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容言,会容人,可容事

有一个“契合定律”: 无论是朋友,工作还是恋爱,如果你感到与对方特别契合,沟通愉悦甚至时时令你灵光乍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1%的可能是你遇到了灵魂伴侣,99%的可能是你遇到了阅历、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而对方不过是在向下兼容而已。 人生一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很多人。 当遇到一个凡事尊重欣赏你的人,很可能并不是你很优秀,而是对方在各个方面都胜于你,且包容力很强。 能容的人,不但服众,还受人尊敬。 能容言,会容人,可容事,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1.容言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最高尚的品格像水一样,能够包容、滋养万物,却不处处争先。 容言是一种优良的品格,更是一种格局,这样的人胸襟开阔,不与人争长道短; 他们眼界深远,看的是大局,不斤斤计较。 历史上的狄仁杰很多人耳熟能详。 有一次他奉皇帝武则天之命去办一件差事。 早晨,由于赶路急,他和管家狄春随意找了个小吃摊。 因生意火爆,半晌才等到一个空桌子。 伙计很忙,狄春便自己收拾。 刚收拾完,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拍桌子气愤的喊道:“我的饭还没吃完,你们就把我的饭收拾了,你们看怎么办吧。” 狄春忙赔罪,答应给买一份。 可乞丐不依不饶,非要一两银子不可。 狄春想一两银子够买好几桌的饭了,就和他争论起来。 狄仁杰见状,笑了笑,说:“狄春,给他一两银子吧,确实是我们不对。” 乞丐有些吃惊,拿了钱走了。 狄春生气开始埋怨:太便宜那个乞丐了。 狄仁杰却说:“有什么事情比我们要办的事还重要呢?快吃,一会还要赶路呢。”

Read more

大事难事看担当 小事琐事看修养

《论语》中对观察一个人的方法有这样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应该看这几个方面:他做一件事的出发点是不是好的,他做事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否妥当,他的原则底线在哪里。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做的到位,无论别人怎么说,这个人应该基本上还是能靠得住的。 在看一个人有没有担当的时候,要看他在面对大事难事的时候怎样处理。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遇到了自己所不能解决或是无力承担的事情时,往往容易采取逃避的办法,或是自我保护的措施。 他们总想着,发生事情总会有别人承担,所以从来不会想着自己主动去承担什么责任。 所以,逢着那些大事或难事的时候,便可看出一个人的担当来。 如果他能够在艰难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或者是在紧要关头承担大任,那么就肯定会成为更多的人的精神支柱,也往往会被大家所信服和拥戴。 而看一个人的修养,需要看他在小事琐事上是怎样处理的。 小事琐事十分繁杂,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而在情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处理事情的方式。 缺乏耐心和修养的人很容易情绪不稳定,从而暴怒、烦躁,迁怒于人。 在愤怒的情况下,特别容易让人做出失去理智的举动,而且通常这样的伤害都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而一个有修养的人,即便在繁琐的事情面前,也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客观地作出分析和判断,不会让情绪影响到事情的进展。 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 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琐事,勇敢的去面对那些不期而遇的大事难事。 一个既有担当、又有修养的人,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下,命运都不会让他失望。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

01 前几天和朋友去一家自助餐厅吃饭。 中途的时候,邻桌来了两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带着两个六七岁的小朋友。 落座之后,大人对小朋友随意交代几句,便去挑选东西。可她们前脚刚走,两个小朋友后脚便不安分起来,两人拿着玩具气锤隔着桌子过起招来。 我和朋友相视一笑,并没有多加在意。毕竟小朋友嘛,稍微活泼顽皮点很正常。 直到两位母亲端着盘子回来,制止了他们的吵闹,一桌人终于坐下来吃起了东西。 大人边吃边交流一些家庭琐事,而小孩子则是嘴巴吃着,虽然行为上也还算安分,但两人还是不停地拌嘴。 大概十几分钟后,估计是吃的差不多了,也或许是压抑地太难受了,两个小家伙终于露出了恶魔的本性。 两人人手一个面包,然后撕成一团团地互相试探性攻击,大人稍加呵斥了几句。见没什么效果,便也不再搭理,继续聊着她们的琐事。 后来愈演愈烈,攻击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大,有一块甚至飞到了我们桌上。 坐他们后面的一位中年男士站了起来,走到她们桌前说:“请对自家的孩子稍加管束,可以么?” 其中一位女士立马杏目圆睁,“碍着你了还是怎么?” 或许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中年男人拿起自家桌上一块面包团,往她们面前一放,“小孩把面包都扔我们桌上了,你说碍没碍着?” 女人没有回答,头都没抬,只是黑着脸对小朋友呵斥道:“别扔这么远!” 听得我和朋友面面相觑,中年男人更是无奈地摇摇头便回桌了。 果然,两位小朋友不再大范围攻击了。可或许是刚才的争吵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也可能是小孩父母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公愤。 一位老大爷又站了起来,指着她们说:“那两位女同志,粮食多可贵,小孩子这样糟蹋你们也不管,他们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 或许刚才就已经觉得自己憋了火,开始那位母亲立马回击:“浪费你家的了?我交钱了不随我?多管闲事!” 这下不但惹恼了老人家一家人,周围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不一会,服务员走了过来,在打听好情况后,指着墙上的请勿浪费粮食字样,表示要对她们进行罚款处理。 两位母亲听了立马急了,一蹦老高。“拿出证据来!” 服务员微笑着指了指墙上的摄像头,“如果您有异议,那可以和我们去监控室调取录像。” 两人终于不再言语,黑着脸坐下来不再吭声。 02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首先离不开的便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Read more

你内心的高贵,就是上等的风水!

所有的风水中,第一风水是人。人的善良、大德,足以改变坏风水的影响。再坏的风水,都抵挡不住有德者的光辉。无德者,即便占据天下最好的风水,也不能发挥作用,不能长久。 人的第一风水是心。《坛经》上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我们的内心,人心里包含了一切福田,这个福田是开拓耕耘还是荒废,全在我们自己。 人的身体也是一个风水宝地,你的心念,你的所想所思,内在的情志,从你的外在,展现的淋漓尽致。你内心是不安,还是从容,都会从你的言语和行为中展现出来, 所以人身体的本身就是一个风水场,它又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和抵御着好与坏的事物。人身体内在的机体,在儒家思想里以仁、义、礼、智、信来表述。佛家的思想中被阐述为,地、水、火、风。老子;以道、天、地、王来表述。 你的四大平稳和合,你身体的风水就为上乘风水,散发的都是好的能量,你的四大不合,就为差风水,散发出来的就是坏的能量。 真正的好风水,好人生,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高贵。在这个世界上,内心的高贵比物质的高贵更加宝贵。 富是物质的拥有,没有精神的高贵,永远成不了贵族。富二代在中国俨然是一个贬义词,目中无人,横行无忌,因为中国富人大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富起来的,财富积累也才区区三十年,还是钻了各种空子,所以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富人,充其量有些暴发户。 二战期间英国王子爱德华视察贫民窟,他对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真正的贵族永远尊敬每一个人,即使对方是不名一文的穷人。 高贵不是奢侈品加身的包装,高贵是源自内心的本善担当。金钱上的富有永远弥补不了精神上的贫穷。物质上的富足不能与精神的高贵等同。富可以是一个数字,但贵的内涵更深,是金钱永远无法抗衡的丰厚底蕴。 富不贵只能是土豪,你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孔子说“富而不骄,莫若富而好礼。” 如今我们不缺土豪,但是我们缺少贵族。 高贵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高贵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之志 高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之心。 精神的财富和高贵的内心最能养成性格的高贵,以贵为美,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和气的氛围;以贵为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素质。以贵为尊,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也提升一个境界。 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透露出优雅的品质,一个道德高贵的社会大街小巷都会留露出和谐的温馨,一个气节高贵的民族一定是让人尊崇膜拜的民族。别让富而不贵成为永久的痛。 分享一段网上流传着改变内心的风水的方法,让我们的内心高贵起来: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 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 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 喜欢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 喜欢享福,痛苦就越来越多;

Read more

看不惯的事物越少,证明你越在进步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印象特别深的同窗。那时候学校管理是很严格,对宿舍卫生包括内务等要求都比较高。那个年纪的男生,很大部分都不喜欢整理和清洁个人物品。但是数他的床铺永远是最干净、最平整的,就连床下的鞋子、洗漱用品都摆放得像是列队集合一样。 每次担任宿管的教师去做检查,总是指着他的床铺让我们学习,以他为标杆,假如做不到就谦虚向他请教。我和别的舍友当时因为这事而忿忿不平,打心里看不惯这个“异类”,同在一个屋檐下,何必总是抢着出风头呢?觉得他是存心想讨好老师,在综合评定上给他加点分数,势必也很享受夸奖所带来的虚荣心的满足感。 毕业后出来工作了,也总觉得身边同事奇葩的太多。个别同事,明明是同一职位,总是把自己放在领导的地位上,不但自己每天勤勤恳恳,该吃饭不立即去吃饭,该下班不立即下班,好像废寝忘食似的忙起来没完。 更有甚者,还总关怀他人有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如若看到他人不认真工作,他就会发挥主人翁精神,语重心长地劝说:时间是宝贵的,最好还是利用好所有剩下来的时间努力赚钱。这着实令人看不惯,这麼做还不是为了拍领导马屁,还不是为了引起领导的注意。对方还美其名曰:要把自己当成公司领导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份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看不惯。看不惯别人用苹果手机装腔;看不惯别人穿名牌显摆;看不惯别人整天嘚嘚瑟瑟;看不惯别人经常扣扣索索;看不惯别人整天意气风发;看不惯别人时常我行我素;看不惯别人出尽风头;看不惯别人八面玲珑…… 当看不惯别人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其实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了他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看待事物的,别人也就该通过这个标准看待。 殊不知每个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长环境都大相径庭,做事风格当然也不尽相同。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习惯之别。 看不惯别人,对于自身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当你产生看不惯的情绪时,自己的状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句话说:看不惯别人,是自己修养不够。我个人比较认同。真正有修养的人眼中不会有这么多看不惯的事情,他们懂得求同存异,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所以,我们做人也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你打交道。 当你看不惯别人,潜移默化中你就会把这个点扩大化,随着时间推移,觉得对方果不其然是自己心中想象的那样,越来越不可理喻。 有句话说: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而当你恨一个人,则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才行。其实这就是掉进了自己思维的陷阱,自己给自己挖坑。逐渐积累的怨气只能是自己生气又伤身,而别人依旧我行我素,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甚至我们会发现,那些我们总是看不惯的、做事极具个人风格的人,反而现在都混得比较好。这是因为对方不会因为别人的举动而影响到自己,目标导向性比较强,也很具有包容性,故容易成事。哪哪看不惯的人,实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陷在看不惯别人的泥潭里,只能让我们蒙蔽双眼。挣脱开杂念的束缚,试着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事物。当你看不惯的事情越来越少,也就证明你在逐渐进步了。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以和气迎人,以正气处事,以静气养己

㈠ 与人和气生财福,横眉立目没人缘 《周易》:“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意思是和气能带来吉祥,乖张会导致祸殃。 和气生财,和气添福。对人和颜悦色,一团和气,自然人人乐于亲近;若是对人一脸严霜,横眉冷对,甚至一言不合就拔拳相殴,则人人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若自己总是一团和气,会被人当成老实人而受欺负,不如表情凶狠让别人畏惧,从而让人不敢小瞧自己。 其实不是这样,可以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表面看来,火比水要可怕得多,火焰熊熊,让人不敢靠近,而水安静的时候显得温柔可亲,可是千百年来,死在水里的人远远多于死在火里的。 受人尊重是靠自尊自立的人格,而不是靠色厉内荏,狐假虎威。被人不当回事,甚至嗤之以鼻,不可能是因为一团和气,更可能是因为表里不一,蝇营狗苟,说一套做一套。 ①父子和则家宅安乐 这里的“父子”指父母与子女。古人讲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 早期父母养育子女,养而能教,既不能忽略、无视孩子,也不能有很强的控制欲,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要在家庭中营造温馨和睦的氛围,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则反过来要照顾日渐衰老的父母,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更要在精神上给父母以安慰,常回家看看。 ②兄弟和则手足提携 兄弟姐妹之间,在小的时候是玩伴,长大以后是互相帮助的手足,有共同的童年经历,朝夕相处,这份“血浓于水”的感情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礼物不是王子、公主般的待遇,而是兄弟姐妹,偶尔打闹,但总是在一起的伙伴。 生活中遇到难处,能够铁了心、豁出去,奋力援助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弟亲,才叫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③夫妇和则闺房静好 只有夫妻和睦和气,孝敬父母、养育孩子才能全心全意,夫妻相互支持才能支撑一个家。 有人说,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其实,随着时间流逝,婚姻生活慢慢归于平淡,夫妻感情就逐渐类似于亲情,这时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受住诱惑。 夫妻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发生冲突的时候,千万不能旧事重提,要学会善忘,过去的就让它永远地成为过去吧。 ④朋友和则相互维护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总要有朋友,和别人老死不相往来是不行的。 对朋友和气,朋友之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交心”,一个是“互惠”。 “交心”就是朋友之间要真诚,人都有交流的渴望,可以和知心朋友交流一些比较隐私的事情,有些话只能和亲人说,而有些话却不能和亲人说,只能和好友聊聊。 朋友之间的“互惠”主要是情感上的,不是说自己为朋友做了三件事,也必须对等地要求朋友为自己也做三件事,朋友只要对自己真心实意就可以了,能做多少只是他的能力问题了,并不重要。

Read more

收起你的臭架子!别摆出来惹人厌!

别以为摆架子能够为你赢得更多的尊重,相反,它很可能把你打造成一个可怜兮兮的孤家寡人。要想在社交这条路上走得更顺利,我们一定要学会做一个有谦和力的人。所以,收起你的臭架子!别摆出来惹人厌!还是先放下你那摆了很久的架子吧!当你真正放低姿态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时,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友谊与微笑。 有些人,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总在人前摆着一副高傲的架子。却不知越是这样,别人越会对他皱起眉头。其实,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大家还是喜欢和那些谦虚谨慎、随和友善的人做朋友。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内心的那种自命不凡的高傲。因为只有放下架子,你才能看到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友谊。 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能看到的。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由于骄傲,他们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他们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其实很多人都爱在人前摆摆架子,让人觉得自己是有身份的人,很有学问也很有能力。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却不知自己的自得给对方带来了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尤其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过分地抬高自己,会让对方备受压抑,结果可想而知,人家一定会对你敬而远之,想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绝对是不可能的。 要想和别人交朋友,首先就要懂得放下自己的架子,用谦卑的心去接近对方,感动对方。即便自己很优秀,也要表现出还有很多地方要向对方学习的姿态。只有这样,交谈的氛围才能更加和谐,你也更容易靠近对方的心灵。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跟自视清高、自以为是的人打交道。 据说有一位外国人早晨路过一个报摊,他想买一份报纸却找不到零钱。这时他在报摊上拿起一份报纸,扔下一张10元钞票漫不经心地说:“找钱吧!”报摊上的老人很生气地说:“我可没工夫给你找钱。”从他手中拿回了报纸。这时又有一位顾客也遇到类似的情况,然而他却聪明多了。只见他和颜悦色地走到报摊前对老人笑着说:“您好,朋友!您看,我碰到了一个难题,能不能帮帮我?我现在只有一张10元的钞票,可我真想买您的报纸,怎么办呢?” 老人笑了,拿过刚才那份报纸塞到他手里:“拿去吧,什么时候有了零钱再给我。” 第二位顾客之所以会成功地拿到报纸,就是因为他付出了一份尊重,所以打动了人心,尽管他没付一分钱,却得到了报纸(当然,有了零钱还是要付的),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 按理说,第一位顾客也是愿意付钱的,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由于自己没带零钱会给售报的老人带来找零钱这样不必要的麻烦,也就是说在除了报纸的价值之外,老人还必须向他提供额外的服务。而第二位顾客却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特别为这一点向老人表示了自己的道歉和感激,而且非常有礼貌和涵养。这种礼貌和尊重使气氛变得十分友好和谐,接下来的协商也会就这样很顺利地完成了。 简简单单买一份报纸,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就是从这样一个很平常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放低姿态对于一个人来说会收到多么大的效果。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彼此的交谈更加融洽和谐,还可以在进一步的沟通中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社交的艺术,你没有必要一味地摆出一副高傲的架子,放下它,也许你将会得到更多。 宋忠友不久前去参加一个非专业性会议,到会60多人,没人认识他这个处级干部,也没人理他。他自己由于当了几年官,已经养成了让别人找自己搭话、围着自己转的习惯,当然不会主动去找别人聊天。结果游玩时,别人成群结队,有说有笑,玩得很开心,而他却独自一人,玩得很乏味。宋忠友这时候才想到,自己真的很少找别人聊天,天天又板着一副面孔,别人当然不会与自己结交。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就主动找别人聊,会议结束时也交了几位朋友。 越是摆架子,挖空心思地想得到别人的崇拜,你越不能得到它。能否获得别人的崇拜,取决于值不值得别人尊重,有无虚怀若谷的胸襟。 身处的职位越高,越要求你具备相应的威严和礼仪,不要摆架子,扮“黑脸”,“翘尾巴”。即便是国王,他之所以受到尊敬,也是由于他本人当之无愧,而不是因为他的那些堂而皇之的排场及其身份、地位。 真正有骨气的人并不看重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富,也不看重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利;而是用这些权力和财富去为更多的人造福,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架子与权力和金钱无关。一个只会靠端架子摆威风树立自己威信的人,那他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孤家寡人,越活越辛苦,越活越没有意思。 文/Danny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说话的音量,决定了你的高度

俗话说:自古贵人声音低。 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价格亲民的大排档,不管人多人少,都是闹哄哄的,但去西餐厅或者高档点的中餐厅,环境都是优雅安静的。 也就是说,音量大,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 01 我有个堂叔,嗓门非常大,他总说只要他吼一嗓子,方圆三里都要抖一抖,因为他的大嗓门,他自豪不已。 有次我们村和别村因为争地的事情有点小摩擦,我堂叔说让他来解决,看他不把对方的气焰给压下去。 我那时候还小,以为他出马肯定能把事情办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差点打起来。 最后请了村里一个读书的老先生出马,两村的代表在我家聚头,我以为非得打起来不可,没想到会开了不到两个小时,就不声不响地解决了矛盾。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老先生说话总是温温吞吞的,没有一点我堂叔那种大嗓门的豪气。 他带头开个会,竟然把我堂叔都解决不了的事情给解决了,实在是震撼到我了。 我们总以为嗓门大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其实靠嗓门引人注意,大多是没什么本事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一声不响,也能使方圆三里抖一抖。 张飞的声音能吓退兵马,可他还是做了闷声不响的刘备的小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如果嗓音能解决问题,驴都能统治这个世界了。 02 刚毕业的时候,领导带我去见两个客户,约在一家粤菜馆。 我看他们中间有个人很有派头,穿的西装革履的,说话声音也中气十足,另外一个则闷声不语的,说话半温不火的。 我当时刚出社会,还不知道怎么看人,就以为这个中气十足的是领导,于是一个劲地和这个人套近乎,一直给他敬酒讨好他。对那个说话温文尔雅的人没放太多心思。 酒过三巡之后,本以为订单能敲定,我拍着我一直讨好的那个人的背说:兄弟,如果合适,我们就把订单给签了。那个人也是醉醺醺地说:我做不了主啊,得问我们刘总,然后指着和他一起来的那个人。 我酒一下就醒了,原来我一直讨好错了人了,那个中气十足的是个兵,相反温文尔雅的这个却是个领导。 好在带我的经理也在,他和刘总一起慢慢的品茶,我们还在劝酒的当口,他们已经把合约定下来了。 回去的路上,领导和我说:不要看大声咋呼的人就以为是领导,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从不显山露水的,相反倒是那些虾兵蟹将最喜欢耀武扬威。 03 那些真正有格局有实力的人,因为他们这种人所谈论的内容,经常牵涉重要的机密,名人的隐私,大金额的金钱数据,所以,压低声音成为他们沟通交流的要求。 另外,那些成功的,有修养的,有社会地位的人,通常都是敏锐聪明之人,相互直接交流,不费劲,更用不着大力气嚷,所以音量也就自然而然低下来了。 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一书中描述了白领和普通工人的区别,白领轻声细语讲话,普通工人则大声叫喊。 在高档小区,你很少能看到大喊大叫的不文明现象,但是在普通的民房公寓,则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家在大声说话和歇斯底里般的争吵。

Read more

一个人对待友情的修养是怎样的

前些日子,去老罗的公司喝茶。老罗的公司最近在上新品,他叫我去无非是让我帮他看看一些数据。 而他也正委托另一个朋友在做市场调研。 正巧那天,另一个朋友做完了调研报告和数据,给老罗拿来。 老罗二话没说,便起身把秘书叫进来,说可以让财务负责打款了。 那个朋友好像是刚做了小团队,可能也未经历太多。面对老罗的爽快,有点手足无措,竟然有点恐慌,连连说:不急的,我们是朋友,哪怕免费做,我也乐意。 老罗笑了笑,我们是十多年朋友了,该收的钱收下。钱和朋友分开处,最愉快。 老罗说得朴实,接着和我聊天。 老罗开着一家同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他说,‌‌“我不太喜欢因为结交了一个朋友,而拼命希望他为你免费创造价值。我喜欢主动谈钱,也喜欢和主动谈钱的人做朋友。主动谈钱不是大方,恰恰是彼此的分寸感,金钱和友情分得越清楚,就越能够长久下去。‌‌” 想起一句话:不占朋友的便宜,是一个人对待友情的顶级修养。而好的友情,真的都很贵。 ******** 我见过一对好闺蜜的翻脸。 事情很简单,一个朋友开了个店铺,离闺蜜家很近。每次都会找闺蜜来帮忙看店铺。她的闺蜜是个全职太太,可能在她眼中,就是不干活的女人。 出去玩了打电话给闺蜜,去聚餐了打电话给闺蜜,看电影了也打电话给闺蜜。无非是,你帮我看一会店。 就这样,一直到某一次,闺蜜终于忍不住了,说,你这样有点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了。我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 那个朋友说,不就是顺便看个店嘛,又不是每天。好朋友之间帮忙是应该的。 闺蜜终于发火了:其实,我的时间也很宝贵。麻烦下次来请我看店,付我工资。 文中那个闺蜜最后和那个朋友撕破了脸。她问我:她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该和她撕破脸。 我说,好的友情都很贵。真正的闺蜜,是那个你舍不得麻烦的人。 ******** 不是朋友会做蛋糕,你就可以每天免费去吃喝; 不是朋友会画图纸,你就可以理所当然认为装修有保障了; 不是你朋友在国外,就应该为你跑遍整个城市只收你物品的贴牌价; 不是你朋友开咖啡店,你就可以每天12小时坐在里面占着位置不点一杯咖啡; 不是你朋友没有工作,你就可以指使她做这做那。 友情不是理所当然的索取,而是珍惜真爱所有的付出。为对方该得的一切付费,是你对友情最好的表示。

Read more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

有一种人,他们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不紧不慢;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真诚而温柔地对待他人。 这样的人总是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舒服,身上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美好。 一个人的言行,正是赋予生活的样子,请记住:没有人有义务通过连自己都不在意的言行,去发现优秀的内在。 北京饭店有位理发员朱殿华老师傅,他给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了。据朱老师傅回忆,每次总理都会来到门口迎接朱师傅,握着他的手说:“老朱,又麻烦你走一趟了。” 有一回,朱师傅给周总理刮脸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朱师傅没有提防,总理的下巴被刀子划破了一个口子。朱师傅惶恐不已,连声道歉:“总理,真对不起你,我工作没做好……” 周总理大笑起来:“怎么能怪你呢,都是我不好,咳嗽的时候,没有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子躲得快,要不……哈哈哈!” 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了周总理良好的个人修养,体现了他骨子里的善良与温和。一言一行间,就是灵魂的模样。 我们观察判断一个人,通常从他的言行开始,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是用内在的气质和涵养,在岁月的沉淀下逐渐打磨而成的。 曹雪芹写多愁多病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善良懦弱的迎春是“肌肤微丰,温柔沉默”,写精明强干的探春则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忧郁的人眉头紧蹙,宽厚的人眼神温和,自信的人自然嘴角上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影响整个人的体态、外表、内心。 一个自持修养,精致律己的人,他的言行不会恶劣,生活不会痛苦。 被称为“上海最后的贵族女子”郭婉莹郭四小姐,文革时期沦落去扫厕所,即使在那样的岁月里,她依然细心打理容貌,于煤球炉上蒸蛋糕,看书的时候用镊子翻书,她的言行仍然透露着着从容和优雅。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人:穿金戴银,大牌服饰包包,却仗着财大气粗,便对人颐指气使,毫无礼仪,言行不善。 一个美的人,绝非肤浅的外表,它是一个人剥离了外表之后的素养,是放在瀚海人群里也能一眼分辨出的气场,这是灵魂的样子。 一个人去饭店吃饭,吃完准备买单时,发现忘了带钱,他忙对店老板说明原因,并承诺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门。 这情景被一个无赖看到了,他也进饭店吃饭。吃完后学着那人的样子说忘了带钱。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让他买单不可。无赖不服道:“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帐,我就不行?” 店老板说:“人家吃饭,正襟危坐,喝茶一杯一杯酌,吃罢掏出纸巾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而你狼吞虎咽,脚搭着桌子,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分明是个无赖之徒,我岂能给你赊账!” 兰彦岭曾说过:“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一言一行,都将被人看在眼里,所体现的正是我们的修养,是我们灵魂的模样。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这些年,你到底是怎么度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先别急着回答,因为你的言行出卖了你的内心,你的过往都写在了脸上。 眉梢眼角见清风明月,举手投足里赏心悦目,落魄的岁月里依然保持优雅与从容,这就是灵魂最美的模样。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