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生活应变能力

甜甜念小学三年级,成绩中上,平时也挺乖巧。有一天父母因急事没有回家,不知所措的她坐在门口哭了起来。六个小时后,当邻居发现时,孩子已经冻得感冒了。 这种现象,其实正是孩子缺乏应变能力的表现。父母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教导孩子如何从容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例如遇到突然停电时,怎样点蜡烛、开手电筒;遇到陌生人问路,应该怎样避免被骗;遇到瓦斯外泄怎样处理;父母突然生病了,如何拨打急救电话等等。 给孩子出难题,锻炼生活应变能力 生活中并不是随时都有训练应变能力的机会,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有一天妈妈在煮晚餐,爸爸着急地对欣欣说:「能不能帮爸爸去巷口那间『顺意商店』买一瓶醋啊?别忘了,快一点,妈妈正等着用呢!」 不一会儿,欣欣回来了,但两手空空。 「咦?」爸爸奇怪地问:「怎么没买啊?」 「那间店的醋卖完了!」 「那旁边的『老王杂货店』也卖完了?」 「……我没去。你要我到『顺意商店』的……」欣欣支支吾吾地说。 那天晚上,全家吃了一顿没有加醋的「糖醋鱼」。欣欣低着头,不停地扒着米饭…… 小女孩往往对错误比较敏感,当她感受到因自己的错误而让父母或他人不快时,会很快地改变自己,故事中的欣欣正是如此。因此,父母可适当且随机出「难」题给女儿,不管孩子是否解开了这个难题,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随机应变的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有助于孩子妥善处理问题、合理承担责任,以后若再遇到类似的事件,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得更圆满。 自我管理能力:为生活制订各种计画,并且按时完成 做事很有自制力,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遇到挫折、不如意,忍耐力较强;做事有计画,并因按时完成计画而获得成就感;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了解、控制自己的情绪,体谅他人的情绪变化……相信每个家长都喜欢这样一个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表现却往往与家长们的心愿相左。 一般来说,女孩的依赖心比男孩强,较喜欢且习惯家长为自己安排好一切,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甚至遇到了困难,她们最先想到的也往往是向父母求助。 正因如此,突显了女孩的某些问题:「女儿做事一向没计画,拖拖拉拉,每次做作业总需要大人提醒。」「女儿都八岁了,还不会整理自己的床铺,任性得很。」「女儿做事没主见,总是不能决定要穿什么衣服、买什么文具。」 其实,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怕孩子出错,所以处处提醒;怕孩子做不好,所以处处帮助;怕孩子选择错误,所以处处代办……长此以往,孩子也就养成了不能「自我管理」、习惯依赖他人的个性。 然而,不管你的女儿多么让你放心不下,总有一天都会走出你的怀抱。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会上当受骗,能够好好照顾自己,你是不是会很放心? 无数事实证明,EQ比IQ重要,所谓的「自我管理力」就是EQ的核心。教会女儿做一个不妨碍他人、友善、乐于助人且情绪正面的人,比教会她弹琴、英文、数学重要得多。 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管不好,长大后又怎能独立呢?一个习惯依赖他人的女性,其幸福岂不是失去了安全的保障? 所以,想让孩子尽快成长,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事实证明,让女孩适当做一些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从事一些能力所及的家务劳动,可培养她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例如自己用汤匙、筷子吃饭;自己洗水果;自己穿衣服、系鞋带;自己洗手帕、洗碗筷、叠被​​子;自己收拾房间;自己剪指甲;自己整理衣服等等。 家务方面,家长可让她帮忙挑菜、洗菜、淘米,餐后洗碗筷、扫地、擦桌子等。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教她们一些煮饭、做菜等较为复杂的劳动。 学会管理自己的课业 除了生活,孩子面临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课业。和男孩子相比,女孩在管理课业上有更多优势─

Read more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去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的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第一大关键,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Read more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 虽然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 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 同样在英国,另一个珠克家族,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下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如果母亲爱打扮,其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若母亲是多舌的,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孩子也是如此。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 作为家长,不要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而应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给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那些道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朱熹曾说: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孩子,是我们生的没错,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同样如此。 希望孩子体格健壮,自己就不该好吃懒动;希望孩子知书达理,自己就不该野蛮粗鄙;希望孩子优秀,自己就应该努力。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什么样的父母,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孩子。 人们总在说:道理听了千千万,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何?光听道理没用,光讲道理也没用。什么才有用?行动。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会开花结果。 教育孩子,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作为父母,只需做好榜样,当一面无比光亮美好的镜子,孩子自然能从中找到自己该有的样子。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 给孩子食物只会让孩子成为大人;给孩子观念会让孩子成为伟人! 人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但是一个成功孝顺的孩子足可以让你生活无忧。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为什么现在养孩子这么累?

偶然听到几个阿姨吐槽儿媳妇:一岁就送早教班,奶粉要买最贵的,孩子啥要求都满足,请了保姆又有老人搭手还整天嚷嚷着累…… “咱们那时候一个人带三五个怎么过来的?孩子没喝过奶粉没穿过纸尿裤也水水灵灵地长大成人了。” “现在年轻人带孩子太矫情了。”这是总结陈词。 听来也是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了。 前阵子我写了篇讲职场妈妈辛苦的文,也有读者评论说,新生代父母太矫情,过去谁家不是好几个孩子,也没见费这么大劲。 这话我特别不赞同。 现在养孩子的确比过去费劲,但这绝不是因为父母矫情。 ******** 有个段子,说母女俩带小孩时发生分歧争执。 母亲说,我养活了你们四个孩子,经验丰富,当然听我的。 女儿说,是啊,你是养活了四个,但你还养死了仨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一个母亲用同一种方式养活过好几个孩子,也不代表她就养得对。 当然,如果不把孩子养死就算成功,那标准也太低了。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不但“养活”,更要“活好”。 我有个闺蜜。她小时候父母工作都特别忙,她常常被一个人锁在家里,没电视没玩具没吃的没喝的,就趴在窗边看马路上的人,在苍茫无垠的时间荒漠里绝望地等大人回家。那种孤独感到现在还特别强烈。她都快四十了,还很害怕一个人在家,每次老公出差,关门离开那一瞬间她都有一种濒死的绝望。 但是闺蜜的妈妈是看不到这种绝望的。 大部分那个年代的父母都看不到。 他们只看到自家孩子全须全尾地长大了,没缺胳膊没少腿,好像一切都正常得不得了,却看不到他们内心自卑,没有安全感,没有存在感,难以与人亲近,知识积累不够,了解世界不够,对物质的欲望一辈子也填不满,所有的兴趣爱好特长都没得到培养…… 这些,有可能就是养育方式不当所致。 而现在,我们认识到了人是多维度的,除了吃饱穿暖,还有更多需求。 照马斯诺大叔的理论,人有六大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过去的父母觉得只满足孩子前两项就足矣,而现在我们想尽量多满足几项。 就是说,过去养孩子是粗养,稀里糊涂长大就好。现在我们要精养,要让孩子不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智力得到开发,特长不被淹没,有自制力有想象力,有教养有素质有美好前程,不孤独不委屈不出任何意外…… 这当然要多花大把大把的精力和财力。 而且养孩子学问太大了。老套的育儿百科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你得懂教育学心理学,看无数大神的文章,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去揣摩去实践,否则你怎么知道几岁跟孩子分床,该不该让他们看动画片,要不要给他们报课外班? 这都是看不见的付出,但劳心劳神是真的。

Read more

别对孩子怒吼!父母如何控制怒气?

孩子屡屡测试你的底线,但是他不该启发我们不适当地回应。任何会导致我们不理性的举动可能根深于你好几年了。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气时我们无法冷静思考,因此我们也变得跟孩子一样–发脾气。 别担心,这很正常。我们都曾在幼年时期受过父母不理性的对待,我们的孩子多少也在承受你过去的伤害。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预测孩子哪时会把我们挤到悬崖边缘,我们大人也有责任远离这样的悬崖。 父母亲与孩子间特别容易触发对方生气的动机。因为孩子特别容易启发我们儿时的焦虑,我们也通常无意识间重复过去受到的对待。儿时的恐惧是很有能力的,常会战胜即便已是成人的我们。因此,父母控制自己的愤怒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会伤你的孩子。 当你对孩子尖叫或打小孩时 像你的妻子或丈夫对你愤怒大吼,再把他们想成现在的三倍大。想像他们是你唯一的食物、安全、保护、关爱、自信与资讯的来源,你没有其他诉求的对象,把这样的感觉放大一千倍,这些就是父母失去控制对孩子大吼或打小孩时,孩子的感觉。 愤怒已经很可怕了,言语或肢体虐待更糟糕。即便你的孩子似乎已对于你的愤怒麻木,那也代表他已承受太多,发展了自我防御机制,而且很有可能向外找寻庇护的对象,通常是同侪。我们越常对孩子发怒,孩子就越防御,我们的怒气对孩子也越没作用。 父母如何控制怒气? 最重要的是不要在盛怒的当下就冲动,你的愤怒要你这么做,它觉得现在是紧急状况,但你的理性知道绝对不是。因此,不要打小孩,不要对小孩尖叫,那只是在发泄你的怒气。如果你也对他尖叫,他很快也学会这种模式来处理怒气,直到长大成人。以下是处理方式: 1.在你真正生气前,设定界线 我们通常会生气是因为没有设定界线。如果发现自己已开始生气了,就是要做某些事情,避免自己濒临悬崖的时候了。如果你今天白天过得并不好,尝试跟孩子解释,请他们体谅。如果你孩子持续做扰人的举动,停止你正在做的事,重新引导他们,避免自己的情绪指数升高。 2.情绪爆发前,让自己冷静下来 停止、放下、还​​有深呼吸。提醒自己现在不是危急情况。找个会让自己发笑的理由,解除心理紧张的按钮,甚至强迫自己笑,帮助自己冷静,或是哼一首歌。如我你一天可以找个孩子不在场的时间练习让自己放松,那孩子惹你生气时,那你就更有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你能够深呼吸地更彻底,可能会发现自己愤怒背后是害怕、难过与失望。但不要强化这些让你愤怒的情绪,只要深呼吸,这些感觉会慢慢过去。 3.隔离自己 盛怒之余,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地方。远离孩子,因此你不会在盛怒之下责打他。例如洗个手,一再告诉自己[因为孩子现在需要爱!]、[这不是紧急状况!]、[他发脾气因为他需要你帮他厘清他的情绪。 ] 大声讲出这些话没有错,孩子也在学习你怎么处理怒气,下次当他生气时,别意外他也会对自己讲出这些话。 4.倾听你的愤怒,而不是表现愤怒 愤怒就像其他情绪,我们有责任处理它。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怒气是去理性分析它的原因,并且改变现状。有时候其实是教养的问题,或许要加强孩子的常规、或许是要提早带孩子去睡觉、或许要加强亲子间的关系。有时我们甚至会发现自己生气的原因不是孩子,而是白天工作时的老板,或是自己的另一半,孩子只是我们宣泄怒气的出口而已。 5.对别人[表现]你的怒气会强化或提升怒气 研究发现,当我们在生气时表现生气,会让我们更生气,也让其他人受伤或害怕,他们也会开始生气。无意外地,这会把双方关系弄得更糟。因此,与其表现怒气,应该表现是愤怒后面的原因,可能是受伤或是害怕。但对孩子,父母应该管理情绪,第一步绝对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6.管教前先等待 不要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你可以说:[跟你讲过那么多次了,我实在不敢相信你又打了你弟。我们等下要好好谈这件事,在这之前,我期待你能好好表现。 ]然后,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强化孩子犯得过错,就使用上述技巧让自己冷静。 7.不要体罚 体罚让父母暂且发泄怒气,但对孩子有恒久的伤害。研究发现体罚会让父母上瘾,因为它能发泄怒气,但父母应该找到其他发泄怒气的方式,而不是伤害孩子。

Read more

溺爱是在扼杀孩子的未来

溺爱是扼杀孩子的未来。 溺爱是给孩子明天生活设置障碍。 请看中国家长和外国家长教育孩子的不同:孩子摔了一跤,膝盖碰了一下,原本是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做母亲的赶紧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泪水盈眶。如果是外国家长会告诉孩子,没有事的自己慢慢站起来,以后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不要总依靠别人。 不少单亲妈妈将子女视为“小皇帝”,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做保姆、奴隶,生活上包揽一切,其结果导致孩子缺乏爱心,丧失自信,形成依赖、懒散和懦弱的不良个性。 溺爱孩子危害: 孩子容易变的无情。一味的索取,没有付出,人人为我,我为我我。 孩子容易变的无能。父母帮他做了原本他该做的事情。过度的照顾使孩子品德、智力和身体发育停滞不前。家长可以给予孩子生命,却无法担负孩子的一生,孩子迟早要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事情。 失去了自强的精神。缺乏自立的能力,承受不了任何风雨,心理的抗挫能力极差,甚至精神疾患。主要表现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行为怪异;不能控制食欲;在活动中不守秩序,别人不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玩就大吵大闹;不考虑别人;不能与别人分享成果,沟通能力差。 不能适应社会。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游走。由于过分娇宠,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骄傲、易发脾气、不遵守规则、没有公德、没有真才实学的品行和状况。溺爱的结果造成,孩子一点挫折也不能忍受。孩子学习能力很差,一再要求家长提供帮助,最后必然对家长非常不满。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走上社会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肯定失败。 单亲妈妈由于经济负担沉重,天天忙于工作,感到自己对孩子没有给予足够时间的关心与照顾。为了弥补损失,她们就在物质上给予孩子很多东西,让孩子生活舒适,尽情享受,从而影响他们的自然成长。更有单亲妈妈通过溺爱孩子来弥补自己在感情上的缺憾。如果在婚姻上不幸,就更想通过溺爱孩子来弥补。对于她们来说,溺爱孩子是一种需要。这种溺爱的后果只能培养出一个没有独立性的庸才。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是孩子的榜样,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能抵达的高度;在父爱中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安全感,自信阳光,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往往有着更高的上限。 一、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能飞多高 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孩子会下意识地去模仿父亲的行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后,会努力去抵达或者超越父亲的高度。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就是一个例子。曾纪泽以父亲为榜样,为人处世、做官做事都向父亲学习。入朝为官,在政治事务中表现出不亚于其父亲的能力。 曾国藩在处理外交事务——“天津教案”中,处置失当,名声跌落谷底,曾国藩意识到外交的重要性,于是常常告诫曾纪泽要开眼看世界。曾纪泽就学习外语,势要在父亲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果不其然,曾纪泽在后来的外交事务中发挥出色,在新疆的领土争端中捍卫了国家利益,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外交家。 而且,相对母亲而言,父亲不会溺爱孩子,他们往往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达。 孩子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也可以锻炼自立的能力。 所以,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无巨细的体贴照顾,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一个好的父亲,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这在未来将会决定孩子所能抵达的上限。 二、父爱的充足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感 随着如今教育成本的增加,父亲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工作,往往很少有时间陪伴家庭,这就造成了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缺失。 幼年缺乏父爱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都说父爱如山,孩子身边没有一个坚实依靠的时候,就会变得自卑、焦虑。长大之后,哪怕成为一个健壮的大人,孩子也无法摆脱这种不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在事业上很容易墨守成规,恐惧失败,不敢突破创新,不敢做出新的尝试。 这往往会使得他的事业受到局限,不能突破固有的局面,打开新的天地,这严重制约了个人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无论再忙,身为父亲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父亲的关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一个足够坚强的后盾,很容易产生安全感。这样的情况下,做事就会自信很多,而不是畏手畏脚。 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也同样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可以让孩子养成宽厚的性格,而母亲自身的修养,往往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一、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奥地利关爱女孩协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这并不是虚言,在一个家庭里,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婴儿时期 ,人的意识极为单纯 ,行为习惯也不固定 ,在心理上对母亲有一种独有的依恋。母亲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容易在子女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概念。而这个时期的基础打得如何,将决定他们成为怎样一个人。

Read more

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与老人有冲突怎么办?

有父母问: 我有一个7岁的儿子。由于我和他爸爸工作忙, 孩子从小是由他奶奶照顾长大的。但是奶奶太宠孩子了,每当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批评他时,奶奶就会过来护着他。孩子也摸出了门道,一有点什么事,就往他奶奶怀里躲。儿子已经娇惯得不成样子,学习也不认真,为这我差点和婆婆闹翻也无济于事。该怎么办才好? 在此回答: 实际上这是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隔代溺爱;二是家庭成员教育观点的不一致。 老人为什么会阻止我们教育孩子?一方面源于孙辈是他们老年生活中情感的重要寄托,疼爱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因为他们自己的“面子”。他们会在心里觉得,你就是我带大的,孙子孙女我照看起来自然更有经验。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父母做主体的教育状态应该是必要的,老人只是一个补充的作用。老人和父母教育观念有冲突,父母要去协调和沟通,做更多工作。在处理孩子和老人关系上,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同辈交往,祖孙交往最大的不利可能是会削弱和阻碍孩子的同伴交往。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老人觉得孩子出去不安全,愿意把孩子放在身边,这样孩子就减少了同伴交往。 祖辈和父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差异的时候,有时会引起成人之间的矛盾,因为两代人的教育方法肯定会有所不同。孩子会感觉到这里的矛盾,然后可能会在这中间钻空子。孩子还没有能力独立判断是非对错,还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面对同一件事情,祖辈和父辈的教育态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不同。有对孩子就会利用矛盾甚至挑起矛盾,为自己的错误找“避风港”。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听不进去任何的批评和意见,过分依赖表扬甚至是虚假的赞扬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抵抗挫折的承受能力降低,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既然教育态度不一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而三代人在一起生活,态度不一致又是难免的,这就要求父母要掌握妥善处理这个问题的技巧。当一方对孩子进行称赞或批评时,另一方即使不赞成也不要“唱反调”,要学会沉默。然后,当孩子不在场的时候,父辈与祖辈之间再冷静地交流意见,尽可能在孩子的教育态度上达成共识。 虽然说老人对孙辈的过度宠爱是个普遍现象,但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大多数老人即使再宠爱孙辈,也明白孩子还是要让亲生父母管教的道理。要事先和老人沟通好,“征求”他们的意见,对教育孩子有些怎样的想法,孩子犯了某些错误,要怎样具体处置。最好是能在细项上立规矩,甚至可以让孩子也参与。 这样,当要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即使有些不忍,但这些规矩都是一早自己定下的,自然也不好违背。同时,平时要有意无意地多向老人灌输一些“溺爱孩子成祸害”的真实事例,说大道理不见得听得进去,但是到了具体的人和事上,老人还是会放在心上的。 另外,只要孩子不是犯特别严重需要马上批评和处罚的错误,那么在教育他们酌时候,确实可以避开一下老人,维护老人疼爱孩子的不忍心情。而这种心情,也同样可以适当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老人的爱,打消爷爷奶奶是“保护伞”能随意犯错的想法。 我们的教育建议如下: * 真诚感谢老人。孩子的父母在私下里,真诚地向家里的老人表达对他们照顾孩子的辛苦的感激,并对他们对孩子的情感表示理解和肯定。 *找到和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共同目标。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祖辈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懂事、能干的人,因此要争取老人为了双方共同目标,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能够与孩子的父母合作。 *父母应该明白老人对孩子的教养也有可取之处,在对孩子某些方面的管理上什至非常有效。所以可以在家人私下沟通好的情况下,采取“谁管理最有效就让谁管的原则”,事先规定好“这件事爸爸妈妈管有效,就爸爸妈妈管”,“那件事适合奶奶管,妈妈即使当时不满意,也先退到一边,过后私下表达意见”。这样孩子就在家长们有效的管理下,领略到虽有不同,但同样充满爱的教育风格。 *父母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使孩子更愿意与父母亲近,服从管教。当老人发现年轻的父母其实有能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时,就会自然地把管教孩子的责任和权力交出来。同时,也可以制造一些全家一起和孩子玩耍、外出郊游的机会,既缓解老人的寂寞,又可加深全家人的感情并增加沟通的机会。 *其实父辈与祖辈之间对孩子教育观点的不同,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分歧还可以促进孩子了解世界的多样化,知道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而同一件事情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开拓思维,把孩子从儿童早期的完全的自我中心中释放出来。 本文摘自孙云晓著作《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家教难题解答》, 有需要的父母可以到当当网购买.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孩子怎么忽然就成了“小气鬼”了,这么抠门怎么办?

家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孩子有一段时间变成了“小气鬼”,特别抠门,只要有别人在就紧紧护住自己的玩具及零食,甚至连爸妈都别想从他手里要过来任何东西。 孩子的抠门会不会让你在他人面前没面子、觉得尴尬?我想,呵呵,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感觉吧。 ➣ 孩子成了“小气鬼”,苦恼的爸妈看过来: 孩子抠门背后的原因 孩子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他会非常注重“什么是你的”和“什么是我的”,并以此来确认自我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分享”常让孩子感觉到“失去”或者“被侵犯”。出于这种不安全感,他们常常极力捍卫自己的所有权,如果这种愿望不被理解,他们会更加的不安,更加激烈的拒绝分享。 做“明白”的父母 ①“抠门”是阶段性的 小孩明白“你”、“我”的分别,所以觉得“我”特别重要。有时家长太急会适得其反。应鼓励他试着和别人玩。当然头一两次要注意选择对象,不要选个特霸道的小朋友,玩具一下被抢走了,这样也会伤了孩子,下次就不愿意分享了。 ② 尊重孩子的权利 我们常说小孩的心思不好猜,所以孩子不给别人他的玩具,也许是怕玩具再也拿不回来。玩具是他自己的,他有这权力,强迫他拿出自己的东西,会伤他的自尊心。长期如此,他会觉得自己的权力不重要,总是怕别人不高兴,遇事顾忌太多。 ③ 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和体会 孩子2~4岁时的小气与长大后的“自私”并无必然关系。家长可以这样做,一是不强求他将东西给别人玩,二是鼓励他和小朋友商量,三是给他出主意,让他去要求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好玩具来交换。 对孩子的事情,家长一方面给他讲道理,另一方面留出机会让他自己去实践和体会。 ④ 是家长自己觉得没面子吧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小气,因为孩子不懂得掩饰,只会将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地表现出来,不论是用语言还是行动。家长们敢不敢承认,孩子小气往往都是你们觉得没面子,其实,孩子们在一起玩时谁也不会因此而互相不理。 ⑤ 别总和别人比 佳佳最近特别小气。妈妈和阿姨总喜欢拿小优和佳佳比。比如有时佳佳不想吃饭,妈妈会说:“给小优吃吧。”以至于后来,佳佳一看到小优,就觉得小优要抢她的东西。 现在小优家搬走了,妈妈和阿姨也比较注意不那么说了,再加上慢慢地开导,佳佳知道了自己的东西可以借给小朋友玩,自己也可以借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玩,这样大家可以玩好多的玩具。 ⑥ 交换的甜头

Read more

真实记录十四个孩子的50年不同人生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我听说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当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片源,终于在搜狐视频见到这片子,2012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的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一个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有压力的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除了结论真的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不甘以外,我还明显地发现了以下值得感兴趣的几点。 一、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在片中,精英阶级的andrew和john老到56岁依然还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美国教授nick夫妻晋升为精英阶级,公务员peter夫妻作为中层里面的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有几个甚至说得上修长精干;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 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二、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三、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会伤害一个孩子,给他们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记,但其实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个男人,比如上段中写的那个7岁就脸呈忧伤之色让人心痛的白人贫民男孩paul,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一直说不会结婚不考虑这事情,后来去了澳洲,看起来很英俊,长大到28岁以后幸运遇到一个阳光的女人,这女人支撑他走过了后面的几十年的岁月。虽然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温暖,让他留在这个完整的家庭里继续尽责。如果没有这个妻子的话,这个从来就一脸悲凉的对人生无望恐惧的孩子又被伤害了自尊心又没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会如何地悲凉也很难预测。而他的女儿终于也考上大学主修英国历史,一家人重回英国游览的时候也很让人感叹。 四、一个家庭中孩子数量的的多少确实与生活品质大有关系。 在电影中,精英阶级的人基本只生个两个孩子,在优生优养子女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自己的人生进行自己的理想规划,比如喜爱园艺、带领板球队、组建乐队等,他们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上中学大学、毕业以后也有很不错的体面高薪的工作。而底层阶级的那些长大后很容易生个三五个孩子,两段婚姻甚至更多,因为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冲动无序而导致孩子们更无序地出生,甚至他们年轻的儿子在也很年轻甚至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也会生了三五个孩子。因此他们还未到衰老的时候甚至只有49岁就已经是一大堆小孩的爷爷奶奶了,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电影中他们被一大家子围着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有白人也有有色人,他们在五十六岁时候为自己的儿女辈找到了一个体面的工作比如邮递员而感到很欣慰,如果偶尔家族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则更是满面荣光。按照推测,他的子女应该基本是我们所说的80后。 那些结婚的人基本都是找的是门当户对阶级的人,这很正常,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阶级里有更广泛的人群交集和价值共鸣,里面精英阶级和上层的中产阶级在婚姻上倒是更为稳定,是因为理性的选择还是物质的保证?而其他很多人在35——42岁左右的时候经历了离婚再婚的过程。当然,一段失败的婚姻会让人生更为不幸,除了让人对婚姻的某种信念散失而让人觉得沮丧,更是因为修正上一段错误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上端婚姻又留下一堆要负责的孩子而爸爸们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的话,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具有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或者,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惬意却是未知。所以这个让我们深思,我们羡慕的不仅仅是精英阶级表面上所拥有的更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或者更要研究他们能拥有并保持传承这种实力的潜在的那种特质。 从42岁的时候开始,他们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孩子们已经长大再教育已经来不及,而自己年华老去追求事业和爱情都已经力不从心,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剑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变成了今日平静祥和的头发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经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为现在淡淡评阅自己人生的中年娴静妇女。在这个年纪,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他们都很惊讶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们仿佛都基本满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满意又能如何?他们不会对着镜头后悔的。虽然,电影中,那是在英国的福利性的保障制度下,那些人生活还能得到很有效的保障。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现在这样的保障体系下,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都知道了未来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否更充满信心还是会觉得沮丧? 或许就像剧中人所说,无论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精彩或者乏味,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或者就像局中人所说,而所谓幸福,就是我们都还在平稳地在这里,没有遭遇到厄运,这也是一种幸福;或者就像剧中人说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或者如剧中人所说,如果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会有很多机会改变整个人生。 如果,如果,不过人生没有如果,在这个知天命的年龄,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 文/曼佳 图来自:pexels.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