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人打你,你要打他!(几亿人看完沉默了)

当孩子跟你说,别人打了他时,你会怎么教他?教他告诉老师?还是教他委曲求全?这位父亲告诉我们:打回去,被欺负要有反击。也许,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也会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也许大人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爸爸,今天,王小红又打我了!” “啊,怎么又打你了?!那她今天为什么打你呢?” “我玩积木,她也要玩,我不给她,她就打我。” “谁先拿到积木的?” “我先拿到的。我已经拿在手上玩了,她来抢,我不给她,她就打我。” “她打你,你怎么办的?” “她打我,我就哭了。然后,老师来了,我就告诉老师了。” “老师怎么处理的?” “老师批评她,不许她再打人……” “那你现在难过吗?” “难过!老师批评她,她也不改,她老打人。” 这算是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接着帮助她辨清是非对错。 “你们俩这个事情,是谁不对?” “是她不对!是她抢我积木玩,先动手打人的。” “好,她不对,那你要不要报告给老师?” “要!遇到麻烦找老师……” “老师知道后,有没有批评她?” “老师批评她了!可是,可是她不听,过一会儿她又打我,我心里很难过。” “你心里难过,你想怎么办才能不难过?” 阿淘不言语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那时候她太小了,她的人生里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麻烦。说到这里,算是辨明了是非对错,下面进入解决问题阶段。 有人打你,你要立即还手。 “那她打人,该不该打她?” “该打!”

Read more

小孩子经不经常看电视的差别居然这么大!

几年前,英国就有专家向国会递交报告,建议禁止家长让年龄低于3岁的儿童看电视。 奇幻小说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有句台词: “千万、千万、千万别让孩子,靠近你的电视,最好是别购买、安装,这最最愚蠢的东西”。 英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 “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 电视时代来临之前,孩子们靠阅读来学习。 如今,信息已经先被别人消化,重新合成,再打包,然后准确无误地发送到我们孩子的起居室,他们只需要作为被俘获的受众坐在那里就行了,孩子们咀嚼着各种加工过的食品和信息。 依赖于带有偏见的电视节目和娱乐活动,他们正在媒体持续不断的狂轰滥炸下成长定型。 随着身在职场的成年人日益忙碌,父母们越来越忽视自己的孩子,放弃对他们的塑造和影响,而任由媒体来影响他们。 因为—— 0-3 岁是生命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孩子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发展和构建自我,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除了能让家长轻松一些之外,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坏处一 : 看电视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 坏处二 : 看电视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因为看电视是单向的,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想。 坏处三 : 看电视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处于被动的灌输。 坏处四 :

Read more

孩子会越来越优秀,聪明的父母都会做

“你一天会对孩子说多少句话?” 当抛出这个问题给父母们,大多数人可能回答不上来,因为说得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和人沟通的最好工具,所以才有 “良言一句三冬暖”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这样的至理名言,你对孩子每说一句话,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塑造着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好的语言令人如沐春风,荡涤心灵,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 看看以下九句话,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每天坚持下来,孩子会一天比一天更优秀哦 1. 我相信你 (I TRUST You.) 这一句简单的 “我相信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我们都需要从他人的肯定中找到一份存在感和满足感,尤其是亲人的信任,小孩子内心简单,一句对他鼓励的话,胜过一堆糖果的甜,得到了肯定和鼓励,他会不断开始新的努力尝试,带给你更多惊喜。 2. 你很强,不要放弃 (YOU”RE STRONG. DON”T GIVE UP.) 宝贝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咿呀学语,蹒跚走步,再到学习难题,这都是一个个现实的坎,每一步,都需要坚持,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加油打气,让孩子在困难中磨练自己,跨过一个个障碍。 3. 你今天玩(学)得怎么样?

Read more

孩子放学回家,父母第一句话请一定说这句

据了解,父母大多数问的是孩子吃穿等生活情况,其次是询问孩子学习情况,还有少数家长甚至会像侦探一样,询问老师是否打人、是否凶人。 问什么话其实反应了大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观,会把孩子向正面或反面的方向引导。 所以说,放学后你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不仅会决定孩子的心情,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来看一则正面例子: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等待着妈妈来接,孩子看到妈妈来了,嘴巴嘟嘟很委屈的样子。妈妈故意忽视孩子的表情,微笑着问:“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女孩滔滔不绝地跟妈妈描述她跟一个小同学如何将积木堆成了一个小山……其实本来打算抱着妈妈大哭一场,还要跟妈妈说永远也不要上学。只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情绪立即180度转变。 请试试这类正面的问话 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你今天开不开心? 你跟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哪些优点? 给妈妈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乐观向前;不愉快是生活的一部分,接受了生活的不完美,关注我们值得关注的事情,我们才能快乐。孩子头脑中总是带着对上学的美好,孩子自然喜爱上学。 请拒绝负面的问话 今天哭了吗? 今天是不是没有吃饱?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老师凶不凶?批评你了吗? 老师有忘记带你上厕所吗?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上学总是很不愉快!引导孩子瞬间想: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吃饱睡好,也没人跟我抢玩具爸妈也总能第一时间回应我的需求。这里不好,我上学不快乐。 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的问话 今天哭了吗? 今天是不是没有吃饱?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老师凶不凶?批评你了吗? 老师有忘记带你上厕所吗?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老师不尽责,我受伤或遇到不愉快是老师或别人的责任。让孩子学会了抱怨,渐渐地,你可能会发现孩子会跟你抱怨说,铅笔丢了是某某同学搞鬼,今天没喝水是因为老师总是玩手机等。无论对老师有万般意见,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批评老师。

Read more

做父母的有效期,不该偷懒那十年

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我认为,如果在孩子最初的十年父母忽略了教养,将来孩子再怎么叛逆,父母也只有摇头、叹息了。   最近去拜访了朋友,当我们都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东西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大女儿今年18岁,已经不住在家里了。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都各拿着一支烟;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后面露出腰的部分还有一个刺青。 那个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两个人互相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这让我蛮感慨的,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女孩时,她才8岁,跟我老大现在一样大。10年前我去她家时,她可以在短短时间内,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图,都一模一样地画出来。 一个中国小女孩,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樱花,三两下就轻松地描绘出来。我好惊讶,自从那次以后,我经常怂恿她的父母带她去拜师学艺。但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我。 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却又可以一面跟我炫耀她女儿最近又画了什么。突然惊觉10年过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0年后了。 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现在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期限”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小孩儿是老天爷(或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或上帝)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文/龙应台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别急!大数据告诉你,让孩子晚一年上学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新一年度的入学报名又开始了,最近有一宝妈在吐槽说学校规定9月1日出生的孩子不能上学这一规定不合理,因为她家里的儿子刚好是9月2日出生。她又跳又叫,说人家8月31日的都可以入学,为啥差几天就要等一年……还举例说自己的孩子多聪明。 这宝妈的心情幼儿说表示理解,所以才有很多宝宝为提前入学而剖腹出生,或者千方百计找关系提前入学。但是,真有必要这么早入学吗? 相比之下,英国爸妈的做法却与中国爸妈的做法大相径庭。9月1号也是英国上学年龄的分界点,但不少英国临产妈妈把宝宝憋到9月1日之后才分娩。 因为国外的科学家用大数据证明,他们发现在小学毕业时,一个年级中年纪大的学生成绩往往比年纪小的学生成绩好12%。 到了高考差距更加明显,数据表明9-12月出生的小孩进牛津剑桥的比率比一般人高25%,这个太惊人了。另外,也有人做过统计,他们发现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12月出生,加拿大著名的青少年曲棍球联赛的成员出生月份几乎都集中在1~4月。 这里面包含什么玄机? 对一些同岁的孩子们来说,越早出生的比晚出生的孩子虽然相差几个月或大半年,但这样的年龄差距体现在一个孩子的体能、情商和学习自律、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可能就是一个不少的差别。对一个老师或教练来说,他们往往是青睐班里那些学习能力好、听话、又能较好胜任的那些孩子,因为会让他们减少更多的精力。 教育领域里也有个“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孩子在幼年时期表现出来的优势,会被老师们更多地关注,因此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但年龄的差别往往是被忽略的,很少老师会因为一个孩子成绩差而将原因归根于年龄太小,对老师们来说也没必要。所以那些年龄小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弱势就会给他们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他们会接受老师更多的批评和指责,甚至被贴上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致命的。 所以,提前让孩子上学,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答案一目了然。 晚一年上学,带给孩子哪些方面的优势? 1、更容易被老师们喜爱 晚一年上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心智比同班的其他孩子成熟,花不多的时间就能适应学校生活,给老师们减少麻烦。他们在体能和情商方面表现出来比低龄孩子的优势,往往会得到老师更多的青睐,表现在情绪控制、吃饭睡觉是否自律、是否容易跟老师沟通等,都为孩子增分不少。 2、更容易成为班里的优秀学生 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会比年纪小的孩子好一些。一般来说,班里那些最喜欢在课堂里走动,不认真听课,东张西望,专注力差、理解力弱的,除了多动症的孩子外,往往是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所以年龄大的孩子在知识接收方面比年龄小的孩子会更好。 3、孩子自信心会更强 年龄大的孩子,由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强,他们的心智更成熟,独立能力也会更好,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优势,会更容易让他们成为班里的佼佼者,给他们带来的自信和从容,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因为自信会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马太效应”将继续发挥着作用。 除了大数据之外,瓜妈亲自上阵,披露泣血经历。阿瓜刚好是8月份出生,给老娘长脸啊,不用拖后一年才上学,当时还自感庆幸。上学前好端端的,没给老娘添什么麻烦,到刚好3岁一个月上幼儿园了,瓜妈那真是一个头痛。 上学时永远坐在前排的凳子,全班最矮的一个; 人家孩子刚上学最多哭一个星期就完了,阿瓜哭了半个月,后来生病痊愈再上学又哭,好不容易撑到放寒假,放完寒假后上学又重新一趟适应期; 自制力能力比班里的大孩子差,老师多次反映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叽叽喳喳的总有阿瓜; 生活技能欠缺,人家饭碗刚发下就立即被干光,阿瓜还没吃几口,好几次阿瓜回家委屈地说“人家没吃完就被老师收走……” 如果上天给我再选择一次,我宁愿选择让孩子晚一年再上学! 最后温馨提示,如果你家的是男孩子,幼儿说建议宜迟不宜早。因为男孩子的发育一般晚于女孩子,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男孩子的读写能力比女孩子晚一年左右,即使到了5岁的男孩子,他们的大脑语言区水平仅仅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所以为什么小学初中一般女孩子的成绩比男孩子好,就是这样的原因。 所以,不要老抱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无知想法了,早一年上学还是晚一年上学,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就。 作者:佚名

Read more

准妈孕期好心态 开开心心迎宝宝

怀孕,这是值得一家人高兴的事情,拥有宝宝的梦想终 于就要实现了,这个时候不仅要保障身体上的健康,更加应该要注意心理上的健康,那准妈孕期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呢。当女人在怀孕之后,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喜悦,有时候还有一些小担忧,心理上的感受可谓是五味俱全,因此孕妈妈的心态要好。 孕早期——大吃特吃 一般情况下怀孕的女性在早期都会存在呕吐的症状,然而幸运的是我的反应并不是很厉害,几乎没怎么吐,只是对一些特殊的味道有些敏感,因此我的食欲一直不错。但别人都说我还是有些瘦,我想也许是营养被腹中的宝宝吸收了,值得! 孕中期——完美胎教 在肚子越来越大的时候,胎儿也越长越大,于是,胎教成了我这些日子里不可缺少的工作。每天早晨,我把自己和宝宝喂饱之后,就一边哼着儿歌一边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儿。然后,坐在沙发上边吃些坚果,水果等食品,边享受着钢琴曲带给我们行云流水般的意境。 临睡之前,我一边抚摸着饱满的肚皮,一边轻唱着儿歌,有—种哄宝宝睡觉的感觉。唱歌会使自己拥有一颗童心,从而和腹中的宝宝心灵相通:听钢琴曲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抚摸能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是和我们永远在—起的。 孕晚期——快乐享受 离宝宝出生还有两个多月,即将就要迎来宝宝的到来了,真不知相隔一层肚皮里的他到底长的啥模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无论他长成啥模样,都将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天使。虽然这个阶段是我最笨重的时期,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但是这也是最值得我珍惜的阶段,因为这是我与宝宝共为—体的最后时刻了。 我开始为宝宝做着一切出生后的准备,为他添置些衣服及日常用品。每次的购置活动,不但使我进行了适当的运动,同时也有了一种做妈妈的幸福感。我怀着一颗快乐的心,迎接着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怀孕心得 在怀孕期间应该是开心并且快乐的,自己酝酿着的爱情结晶视为一种莫大的自豪与荣耀。我开始变得淑女了,说话也变得温柔了,心胸变得宽广了,以往不开心的事情在我眼里也显得那么无足轻重。母爱的豁达就这样在我的孕期里滋生壮大。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准妈孕期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很多人不清楚,有时候由于对于未来的迷茫在担忧,有时候在为了现在而开心,从上文我们知道了这个问题的回答,那么孕妈妈就要注意起来,做好孕产期保健。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别对孩子怒吼!父母如何控制怒气?

孩子屡屡测试你的底线,但是他不该启发我们不适当地回应。任何会导致我们不理性的举动可能根深于你好几年了。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气时我们无法冷静思考,因此我们也变得跟孩子一样–发脾气。 别担心,这很正常。我们都曾在幼年时期受过父母不理性的对待,我们的孩子多少也在承受你过去的伤害。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预测孩子哪时会把我们挤到悬崖边缘,我们大人也有责任远离这样的悬崖。 父母亲与孩子间特别容易触发对方生气的动机。因为孩子特别容易启发我们儿时的焦虑,我们也通常无意识间重复过去受到的对待。儿时的恐惧是很有能力的,常会战胜即便已是成人的我们。因此,父母控制自己的愤怒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会伤你的孩子。 当你对孩子尖叫或打小孩时 像你的妻子或丈夫对你愤怒大吼,再把他们想成现在的三倍大。想像他们是你唯一的食物、安全、保护、关爱、自信与资讯的来源,你没有其他诉求的对象,把这样的感觉放大一千倍,这些就是父母失去控制对孩子大吼或打小孩时,孩子的感觉。 愤怒已经很可怕了,言语或肢体虐待更糟糕。即便你的孩子似乎已对于你的愤怒麻木,那也代表他已承受太多,发展了自我防御机制,而且很有可能向外找寻庇护的对象,通常是同侪。我们越常对孩子发怒,孩子就越防御,我们的怒气对孩子也越没作用。 父母如何控制怒气? 最重要的是不要在盛怒的当下就冲动,你的愤怒要你这么做,它觉得现在是紧急状况,但你的理性知道绝对不是。因此,不要打小孩,不要对小孩尖叫,那只是在发泄你的怒气。如果你也对他尖叫,他很快也学会这种模式来处理怒气,直到长大成人。以下是处理方式: 1.在你真正生气前,设定界线 我们通常会生气是因为没有设定界线。如果发现自己已开始生气了,就是要做某些事情,避免自己濒临悬崖的时候了。如果你今天白天过得并不好,尝试跟孩子解释,请他们体谅。如果你孩子持续做扰人的举动,停止你正在做的事,重新引导他们,避免自己的情绪指数升高。 2.情绪爆发前,让自己冷静下来 停止、放下、还​​有深呼吸。提醒自己现在不是危急情况。找个会让自己发笑的理由,解除心理紧张的按钮,甚至强迫自己笑,帮助自己冷静,或是哼一首歌。如我你一天可以找个孩子不在场的时间练习让自己放松,那孩子惹你生气时,那你就更有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你能够深呼吸地更彻底,可能会发现自己愤怒背后是害怕、难过与失望。但不要强化这些让你愤怒的情绪,只要深呼吸,这些感觉会慢慢过去。 3.隔离自己 盛怒之余,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地方。远离孩子,因此你不会在盛怒之下责打他。例如洗个手,一再告诉自己[因为孩子现在需要爱!]、[这不是紧急状况!]、[他发脾气因为他需要你帮他厘清他的情绪。 ] 大声讲出这些话没有错,孩子也在学习你怎么处理怒气,下次当他生气时,别意外他也会对自己讲出这些话。 4.倾听你的愤怒,而不是表现愤怒 愤怒就像其他情绪,我们有责任处理它。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怒气是去理性分析它的原因,并且改变现状。有时候其实是教养的问题,或许要加强孩子的常规、或许是要提早带孩子去睡觉、或许要加强亲子间的关系。有时我们甚至会发现自己生气的原因不是孩子,而是白天工作时的老板,或是自己的另一半,孩子只是我们宣泄怒气的出口而已。 5.对别人[表现]你的怒气会强化或提升怒气 研究发现,当我们在生气时表现生气,会让我们更生气,也让其他人受伤或害怕,他们也会开始生气。无意外地,这会把双方关系弄得更糟。因此,与其表现怒气,应该表现是愤怒后面的原因,可能是受伤或是害怕。但对孩子,父母应该管理情绪,第一步绝对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6.管教前先等待 不要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你可以说:[跟你讲过那么多次了,我实在不敢相信你又打了你弟。我们等下要好好谈这件事,在这之前,我期待你能好好表现。 ]然后,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强化孩子犯得过错,就使用上述技巧让自己冷静。 7.不要体罚 体罚让父母暂且发泄怒气,但对孩子有恒久的伤害。研究发现体罚会让父母上瘾,因为它能发泄怒气,但父母应该找到其他发泄怒气的方式,而不是伤害孩子。

Read more

要想宝宝牙齿长得好,这个动作必须要做

最近这几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牙套妹” “牙套哥”,有一种遍地纪晓岚(特齿铜牙)的感觉!虽然牙套有那么一点影响美观,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牙齿健康!但有件事嗷嗷哺就想不通,既然你们这么在乎这一口牙齿,为什么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护理呢?何必等孩子长大后每天到医院牙科排长队…… 可一说到这件事,许多问题就来了:宝宝牙齿护理应该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才能给宝宝使用牙膏?宝宝多大以后才能使用电动牙刷?…………妈妈们不要心急,护牙是个长期工程~马虎不得! 牙齿护理第一阶段 0-6个月是宝宝进行口腔护理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还没有出牙,主要食物也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所以妈妈们主要的工作是帮助宝宝清洁口腔。 ● 清洁方式 喂宝宝喝一点温开水,目的是起到漱口的作用,或者用质地绵软的湿纱布轻轻擦拭宝宝的牙床。 ● 洁牙工具 牙齿抛弃式纱布巾 护理小常识 对此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疑虑——宝宝还没有长牙不需要护理吧? 虽然宝宝目前是以母乳或奶粉为主,但在宝宝吃奶的过程中也会有奶水留在口腔中。所以这个时期帮助宝宝做清洁可以去除口腔中残留的奶水,从而减少口腔的细菌!同时能帮助宝宝提前熟悉口腔清洁这项日常工作,为将来刷牙进行铺垫。 牙齿护理第二阶段 6-18个月属于宝宝牙齿密集长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一般都已经添加辅食,口腔内的残留物更多了,如果牙齿不及时清洁,很快就会开始有牙菌斑,细菌很快就会侵蚀宝宝的小乳牙。 ● 清洁方式 这一阶段还是建议延续了以前的做法,每餐后清水漱口和临睡前纱布擦拭,一项也不能少。在第1颗牙萌出后可选用套在手指上的指套牙刷来为小宝宝刷牙,这样不仅能洁齿,而且还能轻轻按摩齿龈。 在长出2-3颗牙时,非常喜欢咬东西,硅质固齿牙刷对他很适合。硅质固齿牙刷不仅能清除牙上的残渣,而且还能按摩和保护牙床,完全可满足宝宝这一时期总想咬东西的欲望,并让他咬得满足而又安全。 ● 洁牙工具 牙齿抛弃式纱布巾、硅胶指套牙刷、硅胶固齿牙刷 护理小常识 一般宝宝牙齿萌出之后,很多妈妈都在纠结要不要给宝宝用牙膏这件事,那是可以用还是不可以用呢?

Read more

孩子长个儿正当时,这5类食物绝对不能碰!

最近,有妈妈咨询,说小孩吃了果冻后是否真的会引发窒息?其实,家长这样的“恐慌”并不是小题大作。仅在今年,小编就不止一次在微博上看到孩子因食用果冻而导致窒息的意外事故…… 当孩子3岁以后,户外活动增多,见到各种花花绿绿零食的机会也就相应多了,孩子见了容易迈不开腿。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食物中仍潜在不小的危险性:例如除了高热量、高脂肪之外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其中添加的香精、色素以及重糖重油的口味也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当下哪些不提倡食用或者不宜多食的食物,以供家长提防: “高度警惕”类 这一类食物中,首当其冲的是果冻。它除了有引发窒息的危险,由于果冻里添加剂过多,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另外,坚果类食物也要引起父母格外警惕,如开心果、杏仁等,由于这类食物颗粒大、圆,孩子不慎整粒吞咽,极易呛入气管造成窒息。 “能不吃尽量不吃”类 方便面,如没有特殊情况,能不吃尽量不要吃。国产大部分方便面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多种食用色素以及防腐剂等,常吃会造成孩子营养失衡,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其次,冷饮也是越少吃越健康,除了添加剂的问题之外,孩子的胃肠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吃了较多冷饮还会使口腔、胃黏膜的血管剧烈收缩,影响局部血液供给和胃液分泌,引发腹痛、腹泻和食欲降低等疾病。 另外,还有油煎炸食品,虽气味好,味道香,但不易消化,容易破坏孩子稚嫩的口腔黏膜。 “糖衣炮弹”类 孩子对糖果类食品是毫无抵抗力的!虽然部分增加营养素的糖果,如奶糖、果饴糖等,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益的,但是过量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多种危害:首先会影响食欲,孩子到了吃饭时间不想吃饭,长此下去,孩子就得不到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其次吃糖过多会给口腔内的乳酸杆菌提供有利的活动条件,便于它们把糖发酵而产生酸,而酸又会促进龋齿的形成。因此,糖果类食品孩子隔几天可以吃一次,但平时不宜多食。 “不宜多食”类 1、食盐:盐不可或缺,但孩子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能加盐过多,而且最好用低钠盐。原因在于幼儿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在饮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孩子的肾功能造成损害。而且,食盐的钠离子能够促进钾离子的排出,吃盐过多,会造成钾离子的流失,使孩子出现疲劳、倦怠和嗜睡等症状。建议1~6岁的孩子每天食用食盐的量不应超过2克。让孩子从小习惯食用清淡口味的饮食,对他的未来健康非常有益,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生。 2、动物脂肪:动物脂肪消化所需的时间较长,在胃内停留时间久,吃后容易产生饱食感,过多进食脂肪,会影响其他营养食品的进食量。高脂肪饮食会影响钙的吸收,因为脂肪消化后与钙形成不溶性的脂酸钙,从而阻止钙的吸收,日久造成缺钙。脂肪摄入过多,血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这两种物质是形成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另外,脂肪进食过多,可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多而使孩子过分肥胖,从而心脏的负担会增加,两足负重也增加,容易形成扁平足(平底脚)。 “绝不能吃”类 很多家庭有剩菜剩饭的习惯,这对孩子健康不利。隔夜饭菜会产生亚硝酸,进入人体后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物质,因此不但是孩子,大人也不要吃,吃不完就倒掉。此外,烟熏盐腌食品孩子亦不宜食用,这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强致癌物,多吃这类食物,孩子成年后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所以从小不宜多吃。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