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妈都很头痛这种情况:让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儿去做另一件必须做的事,如从玩玩具、看电视到去做作业、睡觉等时,孩子会无视我们说的话,让我们不停的重复、唠叨、威胁,甚至咆哮,往往还没有效果。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今天小编要给家长推荐一种方法“永远别说两次”,教我们在保持友善、尊重、平和的同时,让孩子轻松地从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并形成配合的好习惯。 在执行”永远别说两次”之前必须了解的几件事: 为什么不要反复发出指令? 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你很可能会更大声、更不耐烦地重复你的指令。 这些重复和提醒传递给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开口就闻令即动。因为知道你会重复一次又一次,甚至有可能在你说第四次时也不用听,只有听到我们声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声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 如果孩子坐在电视、手机等显示屏面前时。这种情况,首先你得想办法把所有电子设备关掉;时间紧张,需要马上出门时。一旦启用这个方法,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六步都坚持完多大年龄可以使用? 从孩子大约3岁起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心智足够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们做什么,并能专心足够长的时间,遵守简单的指令。 六个步骤让你永远不用说两遍 六个步骤,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烦琐,但是随着你练习的深入,所需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越来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长了 ▊第一步 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儿去,站着,看着他。 你是否曾经人在厨房,从厨房窗户喊你的孩子去做作业或者来吃晚饭?自己在一个房间,却向另一个房间里的孩子问问题? 孩子看不到我们时,就会很容易无视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边看着他们,孩子当然不把我们说的话当一回事。要站在孩子们面前看着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很严肃、很坚决,以此表示”这很重要”。 ▊第二步 等,一直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 这一步正是让孩子专心于你要说的话。 常见的情况是:孩子们正在专心于画画、写卡片,我们却在这时发话,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听,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说的什么。你若愿意站一小会儿,等到他抬起头来看着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头看你时,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对他正在做的事很感兴趣,并找点东西”描述式赞扬”他,会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 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关注他,会让他更愿意取悦你,乐意听话并合作。 比如: “这个拼图这么多片,你也没有放弃” “积木摆放很细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错哦。” “这本书你都已经读完一半了啊。”
Read more孩子偷钱,妈妈竟这样做,比打骂更有效!
很多孩子都曾偷偷地拿过家里的钱,即使是最听话的孩子也可能做过这样的事情。孩子这种行为的背后,体现着“所有权”概念的缺乏。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偷钱之后该怎么处理,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点启发。 这天早上,新新妈发现口袋里少了100块钱,那本来是昨晚从ATM取出的1000元整款。新新妈数了数,还是少了100块。 新新爸也说:“真奇怪,这怎么可能不见了?我上次好像也丢了50块钱,还以为是你拿了。” 这下子新新妈有些怀疑了:难道是新新偷了钱?古话曾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唉,要是真的是孩子偷钱,可怎么办?新新妈决定等新新放学时好好观察他。 果然到了傍晚,新新妈就看到,新新带着几个同学走向便利店。新新妈在玻璃门边一瞧,这孩子竟然在“大方”地请客,在结账时拿出了一张醒目的百元大钞——那的确就是自己早上丢失的100块。 等到小伙伴们离开了,新新妈就走上去,笑着说:“新新,走,妈妈带你去便利店买零食。” 新新眼神一闪,有些紧张地看着妈妈,以为妈妈发现自己偷钱,准备“收拾”他呢!没想到新新妈牵着孩子的手,在便利店里挑选起来:“棉花糖吃吗?葡萄干好像也不错,巧克力也给你买点吧。” 等新新怀里都抱满了零食后,新新妈才蹲下来问新新:“今天妈妈发现口袋里少了100块钱,是不是宝贝你拿了?” 新新不好意思地说:“是我拿的,妈妈,对不起。” 新新妈摸摸孩子的头说:“如果妈妈给你的零花钱少了,就跟妈妈说。别自己从爸爸妈妈的口袋里拿钱,好吗?” “好!” 从那天以后,新新妈给孩子涨了零花钱,而孩子新新再也没有偷偷拿过钱。有时候爸爸不小心把钱搁在茶几上,新新还会贴心地帮爸爸收进房间,还嘱咐爸爸注意保管钱财。 正是由于这位理智妈妈的小举动,才轻松地改变了孩子“爱拿钱”的毛病。新新妈甚至这么说: 小孩子可能没有“偷钱”的概念。他们的内心需求是受外在影响的,总会想尽办法拿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不懂得这是成人所理解的“小偷”。 爸妈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的行为不对,不如先关注孩子到底有什么理由拿钱。他们的内心并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坏,别轻易把孩子推向负面的评价。 当孩子偷偷拿家人的钱时,爸爸妈妈不妨这么做: > 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有些爸妈曾说自己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结果孩子反而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 说到底,作为父母,不要轻易把孩子这种行为等同于大人的偷窃行为,以免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人,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更不愿意听爸妈的话了。 这个时候,爸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是零用钱不够花?还是想引起爸妈注意?是希望爸妈关心他,还是故意跟爸妈作对? > 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外部世界产生欲望,当孩子发现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当然无法抗拒这种好处,而希望能拿到越多钱越好。 爸妈要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比如像例子中的新新妈就时时和孩子保持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如果想要,就要问别人能不能给我们,这才是有礼貌的孩子。我希望我们都能做到,好吗?”
Read more孩子最需要的10种礼物,你准备了几种?
我国一些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专家们,在对儿童的调查中得出结论:其实,孩子心里想要的礼物有10种,但是没有一件可以用钱来买。爱孩子不是只给他昂贵的,而是给他合适的。各位爸爸妈妈,您是否准备好给孩子以下这十种“礼物”了呢? 01. 临睡前的一个吻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这是我们采访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来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02. 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 03. 爸爸妈妈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04. 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05. 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06. 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Read more十种运动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
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长个子。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若孩子过早接触一些运动,其运动量、运动力超出孩子身体的承受范围,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一,倒立,不适合3岁以下孩子。 经常倒立或者长时间倒立,会损害儿童眼压的调节。 对喜欢倒立的小孩子要适时引导他们转换姿势。 二,扳手腕,不适合4周岁以下孩子。 4岁以下孩子的骨骼、关节囊都没有发育到适合扳手腕的程度。小孩子长时间练习臂力可以造成肢体变形。 和太小的孩子比臂力,偶尔输给他们就好了。 三,兔子跳,不适合6周岁以下孩子。 做兔子跳时,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倍,膝盖骨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小孩子做此运动易造成膝关节半月板和韧带损伤。 四,长跑,不适合6周岁以下孩子。 长跑对人体关节的冲击力大、加重心脏负荷。在坚硬的马路上长期进行长跑锻炼尤其不利。孩子过早长跑,易使骨骺出现炎症,影响长个子,同时影响心肺发育。 等孩子6周岁以后再慢慢开启长跑模式即可。 五,小区健身器材,不适合6周岁以下孩子。 小区健身器材是为成人准备的,普及度高对成年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一些小孩子却喜欢把这些器材当玩具,使用不当则易受到伤害。 6周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使用适合儿童的滑梯、秋千等器材。 六,拔河,不适合7周岁以下孩子。 拔河运动时间长、用力猛,所用绳索粗糙,易磨破手掌皮肤。过小的孩子还可能造成软组织伤害或脱臼。 引导7周岁以下的孩子长大些才能去拔河,让他们对长大充满期待。 七,负重跑,不适合8周岁以下孩子。 身体正处于成长期、还未定型的孩子承受力较差,易疲劳。负重跑可造成其肌肉损伤、姿势变形,影响长高。 八,滑板车,不适合8周岁以下孩子。 玩滑板车时使用腿部力量多,时间过长会造成腿部肌肉过于发达,不利于身高发育。同时,腰、膝、脚踝等部位易受伤害,需要事先进行防护。 九,碰碰车,不适合10周岁以下孩子。 碰碰车的震动力量大。10岁以下孩子发育不成熟,肌肉、韧带、结缔组织等都很脆弱,不能受到强烈冲击。 十,力量锻炼,不适合10周岁以下孩子。
Read more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稳
一、知好歹 知道了好歹,孩子本性中的善良,就会指引他去做好的事情,拒绝做坏的事情。孩子的优良品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将来孩子踏入社会,这些品质也能起着定盘星和指路灯的作用,能让孩子不走歧路、邪路,并得到善良所应有的回报。 知好歹,这关乎孩子的情感和内心认同,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从小给予他们相关的熏陶,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 二、懂规矩 教孩子懂规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然后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才会去做该做的,远离不该做的。这样日后自然就能行得正、走得稳。 现在教育孩子主张宽爱,要因势利导,这当然是对的。但因为孩子的特性——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都还比较差,所以古代那种严家教的方式虽然应当有所扬弃,却依旧值得借鉴。粗暴打骂固然不可取,态度严厉一些,对教孩子懂规矩还是很有好处的。 教孩子懂规矩,主要就是规矩清楚、赏罚分明。孩子言行合乎规矩,就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不守规矩的时候,批评和责罚也绝不能少。家长有原则,孩子才能对规矩有敬畏。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表率。家长做不到,孩子打心眼里就不服气。家长做到了,孩子还很可能会自己跟着做。 三、会感恩 感恩,即知恩图报,是中国文化中极有分量的一种品格。古人对此说了很多,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感恩,以及感恩的重要性。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说的是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说的是不忘师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说的是不忘别人帮助之恩;“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说的是不忘前人之恩……一份感恩之心,可以串起这么多珍贵的品质, 《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何计深远呢?就要把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尽早地教给他们。而知好歹、懂规矩、会感恩都是为人的大素质、做人的大原则。教会孩子这些,一定能让孩子一生的路更顺,活得更安稳。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站在十字路口的孩子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深思:孩子无力回避他们现在或将来所面对的残酷现实,他们站在高高的悬崖上踌躇着,或准备直面人生,或准备悄然遁世,或正在冷眼旁观。爱子深切的你是把孩子往前推一把呢,还是与他们共同面对困难与障碍呢? 让我们少一点揭短和指责,多一点安慰和宽容,用成人成熟的爱去抚慰孩子此时此刻正在受伤的心,因为他们也渴望健康,完美和向上。 如果孩子受了委屈,少一点草率和冷漠,多一点理性和忍耐,用智慧去化解孩子稚嫩的谜团,因为他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指点迷津;如果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不要让他们再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告诉他们只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让社会容纳自己,就能找到人生的乐趣,就能成为一个具有生活品质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坚强后盾,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却起到了截然不同的作用,他们并不是支持者,也没有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的给予孩子支持。而是,成为了一个批评者、抱怨者、监督者。 孩子有了问题,父母并没有耐心的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而是,指责孩子为什么这么“笨”;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攻击,甚至对孩子置之不理,这种做法只能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从而放弃自己。 “不管世界上的人如何评价你的孩子,你都要满含深情得去爱你的孩子。”同样,不管你的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你都要给予孩子父母最真挚的爱,你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份力量,你的爱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的一根稻草,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让孩子从困惑的漩涡中走出来。 每一个孩子都好比是站在十字路口中间,他需要做出选择,他更需要父母在这个时候能够给予他支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他才能够有兴趣、有动力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图:pixabay.com
Read more要教育孩子三点:吃饭、吃苦、吃亏
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只凭着满腔热情来爱孩子,如果教育孩子,疼爱过了成为溺爱,就等于害了孩子!人存于天地之间,就要听天地的。父母是孩子的天,但同时要记得孩子还有他们自己比父母更大的天,那就是俗话讲的——老天爷。这个老天爷是谁呢?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天道的力量。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顺应天道,才能生存;反过来,违背天道的话,生存就很困难,相信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懂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一生能健康幸福!那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健康?真正圆满的健康是身、心、灵性三者合一的健康,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从小教育孩子,就要教育他吃三样东西: 第一吃饭,吃饭吃的好,可以获得身体的健康; 第二吃苦,能吃苦耐劳,懂的依靠自己的双手,这颗心就健康; 第三吃亏,不怕吃亏,肯把好处让给别人,尊重自然,敬畏天地圣人,那灵性就健康。 【教会孩子吃饭】 第一,为什么要教会孩子懂得吃饭?从吃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然造化有没有感恩之心? 人活一世,靠的是天地自然的养育。对于这一点,科技再发达,当人面对自然时,依然犹如泡沫一般不堪一击。想想,我们人类在地震、海啸或者饥荒等这些灾难面前,有多少力量呢?过去的战乱、灾荒年代里,无数人因此而死。现在倒是和平了、有粮食了,但人会生出各种各样的怪病,因病而死的人一点也不比那个年代少——这些都是人类的共业,谁也逃不掉!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有感恩心、敬畏心,首先就应该表现在对吃的、用的所有的东西都要珍惜,要恭敬,绝对不要去浪费。 现在大部分父母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了,有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所以我们教出来的孩子也一样。中国人治家,靠的就是一个“俭”,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就告诉世人:“治人事天莫若啬”。 什么叫“啬”,什么又是“俭”? 不是说有条件了还不让给孩子消费、享用,而是我们可以吃用,但不允许浪费。现在很多大人和小孩,在吃饭时都会浪费很多,剩下了就垃圾桶一倒,这样不尊重粮食,老天爷都摇头。而且,孩子从小就不懂得尊重食物,挑三拣四,他的身体也不会健康。 因此,有一件事情父母们一定要清楚,那就是“凡经我手,都是我的福报”。现在,我们浪费的可不是国家的、社会的、公司的、家庭的或者他人的,那都是孩子自己这一辈子里有定数的福报。 【教会孩子吃苦】 第二,父母要教会孩子能吃苦。 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受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让孩子受苦,明天,老天爷就会让孩子受苦,帮他补上这节课。就像孩子要学走路,父母怕摔,总是抱着,结果等再想让孩子学的时候,他们所受的苦不知要大过小时候多少倍! 我们要记得,天永远比父母大!人来到世界上,都是带着苦乐来的。多吃苦,第一是了苦;第二是接受大自然的礼物,在吃苦中成就自己。所以,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觉得我们想不让孩子苦,他就能不苦。虽然血缘上我们是亲子关系,但孩子的身心命运,本事再大的父母都无法代替。有一句话说的好:“佛是自己修的,苦是自己了的”,谁也替代不了谁。 所以,如果小孩从小就没学会吃苦,什么活都不会干、也不肯干,都让父母、爷爷奶奶干——这就是逆天。长辈是天,晚辈是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老祖宗来伺候,这样子不是心疼孩子,是亲手扼杀了他一颗善良勤劳的心。 让孩子受苦,他自然会去成长,会去了苦。如果有多余的钱,与其让孩子享用了,不如拿着去教孩子做善事、帮助人、教化人,这是给孩子做榜样,教会孩子积累阴德,教会孩子顺着天。顺天道而行,天就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但这个道理不是人人都懂,很多家长为给孩子谋“幸福”,是用一辈子的辛苦赚一大笔钱留给孩子,甚至用非法所得的钱留给孩子的方法——结果培养出娇生惯养、培养出奢靡颓废、培养出白眼狼、培养出了一群啃老族……这样子不是害了他吗? 记得,父母无法代替天,不要试图“替天行道”,自作主张。要让孩子受些苦,这绝对是好事。 【教会孩子吃亏】 第三,教会孩子吃亏。 这一点是最难的,因为现在连大人都怕吃亏,都不懂的吃亏是福的道理!有时难免觉得,好处都给别人占去了,自己就吃亏。其实我们亏不亏呢,只有天知道。普通人就怕吃亏,生怕好处给别人占了,只想从别人手里得到好处——这个是乞丐心态。 有个小故事说,有两个人死后到地府中,阎罗王问两个人:“你们投胎做人,是想让一万个人供养,还是供养一万个人?”甲抢着说:“我当然想要一万个人供养我。”乙说:“那我选供养一万个人吧”。等两个人投胎了,一心想要万人供养的甲,就做了乞丐;发愿供养万人的乙呢,就做了一方诸侯……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人活着要想天长地久、自在通达,就要效法天地,而天地最大的品格就是“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和“损有余以补不足”。所以,如果人一心就想从他人处获得好处,有了好处就沾沾自喜,这是非常短视、没有智慧的行为。一般我们会说一个没有智慧的人灵性不强,这是真的,因为他的灵性不健康!灵性不健康,慢慢就会导致堕落。 让我们想一想,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从没有为自己想,都为别人想,所以十方众生同瞻仰;领袖之所以被称之为领袖,是因为他们“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人们才愿意推选他、敬仰他;即使是一个普通人,懂得处处谦让,不争名夺利,也会获得众多好朋友,生活在友爱的幸福中……所以,中国有句从古传至今的老话——“吃亏是福”,这绝对不是徒劳的安慰,而是深谙天机!老天爷永远是最公平的,“自然大道就是一个平衡器,您在这方面吃亏了,老天就在那方面给予您补偿”——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的智慧啊!
Read more养育孩子,绝对不打不骂很难实现,当情绪激动时该怎么办?
关于养育孩子,绝对不打不骂很难实现。脾气再好的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把心里的苦闷发泄出去。所以如果自己情绪激动,“熊孩子”又不知好歹惹祸时,可以试试以下几点: 正视发脾气这件事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用在这里并不太恰当,但道理上相通的。想控制住脾气,首先要正视它,与坏情绪和解,承认每个人都会发脾气,而不是一味压抑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积压在心里的烦闷,如果不加引导,总会找个出口爆发出来。所以承认它的存在,是让情绪稳定的第一步。 直接告诉孩子自己心情不好,让他自己先玩一会 让孩子明白妈妈不是神,妈妈也会伤心、郁闷、流泪,这不丢人,早点让孩子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就能早一点知道人生百味,也更容易有同理心。 情绪稳定后,一定主动表示对孩子的亲近 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小孩子没办法判断爸爸妈妈不高兴是不是和自己有关。如果两个人争吵和孩子有关系,用适合的方式告诉他要改正;如果坏情绪和孩子没关系,一定明确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的争吵,和他们无关。 如果孩子老生活在忐忑中,长大以后会畏手畏脚、小心翼翼,做什么都看别人脸色。 如果无端对孩子发脾气,一定要道歉 孩子虽小,但也渴望被平等对待。当他们犯错,我们往往要求他们道歉,而当我们做错,也应该大大方方给孩子道歉。对于大人的错误,孩子特别容易原谅。而大人的这种坦然和担当,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敢做敢当的榜样。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你们当初剪下我的翅膀,现在却要我飞
多少家长,往往剥夺了孩子吃苦的机会,到头来却埋怨孩子吃不了苦。 多少家长,往往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到头来却埋怨孩子不做家事。 多少家长,往往剥夺了孩子辩解的机会,到头来却埋怨孩子不肯沟通。 多少家长,往往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到头来却埋怨孩子太过依赖。 多少家长,往往剥夺了孩子活泼的机会,到头来却埋怨孩子过于沉闷。 多少家长,往往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到头来却埋怨孩子畏缩不前。 所谓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想想现在的您,究竟是孩子的阻力,还是孩子的阻力呢? 教育理念虽然我们懂,但我们也常常忘记,更何况孩子也会常常忘记,需要提醒,耐心,不厌其烦的提醒是教育最好的良方。 我们互相提醒,勉力,人人都成为教育家。 也许在父母的眼里 你始终是个孩子 你说的话 他们总是听不进心里 但是他们会老 而你会长大 家是你要扛的 请对自己负责 在学习承担责任的过程 你会看见自己不同的一面。
Read more孩子是上帝派来教育父母的
父母之所以成为父母,是因为孩子的存在,不要忘了是孩子让你成为父母的。 有的父母总是摆出“我是家长”的姿态,总是不忘给孩子讲道理、授知识,而当孩子指出家长错误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却很少去思考究竟是对是错,很少把孩子的想法当回事。 向来都是父母教育孩子,却很少有人知道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当我们的教育作用在孩子身上时,教育的好坏、对错都能够通过某种形式反馈回来,例如孩子的抵触或逃避等。作为家长要格外关注这些反馈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是我们应该改正或思考的依据,是我们教育的依据。 “爸爸,我可是您的亲生女儿,以后如果我有什么想对您说的话,您一定得认真听,答应我好吗?老师说了,只有认真听孩子心声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女儿放学回到家,一进房间就说出这样的话。 我的第一感觉,是孩子小题大做,是孩子太过于天真。我们做父母的,每天都为了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花费在孩子的身上了,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 未来,找工作、买房子、结婚,哪个不得提前考虑好?这些不都是为了他们好吗?这些话,虽然我没有说出来,可是我的眼神中有一点点不屑。女儿仿佛有所察觉,但是 她一言未发,直接走到自己房间里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要不是妻子突然有一天收到了孩子寄给我们的一封信,我还不相信原来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是那么重要。原来,孩子是那么需要和家长进行交流,而且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 这一天,妻子打电话来,语气特别焦急地说:“糟糕了,你快回来,孩子要离家出走,十万火急啊!” 我赶紧扔下手头上的工作,匆忙赶回家中。刚到家,就看到妻子坐在床头,手里拿着一封信,泪眼婆娑。 下面是女儿写给我们的信: 爸爸妈妈: 我知道你们忙,我也知道你们做这些都是为了养育我,你们给我买的那些玩具就是很好的证明。可是为什么你们总是那么忙啊?我很想给你们讲讲学校的事情,可是每次话都还没说完,你们就开始批评我,要不就是有时候我说了一大堆,可是你们一点都没听进去。 你们不知道这时候我的心里有多难受。我想问你们:你们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生爸爸妈妈?我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很快乐,可是一回到家,看到你们,我就不快乐了。但是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应该快乐才对,不是吗? 看完女儿的信,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作为家长的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作为。我和妻子为了生活的确忽略了对孩子心灵的呵护啊。我积极安慰妻子说:“你别担心,孩子不会走的,我们以后多和她交流就好了。”虽然这样说,但我的心里却很忐忑,不知道这个小家伙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泄愤。后来我还打电话给学校老师,让她多注意女儿的举动。每天在放学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和妻子都迫不及待地赶去学校,在校门口接孩子O 时间过去很久了,这件事情好像从来都没发生过一样,我和妻子谁都没主动提那封信,孩子也没有。但是从那次以后我们特别注意和孩子的交流,尽量多相处,每天都会和她促膝长谈,听她的心声,她的故事,然后用她的思维方式和她一起思考,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 渐渐地,女儿变得越来越开朗,什么都愿意和我们共同分享,一家人充满了欢声笑语。要不是孩子的那封信,我们可能也受不到这么好的教育。孩子给我们上了这么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正能量启示录:在家庭生活中,人人平等。所以,不要忽略孩子,更不要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作为父母,如果不能接收孩子的提醒和启示,那一定不是一名优秀的家长。 孩子就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大有学问。用嘴巴教导孩子的时候,还要多长一双耳朵来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文/转载自正能量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