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中,每一对亲子都有让人欣赏之处。而小公主夏天,更是掳获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而我认为夏天非常幸运,有一对懂得做EQ教育的父母。这,真是太难得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成功,却不一定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确保孩子未来真的快乐成功。而心理学上研究发现,EQ影响孩子的一生。 EQ高,不但自己容易快乐,对学习、人际关系,以及未来工作成就都有着关键影响力。我自己从一九九六年开始研究EQ,也做了多年的儿童EQ教育,平时不论在电视节目上或大型演讲中,我一直提醒大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EQ教练」,帮助孩子培养EQ能力,例如自信、同理心、愤怒管理能力、自制力、冲突管理能力等。 而在这方面,夏天的父母都是非常称职的「EQ教练」,他们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教育方式,其中有几点特别突出,让人激赏,很值得大家参考。 第一,善于和孩子沟通。 节目一开始,父亲和孩子被关在一个小房间内等待。在什么玩具都没有的情况下,有的父亲看手机,有的枯坐无语,而夏天爸爸和夏天有说有笑,亲子沟通极佳。夏克立自己说,他花许多时间陪夏天,和孩子说话。真好!懂得和孩子沟通,是他们亲子关系里面最营养的元素之一。 很多父母觉得,陪伴孩子就是要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或一起看电视,没有这些媒介,就失去亲子互动的桥梁而手足无措。夏克立的做法说明了另一种状态:只要我跟孩子在一起就好。我觉得这才是最成功的亲子教育─不需要任何工具,两个人就能愉快相处。这代表这段亲子关系的本质很好。 第二,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一般父母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对孩子大喊:「你有什么好生气的?你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准哭、不准闹了⋯⋯再闹我就收拾你⋯⋯」而夏克立却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他很关心孩子的心情,会温柔地对夏天说:「我知道妳不开心⋯⋯」他关心孩子的情绪,并懂得接纳,这么做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也是EQ教育的基础。许多父母都忽略了,其实孩子的情绪是沟通的方式之一,被忽视是最糟的EQ教育,孩子以后就会不易觉察并在意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第三,温和而坚定地教孩子规矩。 有一期节目里,夏天因为没有说到做到,被老爸处罚了。夏克立温和地说出惩罚原因,然后要夏天接受惩罚到旁边站着。要一个人在镜头前当众被处罚,假如平时的EQ教养不佳,孩子没有自信,就会很容易因此觉得自己好糟糕、难受哭闹。 然而,我们看到夏天小公主不哭不闹,欣然接受。在罚站时,诺一来问原因,夏天很平静地说:「我在罚站呢。」夏天的反应说明了,夏爸爸平时不但爱孩子,也很重视教孩子,有规则有立场,如果孩子没做对,也会给予惩罚(但不打不骂,而是用暂停冷静法,要孩子冷静思考)。真是幼儿教育的教科书做法,非常用心的老爸!耶耶!此处值得有掌声! 我听过一些父母说,如果自己不打不骂用暂停法,孩子是不会听话的。仔细一聊,往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很认真地坚持执行,父母出尔反尔,当然效果不佳。 许多父母对「教规矩」不拿手,孩子做错事,不是狠狠打骂,就是忽视溺爱。其实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因为父母放弃了教育孩子的机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而打骂更是最伤害孩子自信的做法,非常不可取。夏爸爸的做法很值得参考,当父母教育得当时,孩子内心有很多的爱与自信,既学到了正确做法,也不会影响自信。 第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夏爸爸很重视孩子的同理心教育,节目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按照规则,夏天、轩轩和大俊这三个孩子里面,必须有一个孩子跟他老爸接受惩罚,留在沙滩上住很破的帐篷。最后,轩轩在老爸邹市明的鼓励下,有点委屈地说:「我住吧。」于是夏天拿到了奖励,很开心地跑回来对爸爸大喊:「好棒啊!」此时,夏克立的反应让我觉得相当佩服,他对女儿说:「我们不要太高兴,轩轩没有拿到奖励而正难过呢。」 哇!这个爸爸从小就在教孩子怎么样去关心、留意别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孩子在自己高兴的时候,也不忘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他告诉夏天:「轩轩刚刚挺身而出,就等于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因此我们才能住很棒的房子、吃好吃的东西。」 我的观察心得是,许多父母都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所以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不受欢迎,长大后成了心理学家口中的「巨婴」─外表像大人,但内心仍是个婴儿。所以,夏天爸爸在这部分的教育方法,非常值得父母们学习参考。 作者: 张怡筠 博士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孩子无比的厌学:来源于这三种错误的家教
很多孩子都有厌学情绪,而大多数的家长把错误归咎于学校生活中:枯燥的课堂,严肃的老师,玩闹不务正业的同伴,不良的教育制度,沉重的学业……可是却忽视了,其实家庭教育才是大多数孩子厌学的根源,以下这三种家教方式你认同吗? 1、奖惩制度的滥用 奖励与惩罚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并使他们感到焦虑。当学习的动力不再是内在的兴趣,而变成外在的奖励…… 很多家长惯用奖惩制度对待孩子的学习表现,孩子考好了,奖励孩子一个iPAD,带孩子去游乐场;考不好,就不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 这种制度真的有效吗? 父母的意志无非是让孩子体验到差距,考得好和考的不好是有区别待遇的……然而孩子往往变得功利,在这种奖惩制度中,父母的爱消失了…… 有的父母并没有这样要求,而是在孩子学习有了进步以后突然提出意外的惊喜。小编不赞成使用奖励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时候去欣赏和鼓励他,只是不要试图去用一种“奖励制度”去操纵孩子的行为。 在漫长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物质奖励是非常脆弱的,内心自发的动机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动力。 2、不公平的对比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以此激励他们的成长。 其实,家长都没有想到,这样的比较和言语刺激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更加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倍感压力,很容易气馁从而厌恶学习,结果使教育进入“恶性循环”。 处处拿孩子与别人家的比,不如让孩子和自己比。拿他的今天与昨天相比,仔细找出他的进步。如,从孩子不主动上学到主动去;从回家不主动看书到主动看一页书…… 珍惜孩子一点点的进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感觉自己是有无限希望的。 那时,他才会努力去争取大一点的进步和成绩,真正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才能拥有真正的学习动力和自强精神。 3、你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 学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学习的能力并不独立在生活能力之外。 孩子的生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回到家里,孩子需要丰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回到家里的感觉。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的羽翼蒙蔽了真正的社会。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让他做他应该负责的家庭责任。 如果孩子的学习变差,问题并不在浪费时间于生活中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培养子女专注力的方法
朋友的儿子小强读小学五年级,脑子确实很聪明,可就是专注力不强,思想经常开小差,你说这他却想着那。对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好喜新厌旧。 开家长会时,朋友很诚恳地向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心,上课45分钟,有多半时间心不在焉,所以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比如,有次我在上数学课时,再三强调这是重点,请大家注意听,却发现他在玩小镜子。唉……”朋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学习不专心。 专注力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专注力不强,学习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对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确实,专注于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成功的第一大要素。尤其青少年,只有善于克制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完成自己的职责,才有成功的希望。 一个白痴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包括他的父母,都认为他这辈子完了。可谁想到他却极喜欢画画。老师和他的父母就让他在地上画,然后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在纸上画,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这个白痴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都在不停地作画,没有人指导他,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和水笔。 10年后,他画的画被人拿到了展卖会,结果,意外地卖出去了,他得到了16英磅,而且被许多资深画家看好。他就这样一举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苏格兰人,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100多次,已卖出1000多幅作品,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他现在还是一个白痴,喜怒无常。但是,他手中握住笔,便成了一个天才的画家,他懂得渲染、布局,许多绘画手法让人匪夷所思。 现在许多人在感叹一个白痴竟然可以成为画家,但谁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他眼里没有其它的诱感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还握着它,有几个正常人能做到? 一个白痴画家,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专注、执着和坚持的巨大力量。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方法一:视觉专注力训练。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照片,让他说说照片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等。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有兴趣了。 方法二:听觉专注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故事讲完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先做好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留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 方法三:动作专注力训练。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 方法四:混合型专注力训练。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训练难度大,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行动,让孩子表演出来等。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带孩子逛超市,最好教孩子这5种知识!
经常带着你的孩子去超市吗? 在去超市的过程中,当你推着购物车开始选购商品时,你是任由孩子在超市里玩耍,还是让孩子乖乖跟在你身后待着,亦步亦趋,又或者是和孩子一起选购,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其实,在超市里,你可以教给你的孩子很多事情: 1、教给孩子事前列清单的意识 “宝宝,跟妈妈一起来列购物清单吧!” 列清单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一个做事有条理的孩子,会有计划地安排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容易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让孩子列好清单再去超市购物,能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2、让孩子认识一些常用字 “宝宝,你认识这是什么吗?” 超市的绝大多数物品都写有名称,字又大又美观,孩子很容易识别。所以,家长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到超市玩,寓教于乐,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可以轻松快乐地识字,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3、对孩子学习算术也很有帮助 “宝宝,买下这两样东西,我们花了多少钱呀!” 买东西时,总会遇到一些简单的加减乘法,不妨让孩子试着算一算,孩子在买他想要的东西时,也要让他算一算,让他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4、教给孩子预算的意识,让孩子有节制地花钱 “宝宝,我们没有计划买这样东西哦,如果买了它,我们就超出预算了。” 在逛超市时,孩子们很容易喜欢上某一样玩具或零食,然后就想要把它买回家。这时候,告诉孩子,购物清单里没有这一项,买了这一样就不能买另一样了,否则会超出预算,给孩子灌输一些理财观念。 5、正确地鼓励孩子,给孩子前进的动力 “宝宝,如果下次来超市,你可以认出这样东西的名字,妈妈就可以奖励给你哦。” 正确的鼓励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持久前进的动力,用鼓励的方式,来帮孩子识字、识数,同时也是在增加购物过程中的乐趣。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如何的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需看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要从小做起,比如让孩子从小独立完成一些事情,从简单的做洗手帕,打扫卫生,培养劳动精神。要给孩子灌输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以为的宠溺,把孩子培养成小皇帝。 培养孩子独立,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懂得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Read more父母如何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力 (深度好文)
相比上辈,这一代年轻人总体而言缺乏目标感、不想做承诺,究其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内在动机较低。很多时候孩子们并非没有动力,而是这种动力被其他的外在动力所压抑或者迷惑,如果仅仅靠孩子自我纠错、自我反省显然不够,父母如何能够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力,显得十分关键。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当今世界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心急于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面临漂浮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诺的现象,透过长期、大规模的研究访谈,发现他们生命的缺乏,「是动机的来源,是目的感」。 戴蒙认为,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但大部分成人谈论的动机,通常是通过考试、考上某个大学等短期动机。但是研究显示,如果没有更大的「目的」(purpose)存在,短期目标和动机通常会徒劳无功,而且很快就在毫无方向的活动中消耗殆尽。 戴蒙在《迈向目的之路》一书中不断强调:「目的,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动机。」而目的的厘清,在于能清楚回答「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为什么它对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戴蒙看到有目的感的孩子,都有高度动机,会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少见的务实效率。 目的影响人生的快乐和满足。但老师、父母不能直接给予孩子一个人生的目的;而必须用引导、用身教和对话,帮助孩子迈向目的之路。 年近七旬的戴蒙,在研究、提醒、引导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寻找人生目的的长期过程中,也发现这就是他个人的人生召唤。 一、目的,目标和动机这三者有何关联? 目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目标,和一般短期、立即的目标不同。目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人每天有千百个目标,享受一本好书、看一场电影、买一份好礼物,但目的是一种遥远的长期目标,是一个你想去的方向。 你的一生想往哪里去?你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目的必须是有意义的、长期的、对这世界或其他人有帮助的目标。有了目的,你会开始安排各种目标,让自己一步步到达那个目的。 父母、老师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应只是单单考高分、考不好会让父母失望等,这些真的是很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应该是:当学生全心投入他们想学的内容,可以完成人生哪些目的。 目的会产生一种内在(而非外在)的驱动力,「我学习并非因为妈妈叫我学,而是因为我真的很在乎,想学好。」 例如,医学院学生永续的学习动机应该是:「有一天我当了医生,就可以帮助、医治更多人。」如果一直想到这个目的,就可以持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就有能量,不仅为参加考试,而是学得更好,几年长期的努力,这才重要。 目的是一连串「为什么」的组合。但在学校里,老师、学生却从来不问为什么,例如科学老师教公式、原理,即使学生学得很棒,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只知道为了考试非学不可。 各科老师都应先跟学生解释,为什么要学这个科目?人类的需要和这个科目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要成为科学家?为什么发现新定律很令人兴奋? 没有这些「为什么」,你无法让学生有长期的学习动机。你可能用恐吓的方式来吓学生:「如果没考好的话,就有哪些严重后果,」让学生有短期学习动机,但学生不会出于兴趣、自己把书拿出来读。学生必须知道为什么,才会全心全力、自动自发的去念书,而非被恐吓鞭策。 很多目标是自我导向的,例如我要一辆很炫的车、穿漂亮的衣服让人家称赞我很美,或想要累积自己的财富、光环、荣耀。这些是目标,并不是人生目的,因为它们不会带给你那种「完成一件对世界有意义的事」的满足感。 当然,这类自我导向目标和最终的人生目的可以同时并行,你可以开发一种计算机产品,为了赚大钱,也因为你相信可以帮助更多人探索世界。 二、目的可以改变吗?何时可以改变? 目的可以有很大的改变,尤其在人生早期。因为一件有目的感的事,会让人学习另一件有目的感的事。例如年轻人会对成为运动选手很有目的感,但不能一辈子都是运动选手,因为年纪大了就无法参赛。但成为运动员那种自我承诺、自律的习惯,会发展出另一个目的。 一个真正的人生目的,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时间长到你必须要表现你的承诺,至少完成一些事情。你从中学到经验和能力,就可以开始另一个目的。 目的并不一定要英雄式的,你不一定要有拯救世界、医好癌症、改善环境污染等伟大的目的。大多数人都只有很平凡的目的,可能是当个妈妈好好教养小孩、协助组织小区、加入学校的家长会、或任何艺术、音乐社团等。 这些都是很小很平凡的目的,但你必须要承诺参与、实际行动、履行你的义务,最后你完成一些事,让你更投入这个世界、产生一些超过自己的影响和贡献。 三、对青少年说人生目的该用怎样的方式?
Read more工作忙,怎样不耽误孩子的教育?17招式等你偷师…
昨天有妈妈朋友找我倾诉,说孩子和自己不亲了。 迫于生活压力,我们为人父母,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和更稳定的工作,经常加班晚归、甚至周末也要上班的可能性很大。 更有甚者,我们会到外地工作,一走就是几个月一整年,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亲戚家来带,做“留守儿童”。而这样做的危害,不仅是孩子不亲了,更容易造成更多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更大的连带隐患。 很多父母也知道这样的危害,但仍然用一句话来躲避这个问题: ——我工作忙呀! 可是忙归忙,缺少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到底会多孩子的成长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 我有个朋友,女儿叫惠惠。就是由于妈妈工作忙,惠惠由从乡下来的姥姥带,专门只负责惠惠上学和生活上必要的照顾。 可是,姥姥并不知道怎么陪惠惠学习和玩游戏,更谈不上现代的家庭教育。按照姥姥自己的话,“我一个乡下老太太,没文化,能看住孩子别丢就行”。 就这样带了几个月,问题来了。惠惠变得越来越内向,不喜欢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也缺乏对其他人的同理心。 有一次,有个小朋友豆豆想邀请惠惠玩过家家,可惠惠却说:“臭豆豆,晨晨来了,你不会找晨晨玩吗?别喊我!”剩的豆豆愣在那里,不知道哪句话惹了惠惠生气。 另一次,一位小朋友硕硕因为豆豆随便仍在地上的苹果皮而滑到哭了。而当老师问她:“老师刚刚要求果皮放到盘子里,惠惠为什么要乱扔到地上呢?”结果惠惠回答:“那是硕硕自己不小心的。姥姥说让我扔地上,吃完她会扫地。” 而让惠惠妈妈更惊讶和苦恼的是,惠惠刚入学时,见到别人扔在地上的果皮,都是会自己捡起来丢的。 因此,正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而让乡下的姥姥带,导致惠惠跟着姥姥也没了幼儿园以外的社交圈。 孩子开始拒绝别人,远离集体,行为习惯也慢慢变得随意而缺乏基本的交友素养与习惯。 不难发现,惠惠妈妈的苦恼,同样是因为平时工作忙缺乏陪伴而引起的——每天几乎除了工作就是睡觉,又何来心思管那么多孩子呢?可是,不去管,又会让孩子更加难以管教而落后于其他小朋友,他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家长守住几个基本的原则,并且利用好平时和孩子相处的碎片化时间,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忙妈妈的基本原则 1.能在白天做完的工作尽量不要带回家 如果晚上加班就牺牲了陪孩子的时间,不仅错过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也使您和女儿的亲子关系变得疏远。 孩子会觉得妈妈不爱他了,而这时很多孩子出现成长问题的根源所在。 2.无论如何周末抽出一天不加班 工作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您愿意,就肯定能留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 周末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日子,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海洋馆,去游乐场。 这样,到了周一,每个小朋友都自豪地讲述着昨天和妈妈一起玩的经历。
Read more孩子的缺点,一定要指出来吗(深度好文)
有一天,一位妈妈和我讨论孩子写作业慢的问题。 她的孩子因为作业写得慢,经常被老师留,家里人都很在意这件事,为孩子的书写速度着急。孩子自己也为此感到难堪,有时候她明明是被留下来写作业,却掩饰说是留下来帮同学的忙或者是记作业。 我问这个妈妈:“被老师留下来写作业这件事,你们家长一定要如此关注吗?”这个妈妈回答:“只有让她意识到错误,她才会改啊!” 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她才能改正错误,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那么,是否有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其实,“慢”并不是“错误”,甚至也不能算是一种缺点,因为有个别孩子的特质就是比较慢,他们只是需要比一般孩子更多一些时间练习和适应罢了。 我顺着这位妈妈的思路追问她:“好,就像你所说的,你已经多次让她意识到自己‘错’了,那么改的效果如何呢?”很显然,这正是她所苦恼的地方。 我说:“假设我们发现孩子慢,但从来没告诉她,而是设法肯定她、调动她的积极性,让她不知不觉变快,是否更好呢?” 如果我们总是告诉孩子慢,她也总是关注这个“错误”,并不断发现慢的证据,孩子就会确信自己是个“慢小孩”。如果家长和老师总是注意这个缺点,总是批评她,就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论断。 为什么孩子往往知道问题所在却“屡教不改”呢? 因为频繁的提醒和批评让她深深地相信:我就是这样慢!孩子已经接纳了“慢小孩”这个标签,不相信自己能快,完全失去了改变自己的心理动力。就算我们施加压力让孩子变快了,但她心中的自我形象,还停留在“慢小孩”的阶段。 这个妈妈说了一个细节:“孩子在抄句子的时候,我和她爸爸都提醒她:‘一句话一句话地抄,别一个字一个字地抄!这样太慢了!’她虽然照办了,但是很不高兴。” 我建议她用商量的语气对孩子说话:“你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也是可以的,不过,妈妈还知道一种更快的方法,你愿意试试吗?” 如果孩子愿意尝试,一定会发现这样更快。如果不愿意,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今天还是用你的方法,妈妈帮你记时间,看你平均一分钟抄几个字。明天咱们再试试另外一种方法,看看一分钟抄多少字,然后选一个你喜欢的办法。” 我们也可以设想另外一种可能: 我们仍然是关注孩子写作业的速度,但在她写作业的时候,不给她一点压力,不去催促她。假若某一天她完成得非常快,家人可以积极地肯定她。 孩子并不会觉得快是多么难以企及的目标,此时她更关注自己的成就感,并且,她会从中总结经验,比如写的时候尽量做到专注,或者一眼多看几个字。 家人也可以叫她分享经验,这样她会有意识的总结方法,也许会用到下次作业中,这样会渐渐形成良性的循环。 表象是写作业慢,深层次的原因是尊重和接纳。 孩子具有与大人一样的最基本的需求——被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不同,当你的孩子出现和其他孩子不同、貌似缺点的问题时,不要一味地谴责,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叫他有力量和动力自己慢慢修正问题。 这也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 春节的时候,4岁的小外甥总是抢着接电话,他拿起听筒扯着嗓子问:“你谁啊?”显得非常不礼貌。不让他接电话,他就哭鼻子。 于是我便问他:“你想接电话是吗?”他说:“嗯。”我用柔和的语气对他说:“接电话不能这么大声地嚷,如果你想接,我教你三句话,你学会了,家里所有的电话都由你来接,好吗?” 小外甥很懂事地点点头,我教他的三句话分别是:你好。你找谁呀?你等一下,我去叫他。考虑到小外甥才4岁,我教他的话,尽量通俗好记,没用“请问”“稍等”这些词。小外甥重复了一遍,我们便放心地让他接电话了。 开始的几次,我比较留心,他做得很好,我就肯定他:“打电话的人一定在想,这是谁家的小孩儿呀,这么懂礼貌!”小外甥虽然没说什么,但明显很受用,接电话的热情更高了,变成了极其敬业的接线生。 所以,只要方法对路,改变孩子的行为没有那么困难。
Read more请你告诉孩子这三条鱼
有空给孩子们讲讲三条鱼的故事吧: 第一条是海洋深处的大马哈鱼。 母马哈鱼产完卵后,就守在一边,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长大。母马哈鱼忍着剧痛,任凭撕咬。小鱼长大了,母鱼却只剩下一堆骸骨,无声地诠释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大马哈鱼是一条母爱之鱼。 第二条是微山湖的乌鳢。 据说此鱼产子后便双目失明,无法觅食而只能忍饥挨饿,孵化出来的千百条小鱼天生灵性,不忍母亲饿死,便一条一条地主动游到母鱼的嘴里供母鱼充饥。母鱼活过来了,子女的存活量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大多为了母亲献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乌鳢是一条孝子之鱼。 第三条是鲑鱼。 每年产卵季节,鲑鱼都要千方百计地从海洋洄游到位于陆地上的出生地——那条陆地上的河流。央视动物世界曾经播放了鲑鱼的回家之路,极其惨烈和悲壮。回家的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旁边还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大瀑布的鱼多半进入了灰熊的肚中;跃过大瀑布的鱼已经筋疲力尽,却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的猎食。只有不多的幸运者才可以躲过追捕。耗尽所有的能量和储备的脂肪后,鲑鱼游回了自己的出生地,完成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谈恋爱,结婚产卵,最后安详地死在自己的出生地。来年的春天,新的鲑鱼破卵而出,沿河而下,开始了上一辈艰难的生命之旅。鲑鱼是一条乡恋之鱼。 常常想,在这个世上至少还有三条鱼让我们感动。 一条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目送着我们走向远方,无怨无悔地付出直到无所付出; 一条是子女,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就与我们结下了血脉之缘,从此无比信任相伴到老; 一条是故乡,无论飘得多高,终有一天我们还是要踏上这条回家的路。 我们都是一群孤独的鱼,不小心游到了这个世界上,从此被这个世界收留,成为今生今世三条鱼最大的牵挂。 图/wallcoo.net
Read more优秀的孩子,都不合群
朋友小王性格很内向。小时候,他的内向性格,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 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待在屋里看书,而不是跑出去和一大群小朋友嬉闹; 喜欢一个人待在一旁思考许多无聊的问题,而不是和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聊天; 亲戚来串门,对他表现得过分关心,他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会找借口故意避开; 老师问问题,他几乎从来不举手,虽然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也能勉强回答上,可他并不是很喜欢被一群同学注视的感觉…… 后来,有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他妈妈:“这个孩子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内向了。” 小王的爹妈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好有道理,决定要想办法培养他,让他变得不那么内向: 亲戚聚会,要强迫他在聚会上多说话,哪怕他觉得没啥可说的;在路上遇见老外,要强迫他去和老外用英语对话;小王窝在屋里看书,爹妈也会在耳边叨唠不停,非要逼迫他走出门去活动…… 小王感到很烦恼,后来终于忍受不了,和爹妈大吵了一架。老妈却指着他大骂起来:“看你性格这么内向,以后会有啥出息!” 这个世界,对于性格内向的人,大多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小王的父母,只是延续着这种偏见而已。 诗人西川曾说:“带头鼓掌的人可能会有非凡的一生,性格内向的人只能重复别人的笑话。” 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擅长交际、口才过人、待人热情,更容易讨得他人的欢心,长大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人生也更为顺利与幸福。 而内向的孩子,会一切相反。 印度心理大师奥修评价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内在是没有的,只有外在,而事实正好相反。但是,他们称内向的人是病态的,他们称静心的人是病态的。” 甚至还有人宣称,内向介于变态和失败之间。但这些偏见,都来源于自身的无知。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自曝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曾经也为自己的内向而苦恼过。 上大学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他花了五年的时间,强迫自己和他人多交流,刻意变得风趣幽默。 结果,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异性缘也一下子变得很好。表面上看来,他确实变得更为“外向”了。 武志红后来总结说:“外向而幽默的‘我’只存在了四五个月时间,后来我觉得好累,也觉得那不像是我自己,于是又变了回来。” 其实早有研究发现,内向是一个人伴随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卡尔·施瓦兹教授认为,那些在2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一切想让孩子变得不内向的努力,都只能是白费心思。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第一个提出了内向的概念。 可他从来也没说过,内向的人会比外向的人要差劲。实际上,他本人就是个十分内向的人,而且一直专注在自我的世界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