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有挑食的不好习惯会让家长很烦恼,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被丢在一旁,孩子却偏要什么汉堡包、巧克力。一方面家长担心孩子的营养不够,一方面又不知给他吃什么好。大部分的儿科专家认为只要孩子的体重不过胖或过瘦,生长曲线正常,孩子的营养摄取会基本满足他的生长需要。但是家长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却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办法。 减少零食 尤其不要在正餐前给孩子吃零食。即使是健康的食品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久而久之养成不好好吃正餐的习惯。正餐前15分钟不要给孩子喝水或其他饮品。那样孩子的小肚皮就不会那么饿了。 给孩子尝试多种多样的食品。有的家庭总吃同样的食品也会让孩子失去兴趣。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营养方面的简单知识。如为什么他们需要吃水果蔬菜,这类食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想吃什么然后一起动手准备。孩子如果参于其中,自然就会对自己“成果”比较感兴趣。如让孩子成为准备食品的好帮手,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易做的事情如摆桌子,切菜,搅拌等等。这样会增强他们的食欲和兴趣,也会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改变食品的制作方法 如果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可把这种食物另加工处理让孩子认不出来。因为强迫进食会导致逆反心理。 全家一起进餐 温暖快乐的氛围也会增强孩子的进食欲望。另外家长借机也可在孩子面前做一个饮食健康的好榜样。 不要给孩子盘子里放很多的食物 只放一点点,吃完之后再添。 多鼓励孩子尝试新的食物 每次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帮助他们慢慢适合新口味。多给予正面的资讯和鼓励,也可采取一些游戏的办法。如每吃一口就会有机会给太阳周围画一道光线。 创造充满乐趣的晚饭时光 如烛光晚餐,游戏晚餐,周五特殊晚餐等。让孩子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当然他们对于饮食的态度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不要给孩子准备正餐备用食物 “孩子如果不吃晚餐,就可以吃这个”,不要忘了,饥饿是进食的最大动力。 如果您有一个挑食的孩子也请不要担心,凡事贵在坚持,慢慢引导。不要忘了,孩子也在慢慢长大,慢慢懂事哦! 文/叶子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感慨:我家小孩“输不起”,在游戏中输了,便不认输、发脾气,甚至退出不再玩;画没画好,就把辛辛苦苦画了很久的画一下就撕碎。专家认为,培养孩子承受挫败的容忍力,让孩子拥有一份“输得起”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抗逆力”,使他日后在遇到挫折时不容易跌倒,以正面、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输得起”的精神呢? “输不起”是一种天性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输不起”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些孩子面对挫折、失败,他会采取回避,逃避困难。比如,妈妈批评小强学钢琴不认真,不如隔壁的玲玲弹得好,听到这话小强索性就放弃了,干脆就不弹了;另外一种,性格急躁的孩子一旦在游戏中输了,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以示渲泄。在幼儿园,老师们常会遇到因为抢不到“发言权”而委屈哭泣的孩子。 鼓励能让孩子缓解情绪反应 孩子的所谓挫折感、无力感大多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家长总会有这样的责骂:“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恐怕不是读书的材料!”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用这些想法去评价自己。因此,当面对困难或失败时,便由于失去自信心而采用放弃和逃避的态度。 对此,每当我的孩子遇到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就会给他讲一些成功人物的故事,讲他们在奋斗过程中是用怎样的精神去面对困难的。另外,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要揪住孩子的错处不放,也不要将焦点一味地放在结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过程中肯尝试以及为此付出努力。让孩子明白“凡事尽力而为”便可,即使失败也并不代表自己没用,家长更不会因此而不疼爱他。 正视失败是为了避免失败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目的地从游戏中让她学习面对失败,让她有机会在玩乐中尝到“输”的滋味,体验“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当然,孩子经历“输”的时候总会稍有失望和不快的感觉。这时我们就给她以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告诉她:“我知道输掉游戏令你有点不开心,不过这次输不代表每次都会输,只要尽力参与,总会有办法成功的。” 现在孩子长大了,每当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我就会给她一个参照物和一个她可以看得到、能达到的目标。我会明白地告诉她:“你现在的成绩比起妈妈刚学的时候并不差,如果你坚持下去,将来你就会比妈妈做得更好;如果你放弃了,你就永远是这个水平了,永远比不上妈妈了。”从教育孩子中我感觉到,让孩子正视失败,才能让她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至于被失败和挫折打倒。 拥有豁达的心胸是“输得起”的关键 经常看到有家长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呀?”“拿大的,挑大个儿的拿!”“你真窝囊,你不会跟他抢啊!”……这样的引导,怎么可能让孩子“输得起”?女儿以前也因为跟小朋友玩游戏输掉而大发脾气,使性子再也不跟人家玩了。我严肃地告诉她:“要是你赢了,别的小朋友也不再跟你玩了,那怎么办呀?”要想孩子输得起,首先就得培养孩子不计较。一个心胸宽广的孩子,还有什么不能容下的呢? 培养孩子正面的乐观感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不能拿放大镜来放大他的过错或评定他的能力问题,那样,孩子便会将问题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行,渐渐地,便建立起一种消极、悲观的信念,继而变得难以承受挫折。我女儿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都告诉她:“一切只是暂时的,这次没考好咱们下次继续努力。”然后积极地帮助她找原因,寻求对策。 作为家长,对孩子适当的正面肯定是必须的,这样能从小为孩子播下“积极乐观”的种子,使她面对挫折时仍抱有“盼望”与“转机”。孩子心境乐观,也就更乐意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不会“输不起”了。 图:pexels.com
Read more值得父母深思,当家穷的男孩遇到家富的女孩…….
当穷养的男孩遇到富养的女孩,值得父母深思 “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大概是在儿子三岁的时候,我听说了这个育儿观念。是的,和所有初听此话的父母一样,我理所当然地认为,穷养儿子,就是要让他体会生活的艰辛,多吃苦,让他有奋斗意识;富养女儿,就要为她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培养温柔、高贵的品质,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创造有品位有情调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父母正自觉或不自觉地按此方法,对自己的孩子施以影响,可是,很少有父母想到未来若干年后,当自己穷养的儿子遇到一个富养的女孩,会产生怎样啼笑皆非的矛盾。 我提前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先说我家的基本情况吧。 我属于经济状况尚可的家庭。先生经营一家模具公司,我全职带儿子,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没为钱犯过愁。但我坚决奉行“男孩要穷养”的理念,几乎没给儿子买过昂贵的玩具,好像就在他四岁生日时破过一次例,给他买了一辆遥控小汽车。穿着上都是小店淘来的外贸品。上了小学,我告诉他,我们家不缺钱,但这些钱是爸爸挣的,所以给你的零花钱不能乱花。如果要买课外书或是给同学买礼物,必须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就是洗个碗五毛钱,扫次地一块钱,等等。 应该说,我的教育还算是成功的。儿子不贪慕虚荣,接人待物相当有分寸,自控能力也非常强,学习几乎不用操心。用我妹妹的话说就是:姐,你这一辈子不上班,不挣钱,但你培养的这个儿子,就是你最出色的成果。 事情源于春节期间和朋友的一次家庭旅行。 朋友的女儿比我儿子小两岁,当时开玩笑说两家是要做亲家的。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在她女儿两岁时,她先生因为工作调动,全家迁至深圳。但我们经常通电话,聊育儿经,偶尔她也借出差杭州的机会,来看望我。当我把“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的话告诉她时,深得她赞同。 事实上,后来的电话聊天中,她经常告诉我,她又带女儿去香港了,给女儿买了限量版的芭比娃娃,买了gucci的童装……她女儿也时常在电话里甜甜地叫我阿姨,听得出是个见过世面、不怯生的小丫头。 去年12月份,她兴奋地打电话给我,约我春节去三亚度假,笑说两个孩子有些年没见了,趁机让他们培养培养感情。哈,当时我想,培养感情只是玩笑话,两家找个机会一起聚聚才是真。所以,说服了先生后,我们两家决定去三亚过春节。 因我空闲时间多,女友说由我来安排此行的所有事宜。说实话,三亚的好酒店确实很多,但六天假期都必须住五星级吗?我征求儿子意见,儿子说干净舒服就行。于是,我决定了住四晚家庭旅馆,住两晚豪华酒店。这个决定也得到了朋友的支持。 先到的我们在亚龙湾的家庭旅馆迎来女友一家。寒暄过后,小公主非常冷静地环视了一下房间,说:“我们怎么住这里呀?”我笑着跟她解释说,这里非常干净,且离椰梦长廊很近,去沙滩也很方便。可小女孩不满地说:“这里没有waiter(服务生),没有游泳池,也没有早餐……”害得女友连忙打圆场。 其实我也没在意,心想家境优越、娇生惯养的小公主有理由要求住得更好一点的。可儿子替老妈打抱不平了,他私下跟我说,要不是初次见面,他早就让女孩子自己去找酒店了。 这才是开始,后面几天的情形几乎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两个不同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在太多的事情上有着太多的分歧:每去一个地方,儿子都想坐公交车,可女孩就是打的;儿子想去吃海鲜大排档,可女孩就是觉得不卫生……就算是一处海景,女孩子会发出“想要盖幢房子”的感叹,儿子却在一旁笑她太矫情。 幸好两家大人心态还好,认为孩子之间怄怄气是正常的。后来我跟儿子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尽量听从她的意见。儿子还算听话,尽管心里有意见,但行为上还是尊重了妹妹。 度假的最后一天,两个孩子发生了口角。 那天,我们逛的景点叫天涯海角,附近有个超大的土特产专营店。我们想顺便买一点特产带回杭州。已经逛累的女孩子明显不想去,她说:“拎着这么些东西回酒店累不累啊?去机场买更方便啊!”这话明显是针对我们说的,儿子有些不服气,说买不买是我们的事情,你有钱就去机场买!无趣之下,女孩子认真又天真地说:你这样吝啬钱,小心以后找不到老婆哦!儿子想也没想,回了她一句:你这样的娇气鬼,才没男人会娶你! 机场告别时,我跟儿子说,这一路过来,妈妈发现你有时候有失男子汉的风度,是不是应该向妹妹道一下歉?小女孩小嘴一撅,说:“口头的道歉太没诚意啦!你得买件礼物哄我开心才行!”两家的旅行就在两个小孩之间的拌嘴加玩笑中结束了。 其实教育应该一视同仁,不分男女,现在许多公主病的女生应该也是这样从小娇生惯养来的吧!但是进入团体生活才会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顺从自己,人跟人的相处还需要很多的磨合呢!把故事分享出去给更多人看吧~
Read more家庭教育是如何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应先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有健康人格,继而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富贵与贫贱,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将来,在这期间,父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横竖都是这个理。即使孩子将来想拼命摆脱这种困境,走上自己想去的道路,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那么,我们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01 | 认清自己和孩子 看清孩子的缺点,从正、侧面进行纠正和完善。明确自己能给孩子什么,不能给孩子什么,什么东西需要他自己去争取…… 切忌瞎鼓励孩子,你给他一水池的鸡汤,他可能还给你几张零分试卷! 02 | 重视孩子精神教育 父母能做的,除了在身后做她坚强的后盾,就是从小在精神上给他养料,让他做一个乐观、坚强的人,培养他的人格和精神,也许这样,才能帮助他无论陷入何种境地,都能做到最优的选择。 你能想象,当有一天,孩子在物质条件上一无所有,他该怎么生存下去?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抗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他怎么玩得转? 03 | 减少攀比、从众 在国内,不攀比、不从众的家长少之又少。攀比有良性攀比和恶性攀比之分,适当的攀比可以督促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我们父母追求的是,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入好的学校,学习正面有力量的知识,交善良优质的朋友,做适合的高大上的工作。这样,也就够了。 最怕因为你的恶性攀比,给孩子造成焦虑、华而不实、孤单等不健康心理。 04 | 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的孤单 父母的陪伴少了,孩子容易胡思乱想:是不是爸妈不爱我了?是不是工作比自己重要?是不是成绩太差被嫌弃了? 孩子孤单了,就不擅长与人相处,下意识将自己和小伙伴隔离起来,然后形成恶性循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看得见的温暖和呵护。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将来,所以父母们多给孩子一些健康的教育方式吧! 05 | 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从我们与母体脱离出生开始,父母抚摸孩子的方式、父母对待孩子的语调、语气、眼神以及孩子哭泣时父母对其的反应态度、大人对孩子的评价都在一点一滴的过程中塑造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比较完美的父母是比较容易培养出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 他们给予孩子的是——“无论我怎样表现,他们都爱我,我都是有价值的”观念。
Read more告诉你怎么跟你孩子说「不」
教育孩子守纪律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有的时候甚至会令人心力交瘁。你希望看到孩子永远挂着阳光般的笑容,而不是愁眉苦脸、哭泣或者是乱发脾气。用不恰当的方式对孩子说「不」,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危害,但是如果做得恰到好处则能让你的孩子感到愉快并对以后在孩子教育上打好基础。这里给大家一些有效的方法教你怎么跟孩子说「不」。 1、说一次就够了 当你第一次说「不」时一定要坚决,不需要反复说几次。说的时候表情要严肃,并要跟他说明为什么他不能得到想要的。如果第一次说「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那么试着用另一个方式,比如告诉孩子怎么做就会得到肯定的答复。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千万不要心软。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了如何能够钻你的空子让你答应,他们以后就会不断地欺负你。 2、做出解释 有时候光说「不」是不够的。家长需要给出理由,不然孩子不理解为什么不被允许,从而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3、用肯定的方式表达不许可的意见 孩子听多了你老是说「不」,这会对他们的语言发展能力造成危害,同时会产生怨恨心理。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以说「行」的方式来表达你对其想法的不赞成。举例说明,如果你的孩子想要吃饼干,你可以答复他说:「行,吃完晚饭后给你饼干。」如果在购物的时候他们要求买个新玩具,就说:「好啊,如果你想把这个玩具作为你的圣诞礼物的话。」这样,你的孩子有机会在某个特别的日子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并学会妥协。 4、不要大吼大叫 《儿童发展杂志》中有篇文章说:「对你的孩子大吼大叫跟体罚他们带来的恶果相差无几,这可能会引发行为方面的问题和情绪发展问题。」对孩子吼叫带来的恶劣后果超过了任何可能的暂时沉默的好处。 《婚姻家庭杂志》发现,大声吼叫会导致抑郁和伤害孩子自尊。所以,学会用平和友好的方式进行交流显得至关重要。 5、尊重隐私 不要当着其他人面前训斥孩子。相反,你应该得到他们的注意后把他们带到较为隐蔽的地方,清楚地告诉他们你说「不」的理由。如果你当众骂他们,特别是其他人还变本加厉地嘲弄他们,那他们会记恨。记住,如果你当众羞辱了他们,他们以后也会对你做同样的事情。 6、用非直接的方式说「不」 给孩子其它替换的选择可以让孩子认为你没有完全拒绝他们的请求。比如说:「不行,亲爱的,你不能吃糖果,但是你可以吃个苹果」。这样的建议给了他们其它的选择,并有机会跟他灌输吃健康食品的好处:苹果比糖果更健康。 7、不要承诺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父母经常说: 「现在不行,孩子。」那么如果现在不行的话,什么时候就行呢?如果你无法兑现你具有暗示性的承诺,那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你产生信任问题。相反,你应该提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让你的孩子知道他的愿望会得到实现。比如,「现在不行,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在你生日的时候给你买。」 8、让孩子做选择 让孩子做选择是把权力交给他们自己,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见有一定价值。如果他们自己能做决定就不会觉得被忽视。例如,你可以拒绝其想吃糖果的要求,但是你可以同时提出给他们吃水果的选择,提醒他们你一直说的健康饮食的好处。让孩子们做选择时,需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至于在他们选择后招致你再次的否定而使他们感到挫败。 9、 父母双方不要互相牴触 有时,当父母其中一位在说「不」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到另一位面前讨说「行」。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父母双方发生矛盾,让你的孩子学会如何操纵大人。这个时候,你和你的另一半一定要交流好并明确最后的决定。 对孩子说「不」确实很难。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开心,这其实很容易做到。如果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当时片刻他就高兴了。当然,你也可以用吼叫责骂的方法对孩子说「不」。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家长能花点时间学会如何用平和有效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才是必不可少的。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家庭教育:根本教、胎教、襁褓教
1.家庭六步教育 王善人提出了“家庭六步教育”:根本教、胎教、襁褓教、乳教、婴儿教和家庭教。为了拯救人根,改种还良,我们得从姑娘下手,从小孩下手,这就是根本教育,也叫先天教育。先天的根好了,后天苗子才能好。先天性不好,后天出来的苗肯定也不行。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造好人根,我们能不能把责任落实,就得看我们能否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做父亲母亲的,如果能把自己清理好,儿女一定会好,家庭一定会好。 (一)第一步:根本教 六步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根本教:“性天清朗,心地光明,实行忠孝,注重德行。” 根本教的目的是什么?先教育父母。有好父母,才有好儿孙。我们讲人伦之道,就是要正本清源。源头的水清,出来的水就清。源头的水浊,出来的水就浊。所以,根本教尤其重视母教。只有姑娘的性格好了,才能生出好的孩子。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小孩有病,甚至二十多岁发病的,都与他父母有关系,尤其与母亲的关系更大。 姑娘应该是什么样的性呢?性天大道很重要,性天一定要清朗。怎么个清朗法呢?就是性中要没有脾气,心地才能光明。心要平和、善良、光明磊落,对谁都有一颗慈悲之心。心胸宽阔,才有大量。有大量,才能生出大度的子孙。 然后,还要在忠孝上面下功夫。“实行”就是身体力行,“实行忠孝”就是尽忠尽孝。“注重德行”就是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看合不合乎人伦大道。合道的就进,不合就退,这样做就是在给孩子培德。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做妈妈的就要培德。培下德,方能扎下根。根深蒂固了,才能枝繁叶茂、花果累累。王善人也讲:“儿女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德若培不厚,来一股风,就把你刮倒了,甚至连根拔起。德根要是深厚了多大的风来也没有问题。 古人讲过这么一句话:“你要盼好子,必须尽忠尽孝。你要盼好女,必须性本天良。你要想发财,必须有仁义的心肠。你想要好的子孙,必须得有善德。”这就是说,必须尽忠尽孝,才能生出忠臣良将呀! 有一次应刘博士之邀,给清华的一些同学讲课。我说:“我们每天讲道,讲什么呢?就讲当人之道。可当一个好人很难啊!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这个‘好’字,它由一个‘女’和一个‘子’组成。也就是说,光有女或光有子都不叫好,必须得女人品行优良,还能把孩子培养出来,这才叫好,这个好那就是真好了。”大家看,要想实现这个好,是不是有些艰难呢?所以,我们应该强化观念,改种还良,重立人根。怎样生个好孩子?怎样为社会、为国家留下好的人根?这全在我们自己。 可是现在的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只知盼子成龙,盼女成凤,可这龙凤从哪里来呢?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还是得从父母的德行来。做父母的不去培育自己的德行,不去自我完善,怎么可能生养出好的孩子呢?到头来只能是给人类留下一个污点,给社会留下一个游手好闲的浪子。看到孩子不成器,看到孩子成了败子,做父母的还反过来怨孩子,那是孩子的事吗?你怨孩子,就是怨祖宗,因为孩子是替祖宗传宗接代的人。更有甚者,有的妈妈看到孩子不好,就直接埋怨祖先,怪他爷爷奶奶没有积好德,没有积出个好孙子。实际上,这是谁造成的呢?不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吗?有其母,必有其子。不要再怨别人啦,还是好好观照自己吧。 2.婚后不孕的问题 现在有很多女人,结婚多年了却不能怀孕。什么原因呢?原因很多,不只是一方面。 有的女孩结婚之前,就已经多次堕胎。没登记,没办手续,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就怀孕了,这叫怀私孕。有不少媳妇问我:“善人啊,您说我们结婚多年,怎么就不怀孕呢?”我就问她:“你结婚之前有没有怀孕?”这样的人多半都有啊,没有我不能问她。她说:“有。”我说:“是不是刮了?”她说:“是刮了。”我就告诉她:“‘百善孝当先,万恶淫为首’,万恶之首你已做了,可孩子来了,你还烦孩子,还把孩子刮杀了,孩子还敢来吗?来了你再给杀了怎么办?”.最后她又是哭又是号的。这么想要孩子,当初干嘛烦孩子呢? 还有另一种情况,“水至清则无鱼”,也就是说,性格太古怪、太死板,太讲究干净,这样的女人也不容易怀孕,就像水太干净,没有肥料,养不住鱼一样。再一点,男女性格太刚太犟,尤其是女性的脾气太火暴了,血中必有毒,也不会怀孕。 另外,贪财太过,也可能导致不孕。因为钱财属水,是社会流通的东西,你都圈到自己家了,水太大了,孩子也不容易来。 (二)第二步:胎教 第二步就是胎教。妈妈在怀孕的时候,要存正念,断邪思,节饮食,慎起居。 古人有这么句话:“一树结果,有酸有甜。一母生子,有愚有贤。”一母生九子,九子不一样。以前的女人孩子生得多,怀每个孩子的心态都不同。孩子随着她孕期的心态成长,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性格的孩子。 “存正”就是存一个正确的观念,这也叫装相。你心里存个什么相,就给孩子装个什么相。有的妈妈不懂这个道理,怀孕的时候讨厌这个、烦恼那个。到她跟前的人,不可她的心她就烦,这样一来,保证孩子生下来以后,性格就偏偏随她烦的人。妈妈不明白,其实这就是你给装的相。你要装个歌唱家,他就会喜欢歌唱;装个道德人,他就是个道德人。 装相可了不得,这叫存心。我们看孔母、孟母怀孕的时候,存的是什么念?孔子的母亲遵从父命,为了尽孝嫁到老孔家,她要给孔家生个圣人,真就生了个圣人。孟母效法孔母而生了孟子。我们要有她们这种心胸,好好看一看孔母、孟母是怎么做的。同样是女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天地留下这样的人根呢?有一些母亲,不但没给社会留下有用之才,反而送来个逆子、败子,为什么呢?这都要问问她们自己。 有人听了装相的道理,心生欢喜:“这回我可要存心让他做个圣人。”我说:“没有圣母,想生圣子,这也难啊。”你自己得先做到了,真具备姑娘那五点(棉的五种特性),再能崇俭结婚,我保你生个好孩子。如果你婚前没有做到那五点,婚事还大操大办,现出了虚伪、浮华的面目,你还想生个好孩子?你有浮心,生的孩子就浮;你虚伪,生的孩子一样虚伪。孩子长大了以后,必然不听你的话。父母存什么念,孩子生什么心。这里头的道理太深刻了,值得好好研究。我不过只讲个表面,大家要自己去悟。孔子讲格物,王善人也讲格物。怎么格物? 我们要好好想一想,自己走的每一步歪没歪?走的是不是堂堂正正?“断邪思”就是要断邪思妄想。心不存邪念,脚不踏邪地,耳不收邪音,目不视邪物。在马路上走路,有的男孩女孩看着对方长得好,就起淫欲之心。这一念就造下无边的罪孽,可了不得了。大家想一想,从我们懂事到现在,起过多少念?种下多少因?种一个因,就会结一个果。所以说,妈妈在怀孕期间,要尽量保持身心清净,远离一些容易让人产生邪思邪念的人、事、物。有的夫妻懂得这个道理,怀孕期间不同房,这样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节饮食”就是在饮食方面必须卫生。卫生就是不吃荤浊的东西,荤毒气血,酒乱性。饮食不可太过丰盛,最好吃清淡一些。很多人新婚喜宴,大酒大肉,新郎官喝得酩酊大醉,这时如果怀孕,婴儿的头脑就会浑浊不清,长大就会脑袋不灵,学习不上进。到那个时候,父母反过来怨孩子,给孩子施压,这就大错特错了。你再想要孩子头脑清醒,已经晚了。你们早先干吗去了?把种子种到哪里去啦?有很多妈妈问我:“我这孩子学习成绩差,平时老不爱学习,怎么办呢?”这可别怨孩子啊,得找找自己的原因。我要不讲这胎教,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讲,你就应该知道是自己的原因了。 我小儿媳妇在怀我两个小孙女的时候,她吃的都是净口素。结果孩子生下来,就真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头脑特别灵敏,反应特别快。 由这一点我得出,女人怀孕期间,她的饮食特别重要。现在都说补呀补呀,补什么呢?大多就是吃一些荤浊的东西,特别是牛羊肉这些东西。动物在被宰杀的时候,都特别惊恐,甚至杀完把肉割下来之后,肉都还在哆嗦。在惊恐的同时,它还有怒恨,所以这样的肉吃到肚里,没准儿会有不良的影响。我小儿媳妇怀孕,就没吃这些东西,所以我那两个孙女就特别聪敏,尤其是小孙女。她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小班和大班在一个屋。老师给大班学生讲课,她边写作业,边听大班的课。等老师讲完了,问大班的同学谁会,她在那边说我会,而且马上就能答上。这就是先天性好。
Read more看伟大的人物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别看孩子小,其实孩子非常聪明。他很敏感的察觉父母的一切。那么我们看看伟大的人物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我们的父母在平常是如何的教育我们的孩子的呢?你现在的孩子你满意吗?有按照你期待的方向发展吗?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兴邦一句话误国;一句话可以救人,一句话也可以杀人。语言的力量是如此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别看孩子小,其实孩子非常聪明。他很敏感的察觉父母的一切。那么我们看看伟大的人物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下面举三个小小的例子。 故事一:一个改变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非常贪玩。他的母亲为此常常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 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改变了埃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里只有踩着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然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一点烟灰也没有。”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这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看到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呢,于是只是草草洗了个手,就大模大样上街去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后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会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也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爱因斯坦听后顿时满面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盲目地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这是多么愚蠢的啊!每一个人都有预期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靠地人生向导! 故事二: 黑人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儿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母亲答:“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目的地黑人司机坚持不收钱,他说:“小时曾问过母亲同样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定会有不同的成就。” 故事三:美总统奥巴马的成长故事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和首位非洲裔总统,他的母亲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奥巴马的母亲突破种族偏见嫁给黑人,在于奥巴马的父亲离婚后依然胸怀宽阔,为其父亲树立良好形象,并让奥巴马从小接受精英而多元化的教育,这些非常难得。我记得在翻译《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一书的过程中有些很难忘的细节。比如奥巴马小时候六岁跟随母亲去印尼以后,由于母亲没有钱送他去国际学校,只好就送他去了普通当地的印尼学校,而这些学校使用当地语言教学。尽管如此,奥巴马母亲却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她加倍努力自己亲自辅导奥巴马的教育。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她都会在凌晨四点叫奥巴马起床,然后教他三个小时的英文,然后奥巴马再去学校接受当地教育,妈妈还要去上班。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教育自己的儿子三个小时,一周连续五天,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付出?并且他的母亲对他的寄望很高,从小教导奥巴马做人要诚恳、坦率、有主见。奥巴马的自信、魄力和拉近不同人群的能力,以及面对强势女性能处之泰然的特点,无一不反映了母亲的影响力。他们母子俩虽然长时间远隔重洋,但始终关系密切。 奥巴马后来在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信中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这正是我在你们这年纪时,外婆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竞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奥巴马的母亲把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从小对他进行自由、民主和美国精神的教育,并且从小给他灌输了“领导国家”的理念,她对奥巴马说:“你不能像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一样,总是坐等着机会送上门来。”正因为懂得抓住机会,才使得奥巴马总是能在机会面前抢先一步。这种对高层次理想的培养更是极难见到,当然也就造就了非同寻常的未来总统。 这种严格要求的教育方式也被奥巴马运用到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奥巴马在给10岁的马莉娅和7岁的萨莎写的信中敦促女儿在看到错误事物要挺身而出矫正,并努力工作让其它人也能获得“你们所拥有的机会”,他希望她们能成为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女性,以助建造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世界。 奥巴马给她们设立以下家规:1、不准出现以下行为:抱怨、哭闹、争辩、纠缠和恶意嘲笑。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给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上闹钟等等。3、如果干家务,每星期能从爸爸那里领得1美元零用钱。4、要求两个孩子安排充实课余生活:马莉娅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 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注重锻炼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可以宠爱,但不应溺爱。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要求一致,持之以恒。奥巴马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自己起床穿衣服,干家务等,能锻炼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孩子也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就能逐步形成劳动的习惯。 除了很好的家教之外,奥巴马成长的过程中书籍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这两所大学都是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学校的图书馆是奥巴马当年在哥伦比亚读书时花时间最多的地方,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书籍是奥巴马最好的伴侣和朋友。现在网上最流行的一张奥巴马照片就是他在哈佛读书是手捧一本书的照片。读书的好习惯和博览群书性格帮助造就了奥巴马的成长与成功。 在战后美国历届总统中,奥巴马可能是最爱读书的,而且读书的也的确很多。从他自传广博的知识和优雅流畅的语言中我们能猜想他的阅读是非常丰富的。美国媒体也认为,他是美国很长时间以来难得一见的“有文化的总统”。他在自传中提到,每次遇到问题时,他都会找来相关的书阅读,希望从书中得到些启示。奥巴马认为塑造他人生、最感动的书是《圣经》。还有莎士比亚的悲剧,不管《哈姆莱特》还是《李尔王》,每一部悲剧都那么丰富。你可以一年读一次,每年都读,年年有新意,年年都有你不曾留意的东西,书里有对人性两难境遇的洞察,非常有力。 著名文学学者李欧梵说:“即使奥巴马选不上总统,他也有足够资格成为一名作家。”并称赞该书是“富于文学性的大手笔”。从回忆父亲到回忆自己的幼年经历,从因身份焦虑而堕落到回到非洲寻求来自父亲的梦想,青年奥巴马的人生围绕寻求非同寻常的种族身份而展开,并被附上了找寻梦想的内涵。这样很符合政治家自传要达到宣传自己的“政治正确”的目标。当然,奥巴马又是那么诚恳地展现了他的意图,自传结构被安排得精巧别致。其中的对话和细节如同小说般生动精彩,遣词造句也凸现了英语的晓畅优美。奥巴马善于用细腻的文字氛围和诚恳的姿态带领读者去探究他最初的“政治缘起”。就这一点,奥巴马不当政治家也是个优秀的作家。于是我想到,听奥巴马的竞选成功演讲时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句子,我相信他的演讲稿多数是他亲自写就,因为它们的风格、遣词造句与他这本自传的语言都是一致的晓畅优雅。 奥巴马的文学修养是很高的,他还喜欢一些文学性极高一般人很少涉猎的着作。奥巴马在当选总统后曾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通过电话。他在电话中谈了对阿根廷的了解:“大学时曾认真看过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的小说,因此非常了解。” 奥巴马除了爱读《圣经》外,第二喜欢的书是什么呢?有人说就是多丽丝·古德温写的《对手团队:亚伯拉罕·林肯的政治天才》。这本书很详细地介绍了林肯内阁的内情,有人望文生义,说奥巴马在选择内阁人选方面,效仿林肯,让白宫内布满了在政治上相互竞争的对手。奥巴马爱读有关林肯的书,是很自然的。除了这本书外,还有人看到,去年11月中旬时,奥巴马拿着卡普兰的《林肯传》一书。 奥巴马今天当选美国总统成功,与他有一个很好的母亲,很好的家教传统和他爱好博览群书是密不可分的,且不管奥巴马未来的政治主张如何,单就其家庭教育、他母亲的育儿方式和他博览群书的习惯来说,是值得我们欣赏或予以借鉴的。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孩子从倒数到全班第3,只因妈妈抓住了这一点,精辟!
我是一所普通中学的老师,儿子今年读高一。这次月考,儿子考了全班倒数,对于我来说,儿子这样的成绩,我没办法接受,这让我作为一名带出很多届优秀学生的班主任感到羞愧难当! 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加上学习压力猛增,成绩一再下降。刺目的成绩单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丈夫、公婆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桌上一摞摞获奖证书与孩子令人折舌的成绩单形成鲜明对比,丈夫扔给我一句话“你自己孩子差成这样,你配当老师吗?” 更糟心的是,儿子考了倒数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一怒之下,我对儿子吼道:你都考倒数了,还有心情玩手机吗?妈妈在学校都没脸见你们班主任了!脸都丢光了! “你没有资格说我,因为你根本没有管过我学习上的事,你最重视的永远只有你带的学生!” 那一刻,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的妈妈,我带出过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却没教好自己的儿子。 1个月仅提高3分,我被全家人放弃 儿子的话惊醒了我,我开始意识到不能这样下去了,如果孩子连大学都考不上,不但我这个10年老师脸上无光,而且孩子的学业也会毫无希望。这天之后,我给孩子制定了近乎严苛的学习计划,而且将孩子的手机、平板一并没收,一下班就监督孩子的学习。 凭着对自己方法的自信和一股身为教师不服输的心态,我满心以为在我的辅导下,孩子成绩必然能够力挽狂澜,扶摇直上。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孩子用提高3分,排名不变的成绩再一次打了我的脸。连续多年的“优秀教师”的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我的学生可以名列前茅,各种竞赛所向披靡,而自己孩子却停滞不前呢? 对我失去信心的丈夫护子心切,已经在四处找办法帮孩子提高成绩,偶然的机会,丈夫找到了一个在线1对1的辅导机构,希望用这种创新的补习模式挽救孩子,这也是我与昂立嗨课堂的第一次结缘。 2个问题后,我把孩子放心交给了别人 帮助孩子的是来自上海交大的陈老师,他阳光开朗,思维活跃。在外面辅导老师良莠不齐的环境下,我还是只有怀疑,你凭什么能辅导好孩子?我向陈老师提了两个我最关心的问题: >>>> 我:电脑上课这种方式能提分吗?会不会适得其反? >>>> 陈: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成绩差也有不同的原因。上网并非一无是处,利用好也能帮助学习。我是年轻老师,和孩子有共同话题,我会主动引导他把心思放在学习上。1对1的交流能够让他思路跟我保持一致,另外,我们的课程录制之后可以反复查看,您随时也可以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 >>>> 我:外面补习班效果很差,你们说的1对1针对辅导真的有用吗? >>>>陈:尽管大家都是“补课”,但是大班课肯定是不如1对1辅导提分见效快的。大班课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嗨课堂都是老师针对性给孩子辅导,孩子哪里不会我们就给他巩固哪一块知识,这样是更有效的。 话到这里,我的疑惑已经打消一半,况且失败经历在前,高考在后,不如把孩子交给他试试吧,我也想看看,他们的方法究竟奇特在哪里? 这个年轻的老师教的比我好吗? 3个多月里,我一边让孩子在嗨课堂辅导,一边观察对比这里的老师与学校老师的不同之处。 用心教而不放养 陈老师很有责任心,在这段时间里,1对1的上课方式,既保持了孩子的专注度,也倾注了更多的责任心。陈老师还与孩子做起了朋友,碰上考试还给他寄来了自己的笔记。尽心尽职。这在其他4、50人的学校是不可能的,老师怎么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是学生找老师。 教方法而不死做题
Read more把孩子关进笼子,是最蠢的父母
前同事伊伊,美编,特本分一姑娘,眼光品位超好,设计水平一流。去年她告诉我,单位运营不好,快吃不上饭了。我说一把好手艺傍身,还愁没饭吃么,大不了另谋高就。她忧伤摇头,说还能去哪儿呢,现在用人单位多挑啊。很巧,不久后正好有个做HR的哥们发朋友圈,说公司想做新媒体,需要优秀美编一枚,待遇优渥,求推荐。我立刻给他推荐了伊伊,并客观公正地美言了一番。他表示十分期待。于是我去找伊伊报喜。本以为能促成件好事,不想,她拒绝了。理由有点奇怪:公司太好薪水太高,怕干不了。我说肯定行,她说肯定不行。拉了半天锯,我看出她确实迈不出这步,只好作罢。 前几天伊伊生病,我去探望。碰巧她老妈和儿子豆豆都在。老太太和伊伊一样,特别本分,举手投足都透着一种谨小慎微。豆豆撕纸片玩,她一把抢过来:“别撕别撕,弄一地。” 豆豆要帮妈妈拿药片,她立刻制止:“不行不行,别都洒出来。” 伊伊说想送豆豆去学钢琴,她反对:“豆豆不是那块料,多余浪费时间浪费钱。钢琴那么贵,学会了能怎么样?咱这种家庭别想那些事。” 我看着这个老太太,忽然明白了伊伊为什么那么害怕换一家好公司。她一定也是在 “不行不行” “不要不要” “你不是那块料” 的养育方式里长大的。所以面对机会,她不敢尝试,不愿冒险,不相信自己能行。骨子里的不自信,拉住了她,使她无法往更好的地方去。 这很像马戏团里的大象。据说,为了防止大象跑掉,驯兽师要把大象拴住。而不管多高多壮的大象,都只要用细绳系在它的前腿,随便栓在小树或栅栏就可以,不用锁链,无需牢笼,大象就不会跑。因为在大象还是小象时,就是这么被拴住的,而小象力气小,屡次挣扎也无法逃脱,无数次努力又无数次失败后,小象就认了命,不再做无谓挣扎。到它长大后,力气翻了上百倍,可以轻而易举摆脱禁锢,它也依然受制于这根细绳这棵小树,从不尝试挣脱,也就永远跑不掉。人也如此。 如果一个人在年幼时,经历了足够多的打压、否定,积攒了足够多的失败、绝望,他一定会变成一个怯懦保守、裹足不前的人。心理学上,这叫 “习得性无助” ——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导致对现实无望,不再努力,听天由命。而这种无望,往往是父母给的。就像伊伊。她生活在一个谨小慎微的家庭,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合不合理的尝试,都一律被制止打压。于是她变成了一个安分守己的乖乖女,就像被细绳拴住的大象,明明对现实不满,明明有能力改变,但是她不相信 “我可以”,所以苦闷地困在原地,听天由命。很大程度上,是她父母的失败教育导致了她的悲剧,而很有可能,她的儿子也要重复她的悲剧。 多可怕。其实孩子天生都是积极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撕纸片,他把水盆掀翻,他去地下室探险,他大声唱歌随性跳舞,他自己组装玩具车,他梦想着环游世界……而如果在他探索世界和证明自己的时候,你总是说 “哎呀不行” “哎呀你做不到” “哎呀我们家这么穷,别做梦了”,这一次次否定和制止,一定会使他渐渐丧失尝试的欲望,变成一个悲观消极,充满无力感的人。 他所想象的世界,全是风险,全是障碍,全是强大的对手,全是不可以和做不到。他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希望。于是他不再指望自己能成功,就算那成功唾手可得。他看起来很乖,不做非分之事,没有非分之想。你以为自己很成功。但事实上,你已经用绝望碾碎了他的意志,用细绳把他栓在了小树上,他一生都无法挣脱。而你可能一生都不会知道。为人父母是个技术活,真的别以为把孩子养得听话懂事就一百分了,那些乖乖听话的小孩,很可能已经被你关进了无形的笼子,不可逆转,无法解脱。人本来就会自我设限,天生就自带一个笼子,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帮孩子打开笼子,让他释放能量,而不是帮他锁紧,并加罩一层。 我表姐是很逗逼的人。她儿子从小性格懦弱,被小朋友欺负从不敢反抗。我有次去她家,正碰上她在跟儿子玩 “抢玩具” 的游戏——她让儿子拿着玩具,她去抢,如果儿子说 “是我的!”,她就立刻还给儿子。如果儿子声音足够大,她就 “吓” 得一屁股坐地上,哆哆嗦嗦地说着
Read more儿子数学只考10分!父母要怎么办…
在一次期末前的数学试考后,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这次考试,大家整体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可是有个孩子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成绩那么糟糕还贪玩。” 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低下了头,很明显的老师在说自己。 考了第一名的同学,趾高气扬地上台领卷子并发表学习经验后,老师随后的举动让他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本次考试的最低分,10分,XXX同学请上台领试卷!” 全班40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他, 他艰难地挪着脚步走上讲台。 “你也发表一下如何稳拿倒数第一名的宝座吧……” 一个调皮孩子故意发话,引全班哄堂大笑。 小男孩满脸通红,一言不发地拿起试卷走回座位。 小男孩很难过,他不知道如何告诉爸妈自己考了10分。 晚饭开始时,他拿着试卷忐忑地跟饭桌上的父母说: “爸妈,我这次数学试考成绩出来了,只得了10分!” 两夫妻很平静地拿过孩子的卷子,让小男孩意外的是, 爸爸说:“我的儿子会考试了,不错! 当年你老爸考试的时候紧张得连名字都忘记写, 手直打哆嗦,你奶奶说我因为不会答卷才不敢写名字……” 然后哈哈大笑。 妈妈摸了摸孩子的头,“嗯,儿子,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得更好,赶紧洗手来吃饭吧,看妈妈给你做了你做喜欢的红烧排骨……” 小男孩的眼泪都流下来了 “可是妈妈,今天老师让我上讲台领卷子, 他们所有人都取笑我。” “孩子,你不用把别人看得这么坏,老师让你上台领卷子,是要让你印象深刻记住这次教训,否则如果只是私底下发给你,那么对你的印象肯定差一点,你说是吗?” 小男孩想了想,好像的确如此,小男孩点了点头,终于心情轻松地大口吃饭了。 爸妈知道,小男孩一定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争取下一次进步。 事实证明真的如此,孩子在一点一点地进步,受父母的感染,孩子尊重老师、对同学友好,老师因为看到了孩子的善良而经常给他开小灶,他也因为友好而成为班里最受欢迎的孩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