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

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而我们的社交媒体、无量的图像资讯,可能都使我们以为给孩子买东西、开创机遇,就是让他们幸福的关键。而我相信,要让孩子快乐,父母要做的比这简单得多。别担心你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必觉得自己能提供给孩子的有限,同时,也放下给孩子购买非必需品的冲动。现在,就来看看让孩子拥有真正快乐童年的最基本要素。 一、爱与安全 一个有爱心的家庭,能容孩子安心地做自己——做错事、学习、创造、提问、放下戒备、感受自由,这大概是一个孩子能期许的最大奢侈。拥有安度童年的安全可靠的基础,是金钱买不到的,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二、作息和规矩 稳定的作息安排和有效的约束堪称爱的延伸,它们会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安全感和受到爱护的感觉。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吃饭、何时洗澡、何时打扫房间等等,都可以培养积极的习惯,并让孩子在心中有所期待(这也是一种安全感)。一般来说,维护家规是深爱孩子的表现。相比之下,没有节律或惯常作息,可能会让家庭成员感到混乱、带来压力。生活缺乏规律的孩子会有一种父母不在乎他们的感觉。 三、开心玩耍的时间 在今天,孩子日程上的空白时段像是一种奢侈,而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都至关重要——有那么一些时间,只是玩耍、奔跑、阅读、思考、发呆、自由自在做自己,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东西。很多的学习、理解和创造性发展,就发生在这样的时段。当你给孩子安排紧凑日程之前,请记得划出自由时段。 四、尊重和敞开心扉的沟通 和大人一样,孩子希望他人尊重他们真实的自己、听到他们的心声。父母能够真正倾听孩子,便是给了孩子一份极佳的礼物。与其居高临下、看不上他们——甚至在面对分心的事时忽视他们,我们应该试着聆听孩子想对我们说的话。把他们当作一个人来尊重,并允许他们去做自己有能力的事。始终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五、定期家庭度假 这听起来或许有点奢侈,但情况却未必如此。现如今,从日常琐事中抽身,全心全意地共享天伦之乐,对一个家庭来说更显必需。家庭假期不一定是豪华或昂贵的事情。当然可以这样做,但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周末休息或更简单的「停留」——当工作、学校和其它外部义务以完全专注于家庭时间的名义被搁置时。无论要花多少时间和金钱,这些都将成为孩子一生珍藏的回忆。这些体验也会巩固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家人之间更有凝聚力。 六、优质教育 我们作为父母的基本职责就是爱护孩子、教化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或许更重要的还有他们没学到什么,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补充。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机会。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体验剧院演出,并参加探险活动。父母是孩子最棒的老师。 七、以人格培养为核心 当然,父母能教给孩子的最重要一课就是我们希望传之后代的道德准则。无论是通过信仰实践、某种哲学,还是仅仅通过言传身教,我们必须教孩子如何做个好人。 虽然生活中无法掌控的情况永远都存在,如果我们只注重这些简单的要素,而不是去追求一些浮华的、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就很有可能带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文/芭芭拉‧丹澤(Barbara Danza)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8岁孩子不想去上学,聪明妈妈只说了三句话,超管用!

导语:你家孩子说过“我不想上学”吗?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说不想上学,不仅仅在表达字面意思,背后更可能隐藏这孩子对什么事情不满意,或者在什么事情上需要帮助。如果爸爸妈妈能抓住蛛丝马迹,读懂孩子的言外之意,那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天早上,一对母子在等电梯。可能等的时间太久了,孩子垂下头,沮丧地吐露心声:“妈妈,我不想去上学唉。” 妈妈心头一紧,不知道孩子怎么发出这样的感慨。 然而这位妈妈说了第一句话:“你不想上学,妈妈还不想上班呢,你觉得可以吗?” 孩子愣了一下,无奈地说:“不可以。妈妈上班,要赚钱。” 妈妈摸摸孩子的头,又说了第二句:“那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不想上学?” 孩子呼了一口气说:“冬天要那么早起床,好冷啊!睡觉多好!每天我还要写一大堆作业,没有时间玩耍,所以我说上学好无聊,我不想上学……” 妈妈点点头,才说“妈妈跟你想的一样,可是我们不可能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有些不喜欢的事我们也得干,就像你知道妈妈上班是为了赚钱,妈妈其实也知道你上学是为了学习新知识,为了目标,我们总是要主动付出时间和精力的。” 孩子听完妈妈的话,终于重新挺直了肩膀。虽然孩子没再说什么,但是妈妈相信,这三句话就已经起到了作用。从此以后,孩子总是保持着学习的劲头,就算吐槽几句,也懂得自我安慰。反倒是妈妈关心孩子,不时同情孩子“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真大,妈妈都为你心疼。” 可以说,这位妈妈的三句话就轻松端正了孩子的学习态度。现实生活中,其实爸妈不用多费口舌,多巧妙的利用相似的三句话或许可以解开很多孩子的心结。 情景1:孩子抱怨英语很难 错误回答:别人怎么英语学那么好,你肯定是没找对学习方法。 爸妈不妨这么说:“是啊,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可是学校安排了英语课程,你能不学习吗?“等孩子沉默或者摇头的时候,再慢慢说:“既然这样,我们来讨论看看,要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减轻你的压力呢?” 等孩子动脑筋表述自己的想法后,爸妈就可以适当地讲道理:“有句古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意思就是说,只要我们尽心尽力了,就会慢慢进步,所以你不用太着急,只要抓住了弱点,好好提升,一定会有惊喜的。” 情景2:孩子哭诉同桌考试作弊,考出的成绩比自己好 错误回答:你管别人干嘛,就算他作弊,你也要考得比他厉害。 爸妈不妨这么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是我,我也会生气。不过你说说看,同桌这种作弊行为是对的还是不对的?”等孩子说完自己的想法后,再给他讲道理:“没错,自己考出来的成绩才是真实的,靠作弊考到的好成绩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以后到了重要的考试,一旦作弊被抓,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只有脚踏实地地学习,考出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的。” 我们不妨来分解一下这种“三句话教育”背后的育儿理念,好让爸爸妈妈都能学以致用。 第一句话应该对孩子表示同理心。 其实孩子向父母吐露心声,往往是希望能够获得安慰和鼓励,从而推动他们重拾信心。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听懂他的言外之意,就一通数落或者打骂,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从此怕被责罚而不敢说心里话。当孩子向爸妈吐露心声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产生共鸣。 第二句话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协商解决办法。 当你听到孩子主动谈及某个话题时,不妨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他,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来对症下药。比如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有的是因为老师喜欢体罚学生……只有找准了源头,爸妈才能“对症下药”,跟孩子协商解决办法。 第三句话讲出合适的道理去鼓励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压抑自己。 对孩子来说,每个能够听入耳的道理都是可以安抚自己内心的理由。爸爸妈妈一定要懂得抓住孩子心理,用一些正面意义的话去帮助孩子迈过心理的坎。也许就是这些不经意的小瞬间,反而能教育孩子往好的方向走去。 用三句话开好头,打开孩子的心灵,跟孩子分享心事,这样你才能帮助孩子,这不仅仅适用于孩子不上学的问题,也适用于孩子的其他问题,爸爸妈妈们,学起来吧!

Read more

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拿汤匙吃饭,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 则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将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这个时候如何发挥指令很重要。如果一个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会让孩子困惑。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从帮家长拿筷子开始,慢慢让孩子开始帮忙摆盘子,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家长的要求。) 5-6岁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 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 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修剪草坪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 1. 如何让孩子自发做家务 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 万事开头难,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康卓育儿建议您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习惯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工作计划表 父母可以设计一份工作计划表,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从趣味活动(游戏)中学习 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清扫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即妈妈)处理。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盘、汤匙、锅)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娃娃,平常都是妈妈做饭给你吃,今天你也炒个菜给妈妈吃好吗?”“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将桌子、盘子、碗收干净好吗?”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效果。 引导 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Read more

别把孩子养成了乞丐!

一个流浪汉来到我家门前,他想向母亲要点吃的。这个流浪汉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流浪汉说:“请你帮我先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可以吗?” 流浪汉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要我搬砖?如果你不能帮助我,我不会怪罪,何必刁难我呢?” 母亲不生气,她对流浪汉笑一笑,然后俯身用一只手抓起了两块砖。当搬过一趟回来时,她温和地对流浪汉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流浪汉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滚动两下,终于伏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流浪汉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他一杯水,一块面包,临走的时候,母亲递给他20美元。流浪汉接过钱,感动地地说:“谢谢你,夫人。”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力气挣的工钱。” 流浪汉感激地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昂首上路了。 过了一些天,又有一个流浪汉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祈求施舍。母亲让他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水和面包,还有20美元。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人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又让人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是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呢?”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屋后其实都一样。” 我噘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可是,对流浪汉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一样了……” 此后,经常有一些流浪汉来到我们家,每一次母亲就会把过去的戏重演一遍,我家的砖就屋前屋后地被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他仅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他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一个流浪汉。因为当年你让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与我无关。” 那人挺直身子,看着母亲说:“是你帮我找回了尊严,找回了自信。就在那一天,我才知道,我还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独臂的董事长为了感谢母亲,他决定赠送我们一套房子,比我们现在的好很多。 母亲说:“我不能接受你的馈赠。”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我们家有四个孩子,虽然我们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我们长大之后都自立成才了。我的两个哥哥都得到了博士学位,我的姐姐现在是一家超市的经理,我是一名律师,马上准备竞选我们州的议员。 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我们家的那一堆砖,有时候还会在母亲的指挥下被搬来搬去。

Read more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这两个字上

[01] 昨晚我和好友岚逛街,经过一个店铺时岚在里面试衣服,我随意看着,这时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进来了。 刚进店门就听到小男孩大声嚷嚷:“这里怎么沙发都没有?什么破地方”!(店面虽说不是很大,却也很整洁,摆了几张圆木凳供顾客坐。) 紧接着又听到他蹦了一句:“怎么连试衣服的地方都没有,真是破”!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这两个字上 “有呀,这不是吗?”我指着布帘后面的试衣间说。 我话音还没落,只见小男孩一把拉开布帘就看,我赶紧制止他:“小朋友,里面有阿姨在试衣服,这样不礼貌。” 孩子妈妈听我声音后,说了一句“别调皮”,然后继续看她的衣服。 也许觉着无趣,那个小男孩拖着妈妈喊走,口气强硬的不准妈妈再逛了。 他妈妈无奈的跟他出门了。 看得我们直摇头,小男孩言行放肆,一身戾气,而他妈妈对他言听计从,在发现问题时也仅仅是到阻止打住了,并没有进一步的引导指正。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懂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成人后我想是定不能从容的待人接物。 [02] 上个礼拜,我去同事家做客,刚好他家空调坏了需要维修,师傅刚进门,只见同事13岁的女儿一本正经地警告师傅们:“我们家东西很多,你们不要偷我们家东西噢!” 我当时挺惊讶的,同事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何会这么没有礼貌? 修完空调,师傅们临走前就对小女孩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小朋友,你看清楚哟,我们没有偷你家东西喔。” 这个时候孩子妈妈一脸不屑的发话了:“你们大人怎么这样跟一个小孩计较呢?” 父母可以宽宏大量,不计较孩子言行,难道整个社会都要原谅孩子的失礼?何况也不是三岁的小孩。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什么样,塑造出来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样子,这种熏陶的力量往往超乎我们想象。 千金难买一教养,这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尊重、一种分寸感。 教育是构筑一个孩子身体的骨骼,那么教养就绝对是它的灵魂。 [03] 最近很火的一个话题,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孩子,你该怎么教育孩子? 这个问题曾让我困惑很久。 年前,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婆婆就跟我说“我们家小嘟现在这样不行呢,别人打他从来不还手的,老师都在说他蠢。”

Read more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很多时候,孩子长大后出现的问题,多半来自童年,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某一个人,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从而使其性格和人生发生重大转变。这其中,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最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则孩子最重要的启蒙导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思想,也在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塑造着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但是第一个老师并不代表就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问题的根源 “我们自己想象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 这是非常可怕的育儿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育儿观呢? 我想说的是: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母婴依恋关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 孩子需要被看见和倾听 我们先说说孩子的 “存在感”。存在必须在关系中才能产生。如果婴儿对妈妈笑,妈妈没有反应,婴儿就会不知所措。他会想,“我存在吗,妈妈存在吗,这个世界怎么了?” 如果婴儿的各种反应得不到妈妈的回应,那婴儿会活在一个感觉里,就是整个世界都是支离破碎的。 那么,通常的回应有哪几种,并分别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种就是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 比如说宝宝跟你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真可爱!” 这就是重复他说的话。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彼此都会很幸福。 第二种是无关反应。 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 有的妈妈会说:“你作业写了没?”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冷漠。当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在自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三种是情感逆转。 “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 等等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你们会感觉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拧回去。 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不会记得这个愤怒的,但这个愤怒一直藏在心理,后来就会通过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Read more

六种方法让你的孩子成长更优秀

一、对孩子少用否定句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你不要……”、“不能……”、“不准……”之类的否定句。其实,家长这样每强调一次不能干的负面行为时,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件不该干的事情的印象和兴趣。 二、引导孩子从事健康活动 姚明说过他学打球是防止变坏,还有人说爱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所以,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鼓励他多参加一些合适的体育运动、艺术类活动如学音乐、学书法绘画等,还可以通过阅读有益的书刊提高孩子的心智。 三、让孩子从小就感受规则 做人基本的美德如尊老爱幼、有公德心,以及基本的生活规则如交通常识等等可以融入家长平日的言传身教之中,最好能够习惯成自然,从小就将这些生活中的美德和规则牢记心里,逐渐化为自己的行为规则。 四、尽可能远离暴力和色情 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环境和接触到的各类事物而形成的,从而,他们自身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是处一个不断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中。在这敏感而关键的人生阶段,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有助于塑造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五、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没有成人那么强,所以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比如一些孩子上网成瘾就是一个例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鼓励的办法和使孩子分心等技巧,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六、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关爱 也许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但是向孩子表达关爱和信任的方式有多种,应注意的是不要变成溺爱。 图来自:pexels.com

Read more

告诉你的孩子,钱是个什么东西!

穷养还是富养孩子,其实取决与父母的心态,和经济条件没太大关系,富人家也能养出独立的好孩子,穷人家也会溺爱出败家子。 钱能帮助我们享受爱与生活,可如果你把钱当成是万能的,那你首先就会失去爱与生活。如果女儿要1,我有2就一定给2,1是满足她的需求让她快乐,另一个1是用来告诉女儿“我爱你”,这是我做给孩子看的我的金钱观。 女儿宿舍里住了五个人,其中一个女孩别班的,是特困生。女孩除了有学校发给的生活补贴,还被安排在办公室做助理勤工俭学,每月有几百元薪水,过节或是年终学校会发奖金。但女孩很快就成了最忙碌的一个,周六日还通过中介联系了各种兼职,宿舍和图书馆都见不到她的身影,完全没有了学习的时间。 女孩和室友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怎么赚钱,父母又打电话过来让她寒暑假去打工不用回家,因为有弟弟要上学,把自己生存的压力和对经济状况的无力,一分不差都传递给了女孩。第二个学期女孩每个月都会有两三次外出聚餐和K歌的活动,有时候玩到天亮才回宿舍。 渐渐的她又开始抱怨自己赚的钱还是不够花,还是买不起回家的机票,还得在火车上几天几夜。一个学年过去了,女孩从来不提自己的学业半句,考前不复习结果是挂科,她几乎一直钱不离口,却也没见钱为她自身带来任何积极的意义。 女儿同班的三个女孩,一个来自县城,两个来自农村,经济条件都不富庶,但她们身上表现出的却是另一种淡定满足。被富养大的女儿免不得会有些90后喜欢的潮品、服饰和电子产品,三个女孩从未有过丝毫的嫉妒,她们同进同出学习资料共享,表现更多的是对学霸的佩服,和对漂亮物品真诚的赞美。四个人只在期末考试后才会AA制聚餐一次,平时根本不出学校大门。 下个学年女儿要去别的大学交流,我去接她取回行李。三个女孩都在帮她收拾东西,又浩浩荡荡搬着各式物品送到大门外的车上,根本不让我动手,然后还跟我说:“阿姨,等她回来我们还是这样来接她回宿舍。”她们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谊。我没有见过她们的父母,因为路远他们或许也要节省路费,但我却通过这些女孩看出了他们的品质。钱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而良好的教养却能体现至少三代人的高尚坚守。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维,以及因为穷怕了对金钱表现出的强烈渴望。如果父母传递的总是生活的沉重和缺钱的窘迫,孩子由此得到的内疚感和自卑感,最终会毁掉他们的梦想。更无法正确把握自己和金钱之间的关系,要么为了钱不择手段,要么赚不到钱就更加沮丧。如果人生追求只停留在赚钱的层面上,钱就会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精神上如此沉重和匮乏,同样也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某日搭朋友的便车,车上有他们六岁的儿子,我在包里找到一盒果汁糖递给他。男孩很喜欢,就跟妈妈说要去买,妈妈磨磨唧唧说了半天,内容是他每天要洗几个碗才能换得一盒糖。男孩身上穿着Armani童装,手上戴着Apple Watch,夫妻俩开着豪车,年收入过百万。我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满足孩子想要一盒糖的简单快乐?又过了一年,夫妻俩说要给孩子转学去一家昂贵的私立学校,因为他在公立学校受欺负,连老师都偏心别的同学,送的礼也给退回来了。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男孩要穷养”。 我的童年还是物质比较缺乏的年代,可妈妈会让家里的饭菜变换花样,爸爸出差会带回花裙子和各地特产,还有书籍和画报满足我们求知的欲望。我的父母是青春尽数蹉跎的一代,但从来没有向子女诉说过生活的艰辛,没有过对困顿时代的半句抱怨,而是拼尽全力在下一代身上传递丰盛和希望,让我们的童年充满温暖和美好,又在今后的人生中懂得分享和宽待。 看到我富养女儿,很多人问过我:“难道孩子的欲望你都会满足?”我说:“这取决于我的能力啊,能满足我一定会满足,她快乐才是我最在乎的事,但也会直言相告我能满足她的范围,超出我能力之外的东西,则需要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孩子值得拥有世间美好的一切,就算能力不够,父母也要有最起码的诚实,而不是粗暴的贬低批评,冠冕堂皇的虚伪装蒜。穷养还是富养孩子,其实取决与父母的心态,和经济条件没太大关系,富人家也能养出独立的好孩子,穷人家也会溺爱出败家子。 中国式有关钱的教育理念一直就自相矛盾,一边用大笔钱去拼学区房,一边告诉孩子不能乱花钱;一边买奢侈品武装外在,一边又不懂得满足孩子最微小的快乐;一边给孩子花了钱,一边又反复强调自己赚钱多辛苦;一边活在无休无止的攀比炫耀中,一边又告诉孩子奢靡可耻。缺钱的父母借口正能量传递的却全是负能量,让孩子活的和大人一样沉重,忽略孩子最单纯简单的需要,后果就是他们的孩子有钱没钱,都不会拥有尊严和平等。 让孩子品行好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他们生活在快乐中,而这种快乐是以孩子的需要为主,不以我们的意志去决定。我从不在孩子面前隐瞒我对美好事物的欲望,也会带着她去帮我选包包买衣服。我不担心她陷入奢靡欲壑难填,因为一个从小各方面都被充分满足,并且见过世面的孩子,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会自然绽放出极具个性的灿烂人生,这是钱积极的一面。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告诉孩子,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论贫富都要鼓励孩子追求美好的东西,尽力让他们生活在被爱和被重视的环境里。金钱的作用是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做出任何选择,并最终按照我们的意愿自由流动,富养出更丰盛的精神世界。

Read more

父母是让孩子变聪明的关键推手

文长1379字。建议阅读时间五分钟。 人的智力是可塑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父母从小面对孩子失败的态度。 有个小孩学钢琴,这周刚好是成果发表会。轮到这五岁小孩时,她穿着白色的上衣,黑色褶裙,优雅的走上舞台,鞠躬,坐上比她还巨大好几倍的平台式钢琴。 当她轻轻弹下第一个琴键时,其母亲也同时按下手机的录影功能,并且随着节奏左右摇晃,自得其乐。正当感到心满意足时,女儿忽然停了下来,似乎患了失忆症,再也弹不下去。弦乐伴奏老师拉长尾音,等不到女儿的琴声,只好继续奏到结束,让她尴尬的下台。但让这位母亲欣慰的是,女儿没有因此而哭泣或发抖,回到母亲身边时,小孩还是抱了母亲一下,虽然母亲看出她有一点失落。 一年前的成果发表会,有一位小朋友也是演奏中突然失忆,晾在台上等所有伴奏音乐结束,最后哭丧着脸,不知所措的下了台。后来有人说那男孩被母亲在后台狠狠的训话,「平常练琴不认真,今天知道出糗了吧……今天晚上你不准吃饭,给我好好反省!」这位妈妈真的非常的生气。 我相信现代的父母都知道,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不要羞辱他,不要打击他的自信心。但是有时候孩子的某些失败,是父母事前就已经有预感,然后已经千叮咛万交代,最后却不幸还是发生了。在这种情绪之下,要忍住脾气不发作,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然而,今年四月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就有一篇研究再次提醒家长:父母在孩子失败事件后所表现的态度,真的会影响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尤其是在智能方面。 孩子的大脑不断的在成长,我们也都清楚明白,现在他们还学不会的东西,很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就开窍学会了。然而大人明白的这件事,孩子并不见得能够了解,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其实是可塑的,或者自己的智能是会成长的。 和肌肉一样,大脑也可训练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史丹佛大学教授卡萝‧德威克(Carol S. Dweck),因此发明了一个叫做「思维(Mindset)」的概念。她认为父母如果能传递给孩子「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也就是认为智能其实是可以增长的,大脑就跟肌肉一样,是可以加以训练的,那么这个孩子的未来,就可以拥有无穷的学习欲望。 反之,如果让孩子误以为智力是天赋的,是遗传的,是无法靠后天加以改善的,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就会严重扼杀孩子未来的成就。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究竟该如何把这份好的「成长型思维」,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呢? 在这篇研究中非常明白的告诉家长,秘诀就在于我们面对孩子失败时的态度。举例来说,当孩子拿着很糟糕的成绩单回家时,如果父母面露焦虑,对孩子又打又骂,传达出来的信息其实就是「你永远都会是这么笨,所以我现在才会这么焦虑」,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 反之,如果家长一派轻松,把孩子的烂成绩单当做学习的机会,告诉他:「幸好老师有考到你不会的这些题目,不然我们就没机会学习它了。」就是我们希望传达的成长型思维。 口头赞美,不如以身作则 有趣的是,在这份研究当中,发现不论父母如何「教导」孩子成长型的思维,灌输他「你其实是会愈来愈聪明,愈来愈厉害的啦」之类的言教,效果依然是奇差无比。口说是没有用的,唯有当父母将每一次失败,都当做是学习的好机会,并且以身作则,乐观的面对挫折,才能真正教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看完以上的文章之后,相信很多人现在都跟我一样,开始期待孩子下一个失败经验的到来。记得,别把戏演坏了,生气前先喝杯凉茶吧!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建构一颗好用的大脑呢?看看影响孩子脑部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 (点击)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别老盯着宝宝的坏习惯,有时候再烦也需要“惯着 ”!

很多妈妈对宝宝的优点和长处都会习以为常,但对宝宝缺点的小苗头却像雷达一样敏锐,一旦发现便盯住不放,一遍遍地重复 目的是想让宝宝改掉缺点,结果效果往往是相反的…… <1> 为什么盯着宝宝的坏习惯反而有负效果 案例: 有宝宝喜欢吃饭撒饭粒,无论大人怎么批评,他都改不了这个毛病,有时甚至用脚把掉在地上的饭粒擦来擦去,但是父母经过医生建议,佯装没看见。 几天下来,家长发现宝宝没再用脚擦饭,立即表扬了他,宝宝便有意识控制自己不掉饭粒,即使掉了饭,也会弯腰捡起,宝宝受表扬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地,就不知不觉中改掉了这一毛病。 专家解释: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叫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 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着急,于是逢人便说:“我这孩子只吃鸡、鸭、鱼、肉……蔬菜一点也不沾,真让人着急。” 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这更会加剧他的缺点或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如此强化下去必然是反效果,适当地放松敏感的神经和对宝宝的鼓励,“惯着”的态度是做法还是需要的 <2> 再烦也要“惯着”的还有这些“坏习惯” 1.吃手指或捡到东西就丢嘴里 其实出现这类情况,表示宝宝正处在口腔敏感期,此时他们会通过嘴巴去感知世界。此时妈妈们不要想办法去制止,而是配合支持。 ps:帮宝宝修剪指甲,洗干净小手,让他随便吃。如果总是拿东西丢嘴里,不妨换上一些干净的物品给他咬,千万不要用手套或者衣袖遮住小手,不给宝宝“吃”。 2.异常活泼喜欢到处乱爬 对于宝宝来说,爬行可以有效锻炼感统和小脑平衡,如果宝宝不会爬或者爬的不好,可以不用急于去去调整或者帮助宝宝爬行 破坏宝宝的自主爬行锻炼,也就意味着破坏了ta的平衡力,会让宝宝做事不容易专注、好动,面对困难非常容易沮丧、有挫败感。 ps:所以当宝宝尝试爬行的时候,家长需要给宝宝买些耐磨的衣物,不要禁止他爬行 3.乱扔东西家里乱糟糟 扔东西可以当做一个婴儿游戏,事实上扔东西这个动作能强化宝宝对于事物和环境的认知,还能锻炼他的身体协调能力,为将来认知发展打下基础。 ps:不要烦恼扔东西把家里弄乱,而是把这当成一种亲子游戏,可以在家中专门准备个扔东西区域,围栏啊、滑梯、海洋球啊,一举两得,不仅锻炼了宝宝,还满足他的情感需求 <3> 但是明显对宝宝不利的“坏习惯”也要惯着吗

Read more