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企业里,员工流动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在迎来送往的人群中,企业最看重哪些人群? : 勇于创新之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勇于创新之人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思维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他们会通过不断学习与思考,捕获最新信息,寻找最优方法,然后与时俱变,审时度势,顺势而动。 这种类型的员工观察细腻,嗅觉敏锐,善于分析与提炼,乐于对比与总结,敢于判断与决论。他们具有超前意识,能够看到人所不知的机会,从国家政策、重大事件、社会环境、经济趋势、行业竞争等各个方面,发掘到企业成长的机会,从而为企业所用,助企业强大。 创新之人还善于把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之中,完善管理模式,引导市场潮流,引领客户需求,刺激市场反应,开辟新的渠道,应对新的挑战,创造新的价值。 很多时候,创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和复杂,它只需要一个思维的转变,就能达成创新的成果。 : 胸怀大局之人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以大局为重”。说这句话的场合一般是在重大的决策讨论时,核心领导人物对参与人员的一种提醒,旨在告诫大家思考时要顾全大局,要有高度。 胸怀大局的人一般表现为集体利益为先、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敢于担当;具有崇高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善于激发每一位团队成员为完成任务而努力。 这种类型的员工具有战略思维,能够准确把握公司的发展方向,有效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能够站在公司的高度、站在老板的位置思考和处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能够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负有号召力与感召力。 当问题发生时,胸怀大局的人不会推卸责任,不会埋怨与指责,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查找原因,积极地制定补救对策,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然后提出改善方案,推此及彼,全面规避。 : 誓死追随之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集中反映出此类员工的性格特质。他们的典型特征为具有超强的工作耐性与生活忍性,忠诚于企业,具有坚定的意念,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进退,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他们的特征还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无论企业发展多么维艰,无论外界有多大的诱惑,无论工作中有多强的压力,他们始终表里如一,顽强地坚守着岗位。 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为以司为家,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不计得失,接受批评而无怨恨,竭尽全力地完成好工作任务。他们发扬的是一种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把员工比作构建房屋的部件,则誓死追随企业的人,就是搭檐铺瓦的钢架构。他们或许不在最顶端,但是却坚强地支撑着最顶端的辉煌。他们深深地根植于地层,让房屋更加稳固,让居于顶端者获取一种安全之感。他们的存在,使企业体现出一种凝聚力、一种战斗精神。 : 浩然正气之人 对于公司层面,他们敢于指出不足,提出改善意见。当公司有决策或新制度出台时,敢于表明自己的立场,或提出异议,或公开支持。 对于公司决策者,他们敢于指出过错,帮助决策者成长。决策者也是人,也需要不断修炼,需要有一面镜子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缺憾之处。 对于员工,他们也会善意地提出批评,帮助员工认识过错,纠正行为,树立崇高的人生志向。他们会监督赏罚分明制度的有效实施。他们带给大家一种依赖可信之感,而这种感受也正是奔波异乡毫无依靠的员工们希望得到的一种后盾力量。 在企业里,具有正义之气的人,可以促进公司制度不断完善,可以推动企业持续改善,也会带来高效的执行力。他们的存在,使企业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具有坚实的文化底蕴。
Read more职场五步走,让你更“值钱”
是什么造成了你与别人职位的差异?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你们中晋升较快的那个,能够主动并善于进行职业能力储备,增加职业生涯的本钱。 什么是你的职涯“本钱” 所谓职业生涯的本钱,简单来说,必须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充分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管理知识的储备等;二是态度,即工作态度及风格是否契合你所希望就职公司的文化,开阔的视野、兼容并包的心胸、善于学习及适应改变的能力,都会为你的职场加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创造无限可能;三是诚信,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表示“诚信,这是我们的最高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确立并保持诚信等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能清晰的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希望及能够从事的职业方向。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时刻保持并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使职业生涯呈现上升的态势。 如何在职场做加法 那么,如何在自己的职涯规划中不断做加法?如何让自己随着时间、经验的累积变得更有价值,更加抢手?陈先生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5个方面: : 自我剖析——认识自己 很多人都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并据此思考下一步该往哪里走。例如在考大学时,很多人会根据目前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来报读,而不是想想做什么更符合自己的兴趣,结果在就业时就会发现自己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一旦盲从、缺少目标、随遇而安成为职业生涯中的常态,不断的自我加分必然会成为空谈。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评估自己的优势,并分析怎样的职业状态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降低劣势。自我认识及评估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可以通过参加网上提供的职业测评,或者经常与老师、朋友、家人、主管等进行讨论来完成。 : 作时间的主人——善用时间 上天对每个人最公平的地方就是时间,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聪明的善用时间安排,让这24小时发挥出最大功效,就成为个人“与众不同”的关键。 时间管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首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每一秒可利用的时间来自我增值。在日本的地铁上,常常能够看到的一幕就是人手一本书,或是专业书籍,或是管理类书籍,利用每段空闲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其次是合理安排,制定完善的、合理的工作计划。例如如果每天能够早起一会,提前到公司,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安排一天的事情,也不用担心因为完不成工作而总在加班。 : 敢于承担责任——多做多问 古话有云: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职场,多去承担责任,并在实际运用中充实自己,对于个人的职涯发展是很重要的。这里必须谈到很多人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认为自我增值就是多参加培训,多拿证书。但事实是,很多人往往读了不少书,也拿了不少证书,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更“值钱”。 陈先生表示,在他多年从事HR管理的工作中发现,很多人在简历中写得很漂亮,但当他用行为面谈法进行面试时,却发现这些求职者往往答非所问,缺少实际导入执行的经验,常常以为在讲座上听到或者在书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知识,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可见,HR更青睐的是个人实务操作和运用的能力,即使通过培训而了解到某项技能,也只有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检验才能转化成自我能力。所以建议职场人士应该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敢于尝试,对于不懂的勇于询问,积累实务操作经验。 : 做自己的假想敌——不要和别人比较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过多的和别人比较,常常会使得自己处于不平衡的心态中,而受到这种不愉快心情的影响,不仅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使自己缺少成就感,也会局限和阻碍个人的发展。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和自己比较:设定目标,然后评估自己有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规划,看自己今天是否比昨天更进步,明天会不会比今天更进一步。 : 直面挑战——拒绝频繁跳槽
Read more五招,消灭合不来的同事
「职场压力」经常被指为引发忧郁症的原因之一,但职场压力其实涉及许多层面。 每天加班、假日也要工作等过劳可以说是「职场压力」,但根据调查,职场压力有九成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面对再怎么喜欢的工作、再怎么想做的事,当人际关系恶劣,人就很难觉得快乐。无关乎对工作的好恶,关键在于职场里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这对能不能开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接下来介绍的这五个手段,将帮助你把人际关系中的「痛苦」转换成「快乐」,把办公室的讨厌鬼通通消除。 一、要改变的不是「人」,而是「人际关系」 每一家公司都有破坏和乐的问题员工。或许有许多人正为此在伤脑筋,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麻烦制造者。 有些人可能会忍不住对着对方大吼:「我从来没看过像你这么没用的家伙!」「你拚了命也要给我好好努力!」「我一定要让你彻底改变!」 事实上,这些正是浪费你大好时光与精力的原因。企图改造员工的「个性」与「人格」,百分之九十九都会失败。 首先,没有人可以改变其他人的「个性」与「人格」。或许经过多年的心理谘商,会多少改变一些,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本人的努力,否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假设你很讨厌你的主管,或许你觉得:「他既没有工作能力、人品又差,一点值得尊敬的地方都没有,我完全不想跟他说话。」 但全公司的人都这样想吗?应该不是吧,总会有一些同事可以和你的主管处得很好。 如果他的人品真的如此糟糕,那么全公司的人应该都很讨厌他。而且如果上层不信任他,他也不可能升迁成为主管。 换句话说,差劲的主管,也许只是你觉得差劲,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你和主管个性或观念不同罢了。 职场上的纷争大多是人际关系上的纷争,如果主管与属下之间产生纷争,那么问题应该不是「主管很差劲」或「属下很没用」等个性上的缺陷,而是主管与属下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不要否定对方 要改变人际关系,第一步就是「肯定」对方。缺少这个步骤,双方就无法沟通,对方也不会对你敞开心扉。 「你的想法完全错误!」「这种事连猴子都会!」「你这个人渣!」 我有一名患者,这些都是他的主管用来骂他的话,而且只是一小部分。这些话都是在否定一个人的人格,没有人听到后会回答:「是,我知道了。」 「无法做好工作」并不等于「人格有缺陷」。比如说,看起来慢手慢脚的人,或许比较能够三思而行,只是不适合现在的工作或职场罢了。请先肯定对方的缺点,以及(你认为的)人格缺陷,这样就是站在改善人际关系的起跑线上。 「我的主管真的很差劲」这句话也一样。就算你没有当着本人的面说,一旦你这么想,就无法将心比心。这时候用再多改善人际关系的技巧,也只是徒劳无功。一定要先肯定对方,否则就无法进行具建设性的沟通。 二、「合不合得来」,其实是先入为主的感觉 我们常常会用「我们合得来」或「我们合不来」这样的说法,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执着」与「先入为主的观念」。 「我们非常合得来。才刚认识就爱上对方,觉得对方是自己命中注定的人!」 曾经有对情侣这么对我说,他们才交往几个月就闪电结婚了。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事,那时候我忍不住惊讶,没想到,他们结婚不到一年就离婚了…… 这件事却让我开始思考,「合不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Read more人品才是最高学历
岁末年初,许多人怀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赶着跳槽。另一方面,许多管理者也在感叹:找到高学历、有才能的人不难,但找到人品好、可靠的人却不易。浮躁的年轻人在埋怨自己学历高却不被重用时,是否知道,人品才是最珍贵、最高的学历?下面8点是一个优秀人才的必备品质,让我们仔细检查自己是否具备。 1.忠诚:在老板立场想问题。职场上,有人往往只想到“老板给我这些薪水,我划得来吗”,却很少换位思考“领导花这些钱请我,我创造出与之匹配的价值了吗”。在一个单位的每一天,是否对得起自己的收入?是否尽量为单位和领导着想、努力、付出?无论时代怎么变,忠诚都是亘古不变的美德。 2.主动:不要事事等人吩咐。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通过一项经典心理学实验发现,从小能忍受诱惑(如吃糖果)的孩子比自控力差的孩子,长大后更易成功。在工作中能够自我管理,不必事事等别人监督催促的人,也更值得信赖,容易成功。 3.负责: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预言的自我实现”倾向,即人们一开始对自己的期待,往往决定了最后成就的高低。这也验证了《易经》里的一句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意思是,设定高目标,最后可能只完成一半,而设定一个中等目标,结果可能更差。因此,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的人,比对承诺马马虎虎的人会获得更高的成就。 4.重效率:根据目标统筹时间。在一个杯子里,先放一把核桃,还能加入花生、绿豆、糖、水。但顺序反过来,先放入了水、糖、绿豆、花生之后,却再不可能放下核桃。重效率的人,一定知道自己每个阶段、每一天甚至每个小时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以最好的效率体现自己的价值。 5.坦诚:当面开口当场解决。遇到问题,许多人习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以消极抱怨的心态来面对。直接面对问题才能体现正直、坦荡的品质,也才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6.积极进取:永远跟上企业步伐。如果你是“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那就要小心了。想一下,是否是职业枯竭让你丧失了活力?是否因满足于自己的学历、才华而裹足不前?在这个“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时代,要不断在学习中提升和更新自己,保持“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7.低调:才华再高也别自傲。孔子曾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骄傲、自私,哪怕有周公那样的才华,也不足称道。高傲的人会让周围人不舒服,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障碍。 8.感恩:把批评打击当成长。佛教讲“助缘”和“逆缘”,前者是他人的帮助,后者则是人生的阻碍。许多人喜欢抱怨,不觉间他们把一切“助缘”都变成了“逆缘”。懂得感恩的人,会把一切“逆缘”转化为“助缘”:领导的批评,客户的不满,对手的打击,他们都理解为对自己的提升和帮助,于是在感恩中不断成长。 图:pexels.com
Read more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感慨:我家小孩“输不起”,在游戏中输了,便不认输、发脾气,甚至退出不再玩;画没画好,就把辛辛苦苦画了很久的画一下就撕碎。专家认为,培养孩子承受挫败的容忍力,让孩子拥有一份“输得起”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抗逆力”,使他日后在遇到挫折时不容易跌倒,以正面、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输得起”的精神呢? “输不起”是一种天性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输不起”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些孩子面对挫折、失败,他会采取回避,逃避困难。比如,妈妈批评小强学钢琴不认真,不如隔壁的玲玲弹得好,听到这话小强索性就放弃了,干脆就不弹了;另外一种,性格急躁的孩子一旦在游戏中输了,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以示渲泄。在幼儿园,老师们常会遇到因为抢不到“发言权”而委屈哭泣的孩子。 鼓励能让孩子缓解情绪反应 孩子的所谓挫折感、无力感大多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家长总会有这样的责骂:“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恐怕不是读书的材料!”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用这些想法去评价自己。因此,当面对困难或失败时,便由于失去自信心而采用放弃和逃避的态度。 对此,每当我的孩子遇到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就会给他讲一些成功人物的故事,讲他们在奋斗过程中是用怎样的精神去面对困难的。另外,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要揪住孩子的错处不放,也不要将焦点一味地放在结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过程中肯尝试以及为此付出努力。让孩子明白“凡事尽力而为”便可,即使失败也并不代表自己没用,家长更不会因此而不疼爱他。 正视失败是为了避免失败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目的地从游戏中让她学习面对失败,让她有机会在玩乐中尝到“输”的滋味,体验“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当然,孩子经历“输”的时候总会稍有失望和不快的感觉。这时我们就给她以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告诉她:“我知道输掉游戏令你有点不开心,不过这次输不代表每次都会输,只要尽力参与,总会有办法成功的。” 现在孩子长大了,每当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我就会给她一个参照物和一个她可以看得到、能达到的目标。我会明白地告诉她:“你现在的成绩比起妈妈刚学的时候并不差,如果你坚持下去,将来你就会比妈妈做得更好;如果你放弃了,你就永远是这个水平了,永远比不上妈妈了。”从教育孩子中我感觉到,让孩子正视失败,才能让她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至于被失败和挫折打倒。 拥有豁达的心胸是“输得起”的关键 经常看到有家长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呀?”“拿大的,挑大个儿的拿!”“你真窝囊,你不会跟他抢啊!”……这样的引导,怎么可能让孩子“输得起”?女儿以前也因为跟小朋友玩游戏输掉而大发脾气,使性子再也不跟人家玩了。我严肃地告诉她:“要是你赢了,别的小朋友也不再跟你玩了,那怎么办呀?”要想孩子输得起,首先就得培养孩子不计较。一个心胸宽广的孩子,还有什么不能容下的呢? 培养孩子正面的乐观感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不能拿放大镜来放大他的过错或评定他的能力问题,那样,孩子便会将问题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行,渐渐地,便建立起一种消极、悲观的信念,继而变得难以承受挫折。我女儿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都告诉她:“一切只是暂时的,这次没考好咱们下次继续努力。”然后积极地帮助她找原因,寻求对策。 作为家长,对孩子适当的正面肯定是必须的,这样能从小为孩子播下“积极乐观”的种子,使她面对挫折时仍抱有“盼望”与“转机”。孩子心境乐观,也就更乐意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不会“输不起”了。 图:pexels.com
Read more真正成熟的人是怎么处理亲密关系的?
我知道你们是冲着「亲密关系」这个关键词来的,但实际上,这篇文章的谈的不仅仅是「亲密关系」,还有「什么是真正成熟的人」,以及「怎样做才会以一种成熟的方式处理好亲密关系」。 进入成人社会,最重要的要领之一是抛弃受害者心态,充分对自己的遭遇负责。亲密关系也同样,最基本的心态便是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我们今天来具体聊聊这个话题,如何真正成熟地处理一段亲密关系。 1、实现真正的情感独立 真正的情感独立是怎样的? 在亲密关系中,真正的情感独立就是意识到:你的伴侣不应该是爱与幸福的唯一来源。满足你的期待、讨你开心并不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没法把这点作为基本架设,亲密关系就很难长久维护。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总要求父母无条件符合我们的需求,不然就会通过哭闹、抱怨、撒娇、发脾气来反抗。很多人长大以后对待伴侣用的是同样的办法,期待以此获得安全感和陪伴。 这说明一个事实:我们的情绪往往不如身体上以及智力上来得成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使用小时候时的方法来处理情感和需求问题。 期待从伴侣身上获得快乐和亲密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我们所需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者其他的很多事物,如果都需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真正的情感独立该怎样实现? 真正的情感独立来自于真正而充分的悦己——充分关注自我需求,并且具备满足自我需求的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你因为对方没有在假期陪你而大发雷霆,指责他没有照顾你的情绪和感受,那么,你并没有在真正「关注自我」或者真正实现「悦己」。 因为一旦你达到关注自我的境界,你会发现,他未能满足你的愿望和需求,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 比如,一心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可能是绘画,可能是舞蹈,而不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抱怨伴侣的行为上。当你把全部注意力全情投入于这些让你能够快乐的事情上时,你会让自己愉快地度过这段时间,也让对方少了负罪感。 这就是在「情感上的成熟」——有足够的能力构建一个独立的生活。 有以下几个建议可以帮助你实现: 1)发展尽可能多的兴趣爱好,从艺术、舞蹈到阅读、写作,亦或是健身……一切能给你带来愉悦感的事物都去发展,扩充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你用越多美好的事物「塞」进生活,就会有越多的幸福感,并记住:He who angers you controls you. 你的幸福感越多来自于自身,别人就越少能控制你的情绪。 2)交尽可能高质量的好友,交友给人带来的幸福很难取代。社会
Read more给孩子一份珍贵的礼物,让他学会如何爱你!
有个小男孩, 在妈妈过生日前夕,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 偷偷为妈妈画了一张生日卡, 并写上了很多甜蜜的话。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却让这个小男孩感到非常的失望! 生日当天,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了卡片,本以为妈妈会喜出望外。没料到,妈妈随手接了过来,扫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 他很失望,但还是提醒妈妈:“里面还有很多字呢。”妈妈敷衍他:“等一会我有时间再看。”他愤怒地抓起卡片,“我不给你了,再也不给你了。”气冲冲地跑开。 这件事被他妈妈当笑话出来讲:“你没看到他生气的样子,真好玩。”听的人中也有人笑,“小孩就这样,任性。”我却笑不出来,眼前只闪动着那双失望的眼睛。 他得到爱,也想要回报给他所爱的人,却落了个一场空!而这样的相处方式,可能只是他和妈妈之间长久以来的一种固定模式。他一颗热烈的心,被冷着,淡着,直到熄灭。 有个男同学曾经和我们讲过自己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情人节他给自己的老婆买鲜花,想要浪漫一下,谁知老婆毫不领情,拿起鲜花就扔到了垃圾桶里,并警告他,“以后少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男同学咬牙切词的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犯贱了。 我很怀疑,那个失望的小孩,最后会变成这种不解风情的伴侣。因为他们走的是一条有因果关系的道路:曾经付出的爱没有人要,最后索性关闭了自己,不懂得怎么去珍惜和保存别人的爱。 当父母抱怨孩子成年了也不懂事,不体谅父母, 这真的只怪孩子吗?做父母的难道没有责任吗? 从小你有教会他们怎么去爱亲人吗? 你有告诉孩子他需要感恩吗? 爱不会自动从心里长出来, 就像种子很难在贫瘠的土地上发芽! 我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每天都能看见有些已经人高马大的孩子,一出校门就把沉重的书包甩给爷爷奶奶,他们两手空空嬉笑着和身边的同学打闹,完全忽视了孱弱的老人家已经不堪重负。当然,老人们也从不拒绝,他们彼此都默认了这种方式:孩子只管享受,不需要承担和付出。 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好到换穿一件衣服,经常吃住在她家。她父母很慈祥,没什么文化,但特别尊重有知识的人,竭尽全力的支持孩子读书,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学生最重要。” 她每天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家务也不做,有时候她看见父母忙碌不忍心,想要帮着干点啥,还要遭到父母的呵斥,“你只管学习,别的不要管。” 说实在话,那时候我挺羡慕她,因为在我自己的家里做小孩没有这样的待遇,初中的时候放寒暑假我就要给父母做饭了,收拾屋子织毛衣踩缝纫机都是我妈开给我的业余科目。看人家的小孩这么金贵,再看看自己,实在是心理不平衡。 后来我们都大了,我才发现,因为一直被父母偏移在自己的轨道上,从来没有也不需要付出,她最大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不知道怎么对人好,也不会对人好,就连她最爱的妈妈,也是一不高兴就吼一顿,然后再后悔。 她不会说很温情的话,也不会很温情的对待喜欢的人,有时候我明明都能看见她内心温情的闪动,她却偏要压抑着自己,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她姐说她不懂人情世故,可这也怪不了她,是父母一直让她只想着自己,不必对别人有任何回报,这种经年累月的暗示让她心里的一部分都蒙了尘,落了灰,对别人好的那种技能好像许久不上发条的玩具,彻底失去了动力。 有人总相信,孩子小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以后他们就懂了。这是错误的想法,知道付出,是被训练的结果,而感受到付出的快乐,是比被爱还要大和广博的情怀。
Read more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第一名,而是……
[01] 我的父亲,教了一辈子学。在县城那个小学、初中一体的学校里,他亲手带着好多孩子,从一年级走到初三毕业。 有一年父亲带毕业班,班里有个寄宿的男孩学习非常刻苦,但是家庭条件挺差。每到饭点,别人去食堂打饭、打菜、买零食的时候,这个男孩就掏出从家带来的煎饼,卷着面糊炒咸菜或者虾皮儿,就算是一顿饭,而且一吃就是一个星期。 父亲看着也很心疼,就时不时掏钱给男孩买点牛奶、水果。男孩每次接过东西的时候,都很感动,泪眼汪汪地说不出话…… 毕业班送了一期又一期,从父亲的班里走出的好学生一批又一批。 好多人都跟我开玩笑:“你们家逢年过节应该挺热闹吧?你父亲这么多得意门生,不得排着队送礼哇?” 对,我本来以为也会这样。 可实际情况是,跟父亲还有往来的、关系比较好的,大多数都是当初学习不算优秀的孩子,甚至还有几个调皮捣蛋的。而很多成绩前几名的孩子,毕了业就很少联系了,偶尔有个师生聚会,也很少看到他们的影子。 [02] 我曾很诧异地问过父亲:“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毕业后,不应该更感激老师、跟老师更亲密才对吗?” 父亲总是淡淡地说:“大家都有各自的营生,很忙,没空联系很正常。” 有些话,虽然父亲没说,但我从身边朋友、同学的现状里,多少能猜出来:很多当初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现在混得并不好,至少跟当初大家的期待差很远。这种辜负了大家期待的羞愧感,或许是他们不愿意跟过去的老师、同学联系的主要原因吧。 很多孩子按照家长最期望的那样,不贪玩、不惹事,一路当着“三好学生”,考大学,读研究生。等他们二十八九岁毕业后,才发现手中那张硕士文凭,也就值每月4000块钱。在现在这种经济不算景气的时候,他们不但找工作时时碰壁,连谈个对象都不容易…… 很多人都是直到高中毕业或者大学毕业才发现,为了追求别人眼中的“第一名”,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当别人回味青葱岁月、情窦初开时,他们能记起来的,除了考卷和压力、除了熬夜和失眠,就没别的了…… [03] 父亲总是说:“越来越发现,现在不是一个只看成绩和学历的时代了。成绩好,只能代表你会考试,不带表你的交往能力,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甚至连人品都代表不了。” 我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并且在生活中也不断得到验证。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来了一个实习的男生,研究生刚毕业。 男生刚来的时候,我们看他学历比较高,专业也不错,便让他跟着一位产品经理,学习运营方面的业务。 公司晨会上讨论运营方案,这个男生总表现得很有想法,提出了几个好建议。大家都挺高兴,感觉这孩子值得培养。 那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忙,午饭都没空出去吃,所以就经常拜托这个男生帮忙下楼取外卖,顺便看看快递。 才过了一周,这个男生就不辞而别了。人事老师打电话问他有什么不满意的,他说:“你们公司缺乏对人才最基本的尊重,我是来学产品运营的,不是来给你们跑腿的!” 不过这个男生可能不知道,我们公司还有比他学历更高、学校更好的实习生。以前忙起来的时候,大家轮流订餐、取快递、倒剩菜、收拾桌子,没谁觉得自己被轻视,更没谁觉得自己是个跑腿的。 事后,经理无奈地说:“这样的孩子呀,我见过太多了,学历倒是挺高,但是把为人处世基本的礼节都忘了。他今天从咱公司走了,在下一个公司肯定还是待不久……” [04]
Read more怎么有教养地评论别人的朋友圈?
耿直和刻薄不是一回事 我有一个前同事群,M是这个群的一员,可是后来,我们这个群里几乎所有人都把她拉黑,或者设置了互相不看朋友圈。 M认为,这是因为她太耿直。 比如: A发了一张自拍,朋友圈里一片点赞,还有类似“少女,你好”一样明确的赞扬,但M的评论却是:美图秀秀用得好熟练。 B转发了一条行业资讯,朋友圈里的同行点了赞,但M偏要发一条文字评论:里面很多观点有失偏颇,我们要多讨论。 C发了孩子照片,朋友圈里纷纷表扬小朋友可爱,但M一定要实话实说:为什么这孩子眼睛没有你大? D发了加班照片,朋友圈里都鼓励他创业加油,但M意外地留一句:注意身体,春雨医生创始人已经过劳去世了。 还有一次,我看到M在另外一位熟人的埃及旅行照片下留了将近500字评论: 埃及古老的文明早已断裂,现代埃及人与过去根本不是同一祖先,1822年,32岁的法国青年学者商博良以罗塞塔碑为线索,破解了困惑人民1600年之久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此处省略450字) 这位熟人无奈地打了一个笑脸,回复:谢谢科普。 很不幸,我也被M多次评论。 我发个新眼镜,她说难看;我发我去英国,她问我英语水平够不够;我发自己写的文章,她说观点片面。 为了节省她的眼力、时间和我的心力,我也对她关闭了朋友圈,结果很快被察觉,她质问:为什么我看不到你朋友圈了? 我答:怕耽误你时间。 她说:为什么群里其他人的朋友圈我都看不见了?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不像你们虚伪乱点赞,你们就因为这个受不了吧? 我想了一下,不愿说违心话,很老实地回复:耿直和刻薄不是一回事。 于是,我顺利地被她拉黑。 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2. 为什么她们永远说话正确,却总不讨人喜欢 朋友圈是一个公共社交场合,每一句都是公开意见,可是,总有人打破公共场所约定俗成的礼貌。 怎样才算有教养地评价别人的朋友圈?有人总结了几个规律: 第一,“点赞”这项神奇功能,除了敷衍的“点赞之交”,还有“我在默默关注你”的含义,解决了不知道该写什么评论的困惑。 第二,不要在别人的朋友圈里直接发表批评性评论,毕竟其他熟人也能看见,人家怎么回复呢?不同意见可以小窗发送。
Read more0-6岁宝宝每一年不能错过的成长关键点!
一岁:建立安全感 当孩子处在婴幼儿时期时,特别喜欢有人在他身边,注意他的举动,逗他开心,和他说话,以及用一切最自然的方式跟他玩闹,这样他才会有安全感和亲熟感,成长起来才会更顺利。这一年里,爸妈们要耐心地给予他们关爱,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人爱。很多爸妈在孩子一岁时就抱着很高的期望,甚至开始对他进各种技能和思维的训练,但科学实验证明,孩子在一岁半时,行为和智力水平基本上和猩猩一样,太早训练并没有益处。 两岁:培养幽默感 两岁到了又好气又好笑的年龄阶段。他们不再像之前那么盲目、莽撞、冲动,一刻坐不住,但是他们也开始变得固执、不听话,因为他们想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我家儿子现在处在快两岁的阶段,这个阶段他有他的主见和思想,而且我总觉得我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家里的垃圾桶必须是他自己装好袋子,家庭成员不能穿错彼此的鞋子,不然他会闹,自己的小马桶自己要放好,冲马桶必须是他自己做,而且冲完一定要洗手,洗手的时候要自己倒洗手液,等等等等 人的幽默感起步是比较晚的,要到两岁时,孩子的幽默能力才有初步的表现。而两岁半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很多大人眼中的“好玩”,正是小孩幽默感的源泉。大人们要了解他们表达幽默的方式,要好好维护并且努力营造幽默的环境。 三岁:培养创造力不可错过这一年 在三岁这个阶段,孩子会经历稳定和不稳定两个螺旋上升的时期:三岁到三岁半的孩子是快乐而友善的,到了三岁半以后,孩子将会经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时候,爸妈的表现将会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个性与创造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的创造力萌芽发生在他的三岁时。让孩子去编故事、画彩笔图、揉泥巴,并给予鼓励,是培养他创造力的好方法。除了让他用眼睛来观察世界外,还让他用嗅觉、味觉或触觉来感知。 四岁:语言表达力飞速成长的一年 四岁孩子心理的关键,在于他们更高的身体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到了一起。他们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有着变幻莫测的想象力,张狂而可爱,做什么都“过度”。这个阶段,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是家长们的首要选择。 语言是四岁孩子的最爱之一。他爱说话、爱韵文,喜欢说悄悄话,也喜欢唱歌,甚至喜欢吼叫。他是他自封的讲解员,也是他自己的听众。四岁也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年龄,所以请你们尽量去回答他们“为什么”。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会通过语言充分表现出来。 五岁:亲子关系最亲昵融洽的一年 五岁孩子在饮食、睡眠、排泄、穿衣、洗漱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的能力,知道自己如何吃饭了,夜间睡眠大多是愉快而顺畅的,大小便也基本可以完全自理了,情绪和身体状况都朝着正方向发展。但是在五岁半到六岁之间,孩子的紧张情绪较之前有所增加,宣泄的力度也有所增强。 五岁孩子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让妈妈开心。尽管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显得相当自信,但他仍然需要妈妈的肯定。妈妈的话对他来说就是金科玉律。 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妈妈肯定和自己心连心,所以当他跟妈妈说话时,常常没有足够的耐心把该说的说完,就急着生妈妈的气,因为妈妈居然没有一下子听明白他要说什么。所以妈妈的脑筋要转得够快。虽然偏爱妈妈,但他们也会以爸爸为荣,喜欢有爸爸陪伴在身边。 六岁:内心矛盾最为突出的一年 到了六岁,孩子是一个小小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他最大的苦恼是既依赖妈妈,又想要离开妈妈,期盼走向独立,所以六岁是孩子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孩子和妈妈在这个阶段都会觉得纠结和难受。 这个阶段,他们对爸爸的需求开始增大,他们更钦佩的人是爸爸,而不是妈妈。因此爸爸偶尔出面接手负责照顾孩子晚上的洗漱与上床,往往能让事情顺利得令人匪夷所思。当孩子大发脾气或者母子间将要出现大麻烦的时候,爸爸登场亮相,往往能解救全家于水火之中。 大约从五岁半到六岁半之间,孩子的许多行为似乎从各个方面一起忽然转身,都朝向明显对立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六岁的太过精力旺盛而且强横刁蛮,转向七岁的太过忧郁而沉寂的过程中,期间却会有一段日子是孩子的美好最为绽放的时刻,也是让爸妈最为享受的一段亲子时光。 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发展过程有提前有延后,所以请爸妈们一定要记住:要理解并且欣赏他的行为。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