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句话常对孩子说 长大有出息 收藏吧!

1、孩子,妈妈多么不愿打你 孩子,妈妈这一辈子只打过一个人,那就是你。孩子,你要知道,妈妈多么不愿打你,多么不想打你,多么不舍得打你。 孩子,妈妈在打你之前,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来控制自己。 当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妈妈才不得不举起了手……每一次打过之后,妈妈都会深深地自责,妈妈所承受的痛苦要比你更强烈,更久远。所以,请不要怀疑妈妈对你的爱。 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妈妈会竭尽全力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但是,你要明白,打,或者不打,都是因为爱,都是因为我是你的母亲,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来嗬护你,教养你。 2、上学不苦,没有上过学的人生才苦 孩子,你说上学太辛苦。妈妈想告诉你一句老话:“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说的就是上学这事儿。 孩子,未来竞争太激烈,如果你因为读书辛苦而选择了放弃,那你将来所面对的压力和无力感,远比现在所付出的汗水,来得沉重和绝望。孩子,上学不苦,没有上过学的人生才苦。 3、孩子,余生很长,要努力,不要放弃 孩子,人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记住,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只要你自己不认输,不怕万人阻挡,一直走下去,你就是人生的赢家。孩子,余生很长,不必慌张,要有希望,要相信自己,要努力。 4、没有教养的人,寸步难行 孩子,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不是智商有多高,有多博学,人脉有多广,而是为人处世的教养。 有礼貌地对待他人,无论是上司、朋友、家人还是餐厅服务员,清洁工;信守承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把“谢谢”挂在嘴边……这些,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立身于世、安身立命的能力。 5、自律,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孩子,如果这一辈子你只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妈妈希望是——自律。因为,自律,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自律,就是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一个自律的人,他会强迫自己克服不该有的情感和消极的情绪,可以帮助自己听过人生的艰难和挫折,可以让自己有干净的朋友圈子,有规律的生活,有保障的经济基础,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 6、孩子,你可以不要太善良 孩子,妈妈因为你有善良的品行感到骄傲,自豪,但是,孩子,妈妈还是要提醒你,你不需要太善良。 因为你如果太过善良,会很容易没有主见,没有自我,很容易被别人左右。妈妈希望你保持善良的同时,还拥有智慧,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把握好行善的度,不要把善良变成忍让和讨好,不要被别人轻易左右,更不要被坏人利用。 7、孩子,任何时候都要洁身自好 孩子,切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要放纵自己,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尤其是女孩,要有自己坚定坚决的底线,一些恶习,永远都不要触碰。一次的放纵,也许就会换来整个人生的不幸。 8、孩子,价值观不合,真的不能结婚 价值观绝对不能将就,决定你与谁在一起,可能只是一种微妙的感觉。 孩子,如果你决定和一个人相携着走过一生,请一定记住,价值观契合比什么都重要。门第和出身可以不同,年龄可以不介意,生活习惯可以慢慢磨合,但是价值观绝对不能将就。决定你与谁在一起,可能只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但决定你与他/她能不能长久相处,恰恰是价值观。 你要结婚的那个人,一定是和你有同样的理想,同样的价值观,同样想去看的世界风光。

Read more

用爱教好孩子的三个阶段,值得父母一看!

(一)0-6岁,爱等于陪伴 智力的塑造:0-6岁智力发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脑神经元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发达。 情感培养:左脑发达→是逻辑思维强,右脑发达→是创造性思维强,想象力培育,以及完整的情感培养才会有完整的人格表现:这个时间段,不要对孩子约束太多,陪他玩,让他赢。培育他的温暖感。 性格的塑造:建立概念,知对错,把教育放在故事里,少讲道理。有句话说到:习惯于有求必应,必致骄横无礼;习惯于有求无应,必致自卑消极。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在这一点上家长要提起重视。 (二)6-12岁,爱等于教练 自信养成:一定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不是为了让他成名成家。我们要多用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12岁前要完成2万次的肯定。赞美一定要及时、当面批评要在宽松中严肃,这里可以引用三明治教育:缺点夹在优点中讲,批评夹在希望中讲。做错了,错在哪里?改掉一次错,就会越来越好了。 习惯养成:重视细节,所有得到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诚实。 奖励和惩罚:关注他的喜好,等到该奖励的时候给他,让他因肯定而感动。不当众训斥,保护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错事,让你生气,也要把事情和爱分开,你犯错,应批评和惩罚,但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为了爱。每一次的教育都与爱连接在一起。 责任养成: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做完整。家长代替他做,却无法代替一生;教会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玩与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好玩,才能好好学。 (三)12-18岁,爱等于尊重 他正走在一条以自我为中心的路上:我长大了,要求平等了。你跟朋友怎么说话,就跟孩子怎么说话。 家长和老师:别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让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进步?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师告黑状。让孩子喜欢老师很重要。 学业和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败,不断的成长,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万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让孩子产生歉疚感、负罪感。 给平台:鼓励去图书馆,培养阅读的习惯。励参加文体团队活动。鼓励在安全的前提下,行万里路。让孩子热爱生活,参加暑期亲子夏令营。 给榜样:与谁同行,向谁学习。恰当的目标,鼓励达成。多关心、多沟通、多抚摸。抚摸对孩子心理影响巨大,传递理解、信任、尊重。永远记得让家成为每个孩子心中温暖的港湾,不要让家成为竞技场。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想教出优秀孩子,父母一定要常说这5句话!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和技巧, 很可能无意中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 想要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其实并不难,只要常常对孩子说一些受益可用的话即可,一起来看看吧 ! 1. “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 – 培养价值感 比如陪孩子做手工课,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做。 此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做好一件手工之后, 就可以问问他:” 除了教你的这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做呢?” 这句话能启发孩子的想像力, 让他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久而久之,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多了, 自我价值感就慢慢养成了,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 2. “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 – 给予心理支持 从幼儿园到学校,孩子都可能遇到被老师 无端指责、被其他孩子欺负等负面事件。 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心智不成熟等原因, 不愿意听完孩子的话,就指责孩子 ” 肯定是没听老师的话才被骂”, 或者怂恿”

Read more

操之过急的父母,孩子人生注定坎坷

很多家长操之过急,急于希望孩子考高分,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总爱发脾气,有时候发了脾气,孩子还是不听话,就激发出家长更大的脾气….陷入恶性循环。 本以为发发脾气孩子就会乖一点听话一点,可往往是家长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事与愿违。 你可知冲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给他的人生造成七分伤害?那些你操之过急给孩子留下了多少伤害!容我细细到来 父母的三分脾气,让孩子怀疑自己不被爱 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带着自己6岁的儿子。我听闻朋友给孩子斥巨资报名了一个国际英语课程,这笔开销对他们家可不是小数目,但她为了孩子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就感叹的对小朋友说:“你有没有感觉你爸爸妈妈很爱你呀?” 谁知小朋友怯怯地说:“嗯,爸爸妈妈应该是很爱我的….”我打趣到:“不是应该很爱你,是真的很爱你才对!” 谁知小朋友不依不饶:“他们凶我的样子你又没看见….” 声音虽小,却字字清晰,一时间大人们都有些尴尬。 每一对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常常冲孩子发脾气的父母,给孩子的印象是总皱着眉头瞪着眼睛。 一个常常对自己摆臭脸的人到底是爱我还是不爱我,孩子无法给出确切答案,我想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吧。 在孩子的心里,爱是微笑是温柔,难怪家长的三分脾气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父母的三分脾气,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其实不光父母深爱着自己的子女,孩子也都同样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也想做些什么让爸爸妈妈开心一下。 可是碰上爱发脾气的家长,孩子会发现自己做什么错什么,总是被凶。 有次亲子聚会的饭局上,大家在畅聊之际,有位妈妈不小心碰倒了自己面前的汤碗,汤水把时髦的衣服弄湿了大片,家长们纷纷递纸巾过去,在场的小朋友们也都停止了嬉闹。 突然她的孩子往包厢外跑去,她看见了大吼道:琴琴,回来!没看见妈妈衣服都湿了,你还瞎跑,就不能让我少操点心! 5岁的孩子着急的吞吞吐吐的说,我想找服务员….给妈妈拿纸巾。 这位妈妈原本是因为自己把漂亮衣服弄湿了,恼怒之下就把火撒在了孩子身上,可谁知孩子竟做出了这么贴心的举动,让在场的家长们都十分动容,这位妈妈也有些羞愧自责的底下了头。 后来大家还是继续享受party,可是那位叫琴琴的孩子一直坐在角落里,没有玩闹。她一定很委屈和不解:自己想要帮妈妈,为什么会被妈妈骂?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是孩子献给我们家长的心意,可是都被大人关注错了重点,我们非但不表扬孩子体贴,反而曲解孩子冲孩子发脾气: “哎呀,你倒杯水都能洒到外面,这眼睛是怎么长的?” “让你今天把草莓吃完怎么不听,我买那么贵,你就这么浪费钱的?” 每当这种时候,我们也许应该想一想,孩子没准是觉得妈妈累了,想给妈妈倒杯水,却力弱没有拿稳水瓶;孩子也知道草莓很好吃,所以想给妈妈留一点,结果却被妈妈责怪… 你的三分脾气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越来越自卑,你却还抱怨孩子啥都不会。有多少天才少年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一辈子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Read more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的不只是未来!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1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3-4岁: 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4-5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5-6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6-7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7-12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8-13岁以上: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孩子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 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 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好爸爸 不该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爸爸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因为每位负责的男人都可以做得到。 01 父亲的角色有多重要? 弗洛姆说:“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也有一章专门讨论父亲角色: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把父亲视为他们的偶像或最大的对手。”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很多方面的教育是母亲替代不了的。 前段时间,见了著名育儿专家王荣辉老师,和她交流了很长时间。 父亲对孩子有多重要? 她举了个例子: 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开始会爬,许多家长为了省事,会让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其实这对孩子的发育来说非常不利,爬行多的孩子平衡感会很好。 而没爬行过的孩子,平衡感很差,运动能力会差很多,甚至会影响到他未来整个身体的发展。 而孩子爬行这个行为,大部分是需要父亲陪伴的。 现在,许多儿童用品是为方便大人而生产,至于对孩子成长是否有利,却没有去深究。 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安全地坐在学步车里,肯定会比陪着他到处爬轻松。 这一点我感触特别深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就陪着他爬了很多。 到了三四岁,他经常和另外一个小女孩玩,两个人到处跑,我儿子就算被绊脚了,可能打个趔趄就自己调整过来了,而那小女孩从小没爬过,摔跤的时候,都是直挺挺地摔下去,我见到过好几次。 还有一次,让我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重要。 那天,我陪儿子在公园里玩,还有其他四五个小朋友。 我陪他们玩了一会儿举高高,四五个孩子排队,我举一次放下,然后轮到下一个。这样轮了四五次,我举得手都发酸了,和孩子们说,需要休息下。 其他孩子就自觉离开,去玩其他的了。可其中一个男孩子,就一定要我多举几次,我觉得他很重,就说,要不让叔叔多休息下。他突然就发脾气,哭了起来。 我有些莫名其妙。这时他妈妈走了过来,说,这孩子他爸爸从来没有陪他这么玩过,所以想你陪他多玩几次。 孩子是最敏感的,当他缺少什么时候,内心里会非常渴望。 02

Read more

妈妈,别再逼我把玩具分享给别人了!

“把这辆车拿出来给弟弟玩吧”、“不要,那是我的”、“你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自私,拿出来一起玩又没什么,快去,不然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很多家长对上面的对话已经很熟悉了。小孩子看到玩具都迈不开腿,尤其是看到别人的玩具,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朋友来做客,她的孩子想要自己孩子的玩具。通常家长都会碍于面子,逼着自己的孩子把玩具给别人,孩子往往非常抗拒,哭闹不止。但其实我们都错了,这根本不是“分享”的真正含义。 孩子反应为什么会那么大? “不就是个玩具嘛,再买一个不就得了,至于反应这么大吗?”说这话的,我想你一定不懂,玩具之于一个小孩子的意义。 不可否认,孩子属于弱势群体,弱小的他们需要跟外界连接来不断产生依赖感。这种依赖感,相对于孩子而言,也就是他们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最初来源,是父母。当父母与孩子渐渐分离,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逐渐减弱,他们势必要将其转移到其他物体上,其中最多的就是玩具了。 很多孩子只有抱着他们心爱的玩具才能入睡,这就是孩子与玩具建立了感情的结果。一个注入了感情的玩具,又怎么会在市场上买得到呢? 所以,家长不要指着“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或者“买更多的”来弥补孩子,这样做只是让你们自己舒服罢了。新买的虽然样子一样,但里面已经没有了孩子原来的感情…… 想象一下,当你那如救命稻草一般的安全感,被最信任的人给夺走的时候,伤心痛苦在所难免吧。 我以为我在教孩子“分享”的美德,其实是在强迫她放弃保护自己心爱东西的权利! 别剥夺孩子“不分享”的权利! 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陌生路人们。我想告诉你们,孩子也有不分享的权利!请不要再拿“一起玩比较好玩”来压孩子了! 西方教养中所谓的”Share”跟中文的“分享”并不全然相同,字典里“分享”指的是:跟他人共同享有,但是英文的“Share”用在教导孩子这个观念时,却是偏向于:“take turns”,轮流!而不仅止是把自己的东西让人家玩! 我们家长要求孩子分享,却没有注意到要轮流!孩子愿意放手我们就松了一口气,算是任务完成,这样的分享孩子根本不服气,他只知道他的东西一去不回了,对他什么好处?愿意放手,只是因为要听妈妈的话,其实压根儿没有学会分享的意义,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分享的乐趣!几次下来,他甚至不希望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了! 西方的share注重“take turns”! 西方教育主张的是理解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是亲如手足也不例外!要是弟弟想要姐姐的某样东西,我绝对不会要求姐姐“share”,反而是告诉弟弟,“那是姐姐的宝贝,她想要保护它,她有权利不分给你,不是每样东西都一定要share!” 当然,我也会告诉姐姐,“如果你今天跟弟弟share,下次他有特别的东西他就也愿意跟你share, 那你们都能玩到不同的东西,也不错啊!”但是至于她最终的决定是什么,我都会尊重,也要求弟弟要尊重姐姐的心情。 对于孩子私有的物品,绝对不强迫分享!一昧地要求孩子分享,要他们体会别人得不到分享的感受,但是谁又来体会孩子想保护自己心爱玩具的心情呢? 尤其孩子在进入2岁后,开始发展“隶属”的概念,所有他的私人物品都可以变成孩个体的一个延伸,因此占有欲特别的强烈,这时候强迫他们分享玩具,等于是叫她把她身体的一部份借给人家,不跟你拼了才怪! 我们不也说“亲兄弟、明算账”吗?不share不代表不care,正因为care, 所以不强迫别人share! 请尊重孩子爱惜东西的心情! 孩子的心声:你们都说一起玩比较好玩,真的有比较好玩吗?一起玩常常东西都被弄坏啊!

Read more

老教师透露真正优秀孩子的特征,看看你的孩子有几条?

最近,我们拜访了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特级教师,对于教育孩子,她给了这样的忠告:教育好孩子的秘诀,不是成绩、不是早教、也不是名校,而是父母每天对孩子耳濡目染的习惯的影响,由此孩子养成的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东西。 仅追逐成绩、早教、名校而忽略其他,这样的父母目光短浅,因为他们把孩子的人生错误地当成了短跑,但其实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优秀的性格和习惯,才能让孩子走得更好更远。 老教师用她一生的经验,列举了优秀孩子的5个特征,无独有偶,老教师的经验跟一些国内外学者的总结相差无几,这也是按照统计学总结出来的概率,童年时期的孩子只要拥有下面5个习惯,未来就不会差。 1。主动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我们的学校,还是不少家庭,都是以灌输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接收。 而当孩子自主捧起书本贪婪阅读的那刻,才是一个标志性的不同——孩子懂得了主动学习。 而让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爸妈以身作侧的榜样,爸妈都喜欢阅读,睡前有看书的习惯等,“近朱者赤”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 学会主动学习的孩子,相当于掌握了人生的金钥匙。 2。懂得聆听 不懂聆听的孩子喜欢插话、插嘴,即使看似在听,但可能思绪已经飘到十万八公里之外。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小毛病,最好及时阻止。因为倾听代表对他人的尊重,能取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利于交往,不懂得倾听,还可能误会别人的意思。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3。勤奋坚持 勤奋是李嘉诚先生的成功秘诀。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勤奋,又穷又懒的你只能当臭脚垫,大概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沦为“臭脚垫”吧? 勤能补拙,一万小时定律,都说明了穷孩子屌丝如想逆袭,就只有勤奋。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勤奋坚持?比如做完一事才能做其他,画画要先画完才搭积木,有始有终;上学后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不上学;长途散步要坚持走完,而不能中途坐车;让孩子养成从小做家务的习惯而不是嫌弃孩子“帮倒忙”。 4。自律自控 判断孩子是否有自制力的一个很好的小实验,就是在孩子面前摆一个最喜爱的食物,跟他们说:”妈妈出去一趟,如果你能忍住10分钟不吃,那么你将能得到两个。” 能做到的孩子很少,但有这等素质的不是一般的孩子。因为嘴馋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能培养吗?尝试让孩子体会到后悔的滋味吧! 自制力就如同镇定剂,能让孩子玩耍后按时写作业、天寒地冻能准时从被窝爬出来、旁边孩子嬉戏打闹他能埋头看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绝对了不起。 5。学会思考 少跟孩子说这样的话,“头上只能长头发,不能长草”,“金鱼只能在水里游,不能在天上飞”,“这是唯一答案,别无其他”;从小多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肚子咕咕响,你觉得里面有什么东西”,“10根香蕉分给10只猴子每只猴子一根,但还需要留下一根给伺养员,怎么分”,接纳孩子的答案,鼓励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 当然,想让孩子养成上面的习惯,对于一个懵懂孩子来说,说教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重要的还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文/教你说话小诀窍

Read more

这个世界有两种孩子:一种是来还债的,一种是来讨债的

这个世界有两种孩子:一种是来还债的,一种是来讨债的。 昨天聊天,表姐提起今年六一节没给他儿子准备礼物,他儿子哭闹了一场,拿沙发靠枕砸她,不吃晚饭抗议。实在拿他没办法晚上去超市补上了礼物。 一般人看来儿童的节日要个礼物也很正常,可对像是被表姐一家宠上天的小皇帝,我看到了孩子的潜在心理——“你欠我的”。 观察周围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有“欠孩子”心理的不在少数。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 在学校,孩子不能比别人穿的差;在家里,孩子的玩具不能比别人少。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再辛苦劳累也会抽时间陪读。如果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了,父母不惜求亲戚、求朋友也要把学费、生活费凑齐,让孩子按时报到上学。 要准备结婚了,父母会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无怨无悔地拿出来给孩子操办婚事…… 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要要要”的习气,总是不满足。 而父母则一副“给给给”的姿态,这样的结果就造成孩子的不作为,成为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所以有时当我的孩子对我发脾气不讲理我也会对他强调“我不欠你的!” 在欧美,做父母的不一定要供孩子上大学。如果供得起,他们可以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大学里去;如果供不起,他们也不会感到内疚。 欧美的父母认为,如果孩子真想上大学,他们自己会想办法的。对于聪明好学又交不起学费的孩子来说,借贷和奖学金的种类有很多。他们不欠儿女结婚买房的钱,也没有义务给儿女带孩子。如果他们愿意照看孙子孙女,那儿女就得看成是一种恩惠,而不是一种义务。 你不欠孩子的 不用做得太多!做好这几件事就够了 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欠哪个人的,只有哪一个人要对哪一个人在特定时期负一定的责任而已。 那么父母是不是什么也不欠孩子的呢? 当然不是。因为父母确实欠孩子一些东西: 父母们,你欠孩子的,并不是物质生活,而是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规矩的养成、是非观念的明确、人际交往的原则等精神方面的。 如果你能把这些能力教给孩子,他会受益一生,他也会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传授给他的子女们。所以父母们!不用做得太多!做好这几件事就够了! 如果你也同意,请把文章分享出去,散播正向思维~ 来源:imama | 图源:pixabay.com

Read more

原来孕妇生气危害这么大

怀孕后,由于体内激素的改变,孕妇会比孕前更敏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生气,如果遇到家人的不理解和支持,这种生气的情况会出现得更频繁。不过,孕妇生气不仅影响心情,长期情绪不佳,对胎儿的危害更大。 1、孕妇发脾气有导致自发性流产的危险 怀孕时如果发脾气,孕妇体内会大量释放出一种激素,导致自发性流产。孕妇压力大体内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皮质醇是一种抑制分泌黄体酮的激素,而黄体酮对维持健康的怀孕过程至关重要。如果孕妇压力较大,医生会给孕妇开黄体酮,防止出现流产。 2、孩子更容易患心脏病、糖尿病 怀孕期间,如果承受过产生严重精神压力的不幸事件以后,生下的孩子相对其他钙质更容易罹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孕妇如果经常感到压力非常大,对胎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并使胎儿未来罹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 3、容易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内心压力会阻碍胎儿的生长,而这种现象往往早在第二三个月时就开始出现。压力大的妇女比心理压力轻的孕妇所生的婴儿的体重也要轻得多。 4、可导致婴儿先天缺陷。 容易发脾气的女性或遇到重大变故,产下的婴儿患有腭裂、兔唇、听力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婴儿。 临床上,看到过很多极端的例子。例如怀孕后坚持上班,但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大哭;怀孕丈夫不忠捶打胎儿;和婆婆意见不合整天生闷气、不吃不喝等等。怀孕后,孕妇已不是「平常人」,为了顺利度过孕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频繁生气。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对于孕妇来讲,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睡眠质量差,则会出现烦躁,易怒,乱发脾气等毛病。因此,白天选择适当的时间休息,晚上保持一个温馨的环境进行安眠,对孕妇的心情都有帮助。 多听音乐:音乐对人的心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能对即将出世宝宝的健康以及对生孩子的恐惧,会感觉到压力很大,情绪也随之变得非常紧张。这个时候可以听一些舒缓的、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还能对宝宝起到很好的胎教作用。 适当做瑜伽、散步:孕期做瑜伽、散步,不仅能舒缓紧张情绪,还对胎儿有着良好的影响。孕妇因为怀孕分泌的孕激素增加而引起心烦、气燥、易怒、伤感等不良情绪,也会在孕期瑜伽、散步中得到缓解和释放。瑜伽练习时,也可给予胎儿既适当又温和的刺激与按摩,以提高胎儿对外界的反应度。 学会倾述:怀孕期间,可以找同时孕妇的人,一起分享,遇到不懂的问题,即时询问,分享也等于分担,这样对调节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做一切自己想做的并且安全的事。有不良情绪后要适当发泄。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