫、毫无意义、加班太多…… 以至于只能汇成一句口头禅:“不想上班了”,发泄一下对现状的各种不满。 实际上,更多是为了表达自己正陷于一种郁闷状态,需要倾诉,需要得到亲朋好友理解支持的隐性诉求。 “我们真的是不想上班吗?” “不想上班”,不用误会,常常说这句话的人,并非他们不想付出努力。相反,现在常见加班加点的就是这批人,多是年轻的90后员工。但哪些工作会让他们不想上班呢? 单调而重复的工作、毫无个人时间的工作、没有方向感的工作……实际上,每一代进入职场的年轻人,都会遭遇相同的职业难题。然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工作却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为看重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 个人价值可不是单纯指一份薪水。追求个人价值感的人,会更看重一份工作干得开不开心,老板是否与自己三观相符,和团队的配合是不是默契,个人空间是否被尊重、理解等等。 这些无法被量化的东西,恰恰就是我们能不能爱上一份工作的软性指标。它们带着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不是流水作业的工作机器,而是个有血肉有情感的人。 因此,安稳无忧、碌碌无为、侵占个人时间的工作,都会被划分为对生命的极大损耗。为了避免继续耽搁自我,离职常常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真的是换个工作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小明一年内换了两三家公司,他无力地发现,上一秒可能绕开了上一家公司的瞎忙活,下一秒又遇到新公司老板乱指挥,原以为能少点同事之间的暗战,却又发现新公司奉行无报酬加班的潜规则。 小明发现自己似乎永远在不满的情绪中工作,恰恰就是这个发现让他醒悟过来,也许出问题的不是工作本身,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是得和别人发生协作关系,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工作的疏离感” 许多人都处于这种情况: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过得不开心,但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要继续,班还不是要上,循环往复,最后难免对工作这件事情产生了倦怠和疏离的感觉。 工作的疏离感,是从心理学上个人疏离感衍生而来,指由于和工作的原有设想期望值存在落差,不能主导工作,反而被工作支配和控制,从而让人产生了一系列主观消极的情绪。 小筱后来就发现了,和小群体一起吐槽,一时之间情绪是得到发泄了,可也让自己对工作更加不满了,情绪越发消极,犹如饮鸩止渴。 长期着眼于负面的信息,让她对公司和工作的感情慢慢变淡,离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直到某天她再也抑制不住冲动,提出离职。

Read more

老板最不该说的十句蠢话!

当老板已经是个苦差事了,可是如果你的员工认为你的行为像个傻瓜的话,就会难上加难。 1.”因为我这么说。” 虽然对于无法理解成年人逻辑的五岁儿童来说,这种说法可能会有用,可是在商业环境中,靠着你作为经理的权威做事真是一种懒惰而愚蠢的行为。 因为他们是有责任感的成年人而不是儿童,所以如果员工们能够理解老板做出某个决定的理由,就更有可能支持他们不赞成的决定。 聪明的老板会说:”我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 2.”照我说的做。” 很多老板认为他们应该比员工自己更了解他们的工作。结果是,这些老板规定了每件事该怎么做,并且坚持要求员工按照他们的要求完成工作。 可是,老板们只是管理员工,而不是管理这些员工完成的工作。一位老板应该告诉员工该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即使在指导工作的时候,老板也应该是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 聪明的老板会说:”让我们试试你的方法。” 3.”这个谣言不是真的。” 老板们常常觉得只要否认一个传言的真实性就能将其平息。可是,任何一个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会意识到如果传言完全是无中生有,那么老板就不会这么在意。 尽管如此,老板们不断地试图平息谣言,特别是当他们的公司走上下坡路了之后更是如此。下面就是一个例子。当老板否认公司走上下坡路的谣言的时候,聪明的员工就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了。 聪明的老板会:什么也不说。 4.”你会得到宝贵的经验。” 只要老板们想要让别人少拿报酬的时候就会这么说。最好的例子就是没有薪水的实习,不过老板们也会用这种说辞诱惑经验丰富的员工。 让我们假定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那么如果有人是第一次担任首席执行官,受命管理一家已经成型的企业,是不是也应该是零报酬?毕竟他们不是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么?而且这些经验可以用于下一份工作。 聪明的老板会说:”我们会根据你的价值付给你薪水,而且你也会学到一些东西。” 5.”我们唯贤是举。” 很多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都声称得到提拔的总是最聪明的员工。可是,只要匆匆一瞥,就会发现几乎在所有的中等规模的企业中,”彼得原理”都是通行法则。 除此之外,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只要顶级管理者中的女性不到一半,谈什么用人唯贤就非常可笑。毕竟,在四十年前,进大学的女性和男性一样多。 聪明的老板会说:”我们会竭尽全力聘用并且提拔最好的人。” 6.”我们希望你们对公司保持忠诚。” 很多老板相信员工愿意留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即使他们已经在别的什么地方获得了更好的职位也是如此。特别是在雇主花了钱对员工进行了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后更是如此。 可是,说到忠诚,应该是双方面的。如果企业能够保证提供终身职位的话,也许对企业保持忠诚还有点意义。可是,现在员工们都知道他们可能被外包取代,为什么还要对企业保持忠诚呢? 聪明的老板会说:”我会继续按照你的价值付给你薪水。”

Read more

5种人加薪快

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 夏 霁 《 生命时报 》( 2014年04月18日 第 10 版)同样是工作5年,有人年年加薪,顺利地从员工做到总监,还有人工资和职位都在原地踏步。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做到下面5点,才是值得重用的好员工。 1.职业目标清晰。不少职场人工作不开心、动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根本原因是职业目标不清晰。而职场生涯前3年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期。如果这段时间内还不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很可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甘于平庸的打工者。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所在,结合3年来的经验教训,找出适合自己的目标。 2.有足够的“亮剑”资本。不少职场新人会说,我要找到一份月工资上万的工作,争取到中层管理的职位。但此时若问他:“你凭什么达到这样的目标?你的资本是什么?”他往往就会哑口无言。有抱负是好事,但要多问自己:我的业绩和能力提升了吗?我在一年内看过多少本对职业有益的书籍?我参加过几次培训班来为自己充电?如果没有,就赶紧着手去做吧。 3.保持“空杯心态”。有些名校生刚进职场喜欢吹嘘、抱怨,说自己本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迫不得已才来这里。有个故事值得深思: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去拜访禅师。最初是小徒弟接待他,他很不屑。后来禅师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明明杯子已经满了,禅师还不停倒水。他很不解,禅师却说:“是啊,既然已经满了,为啥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很有学问了,为啥还要找我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它告诉我们,真正优秀的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心态,有能包容一切的胸怀。 4.遵守游戏规则。有些人觉得,职场上处处是约束,充满不公平。比如迟到了会被扣工资,但加班时却从没拿过加班费。但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一场游戏,游戏规则当然是老板定的。记住这句话:“如果你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屈从,要么离开!” 5.时刻做好准备。俗话说,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适当的时候要给自己“充充电”。也许花上半个月工资,占用三四个周末,就是对自己未来最好的投资。千万不要有舍不得的心态。现在不学会“舍”,以后将永远也“得”不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准备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等。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在公司混日子,伤害的是自己!

大家都朝九晚五上班 有的人三五年就做到了公司高管 十来年已经成功创业财务自由 有的人一二十年依然在最底层挣扎 差别就在一个字“混”上 是混出头还是混日子 希望下面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无论为谁打工,要为自己学东西 人不成熟的最大表现就是:只会算计眼前的得失,却看不见长远的成长。 为自己做一个长远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把长远的目标分解成中期目标,把中期目标分解成近期目标,把近期目标分解成当前要做的事。 有了规划,做每一件事你都会思考:通过做这件事你学到了什么东西,对你的近中远期目标有什么帮助,你就不会被别人施舍给你的短期报酬困扰。 因为你学到的东西谁也夺不走。 应付工作是浪费生命 领导交给你一项工作,你做到60分并不是一件难事,领导既不会骂你也不会夸你。 如果你每天都是如此盲目而应付的工作,你的生命就在平淡中白白浪费了。 把普通事做得比别人好 能把普通事做到高于预期,你才有更多机会去做有难度而有价值的工作。 每件工作都尽可能做到超出公司的要求,即使只有一点点,长期积累下来,你就比那些混日子的人超出成千上万倍。 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你混,老板损失事小,青春损失事大 你以为每天混日子自己就占了便宜,老板就吃亏了,这绝对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老板白养你一年,不过是支付了你一年工资而已,这个钱即使白给你,对老板来说也并不伤元气。 而你自己浑浑噩噩混了一年又一年,最好的青春年华却消耗一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成长。 到那时,你去社会的激烈竞争环境里看一看,会发现连很多小孩子你都比不上。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怨天尤人

Read more

如何较快地做出正确决定

我有一个朋友,我们都一直觉得,他真的是一个人生“很顺”的人。 毕业那年,有了一个机会,他就从美国飞到上海做他的第一份工作,比所有人都早了五年以上。 然后,在大家都还不知道他和谁交往的时候,突然闪电结婚,现在小孩都快上初中了。 后来,他选了一家中型的公司加入,当其他公司向他招手、挖角,他毫不动摇,公司从中型变大型,我朋友现在是该公司的总经理。 当他带着他的三个孩子,再递出这家知名企业“总经理”的名片的时候,我们…… 我们,都好羡慕他呀! 但,他只淡淡地回答: “我,只是很会下决定而已。” 他认为,他之所以现在如此飞黄腾达,一切都是靠“决定”出来的。 他下的决定又快、又狠,于是,他的人生也比其他人的人生都还要快,快多了。 到底怎么做到的? 我们都常常被一些“选择”给暂时困住,以致将它搁在一旁。一搁,就是至少一两年,甚至五年以上。 两家公司,选哪一家? 两个职位,选哪一个? 或,两位追求者,选哪一位? 该不该卖掉这套房子,去买另一区的? 到底,这位朋友,“凭什么”可以大刀阔斧地作决定的呢? 他的回答,令人吃惊。 “理由不是用‘想’的,而是用‘找’的。” “你只要‘找到’一个非选它不可的理由,非它不可,就会是正确的决定。” 我发现身边仍有人还没结婚,往往是无法作出选择;他们身边的对象并不缺乏,但没有一人是完美的,于是,你仍痴痴地等待某天会有一个“Mr. Right”突然从天上翩然降临。 但往往到最后,给你的永远就是这些(永远没有“Mr. Right”)。 这时候,就考验你,要找到“某一个理由”。

Read more

要做好销售,你懂得泡妞吗?

销售就像泡妞,今天就“销售与追女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探讨! 女孩:我们不合适 结果过了几个月后,她和另外一个小伙子在一起了,这个小伙子条件和你差不多,在你表白不久的几天,女孩对他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是他们终究还是在一起了。就因为另外一个小伙子比你多了一份坚持。 客户:这个产品我没有兴趣 结果客户没过几天,客户去了另外一家店买了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因为另外一家店的销售顾问多给他打了几次电话,讲解得详细点。 启示:永远不要认为客户的话都是真的,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没有战败绝不放弃。 女孩:你真是个好人 被女孩发好人卡,还很高兴,但是几个月都过去了,连这个女孩的手都没有摸过。就是因为表现得太老实了,结果过了段时间,你发现这个女孩跟着一个你怎么也想不到的流氓一样的人在一起了。 客户:你介绍得很详细,服务态度很好,我要买肯定会优先找你 结果:客户当天去了另外一家店,被另外一个服务态度不是很好,反而比较强势的销售顾问定下来了。 启示:客户有时候需要逼单的,需要大胆点,并且防止客户逃走。不能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做任何事情都有交换才有价值。 女孩:只要你烟戒掉我就嫁给你了 结果你烟没有戒掉,只是说了几句暖心的话,女孩真的答应你的求婚了。 客户:只要你便宜2000元,我就定下来 结果你没有给他便宜,只是送了他500礼物,结果他还是定下来了。 启示:当客户提出意向来的时候,你只需要和客户慢慢磨,即使没有达到客户的条件,客户也会理解你的,把你的产品定下来的,因为他已经认定了你们的产品了。 女孩:我会找一个比我大不超过5岁的男朋友 结果后来女孩还是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的。 客户:我接受的价格在5万元以内 结果客户还是买了一个10万的产品。 启示:客户的话永远只能做一个参考。 一个女孩和一个男的约会次数越多,他们成为情侣的概率将会增大很多,甚至呈直线增长,但是超过三次没有确认关系的,基本上就是属于鸡肋级别了。 如果一个女孩不和你约会,证明你们要成为情侣的几率将会不大。 一个客户邀约的次数越多,成交的概率越大,但是超过三次邀约来了并且没有成交,那这个客户也是属于鸡肋级别了,级别降低了。 如果一个客户,你邀约始终不来,那这个客户要成交将会变得非常艰难。

Read more

职场白领们的21个人生困惑你有吗?

也许现在的你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包围,事业陷入危机之中,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往何处去。其实,每个人的事业生涯都是从一个又一个的转折当中,找到新的定位与机会。不论现实的环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站在未来的角度,思索当下的困境,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经济的低迷、恐怖攻击的威胁、传染病的流行……我们的周遭无时无刻不发生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事件。不论生活或是工作,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茫然,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新一期的《高速企业》杂志(Fast Company)归纳了现代工作者面临的21道难题,并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提供第一手的解答,帮助你走出困惑,自信踏出你的下一步。 重新思索成功的意义 1. 我该放弃梦想吗? 今天的你还是一家全球企业的专业经理人,过了明天,可能就成了等待领取救济金的失业人。工作职场的环境已经有了180度的转变。 机会无限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工作者面对的是选择有限的环境。景气持续低迷不仅瘦了荷包,信心更是跌落谷底。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与不安全感。 是否该压抑自己的企图心?是否该降低期望?该放弃理想,还是坚持下去?「受迫于外在的压力而降低理想,只会让自己距离成功越来越遥远,」畅销书《该如何改变我的生活?》(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作者波.布朗森(Po Bronson)说道。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选择停下脚步,等待环境的好转,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永远被困在原地。 你真正该问的是:「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幸福感,而不是拥有多可观的财富或是多傲人的工作头衔。如果你的长远理想可以为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外在环境的好与坏就不应是阻碍,而是必须克服的挑战。 「如果这就是你所要的,即使赚不了大钱,你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知名的领导力发展顾问马歇尔.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说道。 2. 过去我希望成为明星员工,但现在是否最好保持低调? 「愈是困难的环境,表现愈突出的人愈有机会,」《人人都是明星职员》(How to

Read more

请珍惜对你要求高的领导!

要求不高的领导看似好,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不想让你下属变得强大超过你。 我们要记住: 1、越是对你有要求的,说你这不好那不好的,越啰嗦的领导,你有这样的领导一定要好好珍惜,他才是能真正帮助你成长的好领导! 2、任何强大公司都不会给下属安全感,而是用最残忍方式激发每个人变得强大,自强不息! 3、凡是想办法给下属安全感的公司都会毁灭的,因为再强大的人,在温顺的环境中都会失去狼性! 4、凡是想方设法逼出员工能力,开发员工潜力的公司都会升腾不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要么变成狼,要么被狼吃掉! 5、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他们的强大,逼出了他们的成长,也因此他们有了未来! 6、如果真的爱你的下属,就考核他,要求他,高要求,高目标,高标准,逼迫他成长! 7、如果你碍于情面,低目标,低要求,低标准养了一群小绵羊、老油条,小白兔。这是领导对下属前途最大的不负责任! 因为这只会助长他们的贪婪、无知和懒惰。 让你的下属因为你而成长,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具备了完善的品行。 让员工不断的成长,就是领导对下属最伟大的爱!救与被救! 共勉之!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单位里最不受领导待见的八种人,可千万别是你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但不会左右一个人。把什么责任都推别人身上,领导很难待见你。 1、领导不和我沟通,我就不和领导沟通 有些人在单位中自恃有才,觉得自己是靠才吃饭,和领导沟通与否无所谓,从不与领导主动沟通。他们的理由是,你是领导,你不和我沟通,我才不主动和你沟通呢。 其实领导不与你主动沟通的因素很多,或是因为领导时间问题,或是因为领导风格问题,如果你不主动与领导沟通,可能就会丧失领导了解你的机会,或丧失展示才华的机会,也就会错失大好的发展良机。 2、领导不认可我,我就不好好干 先前工作中做了点成绩,但领导迟迟没有表示肯定,有的人就会认为可能领导不认可我,不认可就有理由不好好干了,于是开始怠工。工作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计划也是推诿扯皮,很快从先进分子行列倒退到了淘汰分子行列。 3、领导不鼓励我,我就不好好干 这类人在单位基层居多,每天几乎就靠领导的鼓励为生,领导哪天要是忘了“踩油门”,这些人就能从早到晚坐在同一个地方没有丝毫动作变化。虽然这些人在单位没有破坏力,但也没有执行力。 4、我不开心,是因为领导不会哄我 这类人是单位中易情绪化的员工,自己心情好坏完全由领导来决定,开心好像是领导哄的,不开心好像也是领导给的,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让我开心很简单,这么说不就结了”。不要忘了,有几位领导是艺术家出身的呢? 5、完不成任务,总是拿一堆客观理由来应付 单位中这样的人也不少见,完不成任务,他总会搬出一大筐客观理由来证明自己尽力而为了。这些理由每次似乎都很有道理,也每次都能让他平安度过危机。 6、做错事,希望大家不要小题大做 这类人在单位中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工作中不是丢三就是拉四,工作不是无头就是无尾,不是有大窟窿就是有小缺口。但他又觉得无所谓,当大家都盯着他看时,他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别人也是这么干的”。这类人是小错没有被“电”过,否则的话不会再如此。 7、不懂技术,抱怨单位没有培训 这类人缺“悟”:企业各个技术环节都有技术含量,客服能力不强、销售技巧不足、表达能力不够等问题一旦暴露出来,这些人会说,公司没有培训我们这方面的内容,就这么一句话,让我们丧失了很多销售机会。 8、不上进,抱怨单位氛围不好 这类人在单位的表现就是经常说“混吧,反正单位管理也比较混乱,光自己正规也没啥用”。还有人说,“我想上进,但单位乱成这样,我能上进么”。 这类人是缺少目标,缺少人生的目的,缺少工作的目的,或者是搞错了目的。单位氛围不好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但不会左右一个人的发展。 图/ wallcoo.net

Read more

错误——把领导当成聋子,瞎子,哑巴!

在很多不职业化的公司,有这样的管理者,经常把领导当成哑巴、瞎子、聋子,这样不职业化的认知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通常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消极等待,等待领导安排工作 第一就是消极的等待,等待领导来安排他的工作,作为一个经理人你必须比员工更加的积极主动,你和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你比员工更加积极,能够更加的自发自动的工作,永远不要等待更高级别的领导来安排你的工作。 不肯付出是经理人最大的瓶颈,很多管理者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不主动的找问题,不主动的去改善,因为在他的眼里认为领导看不见,领导不会聚焦于提他的问题,这都是把领导当成聋子、当成瞎子、当成哑巴来看待的表现。 作为经理人你抱着拿一分钱,干一份活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影响你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反呢,你应该主动找问题,主动的看出问题,主动的把你部门的问题不断完善。不要认为你领导看不出你部门的问题,看不出你们部门还有哪些问题,这就是想当然认为领导就是瞎子。 2. 不把领导的话放在眼里 第二个严重的错误就是不把领导的话放在眼里,明明你领导指出了你部门的问题,你不去改善,不去马上的记下来,马上的做出解决方案来改善,这些都是把领导当成瞎子、当成聋子、当成哑巴,这些都是自毁前程的表现。 还有一种比较错误的表现就是在公司里面随意的传染负能量,在下属面前说领导存在什么问题,在下属面前还讨论其他部门的问题。这都是把领导当成聋子,听不见,一旦你这些负能量,这些不良的思想,不良的风言风语,被更高的领导所知道,你就会很严重的失职了,这是非常不职业化的表现。 把领导当成瞎子、聋子、哑巴的还有一种表现就是不兑现承诺,就是你明明跟老板拍板承诺的事情,最后你不兑现,认为领导可能侥幸的放过你,这都是极其错误的,这都会影响你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 请你记住领导有时候不说出来,并非是哑巴,是领导不愿意说穿而已,有时候领导不指出来,不是因为领导看不见,并非是领导记不住,而是领导给你面子,给你时间去成长。 所以作为一个经理人,你必须修炼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1. 写备忘录的习惯 第一个习惯就是写备忘录的习惯,当领导指出你的问题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它写在你的备忘录里面,及时的去翻你的备忘录,及时的向领导汇报,向领导说你要怎么改进它。 再就是你每次到领导那里去,跟更高级别领导去谈话的时候,一定要随手带上你的备忘录,带上你的小的笔记本,这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化。一些不职业化的管理者,当他到更高级别领导那里谈话的时候,他手头不拿纸、不拿笔,更不会拿笔记本,也不会写备忘录,这都是不职业化的表现。作为一个经理人,你在职业化的修炼上面,你必须养成及时写备忘录,随时拿备忘录的习惯。 2. 比领导考虑的更多一些 第二个习惯就是你要比领导考虑的更多一些,你要经常去想领导想不到的方面,作为一个领导他能看出你的问题,是因为他从更高、更专业的角度去看问题。作为一个经理人,你要不断的去修炼你的专业,你之所以能够领导别人,是因为你的专业比你的下属更强。 那么你作为更高级别领导的下属,你应该训练自己的向上思维,向上思维就是站在更高级别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想到更多的问题出来,你就能承担更多的领导工作,所以能够比领导想到更多的问题,你就能够让领导更加的器重你,更加依赖你,这也是你经理人必须修炼的一个课程,就是比领导想的更多。 3. 主动的去找问题 第三个习惯就是主动的去找问题,主动的去发现你部门的问题,而不是等到领导来解决你的问题,也不是等领导来看出你的问题,如果领导指出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发现,你已经失职了。 作为经理人,你必须修炼你的眼光,必须修炼放大镜的心态来看待你部门的问题,管理就是找问题,一个人能够解决多少问题决定了你职业生涯的高度,所以越是高的领导,越能能够看出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