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都是靠自己一点点赚来的

1、适当的麻烦别人,其实可以增进友情的 朋友辞职了。这是她第二次从一个公司迅速辞职,上一次她干满了三个月,这一次,她只干了一个月。两次辞职的理由一样:领导和同事侮辱她。 她痛斥着领导的“罪行”,列举着同事对她的不公,仿佛那个公司是人间地狱,鞭笞着她的自尊。 朋友本科毕业于一个一般的学校,能力也不太出众,刚进公司时,业务不太熟练,别人干一个小时的,她可能要干一天。 所以,她常常很晚下班,用加班后的时光,继续完成今天的工作。 有一次,她清楚的听到厕所里有人议论她:“新来的那个实习生做事好慢啊,业务真不熟练,不知道怎么进来的。” 她听完勃然大怒,又不敢冲出来跟别人吵架,于是,愤愤不平,心情变差,心想:“我慢跟你有关系吗?吃你家饭了?” 第二天,她因为效率低,耽误了整组的工作,领导找她谈话,让她务必提高效率,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 她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她说:“老板只知道业绩,他知道我昨天加班了吗,他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我说,“老板好像不需要知道你有多努力,他们只需要知道你完成任务没。” 她生气的说,“她践踏我的自尊。” 我奇怪的问朋友,“你为什么不请大家帮你,为什么不向前辈询问更快的方法。” 她挠挠头,说:“我为什么要低头求他们,我可以自学啊!虽然慢点。” 我说:“适当的麻烦别人,其实可以增进友情的。” 她愤愤不平的说:“我不想求人,也是有自尊的!” 2、这才是勇敢的辞职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写着一句话:人和人生来不平等,因为家庭背景、身高体重、基因遗传都不一样,但一定要说平等,想必就是自尊了。每个人都有生来平等的自尊。 可是,这位朋友在乎的,真的是自尊吗?百科对自尊的定义是这样的:自我肯定。 心理学上,自尊是个体对他人形象的主观感觉,可以是过分或者不合理的。 这位朋友的自尊,很明显,已经到了不合理的地步。 这样的故事很多,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坚决不给领导买盒饭。 一位饥饿难耐的路人,坚决不吃饭馆老板给他的东西。 哪怕领导和饭馆老板,都没有恶意。 其实,在职场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这种玻璃心打垮的。 我曾经在刚入职场时,在日记本上给自己写过一句话:“在一无所有的日子里,只要不违背原则,我可以不在乎自我得失,只一心一意的奋斗努力。”

Read more

老公抱怨老婆“整天在家闲闲不用工作”

在亚洲国家里,许多家庭还是维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交由老公在外养家,老婆则在家中带小孩。虽然已经进行了职责分工,但还是有不少老公会认为,老婆在家就是“闲闲没事做”,认为对方比出外打拚的自己轻松许多。 一位美国刺青师就引用了心理医师的案例,跟大家讨论这样的情形,也希望丈夫可以体谅家庭主妇的处境。刺青师瑞秋(Ryshell Castleberry)在脸书上分享了这则故事,一位丈夫罗杰斯(Rogers)来找心理医师抱怨,他表示自己在银行担任会计,而他的老婆则在家中当家庭主妇,“但她总是闲闲没事做!” 心理医师问他:“那谁为你的家人做早餐。”罗杰斯先生回:“我老婆,因为她没工作。”心理医生又问:“你老婆几点起床?”罗杰斯说:“她会比我早点起来,因为她要准备一些东西。她要带孩子们午餐的便当,帮他们穿衣、梳头,盯着他们吃完早餐后有刷牙,替他们确认学校要带的东西。她也会跟小宝宝同时醒来,因为她要换尿布跟喂母乳。” 心理医生又问:“孩子们都怎么上学?”罗杰斯说是老婆带他们上学,“因为她没工作。”心理医生问他知道老婆送小孩上学后,在家做什么吗?罗杰斯回答说老婆通常会外出做完一次的工作,包括缴帐单、去超市买菜跟生活必需品等等,“然后她回到家会喂宝宝吃午餐、喝母乳、换尿布、哄宝宝睡觉;还必须整理厨房、洗衣服、打扫家里…妳知道的,因为她没工作嘛!” 心理医生问:“那你下班回家后,通常都做些什么呢?”罗杰斯毫不犹豫地回答:“休息啊!在银行的一整天太累了!”心理医生问:“那相对的,你老婆都在干嘛?”罗杰斯说:“她会煮晚餐,服务我跟照料小孩。晚餐后她会洗碗筷,再打扫一次房子,然后陪小孩做功课、陪他们洗澡、帮小孩换睡衣、换尿布、泡温牛奶。她半夜会常常起来喂奶、换尿布,而我不用,因为我要明天要早起上班。” 心理医师听完后,只回了他一句:“你老婆必须做这么多事情,你却抱怨她不用‘工作’?”她表示这样的生活是很多家庭主妇的日常,她们必须从一大早忙到晚上,却被丈夫抱怨“不用工作”,“成为一位家庭主妇虽然没有证照,也不会领到薪水,但她的确是家庭生活中的关键角色!好好感谢并欣赏你的妻子、母亲、奶奶、姐妹等人,因为她们的牺牲是无价的!” 这番言论也获得了64万名网友按赞,指出家庭主妇长期备受轻视,但她们为家庭的奉献却非常伟大,“这就是我每天的日常,我根本是位超级好老婆”、“噢你觉得老婆都不用工作,每件事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完成?”、“我每周必须工作55小时,还是得帮他照顾小孩跟打理房子,原因是我是他的‘未婚妻’”、“就算连妈妈是职业妇女,其实也常需要做这些事,我就是这样,没办法,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妈妈们真的超级伟大,别忘了互相体谅、尊重,关系才会健康长久啊!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傻瓜最傻的表现,就是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傻

办公室新来了个小姑娘,试用。中午吃饭,我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没个伴,就请她一块吃。 饭间闲聊,我说你以前在哪儿工作来着?她说XX公司(一家大公司)。我说那不错啊。她一本正经地说,是呀,但是我觉得刚开始工作,起点太高了也不好,所以想从低起点做起,这样还有上升空间。 我看着她,头有点晕,遂转移话题,问她有没有男朋友。 没有,她说,还没考虑这个问题。 我默默点头,觉得没法愉快地聊下去了。 后来我就琢磨,这姑娘看着机灵懂事的,可怎么就那么不实在呢。 一个二十好几的姑娘,说没考虑过感情问题,我纵是智商再感人也没法相信啊。你说至今没碰到合适的,或者一大堆人追你你都看不上,我都信,但要说你还没考虑过这事,也太那个了,现在小学生都知道谈恋爱了,咱不至于发育那么晚吧?你跟我装纯情,有啥意义,我又不是组织派来考察你生活作风的。 还有工作问题,咱都不是富二代,哪个不想有个好起点,然后越来越好?我也不算孤陋寡闻,但还真没见过放着好单位不去,非要换个一般的,以体验步步上升的快感的。这是生活,不是网游,你走错了道可不是点一次again就能重新开始的。 后来事实证明,这姑娘就是在那家大公司没过试用期,不得已离开的。其实你实话实说,我绝对不笑话你,因为咱都知道留在那里的难度。反而事情被你一虚构,倒显得可笑了。 其实跟这姑娘犯一个病的人为数不少。很多事情,明明说实话就挺好,但有些伙计非得东扯葫芦西扯瓢,一本正经地逗你玩,搞得你心烦意乱。 这毛病的根源,我想一方面是人有自我伪装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跟原生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 我们虽然口口声声地说着“诚实是美德”,但很多家庭,其实并不鼓励孩子说真话。为了让孩子显得懂道理、守规矩、有教养,很多家长早早地就教会了孩子虚伪。那些懂得向不喜欢的人示好、违心地拒绝自己想要的糖果、明明讨厌幼儿园却一口咬定自己喜欢去的孩子,往往会得到表扬和鼓励。 我见过一个老太太,为了让小孙子不乱买玩具,跟他定了这样规矩:你越说想要的,我越不给你买,你说不要了,我才买。这招效果很好,孩子去了商店基本都不会哭着闹着要,只会拿着喜欢的看,奶奶问他要不要,他会说“不要”,然后奶奶就满意地买给他。 可以想见,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多么习惯性地伪装自己,多么怯于表达真实的自我。当“说假话对自己更有利”的认识在一个人心里根深蒂固,他就会在明明可以说真话的时候,不自觉地选择说谎。这很容易让他给别人留下不实在、不坦诚的印象。 而且,一个对别人特别不诚实的人,往往对自己也会如此,他会下意识地压抑本我,不允许真实的自己冒出头来,而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自我,会不停地提醒他干扰他,破坏他辛苦维持的美好假象,于是各种累,各种拧巴,各种不知所措便应运而生。 人有许多积极心理品质,真诚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它对一个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和谐,以及外在人际关系的繁荣都有重大意义。 前段时间我看一本家教书,讲到“对孩子来说,实事求是,是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说得太对了,一个不懂得实事求是的人,你能指望他的人格健康、完善、美好吗?你能相信他可以在社会上得到众人的支持和拥戴吗?你觉得他会快乐吗? 还记得当年那个因ATM机出现漏洞而多次恶意取钱被判无期的许霆吧,最初他靠着网友们的强力支持,得以平反,但在重审的法庭上,这厮居然声称自己多次从出错的ATM机里取钱,是本着“替银行保管钱”的目的。这显然是在侮辱全社会的智商了,直接导致网友全体倒戈,称其无耻,连公诉人都认为他没有彻底悔罪的表现。 其实如果他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一时起了贪念,做了错事,以后不会再犯,问题也不会太大,但他非要说那么个蹩脚的谎,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真是太不明智。 可能许霆以及很多跟他类似的人之所以敢睁眼说瞎话,一来是习惯了说慌,二来,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以为自己稍微动动小脑瓜就能把别人玩弄于鼓掌,以为那点瞎话不但能瞒天过海,还能显示自己博大的智慧。 可是其实呢?其实你玩儿的是你自己啊。 聪明人最聪明的地方,就是认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聪明。而傻瓜最傻的表现,就是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傻。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能准确判断别人是比自己更聪明还是更傻,也便不能预测自己的假话会不会被对方察觉。那么,除非万不得已,不如实实在在地说句真话。因为一旦假话被看穿,后果往往比那句不太好听的真话糟糕得多。一句假话给你减的分,可能一百句真话都补不回来。当然,善意的谎言除外。 人说假话有很多种原因:为了逃避惩罚、为了获得利益、为了赢得好感……必须得承认,有些假话是有必要的,比如称赞女同事新做的怪异发型,或者借口生病推掉不想参加的聚会,此类假话无伤大雅,可以理解和接受。 但更多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了一些完全没必要的谎,类似开头所讲的小姑娘,其实就是一种过度的自我防御——明明很安全,却非要用虚假的伪装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伪装得过了头,自己累,别人也不舒服。

Read more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控制自己的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说过一段话:“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 “分配时间” “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这个星球上,仿佛人人都有一份梦想清单。所谓梦想,就像是那十米开外的东西,人们觊觎着它,却又不砸开那一米的铁链条。 有人说:我从下个礼拜起就要开始健身了。 有人说:等我赚够了钱,我就要多陪陪家人了。 可是,永远永远不要听人们口头上的清单;不要以为他们一直念叨的,就是对他们最重要的。因为,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 比如,有人问心理医生:“我女儿今年2岁,她爸爸经常出差,回来的时候想抱女儿,女儿会说不要爸爸。请问发生这种事情,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儿?” 医生回答:“干嘛要教育孩子,这是父亲应该承受的。” 这位父亲把99%的时间给了工作,只留1%的时间给女儿,就必须要承担这种时间分配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也是在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他更愿意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时间成就的价值” 许多人都对家人和子女说过这样的话:“我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吗?” 这句话就是个十足的谎言。因为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人宁可把时间花在打牌、喝酒、聚会、玩游戏这些事上,也不会去陪伴家人。 时间的重要属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当你选择了做A,就势必不能选择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一个身份对一个人特别重要,那么他一定会在时间的有限疆域里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地盘,死死捍卫,不容松动,在这个地盘之外,再去规划别的。 世间的角色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角色。 乔布斯和宫崎骏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他们就是认同个人成就高于家庭价值的人。 “花掉的每一分钟” 你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吃喝玩乐而不是学习上,那么你就是一个及时行乐或得过且过的人,就别指望自己突然发愤图强、也别制订那些根本不会去实施的计划了。 我的几个朋友在国企里天天嚷着辞职创业却没有任何动静,是因为他们就是最适合在国企工作的人。 我从来抽不出时间运动,是因为我根本就是个体质静态又短视的不在乎健康的人。 我们花掉的每一分钟,都是由我们的本质和信仰做基础的。 爱丽丝·门罗带大了四个孩子,也实现了写作的梦想;和她类似,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后、睡觉前的那几个小时来写作。他们不用说,时间可为他们证明,他们是谁,什么对他们重要。 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 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Read more

什么样的人值得你深交

1:既能共苦,又能同甘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共苦往往容易,而同甘有时却很难。多少共同创业者反目,不是因为不能一块吃苦,而是经受不住成功后利益分配的考验。能在利益面前依然保持平和理智的内心,并与你分享的人,值得交往。 2:不嫉妒你的优点,又能提醒你的缺点 你有优点,真心为你感到骄傲;你有缺点,不会因此而嫌弃你,而是真诚地提醒你改善。 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即使不改善也依然会与你交往。这样的人,是个与人为善的人,值得交往。 3:有孝心,有大义 有孝心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大的恩人,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很难想象这个人在危急时刻不会戳你一刀。 孝敬父母不是做在表面,而是能用长期的行动关心父母、陪伴父母,在关键时刻能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4:正直真诚 做人正直,不藏私心,甚至有时候为了正直会得罪你,说明这种人的内心是有分寸有原则的。 今天能为了正直得罪你,明天才有可能为了你们的友谊不惜一切保护你。遇到正直真诚的人,不要被他们冰冷的表面吓跑,这种人值得交往。 5:人格独立,内心强大 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改变态度。 这样的人,假使你有一天落魄了,一定会伸出一只手拉你一把;如果你有一天发达了,他依然会指出你的不足,防止你飘起来。这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值得交往。 6:心有灵犀,无需多言 无需过多的语言,也能理解你,说明跟你有相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跟这样的朋友交往,你会觉得很轻松,即使产生矛盾也能轻易化解。 最后,如果你想要交到值得深交的朋友,首先你得成为值得深交的人。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对不起,有些事情我永远无法习惯

不习惯不公平,不习惯不被尊重,更不习惯被欺负?或者说,潜意识里,你不愿意习惯这些恶的、丑的事情?郑重地请你也不要轻易习惯。因为习惯就意味着默认和接受,意味着不再质疑、心安理得甚至无动于衷。 1. 前天晚上老秦喝醉酒回家,我很生气地跟一个姐妹吐槽,她听完我的控诉后,淡淡地说:你家老秦那么爱喝酒,又不是第一次醉酒回家,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这么愤怒?你怎么还不习惯啊?别跟自己过不去了,早点睡吧。 我知道她是在安慰我,也并无恶意,可还是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什么叫我怎么还不“习惯”啊?“习惯”,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这个朋友的言外之意,我应当对老秦醉酒这件事习以为常并适应才对。 可是,即使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无法适应他酒后东摇西晃的样子,也无法接受家里酒味冲天,见到他呕吐依然想杀人。 是的,有些事情即使发生过一百次,我依然觉得不习惯,或者说,潜意识里我不愿意去习惯。 我的前同事许姐是南方人,她十九岁来西安读大学,毕业后则留在西安工作,并嫁了个老陕,可是每到冬天,她都会怀念家乡的冬天,她总说,家乡的冬天天气没这么冷,也没这么干燥,空气更不会如此糟糕。“真不习惯北方的冬天啊。”她总是这样感慨。 她每次这般碎碎念时,我们另一个同事都会撇撇嘴,背地里曾说:“都在西安呆了十多年了,有什么不习惯的?不就是在南方长大的么?显摆什么呀,不习惯回南方去啊。” 这个同事觉得许姐太矫情了,别人都习惯,凭什么你不习惯?就你是金枝玉叶豌豆公主?这位同事背后说许姐的这些话,许姐也有耳闻,她是这么回答的:别说我在南方长大,就算我只去过一次南方,喜欢那里的气候和空气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要习惯寒冷、干燥和雾霾呢?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习惯不美好的事情、糟糕的事情,甚至不合理的事情呢?为什么大家都好像很习惯很适应,我们就也要习惯和适应? 2. 我有个网友,她结婚第三年时老公出轨了,她很坚决地和老公离了婚。半年后,因为老公一直表示绝不再犯,还在她父亲生病时鞍前马后地照顾,她和老公就又复婚了。原以为破境重圆,老公会格外珍惜他们的第二次婚姻。结果半年后,老公竟又去沾花惹草了。这一次她彻底绝望了,再次提出离婚,婆婆不想让他们离,劝她道:哪个男人不偷腥啊,看紧点儿就是了,再说,他又不是第一次出轨了,你应当习惯才是啊。这次咱狠狠收拾收拾他,给他个教训就行了,为了孩子就别再瞎折腾了。 我这个网友当时非常气愤,他出过一次轨,我就应当“习惯”吗?所以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吗? 网友果断和老公离婚,老公再次痛下决心请求她的原谅,她却已经“奴心似铁”了,并且表示绝无复合的可能。因为,真的无法“习惯”老公的“习惯性出轨”。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因为你经历过一次或几次,哪怕是很不幸很残忍的事情,当你第二次经历的时候,大家就觉得你应当“习惯”了,你应当应付得来。可是凭什么我们“不幸”过一次或者被欺侮过或者被恶心过甚至被强奸过,我们就要平静地面对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3. 多年前看一个战地记者写自己在波黑战场的经历,他说,虽然每天看到难民,看到孩子、老人、妇人在受罪或者死去,还是觉得非常痛心,无法接受这样的人间炼狱。 是的,永远无法接受,当然更无法习惯。 我曾做过一年的语文老师,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开学没多久年级要集体定辅导资料,年级组长让各班语文老师把班里订资料的人数汇总到一起收费。当时和学生说的是25块钱一份,收钱后年级组长却让每个学生按20块交,我当时还傻乎乎地不懂为什么,后来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回扣”。 直觉告诉我,这回扣不应当拿,但如果别的班都收25元,只有我们班收20元,岂不是把别的老师拿回扣的事情暴露了吗?我于是悄悄问我信任的一个老教师,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她当时回答,当然是拿啊,大家都这样的,习惯就好了。 我却非常忐忑不安,因为据我所知,班里很多孩子来自大山里边,家庭特别困难,不是说他们家庭条件好我就应当坦然地拿回扣,而是他们的贫穷加重了我的不安。 后来我拿到那笔钱,大概200多块(当时我一个月工资1000左右),我总觉得那200多块钱非常扎手,后来决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那份钱给班里的孩子们订了很多杂志,学生们很享受阅读的快乐,也开阔了眼界,好多学生觉得我“开明”“慷慨”,然而,我却一直觉得欠他们一个真相,那就是,那笔钱其实是他们的,他们老师没想象中那么大方。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我没有继续做老师,这个回扣事件,我却一直念念不忘,偶尔我会想,如果我继续做老师,我会习惯吃“回扣”吗? 我想应当不会。有些事情,我永远无法习惯,也不愿意习惯。 我讨厌满口脏话的人,讨厌男人随地小便,讨厌缺斤短两,讨厌捉弄小孩……即使听过很多脏话,即使偶遇过很多次男人随地小便,即使被缺斤短两很多次,即使经常看到有人逗小孩子,我依然觉得不习惯,依然觉得脏话刺耳,随地小便没素质,缺斤短两可恨,逗小孩子很无聊。 我还不习惯不公平,不习惯不被尊重,更不习惯被欺负。或者说,潜意识里,我不愿意习惯这些恶的、丑的事情。

Read more

比共享单车更暴露人性的,是医院的病房

医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是一个人的起点,也可能是一个人的终点。宛如一面镜子,进来之后,照尽生离死别,人情冷暖,还有赤裸的人性。 ——伴读君 01 三年前,一位农民带着身患肾脏恶性肿瘤的女儿四处求医,被多家医院拒收,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一所大医院,跪地哀求医生。 一位泌尿外科医生明知道这个手术风险太大,治愈率几乎为零,但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经过精心手术,女孩身上15公分的肿瘤被完整地切了下来,但在缝合的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经过专家的鉴定,医生没有任何过错。 但家属不依不饶地在医院打横幅,跪在地上抱住出门诊医生的大腿哭喊:你把我也杀了吧。 纠缠了将近一年,这名医生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患上抑郁症,最终跳楼自杀。 02 4月大的男婴,因反复咳嗽高热40余天入住某医院,医院诊断了病因,建议家属完善相关检测,家属拒绝。 父母将孩子丢弃在病床离开医院,医生打的电话多次无人接听。 在医护人员告诉他们,丢弃孩子属于遗弃罪后,家属回到了病房。尽管医生反复交代检查和继续治疗的必要性,但他们依然执意要求出院。 后来孩子父母再次来到医院将孩子丢在急诊科后失踪。 孩子病情危重,医务人员在无人缴费的情况下开始实施抢救。 孩子父母受访时称“孩子其他的治疗我们都没有参与意见,是因为医护人员没有联系我们”,他们向记者展示了仅有的几条短信:“孩子正在抢救速来”,“宝宝抢救无效已转送太平间”。 但据移动提供的通信详单显示,医院实际上一共向孩子父母和爷爷发送了25条短信,“因为打不通电话,我们才会发短信告知。” 孩子入院后,家长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来签字同意用药,一次是孩子病亡。 医院为孩子治疗并垫付3万多元医疗费;孩子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要求医院赔偿30万。 孩子奶奶在科室门口大哭:“你们是怎么把孩子弄死的?你们要坐牢!要偿命!” 医生当时就问要不要尸检明确死亡原因,家属拒绝了。 03 医院收了一个不到30岁的高危产妇,之前有两次流产经历,这次在引产的过程中,子宫破裂,大出血,连羊水都是血红色。 当时最坏的情况是产妇和孩子都保不住。 医生用最快的速度将孩子“拿”了出来,保住了,但产妇子宫破得很厉害。

Read more

饭局上最忌讳说的5句话

年终岁尾,朋友聚会多起来,喝酒助兴自然也少不了,但你也许不知道,酒局或饭局中,不能随意说话,不然就会很扫兴,那到底哪些话是不适宜说的呢?大家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饭局上最忌讳的5句话: 1. 别说 “你胖你少吃”! 正解:胖就少不了吃的! “胖少吃”这句话是不能随意说的, 毕竟,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吃的呀, 所以,何必说这种令对方不爽的话呢? 2. 别说 “下次我请客”! 正解:下辈子我再请! 如果你真的要请客 到时候付出行动就行了 不用在嘴巴上说出来 免得人家听到后一直惦记着 或等着你什么时候才开始请客 也就是说你提早说了请客 如果你不及时请客 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烙下话柄 人家也许就会说 “等你请吃饭,太阳都下山了”…… 3. 不要轻易问“这菜多少钱”

Read more

怎么让自己人缘更好,不被讨厌?日本精神科医师的 5 点建议

正义魔人、狐假虎威、性格丕变、背后中伤…… 职场上潜伏的「麻烦人物」简直花样百出!要怎么避免让自己变成这类令人讨厌的「麻烦人物」呢?我认为,只要别表现出「不满情绪」就能做到。 我要传授的,是避免让自己成为充满负面情绪「麻烦人物」的技巧。为了消除人际关系的压力,在职场上悠然自得地发挥表现,这几点你绝对要会: “认清「自己是不愉快的」” 避免连自己也变得不满的第一步是,认清「自己是不愉快的」。不仅要认识不满,还要在没人听见的地方,把「我现在很不高兴」这句话说出口。虽然把情感化为语言看似愚蠢,但却非常重要。 烦躁与愤怒,本来就是自己不想承认的情绪,不满亦是如此。可是,如果不承认烦躁与愤怒的存在,就无法处理这些情绪。首先在自己的情绪贴上「不满」的标签,再开始对不满展开对策。 “用「阅读」扩大关心的幅度” 要扩展新的兴趣与关心的事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最好是阅读自己有兴趣的领域的书籍。即使喜爱的主题有限,但只要阅读就会有新发现,并且能重新认识过去已知的事物,处处都会有引起兴趣或关心的新刺激。 虽然因为网路普及,使得书籍的销售量下滑,但是花钱就能读到一个人长年累积的宝贵经验,或是耗费劳力产出的内容,是非常值得感谢的事。 心里知道「自己经常不满」的人,试着买本自己想看的书吧!不断累积小小的发现,便能慢慢地消除你的不满。 “让身体定期地「运动」” 实际上,慢跑或健身车等缓和、单纯的有氧运动,能活化大脑并消除不满与忧郁的情绪。 藉由轻度有氧运动消除不满的机制有以下 4 点: (1)使人心情好的化学物质〈脑内啡等〉的分泌变得活跃。 (2)提高减轻不安与忧郁的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等〉的浓度。 (3)抑制压力贺尔蒙〈皮质醇等〉的分泌,并保护大脑。 (4)增加大脑的神经细胞。 (1)容易不满且运动不足的人,(2) 的血清素浓度太低,并且会因为 (3) 的压力贺尔蒙而使大脑受损,结果可能导致大脑变小。目前已知患有忧郁症等疾病的人,掌管记忆的脑部「海马回」的神经细胞会减少。我们也知道轻度的有氧运动能像 (4) 增加大脑的神经细胞。换言之,定期地活动身体,能打造出难以不满的大脑。

Read more

婚姻里,男人最怕没有安全感

众所周知,女人最需要安全感,但实际上,安全感并非女人的专利,面对婚姻,男人也需要安全感。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男人心中的安全感。 其实,婚姻里,男人最怕没有安全感。 就像很多男人认为“太漂亮的女人不适合结婚”;他们不喜欢妻子是“女强人”;当妻子在外穿着暴露时,他们也会感到介怀。 在这些表面的“安全感”背后,隐藏着男人最深层的安全感需求。 01 婚姻里,男人所需要的安全感 1.男人需要妻子的忠诚 所谓“太漂亮的女人不适合结婚”,其实透露出的是男人对自己的不自信,认为“太漂亮的女人”可能会看上比自己更优秀的男人。 此外,他们担心“漂亮的女人”具有更高的被勾搭或被骚扰的风险。就像潘金莲红杏出墙,问题究竟在武大郎、西门庆,还是潘金莲?也许每个人男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男人对“戴绿帽”的痛恨和担忧,其实有着进化层面的意义。进化心理学认为,在短期择偶中,男性更注重女性的外貌,而在长期择偶中,为了保证基因的复制,男性更注重配偶的贞洁。 妻子的忠诚,是男人安全感最基本的保障。 2.男人需要妻子在家庭与事业上的支持 出于生殖繁衍的本能,男人会看重家庭的构建。心理学研究认为,中年之前,男性较女性有更强烈的成就需求,较重视事业的发展。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发展,是男人的终极追求。现代男人面临着更严峻的生存与竞争的压力,“三十而立”的锚定思想,进一步影响着男人的择偶行为。因此,面对婚姻时,男人会考虑到妻子能否对自己的家庭、事业有所支持。 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是男人安全感的重要支持。 3.男人需要在妻子面前的价值感 人的价值会通过在关系中的被需要得以彰显,婚姻中也不例外。男人需要通过被伴侣的“需要”来感知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 每个男人都渴望被女人所尊重、需要、肯定、认可、赞扬、崇拜及仰慕,这也是大多数男人不喜欢“女强人”的原因,因为女人一旦过于独立、过于强大,几乎可以不再依赖于男人,此时,男人的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必定是缺失的。 电影《港囧》中,“倒插门”的徐来在妻子蔡菠的家族企业中工作,远离自己艺术设计的梦想,忍受着蔡家人的冷嘲热讽,一方面他觉得蔡菠精明能干,撑起了整个家庭,另一方面觉得蔡菠是“自己理想的敌人”,压抑了20年后,终于发出了怒吼“把大饼压成肉包子,我会有成就感吗?” 在妻子面前的价值感,是男人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02 婚姻里,安全感是相辅相成的 既然安全感对男人很重要,那么,又该如何获得呢? 安全感的获取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内部获取,自己给予自己;二是从外面获取。婚姻里,男人的安全感看似都与妻子息息相关,但归根到底,彼此的安全感是相辅相成的。 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维护,渴求在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彼此需要为这段关系注入足够的营养,相互滋养。物理学上认为,力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婚姻里的安全感,亦是如此。因此,男人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感,前提是为妻子、为婚姻注入足够的安全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