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路,一辈子

人活着,别活得太烦, 做平常事,做平凡人, 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 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 每天忙碌地活着, 忙碌是一种心情, 忙碌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使命; 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 我们一切的过程, 都是让自身完美的过程。 你累不累,苦不苦,自己最明白 你难不难,痛不痛,自己最清楚 人生,谁没有苦楚,谁不曾劳累 你过得怎样,活得如何,自己最懂 人只活一次 从爱自己做起 从疼自己开始 才能活出唯一珍贵的你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不必压抑 谁都有难言的情绪 不要刻意 谁都有得不到的情意 想哭时就任意流泪 想笑时就尽情发挥

Read more

想问你一句,咱俩什么关系

如果你眼里的我 精明,独立又坚强 总是无坚不摧的样子 不需要安慰,不需要陪伴 也总是安静懂事,很少说话 那么——我们是萍水相逢的路人而已 如果你眼里的我 不是那么聪明,有一点天真 有一点傻有一点可爱 和这世上千千万万其他的人 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 那么——我们是可以做朋友的人 如果你眼里的我 虽然很没用,但总是很善良 虽然很脆弱,但一样很贴心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你还是觉得我是一个特别的人 那么——你是我最想要珍惜的朋友 如果出现在你面前的我 并不是那么懂事,善解人意 总是爱跟你闹脾气 总是对你会比对别人更挑剔 总是与你有三天三夜说不完的话题 那么——你对我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人无完人

Read more

情人是钙,老婆是菜!

情人是钙,老婆是菜; 一日三餐要吃菜, 偶尔也需补补钙; 身体健康需要菜, 精神愉快全凭钙, 二月十四,法定补钙! 三十岁的男人正学坏, 抱着同一代唱着同样的爱; 四十岁的男人已学坏, 抱着下一代唱着迟来的爱; 五十岁的男人更坏, 抱着第三代唱着糊涂的爱; 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 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 宁愿相信世上有鬼, 也不能相信男人那张嘴。 谁是谁老公,全是临时工! 男人篇 有才华的长得丑, 长得帅的挣钱少, 挣钱多的不顾家, 会顾家的没出息, 有出息的不浪漫, 会浪漫的靠不住, 靠得住的又窝囊。

Read more

为了这个家,她太过牺牲

饥饱无度伤脾,思虑过度伤心,色欲过度伤肾,起居过常伤肝,喜怒悲愁过度伤肺。既然如此,凡事过度并不好。过度牺牲,过度付出,一不小心换来的可能是失望,甚至是痛苦,到最后可悲自己当初不自知。本文作者从多个方面深度诠释“过度”所带来的不幸,读完请分析下自己目前的状态,适时调整。 牺牲自己并不会使大家都幸福 小的时候我们全家都住在乡下,家里会养猪,养鸡鸭这些家禽,还会养小狗小猫这些小动物,因此家里的剩饭剩菜常常都成了这些动物的吃食。我妈妈也会因为养这些动物的缘故,故意多做米饭的量。后来有一段时间,家里不养这些动物,可是我妈还没有适应和学会改变,每每做饭都做太多,而剩下一些饭。第二天,她主动要吃剩饭,家里的其他人都吃新鲜的饭,如果谁和她抢吃剩饭就像剥夺了她的展现伟大母爱的权利一样,她会非常不高兴,于是大家都让她吃剩饭。但是当她把剩饭吃完,当天新鲜的饭又会剩下一些,于是这些剩饭我妈又留着第二天自己吃。她吃剩饭吃了好几个月,大家都觉得对不住她,最后在大家的坚持反对和反复劝说下,也因为妈妈终于肯少做些饭的缘故,她终于不再吃剩饭了。从这事情上我也终于找到我母亲为什么爱唠叨,爱抱怨,还让别人听了很不舒服的原因:她太过度牺牲了。 我相信很多子女一定听过自己妈妈这样的抱怨: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给你们好的,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你们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也许是社会观念的支配,认为母亲就应该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也许是母性使然,母亲会爱护孩子,热爱家庭,为了家人任劳任怨,不断付出,委曲求全。总之母亲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人过度牺牲自己,长期让自己受委屈,既不会让自己感觉幸福,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压力。 多年前有一则新闻引起广泛的热议。哈尔滨有一个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儿子考研。孩子两次考研两次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孩子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据说这位母亲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干练的基层妇女干部。当她下决心进城陪读的时候,刚刚40岁出头。她拒绝再婚,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儿子身上,结果换来的不仅是考研的失败,也毁了孩子的人生。 这位母亲陪读九年,牺牲巨大,结果却是如此残酷,让人惋惜也替其不值,但是这件事也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女性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并不是智慧的做法。一个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使自己的生命之光黯淡的妈妈,不单自己活得累,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纪伯伦在《先知的灵光——孩子》中说得好:“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从属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之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那些企图控制孩子,那些希望以牺牲自我为条件换取孩子成功的父母,很有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孩子。而那些给孩子自由成长空间,同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努力为自己奋斗的父母则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得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Read more

再深的感情,不懂珍惜也会断

曾经,你一言,我一语,我们之间无话不谈,现在,你不言,我不语,我们之间无话可谈,慢慢的你淡定了,我沉默了,慢慢的依赖浅了,隔离深了,漫漫的沟通少了,距离长了,漫漫的关怀少了,习惯没了,慢慢的淡了……忘了……再好的朋友,缺少联系也会淡;再深的感情,不懂珍惜也会断。 谁能遥遥无期的等,只怕等凉了心;谁能无怨无悔的盼,只怕盼来了泪。少了一个名字,就是少了一个身影;远了一颗心灵,就是远了一份感情。朋友,不是需要时才去找;感情,不是错过后才明白对方的好。缘有深浅,守护了才有温暖;情有长短,珍惜了才有永远。 这世上最幸运的,是有人惦记着你。这世上最可悲的,是你惦记的人根本不关心你。所谓温暖,从来不是单向的。你把自己抱的再紧,一样还是冷。你把别人照顾的再好,没有回应的话,一样是苦涩。所以,人心的真假,时间能见证;感情的冷暖,风雨能考验。 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人生中,最难得是有个好朋友。最难放的是真感情。最难忘的是入心人。最难求的是被人懂。 感情再深,你不去呵护,慢慢就淡了,许多熟悉的事,你不去回味,渐渐就忘了。微笑,因一个人而起;痛苦,因一个人而生。一次冷落,会闷闷不乐;一句想你,会倍感幸福。 所以,当爱在时,就要好好去珍惜。 喜欢一个人是一件很幸福,又很辛苦的事。喜欢就要用心,诚心相待,真心交流,恒心相守。不要计较太多的得与失,感情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对错,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对方的缺点与失误。真正的幸福是一点一点争取的,是一天一天积累的。不要去伤害喜欢你的人,也不要让你喜欢的人受伤害。在一起是一种缘分,真的好珍贵。 再好的朋友,缺少联系也会淡;再深的感情,不懂珍惜也会断

Read more

好好活着,别生气(深度好文)

有一位妇人,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 有一天她去找一位高僧求教,高僧听完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静室里,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 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 过了一会儿,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 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 高僧接着问 “气也没办法啊!” 妇人答 高僧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气的根还没有去除。”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 妇人问道:“大师,什么是气?” “你看!”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 顿悟。高僧为她打开了门,妇人泪如雨下,叩谢而去。 我们的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样,转瞬间就和泥土化为一体,光阴如此短暂,生活中一些无聊小事,又哪里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生气呢?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为琐事生气的经历,无非是为了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 当你闭上眼睛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样的:一无所有,两手空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不要把时间耗在争名夺利上,不要总把“就争这口气”挂在嘴边。真正有修养的人会把这口气咽下去,因为气都是“争”来的。你不“争”,就没了闲气。只有没了闲气,你才会做好事情;也只有没了闲气,你才会健康地活着。

Read more

记住,太过在乎就是失去的开始!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而在幸福进行时患得患失。不能因为你无法理解一些东西,就代表那些是错的。 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我们总是喜欢不停的揣测对方的心情,不停的猜忌对方的想法,然后开始惶恐不安,开始患得患失,开始责怪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事实告诉你,太过在乎就是失去的开始。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君记我一瞬,我念君半生。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不管爱情,还是友情,终极的目的不是归宿,而是理解、默契——是要找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样的心情。不必抬头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第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要求身体一定要健康,永远不生病,因为身体没有病,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执着。“有病方知身是苦”,学道的人有时候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因此,无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发精进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无病”。 第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在世间做人处事,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有时太容易、太顺遂,容易骄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从艰难困苦里完成目标,反而不会遭致嫉妒、障碍。所以,“处世不求无难”。 第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发心学道,不要要求没有障碍;没有一点障碍、干扰、困难,容易轻忽所学,做人就会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艰难,越懂得谨慎从事。所以,“究心不求无障”。 第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不坚。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怕魔难,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难有时候也是我们的逆增上缘。所以,“立行不求无魔”。 第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我们无论是读书、创业,或是从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志愿不坚,很容易遭致失败,所以,“谋事不求易成”。 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与人交朋友,不要处处想到要别人帮忙我、有利于我,这种自私的心态,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与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样给别人快乐、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损道义。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第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与人相处,不要要求别人凡事听命于我、顺从我,事情太过顺心如意,则容易刚愎自用。所以,“于人不求顺适”。 第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帮助别人,不要企望人家报答我。望人报答,那不是布施,是贪欲;既然布施,就要无所求,无所求的无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第九、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此心妄动。 见到人家有了好处、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羹,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生随喜心,为人家欢喜、祝福,这样就不会痴心妄动。 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压抑,不要急于辨白、申诉,否则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够吃得亏、看得破、放得下,有时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报。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30岁以后才能看懂的八句话

1、若爱,请深爱。放弃,请彻底。等待,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2、看的开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 3、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错过了,遗憾了,才知道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多无谓的执着。 4、秋天,残忍的季节,成熟不成熟的都要一同收割。一切都会在秋冬交替的刹那间随风而逝,唯有那一泓鲜亮山溪般的记忆永远在我心中哗哗流动…… 5、珍惜手边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以后才悔不当初,也许,你的一生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人会真正用心在你身上。 6、人生就像一列车,车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你也可能会在车上遇到很多你以为有缘分的人,但是车也会有停下来的时候,总会有人从人生这列车上上下下,当你下去的时候你挥挥手,一转身你能记住的只有回家的路。 7、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忽视了一辈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却影响到你的一生。有的人热情的为你而快乐,却被你冷落。有的人让你拥有短暂的开心,却得到你思绪的连锁。有的人一厢情愿了许多年,却被你拒绝了许多年。 8、不要欠朋友太多东西,因为你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还他。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有一种感情叫 “发小”

“发小”,是北京方言,指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儿,相当于南方的“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或北方的“光屁股一起混大的”,一般不分男女。如今,随着京味影视作品的大行其道,“发小”一词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大江南北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热词。 在成长的过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些“发小”,他们或者是你幼儿园、小学最贴心的同学或“死党”,或是和你小时候同住一个大院,一起捕蜻蜓,一起捉迷藏、一起下河游泳、一起招猫逗狗的玩伴儿……发小,就是一个馍馍合着吃,一根冰棍轮流舔,一把瓜子分着嗑的人;就是相互之间从来不称大名,见面永远叫外号的人;就是不论有好事坏事,永远第一时间给你报信的人;就是不管你官大官小、钱多钱少,一见面就不停的数落你,而你却一点儿脾气也没有的人;就是平时多年不见,但见面却一点儿也不生分,立马就像老熟人一样无话不谈的人。 “发小“之间的友谊,常常不亚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成年后,这些“发小”可能成为你无话不谈的好友,在一起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永远可以不设防,毫无顾忌的敞开心扉。当你郁闷、悲伤、痛苦的时候,他们常常成为你最好的倾诉对象,因为他们更了解你,知道怎么安慰你、劝导你,陪你一起难过的醉。当你成功、开心、快乐的时候,他们会和你一起“弹冠相庆”,击掌祝贺,和你一起高兴的醉。那些午夜过后仍在街头踉踉跄跄、吆五喝六的醉鬼,没准就是一群“发小”。 如今的社会,在权势地位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也变得越来越世故和功利化了。亲戚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疏远了,朋友之间有“人心隔肚皮”的嫌隙,同学凑在一起,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比拼“混”的如何,对于承受着巨大工作、生活压力的现代人来说,无处不在的疏离感使他们更需要“发小” 来弥补亲密感的缺失。童年结下的“发小”之谊,往往少些功利,多些关爱;少些拘谨,多些放松;少些客套,多些随意,这种纯洁、真挚的“发小”之谊,让人觉得更踏实、更贴心、安全感更强。在“发小”面前,人们往往更容易做回真实的自己。 如今的城市,高楼大厦多了,人与人的距离却远了,成为“发小”的概率也少了。当年那种一个大院、一排平房比邻而居,我家包了饺子送去一盘,你家煮了肉汤送来一碗的事儿是越来越少了。随着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之间串门走动的次数越来越少,再看看在一个单元里住了多年却不知姓名单位、从不来往的邻居,不由得怀念起小时候一起“撒尿和泥玩儿”的小伙伴来。  “当点点梨花落在身旁,当丝丝细雨滴在脸颊,当瑟瑟秋风拂进发丝,当片片雪花飘进眼帘,我们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人到中年,我才懂得我的一切和你息息相关,我早已离不开你……”一段描述“发小”的文字,不止一次使我心生感动、让我懂得: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朋友,无论相距再远,无论多久不见,都可以彼此陪伴,一直到老去。 因为,我们是“发小”! 图/wallcoo.n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