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死刑犯给父母的信

有爱的父母们,用心看看吧。 。 。 *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一个死刑犯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 我明天就要行刑了,我也不知道我的人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往事一幕幕闪过眼前… 3岁那年,我跑太快被石头绊倒,妳急着扶我起来安慰,还往石头踢了两脚,「不哭不哭,都是石头坏坏!」让本来忍住不哭的我抱着妳委屈哭了好久,是妳让我知道原来跌倒是石头的错,但我不知道妳只是为了哄我别哭。 4岁那年,我因为看电视不想吃饭,妳就把饭端来一口一口喂我吃。是妳让我知道原来生活可以这么享受,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怕我弄脏衣服,最后还要麻烦妳去洗。 6岁那年,妳带我到玩具店挑圣诞礼物,说好只能买一样。但买了变形金刚后我还想要模型飞机,妳不同意我就躺在地上哭,直到妳乖乖付了钱。是妳让我知道原来用这招妳就会妥协,但我不知道妳只是不想在别人面前丢脸。 8岁那年,我想学着洗袜子,妳怕我洗不干净,我想学习刷碗,妳怕我把碗打破,我想自己盛饭,妳怕我被烫到。是妳让我知道原来我不能面对的困难和危险这么多,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怕麻烦不想重作家事。 10岁那年,妳帮我报名3个升学班和2个才艺班,当我每天都被课业逼得晚回家,妳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学习是这么痛苦的事,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想让在亲友面前炫耀。 13岁那年,我踢球打破邻居窗户,妳赔钱后带我去跟邻居道歉。是妳让我知道原来闯祸后只要说「对不起」就没事了,但我不知道妳心里抱怨邻居敲诈。 15岁那年,我想学钢琴,妳向人借钱帮我买了一台,但1个月后我就再也没弹过。是妳让我知道原来没钱也可以耍任性,但我不知道妳用3年才还清债务。 19岁那年,我考大学,妳說当律师钱多地位高。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只要按照妳帮我规划的路就好了,但我不知道妳只是用我弥补妳当年考不上法律系的遗憾。 20岁那年,我想换新手机,于是跟妳說这样就能常常打给妳,妳立刻汇了3万块给我,但我一年也没打几次电话回家。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妳是我的行动提款机,但我不知道妳多期待我打电话祝妳生日快乐。 24岁那年,我毕业后妳托熟人帮我在大公司找了好工作。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大学不认真念也能抱铁饭碗,但我不知道这是妳拜托了多少人才求来的。 27岁那年,妳眼看我不停换女朋友,女孩们都说我不负责任,妳說是她们配不上我。是妳让我以为自己条件很好,但我不知道妳帮我求了多少次相亲。 32岁那年,我欠了千万赌债,妳气得病倒,但还是帮我还清债务。是妳让我知道原来不管我做什么都有妳帮我解决,但我不知道这是妳准备养老的棺材本。 35岁这一年,妳再也帮不了我了,因为我抢劫结伙杀人。听到死刑判决,妳骂老天不公,妳苦了一辈子却得到这种结果。 我终于知道,是妳以爱的名义一次次夺走我成长的机会,一次次扼杀我生存的能力,一次次剥夺我为人生负责的权利!原来临死前,我根本没有长大过!原来用错误方式爱孩子,代价是两代人的痛苦,原来教育没有重来的机会,原来是妳亲手把我送上断头台…! 爸妈,你们要保重!我明天就要走了,希望在另一个世界,我能学会为自己负责。 不知该恨妳还是爱妳的儿子上. 再看看一封CEO写给父母的信。看完这两封信,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有位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Read more

教养子女物质奖励好还是非物质奖励好?

看到一篇文章:《家长小心物质奖励会让儿童更功利》,文章中引述密苏里大学和伊利诺大学的研究,指出:「当儿童有良好表现时用礼物奖励孩子,会使孩子更加功利。认为非物质的鼓励对孩子更有益处,并提到美国幼儿园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大都是用非物质的奖励,例如让孩子享有特权和自由,让孩子体验荣誉感等。」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行为基本上受行为结果所控制。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痛苦的结果,自然会减少或消除该行为,例如闯红灯被罚钱,心里不舒服,自然为减少闯红灯的行为。相反地​​,如果某一行为得到愉快的结果,会鼓励他更努力表现该行为。社会上对好人好事的表扬或杰出成就的表扬,目的也是鼓励人们努力做善事或努力获得杰出成就。 按照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一个人不管得到的是物质上的奖励或者是非物质的奖励,只要那个奖励使得行为者感到愉快,都会使行为者增加该行为。 为什么专家几乎一致反对物质奖励呢?分析物质奖励可能缺点如下: 1、 对年幼的小朋友给予食物的奖励,都得给于时间消费那些食物。让一个小朋友得到饼干、糖果的奖励,如果不让他当场吃掉,小朋友的心里老是惦记那个饼干、糖果,反而无法专心听课。 2、 实物的奖励容易造成评比。小朋友之间同样得到一百分的好成绩,富有家庭奖励是贫穷家庭无法跟进的,这可能造成贫穷家庭子女的难过和伤害。另一方面,富有家庭的奖励也会造成老师的奖励显得寒酸,得不到奖励的效果。曾看过一位新进教师叙述:在贵族学校教书,当他用小美冰淇淋(相对廉价)奖励小朋友时,小朋友却说:「老师,我们在家里都是吃圣代或哈根大斯冰淇淋(相当昂贵) ,我们对小美冰淇淋根本不屑一顾!」小朋友的反应,让这位老师感叹教师难为。 3、 实物的奖励会使得价码不断提高。因为相同的物质奖励,会引不起兴趣。小朋友对相同的实物奖励甚至会厌烦。况且,随着年龄增长也会不断提高实物的价码,结果是增添孩子无止境的欲望。 4、 如文章中所说:「物质奖励会使得小朋友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物质的奖励。」俗语说:「狗急跳墙,人饥爬梁。」当人的欲望无法满足时,心里痛苦的煎熬,各种不好的手段都会使出来。 5、 我曾在美国观察启智班的教学,老师将该班七位小朋友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当某位小朋友表现良好时,便在该小朋友名字后面打个圈,等放学时,按照小朋友所得的圈数,给予葡萄干、饼干等等各种食物。我在一个小时的观察中,看到有位小朋友趁老师没注意,跑到黑板前,在他的名字后面,自行加上圈圈。一个启智班的小学生都会做出不正当的行为以获取食物的奖励,那么正常的小孩子侵淫在实物的奖励下,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就更无法避免了。 文章中指出:「非物质的奖励所得到的成效可能更好。」就事论事,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肯定、尊重、重视、欣赏与尊敬,这是人性的基本心理需求。这类需求不会像物质奖励一样,会产生餍足感,人不会因为过多的尊敬、尊重、欣赏、肯定而感到厌烦,反而会觉得多多益善。例如: 1、电影金像奖就为了鼓励在电影事业有特别的贡献。当一个演员获得金像奖等于他的努力与成就获得肯定,这位演员必然会更加努力以获得更多的金像奖。 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寒门出孝子这样的说法。为何寒门多出孝子?因为寒门子弟大多需要帮助家务,甚至承担家计,根本不可能有物质的享受。所赢得的只不过是父母贴心的赞美,以及社会上左邻右舍的孝子美誉。 3、我小学四年级时因为功课好,老师亲自来家里载我去学校帮他改考卷。一个学生被老师如此肯定,获得这种特权,可说是无上光荣。所以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希望继续得到老师更多肯定。 有关奖励的综合评论: 1、提到物质的奖励最让我终身难忘的往事: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国语讲得好,获得老师一枝铅笔的鼓励,我获得奖励之后,每日更加勤说国语。日后养成习惯,使得一些新认识的朋友经常问我:「你是不是客家人?明明觉得你是台湾人,为何不说闽南语?」在今日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奖赏,却让我养成了终生讲国语的习惯。这个例子说明:物质奖励未必是坏事,适时适当的使用,效果也不逊色。 (注:笔者生在台湾极度贫穷的年代,那时微薄奖励都是梦寐以求的。) 对年纪小的幼儿或者智能障碍者,物质的奖励似乎比较有效。因为智慧的限制,他们不容易理解非物质奖励的含义,感受它的荣誉。对年纪大的小朋友,物质的奖励最好是精神食粮,例如作者曾在一所贵族女子高中教书,面对这些学生,老师没有能力提供能让学生满足的物质奖励,所以我改用赠送世界名著(精神食粮),这是贵族学校家长不会给予的物质奖励,并且配合让获奖者觉得无限光荣,这样的效果也是非常大。 诺贝尔奖也是非常大的物质奖励,同时得奖是对成就高度肯定,受奖是无限光荣。这个奖项对世界上杰出人士有莫大的鼓舞作用。可见物质的奖励也不是一无可取。 2、不论物质或非物质的奖励,重点应该是奖励何种行为。我在贵族学校使用物质奖励,但是我奖励的不是成绩好坏,因为成绩好与坏跟智力密切相关。如果奖励好成绩,那么得奖者将是永远那几位智力优秀者,这种奖励毫无效果。作者给每位学生一张抱负水准分数表:竖栏有上学期成绩,第一、二、三次月考以及期末考成绩,还有个人抱负水准(想要达到的成绩分数);横栏则是各学科。每次考试后,我根据两项成果(达到抱负水准的科目多寡;总进步成绩多少)给予学生奖励。这虽然是物质奖励,但是奖励的行为是个人达到先前的抱负,以及个人努力得到的进步。

Read more

孩子并不是负担,而是幸福的能量

一提到生小孩,你想到什么?家庭开销会变大、教养很具有挑战、生活负担更沉重?大多数人提到生小孩,大多直接联想到「负荷」,即便孩子很可爱、育儿过程很开心,也还是「甜蜜的负荷」,似乎,孩子对家庭来说,就只有负向的消耗,没有正向的「贡献」。 这样的观念,该是翻转的时候了。根据我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对家庭也可以是有「贡献」的,而且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来展现对家庭的正面力量,还能有效提升父母的幸福感,甚至增进婚姻满意度。 工作与生养子女两者是否难以兼得,已是老掉牙的题目,却很难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就学术领域来看,如果搜寻工作与家庭议题的文献,多将「子女」、特别是「年幼子女」视为重要的家庭要求(family demand)指标,抑或将子女视为父母工作的被影响者。 幼儿的童言童语,提升父母的幸福感 在这样的框架下,似乎大家都忽视了子女在家庭中可能扮演的主动、正向之角色。 子女年幼时,表面上能为家庭做的事情虽不多,但其自然展现的童言童语与贴心举动,其实有很强大的力量。我曾对父母焦点团体进行访谈,很多父母都提到孩子「嘴巴很甜」,常会说灌迷汤式的话,例如:「我最爱爸爸了!」、「我要永远跟妈妈在一起!」,总让人听了甜滋滋。 亲亲抱抱等撒娇的肢体动作,更是家有幼儿的父母之专属福利。在焦点团体访谈中,父母们若回忆起家中较大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也会亲亲抱抱,但长大后就很少如此了,这样的转变总会让父母更珍惜现在与家中幼儿的亲密肢体互动。 另外,幼儿也会展现出一些具体的行动来协助或关心父母,例如主动帮忙做简单家事、父母心情不好时拿出心爱玩偶来安慰等;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说,孩子这种贴心行为,因其纯真自然,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我们进一步研究:在生活充满各式压力的情况下,幼儿的贴心行为还能增进父母的幸福感吗?在研究了209对、平均年龄介于35~38岁的父母之后,我们发现,不论父母工时长不长、赚的多或少、睡眠充足与否、休闲时间够不够,子女的贴心行为都能有效提高父母的幸福感,甚至还能让婚姻满意度更优。 请注意,子女的贴心能为父母带来的能量,不是某种社经阶级的专属福利,而是研究中大多数的父母都能感受到的。唯一有差别的是,母亲感受到的子女贴心程度,明显的比父亲高,这可能是因为多数幼儿的主要照顾者仍是母亲,母亲投入较多时间、心力在孩子上。 也就是说,对育有幼儿的父母来说,虽然生活负荷不小,但不见得要以「撑过去就好」的心态来面对育儿时光,或者干脆不生;其实,小小孩也可以是父母可贵的心理能量,不妨enjoy(享受)这段日子。 达成父母的期望,让孩子充满成就感 上述研究提到的贴心行为主要是针对6岁以下的幼儿,当孩子渐渐长大,虽少了天真的童言童语,但对应其年龄阶段,孩子能为自己及家庭做的事情愈来愈多,在学术上称为「子女职责」。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子职期望」,会直接影响子职实践程度,而且实践子职任务,对于孩子的个人福祉有正向助益。 简单来说,父母的期望,对孩子其实很重要,父母期望能明确传达、让孩子知道、孩子才能够做到――当然,要是合情合理的期望。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喜欢适当的被要求,也喜欢达成父母要求所带来的成就感,「能帮上爸爸妈妈」、「能帮上家里」等感受,对孩子来说也是正向的。 我们在针对国小高年级学童的研究中,将子女职责分为「独立自制、主动沟通、体恤、联系安心、新知反哺」等五面向,这有生活层面的、学习层面、人际层面等。独立自制包含完成自己该做的事、照顾及注意自己的身体与安全;主动沟通包含与父母分享心情、讨论问题;体恤包含主动参与家务、表达对于父母的感谢与关心;联系安心意指让父母知道行踪与交友状况;新知反哺则指子女教父母自己学习到的新知,并协助父母解决问题(如网路或科技产品知识)。 研究指出,适龄、合宜的子女职责,父母是应该让子女知道且承担的。子女知觉到父母的期望后,透过具体实践,也能提升自己的生活满意度。 采访整理/黄启菱 图/pexels

Read more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真后悔没早看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孩子还不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和错的时候,他会观察并模仿父母的行为。我们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给孩子以错误的引导? 坏习惯1:不耐烦 疲惫的你回到家看见乱七八糟的衣服玩具,还有一旁在哭闹的孩子,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成人的尊重。 坏习惯2:不回避 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坏习惯3:太“大方” 你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孩子却很宠溺,要什么给他买什么,从不教他节省。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让孩子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 坏习惯4:不关心 每天把孩子接回来以后,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开心吗?”一边问,一边忙着做饭,忙着收拾客厅。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并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不认错 你打破了一只玻璃杯,碎片散一地,孩子不小心踩到哇哇直哭,你却埋怨孩子走路不长眼睛。 提醒:如果我们犯错了不肯承认,那么孩子将来也会变成一个不能勇于承认并承担错误的人。 坏习惯6:爱抱怨 朋友爽约,你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后别再理他了。” 提醒:你让孩子看到,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不娱乐 孩子吵着要你给他讲故事,可你总是有很多理由拒绝他。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 坏习惯8:爱争执 你和孩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男子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与他拉拽争吵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

Read more

每天说一遍,孩子会一天比一天优秀

很多父母以为给了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就能成功。但物质只能决定生活水平,父母的高度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优秀的父母都有个共性,他们会使用最好的教育工具——说话。 语言在精不在多,可能你对孩子唠唠叨叨的说上千言万语,不及一句话来的有营养。 以下六句话,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强大魔力,每天坚持说给孩子听,不久之后,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会超出你想象。 1、你带给我快乐 不少父母都将养育儿女当作是一种牺牲,经常将自己的辛苦与不易灌输给孩子。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早早就背上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总觉得自己是欠父母的,是生来就有罪的,有种深深的愧疚之感。 优秀的父母会对孩子说:生你养你虽不易,但是你给我们带来比这多几百倍的快乐! 这句话可以让孩子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一种很强的自豪感,变得更加自信。 2、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你自己! 除了空气,包围自己的还有别人的“眼光”,幸福是自己的,又何必太在乎他人的眼光?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活法不止一种。别人看着自然,自己活得别扭是一种;自己活的自然,别人看着别扭又是一种。 孩子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像你,你也不用去代替谁,活成自己就好。 3、自己的事自己做 我们不能永远陪着孩子,就不要为孩子包办一切,父母必须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做自己的主人。与其每天紧张兮兮的盯着孩子,倒不如放手让孩子学会自立。 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发展自我。比如做家务的习惯,整理作业的习惯,统筹安排的习惯,选择兴趣和爱好的权利等。 给孩子一次机会自己处理,你会发现,结果也没那么糟。 4、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有些父母找孩子说话,好像每天只会问一个问题:作业写了没?第一次问还好,天天像念经似的追问,难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其实可以坐在孩子身边,像朋友聊天一样,制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问问孩子这一天过得怎么样,有哪些好玩的事要分享,这样孩子才会打开话匣子,放下所有顾虑,与你谈天说地。 这也有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想法,洞悉他们内心的情感。 5、无论你表现得怎样,都是我的骄傲 “你是我们的骄傲。”这句话,有多少孩子,一辈子都想得到爸妈这样的话?有多少大人,一辈子都没等到父母说这句话? 如果最爱的亲人对自己的成绩始终视而不见,只看见不足之处,只要求继续努力,不亚于在说:你再优秀我也不在乎,你还是不够好,你还得继续努力。 当孩子长大成人,可能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好,始终拼命地努力,不放过自己。

Read more

4种技巧应对孩子“厚脸皮”

每个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们应该气平心和的教育孩子,而不能采取暴力的行为,更不能伤孩子的自尊心,在轻松的氛围下严肃的教育,对孩子会更有利。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1:培养孩子的荣誉感 荣誉感与羞耻感是并立的,缺少羞耻感的孩子,往往也缺少荣誉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缺少荣誉感,就会对外界的批评、指责的反应变得迟钝。 所以,对付“厚脸皮”的孩子,爸爸妈妈们除了要帮助他们重拾羞耻感之外,还要帮助孩子培养荣誉感。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细心观察,准备随时为孩子创造荣誉感。比如发现孩子有良好表现,像认真完成作业了,或者懂得自己叠被子等等,妈妈可以及时的表扬他,让孩子觉得受到表扬是快乐的, 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一旦荣誉感建立起来了,羞耻感也就随之而生了。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2:不能经常打骂孩子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爸爸妈妈可要先忍住脾气,可以试着跟孩子讲道理。而且要顾及孩子的面子,可以悄悄地把他叫到房间,单独对孩子说:“宝宝今天欺负小朋友,是不对的哦,老师批评了,宝宝要认真改正,不然可是会有好多小朋友嘲笑宝宝呢!” 平时对孩子应该七分褒奖三分责罚,如果只罚不奖,孩子就对责罚麻木了,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3: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当孩子们犯错误时,要告诉孩子那样是错的,应该怎么改正,或者可以找一些道德教育的书籍跟孩子一起看,边看边为他讲解,慢慢地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判断故事里的小人物的对错。同时,爸爸妈妈也 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这样的引导中,孩子就会慢慢的重拾羞耻感呢!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 应对孩子“厚脸皮”技巧4:批评要注重实效 1、说明道理式 如果孩子欺负别的小朋友,家长只是随口告诉他:“以后不许这样,不然我要生气了。”这种轻描淡写的批评恐怕很难让他深刻认识错误。如果严厉地批评他,说明道理,并带着他去登门道歉,那么他就会产生羞耻感,以后不再重犯了。 2、有针对性式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喜欢喋喋不休地说话,而且爱翻旧账,把几个月前孩子做的错事也拿出来一起说。这样没有针对性的批评,孩子很难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被批评,甚至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开始自暴自弃,也就不会感到羞愧,认真反省了。 3、不重视式 当孩子犯了错,妈妈们教育他的时候,喜欢随口就说:“你再这样,我就要……”的话,但是当孩子再次犯错的时候,妈妈却已经忘记了之前说过的话,没有按照自己说的那样去做。这样的批评次数多了,孩子会越来越不把妈妈的批评当回事,对长辈的教育就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了。 孩子出现厚脸皮的现象,可能孩子缺乏羞愧感,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们不应该打骂他们,应该多多注意留心,更多的是耐心去教育孩子,让孩子丢掉厚脸皮,快来健康的成长。 作者:佚名 | 图: pixabay.com

Read more

你的恐惧越多,你对孩子要求越多

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开的花”。孩子是你的投射银幕,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外在投射。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小孩,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是你,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你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如果你认为你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一定先反过来,在你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就像你看到银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 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 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一个小孩长大以后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让他按照天性成长。如果一个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但是如果不是那样,而是你特别有意识地去培养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心将发挥不足。 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会担心,这样地放任着小马,它以后怎样,它长大会如何,等等。你怎么敢对你的小孩撒手?你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不是像老天一样大胆的人,他的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 你自己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就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 恐惧导致掌控。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掌控者是头脑,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水一样流动,很难被掌控。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小孩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孩,真是这样吗?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小孩,这是真的吗?问一问你自己。 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 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这是个错觉。在这个错觉的影响下,人们都期待自己的知识多一些,都拼命地往自己的头脑里装知识,这也导致他们的教育模式是这样。家长们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过期了以后,他们把曾经对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何做到?往他脑子装更多的知识。如果一个小孩在四岁时就能识别两千个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就以为他很聪明。而这有什么用处?你只不过是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过多的知识只能使一个头脑变得狡猾,而狡猾并不是智慧。电脑能够随时调度出千万知识信息,但电脑并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脑。对于人来讲,智慧不取决于他里面的有,而取决于他里面的空。当他里面空的部分越多,他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犹如电脑的硬盘和内存里空白越多,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一样。教育你的小孩,给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得太满。如果你把他的头脑填得太满太实,犹如一个瓶子被塞得太紧太实一样,它那里面的空就成为死空,这样一个小孩的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 因此,教育小孩,要注意他里面的空。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记住保留给你的小孩更多的空,而不是有——请重视智慧教育胜过知识教育。法师开示:学习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唤醒爱心,引爆智慧。知识专用,智慧通用。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是工具,智慧才是力量! “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 我们衡量自己对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会看对他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那程度有多深。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这是一个错误。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它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要求、期望和负责意味着爱,你确定那是真的吗?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望”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联结。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教育是为了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的幻觉基础上。教育是恐惧的面目,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它,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法师开示: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内在的本自具足的善良、智慧和爱。 觉者没有教育的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老子从未提倡过教育,因为他处在了道的源头。万物需要的不是他人给予的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严格地说,那不是爱,那是完全的恐惧。 别把孩子当“人质” 因为家长心存恐惧,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他们在无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我安全感的“人质”。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不安全;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瞧,家长们在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了。 当一个小孩是一个家庭中的“人质”时,你猜,这个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小孩变成了整个社会或家庭的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心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在你的子女教育中,你有没有把孩子当成你的“人质”?来检点一下你自己。盘查你内心的恐惧,是你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开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治疗,它治疗的正是人类之心的恐惧和愚痴。

Read more

孩子交了“坏”朋友 家长怎么办?

新学期的开始,新班级的适应,也意味着孩子要结交新朋友。而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的孩子来说,如何选择朋友是一大课题。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孩子越来越常和朋友在一起,不少父母就担心了: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无法明确分辨好坏、对错、善恶。那么,父母是否应该引导孩子择友?如何引导呢? 适当的引导是需要的,但绝不是过度的干预,孩子的玩伴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结论应该由孩子而不是由大人来作判断,这是对儿童最基本的尊重。经由孩子自己得出的认识才是经验,对他今后学会选择朋友、保护自己是非常有益的。 从进入幼儿园起, 交友这件事便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并且对他的成长轨迹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朋友作为孩子身处环境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行为、性格、品质等发挥作用,而孩子因为缺乏辨别能力,总是会让家长因为他对同龄人的模仿与跟随,而产生潜在的担忧。 在孩子的交友过程中,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孩子该怎么交朋友?孩子交了不好的朋友怎么办?青春期的孩子交了异性朋友怎么办? 01、孩子交了“损友”怎么办? 在孩子交友过程中,家长最担心的不是孩子能不能与优秀的同伴结识交往,而是害怕孩子交友不慎,遇到了品行不正的损友。 孩子的价值观与是非观尚未成熟,再加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融入同龄人共同话题的渴望,确实容易“近墨者黑”而不自知,家长正确引导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但首先,到底什么是“损友”、什么是“坏孩子”、什么样的人“不宜交往”? 这其中有一个让人觉得可笑又无奈的标准,叫做“成绩”。即使有些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要少和差生来往,但从内心里也是更希望孩子能和好学生成为朋友,向比自己优秀的人看齐。 不可否认,普遍来看成绩好的人确实更加努力和用功,更能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但成绩平平或是落后也不能和不思进取、懒惰消极画上等号。家长不仅自己要端正心态,更要告诉孩子交朋友不是功利的“唯分数论”。 而要避免孩子被品行不端的孩子带入歧途,狂暴的镇压和过度的干涉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样只会招来孩子的反抗,甚至是赌气的作对。 家长可以在吃饭时或者其他氛围轻松的场合,引导孩子主动分享自己和朋友的日常,并在聊天过程中自然地表明自己的意见倾向。比如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抽烟这件事产生好奇,家长(尤其是父亲)可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抽烟这件事也许看起来很酷,能让你更容易和朋友打成一片,但对自己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不要总是试图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干预孩子的人际关系和所处环境,换个思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可取的,从而逐渐形成内在的道德判断与约束,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还可以成为一个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 02、内向的孩子要如何交友? 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太过热情,交朋友时全凭感性冲动,没有理性分辨,但另一些家长则为孩子的内向、不善言谈交际而发愁。 对于性格内敛的孩子来说,家长更是不能操之过急,一味地逼着孩子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希望可以让孩子有机会认识更多朋友。 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在这种群体活动中,他的害羞和胆怯只会被放大,会被他人的欢乐衬托的更加胆小孤僻,反而增加了他的挫败感。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从尝试帮孩子建立身边的“小圈子”做起。比如约上几个朋友、邻居,或者是认识的熟人,带上孩子们一起聚会,这种小范围、较为亲密的社交,会让孩子更加放松,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关注,从而逐渐建立起与同龄人交往的自信心。 帮孩子制造和同伴的“约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多邀请孩子的同学、伙伴来家里做客,给他们自由和私密的空间;在路上遇到孩子的同学时,鼓励他主动打招呼,为孩子和同学的聊天留出足够的时间。 此外,家长还可以借外部条件来助孩子一臂之力。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需要“分享”的玩具和零食,比如积木、棋类游戏、纸牌、桶装的饮料、零食大礼包等等,间接推动孩子寻找伙伴、一同玩耍。 03、孩子的异性朋友,怎么看? 孩子对于异性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性别意识尚未明确,这一阶段里男孩女孩一同玩耍既不会引起家长的过分关注,也不会引发孩子自身的区别对待。 上了小学后,当孩子有了模糊的性别概念时,他们会开始产生对异性伙伴的排斥,和对同性伙伴的依赖。这时,男生和女生的兴趣爱好变得截然不同,他们分别扎堆,甚至会刻意与对方划清界限。

Read more

7岁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非常详细,值得收藏!

7岁的主旋律是孤独与退却,尽管他也有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时刻。他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而更喜欢自己独处。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哪怕他瞪大眼睛看着你说话,他其实都并没有注意到你说的是什么,他可以对外界充耳不闻。他的生活充满了感伤的基调。 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甚至幻想他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所以家里人才会虐待他。父母除了需要表达理解外,不必将7岁娃抱怨家人亏待他看得太重。 7岁娃闷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提前预报、指示明确、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赞美对6岁和8岁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对7岁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请注意这一点。 如果孩子回来告诉你同学老师如何讨厌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简单地当“录放机”:“哦,你觉得同学们讨厌你了。”你也可以试试追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达你的倾听与关注。 共情式的讨论是最有帮助的。不过,注意避免过度的说法,比如说“老师是个小气鬼”。因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觉,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转向积极、健康的一面”。 假如你有非常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帮忙,他却埋怨你“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你可以这么回答:“哦,这些似乎是你份内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能计划一下,以便做起来得心应手些?”使他不致断然拒绝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导的机会。 孩子对你充耳不闻时,你需要前确认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你听见妈妈说什么了吗?” 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项规则,那么请你一定坚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胁而不见行动。那样等于培养你的7岁娃把你的话当耳边风。因为7岁娃的心思总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会觉得你的娃反应很慢,很磨磨蹭蹭。 这会很考验我们的耐心。也很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发脾气啦,教训啦,都不会见效,因为,并不因为你脾气发得足够大,孩子就能从7岁年龄的特点里跳出来。这很违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岁了的妈妈们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备的第一条黄金律是“耐心”。 你首先需要确认你的7岁娃的确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完了请他重复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万别光火。假如你实在没有耐心,那就自己去倒吧。 妈妈需要牢记的第2条黄金律,是“想得开”。这是针对孩子什么都望坏的方面想象的特殊心理和行为。假如你家娃以为你想毒死他,算了吧,你一笑了之,别跟他上火:“你说什么?你老妈我要毒死你?你觉得我很后妈吗?你太伤我的心了!” 假如孩子,哦,不用假如,几乎很肯定的了,你孩子控诉他的朋友怎么欺负他了,他的老师怎么专门挑他的不是了,他的腿怎么疼得肯定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了,之类之类,你当然不必很当真地去找朋友家长、找老师、找医生,去说个明白。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吃饭时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场合与时机很重要,很多父母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教育孩子,这是不对的。饭桌上,往往是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时机,用来教育孩子,得不偿失。 不少爸妈总喜欢在饭桌上询问孩子的成绩,斥责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结果就破坏了大家的好食欲和温馨和谐的氛围,既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 饭桌上训孩子的危害 1、 情绪压抑,食欲不振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忙,也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一天中也就吃饭的时候全家能聚在一起。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想着能抽点时间中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内容动不动就是“这次考多少分” “人家孩子怎么那么听话” “你怎么一点都不懂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有吃饭的欲望呢? 而且时间一久,孩子就会把“吃饭”和“挨训”联系在一起,变得对吃饭比较排斥,严重者还会引发厌食。 2、  消化不良 孩子被训心情糟糕时,往往为了逃避压抑的饭桌环境,草草吃几口就离开了。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像平时那样细嚼慢咽,甚至连口汤都不喝,肯定会影响正常消化。 有时候,家长训斥地太严厉,直接就把孩子训哭了。孩子一边哭泣、抽噎着,一边吃饭,会有被饭粒儿、小骨头卡住的风险。 饭桌上到底该教什么 1、  参与意识 饭前让孩子去分发筷子、勺子,饭后让孩子帮忙撤盘子、抹桌子……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孩子完全可以胜任。通过参与家务,慢慢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成员就要学会分担,谁都没权利随便要求别人伺候自己! 2、  进餐礼仪 一个孩子的家庭教养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览无余。良好的进餐礼仪,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有莫大帮助。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把基本的礼貌告诉孩子:主动帮长辈摆碗筷;等长辈入座自己再坐;不许把好吃的菜拉到自己跟前;夹菜的时候不许满盘子乱翻;尝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盘子里…… 3、  时间观念  做任何事情都有时间限度,一顿饭,坚决不能让孩子无限制地吃下去。一个从小吃饭磨磨蹭蹭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容易遗留磨蹭、拖拉的毛病。所以,吃饭的时候尽量关掉电视、手机,全家一块专心地吃饭,讲讲开心的事,聊聊学校、公司的见闻,让一顿饭气氛轻松、时间适度。 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