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子女一定听过自己妈妈这样的抱怨: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给你们好的,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你们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 也许是社会观念的支配,认为母亲就应该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也许是母性使然,母亲会爱护孩子,热爱家庭,为了家人任劳任怨,不断付出,委曲求全。 总之母亲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人过度牺牲自己,长期让自己受委屈,既不会让自己感觉幸福,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压力。 多年前有一则新闻引起广泛的热议,哈尔滨有一个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儿子考研。孩子两次考研两次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孩子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 据说这位母亲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干练的基层妇女干部。当她下决心进城陪读的时候,刚刚40岁出头。她拒绝再婚,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儿子身上,结果换来的不仅是考研的失败,也毁了孩子的人生。 这位母亲陪读九年,牺牲巨大,结果却是如此残酷,让人惋惜也替其不值,但是这件事也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 女性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并不是智慧的做法。一个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使自己的生命之光黯淡的妈妈,不单自己活得累,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纪伯伦在《先知的灵光——孩子》中说得好: “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从属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之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那些企图控制孩子,那些希望以牺牲自我为条件换取孩子成功的父母,很有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孩子。 而那些给孩子自由成长空间,同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努力为自己奋斗的父母,则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得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很多女性面对孩子时会过度牺牲自己,面对伴侣时也常常过度牺牲自己。 我有个男性友人近日非常苦恼,因为他的老婆总是动不动就对他发脾气和指责一通,有的时候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常常是以“我为了你”为开头,“可是我却什么都没得到,你还这样对待我,你个没良心的”为结尾。 原来当年他们在另一个小城市生活,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老婆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两人一起来到大城市打拼和奋斗。 来到大城市发展后,两个人都有了新工作,但是男方工作异常忙碌,老婆为了老公的健康,辞了工作,照顾起他的起居饮食,两个过起了幸福的同居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当老公获得事业上的晋升,小有所成的时候,他们的幸福却不见了,开始频繁争吵。 女方因为一心扑在男方身上,在新城市里并没有交到多少朋友,男方工作忙碌不能陪伴她的时候,她倍感孤单。 随着老公事业的发展,她越来越没自信而且变得多疑,常常查看对方的手机,盘问男友的行踪,怀疑他和别的女性有染,觉得自己为他远离家乡,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实在不值又委屈。这使得她长期陷于痛苦,又让另一半不胜其扰。 我对这位男性友人的建议是:找个保姆照顾两个人的生活起居,让老婆停止过度牺牲,鼓励老婆出去找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出去社交,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这样她不仅没时间去吵架,也更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过度牺牲是婚恋关系中的一大杀手。很多女性错误得认为:当自己为这个家庭,为这个男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献更多的自我,就能得到对方更多的爱。 但我们发现,实际上,正好恰恰相反,越是更爱自己的女性,当然这里的爱自己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指为自己而活的女性,越容易拥有一个更爱自己的伴侣与更美满的婚姻生活。 而为了父母,为了家庭,为了伴侣,为了公婆,为了子女而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女性,反而会面对更多的贬抑与指责,生活不幸福。 如果男女双方获得的幸福,是通过女性过度牺牲,无论牺牲的是她的事业、学业、还是人际关系而获得的,那么他们的关系不仅不会很稳定,幸福很持久,往往还会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牺牲意味着伤痛,意味着不公,只要有伤痛和不公,就会希望获得代价和补偿,一旦想获得代价和补偿就会破坏两个人关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