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都应该牢记的话。有很多管理者喜欢展示自己的能力,员工的难题一律包办,不给他们独立思考以及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后果不敢设想。领导者管理员工的核心要义是什么?这篇文章会带给你答案。 管理者的角色是“造钟”而不是“报时”。什么意思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问你现在几点了,大多数人都会看看表告诉我一个时间,这就叫报时。那什么叫造钟呢?如果有人问你几点了,你可以告诉他,要想知道几点了,有几个办法: 第一,去买一块手表或者买一个挂钟自己看; 第二,自制一个沙漏; 第三,根据天空中太阳的位置推测时间等等。 从而启发问话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造钟”。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来问我们问题,都这样回答人家,只是讲这样一个道理而已。 记得20年前我刚加入惠普的时候,有一次,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难题,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就去找当时的市场部经理。我把事情陈述了一下,就问他,您看怎么办?这在其他企业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我的上司并没直接回答我。 他看了我一会儿,就反问我:“你说该怎么办?” 我一下子就懵了,心想:“我跑来问你,正是自己想不出来怎么办,你怎么给我顶回来了?” 于是我说,自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才来征求领导的意见。他让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等想出什么建议或方法了再来找他。 我回去以后,一开始心里挺不舒服——这里的人怎么这样呢?我找他帮忙,他一句话不说就把我打发回来了。对他来说,这件事情肯定是很简单的事情,告诉我一声不就完了吗? 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挖空心思地想办法,结果还真想出来一个方案。第二天我又去找他,把我想出来的方案给他讲了一下。 他静静地听我说完,盯着我问道:“就这一个办法?”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回去再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多想几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经他这么一逼,我只好再回去仔细琢磨,还真的发现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当我拿着三个方案再度找他时,这一次他非常认真地接待了我,听我讲完每一个解决方案的思路后,他帮我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分析完了以后,他对我说:“我只是帮助你分析方案的利弊,具体用哪个方案还是由你自己决策,我不替你下结论。这就是为什么你第一次、第二次来找我,我没有马上告诉你答案的原因,因为公司请你来,不是要我告诉你该怎么办,而是要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这次对话给了我强烈的心理冲击。就人的本性来说,每个人都喜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示自己,遇到自己的强项都有露一手的冲动,即使是很谦虚、很内向的人也不例外。 正是由于人的这种本性,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喜欢显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现这种能力的过程来换取成就感。因为我们过去衡量一个管理者的水平高低,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办事,遇到难题能不能想出好办法去解决。 在这种标准下提升为管理者的人,都是个人能力很强的人,他们在指导下属时也习惯于亲自上阵。这样做解决问题的速度最快,管理者在第一时间告诉员工答案,员工回去一试,果然见效,立竿见影。 但是,当员工再次出现问题时,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又跑来求助上司,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遇到难题找领导。管理者解决一个部下的问题很容易,如果有十个部下怎么办?如果每个部下都有问题的话,上司就成了救火队员。 况且,在很多国内企业里,还存在越级管理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所有的员工都是公司第一把手的部下(在跨国公司不是这样的,通常一个管理者所管理的人数不能超过15个人,而且不可越级管理),如果有100个带着问题来的下属,可想而知,老总的时间肯定不够用,甚至一天到晚不睡觉也应付不了,因为所有的事都等着他给答案。 这种情况在开始时老总可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感到焦头烂额,叫苦不迭了,而且老总会觉得部下都是无能之辈,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这与溺爱孩子的家长一样,当孩子长大了却什么也不会做的时候,不要责怪他们,是家长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包办了。在跨国公司里面,衡量一个管理者有没有本事,不是看他自己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看他能不能教会部下解决问题,让部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公司请任何一个员工来,绝不是为了让他天天坐在那儿等着上司布置工作,也不是上级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否则的话,企业培养出来的是一批只有躯体没有脑袋、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思考的“机器人”。 我们所提倡的“造钟”,就是要教会员工做事情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在跨国公司里,会“造钟”的管理者才算是好的管理者。一个问题,我教会你如何思考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员工就不会再回来问下一次了。 短期看,这样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明明5分钟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却花了好几天时间。
Read more细节做到了,为什么老板还不满意
01.细节做到了,为什么老板还不满意? 工作中也许你有过这种经历,披星戴月加班加点,辛辛苦苦做完了一份报告,第二天交给领导,本来期待着领导对你大加赞赏,然而你却看到对方愁眉深锁,语气低沉地说,“那个谁啊,你这么多数字,怎么没个逻辑框架啊,你想表达什么啊,这报告思路不对啊!” 你很委屈,这份报告排版简洁,数据准确,事实清楚,为了确认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你和其他部门进行了数次沟通,细节无懈可击,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呢?不是说“细节决定成败”吗?困惑加上无奈,你不知道何去何从。 最近在后台留言中看到一些朋友遇到这种情况,也是我身边朋友,初入职场甚至工作很多年的朋友曾和我聊起来的场景。 我们都听说过“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把它推广到处世哲学或职场生活中,得到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开始认识到细节至关重要,工作中我们在细节上对自己提出了从没有过的苛刻要求,通过细节我们期待展现完美的自己。 我们这么想,这么做都没有错,但与此同时我们可能忽视了另一个关键的词“格局”。格局和细节从不会脱离而独自存在,没有了细节的格局,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没有了格局的细节,犹如浮萍无根,明月无影。 2016年UC浏览器全面升级为UC,月活跃用户数全球排名前三。创始人俞永福是一个先于他人而看清航线的人,或者说,他看清了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UC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始于7年前,用他的话说,只有比别人走得早,才有机会把握住格局。 俞永福说,创业企业保证不输的前提是要在一个正确的格局里。在正确的格局里要把握细节,才能赢。如果在一个错的格局里,怎么努力都不能赢。 创业企业如此,成熟企业和个体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力求追求细节完美前,我们先要认清方向,把握格局,明确目标,进而在具体执行阶段,努力实现细节关注,细节到位。一切的细节都是以方向和格局为导向。 02.格局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格局?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视野,胸怀,高度,布局和战略眼光。一粒石榴种子,在花盆里是盆栽,在缸里是绿植,在庭院中就是参天大树。 我们有时说个人的发展受到局限,此处的“局限”就是指格局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不管在人生还是职场上,我们首先要学会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 大格局,以大视角切入,力求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做的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握了大格局,也就掌握了局势。 微观到职场中,比如文章开头的情景,员工细节做的很好,但是因为忽视了格局的重要性而没有让老板满意。这里的格局就是指,员工在接到任务开始展开具体工作前,一定要先明确这项任务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受众人群是谁,主要用途是什么?明晰了这些,还要站在领导或管理层的高度考虑问题,如何给公司带来中长期利益。 在此基础上布局谋篇,勾勒报告的框架,梳理逻辑线索,明确核心思想。然后围绕整体布局和核心思想,才开始准备和收集报告需要的数据,事例和内容,最后正式动手撰写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将报告内容和呈现的细节关注到位。相信经过这样的筹划和准备之后所完成的报告,一定会让你的老板眼前一亮。 2014年9月李开复没有和Google续签合同,尽管这份新合同比上一份合同报酬更高。为什么李开复选择了离开而不是续签?虽然Google管理层希望他留下,但李开复真正考虑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老板们的态度,而是取决于签下合同之后,下一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究竟如何。 李开复发现如果继续留在Google,自己将进入个人发展的"瓶颈"阶段。几次职业转型,李开复都是本着这个大的方向和原则考虑的。他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重点大多放在大格局而非小技巧上。正因为眼界高远,不拘泥于现在,才有了李开复职业上三次成功的选择,成就了今天的李开复。 前几天,一个朋友安东和我聊起他的一段经历。他的老板因为公司政治而被动离职后,安东度过了非常艰难的一段日子。因为他是这个老板的得力干将,很多人以为他肯定会因此受到牵连,而被公司干掉,有些人开始处处给他找麻烦。 一开始安东确实有一走了之的想法,但是转念一想,公司平台不错,自己还有学习的空间,他自己的中期目标尚未实现,没必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左右自己的发展。如果一走了之不仅正好称了别人的意,还证明自己确实没能力,因此安东还是留了下来。 安东不仅没有颓废,还干的比以前更努力,更用心,因为有了之前的积累,他写出的方案和报告比以前质量还高。在此期间,由上一级领导暂时代管他们部门,因为是代管,所以没有足够时间指导他们的具体工作。安东尝试站在领导的角度看待问题,凡事想到领导前面,提出解决方案,竟获得了领导的刮目相看。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想借机让安东走人的同事也无话可说,不再故意刁难他。 现在部门新领导上任,安东凭借代管领导对他的积极评价,和在新领导面前的优秀表现而得到进一步升职。 安东事后深有感触的跟我说:“人生就是要眼光更长远,格局更大一些。如果我当时深陷于困境不自救,不能跳出来,自暴自弃,最后要么自己灰溜溜滚蛋,要么被人轰走!”我为安东的洞悉人性,聪明练达而喝彩。 我们何时离开过格局,可是又经常忽略格局。比如小到做一份让老板满意的报告,大到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比如当我们因为眼前的利益或短期的诱惑而摇摆不定,或者当我们遭遇不顺,坎坷甚至困境。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要足够大,使我们免于陷入琐事之中;格局,要目光长远,才能不拘泥于眼前所得而着眼于未来。 格局之下,我们才会心胸开阔,遇宠不骄,处变不惊,享受充分的自由;格局之下,我们更会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屋建瓴,在逆境或顺境中都不会迷失方向。
Read more最狗血的鸡汤,就是“能者多劳”
有一年,汉东省金山县民政局考来了两名公务员,一个叫小强,25岁;一个叫小弱,24岁,两人同时被分到了办公室工作。 小强工作勤奋、认真学习,很快掌握了单位的各项重要业务。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好的,马上做好。” 小弱慵懒散漫,不爱学习,对业务工作没兴趣,但平时会装出认真工作的样子。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好的,一定尽力。” 他们的办公室坐着三个人,主任、小强和小弱。 有一天下午,主任让小强和小弱各起草一份文件,要求第二天下班前交稿。 小强接到任务后,连夜加班加点,查资料、搜素材,写到晚上12点多。由于回家太迟,第二天早上迟到了,受到了主任的批评。他没说话,默默地把写好的文件拿了出来。主任看完后,微微点了点头,对他的材料质量表示认可。 小弱接到任务后,也着手准备写稿。他在电脑前东看看、西看看,一直磨蹭到下班,也没憋出几个字。等到晚上6点多,主任下班了,他等了一会也走了。然后第二天很早就到办公室,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打了一天的字,午饭也没吃。快到下午下班了,小弱还没写完,于是向主任申请再拖一天。 接着小弱就重复昨天的故事,白天在电脑前打字,下班时等到主任走后自己再走,早上依旧一大早到,依旧写了一天没写完。 由于文件比较紧急,主任觉得小弱也尽力了,就把文件交给小强写。小弱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表示自己今后还要好好学习。 小强没说话,默默地接过文件,开始码字,写了一天后,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文件,又得到了主任的认可。 事后,主任表示,小强的工作能力较强,小弱的工作态度也很好,就是还要加强学习。 这样的事情重复了好多次之后,主任慢慢地了解了小强和小弱的特点,逐渐开始将重要的工作、紧急的工作,全部交给小强来做。而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不紧急的、简单的事,交给小弱做。 因为在主任眼中,工作出新、出彩、出成效,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交给谁做,这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决定。 过了一段时间,单位要筹备一个大活动,小强一个人负责活动的策划、会议的通知以及材料的撰写,加了一个多星期的班。小弱那几天家里的小狗生病了,就跟主任请假,说自己女朋友生病了,这几天晚上不能加班,得回去照顾她。主任表示理解。 主任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有个上级部门,第二天临时过来检查工作,要准备汇报材料以及台账。由于这项工作很重要,所以他想都没想就叫小强负责这件事。 小强加了好长时间的班,身心疲惫,那天实在没忍住,抱怨了一声“这么多活,要累死人啊,能不能换个人做,我真的做不动啦。” 主任当时就生气了,批评小强工作态度不好,没有以大局为重。这时,在一边的小弱站了出来,底气十足地说了句“要不让我来吧,今晚就算通宵,我也要把台账和材料弄好。” 主任对小弱说,“不用了,你先回去照顾家人吧。” 小弱特别不好意思地说了声“那好吧。”然后无所事事地坐在电脑前,等着主任下班后,自己也走了。 办公室里就留下小强孤独一人,陪伴他的,只有厚厚的一堆台账,以及叠成山的材料。 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强看着远处的灯光,想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默默地留下了眼泪。他想起了孟子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然后他看着电脑前的那些报表、方案、总结、画册,苦笑一声,“真是大任啊”。 这时,他仿佛听到了耳边传来一句话,“别挣扎了,这就是你的命!” 那天晚上,小强在单位呆了一通宵,终于完成了工作任务。
Read more想涨工资吗?你得先学会汇报工作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孺子牛”,一个是“望天猴”。他们俩在大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了一家公司,两人专业知识都很扎实,工作也很勤奋,也有好的工作业绩。可是,一年以后“望天猴”成了业务主管,“孺子牛”却依然默默无闻。为此,私下里有许多的议论,甚至有人说“望天猴”是老板的亲戚。有人就问他们的上司,但上司只说了一句话:“只是有的人让你放心而已!” 原来“孺子牛”只知道埋头工作,却很少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而“望天猴”非常懂得汇报的重要性,定期向上司汇报。每次出去谈项目都要在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自己的上司,遇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总是先请示上司有什么样的意见和想法,再作决定。每次出差在外都要报告工作情况,回公司的第一件事是先向上司作汇报。所以,上司对这个“望天猴”很放心,也愿意安排给他一些重要的项目和外出任务。 不会汇报工作,没法拼职场 很多老员工都对老板定下的“早请示晚汇报”的规矩比较反感,总觉得这样做缺乏自由,感到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可是,你有没有站在上司的角度想想,假如你不主动汇报,你的老板如何了解你的工作进度如何及时给你指派新的任务呢? 不汇报就是不尊重 任何一个上司都比较看重两样东西:一是他的上司对他的信任;二是他的下属对他的尊重。作为一名上司,判断下属是否尊重他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便是下属是否经常向他汇报工作。 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你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1、要用心聆听上司的指示,并随时记笔记 当上司委派任务给你的时候,要认真聆听,真正领会上司的意图和工作重点。常常有人在上司讲话的时候开小差,脑子里想别的事情,结果等到做事的时候一塌糊涂,误解了上司的意图或要求,白费力气还会被上司批评。因此,要认真地接受上司的指引,这也有助于以后制定汇报内容。 收到上司的工作指引之后,要马上整理有关的记录,然后简明扼要地向上级复述一次,检查自己有无疏漏或错误接收之处,或者是否有尚不清楚的地方。得到了上司的认可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工作流程。 2、简明地表达个人的见解,并做到开口就能说重点,一分钟搞定老板 不管上司委派的是简单的任务还是复杂的任务,你除了简单地表明自身态度,请上司对你的工作放心外。还要做到一开口就能说出重点,在一分钟内当有条理地向上级阐述开展工作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计划内容,征求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3、弥补缺憾,力求完备,带着解决方案汇报工作 向上司汇报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对一些情况把握不准,或漏掉部分内容,归纳总结不够贴切等等。对于失误,可以采取给上司提供背景资料、组织参观活动、利用其他接触机会与上司交流等方法对汇报进行补充和修正,使其更加周密和圆满。 如果是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在汇报中提出来让上司知道,做到信息平衡。最好可以在汇报前找到应对的解决方案一起汇报给上司,让上司定夺,如果上司认同你的方案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上司否定了你的方案,则听从他的建议也会减少工作失误。 当然,到最后,还是成绩最有说服力,一个人要想得到晋升,光凭嘴上夸夸其谈远远不够,必须拿出成绩来。只有让大家都信服,才能取得晋升的砝码。 文/企业管理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从几号发工资,就能看出一家公司的好坏?
对很多工薪族来说,发工资这一天基本上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日子,也是很多人的还款日子,交房租,还信用卡、白条、花呗··· 想到接下来的日子又得靠拆东墙补西墙过。 即使发薪日就是还款日,但这个美好的日子还是值得每个职场人期待的! 为什么有的人5号10号就发工资,有的人要到25号才发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10日前发工资的是好企业 规模较大、管理较规范的企业,发薪日多在次月10日之前。 这些公司大部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或是国企,规模比较大,福利待遇也很好,而且制度方面都很完善,不仅仅是高薪,发薪日也一般是在次月的5号到10号之间,如遇到发薪日与节假日、休息日冲突,多数企业会提前发放。 年终奖一般会在次年初发放。 外资企业中,欧美企业是遵守中国法律的典范,法定的节假日都会有,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也较好,工资会在次月10日前发放,而且还会有节日礼金、过年红包之类的人文关怀。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因为是“国”字号,所以不用太担心发工资的问题,在执行国家政策上不会打折,像双休日、加班费、高温费、带薪年假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都不会少。 一般来说,他们在次月10日之前铁定是要发上月工资的,也有在当月最后一天就把本月工资发了的。 15日后发工资的多是小企业 15号以后:多为小企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公司。他们一般都在次月15-20日发工资。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稳住员工,用工资圈住员工,因为你不管什么时候离职,都会有一部分工资压在他手里。 这类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动频繁,企业主只好出此下策。 这类企业的工资一般都处于社会偏低水平。有些小企业甚至常年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也不会付加班费和安排调休。 按照规定,如果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企业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如遇到企业拖欠工资,我们该咋办? 正常情况下,企业需要按月支付工资,不得拖欠。 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按照规定,应当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作为企业主,不应该拖欠员工工资,许多企业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员工是靠工资吃饭的,如果不能按时领到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其工资。 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1、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Read more生活被工作填满,到底该不该辞职?
导读:正如戏剧中展现的复杂和精彩,生活中充满矛盾,大多数人最头疼的可能就是工作和生活的矛盾。现代都市里,人人都想获得平衡的生活,却只不过是在工作和生活之前来回妥协,就像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落得一场空。我们总觉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那么当生活被工作填满时,你觉得辞职就能解脱吗? 《奇葩说》的最后一期正式比赛,辩题是“生活已经被工作填满,我该不该辞职”。 身体被工作掏空,生活被工作填满,乍看起来,这是一个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难题。可是机智如我,一眼看穿,这道题要讨论的核心是自由。 这场比赛打得很精彩,因为四位选手除了辩论技巧,讲的还都是真心话。 如晶和渐彪是工作把生活的填满的人,如晶只醉心辩论,渐彪是严格的老板,因此,他们享受工作的满,快乐与幸福来源于此。 陈铭和肖骁当然也很努力。但他们重感情,要趣味,所以会强调多元生活无比重要,只有工作的单一维度,难免会缺失些什么。 有谁错了吗?站在他们的立场,都没错。就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陈铭和肖骁的观点:如果生活被工作填满,需要做出改变。 问题是,辞职就能解脱了? ******** 不怕你们笑话,我就是一个生活一度被工作填满,希望靠辞职来解脱的人。 还在媒体工作那会儿,除了报社的稿子,自媒体的推送,还有大量专栏约稿,每天的产出少说在5000字以上。从早上一睁眼开始,思考和写作就是挥之不去的旋律,在办公室和家里姑且不说,等人时要写,吃饭时要写。 有一阵子,家里领导连电影都拒绝和我一起看。因为我要为写作记录想法和素材,没法和她即时互动,还要特意挑最后一排的角落,以防啪啦啪啦打字的时候,光线影响到其他观众。 当满负荷的压力日益增大,辞职的念头也不断在我脑中闪现。有一天晚上,梁静茹托梦给我。她说:“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怼它呀。梁静茹给了我勇气。于是,我辞掉了工作,毅然去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你们肯定觉得,自由职业者超爽的,没有老板的臭脸,没有同事的心机,上班不拥挤地铁也不怕打卡晚点。该社交照样能社交,每年有可长可短的假期,说走就走的旅行压根不是梦,哪怕是懒觉,都能管饱。 但无情的现实却是,我每天的工作更多了。除了本来就有的写作任务,我还要花时间和人聊天,有大量活动得出席,隔三岔五还要外出演讲。 最绝望的时候,我都不敢发朋友圈。有一回我随口说了一句王庆祥老爷子的微博刷到停不下来,一下子跳出三个编辑来催债。还让不让人活了? 说实话,辞职之后,我非但没有解脱,反倒套得更深。 但我的生活没有压缩,还进一步得到了保证。为什么?因为知道工作太忙,就会刻意提醒自己给生活辟出专门的时间。因为事情做不完,我改成了每天7点30分起床。因为干扰较多,我安排了关机写作的时间,人间蒸发的那一两个小时里,我专心于自己的写作。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到被工作填满的阶段。 你们肯定知道“时间乳沟论”。对努力上进的人而言,时间就像乳沟,挤挤总会有的。至于消极懒散的人,时间也像乳沟,躺下来就没了。 ******** 之前看身边的新妈妈们讨论,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后来有个妈妈出来总结陈词,空气突然就安静下来。她说:“生物多样性我们充分尊重,但工作和生活之间只有一种平衡,叫做根本不可能平衡。” 这应该是很多妈妈的心声。因此,为了陪伴家人,哪怕不讨厌工作,也会有一些选择做全职主妇。这是爱的牺牲。 要是纯属自愿,这是很棒的决定。但是,如果以此作为逃避职场压力的托词,恐怕就要失望。千万别忘了,全职主妇一样会投注很深的爱,一样会有暴躁烦恼想要逃避的那些分分秒秒。它是你的新工作,还没有按劳取酬一说。
Read more怎样与EQ偏低的上司相处
有位朋友说,他的上司在工作中,总是莫名其妙批评下属,情绪控制能力也极差,稍有不满,便会爆发,如果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更是不分场合斥责下属,每每把大家都搞得很难堪。他觉得他的上司EQ太低,问我怎么应对和处理。 其实上司骂下属这个话题,我之前谈过。我不觉得被上司骂是个什么值得丢人的事。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我认为,成长中就应该多挨上司的骂。如果上司从来不骂下属,那么我现在就明明白白告诉你,要么是你的上司水平太差,要么就是他根本就没有用心教你。凡用心对待下属的上司,必会骂下属。 当然,此骂非彼骂,我这里所说的骂,是指当你做的不足时,上司会指出来,并批评你,而不是侮辱你,或者对你口不择言,随时随地乱发脾气。 但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主力不是要谈为什么要挨骂的问题,而是想谈谈,万一你的上司真的如我这位朋友所说,EQ太低,你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很多人受到上司的批评之后,往往会觉得很受伤,甚至整天都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来好好做事。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学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要学会如何理解处理负面情绪。 简而言之,我认为处理有时得稍微练习视而不见,偶尔当个迟钝的人;又或者主管发怒时,不要急着对号入座,说不定他生气还有其他原因,保持安全距离,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节奏。 主动报告工作进度,降低和消除导致上司EQ降低的因素 很多上司之所以着急,EQ越急越低的原因,主要是他可能对你提交的工作结果不满意,或者对你给出的工作信息不足够有信心,所以焦躁,他发怒,其实是在传递他的不安。 既然如此,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工作中,要调整一下报告信息的方式,比如,你在其它高EQ主管下面工作时,报告的频次可能相对少一些,他一样能把握住工作项目的进展状况,而当你面对低EQ主管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加大频次,乃至事无巨细皆要报告,这样才能让他真正感觉到自己理解和把握住了项目的进度,他自然就会产生安全感,从而降低他对不确定因素的担忧,也就自然会帮助他减低焦躁和发怒的机会。 怎样确定合适的报告时间和节点呢?如果主管明定下周一报告工作进度,建议最好周五下班前就主动向他报告。尤其是焦躁型的主管,周五开始就散发出不安焦虑的讯息,如果你还没看懂他的情绪变化,或他暗示赶紧报告的话,经过周末的情绪酝酿,周一他可能就要爆发了,或者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了。更何况,周五主动报告工作进度时,如果主管有意见,还来得及改正。 管好自己的EQ,不要被低EQ上司拉低EQ 在上面我们谈到了如何给EQ低的主管报告工作进度的问题。回过头来,我们得谈谈如何管好自己的EQ,去征服坏脾气的老板。 许多调查显示,下属与坏脾气老板相处得到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出50%。吓人吧?!上个班,居然也有得心脏病的危险。如果从这个与自己健康相关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话,碰到低EQ,脾气暴躁、独断专横型的主管,你只要稍微不按他的牌理走,就会被他视为叛变,从而大发脾气。 对付这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老板,我的经验是:先管理好自己的EQ ,只要你比你的上司冷静,就能找到最利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如果你的上司是爱面子型,那么我的建议是,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就要注意顾及到上司的面子,千万不要为了坚持真理,争个面红耳赤。观点的表达方法,不是只有直来直往一种,委婉表达或者曲径通幽,也是完全行得通的。 如果你的上司是爱真理型的,就是全天下都错,就他的观点是对的,你就干脆别争论了,巧妙绕过他的真理即可。比如,古希腊有位著名的雕塑家,雕完作品之后,请国王看,国王正好站在雕像鼻子的下边,于是说:“鼻子太大了。”于是雕塑家爬上架子,装模作样在鼻子上敲了几下,掉下来了几粒灰尘,然后请国王换个位置再看,国王说:“很完美!” 如果你的老板是喜欢功劳型的,你就干脆将自己创意的工作和创新的想法,将部份功劳归给他好了,这样不仅有助于平息他的怒气,他也不好意思阻止你去执行。 找到上司EQ低背后的原因 其实,说真的,做为下属,想要成功管理难搞的上司的确是个挑战,但也并非没有方法可循。 首先,做为下属,因为长期与上司相处,相对而言,其实是可以找到上司情绪不佳的时间规律的。如果他对谁都一样,只要一遇到类似的事情,都会暴躁如雷,或者容易发怒的话,这是天生的性格造成的,可能很难改变,如果你觉得能适应,或者能做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话,也就无所谓了。就算上司EQ再低,也只是在某些事情的处理方面,不会时时事事皆如此。但如果你接受不了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你最好还是请求转调部门,就别受那份活罪了。 如果上司的负面情绪反应不是天性如此,只是在某些事情和时段控制能力差的话,就如我上面支招一样,你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方法,努力去满足他的期待即可。可以通过自己的高EQ去弥补他的低EQ,或者调整方式和方法,与他需求的节奏保持一致即可。即便偶尔遇到不爽的时候,也不必太放在心上,自己排解,或者找朋友倾诉倾诉,释放掉即可。 睡个好觉!调整好状态,储备好体力,重新开始! 有研究指出,当一个人工作过于疲劳,或者睡眠严重不足的时候,EQ就会出现下降。既然如此,做为职场上既当上司,也当下属的你,EQ 也可能会面临现在我们讨论的下属的这种感觉和质疑。怎么办呢?感觉疲惫的时候,就多注意休息休息下吧,每天尽量调整好自己,在家尽量好好睡个饱觉,给自己的EQ充满电。充足睡眠,能让运作了一天的大脑得以充分休息,当天的记忆也能重新洗牌整理,这也就是为什么睡饱之后醒来时,会觉得神清气爽的原因所在。
Read more让你职场无忧的六个情商小贴士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技能在未来都会派上用场的。 2/3的美国人认为,在未来50年里,机器人和电脑将会比今天的人类所做的工作还要多。甚至,有很多曾经被认为是最保险的工作都已经面临危险了:办公室职员、行政管理人员、手工劳动者,甚至是律师。 一些研究预测,到2020年时,将会有约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那么,究竟拥有哪些技能才能成为你应聘成功的保证呢? 没错,大家都会惊讶的!因为这些技能与具体的职位或是行业无关,而是基于情商的技能。以下是一些无法自动化或是外包的顶尖技能: 1. 了解你自己。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发挥作用,那你就会和自身的感受紧密相连,此外了解你的长处和弱点。你也需要知道你的情绪和行为是如何影响你周围的人的。 这些属性 – 特别是帮助挖掘他人的能力 – 对于与一个成功的(人类)团队合作的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 2. 建立关系。随着越多的事情变得自动化,我们就越需要与他人更多的联系和建立必要的关系。在你打一个关于菜单长途电话的结尾时,或许有时会发现积极的、充满爱心的声音,或者一封来自于某人发送的邮件的帮助,这些人在用他们的方式帮助你解决问题。人类是自然界的社会生物——我们渴望友谊和积极的互动,就像我们需要食物和水那样。因此,建立和维持关系的技能永远不会过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3. 积极倾听。我们往往会注意到我们说话的能力,但成功的沟通需要演讲者和听众。当一个人在讲话时,展现出全神贯注和跟随他们的讲话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是否同意演讲者的观点——无论你对他们所说的是否感兴趣——如果你专注于他们的讲话、语调和肢体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会觉得没有机器可以复制完成他演讲这件事。 4. 表达同情心。同情心——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的能力——是建立信任的关键因素,而信任是领导力的关键因素。同情心能够让你有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处境中的能力。这是一个没有任何自动化的反馈机械可以拥有的技能。 5. 给予反馈。为提供者和接受者提供有用的格式和情境优点的有效反馈。恰当地运用杠杆,因为反馈能带来真正的成长和发展。有效的反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6. 调整压力。能够管理压力的技能——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压力——永远不会过时。压力会影响团队有效地完成工作的能力,也会影响到我们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当我们感觉受到威胁或认为我们缺乏应对挑战的资源的情境时,我们会感受到压力的存在。在你无法控制的压力环境下建立一道防线——利用你的网络,确保充足的运动和睡眠,学会放松。 如果你能成功运用这些情商的技能,不管你是什么职位、头衔或者做什么工作,你都能够未来做好准备。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为什么敢于跟上司说“NO”的人,才是好下属?
导读:万科郁亮有一个原则是“执行董事长的话要过夜”——先放下考虑,再决定是否执行,如有不妥就直接提出来。而王石对此做法也很是认可。 领导者和下属间最理想的关系应当如此:领导者有能力指明发展方向,下属有能力对此提出批评和修正,最终以大家的意愿解决争执,继续前进。 什么样的下属是好下属?什么样的下属是坏下属?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别标准:当上司表现糟糕,或者做出糟糕的决定时,做下属的是逢迎拍马呢?还是抑制反对呢?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将决定你是一个坏下属,还是一个好下属。 01 坏下属,坏在逢“恶”上 下属的不称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本身没有能力而产生不称职的行为;第二种是有能力却因为依附上司的不称职而导致不称职的行为。 这里,我们把具有第二种不称职行为的下属称为坏下属。 当年鲁定公问孔子:“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回答说,当你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而你的臣子没有敢违背的,“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世界知名领导力专家沃伦·本尼斯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大多数组织的悲剧之一就是,人们将任由领导者去犯错误,即使他们知道怎样做更正确。” 有许多领导之所以失败,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也有很多就是败在了那些溜须拍马的下属手里,他们眼看着自己的上司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不仅不知道站出来说一声,甚至还在旁边“摇旗呐喊”,这不仅害了上司,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帮凶”。 辽朝末代皇帝天柞帝天性喜欢打猎,有大臣屡屡上谏,让他感到十分不快。这时,有一个叫萧胡笃的见皇帝“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天柞皇帝“悦而从之”,就让他陪侍左右,而把那些反对自己打猎的大臣调离了京城。最终一个强大的辽朝被天柞帝给葬送掉了,萧胡笃也成为被人唾骂的奸臣。 霍尔德曼、埃利希曼和普赖斯都在他们的文集中把查克·科尔森(白宫联格官)拉出来当作尼克松下台的真正罪魁祸首。这个人激起尼克松的愤怒、唆使总统猛击他的敌人,然后不通知别的工作人员就实施尼克松那些暴怒、糟糕的指示。正是在这个人谋划下,导致了“水门事件”的发生。“水门事件”的发生并非来自直尼克松的直接授意,却因此导致尼克松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 不知道纠正上司的错误,反而对此高唱赞歌,这不是“失职”的问题,而是“逢恶”的问题。就如孟子说过的一句话:“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我们可以因为能力问题不称职,却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不辩善恶的坏下属。有时,在没有能力对上司的行为和决定做出什么改变的时候,宁可保持沉默,也不要去逢迎拍马。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样做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正如芭芭拉·凯勒曼在《追随力》中谈到的:“对于追随者来说,沉默并非是金。沉默只代表两件事中的一件,哪件事都算不上什么高尚的美德。沉默只能说明追随者们要么退缩到了无知和冷漠的地步,要么就是已经意识到、了解到了实际情况,但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大胆地说出来。” 要做一个好的下属,就不要让自己保持沉默。 02 好下属,好在抑“恶”上 下属的称职也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有能力完成上司安排的任务;二是有能力抑制和改变上司的糟糕行为和糟糕的决定。 我们把具有第二种表现形式的下属称之为好下属。 也就是说,一个好的下属是那种能够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智慧去影响和改变上司的人,而不仅仅是去顺从自己的上司。正如约翰·加德纳所谈到的:“领导者和下属间最理想的关系应该是领导者有能力指明发展方向,下属有能力对此提出批评和修正,最终以大家的意愿解决争执,继续前进。” 郁亮有一个原则是“执行董事长的话要过夜”,先放下考虑,再决定是否执行,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就会直接向董事长王石提出来。王石也承认自己“跟郁亮经常会有不同意见。”而且王石不止一次地说:“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我的某一个意见最后证明是错误的,而他们(郁亮及管理团队)是对的。”这也是王石最终确定郁亮为自己接班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被称为优秀军人化身的乔治·马歇尔就以“对抗上级”而著名,在第一次面对潘兴上将的指责时就和他发生了尖锐的对抗,即使是面对更高层的总司令——罗斯福总统也是如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