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脑筋让孩子爱上蔬菜,接招

家长总爱这样说 孩子不爱吃菜,着急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大道理:不吃菜对身体不好,长不高不漂亮等等,但是孩子并没有感受到家长所说的不好,所以家长的唠叨往往没有效果。还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他不吃这个菜,不吃那个菜。这样说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强化了这些东西他是不吃的。 孩子不吃菜总是让人头疼,不可打,骂不听,哄不受。不如试试以下方法 动动脑筋,让孩子爱上吃菜 模仿偶像法 对女宝宝说法,没有这个方法更能让她们爱上吃菜的。巴啦啦小魔仙是很多女宝宝的偶像,妈妈可以说:“巴啦啦小魔仙吃青菜才长那么漂亮的,你要是不吃青菜就长不了那么漂亮,就不能成为小公主啦。” 对男宝宝说法,妈妈可以说:“你不吃青菜也可以,但是我怕你会越变越小,没有力气,不能像大力水手和奥特曼那样勇敢,也不能像超人那样帮助别人。” 欲擒故纵法。“你不吃就算啦,我听说冬冬很爱吃青菜,以后他成为超人,你就不要成为超人啦。算了没关系的。” 家长还可以“演戏”,妈妈要给他吃,爸爸抢过来说:“不要给他吃,等一下他吃完就成超人啦,我们都没有他有力气怎么办?”妈妈说:“那他也想成为超人怎么办?”爸爸说:“嘘,不要告诉他。”这个时候的小朋友就会吵着说,“我也要吃我也要吃。” 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 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关注点在自己身上时,家长容易说教,然后是压迫。 其实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说:“你不喜欢吃的妈妈也不想让你吃,但是妈妈不想让你长不高,你可以不吃那么多,吃两根好不好,要不今天吃一根,明天吃两根,慢慢的多吃,你就不会那么矮了。咱们不做最矮的那个好不好?”当家长放下自己架子的时候,会和孩子一起去探讨怎样更好,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家长的关心。 家长还可以这样做 父母首先要起带头作用,在宝宝面前表现出爱吃蔬菜,并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宝宝会效仿你的噢! 向宝宝讲述吃蔬菜的好处,但是要以讲故事的形式,宝宝更容易接受。 给宝宝做好看的蔬菜,家长可以改变烹饪方式,比如有些宝宝不爱吃胡萝卜,但是把胡萝卜和肉泥制成胡萝卜肉丸宝宝就能接受。把宝宝吃的菜切得小一些碎一些,或者将几种颜色鲜艳的蔬菜放在一起,搭配出漂亮的图案,吸引宝宝的注意。当然,将蔬菜打成汁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其实要让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喜欢吃蔬菜,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蔬菜本身是非常美味可口的食品,只要父母有耐心,能针对孩子问题所在采取合理的措施,一定会受到满意效果。 家长们今天回家可以试试看吧,孩子不吃蔬菜别老是说一大堆道理因为他们不会明白的,不如在孩子吃蔬菜时动动脑筋让孩子爱上蔬菜。 转发,转发,转发 让所有的孩子都爱上吃菜。 谢谢,谢谢,谢谢 图 : Pixabay.com

Read more

一家不知一家难

人生不易,不要笑话别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寒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奈难处。谁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于笑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谁的人生十全十美,谁的生活没有薄凉, 谁敢保证一直都是人生得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人要真诚、谦和,善待别人,温暖自己。人,是活给自己看的。别奢望人人都懂你,别要求事事都如意。苦累中,懂得安慰自己。没人心疼,也要坚强;没人鼓掌,也要飞翔;没人欣赏,也要芬芳。生活,没有模板,只需心灯一盏。 烦时,找找乐,别丢了幸福;忙时,偷偷闲,别丢了健康;累时,停停手,别丢了快乐。平凡生活中,忙绿于工作,安然于家庭。不求事业多大进步,只愿生活甜美温馨;不想生活多么富有,只愿家人健康欢欣。 缘分,不是偶然,要心向心;朋友,不是随兴,要诚对诚;感情,不是儿戏,要惜对惜;相识,不是新鲜,要真对真;懂得,不是随便,要忠对忠。真情本无语,尽在珍惜,尽在真心。岁月若水,走过才知深浅;时光如歌,唱过方品心音。 爱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诚而长久;亲情因相依而温暖。人与人之 间,就是一份缘;情与情之中,就是一颗心。若爱,请珍惜;若惜,请真诚。情最浓,时间久了,也会淡忘;爱最深,回应少了,也会心凉;心最热,冷漠惯了,也会冷却;人再好,疲惫累了,也会离开。 感情,没有取悦,只有真心实意的不离;人心,没有践踏,只有相伴相依的温情。一段情,始于心动,无言也欢;一份爱,止于心冷,无语也多。爱可以守望但不奢望,情可以包容但不纵容。心灵共鸣,才能继续;心无旁骛,才能长久。 人呀!你再优秀,也得碰上识货的人。 你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人。你再真诚,也得赶上有心的人。 你再谦让,也得面对珍惜的人。提醒那些没心没肺的人们。知道点好赖,懂得点珍惜,对你好是因为在意你,而不是欠你的。 不要等到有一天,人家头也不回地离开你了!才知道失去的意义!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真情难遇,知音难寻,珍惜眼前人!且行且珍惜。人呀!你再优秀;也得碰上识货的;你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 ! 请你晚上吃饭的人很多,能给你买早餐的人太少;请你喝酒的人很多,喝醉了照顾你的人太少 ;生病的时候问候的人很多,能给你买药带你去看病的太少;喜欢你追求你的人很多,能对你不离不弃一如既往好的人太少;嘘寒问暖的很多,能真给你雪中送炭的太少 ;平时说大话的很多,当有困难帮你的人太少;用心体会真正值得我们知足与珍惜的朋友! 人心难懂,知人知面不知心;相遇太美,相爱容易相处难;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进了心里,恰似故友;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淡出视线,难以交心;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靠缘分,心与心相知靠真诚;人生若有二三好友,无话不谈,不离不弃,可谓幸运。 人生若有牵手一人,心灵相通,冷暖与共,可谓幸福;人生短短,真心难遇,知音难得,遇之,加倍呵护,情愫漠淡,真爱难求,深情难许,得之,倍加珍惜,约定今生。 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变方向; 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纠结于心,那就选择放下;一些人,交了很久,却感觉不到真诚,那就选择离开。一种活法,坚持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快乐,那就选择改变。放下过去,让心归零…… 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厚德载物这句话丝毫不假。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能够轻松获得财富?因为厚德才能载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总有一些人,根本不希望你活得比他们努力

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 1、会发现社会比自己想象的还不公平。当你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底层里见到的赢家,不是溜须拍马之类,就是迎合潜规则之流。想一想自己,这辈子估计也变不成这样的人,靠老实奋斗,只感觉遥遥无期,外表再努力,内心都是丧的。 2、身边充斥着屌丝和loser之流,每天被负能量包围。那些职场老油条,以压榨老实人为荣,并且不遗余力的想把身边人都变成他们那样的思维。在屌丝的生态链里,遇到善良、老实、肯干活的年轻人,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思维更高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才能“混”着,不然活谁干呢。 3、所有关于吃穿住行的小事,都是大事。去超市要看价格标签,追公交需要体能,房东比boss还不讲理,合租伙伴居然又带了炮友回来。 4、原本的感情关系,开始摇摇欲坠,人和人的差异,原来比你想象的更大。价值观是什么东西?以前以为,无非是你喜欢吴亦凡,而我喜欢黄渤。现在才知道,价值观的差异终于令我们坐在一起,却浑身别扭,没办法说话。 这就是我在20岁时候眼里看到的世界。你会发现,太容易遇到并不想让你太努力的人。他们会有一千个理由告诉你:努力没什么用,别费那劲了。 但我现在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了。 1、不公平当然也存在,但感觉遍地都是机会。 自媒体圈的朋友里,都是月入几十万的女人,包括我自己。还有各种根本看不出来有孩子的霸道女总裁,创业做公司,投入自己以前完全不了解的行业,跟90后拼体力,时刻都在学习“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她们不需要鸡汤,因为自己就是一个行走的“走地鸡”。周围全是这样高能量的人,每一天都在刷新你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我觉得这是对抗抑郁的最佳方法,因为没有时间去思考抑郁是什么。 2、别谈什么努力,那真的是太低的级别。 只要是工作状态,每一分钟都在用尽全力。高铁上我在写工作备忘,看文件,助理在旁边打瞌睡。虽然已经是孕晚期了,但就在前天,我在去一个活动的路上,安排好了工作。到了活动地点,就在旁边的花坛上坐了半小时完成一个电台采访。活动结束后,7点赶回家。8点在车上,晚上完成了一个小时的线上直播。九点回家,陪娃讲睡前故事。一天努力完成一件事,太奢侈了。每天都有十几件事情在等着你。 但这就是很多人的常态。我身边有太多人比我更忙碌。因为他们的价值,是以分钟在计算。 3、爱情、友情、亲情当然很重要,但已经不再那么影响你的步调了。 有一次饭局,一个朋友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婆婆和保姆因为一点小事又闹翻了,年轻的保姆当场要辞职不干。她站起来跟大家说:抱歉,有点家事回去处理一下。过后,我问她,怎么办?她说,“能怎么办,安抚好孩子。然后再找一个新的保姆。保姆再不好,我也没有辞职回家做保姆的打算。” 生活永远都会出现事故,出现了就解决,解决不了就先将就着,但我的事业和人生不能将就。 所以,你要问我内心强大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别人不会看到,我能拿我的人生去做妥协”。 但生活中太多女人,她们遇到任何事,第一反应就是——我还可以做什么牺牲,我还可以拿什么妥协。于是乎,所有事故发生的时候,她们立即成了最先被要求牺牲和妥协的人。 听起来很遥远,但这的确就是真实发生的,真实活在这世界上的一群人的状态。 只有遇到这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根本无法理解——人生不用来努力,不用来学习,那应该用来干嘛?还可以用来干嘛?躺着等死吗? 有时候我也常常感觉,世界是割裂的。 有一个世界,是依然难免听到父母为了“你怎么能用这块抹布擦地”而争吵。 有一个世界是,20几岁的美容师跟我吐槽,初中同学嫁了一个啃老男,现在生完孩子跟着一起啃老,每天都被公婆嫌弃。 有一个世界是,临近30岁的女朋友们,放眼望去,真的找不到一个男人可以嫁。 每个人的生活背后,都躺着一地“丧”鸡毛。

Read more

为什么说话太客气的人没朋友?

待人和气,会更容易与人结成朋友。 但是在生活中,凡事太客气的人,身边的朋友似乎并不多。 人们不愿意与太过客气的人相处,是因为在这过程中会遭受巨大的压力。 因为ta的小心翼翼会形成一道屏障,仿佛任何人的示好都无法真正进入ta的内心。 而ta的客气似乎也意味着,在ta眼里,你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严苛的人。这样的体验,任谁心里都不会太好受。 太客气的人没朋友? 对待别人太过小心翼翼,你便没有朋友。 当你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可能立马就会反驳:尊重别人,顾及别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对吗? 我来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是一个非常好客的人,邀请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到你家来玩。 那个朋友是个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人,她到你家之后非常的拘束。 她也特别的敏感和仔细,看到了你的沙发特别干净,便不好意思坐在上面。 你看到她满头大汗,递上一杯水的时候,她说不用不用,我不渴。 她想去厕所,憋了很久之后,才不好意思的问道:能不能上你家的厕所? 想象一下跟这样的朋友相处,你的感觉会是什么样的?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客气得有点过分了? 你的那种体验不会是非常愉悦的,甚至可能下一次你都不想邀请她过来了。 这种小心翼翼就是有些过分了。 从心理动力来看,其实她跟你建立的关系是一种讨好的模式。 她要讨好的是一个严厉、苛刻的人,所以当她用这种方式对待你时,其实是扣了一顶帽子给你。 潜台词就是你是一个冷酷的、苛刻的、严厉的人,而你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这顶帽子扣在你头上,就像一盆脏水泼在你身上,你洗也洗不清。 这个时候,你体会到了被误解的感觉,却又无从辩解。 因为事实上,看起来她对你又是那么恭敬和尊重。 我想在我们看来的权威人士,或者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的人,可能经常会有这种感受。

Read more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花朵将会绽放生命的奇迹;留一点梦想给自己,流星将会划过生命的绝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烟花将会挥洒生命的激情;留一点梦想给自己,我们才会演奏出生命的赞歌。 我们啼哭着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寻觅梦想,寻觅一方属于自己的晴空,寻觅自己独特的人生。 人生十分奇妙,漫长的生命线并不如线段般由一个固定的端点射向另一个固定的端点就此结束,而是踩在喜怒哀乐的点上跌宕起伏。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们已飞过。 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层层荆棘,我们不能没有梦想。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过:“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弱者在打击中颓废,强者在打击中坚强。 在苦涩的失败中,我们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勇者无畏;在不易的成功中,我们获得了自信,明白了高山仍可攀;在伤心的误会中,我们懂得了理解,体会了涣然冰释后的轻松;在烦躁的埋怨中,我们知道了体谅,感悟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怀。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人的生命在得失、悲喜之间奋斗、充实。人生若与拼搏相存,有如彩虹横贯碧空,有如腊梅放于寒冬。 人各有志,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是缤纷多彩的,但唯有梦想,才能幸福。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找到了闲适淡雅;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觅得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中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与欢愉……拼搏一如既往,却是诗情画意。他们的人生之路名留青史,我们应该努力充实自己,虽静寂无声,但却坚实不移。 太阳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毅力在战胜困难中显现;精神在战胜自我中升华。小草因为其出土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春天的爱抚;雄鹰因为其飞翔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天际的广阔。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天空中静静流淌的浮云带走阳光,迷离的阳光恍惚地洒在身上,有一种淡金色的希望在酝酿。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幸福藏在糊涂里

两个落水者,一个视力极好,一个患有近视。两个落水者在宽阔的河面上挣扎,很快就筋疲力尽了。突然,视力好的那位看到了前面不远处有一艘小船,正在向他们这边漂来。 患有近视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于是,两人便鼓起勇气,奋力向小船游去。 游着游着,视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来,因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头。 但患有近视的人却并不知道那是一截木头,他还在奋力向前游着。当他终于游到目的地,并发现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头时,他已离岸不远了。 视力好的那位就这样在水里丧失了生命,而患有近视的那位却获得了新生。 有两个患有癌症的病人。一个人耳朵灵便,从医生的谈话中听到他们只能活三个月时间了。 另一个人的耳朵有些背,别说偷听医生的谈话,就是你跟他直接说,他还听不大清。奇怪的是,他不但活过了三个月,到现在已是两年过去了,他还好好地活着。 在美国,有两家同样大小的公司,它们的总裁一个叫罗伯特,一个叫史蒂夫。 罗伯特是一位精于算计的人,凡事都比别人看得长远,他早就预测到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据他分析,美国有30%的公司要倒闭,像他现在这样的小公司,肯定在那30%之中。 所以他决定将公司解散,还能给自己和员工们留一些生活费,不然到时肯定会负债累累。 史蒂夫不但不是一个善于算计的人,甚至还给人一种愚笨的感觉。他憨憨地认为,未来永远是无法预测的,就算你将世界上最完美的计划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相信,因为未来还没有真正到来。 他觉得自己的公司只要能够生存一天,他就一定要让它支撑下去。结果,他的公司竟然奇迹般地度过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最终,会算计的人将公司解散了,而不会算计的人,却将公司比以前办得更红火了。 人生中,很多事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好,不灵通的比灵通的要好,不精明的比精明的要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难得糊涂”。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糊涂的,快乐和幸福藏在糊涂之中。一但清醒了,可能所有的快乐和幸福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有这 8 个症状代表你真的累坏了!

结束了马不停蹄的一天,洗完澡,筋疲力尽地躺在床上,感觉身体和脑袋彻底被掏空⋯⋯仔细回想,即使已有意识地将生活与工作做好区隔,尽力维持平衡状态,但随着专案截止日期、回不完的信件和处理不完的代办事项排山倒海而来,仍难以避免地打破平衡,陷入了慢性疲劳的泥淖之中。 若你大多时间都觉得自己很累,身体能量仿佛被消耗殆尽,不仅严重影响工作表现,甚至会对健康、人际关系引发负面骨牌效应。看看以下倦怠征状是否有符合,无论是情绪上的、精神上的或生理上的,予以正面迎击,帮助自己更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才能离成功再近一点。 1. 思绪常常突然断线? 庞大的压力、慢性疲劳都会影响你的专注力,让我们不论是在谈话中、写电子邮件,甚至是在发想灵感时,都难以保持专注,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健忘。 2. 忙到没时间拥有嗜好? 不管你的休闲爱好是花时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看电视、运动还是插花、捏陶,你都应该永远将其视为生活第一顺位。兴趣嗜好可以帮助你应对压力,并确保你的生活平衡且欢喜。 3. 与人交谈时,难以充分表达和参与? 如果你的脑袋里总是塞满了工作,与你亲近的另一半、朋友与家庭成员恐怕会抱怨,你所思所为全是工作,不知不觉中已然忽略了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性。 4. 总是睡眠不足? 即使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闭上双眼,心里还是在想着工作;即使睡着了,还是容易被惊醒,或是醒来仍然感觉疲惫不堪?这说明了你的工作已然干扰你从压力感知中恢复的能力,严重的睡眠不足,也降低了你处理日常问题与挑战的应有效率。 5. 经常忘记吃饭? 不仅时常过了用餐时间尚未吃饭,还总是不加思索地买了快速方便的速食料理来填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严重影响身体的能量水平、情绪和工作生产力。 6. 经常肠胃打结、胸闷不适? 过量的压力,常伴随着胸闷、呼吸困难、胃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在身心俱疲的人身上,但如果你这些病征在休假时仍未见改善,应主动就诊咨询。 7. 感觉与生活脱节? 相较于过去的工作表现,因为忙到整个人「烧坏了」,导致你的状态每况愈下,即使是入门级的任务,甚至连简单的回覆电子邮件都觉得有点吃力;就连个人生活,也觉得有孤立无援的失落感。 8. 对待他人会「不自觉地」无理或粗鲁

Read more

不对任何人有所期待,你会更快乐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特别是当我们对外界开始产生一种依赖的时候,就会让我们心里开始有了期待。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懂我们,期待着能有人能穿过拥挤的人潮,能有人飞过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海,来到我们身边,然后说一声,嗨,你不需要说太多话,你想要的我都懂。 当我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走向他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懂我。于是我们会失落和难过,会无奈和挫败,会不快乐好久好久。 然后当我们静下来回想的时候,却发现连我们自己都不懂自己,却要求别人比我们还懂自己,又怎么会不失望呢? 这世上大部分失落,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成为更好的自己,却奢求别人成为更好的别人。 因为长得人畜无害,再加上很有耐心。认识的人里,有很多姑娘,都喜欢跟我聊心事。 有人告诉过我,说她很喜欢很喜欢的人,是要无所不能,是要能满足她所有期待的。 那时候我告诉她,说这个世上所有对别人的期待,都是要建立在自己能完成的基础上,如若不然,最后失望失落难过伤心的,肯定还是你自己。朋友不信。 一段时间后,朋友微信我说,张南,我和自己很喜欢的男神拍拖了。一开始我觉得他这么风趣幽默,这么喜欢爬山旅游,和他在一起,我就能够让自己也变得更好。 可是,在一起之后我突然发现,因为他工作繁忙的缘故,他很少能够带我出去旅行,偶尔出去,也是把旅行计划弄得很不合我心意。 我觉得生活还是跟以前一样沉闷无趣,你说我该不该分手?我没有告诉她,究竟该不该分手。 我说,当你对别人有所期待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可能会失望失落,因为啊,很多事情都不是只要你想,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而真正正确的期待方式,应该是这样的:你可以对别人所有的期待,前提你自己也可以满足你自己。 比如你想要更精彩的生活,更有趣的旅行,那么如果你自己也可以获得,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你可以通过自己,来获得和满足对这些生活的期待,那你就能保障这种快乐是可以得到的。 而当你遇到另一个人,你们打算一起去获得这些快乐的时候,你就可以不对他的行为有过多的期待,当他展示出过人的一面,风趣的一面的时候,你就会突然觉得,哇,原来这个人这么有趣而且也很懂生活。 所以啊,真正的期待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唯有这样的期待,才能带来小惊喜,而不会带来失望。 ********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人类的自私心理。特别是在一段感情中,我们总是渴望对方可以付出更多,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愉悦感。 可是一方极尽全力,一方坐享其成,是必定两败俱伤的。 很多人都会期待自己喜欢的人能够为自己付出所有,哪怕生命。这就是人类心里藏着的,所追求的绝对的爱情。 可是啊,我们往往都忘记了,感情是需要有回报的。我们养一只猫都希望回到家,它能和你亲昵撒娇,更何况是喜欢一个人。 时常有人会说起失望,每每说到伤心难过的时候,就会长长地叹一口气,然后一脸茫然地问我说,张南,你说为什么就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样子?我对周边的人和世界太失望了。 于是我就会告诉他,其实啊,很多时候你的不快乐,都是因为你对别人有过多的期待。 我们总是这样,试图从别人身上找到满足感,却频频遭遇失落和打击。 所以不要总是苛求对方要对你付出对你好,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尝试,去完成别人的期待。

Read more

别把孩子养得“受之无愧,不知感恩”

一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 母亲:“吃饭啦。” 女儿:“等一下” 于是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 女儿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小A,10岁时父母相继过世,年长他20岁的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供他上了大学,后来他考上了公务员。姐姐在工厂上班,姐夫在学校门口摆一个小摊。现在姐姐退休了,退休金每月1800元。姐姐的儿子,也就是小A的外甥考上了外地某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学费比本地大学其他专业贵。姐姐家收入锐减,开支突增,财务突然紧张起来。 姐姐想让小A每个月给她1000元作为养老费(实际应该是补贴外甥上大学的生活费),小A不干,并劝说姐姐不让外甥读学费昂贵的建筑专业。姐姐一气之下,扬言小A不给抚养费就要将他告上法庭。小A问,如果姐姐将他告上法庭,他需不需要承担抚养费?会不会对他的前途造成影响?他特别强调,姐姐只是将他养活大,对他没有对外甥好,至于如何不好,他举例说2003年上大学时,姐姐每月仅仅给他300元的生活费。言辞间很多对姐姐的不满,毫无感激之情。 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送去上大学,小A本应心怀感激、知恩图报,他却认为姐姐姐夫做得还不够。我不熟悉法律,不知法律上这位弟弟有没有义务赡养姐姐。但从朴素的人情道义来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抚养自己十几年,还送自己上大学的姐姐,在她遇到困难时,有什么理由不帮帮她呢? 我替这位姐姐感到悲伤,带着弟弟出嫁本已不易,多年辛苦竟养出一只白眼狼。 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我养育她是我做为母亲的职责,不图她的回报,但是如果她长大后认为我替她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她就怨恨我……如果发生这些,那是我的悲剧。 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到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 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在我们劳动的时候,邀请(并要求)她帮忙,让她体会我们劳动的辛苦;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质方面减少满足,让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真人真事)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XX,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24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 这个案件让父母们警醒,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我们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转发吧,让现在还为孩子做多了还懵然不知的母亲,别把孩子养得“受之无愧,不知感恩” 感恩。 *转发吧,让现在还为孩子做多了还懵然不知的母亲,别把孩子养得“受之无愧,不知感恩”

Read more

不要觉得自己付出了几多,就应该得到几多的回报!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付出了几多,就应该得到几多的回报! 对自己做的事有信心,尽了努力,应该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嗯,我以前都是这样想的。之后也把预期放得很高。 花尽多少心机,通宵了多少晚,但期望愈大,失望愈大。遇到的未必是所想般的,并不是你努力了多少,就得到多少。事情还是有很多因素去阻碍拥有你想要的东西,例如,对手有多强、别人对你的印象又或者是我们永远也敌不过的运气等等。耗尽了多少心机去追求一个人,但到头来他根本不领你的情;过往一年尽心尽力地工作,可是自己的努力别人看不见,狠狠地被抺杀功劳,捧着的是自视过高所换来的失望。 「回报」不是你预期的 – 我曾经试过,所以我很明白当下愤怒和不甘心。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付出的没有为我带来想要的东西?」我要的东西很卑微,只是想有人重视一下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可惜结果不如人意。我气忿,但又可以怎样?日子还是要继续。所以,我跟自己说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付出了几多,就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几多的回报,这世界的付出和回报从来都不是对等的。 或者经历过预期和实际的落差后,现在努力完也不敢大口气说到在势必行,因为我会害怕和失望,怕付出过的努力再度落空。我也没有把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要是命运要这样玩弄我,我也逃不掉。朋友说我太介意得失,要学习调整一下心情,这我当然知道,但实行又谈何容易。 就算经历了多次失望,以为自己会习惯,但还是不想再体验这种感觉。为落空做好准备,可能是一个消极的想法,但至少不会跌得太伤。 希望如愿以偿,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但如果再次落空的话,希望我也能承受得起。 木棉#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就没有一些好的回报呢!其实往往不是得不到回报,而是时辰未到。 图/pexel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