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谦虚看世界

「满招损,谦受益。」涵养孩子谦虚的品德,能虚心面对世界,不自傲、不争斗的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是亲子教育的重要方向。在网路上看见一篇发人深省的短文。这是一篇由美国海军总部所公布的一份通话纪录,这个通话发生在1995年10月,是加拿大纽芬兰海岸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与美国海军船舰人员之间的通话纪录。 加国人员:请改变你的航向,朝向南方15度,以避免碰撞。 美方军舰:建议你,请你立刻改变航向,朝向北方15度,以避免撞击。 加国人员:不,你必须马上改变你的航向,朝向南方15度,以避免碰撞。 美方军舰:这是美国海军军舰舰长,我再说一次,立即改变你的航向。 加国人员:不,我再重复一次,你真的要改变你的航向…… 美方军舰:这是美国海军林肯号航空母舰,本航空母舰是美国大西洋舰队第二大航空母舰群,本舰群拥有三艘驱逐舰、三艘巡洋舰以及多艘船只。我现在要求你,马上改变航向,朝向北方15度,否则本舰群将采取反制措施,以确保舰群的安全。 加国人员:这里是灯塔,现在由你说…… 航空母舰群是海上最强大的武力,不但拥有军机、大炮、飞弹等攻击武力,还有完整的防御系统。在舰长的眼里,任何船只遇到航空母舰群,都必须退避三舍。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遭遇的却是一座毫无武装的陆上灯塔,而任何船遭遇陆地上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 想一想人不也如此吗?自以为是的人容易招致损伤。傲慢的态度会生出争斗心,产生争斗心时,当别人骂一句,自己就要回骂;当别人打一下,自己就必须打回。为了争一口气而争斗时,心中就会充满怨恨。在争斗中自己不但疲惫,还必须承担彼此争斗的恶果。然而,谦虚的人就较不会陷入这种消极的困境中。 就积极面而言,谦虚可以修正自己的不足,谦虚可以扩大自己的心量,增加自己的修养与能力。 要想让孩子培养谦虚的态度,就必须先教导孩子放开眼界,看到世界的辽阔,看到世界的辽阔就能拥有一颗谦虚的心。教导孩子处事不仅要谦逊而且还要多看他人的优点。遇到事情时向内找不足,想想这件事情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如何能做得更好。只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孩子就会拥有提高自己的动力与心量。 如果家长能教导孩子学会谦卑的生活态度,遇到任何事都能谦虚面对,孩子必定能拥有自在美好的人生。 作者:順子正面管教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一)一位在非洲工作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黑人小孩问母亲,为什么在黑人之外还有白人呢?母亲回答说,因为天有黑天和白天,光有黑天而没有白天,或光有白天而没有黑天,都是不完整的,只有黑天和白天同在,白天和黑天共存,才是一个完整的天。同样,一个黑人和白人同生共存的世界,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同学,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白人小孩问母亲,花丛中有红花、黄花、白花,却从来没有见过黑花,但为什么在人群中会有黑人呢?母亲回答说,上帝在造花的过程中,因为一时大意,而忘记了造黑花,为了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上帝在造人的过程中,把人当作花来造,不仅造了红种人、黄种人和白人,还造了黑人,不管哪种肤色的人,他们都是一朵朵花,一朵朵美丽缤纷的花。 为人母、为人父的你我,在听了这两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多一些爱,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呢? (二)一个老师见一个小女孩在校园里摘下一朵花,便问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小女孩说,她的奶奶病了,一直躺在床上,很久没有看到过鲜花和阳光了,她要送一朵鲜花给奶奶,愿鲜花为奶奶带去幸福和快乐。这个老师听后,不但没有责备小女孩,而且再从花圃里摘下两朵花送给小女孩,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有一颗爱心,懂得如何去爱奶奶;这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因为你妈妈养育了你这样一个好孩子。” 后来,这个老师成了苏联最着名的世界教育家,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的老师成为一位着名的世界大教育家,就是因为他善于用奖赏的花朵,去肯定孩子,去引导孩子,去陶冶孩子,让孩子们成为这个世界上的一朵朵花,一朵朵美丽而芬芳的花。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受到一点启示,多在心里存放一些奖赏的“花朵”,送给我们的孩子呢? (三)英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类似的话:英国的教科书说英国最伟大,法国的教科书说法国最伟大,应该让学生读到这两种教科书。有人反驳道:那学生到底信谁呢?这位教育家回答说:学生不信谁了,教育便成功了。 在这位教育家看来,学生“不信谁”了,教育便成功了。当然,这里所指的“信”,是“迷信”的意思,“不信谁”,就是不迷信别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让学生不断增强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越来越相信自己,越来越懂得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来感知世界,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世界,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所在。 文/黄小平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孩子在校被侮辱不肯上学,妈妈教了俩字效果出其不意

6岁的女孩在学校的时候经常都会被同班的几个同学欺负,有一天花花带着美丽的头结回学校,于是那几个女孩子就取笑花花说一坨大便带在头上。 有的时候花花脚上穿着小袜子同学也会笑她的脚是猪蹄的,每次作业得了一百分老师在班上表扬她得时候,那几个女孩子说她是个公鸡花花回家都是红着眼睛的。最近还说不想去上学了,妈妈呀怎么哄都不行。 正好花花的妈妈是一个心理学家,听完女儿的哭诉之后自己非常的心疼她认为很多的小朋友在成长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相似的困扰的,可是花花的妈妈没有去找老师,她直接就和女儿玩了一个游戏。 妈妈突然拿出一瓶酸奶,当花花想吃的时候酸奶就被妈妈吃掉了,花花就生气的说,你是个猪,那么爱吃。妈妈回答说,谢谢。花花看到妈妈这样的反应就惊呆了,妈妈继续把花花最喜欢的玩具拆掉了,再一次把花花激怒了,花花说你真是个恶毒的妈妈,妈妈又微笑的说谢谢。 囡囡疑惑不解,继而赌气说:“你爱干嘛就干嘛……” 妈妈就笑了,有没有感觉骂人的时候劲儿就使不出来了,花花就点了点头,就哈哈大笑了,因为她找到了应付别人骂的方法。从哪之后,当花花被那几个女生骂的时候,花花就会和她们说一声谢谢,那几个孩子在原地惊呆了,后来经历了几次这样的反应之后,他们觉得没有趣就停止了。 在游戏里面花花意识到了别人的辱骂不是故意的,或许是自己某个方面真的不好。在妈妈的鼓励下,花花通过他们的帮助,原来是花花平时穿的太新潮了引起了那几个女生的妒忌。知道了真是答案之后,花花有时候就会买些漂亮的发夹送给她们,甚至还会辅导她们功课。最后他们几个成为了好朋友。 别人越骂越起劲,那是因为你在意。当你不在意了,对别人的讽刺一点都不想在乎,对方就会觉得没有劲,自然就不会再继续了。我们要给这位妈妈竖起一个大拇指,作为父母的你们一定要借鉴。当孩子被熊孩子无理辱骂后,一句“谢谢”不仅充满幽默感,并且会给对方丈二摸不清头脑的感觉,效果真的是非常的好。 1 孩子被辱骂,可以找老师或对方父母投诉吗?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之后,很多的家长都会去找老师的。但是缺乏技巧的老师或对方家长可能会采取批评的方式阻止孩子继续进行骂人的行为,但孩子能从心底里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的孩子甚至会在批评之后都不好骂人,内心还充满了怨恨,还会责怪孩子去打小报告。这样做不舒服仅不能修复孩子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激起对方更大的反击。 2 如果你是骂人孩子的家长,接到对方父母的投诉,你会如何处理? 1、站在孩子角度,了解孩子骂人的原因。 2、如果别人的孩子的错误令到自己的孩子生气骂人的,那么就要告诉孩子骂人是个愚蠢的方法,要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道歉,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共同的假设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正确的方法处理。 3、不能因为孩子骂人了就去责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会犯错的只要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3 孩子被辱骂后,最愚蠢的是怂恿孩子直接反击 “别人打你,你打回别人”,甚至“对方骂你一句,你回骂十句”,这种教育方式是培养“骂街战斗士”呢。这样做事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还会增加矛盾。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一样孩子在学校和别人对抗的。我们要教育孩子包容自己要学会后退一步,教育孩子要理解对方的野蛮和无理,这样的做法不可以说是软弱,这是一种智慧。 文/育儿有方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第一筷子菜夹给谁?(教给孩子)

在你们家,每天吃饭时,第一筷子菜是夹给谁?这是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影响深远。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妈妈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这个菜也有营养,宝宝得多吃。”远。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妈妈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这个菜也有营养,宝宝得多吃。” 这样的一幕是不是很熟悉?第一口菜不见得比第二口、第三口菜营养更多,却让孩子学会了自私,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于是吃饭时,父母都还没有坐到桌前,孩子已经扑上来,把喜欢的菜吃了一大半。 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总有一天会碰壁。因此,过度宠爱孩子,是一种“非慈之慈”,“爱之足以害之”。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父母若只顾疼爱孩子,而忽略了长辈,孩子学到了,长大后他也会只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不会孝敬父母。所以,家庭生活里的每个细节,其实都不是小节。 在如今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里,人们戏言:“有了儿子做儿子,有了孙子做孙子。” 但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将来走上社会,也会时时尊重、关心、礼让他人,就很容易惹人喜爱,得到欣赏和重用。 《说文解字》中对“教育”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教子始作善也”。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应当是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的善的熏陶。 不妨向过去良好的社会风气学习:吃饭一定要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先上桌;哪怕很饿,也要等在厨房里的妈妈忙完坐上了桌才吃饭;父母动筷子了,孩子才可以开吃…… 真正懂得爱的次序,才能营造一个和美幸福的家庭氛围,也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这8句话常对孩子说 长大有出息 收藏吧!

1、孩子,妈妈多么不愿打你 孩子,妈妈这一辈子只打过一个人,那就是你。孩子,你要知道,妈妈多么不愿打你,多么不想打你,多么不舍得打你。 孩子,妈妈在打你之前,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来控制自己。 当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妈妈才不得不举起了手……每一次打过之后,妈妈都会深深地自责,妈妈所承受的痛苦要比你更强烈,更久远。所以,请不要怀疑妈妈对你的爱。 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妈妈会竭尽全力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但是,你要明白,打,或者不打,都是因为爱,都是因为我是你的母亲,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来嗬护你,教养你。 2、上学不苦,没有上过学的人生才苦 孩子,你说上学太辛苦。妈妈想告诉你一句老话:“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说的就是上学这事儿。 孩子,未来竞争太激烈,如果你因为读书辛苦而选择了放弃,那你将来所面对的压力和无力感,远比现在所付出的汗水,来得沉重和绝望。孩子,上学不苦,没有上过学的人生才苦。 3、孩子,余生很长,要努力,不要放弃 孩子,人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记住,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只要你自己不认输,不怕万人阻挡,一直走下去,你就是人生的赢家。孩子,余生很长,不必慌张,要有希望,要相信自己,要努力。 4、没有教养的人,寸步难行 孩子,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不是智商有多高,有多博学,人脉有多广,而是为人处世的教养。 有礼貌地对待他人,无论是上司、朋友、家人还是餐厅服务员,清洁工;信守承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把“谢谢”挂在嘴边……这些,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立身于世、安身立命的能力。 5、自律,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孩子,如果这一辈子你只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妈妈希望是——自律。因为,自律,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自律,就是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一个自律的人,他会强迫自己克服不该有的情感和消极的情绪,可以帮助自己听过人生的艰难和挫折,可以让自己有干净的朋友圈子,有规律的生活,有保障的经济基础,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 6、孩子,你可以不要太善良 孩子,妈妈因为你有善良的品行感到骄傲,自豪,但是,孩子,妈妈还是要提醒你,你不需要太善良。 因为你如果太过善良,会很容易没有主见,没有自我,很容易被别人左右。妈妈希望你保持善良的同时,还拥有智慧,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把握好行善的度,不要把善良变成忍让和讨好,不要被别人轻易左右,更不要被坏人利用。 7、孩子,任何时候都要洁身自好 孩子,切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要放纵自己,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尤其是女孩,要有自己坚定坚决的底线,一些恶习,永远都不要触碰。一次的放纵,也许就会换来整个人生的不幸。 8、孩子,价值观不合,真的不能结婚 价值观绝对不能将就,决定你与谁在一起,可能只是一种微妙的感觉。 孩子,如果你决定和一个人相携着走过一生,请一定记住,价值观契合比什么都重要。门第和出身可以不同,年龄可以不介意,生活习惯可以慢慢磨合,但是价值观绝对不能将就。决定你与谁在一起,可能只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但决定你与他/她能不能长久相处,恰恰是价值观。 你要结婚的那个人,一定是和你有同样的理想,同样的价值观,同样想去看的世界风光。

Read more

用爱教好孩子的三个阶段,值得父母一看!

(一)0-6岁,爱等于陪伴 智力的塑造:0-6岁智力发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脑神经元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发达。 情感培养:左脑发达→是逻辑思维强,右脑发达→是创造性思维强,想象力培育,以及完整的情感培养才会有完整的人格表现:这个时间段,不要对孩子约束太多,陪他玩,让他赢。培育他的温暖感。 性格的塑造:建立概念,知对错,把教育放在故事里,少讲道理。有句话说到:习惯于有求必应,必致骄横无礼;习惯于有求无应,必致自卑消极。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在这一点上家长要提起重视。 (二)6-12岁,爱等于教练 自信养成:一定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不是为了让他成名成家。我们要多用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12岁前要完成2万次的肯定。赞美一定要及时、当面批评要在宽松中严肃,这里可以引用三明治教育:缺点夹在优点中讲,批评夹在希望中讲。做错了,错在哪里?改掉一次错,就会越来越好了。 习惯养成:重视细节,所有得到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诚实。 奖励和惩罚:关注他的喜好,等到该奖励的时候给他,让他因肯定而感动。不当众训斥,保护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错事,让你生气,也要把事情和爱分开,你犯错,应批评和惩罚,但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为了爱。每一次的教育都与爱连接在一起。 责任养成: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做完整。家长代替他做,却无法代替一生;教会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玩与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好玩,才能好好学。 (三)12-18岁,爱等于尊重 他正走在一条以自我为中心的路上:我长大了,要求平等了。你跟朋友怎么说话,就跟孩子怎么说话。 家长和老师:别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让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进步?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师告黑状。让孩子喜欢老师很重要。 学业和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败,不断的成长,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万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让孩子产生歉疚感、负罪感。 给平台:鼓励去图书馆,培养阅读的习惯。励参加文体团队活动。鼓励在安全的前提下,行万里路。让孩子热爱生活,参加暑期亲子夏令营。 给榜样:与谁同行,向谁学习。恰当的目标,鼓励达成。多关心、多沟通、多抚摸。抚摸对孩子心理影响巨大,传递理解、信任、尊重。永远记得让家成为每个孩子心中温暖的港湾,不要让家成为竞技场。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女孩养气质,男孩养志气!

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严格,可以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可事实上,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穷养儿子,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重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让他变得能吃苦、独立、不怕挫折,做一个顶天立地、有志气的人;富养女儿,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需要塑造良好的气质,开阔视野,增加阅历和见识,使她独立有主见,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古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想让儿子从男孩变成“真男人”,就要“劳其筋骨,磨其意志,顶其自信,炼其体力”。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过点“苦日子”。优越的物质生活是葬送男孩的第一杀手,会滋生享乐主义、好逸恶劳、攀比之心等。家长要控制好男孩的开销,必要的成长、学习开支不能少,但孩子提出要买新鞋新衣服家长就无条件满足、过个生日非要去大酒店、同学买了新手机自己也想要……这样的要求家长一定要慎重应允,更不能用拿多少名、考多少分来交换。 2、学会独立生活。有的大学生每个月寄一包脏衣服回家,这样的新闻让人匪夷所思,却真实存在。男人长大后要接受各种社会挑战,小时候就要学会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不妨适当“偷个懒”,从小就有意识地让男孩自己穿衣、收拾书包等。 3、适当受点委屈。社会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男孩从小适当地受点委屈,就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男孩做错事,即使有误会,家长也不妨“苛刻”一点,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何况凡事必有因,比如被别人欺负,家长要问清楚,是不是孩子先去招惹别人了。要让男孩从小懂得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 4、做事有始有终。孩子做事往往“三分钟热度”,事情做一半就开始抱怨,想要停下来。但男孩做事要有始有终,此时家长千万不要同意其停下来,必须适当打气,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如果有一次默许孩子半途而废,那么下次,再下次,就会养成拖拉、不认真、有困难就放弃的性格。 “富养”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但“富养”不代表家长要往女孩身上“砸钱”,穷人家女孩也可以“富养”。具体做起来,可以注意下面几点。 1、多鼓励。女孩更需要得到肯定和认可,因为这是她们自信、独立、坚强、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所以,家长对女孩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多给一个鼓励的拥抱,就能让女孩多一些自信。 2、多疼爱。父母的疼爱是女孩心灵的“避风港”,让她们的心灵变得光明、温暖、乐观。但家长要注意,过了头的“疼爱”就是溺爱,很可能培养出娇气、蛮横无理的“小公主”。 3、多见识。家长要给女孩提供丰富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女孩只有掌握的知识增长了,判断能力增强了,她才不会轻易被外界所诱惑。增长见识的方法有很多,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经常旅行、学习一些才艺等。在旅途中遇到不认识的路时,家长可以让女儿来帮忙问路,这样孩子在旅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巧。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可以让女孩多读书,即使办一张借书卡都是不错的做法。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想教出优秀孩子,父母一定要常说这5句话!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和技巧, 很可能无意中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 想要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其实并不难,只要常常对孩子说一些受益可用的话即可,一起来看看吧 ! 1. “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 – 培养价值感 比如陪孩子做手工课,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做。 此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做好一件手工之后, 就可以问问他:” 除了教你的这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做呢?” 这句话能启发孩子的想像力, 让他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久而久之,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多了, 自我价值感就慢慢养成了,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 2. “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 – 给予心理支持 从幼儿园到学校,孩子都可能遇到被老师 无端指责、被其他孩子欺负等负面事件。 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心智不成熟等原因, 不愿意听完孩子的话,就指责孩子 ” 肯定是没听老师的话才被骂”, 或者怂恿”

Read more

有输有赢才是人生

这世界上并非一分耕耘,就一定有一分收获。有时候,你可能用的种子不好,水土不对,再遇上坏天气,结果下了最大的功夫,反不如那些天时地利人和都对,却没有努力的人收获来得好。 ********* 今天你放学回家,我问你“在学校好吗?”你没搭腔,我就觉得不对劲,果然走进厨房,看见你正搂着妈妈,眼睛红红的。 “是身体不舒服吗?”我问你。你没答,妈妈答了:“只是流鼻涕。” 我又问你:“是什么没考好吗?” 你点了一下头,眼泪突然像断线珠子似地滚下来:“历史没考好,才考了84分。” “别人都考好了吗?”我问。 “好多人考得比我好。”你嘟着嘴,“我从来没考过这么烂。” 接着一转身,冲上楼去。我也跟上楼,看你进了浴室,对我没好气地说: “不要理我,我哭一下就好了。” 果然隔一阵,你已经平复,坐到书桌前面,弯身翻书包,拿出厚厚的历史课本。 我认识那课本,因为前几天你留在客厅桌上,我曾经翻过,里面除了讲历史,还附带了许多相关的世界名著。记得当时我问你是不是课外读物,听你说是课本时,还赞美那书编得真生动。 我坐在你的床上,看你拿出考卷来检查。 “是错了吗?”我又问你。 “是错了。”你说,“可是我真不懂,为什么自己会那么糊涂,别人都没错,连最烂的男生都会的几个‘军事强国’,我却会错!忘了写德国。” 说着说着你又哭了,一边呜呜地哭,一边说:“我不是没念,我念了啊!” 孩子!看你哭,我也很伤心,尤其当你说别的同学问你成绩时,我可以想象你当时的尴尬,因为你成绩从来都是最好的。 但我也要对你说,这世界上并非一分耕耘,就一定有一分收获。有时候,你可能用的种子不好、水土不对,再遇上坏天气,结果下了最大的功夫,反不如那些天时地利人和都对,却没努力的人收获来得好。 你也要知道,知识不见得全由课本里得来,那些最顽皮的男生,可能成天阅读战争小说,他们的长辈可能参加过二次大战,在家总说当年的往事;他们又可能爱读报、看历史频道和益智问答节目,他们看似没有认真读书,却因为周遭的氛围,而在自然中学习了。你甚至可以猜,他们玩的战争电脑游戏,都有帮助。 中国有句俗话——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不见得你最用心的,就一定成功;反而可能无心中造成的机缘,使你获胜。但是会不会因此,你就不必耕耘了呢? 错了!尽管不见得一分耕耘能换来一分收获,但是耕耘多的人总能有较多的收获;这就好比守株固然可能碰上一只自己撞上树的兔子,但绝不可能比得上主动出击的猎人。 再举个例子吧!我从小就喜欢写文章,可是常常投稿没几天,就收到厚厚的信,里面装着退稿,主编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懒得写。 有一阵子,我被退得实在伤心了,不再投稿,但是总在翻报的时候幻想有自己的文章发表。你想想,这实际吗?我不投稿,怎么可能有文章发表?投稿固然有被退的伤心,但是不投稿就连伤心的机会都没了。所以“有意种花花不开”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种更多的花。 记得昨天晚餐,婆婆说“养孩子,忙得要死,好辛苦”时,我怎么说的吗?我说养孩子固然辛苦,但是正因为有苦才有乐。孩子这次考糟了,下次考好了,苦变成乐;孩子前天病了,今天退烧了,担忧成了欣喜。我又说“人生如果只是一根平平的线,多没意思?一定要起起伏伏,有付出,有获得,才丰富”。

Read more

有一种情感暴力,叫做“我都是为你好”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看似是爱,其实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控制。 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奴隶。 而在这样的情感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都很痛苦。 ******** 虚有其表的爱最可怕 有些父母会在心理上束缚自己的孩子,阻止他们独立。他们往往让孩子觉得,离开父母是一种不孝让他们因此怀有负罪感。 为什么要这样束缚自己的孩子呢?大概是出于父母对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有些父母会这样对孩子说。这句话看起来是对孩子的理解,是对孩子的爱,但其实隐藏着深深的束缚。 这样的人释放出来的气场,实际上是冷漠的,对社会、族群完全没有归属感。实际上,这些人所散发的,是冷酷的利己主义气场。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这种行为用卡伦·霍妮的话讲就是:“爱,是施虐者的伪装。” “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伪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 ******** 自己“情感习惯病”的伤害有多大?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当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父母的内心深处是明白孩子此刻并不幸福的,所以要用这种给对方负罪感的话将孩子留下。 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是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沉重,不知该如何是好。总是听到这种话,孩子会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 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出现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造成各种影响,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 于是,不管谁说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这样的人,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 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 ******** 用道德绑架对方? 用“我怎样都可以”这种“美德”来束缚对方,用“我只是担心你的幸福”这种借口来让对方变成自己的奴隶。这就是情感暴力。 “我怎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这种话,在表面上看是一句充满爱的话,但是下面掩藏的是“按照我期待的去做”这样强烈的自我执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