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儿时的记忆,熟悉的旋律,这一首儿歌相信唤起了很多人都回忆。 朋友使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性格阳光自信,在孩子挑战枯燥艰难的学习任务时,朋友也会为TA提供精神支持。可以这样说,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在校园里收获友谊和取得好成绩一样重要。 然而有些孩子在学校却很难拥有好朋友,他们总是独来独往,或者因为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相处,引发各种冲突。他们处于被孤立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上学是一件很难熬的事情。 我女儿菀菀班上就有一个这样的同学。今天在公园偶遇菀菀同班同学苹苹的妈妈,聊了几句。听说菀菀明天要跟几个同学去爬山,她感慨了一句:“哎,我们家苹苹在班上都没有朋友一起玩,可能是老师太重视她了,她又忙着学校广播站和大队部的工作,同学们都嫉妒她,都不爱跟她玩。她爸爸前几天还开玩笑说她优秀到没朋友呢。” 听了她这句感慨,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只好呵呵了两句就道别了。 大人眼中的小天使 苹苹是那种很引人注目的孩子,这句话不是说她长得有多漂亮,而是说她的个性。我第一次在学校见到她,是菀菀一年级时学校组织亲子趣味运动会,很多家长到校参与。 看着苹苹像班主任的得力小助手一样,彬彬有礼的招呼家长,并很有权威的管理着其他孩子,当时我心中有很多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大方的孩子?怎么会有嘴巴这么甜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积极上进的孩子? 当天她的举止赢得了我们家长的一致认可,都感觉这孩子以后的前途绝对一片光明。 老师的表扬名单里也常常把苹苹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于是我有点想当然的认为苹苹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有一次我跟我家菀菀聊天时提起苹苹我夸她很优秀,菀菀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 菀菀跟我说的第一句是:“我们班没有人喜欢苹苹,她一个朋友都没有,大家都讨厌她。”我很诧异,问她:“为什么啊?我见过她几次,觉得她还不错啊。” 菀菀见我不信,跟我讲了好些事情。 苹苹在老师面前特别乖巧听话,温顺可爱,喜欢给老师帮忙,特别是爱给班主任做帮手。 老师不在的时候,她就跟同学粗着嗓子大呼小叫,颐指气使,还常常骂同学,强词夺理,从来不帮助同学。 但凡能出风头的学校活动她都尽量争取参加。她自己做得不够好,但喜欢挑其他同学的刺,常跑到办公室找班主任打小报告。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同学吵得不可开交,还常恶人先告状,先声夺人的大哭,哭起来惊天动地,可以哭很久,让人误以为她委屈到天际了。 她在校外上很多培训班,校内作业加上校外培训班的作业,压力有些大,她完成不了她认为不重要的校内作业,就偷偷不交作业,被负责收作业的同学发现了之后来询问她,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收作业的同学不体谅她,欺负她,故意为难她,所以她又哭又闹。 她曾连续几学期被老师评为“三好学生”,但她常常随手乱丢垃圾,而且去上学的书包常常都是她妈妈帮她背到校门口的…… 一句话:苹苹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跟在同学面前是两副完全不同的面孔。 于是,同学们得出一个结论:苹苹太爱装了,太会装了。 于是,班上同学都不跟她玩,也尽力排斥她。 班主任提名让她当班长,但是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同意,于是班会上发起投票,她只得到一票,还是自己投给自己的;班上竞选“优秀少先队员”,班主任也有提名她,但是班上没有一个同学投票给她;她上课被老师抓到看课外书玩橡皮泥不听讲,被狠狠批评了一顿,下课后她痛哭流涕,没人去安慰她,相反,大家都喜笑颜开,奔走相告,觉得老师总算看清了她的真面目….. 一群人逃离一个人 起初,我以为是菀菀说得比较夸张。但是后来我眼见了几件事情,才知道菀菀所言非虚。 那次菀菀在班上发起组织万圣节讨糖活动,班上许多同学报名参加,连旁边班都有同学知道后跑来申请参加的。她们搞得挺正式,在一张活动表上设定了集合地点、时间、活动流程以及参加的同学名单。 我看了一下名单,里面没有苹苹,想到苹苹跟我们住一个社区很方便一起活动,就问了一下小喵,苹苹怎么没有参加。小喵说,苹苹是想参加来着,但是所有人都不同意她参加,说如果她参加,那这个活动就不要进行了。于是,苹苹被挡在了圈子的外面。
Read more要教育孩子三点:吃饭、吃苦、吃亏
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只凭着满腔热情来爱孩子,如果教育孩子,疼爱过了成为溺爱,就等于害了孩子!人存于天地之间,就要听天地的。父母是孩子的天,但同时要记得孩子还有他们自己比父母更大的天,那就是俗话讲的——老天爷。这个老天爷是谁呢?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天道的力量。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顺应天道,才能生存;反过来,违背天道的话,生存就很困难,相信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懂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一生能健康幸福!那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健康?真正圆满的健康是身、心、灵性三者合一的健康,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从小教育孩子,就要教育他吃三样东西: 第一吃饭,吃饭吃的好,可以获得身体的健康; 第二吃苦,能吃苦耐劳,懂的依靠自己的双手,这颗心就健康; 第三吃亏,不怕吃亏,肯把好处让给别人,尊重自然,敬畏天地圣人,那灵性就健康。 【教会孩子吃饭】 第一,为什么要教会孩子懂得吃饭?从吃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然造化有没有感恩之心? 人活一世,靠的是天地自然的养育。对于这一点,科技再发达,当人面对自然时,依然犹如泡沫一般不堪一击。想想,我们人类在地震、海啸或者饥荒等这些灾难面前,有多少力量呢?过去的战乱、灾荒年代里,无数人因此而死。现在倒是和平了、有粮食了,但人会生出各种各样的怪病,因病而死的人一点也不比那个年代少——这些都是人类的共业,谁也逃不掉!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有感恩心、敬畏心,首先就应该表现在对吃的、用的所有的东西都要珍惜,要恭敬,绝对不要去浪费。 现在大部分父母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了,有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所以我们教出来的孩子也一样。中国人治家,靠的就是一个“俭”,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就告诉世人:“治人事天莫若啬”。 什么叫“啬”,什么又是“俭”? 不是说有条件了还不让给孩子消费、享用,而是我们可以吃用,但不允许浪费。现在很多大人和小孩,在吃饭时都会浪费很多,剩下了就垃圾桶一倒,这样不尊重粮食,老天爷都摇头。而且,孩子从小就不懂得尊重食物,挑三拣四,他的身体也不会健康。 因此,有一件事情父母们一定要清楚,那就是“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现在,我们浪费的可不是国家的、社会的、公司的、家庭的或者他人的,那都是孩子自己这一辈子里有定数的福报。 【教会孩子吃苦】 第二,父母要教会孩子能吃苦。 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受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让孩子受苦,明天,老天爷就会让孩子受苦,帮他补上这节课。就像孩子要学走路,父母怕摔,总是抱着,结果等再想让孩子学的时候,他们所受的苦不知要大过小时候多少倍! 我们要记得,天永远比父母大!人来到世界上,都是带着苦乐来的。多吃苦,第一是了苦;第二是接受大自然的礼物,在吃苦中成就自己。所以,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觉得我们想不让孩子苦,他就能不苦。虽然血缘上我们是亲子关系,但孩子的身心命运,本事再大的父母都无法代替。有一句话说的好:“佛是自己修的,苦是自己了的”,谁也替代不了谁。 所以,如果小孩从小就没学会吃苦,什么活都不会干、也不肯干,都让父母、爷爷奶奶干——这就是逆天。长辈是天,晚辈是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老祖宗来伺候,这样子不是心疼孩子,是亲手扼杀了他一颗善良勤劳的心。 让孩子受苦,他自然会去成长,会去了苦。如果有多余的钱,与其让孩子享用了,不如拿着去教孩子做善事、帮助人、教化人,这是给孩子做榜样,教会孩子积累阴德,教会孩子顺着天。顺天道而行,天就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但这个道理不是人人都懂,很多家长为给孩子谋“幸福”,是用一辈子的辛苦赚一大笔钱留给孩子,甚至用非法所得的钱留给孩子的方法——结果培养出娇生惯养、培养出奢靡颓废、培养出白眼狼、培养出了一群啃老族……这样子不是害了他吗? 记得,父母无法代替天,不要试图“替天行道”,自作主张。要让孩子受些苦,这绝对是好事。 【教会孩子吃亏】 第三,教会孩子吃亏。 这一点是最难的,因为现在连大人都怕吃亏,都不懂的吃亏是福的道理!有时难免觉得,好处都给别人占去了,自己就吃亏。其实我们亏不亏呢,只有天知道。普通人就怕吃亏,生怕好处给别人占了,只想从别人手里得到好处——这个是乞丐心态。 有个小故事说,有两个人死后到地府中,阎罗王问两个人:“你们投胎做人,是想让一万个人供养,还是供养一万个人?”甲抢着说:“我当然想要一万个人供养我。”乙说:“那我选供养一万个人吧”。等两个人投胎了,一心想要万人供养的甲,就做了乞丐;发愿供养万人的乙呢,就做了一方诸侯……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人活着要想天长地久、自在通达,就要效法天地,而天地最大的品格就是“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和“损有余以补不足”。所以,如果人一心就想从他人处获得好处,有了好处就沾沾自喜,这是非常短视、没有智慧的行为。一般我们会说一个没有智慧的人灵性不强,这是真的,因为他的灵性不健康!灵性不健康,慢慢就会导致堕落。 让我们想一想,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从没有为自己想,都为别人想,所以十方众生同瞻仰;领袖之所以被称之为领袖,是因为他们“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人们才愿意推选他、敬仰他;即使是一个普通人,懂得处处谦让,不争名夺利,也会获得众多好朋友,生活在友爱的幸福中……所以,中国有句从古传至今的老话——“吃亏是福”,这绝对不是徒劳的安慰,而是深谙天机!老天爷永远是最公平的,“自然大道就是一个平衡器,您在这方面吃亏了,老天就在那方面给予您补偿”——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的智慧啊!
Read more成功孩子背后的父母,都具有这15个特质
研究发现,其实成功孩子的背后父母其实有很多共同的特质,值得很多家长借鉴深思。 一、对孩子总是抱有欣赏的态度。 和这些父母交往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欣赏有时候让你动容,比如这些孩子在家里都有自己的小名,父母叫的时候通过语音语调你会感觉到这些小名就是专属于父母的。 别人叫的时候会黯然失色。他们在谈论自己孩子的时候也决不斥责和抱怨,即使自己的孩子相貌并不出众,有时候考得也不好,但他们从没有抱怨,很平静地帮助孩子分析问题。 欣赏并不等于不切实际的夸奖和鼓励,而是来自内心的一种默默支持,一种心照不宣的力量。在和这些父母接触中,我能感觉到自始至终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种永不枯竭的欣赏的力量存在。 二、原则性强,不轻易因人因事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父母清清楚楚,并且立下规矩。决不会轻易改变的。 比如,改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写作业,该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书,不会因为今天是周末或者今天情况特殊就有所改变。 尊敬父母,不撒谎,诚实,如果违反决不轻饶,这是一条做人的底线。 三、善于经营自己的家庭。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纵观这些父母的家庭,家庭氛围和谐温馨。父母之间很少发生争执,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到温暖和依靠。 母亲往往在家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不在乎穿多贵的衣服,用多贵的东西,关键在于把孩子大人都打扮得利利落落。 四、明事理,举止稳重,朴素低调。 父母都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对问题的看法往往非常折中,不偏激不固执,举止稳重,谈吐优雅,不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很少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家庭和收入。 五、关心但绝不溺爱自己的孩子。 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很关心,但对于孩子的不合理断然拒绝,而决不后悔,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也不会姑息迁就。 六、父母配合默契。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一个唱红脸的一个必须要唱白脸,父母不要互相拆台,互相指责,这是大忌,曾亲眼见过,一个孩子不听母亲的话,和母亲发生争执,做父亲严厉斥责他这种行为,孩子歪着头不服,父亲过去就踹了一脚。孩子掉泪,但父亲并没有妥协。严肃指出他的行为是不当的。 做母亲的马上给他说道理,两个人配合默契。很快孩子不再固执已见。 七、工作认真,踏实。 父母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纵观这些父母不但在教育孩子上是成功的,对待工作也是认真踏实,兢兢业业。在单位上干得也很出色。可谓工作生活两不误。 八、定时定点关注孩子的学习。 每天都会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关注孩子,并且能定时定点,孩子做完作业,要检查一遍,有时间陪着孩子读书,即使自己不读书,也会陪在孩子身边。 我看到他们家里都有自己的书桌,每天有一段时间是雷打不动的作业读书时间,父母都会放低说话的声音或关闭电视,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
Read more一瓶醋 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99%家长看完陷入深思…
01 前几天在外边吃早餐,旁边一桌坐着一家三口,孩子应该是要去幼儿园,背着一个小书包。爸爸匆匆吃完早餐后就开始玩手机,孩子吃了几个饺子就说要蘸点醋,刚好自己桌的用完了。 “叫你爸爸去拿。”孩子妈有点不高兴地说。 “爸爸,拿醋。” “你自己去,不是跟你说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嘛。老师怎么教的?”爸爸头也不抬地说。 孩子抿了一下嘴巴,然后自己去隔壁桌拿去了。没想到刚拿起来就掉在了地上,满地的碎片和撒开的醋,空气里都酸酸的。 “你这个笨手笨脚熊孩子,看我不打你屁股!”这时候爸爸就起身骂起了孩子。 妈妈赶紧把吓得不知所措的孩子拉了过来,“这么大瓶子的醋,是有点滑,没事,跟老板道个歉,赔一瓶就行,下次注意点”。 “我看就是你惯的,就知道溺爱,一点小事都做不好。”孩子爸爸一脸的不耐烦。 “那我是不是也惯你了,孩子的事你什么时候操过一点点心,家里的事你又关心多少?你还好意思大喊大叫。如果不是你玩手机,没照顾一下孩子,会这样吗?” “你,不跟你说了。”这时爸爸也支支吾吾不知说什么了。 我们常常说不要溺爱孩子,要孩子独立,可是,你真的好好爱孩子了吗? 很多的父母,特别是爸爸,打着要孩子独立的招牌,躲进自己的世界里玩乐或者清净。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需要孩子为你做点事的时候。会不会得到种种推诿呢?如同你当年糊弄孩子那样。 明明在玩手机游戏,却跟拉着自己手的孩子说自己有事要忙;明明是想看一场球赛,却推开孩子说爸爸忙。很多时候,找着借口,推开孩子的手。其实你推开的不是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之情。 要知道,播种爱才能收获爱。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孩子将来待人处事的态度。 02 在知乎看到一个这样的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一个小男孩看故事入了迷,故事里说有人给国王贡献了一条桌布,脏了不用洗,只用在火里一烧就干净了,原来这个桌布是石棉做的。 小男孩死活不相信居然有烧不着的布,男孩的爸爸为了给他演示,不顾妈妈的反对,拆了家里的电热杯,从里面拿出石棉,然后放到煤气灶上烧给他看。 果然那块石棉没烧着,反而变白了。从此小男孩知道了石棉燃点高这个事实。 二十年过去了,爸爸在电话里问他, QQ为什么登录不了,怎么下载电影,为什么显示器不亮,电脑越来越慢是怎么回事。 每当他犯懒不想回答时,他就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周末,在燃气灶上安静躺着的那块石棉。” 看到这个小故事,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虽然家里很穷,但如果是我想做的事,家里却很支持,从不多问。所以我那时候就会拿不多的零花钱找医生买体温计、注射器,用来做一些小实验。将一只青蛙打大肚子,或者量各种水的温度。 虽然奶奶没有读书,不知道给我讲解,可她却支持我去努力读书,去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也不会说这是浪费,更没有说我是瞎玩,她觉得这很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