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员工可是个技术活,别当是苦差事!

处理员工违纪的技巧,是管理者不可不知,更是出色的管理者必须驾驭的。员工做事出色,然而却经常迟到,作为一个管理人,你会怎么办? 美国心理学Bob Turknett说:“企业家视惩罚员工为苦差,他们宁愿逃避,希望问题会自动解决。很多时候,这样做只会使问题愈来愈严重。在企业内,富有经验能圆满解决纪律问题,使其对企业、对员工都有良好的影响。”别胡乱解雇不做逃避的企业家普遍会干脆解雇那些问题员工。 不过,Turknett认为,这个做法对企业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除了损失一个有生产力的员工外,企业内的人才流失、创造力及员工归属感都会萎缩。当然,在你盛怒的时候,解雇他看来是最好的做法,可是,你怎能担保,能聘回一个比他更好的人?”其实,即使可以,你和你的企业都不免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年代,人才是企业重要的资产。认清惩罚真谛“惩罚不是负面的事情,而是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惩罚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Turknett说。Argosy Education Group Inc.的行政总裁Markovitz则表示:“处理这类问题,先要有一个目标——通过惩罚或训斥,你希望员工学习到什么?确立了目的,再定出惩罚方式。这样,惩罚对员工来说,会变得有意义得多。”的确,要员工罚抄一百次“我以后不会迟到”是没有意义的。 给予解释机会The Growth & Leadership Center Inc.的行政总裁Hollands指出改善员工行为的重点是:“他们不改变,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改变。在讨论时,管理人应先征询他们是否有好的改善方法。不过,管理人必须事先有一个帮助他的大致方案,此举会使员工感到,你的确关心他的问题。因此,员工会欣赏你,并愿意改变。”但是,作为管理人的你,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人们面对批评时,其反应多是维护自己,无论实际上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好的管理人应坦然接受解释。” Hollands道:“给他五分钟时间。仔细聆听,然后告诉他问题所在以及解决的办法。”“威迫利诱”跟进问题要确保员工切实地改善纪律问题,管理人还需要清楚员工的“死穴”所在。所谓“死穴”,便是员工在工作上最关心的地方。在讨论时告诉员工,如他不能在限期内改善他的纪律,他将面对什么后果。例如员工最关心自己在公司中的晋升机会,便可告诉他“如不能改善的话,你两年之后晋升可能会有很大障碍”。这样做,目的是鼓励员工努力做出改进。 另外,在处理纪律问题时,管理人常犯的错误是没有对问题做出跟进。“请在一星期内,安排下一次会面时间。”管理顾问Hessler Kay强调,轻视跟进工作,只会显得管理人不重视问题,员工也同样会敷衍了事。不过请牢记,如果在下次会面时,员工确实有了明显改进,切勿吝啬你的称赞。“适当的称赞,能够加强员工继续改进的决心。”Hollands坚持这个做法。 虽然在清楚知道纪律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处理时要注意的细节后,你可以更有信心地面对员工的纪律问题。然而,这并不代表你一定能圆满解决它。不过,管理人可以回味一下Hilgert所说的话: “放弃是失败的表现。如果你不能令员工改进,变得更有生产力的话,你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要么就忍,要么就滚

如果一个老板只和你谈理想,不谈钱,那这个老板就是耍流氓; 如果一个老板见面就和你谈钱,他可能是个好老板,你也必须面对业绩压力; 如果一个老板有远大的理想,又和你谈钱,也许就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老板们都是苦口婆心,不喜欢把鼓励话挂在嘴边,我们时常都会听到类似这些的难听的话: 1)要么全力以赴的干,要么早点滚蛋,在任何一位置混日子迟早会有人拿你开刀,你要明白、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如果你愿意被慈善,我建议你去要饭! 2)别见人就说你有多苦,说就了一定会成为公司里最苦的哪一个,苦了这么久还拿不出解决办法,只能说你能力不行,因为没人在乎你苦的过程,只在意你得意的结果,包括你自己。 3)对工作,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每次放空炮,还有谁会相信你能做好,凭什么让公司给你最好的资源。 4)我还骂你,证明我看得起你。有一天,我对你不管不问,你就可以自己卷铺盖走人了。所以,今天你应该庆幸,我能容忍你犯错,并给你机会改正。 5)对领导忠诚是你在公司存在的保命线,没它了就算你再牛也P都不是,而且很快你就会臭名照着。 6)我雇你,是相信你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能力,或者不能证明你的能力,那我干嘛要花钱养着你?证明自己,别让我认为自己当初瞎了眼。 7)马屁少一点,我相信再响再爽的马屁也顶不上你出色工作成果的十分之一。 8)对自己狠一点,比自己努力,再过五年你将会感谢今天发狠的自己、恨透今天懒惰自卑的自己。 9)别把老板和上司当傻子,他装傻不等于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记得,只是他给你机会去磨炼,你的这些小伎俩他早就比你要的专业几百倍了,不然他也不敢坐上这个位置。 10)别有点成就,就开始翘尾巴。你一旦翘起尾巴,别人就更容易楸住你的尾巴。夹着尾巴做人,同样适用于你。 11)别为小钱纠结,你那三块五毛没人在乎,太在乎小钱的人将一辈子为小钱发愁,因为小钱思维对你来说会很容易成为习惯,投资不仅仅是股市基金和黄金。 12)给我闭嘴,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如果你没有准备充分,就闭嘴!时间紧,不要让别人用自己宝贵的时间为你不成熟的想法买单。 13)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别以为公司离了你就不转了。不懂协作,就算能力再大,也是祸害。 14)别以为自己很牛,真要觉得自己很牛,拿工作结果出来看,这比你吹一万次牛更有说服力,更能得到公司的认可。 15)要么你就忍,要么你就滚。连一点委屈都受不了,跟邻家大嫂一样到处宣传的人,就是一窝汤里的老鼠屎,你这点委屈都受不了,还能成什么大事儿? 是不是觉得挺难顶,所谓忠言都是逆耳的,授教的必有所成就。

Read more

别让优秀员工心凉

你是职场中的“快牛”还是“慢牛”呢? 有句俗语叫“鞭打快牛”,讲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农夫有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 农夫拉着两头牛犁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折腾半天没犁了几路田。 无奈之下,农夫换上水牛,水牛不用吆喝就主动拉着犁往前走,但农夫还是不断地鞭打水牛。 水牛很是不解,就停下来问:“主人,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帮你拉犁了,怎么还老是打我?” 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得你跑快些,什么时候才能犁完田?少废话,快走!”说罢又是一鞭。 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机会就越多,而黄牛却在旁边悠哉游哉地吃草,真不公平! 最终,它挣脱犁枷跑了。 在团队工作中,“鞭打快牛”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干工作越快的人发现,总会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来;而那些慢悠悠的人,却一直工作量比较少。 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不善于克服困难的人,却总是可以得到较容易完成的任务。 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总是会迎来更高的业绩目标;而那些业绩目标低很多的人,一样可以靠任务完成率拿到不菲的回报…… 慢慢的,“快牛”也没了心力和动力,变成了“慢牛”,或者干脆“愤蹄”离去。更有甚者,有的“快牛”在情绪影响下,成为团队的离心力和破坏力。 “鞭打快牛”的悲剧,实质上是领导力不足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追究“慢牛”为什么是“慢牛” 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黄牛不愿干活,农夫就鞭打水牛。农夫是否想过:黄牛为什么不干活?是不会干还是不愿干?为什么不愿干? 在团队工作中,我们要想一想“慢牛”为什么是“慢牛”,确保不要把“快牛”变成“慢牛”。 把工作分给不擅长的团队成员,并且不加指点,就是把“快牛”变成“慢牛”。 把工作分给身体精神状态不好、主观意愿不强的“快牛”,一样会变成“慢牛”。 工作分配不公,“快牛”心生芥蒂,同样会变成“慢牛”。 2.不能及时激励“快牛” 在故事中,水牛多干了活,却没有得到激励,反而多挨了鞭子,最终“挣脱犁枷跑了”。 在团队工作中,对“快牛”的激励要及时。不公平感源于付出与回报价值的衡量比对。 对于做出贡献的“快牛”,一定不能不闻不问,甚至认为理所当然。

Read more

跟大家一样努力,就只能跟大家一样平凡

我发现,多数人正在努力的事,其实根本是在浪费时间: 每天花很长时间加班——认为老板一定会注意到;买一堆书回家参考,圈出重点——但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实际上应用过哪一本;不断拜访开发新客户,快要跑断腿——我这么努力,老客户却留不住….. 在这我列出五种多数人误以为有用、结局却是徒劳无功的“努力”。为了摆脱这种努力换“瞎忙”的恶梦,我要告诉你那些大家认为对的事,其实风险最大,你反而应该做简单而直接的事。 错误一:跟大家一样努力就行了 结局:下场就是跟大家一样 我想先问曾想过“我明明那么努力了……”的人几个问题: 你最擅长的是什么? 你想变什么样的人? 你想对谁奉献成果? 不管你手边的事有多重要,请先暂停一下,专心思考以上问题。如果你已想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接下来,我希望你好好思考,下一步你要怎么选择? 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我想变成什么样的人”、“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整理出明确的目标后,把所有力气都花在完成这个目标上,这时,你自然能把努力用对地方,这就是: 成功=选择×集中×时间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却还是经常看到有些人总是在做无用功,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这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做错了。由此可知,一开始的选择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建议那些认真过头的人,在做出决定前与其拼尽全力,不如保留实力。毕竟,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现在就仔细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想朝什么目标前进。一旦决定,就瞄准目标,集中所有力量去完成。 错误二:大家都在学英文,我也学吧! 结局:大家都学了,就不差你一个了 有些人的工作明明用不着英文,却还是上补习班补英文。既然不在外资企业上班,工作时又不会遇到外国人,为什么还要学英文呢? 乐天集团已对外发布消息,规定公司内部的共同语言为英文,一时之间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他们是计划布局全球的公司,这种做法尚可理解。但想象一下,就拿心 灵咖啡来说吧,一群中国人用着不熟悉的英文开会,那景象不是很滑稽么?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在自讨苦吃,也不适合一般中小企业或小公司。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现在的教育来说,初中加高中总共六年,再加上四年期大学,至少有十年的时间都在学校读英文。但现实状况是,很少有人可以学得好。所以 出社会后还是努力学英文,甚至不断告诉自己:“这次一定会把英文学好,我要从头学起。”但很少有人冷静思考,自己工作时真的用得到英文能力吗? 以前会说英文的人不多,英文确实是工作的利器,但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英文强的人太多了,在这种供过于求的竞争状态下,与其把下班时间拿来补救英文,不如在需要用外文时,雇用专业口译更有效率。 当然,若是为了兴趣学外语,这是很值得鼓励的事儿。但既然要学外语,不如学较少人会的,未来还能为自己的履历加分。 比起学语言,一般上班族应该学的东西还很多。以业务员来说,要学沟通能力、交涉技巧、商品知识等,这些都比学语言重要多了。 错误三:“晚点再说”

Read more

成功人士在周五做的10件事

星期五可以是一个放松的、为周末或重要时刻准备的日子,而这取决于你的职业。尚未回复的电子邮件、会议和报告,可以使你在星期五的压力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是时候该来注意一下那些成功人士,他们每个人是如何处理工作周的结尾,所以你对于周末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正面积极。 1.确定下周(工作)的优先级 虽然星期五和下一个工作周之间有两天的时间,但预知周一(的工作)将有助于你在周末放松心情。关于即将到来的事件、任务、项目期限和其他将要完成的事情,把它们放在一起拟一个大纲。和同事讨论之后会发生的事情,以确保每个人有同样的进度。 2.散步 如果你有一个还不错的午休,藉由从桌子前起来散散步充电。不必到户外。简单的拉伸你的双腿,在办公空间内漫步,并让你的心灵漫游。如果你可以到户外,去有很多绿地的地方,因为这会促进你的心情,使你感觉更清醒。更好的是,带团队去参加一些团队建设。 3.拜访同事 你的同事是办公室里宝贵的资源。这些人和你一样处理相同的事情。在办公室周围走走,在每个桌子前伫足,简单地和人打个招呼,并从他们身上学点什么。 成功的执行长也会利用一周的尾声来注意员工的成绩。了解和你共事的人不仅是件很棒的事,而且和每个人确认(成绩)的这个简单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提高士气,以便高水平地完成这一周(工作)的团体感。 4.规划行程 许多CEO和成功的人士有制订行程的习惯是众所皆知的。毕竟,组织工作对成功至关重要。每周五花15到30分钟清理你的电子邮件收件箱、清理办公室、整理你的文件、赶上最新的产业新闻,并减少所有会使你的周一陷入泥沼的心理杂乱。 5.停止松散的结尾 及时完成每一个项目、谈话、决定和讨论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星期五。成功的人意识到,他们需要一定的弹性才能让事情进行。但是,他们也努力在星期五傍晚完成松散的结尾。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在确认代办事项列表上的所有选项之后去过周末。 6.找些乐趣 一部分星期五的习惯或例行程序,通常关系到在周末开始的事情,并帮助结束这一周。这通常涉及与同事一起出去吃饭或喝酒,参加健身课程或是他们喜欢的任何事情。而关键在于,它必须是你期待的事情,并且可以作为完成另一周工作的奖励。 7.忽略手机 老板和企业家通常在整个星期内都会粘在手机上,但是你可能会注意到,星期五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明显减少。那是因为他们不想开启任何一件会在周末缠着他们的事情,所以在周五的某个时间之后,他们不会接听电话。他们反而利用安静的时刻来从事此列表中的其他活动。 8.反省 成功的执行长和企业家永远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反省他们的进步。星期五是漫长的一周的结束,所以公司在星期一从何开始以及从何结束,将完整的反映到下一个工作周将如何开始。这样一来,如果某些事情失败或无效,他们就可以针对这一点,改变它,并找出使下一周比这周更好的方法。 9.思考周末的计划 除了想想在星期六和星期天等待着你的所有乐趣,没有什么能燃起内心的热火。当动力减退时,成功的人会告诉自己,在“X”和“Y”完成之前,周末才能开始。 10.设定容易达到的基本原则 工作和生活平衡是很重要的。成功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并对于为周末设定可达成的基本原则很敏锐。如果他们计划在周末不理会工作的电子邮件和电话,他们通常会先让他们的同事知道。这样他们就可以专注于生活而不是工作。 你不一定要规划周五的每一分钟,但你应该学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努力完成每一件事情,并且让公司满意。 他们之所以是成功的人,因为他们了解如何平衡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的其他方面,且很少让一个对另一个造成负面影响。通过保持准备好(的状态)和领先于比赛前,你也可以成功喔!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老板选人,不说废话,只看这五点!

多数人都面临过做管理还是做业务的选择。很多人都想在管理上有所尝试,有的人进入了管理通道,但发展并不顺利。企业为了扩张发展而绞尽脑汁、不惜代价地培养管理者,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惑是,芸芸众生谁更有管理的潜力呢? 1、看一个人是否具有抓住工作重点的能力,是否有明确的工作思路 抓重点是指能快速地将纷繁复杂的各种表面现象归纳总结为结构清晰的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的根本、问题的关键,并确定工作重心的能力。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环境和对象很复杂,范围越广规模越大,复杂度就成几何级数上升。所以“抓重点”是管理者必须具有的第一项能力。 抓重点能力弱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上表现上往往是没有主见和工作思路,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力气使不到点上,他可能很努力、很辛苦,团队成员跟着他不停地东奔西跑,但基本上是瞎忙活,因为没有结果和成绩。古人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就是指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团队成员就会失去对管理者的信心,这时候必须更换管理者了。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需要训练自己结构化的思考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普通人关注的是思维的逻辑性,讲的是前后的连续性和流畅性。而管理者需要具有较强的结构化思考能力。 2、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意识 结果导向也就是目标导向,是杰出管理者最突出的思维特征。管理是为了达成目标,而且是团队或组织的目标,不能达成预期目标的管理者一定不是好的管理者,优秀管理者一定是目标感很强的人。 结果导向意识就是以终为始,高度关注和聚焦目标和结果,将团队或组织的核心资源、策略都指向目标的达成,所有行动都必须是对目标达成有高度贡献的。这种管理者给外部的印象就是目标清晰、执行力很强。 结果导向的思维,以终为始,从目标开始考虑需要什么条件,然后主动想办法去创造条件从而达成问题的解决,技术思维者往往是被动的等待条件成熟。 3、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发现规律和预测结果的能力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管理者所面对的环境瞬息万变,要求管理者能够快速做出判断,也就通常说的要具有快速反应、灵活应变的能力。 快速灵活应变只是一种行为表现,其背后的能力是什么呢?实际上是管理者善于并快速发现事物的运行规律并能够对事情的发展结果进行准确预测。如果不能把握事物的运行规律并做出准确预测结果,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管理目标的达成。 有的人将这种能力称为直觉,即不需要思考就能判断的能力,并认为是天生的能力。从表面观察看,直觉思维很强的人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判断,似乎是没有经过思考,当我们对他的决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大脑中实际上存储了有关事物运行的基本原理、原则等相关概念,他们提取的速度很快,使我们感觉不到他/她的思考过程。 这种能力强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知识面比较广,而且这些知识是经过整理以后以他自己的方式存储的,所以提取和加工起来很快。要练就这种能力,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一些知识,而是以自己便于记忆和提取的方式进行学习。 4、看一个人是否拥有大格局和整体观 有些人工作后很快就走上基层主管岗位,他们雄心勃勃,非常努力,表现很好,执行力很强,任务完成也不错。但当他到了中层岗位后,尽管做得很努力很辛苦,业绩反而会往下走,要么苦苦支撑,要么被撒换掉。我分析了很多这样的人,发现他们有一定共同的问题,就是大局观不够。 大局观指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前瞻性地看问题、思考问题,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大局观的人,一般都会站位比较高,能够从高处俯瞰事物,视野开阔,能够看到事物的全部,在思考时遗漏就很少,决策的错误就会减少。缺乏大局观的人往往会只抓住眼前或局部一点猛攻,但常常顾此失彼,对于公司和上级的战略意图,他们难于理解,要么简单执行,要么曲解打折扣地执行。 经常有学生这样提问,“老师,大局观能改进吗?怎样才能提高我的大局观呢?”。我举一个例子,“你看新闻联播吗?你喜欢看吗?你长期坚持看吗?”。如果你的回答都是YES,至少你的大局观不会太差。 具有大局观的人具有很强的历史观,他们往往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具有历史观的人看问题具有穿透力,够看到未来,从而具有前瞻性。 自我中心主义、私心、小九九是制约一个人大局观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大局观,就要把个人的小我和私心放下,把个人的利益放到一边,视野才会变得开阔,全局观就会提高。大局观决定一个人层次,而决定一个人大局观的是他的志向。 5、看一个人是否具有突破常规思考的能力 突破常规是指管理者在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时,常常以不寻常的思维方式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观点、策略和措施,而且这种思路和办法是有效的、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突破常规并不是别出心裁、为求新而求异。我们不能忘了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所以有效性是第一原则。突破常规也是有底线的,就是法律和道德伦理的底线。那些踩红线、打擦边球的做法并不是突破常规的思维,而是侥幸心理。 突破常规就是不走寻常路,从思维特征上看具有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特点。那些爱思考、善于总结、不盲从的人突破常规的能力较强。突破常规是建立在对事物规律和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之上,它与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是有根本差别的。 突破常规需要开放的心态,一个封闭的,自我保护很严的人,是不可能提升这项能力的。

Read more

职场3大弯路,谁走谁平庸

导读:有多少人在初入职场时激情四射、慷慨激昂,可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便“销声匿迹”。身边的人在职场上一步步晋升,而自己面前仍是一条平庸大道。本文作者作为一个职场老司机,写下了这篇检讨书,帮你绕过职场上的3条弯路。 我一直致力于告诉别人到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人。但近一年来看到好多90后甚至95后工作几年就身价上亿、或者成为等待上市的CEO,才惊觉已经工作7年的自己,职业生涯是多么的波澜不惊。 多少人工作一两年就月薪过万、甚至几万,而作为非技术岗位的我在工作第四年才实现月薪五位数的目标;多少人一踏入职场身份就是公司合伙人、xx总监,而我工作五年后才成为一个六人的团队领导,这个团队还几乎被我带崩溃。 见客户、谈合作、赶项目、用一年时间完成别人三年的跨级升职、年薪翻倍;或者创业、融资、收购/上市、身价千百万。职场上的神话每天都在上演,唯独没有一个传奇是属于自己的。 为什么别人工作短短几年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而我工作的时长都赶得上抗战了,却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螺丝钉? 这是一封职场“老油条”的检讨书,在职场走过许多弯路后,戒掉下面三点,才能防止让自己的职场生涯走向平庸。 1、没能让努力成为工作的招牌 我们对工作一直有个误会:只有那些自己真正热爱的、能够上升到事业高度的工作,我们才愿意全力付出。可只有极少数人才非常明确知道自己究竟热爱什么。我们也许没有运气碰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但每个人都有机会去选择是否让努力成为自己工作的招牌。 “努力”在职场上还值钱么?尤其是面对一份自己没有热情的工作,不过是为了赚取薪水生存,还有必要披荆斩棘、精益求精么? 其实,努力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种信仰。那些把努力当成习惯、即便不是自己喜爱的工作也愿意做好的人,他的工作迟早会变成事业。 Eills是我的前任领导,跳槽到新公司后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年薪就从过去的十几万直逼40万,级别从一个小顾问坐火箭窜升到手下有十来人的中层管理,今年又刚刚升任为区域总监。她有如此成就我丝毫不感到意外,因为在工作上Eills是典型的“处女座+拼命三娘”。 当我一天约谈4-5个客户、口沫横飞地连续讲了5个多小时,已然觉得要挂掉时,她却还能在回家的地铁上用电话再谈两个客户; 当我碰到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连轴转了12小时后累到想辞职时,做了同等工作量的她在晚上10点到家后依然能气定神闲地打开电脑继续工作到凌晨1点; 当我觉得年终总结已经改了3版肯定无可挑剔时,她还在继续修改自己的第7版总结。 小到如文档这样的事,她都做得一丝不苟,字体、字号、行间距、边框距离永远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大到提供服务时,她给客户的反馈意见一向超出客户期待; 她从来不介意吃饭、看电影时被打断,只要电话一响,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她在休年假、春假甚至境外旅游时,手机、微信、邮箱也会保持7/24/365无阻碍畅通。 2、没能学会用“内省型”的方式去思考工作 在上一份工作中,我度过了职场蜜月期后,公司在我眼里开始变得满目疮痍,其中最受诟病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我们的产品还是内容模糊、定位不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知去哪里寻找种子客户、即使碰到优质客户怎么能让产品在对方身上发挥最大功效。更严重的一个后果是,作为员工,会开始怀疑公司的前景、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动摇。 那段时间我失望透了,对公司、也对自己。并且开始喜欢和成天看衰公司、消极怠工的员工混在一起去挑剔、嫌弃公司的一切: 1.业绩不好,是你产品不行,和我没关系; 2.没能涨薪,是你薪资体系不公平,和我没关系; 3.能力没有提升,是你培训机制不好,没有挖掘出我的潜力。 总之,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公司,自己只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我的另一位同事小G在面对相同问题时却选择用完全不同的态度。

Read more

德国员工的9种福利,看完第一条就醉了

德国的经济被定义成世界上最健全的经济之一,其国民享受的社会保障足可傲视全球。例如,德国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禁止节假日休息日上班、只能加工资不能减工资… …作为苦苦挣扎在底层的我,对此第一反应是:这是神马福利?!第二反应是:这该令多少中国人躲在角落里黯然落泪? 1、禁止节假日休息日上班 第一是改善受福利者的地位,首先,在劳动保护政策方面,国家法律严格规定,禁止招收童工,禁止让18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上夜班,禁止休息日和节假日上班,禁止让孕妇在产前六周,产后八周上班,除每周休息两天以外,每个工人每年享受六周带薪休假。 德国人严格遵循节假日不上班的规定,到了礼拜天,连商店都关门了,商店的服务员说,我是人,我也要休息,要尊重我的人权。 2、德国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 德国人现在要的不是更多的收入,而是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德国现在的情况是,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数是这么算的:双休日102天,再加40多天的带薪假,还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再休20多天。 3、企业欠薪 政府先还 在德国,一旦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则由政府先支付给员工。企业欠员工多少钱,政府就给职工多少钱,先让职工回家,接下来的事就变成了政府最后一次工资,和违法企业之间的事。德国政府先出动警察局、检察院介入欠薪事件。 4、德国劳动局为工人提供优质培训服务 德国还成立了由工会、雇主协会和国家公务员代表各占1/3的各级劳动局,负责向工人介绍劳动岗位,提供职业咨询,促进职工教育,组织进修和改行培训,在改行培训期间,劳动局要为进修和改行培训的工人提供无息无偿的补助、信贷、生活费。一句话,德国的劳动局不是一个只收钱不干活的摆设,而是真正为职工服务的组织。 5、夫妻分居也有补助 假如夫妻不在一个城市里面工作,丈夫为了去另一个城市读进修学校而跟妻子分居,如此国家要给钱的。另外,工人回家探亲,路费由劳动局支付。假如工人不想两地分居,要妻子搬过来,全家都搬过来,那么,行李搬运的费用也由劳动局支付。 6、工资只加不减 在德国,工人工资的变动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决定,即只能加工资,不能减工资,即使企业倒台了都不能减。假如企业真的破产,那么最后一次工资就由政府支付。德国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网极其严密。它保障了联邦共和国公民的生存,并在他们面临疾病、工伤事故、失业、残疾、衰老以及死亡风险的时候,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保障,从而使得联邦德国成为战后世界中最大的社会福利体系。 7、享受优越的社会保障 失业保险方面,凡在失业以前三年之内交过至少360天义务保险的工作者,只需缴纳费用的一半,即可领取失业保障金。如果你是一个有孩子的父母的话,如果你需要抚养子女,你可以领取最后工资的68%。如果要是你不养孩子,就只能领取最后工资的63%。但最多不能超过832天,在这期间,你无需纳税,在2年零100天内你是可以不纳税的。 在医疗保险方面,雇员只需缴纳一半保险费,其配偶和子女均有权免费享受这个福利,一人交保险全家吃(子女没有工作)。在养老保险方面,凡年满65周岁的男性和年满60周岁的妇女,只需有15年缴纳过一半的保险费(相当于七年的保险费),就有权利享受正常养老金,等于最后净工资的2/3,任何人都一样,总统和小学校园幼儿园阿姨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最后工资的2/3。 8、职工工伤可得赔偿 在工伤事故保险方面,职工无需缴纳保险费,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机构负责提供全部赔偿金。另外,一旦出现工伤事故,老板就要赔钱。因此,德国的机器一般都很安全。如果机器太危险了,老是发生工伤事故,老板赔不起,还不如把这个钱省下来造机器,增加安全性减少污染,这样多划算。因为,一天到晚赔钱,老板受不了。 9、孩子生得越多补助越多 不管收入状况如何,德国人可以享受每个月为第一个子女领取50欧元,第二个子女开始就上升为100欧元,老三就是250欧元,老四是500欧元,老五1000欧元,老六2500欧元,老七的时候就是5000欧元。这个钱每月都可以拿,一直到孩子年满27周岁! 即使这样,德国人也不愿意生孩子,因为德国人要追求的是更轻松的生活,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生孩子的事情上。 结语:

Read more

下班前10分钟,金牌员工都会做的6件事

导语:一天忙碌的工作就要接近尾声,此时你是否开始收拾包包、无聊刷网页或是干坐等下班?其实,许多人都浪费了下班前最后10分钟。虽时间不长,但有经验、高效的职业人都会好好利用这10分钟让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他们都做些什么? 1、确认工作是否完成 下班前的时间是个非常好的时间段,应为你可以好好确认一下明天的工作是否足够让你忙碌。如果你可以提前制定一个好的安排计划,这样第二天做起来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累了。 2、处理未读邮件和信息 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邮件和信息在办公时间都已阅读过,邮箱里还剩下不着急处理或者无需阅读的信息。下班前,最好把未读的信息都打开过一遍,或简短地回复,或勾选后标记为“已读”。把邮件清空并不等于强迫症,不留“未读”有明显减压作用。 3、回想每一天 这是大多数人经常忘记做或者忽视的一件事情,要是我们不经常回忆之前做过的事情,我们有可能会浪费时间重复做。 4、写下待办之事 临走前,拿出小便签,一条一条写下明天的工作事项,并分好轻重,把必须做和重要的事情写在前头,次要的放后面,项目不宜太多以免顾此失彼。记下要做之事能让自己对明天的工作有心理准备和预期,避免第二天一大早从慌乱中开始。 5、和自己的上司和同事聊一聊 在工作结束前的5-10分钟,我们可以和自己的领导谈谈新的项目情况或者是重要项目的进展等等,或者以一种请教的态度去提问一些问题,这样以一种参与的态度去帮助同事或老板,有助于加快项目的完成。 6、收拾桌面 一天工作下来,办公桌的桌面和电脑桌面都肯定乱作一团。下班离开前,可以先把两个桌面的“垃圾”都挑出来清理掉,再把剩下的有用的文件、文具等分门别类放好,让桌面干净、有序。对桌面的整理一来可以帮助我们回顾一天的工作而感到充实,二来可以检查一天的工作是否有遗漏,让自己离开办公室前没有“后顾之忧”。 7、跟同事说声“再见” 一句简单的“辛苦了”“再见”“我先走啦”,说来不难,但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却不多。友善的道别、真诚的感谢不仅能提示你的伙伴你要离开办公室了,这对建立令人舒心的工作环境是必要的,同时还是提升自我幸福感和振奋他人的一个有效办法。所以临走前,别吝啬一句道别。 8、收拾一下心情 当你走出办公室的门口,你要把工作中带有的不好情绪远远的甩在身后。在家等你的是你的家人,我们不需要把工作中急躁的情绪带给家人。 上班族不仅月收入有限,其实时间也有限,按工作时间早8:30-晚5:30,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是1.5小时,睡眠8小时计算,每天的空余时间只有24-9-1.5-8=5.5小时,在5.5小时中,我们要完成我们所有日常的打理,包括采购,吃做早晚餐,洗洗涮涮,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所以时间的利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利用上班途中的时间读书学习 很多上班族在上下班途中一般需要半小时的时间,你可以用这个时间来通过看视频或文章,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利用午餐时间采购 无论是带饭的,还是外食的,午餐后可以到附近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选购一些食品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还锻炼了身体。 上班过程中如果有空余时间,你也可以用于学习跟你职业挂钩的知识,因为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对公司也是有利的,所以可以算作是正当工作内容,一天学一点,一年下来,你学到的东西就会有很多,而受益的是你自己。 责任编辑:顺贤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为什么敢为下属“打伞”的人,才是好领导?

衡量领导者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责任心。除了对工作整体的负责的心态之外,还有对下属的负责。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下属“遮风挡雨”。试想,为什么在军队里,领导总是特别受人爱戴? 行走在职场中的人,很容易受到来自上层或外部的麻烦和干扰,比如无理的指责、额外的工作,甚至是政治迫害、报复等。这个时候,孤独无助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上司能够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但是,这个问题常常被大家所忽视。 有一次,我在与他人谈起什么样的领导值得追随时,大家都认为“能够罩得住下属”的上司值得追随。有的领导懂得为下属说话、办事,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护下属,并为他们争取应得的利益,跟着这样的领导有好处有面子有前途,心里舒服。有的领导只知道为自己说话办事,在关键时刻退退缩缩,生怕惹是生非,甚至为了保全自己,不惜让下属做替罪羊,跟着这样的领导憋屈、窝囊,难有好的发展。 对下属而言,上司就是一把伞,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遮风挡雨。正如原惠普CEO卡莉·菲奥莉娜谈到的:“领导者之所以比下属薪酬高,并不是因为他们更出色,而是因为他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其中一项责任就是当员工面对没有必要面对的麻烦时,领导者要挺身而出。” 一个能够罩得住自己下属的领导,才能够最终获得下属的信任和爱戴。 站出来,为下属说句话 当你的下属有了委屈,受了伤害,如果你不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说句话,那么还有谁会站出来替你的下属说话呢?就像一个孩子在外受到欺负了会向自己的父母寻求保护一样,一个在职场中遭遇麻烦的人也会自然地希望自己的上司能够站出来保护自己。 我的朋友曾经和我谈起自己的一件往事,当年自己的一位下属由于家庭的原因拒绝了老板的一项工作安排,老板非常气愤,决定将他调离到别的岗位上去,实际上就是要把他“冷冻”起来。我的朋友知道老板这是在打击报复,也知道自己的下属心里十分委曲,但我的朋友因为惧怕老板的淫威而没有对老板的决定提出任何的异议。 这件事过去以后,我的朋友对自己的表现感到羞愧和后悔,他和我说到,自己无论如何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做出一番抗争或努力,也许这样做无济于事(他的老板很强势),但至少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和努力,让下属知道,我的心里是有他的。在我的朋友看来,看到自己的下属有了麻烦,自己不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不是对下属,而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 实际上,那些优秀的领导人都非常懂得维护自己的下属,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获得了对下属的“领导权”。有一次,卡莉·菲奥莉娜的两位下属在工作中无端地受到了来自一位上层领导的责难,心里很苦恼。菲奥莉娜知道后并没有因为对方的级别比自己高而保持了容忍的态度,她勇敢地站出来,要求让对方向自己的下属道歉。最终,在菲奥莉娜的坚持下,对方亲自打电话进行了道歉。 菲奥莉娜面对来自上面的挑战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上去为自己的下属赢得了自尊,也为自己赢得了自尊。 在你的下属需要你的时候,站出来,为你的下属撑腰说话,尽管这样做会让你很为难,甚至会冒有一定的风险,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越是值得你去这样做。 伸出手,还要撑得起来 相信大多数的领导都知道保护自己的下属,在下属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撑腰,但是,能不能撑得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这就像是在雨中为他人撑伞一样,雨很小的时候,撑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人也未必需要你来撑;雨很大的时候,他人也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未必能撑得起来。 所以,为下属撑腰不能不撑,但什么情况下撑,如何撑,以及有没有实力去撑,这是每个领导人都要面临和需要考虑的问题。 加州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罗伯特·萨顿专门谈到过这个问题,他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位领导者,他总是敢于同错误规定以及报复心强的高级行政人员做斗争,并善于保护自己的下属。但是,他很讲究斗争策略,因为如果他在高层眼里变成了一个刺头,或者更糟,直接被解雇了,那他就谁也别想保护了。他告诉手下,只要行政管理人员和那些规定不关乎他们的工作业绩或尊严,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他打了一个比方:“我要做的就是在上面有人泼脏水的时候,撑开伞罩住你们,你们要做的则是尽量不要让我撑得太频繁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伸出手为下属撑把伞,该伸手时就伸手,有时候我们需要缓一缓、看一看,不该伸手时就放一放;有时我们不需要伸手,只是借力撑一下,有时我们需要用双方来为下属支撑,甚至做出一些自我的牺牲。 作为一名称职的、优秀的领导人,需要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性格特征就是勇气和韧性,看到下属淋在雨中,站出来,伸出手,为自己的下属撑把伞。当然,有时让下属淋一下,见识一下无情的风雨也是必要的,这一切都要有利于组织和个人的发展。 文/刘勇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