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足以警醒你一生的故事(上)

一、蛇与乌龟的故事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蟒蛇说:我来对付他。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浑身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而大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龟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它。 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看到大蟒蛇在喘气,大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来探看个究竟,就在他露出龟头的那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大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但是几分钟后,大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蟒蛇说:哇!我花了那么大力气也没能伤害到乌龟,你却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啊。小毒蛇说:那是因为我了解他的要害。 可是接下来的还是有一个问题,大乌龟死后依然缩在龟壳里,两条蛇都是吞食性的动物,而他们又无法脱下乌龟的外壳,只好怏怏地离开了…… 情节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擅长死缠烂打,也未必能得到你想要的,要了解那个人的心思才可以。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如果你无法得到她的心,就不要再花力气在她身上了。 哲理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有时付出了很多,并用尽心机与手段,最终也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当你拥有了的时候却发现得无所用。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并不是个头大就能战胜对手,有时小个子更有杀伤力! 对于乌龟来说:自以为自己有了一个很好的保护体就很安全,增广贤文有言:“今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乌龟见到敌人在喘气,就以为危机解除,结果他不知道敌人还有更厉害的一着,特别是隐藏的敌手。见到强大的敌人时乌龟的确懂得缩头保护自己,可是,乌龟虽然并没有死在看似强大的敌人手上,但却死在看似渺小的敌人手上。 高度总结 记住:强大的对手是很难真正伤害到我们的,因为我们时刻都会设法防备他们,而那些平时不怎么起眼的对手才可能是你真正的掘墓人! 二、寄居蟹的故事 一只公寄居蟹找到了一只很大的空贝壳,于是它便把贝壳清理干净,做成了自己的房子。有了房子的公寄居蟹很快就找到了一只母寄居蟹,他们快乐地生活在这个大房子里。每天他们出门,母寄居蟹就自由快乐地遨游,觅食,而公寄居蟹则背着沉重的房子艰难地跟在母寄居蟹身后。母寄居蟹游一段路就要停下来等公蟹。 这样的生活过了没多久,有一天母寄居蟹跟着一只无拘无束的龙虾一起游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而公寄居蟹无法丢下他沉重的房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寄居蟹游远、游远、游远,渐渐消失,不见…… 情节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有一所房子,那你结识女朋友的难度将大大降低。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房子是无法圈住女人的! 哲理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房子成为了你的重负,那么你以后的生活将变得痛苦不堪。所以当你在决定是否分期买房子的时候请先衡量一下得与失。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如果你拥有了物质并不代表你会快乐,有时你得到了某一样物质的同时也可能失去你最宝贵的东西。假如当你拼死拼活赚到了很多钱,还拥有了一切,你被告知验出癌症晚期时,钱财对你还有用吗?当你一直背负着超出你的承受能力的重负时,你永远也无法得到快乐!你总有一天会被压垮的! 公寄居蟹的问题是它既不自量力也不懂得放弃。以为拥有的物质才最真实,但它不会去衡量。对于它来说,拥有的与失去的哪一样更重要! 高度总结 记住:没有任何人愿意一直与背负着超重负担的人同行!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信人别信嘴,交人要交心

信人别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交人别看他收获什么,要看他给予什么。 舌灿莲花的,未必是真心,默默无声的,未必就没心。 好人嘴贱,坏人嘴甜,有些人说话不中听,做事却从不让你失望。 有些人宁多做不多说,有些人说的好但从不做。 有些人可以共享乐,但却不能共患难。 你帮他的时候好话说尽,你有难的时候却找不到人。 背后捅刀的事儿没少干,见了面又一副笑面虎的样子。 人若有心帮你,不会急着和你称兄道弟,也不会和你越说越客气。 说话总是直来直去,在你面前从不拐弯抹角,不计较为你付出多少,用真心实意把你感动! 一个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别去看嘴,要去看心。 嘴甜的对你巴结讨好,真心的对你实意帮衬。 一个人是珍惜你还是利用你,不在于平日,而在危难时。 心里有你,惦记着你,心里没你,戏耍着你。 谁需要你时才找到你,谁不离不弃的帮衬你? 不珍惜你,再伤心别恳求,一心为你,再风光别忘恩!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每天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开始无论参观者多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他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小时候,我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必须都得第一才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父亲知道后,找来一个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让我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一次抓起满满的一把玉米粒放在漏斗里面,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父亲对我说:“这个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必须专注和坚持到底。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无知者无畏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3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多给他布置2道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嘟哝着。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出正17边形。 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 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两只老虎的交换(深度好文)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野外的老虎自由自在。 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在野外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逸。 一天,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他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老虎饥饿而死,一只则是忧郁而亡。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生活中最难的时候,不是别人不了解你,而是你不了解自己。一个人,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才不会被尘世的一切所蛊惑。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 人人有本难念的经。所以做人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自己现在的一切,经营好自己的当下。终身去寻找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图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高僧与猪肉 (一定要读懂)

一位高僧受邀参加素宴,席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随从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打算让主人看到,没想到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 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到后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 宴后高僧辞别了主人。归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傅,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的,为什么把猪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让主人知道,处罚处罚他。” 高僧缓缓地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如果让主人看到了菜中的猪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当众处罚厨师,甚至会把厨师辞退,这都不是我愿意看见的。‘得理’固然重要,但绝对不可‘得理不饶人’,要‘得饶人处且饶人’。” 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斗争的漩涡,便“得理不饶人”,然而虽然你胜利了,但也为下一次的争斗留下了伏笔,对方明的输给了你,但背地里会给你放冷箭。 “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咄咄逼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不仅是给别人一条生路,更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这也正是社会和谐相处的阳光大道。 图 | stocksnap.io

Read more

包容让生活更快乐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两只水桶中有一支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装得满满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缝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而羞愧。 一天,有裂缝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身上有裂缝,一路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回家。”农夫回答它说:“你注意了吗?在你那一侧的沿路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没有。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裂缝,于是在你那一侧的沿路散了花籽。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两年了,我经常从这条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我的家怎么会那么漂亮呢?” 我们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各自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尚若我们怀着一颗包容的心,懂得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且能够扬长避短,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请包容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工作伙伴、你的客户,让欢笑与和谐围绕在你的四周。 文:鼓动能量

Read more

打是疼,骂是爱

打是疼,骂是爱,爱可有其他表达方式? 看看以下的故事的情景是否会觉得很熟悉? 一个妈妈正生气地教训孩子,她气急败坏地打着孩子,口里头则一直嚷着:“你这个不听话的小孩,我不是告诉你不可以打人吗?” 这位生气的妈妈,一边打小孩,一边告诫他“不可以打人”。 妈妈不太明白:“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为什么这个孩子就是不受教?” 启示一:妈妈认为打骂无效,可是她仍然用“无效”的方式处理相同的问题。长年累月之后,也只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启示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建议父母用爱的方式教导孩子。但往往在气头上都会忘了,所以父母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改变,最关键的他们本身必须先改变,以身作则给孩子们好榜样。 原文来自早上讲的小故事作者纪展雄,李观发

Read more

该你发《光》了!

有一个老先生,到市集上买了一支蜡烛,蜡烛看着老先生,好奇地问:“老公公,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呢?”老先生说:“我要把你放在灯塔上,给海面的船只指引方向。” 蜡烛听了吓了一跳,赶忙惶恐地对老先生说:“不!我不行,我只是个小蜡烛。” 老先生回应:“别担心,你只管全力以赴,我有我的安排与方法。” 到了晚上,老先生拿着蜡烛爬到了灯塔上, 只见灯塔顶端早已放了几面光亮的镜子,老先生把蜡烛摆上,点燃它,奇妙的事发生了!蜡烛微弱的光经过几面镜子的一再反射,竟成为耀眼的光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像这根蜡烛焦虑的一样,也会诚恐地对别人说:“不!我只是个小伙子。”或是说:“不!我不行,我只是个小角色。” “不!,我没有高学历。” “不!, 我缺乏响亮的头衔。” “不!我不够优秀。” 等等的否定自己的词句。 但,只要你愿意“发光”,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朋友,该你发光了!

Read more

欲 望 (深度好文!)

从前,有个百万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事情跟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所以,他每天都愁眉紧锁,难得有个笑脸。 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磨豆腐的小俩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磨豆腐的这小俩口却乐在其中,一天到晚歌声笑声逗乐声不断地传到百万富翁的家里。 百万富翁的夫人问老公:“我们投这么多钱,怎么还不如隔壁家磨豆腐的小俩口快乐呢?” 百万富翁说:“这有什么,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 到了晚上,百万富翁隔着墙扔了一锭金元宝过去。 第二天,磨豆腐的小俩口果然鸦雀无声。 原来这小俩口正在合计呢!他们捡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金元宝后,觉得自己发财了,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以后是不能再做了。 可是,做生意吧,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吧,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丈夫心里还想,生意要是做大了,是该讨房小的呢还是该休了现在这个黄脸婆; 妻子则在琢磨,早知道能发财,当初就不该嫁给这臭磨豆腐的。 寻思呀琢磨呀,之前快乐得很的小俩口现在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烦恼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心。 更令小俩口痛苦的是,为什么天上不能多掉几个金元宝呢,这样就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啊? 生活原本没有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 图/wallcoo.n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