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伤口,人生的出口

有位同事平常总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周遭的人对她都敬而远之。一天,她出了重大车祸,几个月后一瘸一拐地来上班。她感谢大家在她生病时对她的关心,从此对同事的态度也有了180度的转变。不久后,大伙热络了起来,才发现她其实很好相处,有人还为过去对她的误解感到抱歉。 人生有许多体悟都是从认清自己的缺陷而来。因为病痛,我们学会体谅;从别人的痛苦中,我们发现了悲悯;在挫败中,我们学会谦卑,也让我们对他人的困难和错误更有同情心。 《钻石途径》作者阿玛斯(A.H.Almaas)曾说过一则女学生照顾临终老妇的故事:这名女学生每个礼拜都和阿玛斯碰一次面,并向他哭诉那位老妇人有多痛苦;她的一生都活在悲苦中。当老妇人过世时,这名学生哭得比从前更惨,并开始对上帝感到愤怒。她问道:“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这是很好的问题,而答案也很有趣。”阿玛斯说:“那位老妇人让你认识了慈悲是什么。因为结识她,你的心打开了,从中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慈悲。而透过你,老妇人也体认到什么是慈悲。”表面上看来,悲伤似乎是让我们受伤,可是,悲伤在我们心中切割得越深,从中便能滋长出越多的耐心、同情和爱。当我们遭受挫折、感到孤独或沮丧,我们便得以同理心了解他人的困顿。 有位常年从事心理咨询的朋友曾经给我说过:“一个心理治疗师的生命经验有多丰厚,才有多强的力量去帮助个案。”想想,假如你自己连“需要被帮助”是什么感觉都不懂,又如何去从事帮助人的工作?是啊!套句诗人里尔克(Rike)的话:“到头来,我们依赖的正是自身的脆弱。”原来苦难不是人生的挫折,而是人生的存折。生命的每一道伤口,其实是通往人生另一个出口。 珍珠原是嵌在蚝内伤口中的一粒砂。因为砂子的刺激,伤口被激发出前所未见的力量,成就一颗闪亮的明珠。没有创伤就没有珍珠。磨难可以变成无价的资产;痛心的残缺,也能成为自救救人的新力量。只要你愿意深入去看,就会发现,再痛苦的事情都伴随着珍贵的礼物。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句话说明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吧。只有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我们拥有的一种力量才会让我们更加坦然的去面对以后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存折。所以说,岁月会让人成长,其实让人成长的不是岁月,而是你在岁月中经历的所有事情。 离苦得乐,人之本性!但没有苦,也无所谓乐,两者形影不离。不能面对人生的苦难,也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喜悦! 图/pexels.com

Read more

为什么你拼命努力,还是活在底层

今天讲三个故事,关于努力无效、阶层固化、底层人难以逆袭的原因。 第一个故事,来自一个姑娘的困惑。 姑娘很漂亮,在一个公司做前台。 工作也努力。做事也细心。对人迎来送往,客套周全。 有一天,她看着自己每月4000多的工资卡,感到人生无望,问一个经济学家:“为什么玛丽莲梦露收入那么高,我也很漂亮,也很努力,为什么我收入这么低?” “因为玛丽莲梦露不可替代,而你,太容易被取代。” 美女不信。 向公司申请加薪,被拒绝。 她提出辞职,被同意。 一周之后,她离职。离职前三天,已有两个美女在待命了。 在自由市场中,一个人的收入与回报,与她的努力无关,与她的付出无关,与她的稀缺性有关。 当你的工作人人都能做,你的工资只会屈指可数。 当你的工作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胜任,你的收入就会凤毛麟角。 所以,清洁工早出晚归,快递员马不停蹄,服务员疲倦不堪,出租车司机含辛茹苦,中小学老师劳心劳力,农民工几乎在玩命……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都与贫贱为伍,少有人能逆袭成功。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具备稀缺价值。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另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 你稀缺,你就是人才,你贵。 你能轻松被取代,你就是人员,你当然便宜。 而一个底层的屌丝,如果想具备稀缺价值,比如说,像乔布斯一样能创新,像刘德华一样能表演,像傅圆慧一样能游泳,都需要一个前提:充足的能力积累。 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只能从事一些专业技能需求低的工作。 专业技能需求低 = 替代性很高。 结果导致死循环:缺乏能力积累——无法变得稀缺——无法抬高价格——无法财富积累——无法投资自己——无法变得稀缺。

Read more

别让愤怒占据你的灵魂

地铁里一对情侣,男生扯着嗓子喊: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就是不记得,你是不是有病。 女孩子拉着男生的衣服,小声说:对不起,你别当着这么多人跟我喊啊。 我们是路人,我们不知道比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可能这个女孩子找了前男友,可能又她乱花钱,或者她出轨了? 谁知道,可是,我们路人只有一个想法,男孩子好没风度,竟然这么失态,发那么大的火。 愤怒是把人变坏的最好法宝。 人一旦愤怒,冲动这只魔鬼就被放了出来,就会变得语无伦次,甚至做出格的事情,到头来追悔。 你我都不是完人,生气是理所当然。 今天工作不顺利,领导太二,伴侣又说了哪句话,朋友昨天背叛,或者股票贬值。 的确,我们有太多理由去愤怒。 比较,愤怒是最好的出口,你只用抱怨、谩骂甚至殴打对方就好。 甚至很多人把愤怒带回家,施加给最亲的人,因为这最亲的人,不会对你做些什么。 可是,这些东西爆发后的结果呢? 你会发现,问题并不能解决,有时候,甚至变得更糟。 那些愿意包容你愤怒的人,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 那些不愿意包容你愤怒的人呢,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你爆发的愤怒还给你。 到头来,我们忘记了我们愤怒的原因。因为这个愤怒,给了我们更多的麻烦。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业务员,自己业务的那片区域经常被同事抢走,导致自己业绩不好。 可是她没有跟对方私下协商,一天,她在会议上大怒,发难于那个业务员。 领导和同事都没想到会这样,那位业务员不停的道歉,现场很尴尬。 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 的确,他们两个人从此断交了。 一年后,这个业务员变成了她的领导。 又过了几个月,她辞职了。 是否想过,愤怒之前,她要的只是让业绩提升,可愤怒之后,她得到的,竟然是工作都丢了。 她经常跟我自嘲:真划不来,之前就不该跟她发火的。

Read more

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要承担属于你的那份苦和难,没有谁比谁更容易或者更轻松。 “原来没有谁的工作是容易的” 昨天我等着表姐一起吃午饭,等到碰面时已经是中午1点过了,她气喘吁吁地走到我面前说对不起,刚跟领导在一起跑业务,不好溜。 她身上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一半,还有曾经那嫩白的皮肤被晒起了大块大块的红斑,我看着挺心疼的。 要知道表姐在这份工作以前有个干了8年的既高薪又稳定的工作,因为公司倒闭,今年她重新找工作,几乎从零开始做起,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跟一群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一起竞争一个薪资并不算高的普通岗位。 我问表姐,工作委屈吗?表姐无奈地回道:“昨天中午天气太热我忙着给客户送资料,差点热晕在马路上。” 而且每天穿着一身工作服像极了卖保险的推销员,即便我的产品再好,拥有再好的沟通能力,但到客户那儿就这几句话:我们不需要,你快走,你再不走我报警了……那种心里落差感和挫败感不言而喻。 正当表姐说到心酸处,我们听到旁边一个阿姨在电话里大声说到,每天累成了狗,一个月工资才只有3000块,但还要养娃还贷也不敢辞啊。 我跟表姐听了以后,相视笑了笑,原来没有谁的工作是容易的。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全天下最为委屈的,你的老板总是最吝啬,最霸道,最抠的,你的同事总是最会勾心斗角,笑里藏刀,心机深重的,你的工作量是最大的,工作时间是最长的,工资是最低的。 如果你这么想就对了,因为有这样想法的人,全世界不止你一个。 “追着浪,一步一步走出逆境” 昨天晚上10点过,朋友小敏给我打来电话,我问她在哪儿?她哼了一声,然后带着满身怨气的说道:“还能在哪儿呢,当然是在回家的路上。” 其实这2年,每次跟小敏联系,无论多早还是多晚,她不是在上班的公车上,就是在刚下班的地铁里。我安慰她到:“工作是这样的,等你把手里的事情理顺了,公司走上了正轨,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我话还没说完,小敏就立马反驳道:“轻松?这两个字我反正永远不要想了。你不知道我们老板经常利用周末时间给我们上培训课,开各种大小会,美其名曰是提高我们的知识技能,实则是变相的加班。这就不说了吧,加班没加班费,但上班迟到5分钟,就要扣全勤,你说这样的工作还有没有意思?” 我知道小敏心里委屈,可谁又不委屈呢,谁又真正在工作中一直如鱼得水,一帆风顺呢? 也许你羡慕那些有双休保底的工作,但你并不知道这样胀不死也饿不死的工资,会让人有多绝望。 也许你羡慕那些有高薪还有高职的工作,但你并不知道陪客户应酬喝酒,周旋博弈时需要吞咽多少身不由己和委曲求全。 甚至即便是那些大老板董事长,整日也会面临安全事故和利润下滑的危机。 每份工作都有每份工作的苦和累,每份工作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当你没有能力说走就走,没有能力让自己在跳槽这件事上越走越好时,你要知道,你的工作辛苦,其实是太正常不过的事。 每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责任和担当,有难处,有心烦,也有疲惫的时刻。谁没有在职场上被骂过,被算计过,被邀功过,但谁又不是迎着风,追着浪,一步一步走出逆境的。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委屈时,告诉自己咬牙撑过去。 “你不知道我有多累” 前段时间我有些灰心丧气,甚至有辞职的念头。因为领导不仅在我们部门减少了一个人,还额外加重了我的工作。而我们部门,只有两个人。我当时在想这么繁重的工作,就靠我一个人,这是在开国际玩笑吗? 那几周我每晚加班到深夜,电话响个不停,工作做个不停,领导的要求提个不停,整个人就被工作吃得死死的,不能动弹。 每天我一个人在安静的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我在怀疑自己这么拼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非这份工作不可,难道就要默默去接受本来就不公平的事?

Read more

人生不需要大道理,一点小哲学就够了

1、简单地生活。要做的事,保持一点点就好。 简单思考后,选择少量“应该做的事”。如果其中有复杂的事就简单化,认认真真地拼命做到最好。如果什么都插一手,最后的结果不过是每件事都半途而废罢了。 “想穿红色的,也想穿蓝色的”,两种颜色都上身,只会显得不伦不类。只要有“想要那样,又想要这样”的想法,就不可能全部实现。不能明确目标,凡事都只能是浅尝辄止。 2、任何东西都要修缮。 任何东西都有坏的一天。即便很小心使用,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重要的是,一旦坏了,不马上扔掉,而是要有“一定要修好”的意识。钢笔也好鞋子也好,衣服也罢,即便买新的更便宜,我也会选择修缮后继续用。丰富而专注的人生会就此生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因人生道路不同或者工作上的麻烦而产生裂痕,也要小心修复,这样才会构筑更深刻的关系。 3、切自己负责,指责他人也无济于事。 好事、坏事,我们会经历各种事情。无论发生什么事,我认为“一切的起因都在于自己”。不推到他人、社会的身上,不去指责他人,也不怨恨这社会。不管发生什么,自己处理,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大体的事情,都可以自己负责解决。只有带着“说服自己的关键是在于自己”的觉悟,才可能不依存于他人,用自己的双脚走下去。 4、不对过去说谎。 大家都知道不应该说谎,但那只是对当下而言。对于过去,是不是会为自己编排上更有利的情节呢?即便不算说谎,也会为了将自己现在的行为正当化,而稍稍调整过去的故事吧?过去的事,谁也没法去验证。小小的谎言也不会被揭露。但正因如此,才罪恶深重。所以我认为,最不该说的,就是对“过去”撒的谎。 5、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用的人。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将垃圾送到垃圾场的人、回收运输的人、处理垃圾的人。做杂志的工作,要想到校稿的人、印刷的人、装订的人、将书运到书店的人、为我们卖书的人,以及读者。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忘记人的存在。我想牢记这一点做事。 6、愈是小的承诺愈要信守。 “下次,一起吃饭吧”,“那本书我借你”,平时这些话我们经常脱口而出。可能都是顺着话题随口说的,但这和郑重的约定、重大的约定一样,都应该被遵守。愈是不知不觉间许下的模糊不清的诺言,愈是小小的约定,愈重要。不轻视小约定,然后去执行,对方会欣喜地感到“啊,他还记得啊”“原来那不是一句客套”。我想传达给对方这种喜悦。 7、要了解,孤独是生而为人的条件。 孤独是人生存的条件之一。工作和生活上,都会有孤独感袭来的时刻,不可能从中逃脱。不仅如此,你愈想逃避,孤独的影子愈是会紧紧追随。倒不如坦然接受“人生来孤独”的事实,理解“孤独,正是我们活着的证明”。会这么想的人,也许才算是真正的成人。   8、与其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好书读一百遍。 一本一本地积累数字,说着“我读过这么多书”的时候,到底学到了什么?我感觉留下的只不过是“读了一百本书”的记录而已。还不如找到好书,反复读一百遍。从“即便读了一百遍,也会有新发现”的好书那里,可以学习很多东西。这和人际关系同理。比起交往一百个人,倒不如和一个真正喜欢的人交往,更能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本质。 9、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下去不断磨炼、挑战。 谁都有一两件擅长的事情。找出它们吧。深入学习和练习,使之更为精湛。为了变得更加擅长,而去挑战吧。这样才能培养出“个人专长”。 10、不要根据价格评判“贵”或“便宜”。 不要养成根据价格来判断物品价值的习惯。贵的物品自有贵的理由,便宜的物品也会有便宜的理由。在店里问东西的价格,说着“唉,好贵啊”是很失礼的态度。在物品便宜的店里,说着“啊,很便宜很便宜”,也感觉有些没品。 11、不使用“绝对”“普遍”这样的词。 “ 绝对”“普遍”这样的词,尽量不去使用。因为既不存在绝对的事,也不存在对谁来说都是普遍的事。这些一不留神就会使用的词,特别需要克制自己说出口。与他人意见对立无法认同,试着从“对方所言正确”的角度出发思考,以此作为说服自己的妥协点。能够以“不懂的是自己,对方是正确的”的态度让步,会让事物大步向前迈进。

Read more

比出来的幸福

福是比较出来的,会比的才会幸福,不会比的就会比出痛苦,你会比吗?很多人小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门框上,或者在墙上画上一道一道横杠,横杠的旁边还注明哪年哪月哪一天,那是自己站在门框旁或墙根,让别人用尺子或是别的什么物件贴着自己的头皮做上的记号,说明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自己是这样的身高。 过一段时间再去量量,再画上一条杠,记上年月日。条条杠杠越画越高、越来越清晰,那些横杠,是成长的印记,是成长的步履,每画一次杠,这一次比上一次高出了一截,哪怕仅是一点点,也高兴得不得了,为自己长高了而高兴好长时间。 在那些日子里,饭吃得香,上学也更愿意学,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放了学割青草、刨地瓜、扫院子,有使不完的劲儿,这就是比出来的幸福。 一个老头蹲在墙角,用手掰着馒头吃得津津有味。某人上前问:“吃馒头怎么也不就点儿菜呀?”老头笑笑:“就什么菜呀,天天吃白面馒头,比过去的地主都强多了。”老头也比出了幸福感。如果他与天天吃白面馒头又就着大鱼大肉的人比,可能心里就不是啥好滋味了。 据说,同一个村里的两个姑娘结伴到外地打工,干了一年,两个人一块回家过年,其中一个姑娘给她爹带回来三千块钱,她爹高兴得一边数着票子一边夸闺女好,说原来在家的时候,干一年也就是挣个千儿八百的,这可好,除了自己能挣出吃用外,还带回来这么多钱!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可是过了几天,她爹又生气了,原来他看到另一个姑娘的弟弟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说是他姐给他买的,他姐还给他家带回来了五千块钱。他回到家就开始埋怨自己的闺女,说:一块出去打工,人家咋那么能挣?你看看你,才拿回这么几个钱来,咋这么笨呢?说得他闺女直哭。 与自己比,比出了高兴和满足;与别人比,就比出了沮丧和失落。然而,别人的钱再多,也不会给你花,与人家比图个啥呢,图个高兴还是图个不痛快?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卖伞的,一个是卖鞋的。每到雨天,她就愁卖鞋的女儿;每到晴天,她就愁卖伞的女儿。于是晴天愁,雨天也愁,就到处去诉说,把这种心情传染给别人,赚得别人的一些同情和悲怜,并习以为常,天天愁眉苦脸的样子像个祥林嫂。 后来,有个人告诉她:雨天时你就想想卖伞的女儿,能卖出好多伞,发财了,就会高兴了;晴天时,你就想想卖鞋的女儿,能卖出去很多鞋,也发财了,也会高兴的。 这样,晴天也高兴,雨天也高兴,多好啊,谁不羡慕你呀?老太太一想,对呀!为什么自己老和自己过不去呢?从那之后,她就照那个人说的那样去想,于是,她晴天高兴,雨天也高兴,天天都高兴。思维方式转变了,结果就不一样了。 怎样有利于身心健康就怎样比,怎么能够比出幸福感来就怎么比,是很明智的态度。人活着不就是追求幸福的感觉吗?能比出幸福来,是人生的智慧。季羡林老先生在谈到和谐的创建时说,关键是人的内心要和谐,内心和谐,社会才会有和谐的基础。 所以,人只要有阳光的心态,眼前就会是一片光明,身边就会处处温暖,累中有乐。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在比较中感受幸福,在比较中感受世界的美好、人间的温暖,是正常的心态,是和谐的心境。怀着阳光的心态,拥有平和的心境,感受今天比昨天好、明天会更好,就会天天都有好心情。 图:pexels.com

Read more

珍惜现在,领悟人生

我们要珍惜现在,珍惜所拥有的,学习领悟人生的过程 1.命运 命里一尺,难求一丈,中国的老俗话颇有道理,没有必要做无谓的抗争,老天爷早为你安排好了一切,该啥样就啥样了。 2.金钱 身外之物,撑不着饿不死就得,大不了他吃好的,我吃咸菜,一样管饱,无非是他穿好的,我穿差的,照样暖和。 3.地位 那东西跟我根本扯不上,他作他的达官贵人,我作我的贫民百姓,像小品里说的:最终的归宿不都是那个小匣子吗。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只要合法,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口袋没钱不丢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千万别干。 4.婚姻 破锅自有破锅盖,啥人自有啥人爱,当初坚定的要嫁他(娶她),就一定有嫁他(娶她)的理由。现在嘛,闭一只眼,对他(她)的不能容忍也要视而不见,睁一只眼,看看他(她)身上仅存的可怜的闪光点,人无完人嘛。 5.家庭 几个不和谐的音符被巧妙的凑到一块,没准能奏出异常优美的乐章,那看你怎么欣赏了,反正演奏者是乐在其中。 6.朋友 想离开你的,不必强求,求回来的也许是一个小人,真正交心的,也不用天天打电话联系,只要对方有事,一声招呼随叫随到,两肋插刀就OK了。 7.孩子 是上帝赐给你的一张存单,当然不是你的帐户,密码也未知,你就只管往里存,什么时候可以取出来享受,那得看它的主人了,别指望,就当奉献了。 8.父母 他们是为我立账户的人,虽然他们没想要收回成本,但现在也该是我们加倍奉还的时候了,也许直到他们离我远去,都还是还不清呀。 9.也许我是真的颓废了,变老了,消沉了 但也觉得轻松了,豁达了,开朗了,如果事事和人争,天天和人比,那不是纯粹和自己过不去,折磨自己吗? 10.学会自己哄自己开心 周围的人也就都心平气和了。回头看看我开车还有骑车的哪,我骑车还有走路的哪,我走路还有拄拐的哪,我拄拐还有没腿的哪,我没腿还有没命的哪……。 11.人生在世几十年,无论你活着时是皇帝还是乞丐 最终还不是归于一堆黄土吗?也许你做不了官,但你肯定会做人;也许你缺少钱,但你肯定很富足。 12.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

Read more

女人贵在有分寸

为什么有的女人轻轻松松就能过得比别人好?不要以为她们天生就命好,其实她们都是有着大智慧,懂得分寸的女人。 “有分寸的女人都很会说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而女人要是掌握了这门艺术,会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顺。祸从口出,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因为口无遮拦引起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关系再亲密,也不要口无遮拦,不揭别人的短,不戳别人的痛。 有分寸的女人不会到处打听别人的私事,即使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因为她们知道别人愿意跟你分享,自然会说,不说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所以也就不要打听为好。 有分寸的女人都很会控制自己的倾诉欲,即使自己处于低谷,你的处境对于不熟的人来讲只是不痛不痒,对于熟悉的人要是讲的太多、太过,把别人当成情绪“垃圾桶”,也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 “没有分寸只会让女人处处碰礁” 不懂分寸的女人,说话做事不会察言观色,别人都开始生气了,自己还浑然不知,把事情弄砸了,还一副“我什么都没有做呀!”的样子。 小七结婚后,刚开始跟几个好闺蜜还隔段时间聚一下,但是慢慢地大家聚会就不叫她了,因为小七跟她们聚会的时候三句话不离老公孩子,还优越感十足,各种炫自己老公如何如何好、为自己又买了啥啥啥、孩子乖巧又懂事。 闺蜜们刚开始还附和一下,后来见她总是没完没了,就开始玩手机了,而小七根本察觉不到闺蜜们对自己说的内容一点兴趣都没有,继续一个人畅所欲言。因为小七没有拿捏好分寸,所以断送了自己的友谊。 露露是公司的一名实习生,刚开始大家都很照顾她,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都尽量帮助她,可是露露仗着别人的热情帮助,自己完全不用心,一心指望别人。 后来同事慢慢看穿了她,对她也是敬而远之。露露错误地把别人的好心定位成没有底线的付出,而忘了任何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平等的互惠。 “每一段好的婚姻里都有一个有知分寸的女人” 女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段婚姻的质量,而一个有分寸的女人能够牢牢掌握婚姻的走向,让感情长久保鲜。 有分寸的女人不会评价老公的家人,也不会过分过问老公家的事情,除非老公自己询问她的意见,因为太过于干涉他的家事,很难拿捏好尺度,很有可能会吃亏不讨好,尊重他的家人也是对他的尊重。 即使是吵架,有分寸的女人也不会口无遮拦,将老公的自尊撕得粉碎,因为她们知道气话也是话,人在气急时说出的话就像一根刺扎在爱人的心头,让两个人慢慢形同陌路。 有分寸的女人才不会将男人看得太紧,这样只会让男人心生厌倦,当然也不会完全放养,让男人为所欲为,她们总是能够张弛有度,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让男人心生敬畏又怜爱不已。 赶紧修炼自己,成为一个知分寸、懂分寸的女人吧!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话不在多,入心最暖

话不在多,入心最暖; 情不在热,贴心最真。 一句懂得,暖到落泪; 一个拥抱,感动心肺。 难过的时候不说,最脆弱; 沉默的时候不语,最失落。 真正的关心,是心灵的抚慰; 真正的拥有,是生命的作陪。 当你无助,只需一份勇气; 当你彷徨,只需一种支撑。 一个懂你的人,胜过万千过客; 一句懂你的话,更比无数安慰。 真正懂你的人, 懂你的假装强势,懂你的欲言又止。 当所有人,被你的笑容蒙蔽时, 有个人,会看到你眼里的痛; 真正懂你的人, 是你心安的理由, 是你慰藉的港口, 更是你不再孤单源头。 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 愿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爱吃。 想见你的人,24小时都有空; 想帮助你的人,再难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帮你! 记住:

Read more

所有恩怨,都是因为关系太好引起的!

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烦。 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一个家庭中,一个单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好起来时可以两人同穿一条裤子,分开后,可以死都不见面。因为彼此太好的缘故了。 弘一大师在晚年时,写了一首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人和人的感情,淡淡的就好,这样的关系,能够维持的久。如果一直浓浓的,两人浓如蜜,就是要分开的时候。 老子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如果一直感情升温,一定会退温的,这是宇宙的规律。 人和人适当的,就要保持距离,对人且说三分话,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个距离体现在说话上,真的要少说话,话多了,都是废话,没有任何用处的。不管是夫妻之间也好,还是家庭中也好,适当的要保持距离,有了距离,才有感情。 见过一句话,为什么佛陀旁边曾经出现了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一样的叛徒呢。因为太近了,靠的太近了,看不到对方的功德,观察不到对方的法身,所以他们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却看到佛陀的十四种丑态。 靠的太近了,缺少了一种恭敬心,看不到对方的功德了。 感情好了,往往产生贪着心,而这种贪着心,就是将来我们恨对方的根源。没有爱,也就是没有了恨。 人和人关系,真的很有趣的,没有一种恭敬心,真的很难维持下去,夫妻之间也是如此的。我们讲要恩威并施,又要恩,又要有威德。这样才能维持好。 万行师父讲过一句话,当你真的见到佛陀时,你连成佛的心都没有了。因为佛陀是那么的平实,那么的普通。所以你见到了,我们觉得佛也不过如此。又如何能想着成佛呢。但是真正有功德的人,也是很平实的,我们没有福报时,往往就看不到对方的功德。 人和人的相处,真的是一种艺术,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学问的。 要学好一点,真的不容易。我觉得有点很重要,首先要抱着一种无所求的心理,不要去求对方,无欲则刚嘛,不求于对方,然后多多的为对方做事情,这样子关系就慢慢的好了。 很多人关系越搞越糟糕,是因为向对方所求的太多了。这就是造成翻脸的原因。 君子之交,淡如水啊。让我们平平淡淡的生活吧,不需要太多的好来好去的。同时别人给我们任何东西,我们都要感恩,唯有感恩,关系才能持久,夫妻之间没有感恩,两人就是讨债鬼,互相讨债,两讨债鬼在一起生活,能开心吗? 人和人之间没有感恩,对方好,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还债,还完了,就完了。再想要对方对自己好,再也不可能了。这也是因果的定律。 见得人越多,越相信人和人的感情,真的是靠缘分在维持着,这个缘分说的好听一点,就做恩,说的难听一点叫做债,互相有缘,互相还,互相报恩,或者互相还债。仅此而已。 互相还完了。还完了,就解脱了。所以人啊,别人对我们好一点的时候,要感恩,不知道感恩,不知道报恩,缘分是很短暂的。不然对方还完了,就结束了,他的任务就是还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一个或者几个巨大的任务来的。任务完了,他就走了。人和人的缘分也是一个任务。仅此而已。如果淡淡的交往,下辈子还能很好的继续的。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